伤逝读后感

2024-04-14

伤逝读后感(精选9篇)

篇1: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几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无法逾越的封建礼教。

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以不情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

虽然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了!

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就难以在社会上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那个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那他们的爱情绿洲也就被破灭了。

第二方面是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一个悲剧。

涓生和子君他们本身的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一个悲剧。刚开始的时候,涓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确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爱是甜蜜的,“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但是,涓生他本身的弱点,在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下,慢慢地流露出来。他们两个人同居之后,他们的性格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随即自己的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

第三个方面是爱情应该有面包作基石。

当生活也成为爱情的一部分时,便要承受那生活的压力。子君开始以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出现在那个家时,她必须做饭,做家务,养家禽,甚至和别的妇女口舌,种种的生活琐事,使子君再难觅到在会馆的那种形象。涓生开始为生计而厌倦了恋爱前的种种海誓山盟。这时的爱情,没有了玫瑰,生活的影子已经覆盖了那层艳丽,面包使爱情出现了危机。我们的主人公的爱情,在没有面包做基石的情况下,悄悄地改变。“子君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

神„„”涓生开始“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一个人要想战斗,首先你得不饿着肚子,“不至于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所以,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满的爱情,得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经济问题才行啊。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另外一方面是爱情应该是相同爱情观的结合爱情是两情相悦,更是爱情观相同的结合。涓生和子君不同的爱情观,涓生的爱情观是浪漫的,子君的爱情观是实在的,这种不同决定了恋爱过程中二人心态行为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不同的性格心态及行为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压迫和金钱困扰的冲击下,终于难免分离的悲剧结局。涓生子君初始虽然真诚热烈地相爱,但他们爱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不难看出,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求和情感的需要。对涓生而言,爱乃是找一个可爱的人来爱并以此使生活充满意义和色彩,爱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点缀,是手段而非目的。所谓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涓生看来,则是男女间交往分合来去的平等和自由,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掩盖着一种不愿负责任或不敢负责任的自私、怯懦与虚伪,流露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正是这一爱情观使得他以真挚热烈之情开始的自由恋爱最终转化成“始乱终弃”这一古老的男人风流勾当的变种。对子君而言,爱则乃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以托附终身。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她看来仅是择偶权利的自主而非择偶行为的自由,这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令人振奋的宣言的实质。子君把爱视为生活的全部,是目的而非手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身上,这种折射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古老妇道观的爱情观念,使得她这样一个实践自由恋爱的新女性亦难免逃脱由尤物到累赘,最终被遗弃的悲剧命运。

《伤逝》虽说是以忏悔的形式写的,但是,涓生真的觉得自己错了吗?“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间回想,早已剩下了一些断片子;同居以后的一两个月,便连这些片断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这是什么样的忏悔??或者说涓生对于这份感情连留恋的影子都难以追寻。假使子君没有死,这份感情是否还像现在涓生所祈祷的那样会重来??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更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底下的更多内幕,贫贱夫妻百事哀,谁对谁错世说纷纭,希望伤逝能给我们带来对爱情更多的思考。

篇2:伤逝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伤逝》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伤逝》读后感1

对于我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较为难懂、晦涩不明的。可以说《伤逝》也不例外吧。但是这仅仅二十多页的文字,让我觉得有些许怅然,为涓生、或是为子君。

每读一本书之后,我都会把书里的一些句子摘抄下来。有人说,往往书里被人单独摘抄出来展示的句子,最能表达整一本书里想要表达的东西。《伤逝》里有这么一句: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就是这么分明、坚决而又沉静的一句话。而小说的名字《伤逝》,这压抑的名字。就如同余华的《活着》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构成一般,鲁迅的《伤逝》则是从追求新生而写成。

通篇读下来,我发现子君这位人物同当代的我们有些相似。不在社会,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时,却被无形的囚笼束缚着。不知中国青年是否有如鲁迅先生所期望的摆脱冷气、只向上走。

我们都在追求,却一次次被现实压垮了腰,屈服于现实。

子君亦曾追求过。初时她可以为了爱情而在父亲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时代的曙光。他们也会在一起讨论那个时代下鲜少有人提及的话题、会为了新生活四处奔波与奋斗。但当涓生失去了工作,俩人一同住进一个大杂院中,与众多所谓官太太住在一起时,子君变了——其实倒也说不上变,因为子君的骨子里一直都是旧时的思想,从未变过。

她开始养阿随来打发这百无聊赖的时光、开始为了争夺油鸡而与官太太们互相大骂、开始操心于世俗与日常、开始褪去她仅存无多的荣光。

可涓生仍在对新生活抱有希望啊。他从未忘却翅子的扇动,尽管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后来,阿随也被送到了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涓生与子君似乎也互相厌倦了。

“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槌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继续追求,一个沦为旧囚。这便是被现实压垮了腰之后,屡败屡战或是俯首称臣的两条路。

