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2024-05-22

原子反应堆的由来(共14篇)

篇1: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1939年1月,天才的恩里科·费米听到德国利用中子核裂变成功的消息。当时他刚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他既是工程技术人员,又是科学发明家。他听到德国铀核裂变成功的消息后,立即联想到原子反应堆的可能性,于是他开始奔忙,组织了研究小组,他往往今天作为科学家彻夜进行理论计算,第二天则在考虑取得石墨的方法,计算石墨的形状。他建立的反应堆理论,现在的原子力学教科书还原封不动地使用。

1942年12月2日,费米的研究小组聚集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足球场一端的巨大石墨堆前面。在石墨中埋着7吨天然铀反应堆,按照费米的指挥,随着控制棒一点一点地抽出,计数管开始发出咯嗒咯嗒的声音。拔到一定的程度,计数管终于发出激烈的声响,表示正在发生链式反应。这是人类第一次人工发生并控制原子能的时刻。

篇2: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篇3:挂历的由来

挂历的雏形是一种“讨债本”。那是在古罗马时代, 当时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业务的人, 按月去向债户收取利息。为方便起见, 他们将何月何日某人该还的债和该付的息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因为这种本子是以月为单位, 按日期排列, 附有记事栏, 其记事方法简便明了, 渐渐地被其他行业所借鉴。

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 兴建了一家糖厂。1884年, 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 用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莫藻泉特意聘请设计师关蕙农设计画面, 内容多为花卉、吉祥人物、福、禄、寿、喜、中国古代天官赐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图等。凡购买太古糖者, 赠送“月份牌”一帧。后来, 许多厂商竞相印制免费赠送“月份牌”, 并不断改进形式。

随着岁月的流逝, “讨债本”和“月份牌”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挂历了。■

篇4: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得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良平)

《黄帝内经》的由来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内科方面的疾病,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看来,《黄帝内经》是针对《黄帝外经》说的。

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

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之丘”,又名“轩辕氏”,再因建国于有熊,又名“有熊氏”。他战胜了蚩尤以后,成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所以称“黄帝”。本书假托黄帝一问,医学家岐伯一答的形式来论述,因此冠以“黄帝”二字。

篇5: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说起清明扫墓的风俗,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每个华夏子孙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关于这个传统的由来,这里有一个不老的传说。话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逼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离城出走,在流亡途中吃尽了苦头。有一次,重耳饿昏了,随从中有个叫介子推的人,割下了自己的腿肉煮熟了送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重赏了当年与他同甘共苦的人,惟独忘了介子推。

当他想起介子推时,心中有愧。马上让人去请介子推来加官领赏,可介子推拒绝封官领赏。晋文公只好自己去请,当他来到介子推家时,他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难以找到。其中有人出主意说,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未见介子推出来。他们母子俩已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在那柳树洞里找到了一封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介子推母子俩分别厚葬在这棵大柳树下,并把放火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他把这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篇6: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muyanzheso的答复:刚刚

其实中国本来是没有感恩节的,中国的感恩节是从美国引用而来的,国人建议中国也设立一个感恩节,于是,慢慢的中国的感恩节也开始盛行了。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中国感恩节的由来

1879年加拿大议会宣称11月6日是感恩节和全国性的假日。在随后的年代,感恩节的日期改变了多次,直到在1957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也有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

为什么叫感恩节呢?美加人民最初设立感恩节的目的,是这些欧洲流亡者的后代对北美大陆最初的主人——印第安人表示感恩。1620年来自英国的“五月花号”载着不堪忍受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抵达了北美大陆,受到了当地土着居民的盛情款待和慷慨援助。

后来但随着殖民主义的发展,这些原来的客人开始驱逐和杀害友好的主人,使得这块大地上充满了邪恶和仇恨。民主制度确立后,人们开始反思,感恩于印第安人的善待和对自己的罪恶的忏悔,正式设立感恩节。

