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2024-05-0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精选8篇)

篇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核心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中国与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表 项目 我国人均水平世界人均水平国土 14.4亩 43.4亩 耕地

1.5亩 4.65亩 林地 1.8亩 13.0亩 草地 约5.0亩 15.0亩 淡水 0.2563万米3 1.08万米3 煤(地质储量)1465吨 3146吨 石油(地质储量)30~60吨 94吨 水能(地质储量)0.67千瓦 1.1千瓦 铁矿(地质储量)43吨 87吨

2、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内在要求;

2、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3、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篇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就此作了大幅论述,这些都凸显了节约问题的重要性。把握这一热点问题,除了一般性地理解掌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政策要求,更要充分关注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典型事例和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以提升自己学科能力。在复习中应注意从政治、经济角度分别把握。

一、背景材料――命题的材料

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

2005年6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他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温总理的讲话

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要求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年7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措施。

4、央视和发改委联合联合发起“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2005年8月14日,“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曾培炎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各企业事业单位、全体公民要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把节约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5、“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8日~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6、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二、学科链接―――命题的切入点

经济常识角度

1、价值规律

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科学管理,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

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节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与开放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健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和修订法律法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各地区之间打破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原则。

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作用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主体出于利益的考虑,只顾眼前利益,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资源浪费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按照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结合。

5、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技术进步,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实现资源的节约,效益的提高,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财政税收及其作用

财政和税收是国家对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说,是国家凭借政权参与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国家运用的财政和税收的杠杆,引导和鼓励建设节约型企业,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9、树立正确消费观

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科学消费观,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问题,坚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政治常识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性质决定必须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要求。

2、我国的国家职能

(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国务院组织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相互协调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表现。

(2)国家发改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全民节约 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职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环境、能源问题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体现了对外职能中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职能。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2)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大必须为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立法,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同时要加强以德治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4、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公民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全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厉行节约、保护环境。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和领导

篇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一) 社会基础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基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解决不好, 将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发展方式, 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 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发展机制在“两型”社会中的作用,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社会严峻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不断创新, 走出一条新路子,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 法理基础

法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法律具有滞后性, 而社会的发展要求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 使其能够紧跟时代需要。建设“两型”社会的法理基础在于法律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还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 使环境和资源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畴, 更有利于发挥法律的调整机制作用, 以达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进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1)

二、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指导立法行动并贯穿于整个立法。“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是指国家在建设“两型”社会中所期望达成的目标或意欲实现的结果。它是立法者对“两型”社会所追求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阐述, 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保护与自然的态度。

“两型”社会的立法目并不单一, 它追求多元价值, 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基础,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环境提供发展的平台, 同时人类的自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三者不能偏颇, 任何一个要素的失衡都将会影响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两型”社会的立法不仅应保护环境, 维护人体的健康, 亦应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因此, 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同时要保护环境、保障基本人权, 发展经济, 促进社会发展,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

“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是指在“两型”社会立法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 否则人类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开采自然资源的方式是可持续、适当的, 缺少或失去资源, 人类将难以生存, 更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使可再生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 非再生资源不至于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 环境自净能力得以提升。

(二) 合理运用市场诱导机制的原则

“法之理在法外”, 单纯运用法律手段有时难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 甚至适得其反。合理运用法律外手段解决法律中的问题是可行与有效的。法律取决于经济基础, 服务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律调整方法与手段的变化, 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其要求的法律, 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 (2)

“两型”社会要求改变过去以强制命令为主的方式, 要求通过完善市场经济诱导机制, 以市场机制来调控市场行为, 政府的管理模式也转为激励管理模式, 经济诱导原则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立法所要主要采用的原则之一。从制度上大力扶持和培养环境和资源市场的形成, 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通过利益诱导机制的介入, 使“两型”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两型”社会立法中的具体制度设计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两型”社会的立法除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以外, 笔者认为, 立法者还应确立以下具体的制度:

(一) 健全环境和资源法律责任制度

违反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如此才能使得触犯法律者有畏惧心理, 进而去守法或不去从事相关违法行为。我国相关的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有待修改和完善, 要把抽象的原则性的条文明细化, 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方面,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作了明显的限制, 但很多违法行为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律责任相对应, 法律责任不能落实。 (3) 因此,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是“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 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模式。笔者认为, 在“两型”社会立法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据和保障,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当前, 建立生态境补偿机制, 应遵循以下原则:谁利用谁补偿, 谁受益谁付费;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 近期与长期的关系, 代际之间的关系, 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

(三) 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

有权利必有救济。法制完备的国家, 法律应具有可诉性, 争议可以通过司法得到救济, 这是“两型”社会所必需要。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 将传统的三大诉讼合而为一, 对环境纠纷实行整体式的诉讼救济的新型诉讼制度。它是具有预防、激励、政策形成功能, 保护私益和公益于一体的专门诉讼环境诉讼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日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4) 专门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环境诉讼对环境纠纷整体性的肢解, 克服对环境纠纷的诉讼救济实行分离式诉讼所带来的公益保护缺位, 私益保障不足, 预防功能低下等问题。在“两型”社会确立环境诉讼制度, 能够使得我国的诉讼制度更加完善, 更有利于保护合法权益, 抑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摘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纳入法律轨道, 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文章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立法基础、立法目的、立法原则以及立法中的制度设计等方面, 对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立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①王庆芳, 姜文:《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其立法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9 (5) 。

②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3) 。

③王树义:《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评析》, 《环境法——电子期刊》, 2003 (1) 。

篇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关键词]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制度設计

一、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基础

(一)社会基础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基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发展方式,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发展机制在“两型”社会中的作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社会严峻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新路子,建设“两型”社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法理基础

法以社会为基础,法律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法律具有滞后性,而社会的发展要求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使其能够紧跟时代需要。建设“两型”社会的法理基础在于法律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还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使环境和资源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畴,更有利于发挥法律的调整机制作用,以达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进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①

二、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指导立法行动并贯穿于整个立法。“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是指国家在建设“两型”社会中所期望达成的目标或意欲实现的结果。它是立法者对“两型”社会所追求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保护与自然的态度。

“两型”社会的立法目并不单一,它追求多元价值,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基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环境提供发展的平台,同时人类的自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三者不能偏颇,任何一个要素的失衡都将会影响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两型”社会的立法不仅应保护环境,维护人体的健康,亦应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同时要保护环境、保障基本人权,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

“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是指在“两型”社会立法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否则人类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开采自然资源的方式是可持续、适当的,缺少或失去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更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不至于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得以提升。

(二)合理运用市场诱导机制的原则

“法之理在法外”,单纯运用法律手段有时难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合理运用法律外手段解决法律中的问题是可行与有效的。法律取决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律调整方法与手段的变化,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其要求的法律,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②

“两型”社会要求改变过去以强制命令为主的方式,要求通过完善市场经济诱导机制,以市场机制来调控市场行为,政府的管理模式也转为激励管理模式,经济诱导原则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立法所要主要采用的原则之一。从制度上大力扶持和培养环境和资源市场的形成,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利益诱导机制的介入,使“两型”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两型”社会立法中的具体制度设计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两型”社会的立法除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以外,笔者认为,立法者还应确立以下具体的制度:

(一)健全环境和资源法律责任制度

违反义务承担相应责任,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如此才能使得触犯法律者有畏惧心理,进而去守法或不去从事相关违法行为。我国相关的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有待修改和完善,要把抽象的原则性的条文明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作了明显的限制,但很多违法行为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律责任相对应,法律责任不能落实。③因此,健全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是“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两型”社会立法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据和保障,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当前,建立生态境补偿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代际之间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

(三)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

有权利必有救济。法制完备的国家,法律应具有可诉性,争议可以通过司法得到救济,这是“两型”社会所必需要。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将传统的三大诉讼合而为一,对环境纠纷实行整体式的诉讼救济的新型诉讼制度。它是具有预防、激励、政策形成功能,保护私益和公益于一体的专门诉讼环境诉讼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日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④专门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环境诉讼对环境纠纷整体性的肢解,克服对环境纠纷的诉讼救济实行分离式诉讼所带来的公益保护缺位,私益保障不足,预防功能低下等问题。在“两型”社会确立环境诉讼制度,能够使得我国的诉讼制度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保护合法权益,抑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注释]