只愿在这满是迷雾与荆棘的人世中,可以找到一条不后悔的路,不怀伤而逝。我想,这便是《伤逝》于我的意义。

《伤逝》读后感2

“那么,即使在草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这是涓生对子君之死的忏悔,发出如此的感慨,也许是涓生发现了自我的自私,最终导致子君的死.如果能重来,也许涓生会选择珍惜,但始终避免不了杯具的结局。

从我含泪握着他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再到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其实并不是偶然,而是涓生的自私,目光短浅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他的自私改变了子君原本的勇敢、思想的先进、新潮。削去了子君原本的锐气。得甘于屈服旧社会,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可涓生也不想想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不妨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也许是涓生过分要求对方,其实,感情也如友情。彼此之间都不能少了沟通,少了理解,生活中更是少不了误会。所谓误会,可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阻碍。放低姿态,况下心来,之间的误会也便可迎刃而解,对于子君的角度而言,子君承受的更多是旧社会的压力,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无奈。涓生的便如“压死骆驼的.最终的一根稻草”,如果彼此的心灵能有更好的沟通,这段情才能长久,或是说是可能的白头偕老。

我仍然仅有歌唱一般的哭声。“给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这是涓生对子君的离去的深深忏悔,这又变如我们对我们所拥有并不懂得珍惜,直到真正失去才后悔莫及,以往我拥有过一段友谊。从无话不谈到相顾无言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起初应篮球的兴趣而结识彼此而后,也因种种矛盾导致分裂。从这段友谊结束以后,才顿时察觉有一个兴趣贴合又有话可说的人是多么的困难。越能够发现他身上的优点,远超于他的缺点。不妨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多包涵对方的缺点亦能够经过共同的努力,去将缺点转变成优点。对于作者而言,这部作品中的涓生、子君事,那时封建社会追求自由、感情的男女。但我看到的更多是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的相处。

关于情皆可化为一句话,且行且珍惜,珍惜与我们所拥有的多包含对方的不足,学会欣赏与对方学会理解,关于情也仅有做到以上的才能够长久、绵长。

《伤逝》读后感3

从小说的名字中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篇以杯具结尾的文章。“伤逝”——为逝去的东西而悲痛,让人联想到遗憾、悔恨,给人一种悲哀、凄凉的感觉。作者以“涓生手记”的方式叙述了在“五四”这个黑暗的社会时期,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为了感情而不顾一切,走到一齐,最终因社会的压力与生活的残酷而走向分离的感情故事。

读完《伤逝》之后,感触颇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在我看来,子君,作为一位时代女性,能够冲破封建观念的束缚,挣脱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当时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难的,是与时代不相容的。但她对感情坚决,喊出了自我的心声,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不顾世俗的眼光,义无反顾的和涓生在一齐,即使是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当她与涓生在一齐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为家庭琐事而忙碌,为小事而争吵。慢慢的,她由一个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转变为一个世俗的女子,而这时她与涓生的感情也慢慢变淡,慢慢变质,最终走向毁灭。而子君最终被抛弃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虽然也有着新思想,但却是不彻底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勇敢的,对感情执著,对未来充满期望。但从本质上说,他依然受着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现出守旧与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齐的时候,他的自私、虚伪、卑怯的心里慢慢的滋生起来。当他与子君出去的时候,他害怕别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而子君却“大无畏”。到最终,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惨淡,应对生活的压力,他把生活的重担推给了子君,而自我却不敢应对。最残忍的是他离开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我认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经不起时间和现实考验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这样逝去了,而当涓生再怀念过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时候,一切已经都无法挽回了,他剩余的时光只能一向“伤逝”下去。二人悲惨的结局,让人不免伤怀。所以,我们对待感情时,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职责。

《伤逝》读后感4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醒者与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述得细腻、细心、细事无非,尤其结尾那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更是提纲挈领、发人深思。

在《伤逝》描述的故事里,涓生是醒者,他虽然不致于象“狂人”那样受众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贬损,但他也同样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个未醒者的代表,“阿随”虽然是子君的宠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征,老观念不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吗?所以,做为醒者为未醒者疗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话”就有效果的,有时适得其反。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在小说《伤逝》中的结尾了。鲁迅先生经过涓生的手记说:“感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他还没说的话是:感情如果不时时更新、生长和创造,那就必定“伤逝”。听说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正是和他的学生许广平结合的时候,这在某种意义来讲,小说对社会、对先生、对许广平都是个警示。

鲁迅说过,“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敌人是无聊~”事实上我一向觉得自我是个幽默大方、自信阳光、身体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这些优点在缺乏物质基础的支撑下显得那么无辜无助和无力~确实,“没有房子,我让感情住在哪里?没有车子,生活又如何运转?”生活的现实让大多女孩在选择对象时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质基础放在首位,但从《伤逝》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如果过分依靠男人,那便会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实找对象就和炒股一样,必须分散投资,决不能孤注一掷,并且选择的类型要多样化,不能只关注“基本面”好的绩优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线”,最好能今日买,明天就涨停;所谓“长线是金”,有时候找对一向潜力股将来可能获得的收益会远远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个性、人品等综合起来用数字来表示其水准的话,那找一个60分左右的对我而言可能就是“实惠”,而70分左右的则是“现实”,80分左右的叫“梦想”,85分以上的,就是“梦幻”了。