中国虽然没有感恩节,但感恩文化源远流长,内容较西方文化更加丰富。

西方的感恩节是起源于对于印第安人的感恩,它很单一,而中国的“感恩节”是既感恩祖先又感恩父母的养育。

感恩节对于中国的朋友来说,比圣诞节、情人节差的很远,没有太浓厚的气氛。但是这里要讲的是这个节日对于家庭来说,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至关重要,在这里可以教授孩子感恩的意识。

1、感恩食物。在感恩节的当天,可以再孩子吃饭前,要孩子感谢于农民伯伯的辛劳,感谢于食物的珍惜与可贵,通过给孩子讲述感恩节的故事,教育孩子的感恩意识,最少也要从吃的感恩开始。

2、感恩行动。在感恩节的当天,除了让自己自我感恩意外,还需要让他去帮助别人,在感恩社会的时候,也回报社会。可以参与一些亲子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从小有一种感恩奉献的精神。

1、养成感恩的习惯。每天清晨醒来时,默默地在心中感激已有的生活和

所爱的人,当然还包括其他你对之感激的人和事情。中国感恩节的由来

2、一封表达谢意纸条。你表达谢意时,并不需要正式的感谢信,一张小小的卡片或是一封真诚的E-mail就能体现你的心了。

3、一个小小的拥抱。对你深爱的人,与你共处很长时间的朋友或同事,一个在适当时候的拥抱,就是你表达感谢的好礼物。

4、对每一天怀有感恩。也许你并不需要感谢特定的某人,因为你可以感谢生活!感谢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5、不求回报的小小善意。不要为了私利去做好事,也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行动强于话语,说声“谢谢”不如做一件小小善事来作为回报。

6、一份小小的礼物。正所谓礼轻情意重,只要有心,一份小小的礼物也足够表达你的感激之情了。

7、列一份你感谢别人的理由。列这样一份清单,写下某个人曾帮助了你 的地方,为此你深怀感激,并将这份清单亲自交给他。

8、公开地感谢别人。在一个公开的地方表达你对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的感谢,可以是办公室里、在他与亲友交谈时、在博客上、甚至是当地新闻报纸上。

9、给他们意外惊喜。在妻子回到家时,你已经准备好了美味的晚餐;当母亲结束工作后,发现家里已被你打扫得干干净净,小惊喜能让你的感恩变得更加生动。

10、对不幸也心怀感激。即便生活误解了你,使你遭遇挫折与打击,你也要怀有感恩。你感恩这些伤心的遭遇使你成长,更要去感恩那些一直在的人,感谢你仍有的一切。

养生之道网提醒,中国人不一定要过感恩节才能感恩,每一天怀着感恩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2016年感恩节国外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中国新年的起源?

中国的父亲节的起源。

感恩节的由来

篇7:甲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

(1)了解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了解它的方法和物理过程.

(2)了解质子和中子是如何被发现的.

(3)会写核反应方程式.

(4)了解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

引入新课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存在着复杂的内部结构,为了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人们开始寻找研究原子核组成的有效方法,那就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一、质子的发现

1、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是指为了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人们有目的的用高速粒子去轰击某些元素的原子核,通过对核反应过程及其产生的新粒子的研究,了解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和粒子的本质及特点.

2、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有了很重要的发现.

实验装置:容器C中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射出的α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α粒子恰好被它完全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后面放一荧光屏S,用显微镜M观察荧光屏.

实验现象:当在荧光屏上恰好观察不到闪光后,通过阀门T往容器C里通入氮气,此时卢瑟福从荧光屏S上又观察到了闪光.

分析:闪光点的产生不是α粒子的效应,因为铝箔F的厚度能阻挡(或吸收)所有的α粒子,肯定是α粒子与氮气作用所产生的新粒子而引起的闪光,那么,它是什么性质的粒子?它是否带电?质量多大?

结论:这表明,有一种新的能量比α粒子大的粒子穿过铝箔,撞击在S屏上,这种粒子肯定是在α粒子击中某个氮核而使该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这样,卢瑟福通过人工方法实现了原子核的转变,人类第一次打开了原子核的大门。

3、质子的发现.

①若想知道新粒子的性质,必须测出粒子的电性、电量、质量和速度等.

②新粒子的电性

将粒子引入电场或磁场中,观察粒子的偏转轨迹.