①王庆芳,姜文:《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其立法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5)。

②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3)。

③王树义:《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评析》,《环境法——电子期刊》,2003(1)。

③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制度构想》,别涛:《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版。

篇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走的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的传统发展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例如高质量的铁矿石,我们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而原油更是不用说,每年从中东地区以及安哥拉,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就有几亿吨。所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截止2012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35404万人。由于人口原因,我们不得不保留一部分的耕地面积来确保充足的粮食;另一方面,众多的人口又导致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房价造成的大片空置房以及全国各地不计成本的造房,浪费了许多土地,由于集中化程度太高,还可能造成泡沫经济。除了人口之外,我国对于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为了产量,资源消耗十分高,而且造成的污染更是需要长时间来修复。在一些地区,商人为了攫取利益,公然用硫酸泼洒整个山头来寻找矿石,使整座山几乎生态失衡。全国近段时间雾霾天气非常严重,而杭州更是自来水传来异味,钱塘江被污染。至于白色污染,更是需要数十年的过程才能消除。公民缺少环保意识,为了小利而损害环境,最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会更大的。

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现在,国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也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青藏铁路的建造,还有浙江第一条水底高速公路,“桥改隧”,多花30亿为环保。种种迹象说明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

我们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我认为首要就是科技创新,“科技第一生产力”。在20世纪,科技对于社会的影响已经十分重要,到了现在,科技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方面。通过科技手段,能提高粮食年产量,改善空气污染,使资源的利用率更高。除此之外,还应加快结构调整,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通过充分认识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每个中国公民能节约一点,整个国家就能省下很多资源。

篇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全局性任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古老的中华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共和国走过的58年光辉历程,无不有力地证明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对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的巨大作用。节约,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未雨绸缪之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制定了一项宏伟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它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其核心目标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通量强度,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它是一个复合体,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这个复合体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

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不仅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努力方向。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都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都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上升的阶段。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更加严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机遇,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环境友好,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方面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中长期战略任务。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回顾这一进程可以看到,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路日渐清晰,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生产领域,推行节约

型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城市建设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

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的强度。我们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自觉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产生,有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威胁。

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已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已充分形成合力,“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今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法治,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有效抓手,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今年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今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

“十一五”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相继作出了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一般人的眼里,垃圾只是生产生活废料,不但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费钱,还容易污染环境。可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使用得当,非但不会污染环境,还会成为其他行业的能源资源,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对垃圾的循环使用,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下,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主要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我们仍将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密结合国情,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征程中更加励精图治,力争谱好资源、环境、发展的协奏曲。最近几个月来,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措施,足见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决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篇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关键字: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 措施 意义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呢?我认为: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坐起,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只要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侯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7(7):29-30.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0):18-19.加快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卢婉儿

1]邓聿文 《中国正在为环境付出惨重代价》 载于2005年12月5日 《中国青年报》

[2]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3]吴国盛《绿色中国,路在何方》 载于《学问中国》

[4]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5]仇保兴 《为什么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载于2005年2月28日 《经济

篇8: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一、“两型”辽宁建设的时代背景

辽宁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目前, 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取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对此, 世界各国均在寻找策略来应对时代的挑战, 我国也正在积极探索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重要的地区, 面对新形势与新变化, 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迈出坚实的脚步。

(一) 整个世界正在迎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 人类社会分别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当前, 整个时代正处于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面对这场新一轮的时代大潮, 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战略,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譬如加大科学技术投入, 加紧开展清洁生产,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等。可以说, 资源环境的节约使用与高效利用, 构成了新一轮国际竞争或区际竞争的重要内容, 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给辽宁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 辽宁省加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 国家的发展形势需要辽宁“两型”转变

从十八大报告的论述来看, 我国当前存在着三个“没有变”, 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正在由传统的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转变。对此,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投入和较低的生态环境损耗, 创造出较多的劳动产品。对于辽宁而言, 就需要适应国家发展的形势变化, 通过加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保护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 保证全省在十几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两型”辽宁建设的主要内容