我这一生都在追求“梦想”,但或许最终还是不得不应对“现实”吧。

《伤逝》读后感5

没有物质的保障的爱情终是不可靠。它,不知何时起,会悄悄地令入迷者失望。

子君就是一个为了追寻爱情,却被她所选择的人涓生抛弃的一个例子。子君孩子气的眼,天真无邪,对爱情充满了渴望。为了追寻自由的爱情,不惜与家人脱离关系,可是呢?因为没有物质的保障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她被涓生抛弃。在那个压迫成风、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提倡自由恋爱是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且不说与家人脱离关系,单是作出如此之行动且还被抛弃是如此的令社会所不容。最后,子君只有一个结果----死。

在子君与涓生刚接触时,他们是如此的合拍。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一起谈雪莱、谈泰戈尔、谈伊索生、谈男女平等。可是呢?最后呢?分了手。她没有选择,只能接受,接受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命。他们住在一起的开始,我相信,我们有必胜的信念----向家族向社会反抗的信念,我也相信他们自信能过得很好。是的,他们一开始很幸福很安宁,子君在家为涓生操持家务,涓生在外维持生计,然而经济问题却在慢慢地来了。女人是个敏感的动物,一点的风吹草动就能引起他们的不安怀疑,尤其是对自己所爱的男人、所依附的男人,子君从涓生的晚回家、对自己的敷衍中查出点端倪,可是她却不愿相信,宁愿自我欺骗,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开始了往日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将温存示给她”,而且,她早就不看书了。

终于,涓生告诉了子君,他已经不爱子君了,他的心地有些轻松了、舒展了,却将重担给了子君。“我没有负者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她爱我之后,就要负这重担,在威严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道路。”漫漫黑夜路,寒风凛冽,没有温暖的房舍,没有同行者,只有子君一个人。其实,子君的不幸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涓生,既是当初双方相互信任做出的选择,选择的失败都有责任,只是,子君的结果却是如此之不幸、如此之凄惨。

没有物质保障的爱情太廉价,是涓生教了子君一堂重要的课。

篇3:《伤逝》留下的意义空白

但是, 令人不解的是, 在对作品的研究中, 涓生的忏悔几乎成为唯一的视域。长期以来, 对于造成子君、涓生悲剧的社会原因的分析, 对于诸如“个性解放失败”、“自我神话破灭”之类的话题, 我们的研究已经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今天, 我们可否换一个视角, 从人性的视角去解读子君和涓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将会发现, 在个人生存受到威胁时, 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是如何渐渐滑落, 人性中的黑暗是如何渐渐扩散直至完全吞噬人的良知的。

涓生之所以抛弃子君, 主要是自我保全的需要, 也就是说是他自己继续甚至是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需要。其余的诸如“不爱”、“说出真相”之类的理由, 仅仅是一块遮羞布。读者也许羞于承认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热血沸腾的五四青年会为了自己存活下去而毫不犹豫地推开曾经的爱人甚至是战友, 但是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 因为从小说中我们可以读得出来, 涓生已经预感到和子君的分离可能就是把她推向死路。小说中写到, 正当涓生想对子君说出“不爱”的事实时, 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 然而立刻自责, 忏悔了”, 但是为了他自己的生活, 他果断而又清楚地告诉仍然爱着他的子君:“我已经不爱你了!”

涓生与子君同居以后, 我们可以看得出, “不过三星期”, 获得爱情后的涓生对子君开始有点失望了;当生计的艰难接踵而至时, 涓生的感情之火就熄灭得更快了。失业后的涓生要振作, 要飞翔, 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个人奋斗的梦想上, 然而种种努力一时付诸东流:他登出的求职小广告石沉大海, 发表的小品文只收到五角钱的书券, 五万字的译文投出去后没有下落, 一切发出的求援书信都没收到回音。在眼前的生活压力下, 涓生暴露出他自私自利的本性, 他把堕入困境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子君, 他明知子君走投无路却铁了心要说出“不爱”的话, 他为自己开脱, 说是为了“说出真相”。