在匀强电场中粒子的轨道是抛物线,若粒子向下

偏转,说明粒子带正电;若向上偏转,说明带负电.

在匀强磁场中粒子的轨道是圆,若粒子向上做圆运动,说明粒子带正电,若粒子向下做圆运动,说明粒子带负电.

实验证明:这个新粒子带正电.

③粒子的速度

使粒子通过一个正交的电磁场,调节B或E的值,使粒子在正交场中,沿入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知此时

实验说明:这个新粒子速度很大,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④粒子的荷质比

使粒子通过匀强电场,根据粒子的偏转量y求出.或使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根据半径R求.

如图5,在匀强电场中,粒子的偏转量为y:

U为两极板间电压,则可测出荷质比为:

如图6,在匀强磁场中,粒子做圆运动的半经为R.

结论:通过对新粒子的研究与测定,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质子

4、对核反应过程的研究.

这个质子是α粒子从氮核中直接打出的,还是α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的复核发生衰变时放出的呢?

分析:若质子是α粒子从氮核中直接打出来的,如图7中甲图,碰撞过程中应有四条径迹;若α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一个复核,这个复核立即衰变后放出一个质子,碰撞过程中应如图7中乙图所示,有三条径迹.

为弄清这个问题,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在充满氮的云室里做了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并拍摄了两万多张云室的照片,终于从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中发现有8条产生了分叉(见课本上图),分析可知有三条径迹,分叉后的细长径迹是质子的径迹,另一条短粗的径迹是新生核的径迹,α粒子的径迹在跟核碰撞后不再出现,因此这个核反应过程中α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复核,复核衰变后放出质子.从质量数守恒和电量数守恒可知,其反应方程式为

从布拉凯特的实验中,可知40多万条径迹中只有8条分叉,可见科学研究工作的艰巨性,并且可以看到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

5.结论.

后来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使氟、钠、铝等发生了类似的转变,都产生了质子. 由于各种原子核里都能打出质子来,可见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二、中子的发现:

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已被人接受,最初有人认为,原子核可能是由质子组成的。但不久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原子核只是由质子组成,它的电荷数应该与质量数相等。实际上原子核的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者还少一些,卢瑟福根据这一事实,预言原子内可能还存在着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他把它称为中子。

1920年,卢瑟福根据实验的事实提出中子的存在。

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和贝克用α粒子轰击轻元素铍核,发现并未发射出质子,而放出了一种新的射线.这种射线几乎不能使气体电离,在电场和磁场中也不发生偏转,是不带电的,射线的贯穿能力强,他们认为这是γ射线.经检测,射线的能量在10MeV左右,远大于天然放射物质衰变时发出的γ射线的能量.

1931年,约里奥夫妇重复了玻特和贝克的实验,并用这种未知射线去轰击石蜡。结果竟从中打出能量约5.7 MeV的质子.这是异常惊人的新发现,因为其行为完全不同于γ射线,γ射线只能打出电子而打不出质子,γ光子的质量近乎0,电子也很轻,光子撞击电子,使它动起来是合乎常理的,但质子质量是电子的1800倍,一颗子弹怎么能撞动一辆汽车呢?如果认为轰击石蜡的射线是γ射线,那么光子的能量应达55 MeV,这与实际测得的射线能量10 MeV相去甚远.这射线在向约里奥夫妇招手呼喊:我不是γ射线……!可惜的是,他们擦肩而过,无缘相识。面对55eV与10eV的矛盾,他们还是十分牵强地解释为其它的原因,并于1932年1月11日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实验情况和对未知射线判定为γ射线的结论。

1932年1月底,查得威克得到这一论文,约里奥夫妇的实验使他心跳,他认为约里奥夫妇的结论肯定有误,违反能量守恒啊!他敏感到这很可能是导师卢瑟福预言、自己苦苦寻找了12年的中子。他决定用云室的方法探测射线的速度和质量。

他先测出射线的速度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排除了是γ射线的可能,又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的方法测出不带电粒子的质量与质子质量差不多。他还根据自旋确定不带电的粒子不可能是由质子和电子组合而成,只能是另一种新的独立粒子,他称之为中子。就这样,仅用了十天时间,成功地证实了这种中性射线就是中子流。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子之父”,并因此获1935年诺贝尔物理奖。