辽宁老工业基地开发历史悠久, 重化工业发达, 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对此要采取多重方式综合治理, 其中包括着力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完善资源管理模式, 健全生态体制机制等重要方面。

(一) 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所谓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是指整个社会的各类主体, 包括政府、企业, 以及普通民众, 都要深刻认识到辽宁资源耗竭的严峻现实, 认识到修复环境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 进而在观念上绷紧生态危机的神经, 在头脑中树立环境问题的认识。

首先, 政府应当树立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当前, 辽宁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改善社会民生问题, 以及清理历史遗留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复杂而艰巨。其中, 最容易遭到忽视的就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问题, 尤其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所困扰。目前, 辽宁省始终没有摆脱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误区, 造成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不相同步。对此, 辽宁省各级政府要在认识上严格树立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理念, 让环境保护的投入强度超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 要将环境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改变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来驱动发展的模式,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 企业应当树立资源环境节约意识。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步伐, 以及国内产能过剩的客观现实, 辽宁企业并未发挥出自身加工能力的优势, 而是为整体经济形势所裹挟, 呈现出薄利生产、微利销售的态势。这种问题的出现源自于以重化工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过大, 无法适应市场竞争中出现的节能化、生态化等最新变化, 进而丧失了自身竞争能力。与此相对应的是, 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 诸多环保产品逆势飙升, 并未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因此, 辽宁企业要加快生态化改造, 在高效利用、节约利用以及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必须下足功夫, 让资源节约意识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去。

最后, 民众应当树立资源环境友好意识。长期以来, 地大物博的观念曾经深入人心, 尤其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 物产丰腴的印象一直为人们所熟悉。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种观念越发显得与辽宁省的客观事实不相符合。譬如在生产领域的辽宁抚顺、阜新等煤矿均有百年开采的历史, 重利用、轻保护的开发方式由来已久。现在个别矿井出现了无煤可采的现象, 并且长期开采带来了一定的地质灾害, 导致本来属于资源禀赋优越的地区, 退化成为资源要素亏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同时, 在消费领域, 辽宁省的盲目消费、炫富消费与奢侈浪费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种消费方式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相悖, 与提升消费者的自身发展和生活品质也不相容, 直接带来了资源环境不必要的污染和损害。对此, 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身的人, 无论是在生产活动中, 还是在消费行为上, 都要树立起资源环境的友好意识, 让绿色理念为建设“两型”辽宁建构起一道防火墙。

(二) 完善资源管理模式

所谓完善资源管理模式, 是指辽宁省在政府管理领域、企业管理领域以及环境公共管理领域, 辽宁省要扭转不符合资源节约利用的传统方式, 要改变落后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社会治理模式, 建构一套有助于保障环境永续利用和友好和谐的先进方式。

首先, 加强政府的资源行政管理。政府是国家的公权力机关, 具有国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辽宁, 亟需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撑。客观的讲, 对资源环境的滥用往往均来自于逐利性的驱使, 以及趋利避害的人性弱点等等, 这些现实问题仅仅依靠伦理道德等软约束, 未必能够达到期待的效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从维持社会长远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角度出发, 认真履行好保护环境的神圣职责。因此, 面对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现象, 行政机关要勇于担当、敢于亮剑, 通过主动出击和积极作为, 有效制止环境危害行为, 预防出现环境危害后果, 罚没违法者获取的不当得利, 以此警醒人们爱护环境不仅是道德问题, 更是法律问题, 倘若性质严重必将遭到来自国家的反对和制裁。

其次, 加强企业的资源利用管理。就辽宁现状而言, 绝大多数企业属于传统企业,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环境要素, 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 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便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主题。对此, 企业要扩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 通过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大力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 进而节约原料成本的支出, 摆脱企业对资源要素的依赖。同时, 要积极引进环境科学技术人才, 努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让环境科技知识渗透到企业的运作模式之中, 积极促进生态价值、科技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有机统一。此外, 还要加强企业的生态化经营,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中的绿色营销日益成为主流, 企业的生态化品牌构成了它的无形资产, 其美誉度可以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因此, 辽宁省企业需要强化对自身生态品牌和生态形象的包装与宣传。