其实真相又是什么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把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根据他的理论, 处于最底层、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饮食男女就是一种生理需要, 涓生正是听从原始生命力的召唤和子君走到一起的, 只是他的所作所为难以让人相信他实现了对生理需要的超越, 至少让人怀疑他是否真正爱过他人;这究竟是因为涓生天性如此还是因为他爱不起呢?饮食男女看来纯属“个体欲望之情”, 但涉及到爱, 这就渗入了社会文化属性, 也因此就有了群体生活的规范了, 比如“爱要负责任”就是一种规范。这样, 个人的自由和群体的规范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人性中的主要矛盾, 灵与肉、理智与情感的对立冲突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涓生作为一个觉醒了的知识分子, 他内心的冲突是非常剧烈的。在感情上, 他在婚后生计艰难时不断想到摆脱婚姻的负担, 以便自由地飞翔;在理智上, 他预感到这时离开子君, 意味着把她推向绝境。内心犹豫的结果是, 涓生自我保全的欲望太强烈, 这使得他的良知只是一闪而过———即使没有他所谓的爱, 同情和怜悯也是人性的温暖啊。然而涓生以“说出真相”为借口, 心里连仅存的一点恻隐之心也容纳不下了, 在他推开子君的那一刻, 他的人性也处于最黑暗的时刻。

和涓生一样, 子君也是一个以感性见长的人, 不同的是涓生的感性冲动始终指向自己, 子君的感性冲动则可以归结为盲目的爱。从这个意义上讲, 子君和涓生都不是人性十分健全的人,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太年轻, 所以他们都缺乏承担苦难的能力。尤其是子君, 她的单纯和善良使她像一株娇嫩的花朵, 在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风雨夹击下很快凋零。

可以说, 子君从迈出父母家门的那一刻开始, 她心里知道, 现在这世上只剩下涓生是她可以信任、依靠的人了;如今, 连涓生也不爱、不要她了, 她还能指望从这个世界上搜寻到什么呢?子君眼里的闪光和她周围的黑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子君死前到底想了些什么?这就是小说给我们留下的意义空白。是的, 她是涉世未深的少女, 但并不懵懂无知, 她是个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潮启迪的青年, 她的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她过于相信爱情的力量, 也就是过于相信他人, 这个主要原因我相信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扯不上关系的。爱蒙住了子君的眼睛, 让她无法洞穿人性、人情的冷暖嬗变的铁律。那么, 究竟有没有对爱侣不离不弃、爱对方胜过爱自己的恋爱者?我宁愿相信“有”, 但这个人决不是涓生。从人格上来说, 涓生只是一个卑微的普通人, 被涓生抛弃后的子君最终有没有意识到这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她默默地死去, 她是真的看破了红尘, 还是给一段死去的爱情陪葬?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只能猜测, 因为《伤逝》没有对女主人公给出类似《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公死前那样的内心独白, 但这么一个可爱的生命的逝去值得我们去深究, 因为她年轻, 她可以选择不死。她如果也像涓生那样不再执着于一份感情, 相反看重自己的存活, 也用“遗忘和说谎”做她的前导, 那么, 多年以后, 等她再经历一些人世的沧桑之后, 她对人性会不会多一点认识?会不会增强承受苦难的勇气呢?

在《伤逝》的创作原因方面, 我相信容易达成共识。鲁迅创作这唯一一篇以婚姻恋爱为题材的小说, 可以说目的是比较明确的, 那就是回应当时学界轰轰烈烈的个性解放思潮, 具体地说, 就是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对《玩偶之家》女主人公离家出走后的前途的担忧。1923年, 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作了一场以“娜拉走后怎样”为题的演讲, 他指出, 没有经济后盾的娜拉在出走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堕落, 要么回来。

鲁迅试图以《伤逝》这篇小说来探讨婚姻家庭问题, 他以自己的方式呈现了爱情在生存压力面前的无助, 同时对涓生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使涓生的行为有充足的心理依据;然而既然涉及的是“爱情”这个人性最丰厚的领域, 是非对错的界限就很难区分了, 作品的效果突破既有的观念在所难免。涓生既不愿意虚伪地继续供奉已经消失的爱情, 最终也没有因为摆脱子君而感到丝毫的轻松;他既为自己摆脱子君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形而上的借口, 又无法排遣因为子君的死去而产生的良心谴责。鲁迅没有给涓生的灵魂探索一条出路, 相反, 作者对男主人公的灵魂进行了惨烈的拷问, 这反映了鲁迅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作家对男主人公态度上的矛盾反映出作家自身的思想矛盾。作家的思想探索使这篇小说成为敞开的文本, 这是回补《伤逝》意义空白的依据之一。

回补《伤逝》的意义空白的依据之二是人性的恒常性。可以说, 鲁迅的初衷是揭示一个社会问题, 在进行艺术创作时, 他部分地突破了他原先固有的观念, 捕捉到人自身最原始的生命冲动, 给我们留下了破译人性的一连串密码。涓生的极力要摆脱子君, 就是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冲动。子君是他深爱过的人, 跟他结合后并没有什么过失, 然而他固执地以为, 只要摆脱了子君, 一切就会改变, 他就会活得更好。如今涓生的非理性冲动满足了 (以子君的死为代价) , 涓生又开始向理性回归, 他以忏悔的形式去适应外界的道义即群体生活规范, 忏悔之后的涓生仍然要选择遗忘, 因为他自己要更好地生存下去, 在涓生的内心世界里, 他自己的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 这种生命冲动是不会随外界而改变的, 这就是俗话说的“本性难移”。