1932年英国物理学查德维克发现它是中性粒子流,并进行的测定。排除了它是γ

射线的可能性。这种粒子实际上就是卢瑟福设想的中子。中子的质量数是1,电荷数是0,大于用符号

10n表示。这样α粒子轰击铍的反应式就可以写为:

94Be42He126C10n

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是理想的轰击原子核的武器。

中子的质量是1.674954×10-27千克

质子的质量是1.672648×10-27千克

发现中子的意义:“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中子的发现,有重大的意义,中子不带电,用它去轰击原子核,不受库仑力的影响,是研究原子核的强有力的“炮弹”。在此以前,可供研究用的“炮弹”只有天然放射元素发出的α、β、γ三种射线,中子流则是穿透本领更大,轰击原子核更有效的“炮弹”,人们用它轰击各种原子核,获得许许多多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用它轰开铀核,实现了原子能的利用。

三、原子核的组成1、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数等于原子的原子序数,中子数等于原子核的质量数减去质子数。

X符号:zX表示元素符号,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

2.原子核中的三个整数:

(1)核子数:质子和中子质量相差很小,统称为核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核子数.(2)电荷数(z):原子核所带的电核总是质子数的整数倍,用这个整数表示电荷量.(3)质量数(A):原子核的质量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整数,叫质量数.3.原子核中的两个等式:

(1)核电荷数=质子数=元素的原子序数=荷外电子数

(2)质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4.同位素:如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当然不同),则互为同位素。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大发现:

11919年卢瑟夫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

1N+4He→178O+1H 21

2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

9Be+4He→12

6C+01n 42

3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核反应: ○

27Al+4He →30P+01n 13152A

篇8:“晦气”的由来

其实, 晦气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 他还是个顶呱呱的厨师, 请他办喜筵的人很多。晦气见自己主顾多了, 要价也高了, 他的主顾当然多多少少会有点儿意见了。这样一来, 晦气反而觉得事事不如意, 于是就指桑骂槐发牢骚, 也不忌讳, 乱七八糟的话张口就出。久而久之, 竟成了改不掉的习惯。人家做喜事谁不图个吉利呢?晦气的主顾, 自然也就越来越少啦。

有一次, 城南的郭员外家儿子结婚要办喜筵, 找来找去没找到厨子, 只好把晦气请去了。郭员外知道他的毛病, 所以特地有言在先:“如果你把筵席办得称心如意, 我付给你双份的工钱。”言下之意, 就是希望这位大厨师别又说些什么不吉利的话。晦气满口答应了。

迎亲这天, 郭家宾客盈门, 高朋满座。傍晚时, 花轿到了门前。鼓乐齐鸣, 放起爆竹来。咚的一声, 卧在门旁的一只狗被吓着了, 猛地往堂屋里蹿, 把正在桌子下啄食的一只大公鸡惊飞了起来, 扑腾着飞进隔壁的厨房里, 又撞在墙上;再一扑腾, 吧嗒一声, 把晦气放在灶头上的两只大花碗打碎了。晦气一看忍不住了, 跑出厨房就嚷:“你家的号丧狗见了鬼啦?惊飞了这只拾魂的鸡!把两只盛灾饭的大花碗都打碎了!”这一嚷, 门里门外送亲的、迎亲的、喝喜酒的, 个个目瞪口呆, 山珍海味也全吃不出味道了。郭员外呢, 只好忍气吞声, 把鼻子一捏, 长叹一声:“晦气呀!”