人对生存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只要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 恐惧就随之产生。子君在涓生对她亲口说出“不爱”时, “恐怖地回避着”涓生的眼睛, 就是因为她被这种大难临头的无助感罩住了。只要人的生命中有所缺失, 人性的善恶的较量就不会停止。也许如果有一天真到了那个物质极大丰富、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的人性就会出现了, 因为那个时候, 人的最高级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已经得到满足了。

然而, 我们所处的现实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完美, 人天生就不容易满足, 那么在这个茫茫无际的时间隧道中, 有没有理想的人性存在?我选择相信“有”, 至少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中, 我们可以呼唤这种优美的人性, 这让我们有时忘记现实的苦痛, 感到幸福。

参考文献

①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十年》, 《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第8页。

②鲁迅《伤逝》, 钱谷融、吴宏聪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第48页。

③鲁迅《伤逝》, 钱谷融、吴宏聪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第54页。

篇4:歌剧《伤逝》 致敬鲁迅

该剧以春、夏、秋、冬的时序为线索展开剧情。随着帷幕缓缓升起,以变形书稿形式呈现的幻美舞台随即出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变形式”的不对称与不平衡,正暗示着民国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无可逃避的彷徨。这部由鲁迅唯一一部爱情题材小说改编而来的歌剧,展现了男女主角涓生与子君追求自由爱情,但又无法摆脱旧势力重压,终于走向悲剧的凄美爱情故事。1981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将小说改编成歌剧,其旋律之优美,唱段之经典,成为当年众多艺术院校的教科书。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当由中国美声专业第一位博士王莹扮演的子君喊出对自由的渴望时;当“漫天飞雪”下,由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歌唱家莫华伦扮演的涓生,倾尽激情与力量,演绎“刺向心头的一把利剑”“告诉我”两大段情绪激昂的咏叹调时,现场观众无不深受触动。《伤逝》在音乐形式上包含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几乎所有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民谣色彩。其中的唱段“紫藤花”、“一抹夕阳”、“他夺走了我的心”等不仅旋律优美,更成为了我国民族歌剧的代表曲目,从而广为流传。这些动听的经典唱段,在王莹和莫华伦的全新演绎下,完美地表现了子君和涓生的爱历经春夏秋冬后的心理波澜。

接近尾声时,一段尘封30年后重现舞台的双人舞把该剧推向高潮。从舞台提示上看这段戏只有短短7行字,而当年施光南先生为此整整写了35页总谱。13分钟45秒,舞台上,两位青年舞蹈演员用细腻的肢体语言讲述了子君与涓生从春到冬的悲惨爱情故事,如此长度的男女双人舞,在歌剧舞台十分罕见。

“《伤逝》这部歌剧在当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三十多年后复排上演,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舞台、灯光、器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复排的老剧中融进了现代气息,打造成一部十分好看的优秀歌剧。”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李小祥表示,当下,中国歌剧舞剧院正致力于重振歌剧,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神,引导观众从快餐文化中走出来,沉下心来在歌剧这样的高雅艺术熏陶下陶冶情操。据了解,目前,中国歌剧舞剧院也正在积极策划,让《伤逝》这部经典之作走出国门。

在当下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歌剧《伤逝》落地古城绍兴,这对于培养绍兴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提升观赏水平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歌剧艺术首次走进绍兴,在这之前,或许许多绍兴观众还从未感受过歌剧演出。未来,绍兴将会引进越来越多的高雅艺术。”绍兴市演出公司总经理裘建平告诉笔者,仅今年1至7月,绍兴大剧院就已排定剧目70余场,其中六成为歌剧、舞剧、音乐会等高雅艺术,绍兴的观众们将享受到一场又一场高规格的文化盛宴。

篇5:《伤逝》读后感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在那个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还未成风的年代,封建主义下的恋爱限制仍约束着众人,婚姻家长制这个大框框下,涓生和子君的自由恋爱不被当时的人看好,这在他们去租房时,就已经显示了出来,新思想青年和女学生的恋爱,看上去郎才女貌,但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多么的稀奇与古怪,在这种压抑的社会环境下,这种恋爱的自由自然不会有幸福美满的结果。

其次,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特点也导致了这场爱情悲剧。在我看来,子君作为一位新时代女性,能够冲破封建观念束缚,挣脱封建家庭囚牢,毅然追求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是很叛逆的,也是很不容易的,然而这却是与时代的不相容。但是她对爱情的坚定,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所没有喊出的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不顾世俗的眼光,义无反顾地选择和涓生在一起,然而在她和涓生一起生活时,迫于生活压力,逐渐成为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为家庭琐事而忙绿,为一点小事而争吵。慢慢地,她由一位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转变成一位世俗的女子,而涓生对他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最终直至毁灭,而子君最终因被抛弃选择走向死亡。