篇9: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关键词:能级;基态;激发态;跃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74-01

玻尔受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影响,玻尔把量子的观念引入到原子理论中去,提出了区别于经典观念的假设,是一个创举。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好的认识玻尔理论,我们把玻尔的理论假设分成三部分进行理解,一是轨道假设,二是能量假设,三是跃迁假设,尽管玻尔的原子模型后来被证明是很不完善,但给人们认识原子结构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主要对氢原子的能级和氢原子的跃迁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帮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氢原子的能级和氢原子的跃迁。

玻尔轨道假说认为原子核处于原子核内,电子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电子不能在任意的半径的轨道上运动,而且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只有这些特定的半径上才有可能,并且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运动时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波,即不向外辐射能量,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即各轨道是分立的。

玻尔认为,当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确定轨道,不同的轨道有不同的能量值,把这些能量值叫做能级。原子中具有的这些确定的能量值,他把能量最低的轨道状态叫做基态,其它各能级的状态叫做激发态。

玻尔假定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放出能量为hν的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来决定。即hν=Em-En,反之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较低的能量状态跃迁到较能量高的能量状态,并且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也只能是某两能级差的能量。同时一群氢原子处于n能级向低能级跃或向基态迁时,可能产生的光谱线的条数的计算公式: N=。

例题1: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ev---12.9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下例表述中正确的是( BC )

A、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有无数多种

B、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3种

C、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6种

D、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3种分析:由于是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两能级差的能量,在介于10ev---12.9ev基态的氢原子只能吸收三种光子的能量从基态分别跃迁到第2、第3、第4三个激发态这些氢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也只能是第2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为10.2ev,第3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12.09ev,第4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12.75ev,氢原子分别处于第2、第3、第4三个激发态,即氢原子处于高能态,它有可能向下跃迁,同时可能会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从第4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放出6条,所以答案选BC

例2、对于处在基态的氢原子,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它能吸收10.2ev的光子B、它能吸收11ev的光子

C、它能吸收14ev的光子

D、它能吸收具有11ev动能的电子的部分动能

分析:由于是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两能级差的能量,即当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两级能量差后不应有剩余能量,所以B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而C选项呢,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14ev的光子的能量后,氢原子发生的电离,同时还剩余0.4ev的能量,作为电子电离后的动能,C选项正确,对D选项由于电子是实物理粒子它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碰撞”把一部分的动能转移给了基态的氢原子,使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高一级能量的激发态,同时电子还剩余部分的动能,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选项D也正确。从上面的两道例题分析,告诉我们一定要知道氢原子跃迁条件与规则以及能级跃迁的几个问题,这类题便可迎刃而解。

第一:原子跃迁的条件:

hν=Em-En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对于光子和原子电离和实物粒子作用而使原子激发的情况不受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旦电离,原子结构即被破坏,因而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ev,只要大于或等于13.6ev的光子都能使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只不过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至于实物粒子和原子碰撞情况,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能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原子某两定态能量之差,也可以使原子受激发而向较高的能级跃迁。

第二:能级跃迁的几个问题

原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放出能量后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不论是哪种跃迁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群氢原子和一个氢原子: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

2、跃迁与电离

根据玻尔的理论,当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时,必须吸收光子才能实现,相反,当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必须辐射光子才能实现,不管是吸收还是辐射光子,其光子的能量都必须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级差,欲想把处于某一定态的原子的电子电离出去,就必须给原子一定的能量,例如欲想使氢原子从n=1的基态上升到n=∞的状态,这个能量的大小至少为13.6ev,

3、间接跃迁和直接跃迁

原子从一种能级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下的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可能不同。

4、入射光子与入射实物粒子

篇10: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512国际护士节来历

“”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在中国称为“国际护士节”。在这天,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们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世界

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今年已经是国际护士节的95周年。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介绍」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生于意大利中部历史名城佛罗伦萨的一个富有移民家庭,后来随家迁居英国。幼小时就勤奋好学,遍览各种经典名著。曾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操英、法、意、德诸国语言。她的父母希望她发展文学、音乐才能,跻身名流社会,而她对此兴致淡薄。她在日记中写道:“摆在我面前的道路有三条: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她不顾父母的反对而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女士,在幼年时就怀有一颗慈祥仁爱的心灵。她爱护生命,家里饲养的小动物受伤了,她细心给它包扎,让伤口慢慢愈合起来。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的唯一宿愿。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