涓生,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虽然也有点新思想,但却是不彻底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曾很勇敢,对爱情执着充满希望,但从本质上来讲,他仍在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现出守旧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在一起生活时,他的自私懦弱慢慢地把这段爱情推向毁灭的深渊,在他和子君租房的时候,他对众人轻视的眼光感到不自在,他顾及其他人的猜疑,轻蔑的言语,然而子君却并没有那么多在意别人的眼,从这点也能看出,涓生作为新青年却在思想上有一种不成熟性,他并未真正摆脱封建主义的条条框框,最终他们的爱情也走向终结。

篇6:伤逝读后感

子君爱涓生,爱得热烈,爱得纯真。在那个受旧思想束缚的年代,一个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与家人反目,跟着涓生去过清贫艰苦的生活。她从不抱怨,她总是用笑容去遮掩她的不乐。为了她爱的人,她倾注着全力去做饭、喂油鸡、喂阿随,她就这样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额头上,手也粗糙起来。而最后的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句“不爱了”。

而涓生也是爱子君的吧,只不过爱的是开始的子君,爱的是逝去的子君。当生活变得越来越拮据,油鸡逐渐成为佳肴,阿随也被送走,涓生的爱也消磨殆尽了。

看书的时候想到《孔雀东南飞》,同样的坚持爱情,爱得热烈,爱得彻底的两个女子,刘兰枝为爱投河自尽,子君为爱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壮语。只是刘兰枝到死都拥有焦仲卿的爱,而子君,一无所有。

其实我对鲁迅写这种关于爱情的作品是不太看好的。鲁迅,我总觉得他和涓生是有些像的。鲁迅和原配朱安,就像婚后涓生与子君。鲁迅嫌弃朱安粗鄙,不怎么搭理她,自己一门心思搞创作,而朱安挑起了家庭的担子,尽善尽孝。后来鲁迅和许广平结缘,朱安则继续在老家照顾鲁迅家人。鲁迅对朱安做得太绝,他与涓生的不同在于,他对原配并无爱情,而涓生,如果说书中的子君勤劳坚定,涓生就显得有那么些虚伪不负责任。

当生活磨砺去我的棱角,你还会爱我吗?

篇7:《伤逝》读后感

张爱玲曾在作品中提到一句话:“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可惜我们只顾着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1925年,是五四运动时期,所有的年轻人都在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向往着自由恋爱的刺激与甜蜜时,鲁迅,作为一个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等领域均有贡献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看到了与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在人们盲目追求自由恋爱的同时,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这样的压迫是沉重的,是可以让所谓盲目的爱情四分五裂的。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这句话是涓生说的,显然,这句话中包含了太多,对于子君,涓生是后悔的,如果没有他,子君不会离家出走与他同居,背负着别人的唾弃和家人的责骂活着;如果没有他,或许她不会被生活压迫至死,没有时间聊天散步,每天只有做饭,喂鸡,洗衣服;如果没有他,或许,子君不会死。

对于生活,涓生是悲哀的,他与子君的爱情好不容易获得成功,最终却因为生活而破裂,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日子就无法继续,在涓生看来,贫困的生活让子君不再像从前一样有灵气。

有人说,子君是小说中最无辜的人,为了涓生,她放弃了一切,无论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是闲适安逸的家庭,她都放弃了,她只是想与涓生厮守,她盲目地爱着涓生,信任涓生,所以切断了自己所有的后路,到头来,涓生自私的用一句“我不爱你了”将她的灵魂夺走了。

其实这样想也不全然对,子君是可怜的,但如果当初没有遇到涓生,没有听他说西方的故事,她就没有机会知道两性其实应该平等,恋爱应该自由,也不会说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打破传统打破封建的豪言壮语来。

“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我们交际了半年,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儿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

子君的态度是坚决的,她说出了五四时期所有向往自由的青年想说的,这话对涓生来讲无疑是动人的,它“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反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涓生看到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无计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如果说婚前的子君的子君是大胆的,勇敢的,那么婚后的子君就慢慢变得麻木了,“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是读书和散步。”可见子君认为结了婚就是自由了,她没有外出找工作,只是靠着涓生吃饭,每日每日的洗衣服,做饭,饲油鸡,饲阿随,再也不是以前的她了。子君没有真正地独立起来,这也是造成最后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子君的死并不全是涓生的错,如果子君在婚后找到一份工作,两个人也不会落到如此潦倒的田地,更不用说寻死了。

《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但又不纯粹讲爱情,看多了,倒也更接近生活了,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爱情只是一件虚无的东西,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撑和坚定的信念,是走不下去的,涓生和子君曾不止一次幻想婚后的生活,更大的房子,女仆,悠闲的生活,他们只是纯粹的幻想,没有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爱情是浪漫的,更是庄严的,一旦在一起了,就要对其负责。

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爱另一个人时要看她的眼睛。“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子君的眼里透露出来的全然是崇拜、爱慕的颜色,那是作者第一次写到子君的眼神。