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 国,对各该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还到德国一所女护土学校,接受短期的医护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职。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慈祥可亲,热爱伤病员。她工作严肃认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组织才能。她日以继夜地不停工作着。每次,当她手持油灯巡视四里长街的伤病员时,身影所到。士兵们都以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并一致亲切地称呼她为“提灯女士”。一时成了英国传奇式的人物,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还特地写诗赞颂她的功绩。

1856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任陆军医院妇女护理部总监。战后回国,被尊为民族英雄,但她谦恭礼让,自束很严,谢拒了官方的交通工具和一切招待盛会,决心为改善英军的卫生条件而继续努力。1857年,她促成皇家陆军卫

生委员会的建立,同年还开办了陆军军医学校。

1860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用英国政府奖励的4400英镑公众捐款,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土学校——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护士学校。随后又创办了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她对医院管理、部队卫生保健、护土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护士节的由来

1901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英王颁发命令,授予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她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

1912年,在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下,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以此纪念这位英国护理学先驱、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5月12日是全

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举行纪念活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治病救人工作。护理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了每一位患者,她们学习和发扬着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弗洛伦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

篇11:台湾名称的由来

在我国历史上秦朝称台湾为“瀛洲”;三国称为“夷州”, 隋代改称“流求”;宋朝称“毗舍耶”;明初叫“东番”;后又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及“台湾窝”等称谓, 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始有“台湾”之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后, 曾改名为“东都”, 其子郑经继位时, 即更名为“东宁”。清朝复名为“台湾”, 设置台湾府, 隶属于福建省, 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 有五种说法:1.因该岛浮海如平台, 地形似弯弓, 故名台湾。2.根据台南附近土人“大恩”二字的转音而得名。3.是闽南话“台员”转音而得名。4.是从“台湾窝” (高山族浦族中的一个族称) 演变而来。5.是由荷兰人在台江的湾头筑台而命名曰“台湾”。

篇12:原子反应堆的由来

其实,由于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巨大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2.998×108m·s-1),物质的能量与它的质量呈正比,如果物质的能量增加了

ΔE,物质的质量也相应的增加Δm,反之亦然,即ΔE=Δmc2。由此可知,质子和中子若结合成原子核就有质量亏损。如1 mol D(氘)的质量比1 mol质子和1 mol中子的质量和小约0.004312 g,这一差值就是质量亏损。同样的道理,原子核和电子结合成原子也有质量亏损。因此,一个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构成它的单个核子(质子、中子)质量的简单加和,一个原子的质量也不等于构成它的质子、中子和电子质量的简单加和,表1-8中列举的几种原子的数据就证明了这一点,而教材表1-7中的质子、中子的质量是指质子、中子的静止质量。那是否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比其质量数小呢?

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书籍,得到的相关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质子数大于8(包括8)的元素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才小于它的质量数,而质子数小于8的元素的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还是大于质量数。这是因为质子数小于8的元素核子数较少,聚变为核时“亏损”质量也较少;而质子数大于8的元素核子数较多,聚变为核时“亏损”质量也较多的缘故。

(收稿日期:2014-09-25)

篇13:名车名称的由来

1940年6月27日,汽车史上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美国政府邀请135家汽车厂,请他们展开竞争,设计生产一种既灵活又结实的全轮驱动军用车。这款车的驱动力是当时同类车的3倍,时速105公里。

这种车的名字叫“GP”,是GEN-ERAL PURPOSE (多用途车)的缩写。它的发音与美国漫画家施格于1937年创作的漫画形象中的一种神通广大的小鸟在飞行时发出的“吉普吉普”叫声很相近,因此,美国士兵把这种小越野车称为“吉普”。

1944年6月,“吉普”车随着美国兵横渡大西洋,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指挥官都是乘“吉普”登陆的。这使得“吉普”名声大噪。

2. 达特桑(DATSUV)纪念创始人

达特桑,是日产汽车公司1932年生产的第一辆小车的名字。这款车经过几十年的换代和发展,已成为声名显赫的著名汽车品牌。在日本车与美国车的竞争中,它立下了汗马功劳。

达特桑有2个含义:一是3名创造人田健沼郎、青山禄郎和竹内明太郎姓名的拼写;二是它在日语中自古有“快如脱兔”的字义。1932年给诞生的汽车取名时,起名“达特之子”(DATSUN),但英文“SOU”的发音在日语中不吉利,于是改为“SUN”。