“但也还仿佛记得她的脸色变成青白,后来又渐渐转做绯红,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着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本网网)这段眼神描写相较之前更为精彩,面对涓生的单膝下跪,子君显得很慌张,到还是可以看出子君是答应了的。

那是这段爱情最美的时刻了吧。“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数读了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所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夜阑人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需由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

当一个人非常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他能记住对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想必也是非常喜欢的吧,正如涓生那句话:“因为她爱我,是这样地热烈,这样的纯真。”

最后一次提到子君的眼神,是在片尾了,相比于之前的甜蜜惊慌,这次显得很凄凉因为涓生告诉她自己已经不爱她了,对于子君,这句话如同大刀凌迟了她的灵魂。“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有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找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看得出来,或许世上别的事都无法使热爱涓生的子君害怕,贫穷也好,繁忙也罢,她都能一一忍受,只要涓生还爱着她。子君为爱而活,所以当她听到她的爱情结束了这个结果时,她选择逃避,好像这能减轻一些痛苦一样。

子君最终还是没能逃避自己,死在那个冬春交接的时节。

村上春树有一句话:“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的本身就是要伤害另一个人。”

对于子君,或许涓生的存在就是最致命的陷阱。

无论如何,涓生是一个自私的人,他教会了子君追求自由,给了她爱情,却没有对她负责到底,从头到尾,他最爱的一直是自己,他没有交付真心,只是迷恋被崇拜被认可的感受,喜欢着子君对他的热爱。他甚至连一枚戒指也没有给子君,只是单膝下跪就算作求婚。婚后的子君不再与他“温习”,不再散步聊天了,他便对子君厌烦了,他没有子君那样的勇气,面对别人的嘲讽也没有勇气站出来保护她,倒是一直让子君受着。失业之后他渐渐觉得子君是他的负担,还想到了子君的死。最后又自私地告诉子君自己已经不再爱着她了,将心中的负担一股脑儿抛向子君,间接地逼死了子君。

在我看来,爱情不可能永远热烈,到了一定的程度,热烈将会慢慢冷却成为一种责任,厌倦也是正常的,但须为了责任而包容、习惯。

涓生是个自私的人,但他也只是一个自私的人罢了。如果没有社会的冷漠对待,没有世人的恶意,没有生活的压迫,可能这段爱情会成为一段历史,被世人铭记。

这只是如果。

其实面对任何一项重大的决定,我们都应在作出决定之前冷静分析利弊,冲动只会酿成惨剧,而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看戏的人了。鲁迅先生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希望借《伤逝》来警醒世人。

篇8:论《伤逝》的爱情悲剧

一、爱得辛酸。

涓生与子君的初恋是在“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破窗败壁, 房内是一张挨窗的方桌和一张靠壁的板床, 可谓简陋之至;在这简单陈旧得让人落泪的地方, 一位勇敢追求恋爱自由的年青女性走来了, 她那“苍白的圆脸”和“苍白的瘦的臂膊”意在告诉人们:她本该是一位白净美丽的姑娘, 但她的生活条件并不能满足她正常的生理需求, “苍白”和“瘦”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子君的肖像几乎成了上个世纪初普通人生存状态的缩影, 吃不好, 甚至吃不饱。她穿的也很简单, 布的有条纹的衫子, 玄色的裙。她不顾叔子的反对, 蔑视“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等世俗偏见, 与涓生相爱。但缺乏物质保障的爱注定又是短暂的, 这正如子君答应涓生的求爱后表现出来的脸色, 一种由青白变成的绯红, 这是一种“没有见过也没有再见的绯红”, 幸福仅存在于一瞬间, 这样的爱自然就包含着无限的辛酸!

二、活得艰难。

涓生与子君可以无畏地面对讥笑、猥亵和轻蔑, 但他们很难跳出贫困的魔掌。

首先是住。俗语云:日求三餐, 夜求一宿。无安身之所, 幸福便荡然无存, 涓生与子君属于“无房族”, 在那个时代, 没有首付按揭购房 (即使有他们也买不起) , 没有公共廉住房, 也没有公共廉租房, 因而用涓生的话说:“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事。”看了二十多处, 终于租到一个暂且敷衍的处所。然而这种只能蜗居的小屋已用掉涓生筹款的大半, 子君也几近倾其所有, 足见其艰辛。

其次是忙。同居后的子君日夜操心, 终日汗流满面, 短发都粘在脑额上, 一双手变得粗糙起来, 神色凄然;劳动不是她自觉的一种需求, 而是成了折磨她的身心但又必须进行的魔咒;涓生丢掉公职之后他们的忙更是拼命的挣扎。一份停职通知让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 涓生拼命找活干, 拼命地来干活, 子君为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奔忙, 吃了筹钱, 筹来吃饭, 这样为了生存而拼命挣扎的婚姻能延续下去吗?