3. 桑塔纳(CANTAMA)山谷强风

桑塔纳,是德国大众1981年投产的车型。桑塔纳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山谷的名字,这个地方以产葡萄酒而闻名于世。在此山谷中经常刮起一股强烈的风。人们把这股风称为“桑塔纳”。

大众公司之所以用桑塔纳命名新车,想必是希望新车型既能像桑塔纳山谷的葡萄酒一般为人们所爱,又能像桑塔纳风一样强劲。

4. 凯迪拉克(CADILLAC)纪念贵族军官

它是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高级轿车。之所以命名为凯迪拉克,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凯迪拉克的法国高级贵族军官。据说,这位军官是底特律城的创建人。同时,这款车还选用凯迪拉克家族的族徽——一个缀有7颗闪光珍珠的王冠,来作为凯迪拉克轿车的车标。

5. 旁帝克(PANTIAC)纪念抵御首领

旁帝克轿车生产厂家的前身,是美国通用公司的奥克兰部。轿车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位印第安渥太华部落的首领旁帝克。据说,他在1763年率军袭击了围攻底特律的英军,并歼灭了一支前来增援的英军,使英军被迫宣布尊重印第安人的领土和权力。

6. 沃尔沃(VOLVO)滚滚向前

VOLVO是拉丁文,本意是“我滚滚向前”。这个词的字母中有2个V和2个O,用它们象征汽车的2个车轮非常醒目,使人过目不忘。所以,瑞典汽车制造厂选用VOLVO来命名其生产的汽车。

7. 赛欧(SAIL)与强手一赛

篇14:“大风歌”的由来

天下虽然统一了,但对楚汉战争中立有战功的大将。汉高祖不得不封他们为王。其中要数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战功最显赫,实力最强大了。他们都想割据一方,甚至进一步取刘邦而代之,汉高祖对他们委实不放心。他先后用计除掉了韩信和彭越,英布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干脆扯起了反旗。

英布对部下说:“皇上老了,一定不能前来。如果派诸将来,只有韩信、彭越有本事,现在他俩已经死了,别的将军都不是我的对手。”英布起兵后,果然打了几个胜仗,占领了荆楚一带的地方,于是整军北上,准备夺取汉朝的天下。

汉高祖只能亲自统领大军,前去征讨,两军相遇,汉高祖在阵前责问英布说:“我已封你为王,何苦还要造反?”

英布直言不讳地道:“想当皇帝嘛!”

汉高祖怒声斥骂,麾兵进攻。英布命令手下的士兵乱箭齐发,汉高祖当胸中了一箭,幸好箭伤不重,他忍住创痛,挥师猛攻。英布大败,逃过了淮水与长江,只剩下百余人。

汉高祖遣将追击,自己率领大军班师,路过故乡沛县,便停留了下来。他在沛县选了一百二十名儿童,让他们练习唱歌。

一天,汉高祖在沛宫摆开了酒席,请来家乡的父老子弟、乡亲故人来饮酒聚会。在酒席上,他与父老乡亲促膝叙旧,无拘无束地非常愉快。这次衣锦还乡,他准备盘桓十几天。

酒过数巡,汉高祖已经醉意朦胧了。初冬十月的朔风强劲地吹动着天上的云彩。他看着天边疾驰飞扬的白云,思绪万千,感慨异常,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就是从故乡沛县起兵反秦的。如今,英布之乱指日可平,但要真正巩固统治,让天下安定,还有多少事要做啊!

汉高祖动情地对家乡父老们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建都长安,远在关中,但死后,我的魂魄仍会思恋家乡沛县的。”说着,他击起一种名叫“筑”的乐器,唱起了即兴自编、抒发胸臆的歌曲: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唱完一遍后,让在场的一百二十名小儿伴唱,自己在伴唱声中跳起舞来,歌声悲壮而激越,舞姿慷慨而伤怀。汉高祖跳着跳着,两行热泪从他的脸颊上流了下来。

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上一篇:幼儿园简短爱国诗歌下一篇:初三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