三、离得凄凉。

涓生失去局里的抄写工作, 一个无畏的子君开始变得较为怯弱, 她的脸上的红润永不再现!在黯淡的灯光下, 涓生看到的子君常常是凄然的神色, 伴随在子君身边的吃饭状况的变化就时刻警示着她不幸的逐渐临近, 刚同居时他们尚且能求得温饱, 可是一旦涓生没了工作, 家中便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此时他们到了想做牢笼之禽鸟而不得的处境。就业门路狭窄, 社会经济萧条, 更不要说到哪去领失业救济金。于是吃上顿愁下顿, 涓生常常吃的是冷菜冷饭, 有时竟都还不够, 于是杀掉其实都已很瘦的油鸡。没有了起码的维持生存的物质基础, 他们恋爱时表现出来的追求独立自由的新时代精神便荡然无存, 一切都似断线的风筝, 消失在无尽的远方, 可怜的、狠心的涓生从谈《诺拉》、《海的女人》引入分离的正题, 最终道出了绝情之言———

我老实说罢:“因为, 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

四、死得无言。

死亡是人们在生存的抗争中作出的最后一个选择, 这一抉择对人类心灵的震撼之深, 是其他任何一个选择都无法比拟的, 子君死得无声,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她的死有对社会的控诉, 有对人们冷淡麻木的批判, 但更重要的, 是让人们懂得一个天经地义但又常被忽视的道理:作为高等动物的人, 吃饭、穿衣、住宿是生活第一要著, 人必生活着, 爱才有所附丽, 盲目的爱只能以悲剧收场!

人类社会至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尚未脱贫, 他们难以生活着, 他们的爱就无所附丽, 这世上便会继续上演千千万万个各各不同但又似乎相同的婚姻悲剧。社会便出现不安和动荡, 因此, 千方百计改善民生, 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这决不能只是讲在会场上, 写在纸片上, 而必须是真正落实在实际生活中。普天下百姓生活确实好了, 社会才能真正稳定, 国家才能真正发展。

最后笔者改用雨果在《悲惨世界》序中写的一句话结束全文:

篇9:试评《伤逝》

《伤逝》是涓生的内省性的自剖。鲁迅创作这部作品时,也正是他《野草》大量繁殖之时。《伤逝》同《野草》一样,主要是鲁迅自我心像的艺术写照。当我们看到这篇剖心自忏的“涓生手记”时,不仅充满哀怨的诗情,而且有些片断从构思和文学技巧上,像在读一篇编外《野草》。文中写涓生在通俗图书馆枯坐时,眼前似乎看见了“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白日的运动者和深夜的偷儿”,这每一个形象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生涯,如一个个快镜头,连成一个异常广阔的天地,使涓生倾注了热烈的向往;当他向子君表示不再爱她时,他又一次重复起这种想象,“我便轻如浮云,漂浮空际,上有蔚蓝的天,下是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明的闹市,黑暗的夜……”他愈来愈渴望摆脱子君而走向自己的新生活,所以这想象中的主人公也变成了他自己。到子君走后,他便再次看到了:“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这时他的心情是沉重而又轻松,他觉得有了解脱的前途。像这样用跳跃而浓缩的形象进行心理描写,在章法上既有照应,又互相错落;既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心情变化起落的几个层次,又造成了散文诗的凝练而又浓郁的抒情气氛,在小说中可谓别开生面。

《伤逝》从整体来讲偏于主观,直抒情愫,通篇以“手记”的形式表现涓生的思想、与子君的聚离以及与子君在一起时的矛盾、子君死后的那种悔恨和悲哀等。他认为自己和子君要“脱出牢笼”就必须去斩杀油鸡,放逐阿随,进而认为真正的累赘在于子君,要开辟新的道路,必须遗弃子君。这里充斥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逻辑。“我是我自己的”在某种场合会有反封建的因素,但又深烙着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把自我作为圆心,万物都得围着它转。涓生用资产阶级的启蒙教育获得了子君的爱,让子君去追求“自由”,最后又用同一套让子君作出牺牲,给他自由,最后迫得子君离他而去直至死亡。他在悔恨时,认为子君的死是因为他向子君讲了真话,他一再阐发他对真实和虚伪的见解,其实他只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他根本不明白在那种社会,无权无势的子君怎可能“是自己的”呢?而“我是我自己的”这句话的确切内涵又是什么呢?

子君并非死于他的真话,而是淹死在旧社会礼教的唾液之中。涓生的真实与谎言都不可能挽救子君的死亡,反而加剧了子君的孤独死亡。涓生太主观臆断了,他代表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不明白自己的“第一步”该怎么走,他只能靠说谎与自欺来鼓励自己前进。子君的死正是吞服了涓生大剂量的思想毒药的结果。

对于《伤逝》的思想和主人公的评价,各研究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我想鲁迅先生并非要批判子君与涓生的个性主义、恋爱自由,而是旨在批评他们个性解放的不彻底,联想不到社会的解放,故而经不住封建势力的夹攻。《伤逝》的思想、艺术特点值得鲁迅研究家们去作进一步的分析,让它永远在文学史上放射出它应有的不衰的光辉。

上一篇:箱式炉工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