最后, 加强社会的环境公共管理。辽宁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等多重优势, 具体来说, 人民群众具有建设“两型”社会的热情。资源环境的好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人民群众具有改善资源环境的美好愿望和内在需求, 因此, 这样一种愿望和需求构成了人民群众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动力。同时, 人民群众具有改善环境现状的能力。在人民群众中, 有具备环境科学知识的专家学者, 有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有具备沟通、协调与咨询等业务的环保组织, 这些多元化的主体具有建设“两型”社会的能力。他们独特的优势可以为建设“两型”辽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 人民群众是资源环境问题的先知先觉者。在媒体时代, 人民群众是环境问题的敏锐发觉者和信息提供者, 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可以将环境危机消灭在萌芽阶段, 防止其发展到不可逆转的地步。总之, 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决定, 在辽宁的环境公共管理当中, 应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 健全生态体制机制

健全生态体制机制是指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方面, 以及环境法律法规制度方面予以完善, 通过发挥体制机制的调整性、引导性和制约性等功能, 推动辽宁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首先,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客观的说, 辽宁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多年, 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个体式与运动式的特点相对明显。所谓个体式是指一旦发现某个企业存在污染问题, 或者某一地区爆发环境危机, 政府就立即采取行动, 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针对该项问题集中予以解决。所谓运动式是指每当生态环境保护日来临, 大规模的宣传教育随即展开, 政府投入规模之大、力度之强异常显著, 但是长期式、跟踪式的调控模式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也就是说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制度化、规范化治理尚处于探索之中。对此, 辽宁省需要构建一种全方位与全过程的制度模式, 发挥出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大数据优势, 全面完成对资源环境的集中管控。建立长期的环境财政投入机制, 制定有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完善各类地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需要尽力摆脱因事行动和因时行动的应急做法, 努力发挥制度规范的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让辽宁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上一条有章可循的轨道。

其次,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 辽宁老工业基地进入计划经济时间早, 退出计划经济时间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对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显得相对迟缓, 因此, 辽宁省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尤其是要完善有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具体来说, 对于资源环境的开发与利用, 要根据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 充分体现出资源要素的经济价值, 使得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充分暴露出来。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努力发挥市场经济的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促进资源环境要素由利用率低的地方向利用率高的地方流转。当然, 还要注重新兴的生态市场的开辟, 譬如对生态旅游、生态餐饮等诸多有助于生态发展的新兴市场,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培植, 进而让辽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在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下, 迸发出更大的动力。

最后, 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法律法规是一个动态的法治运转过程, 包括环境立法、环境司法、环境执法和环境守法等诸多方面。就加强环境立法而言, 辽宁的法律法规既要和中央的上位法保持一致, 又要根据辽宁的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的予以创新根据中央的最新精神、融汇科学的法学理论, 结合本省的环境状况, 对当前正在实施的各类环境规范予以全面整顿, 进而制定出具有辽宁地区特色的法律法规体系。就加强环境司法而言, 辽宁省适合开展环境法庭的试点和推广, 打破传统的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相互分离的状态, 以集中应对环境案件高发频发、专业性强的挑战, 同时要增强环境法官的数量和能力, 进而在人力资源方面给予足够的保障, 增强环境司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就环境执法而言, 辽宁省适宜将环境执法权力向上一级政府部门转移, 并加强环境巡回督查执法, 以此解决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阻碍本地执法工作的问题。就环境守法而言, 辽宁省需要加强环境法制宣传和教育, 让先进的环境法理念深入人心, 用严格的环境法底线约束人们的行为, 促进环境法律常识在每个人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体来说,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能够科学调整人们的关系与行为, 可以为辽宁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三、“两型”辽宁建设的意义

辽宁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积极建设“两型”辽宁, 不仅有助于深入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而且有助于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探索经验。

(一) “两型”辽宁建设对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当前, 辽宁在加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指导, 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等等, 同时, 也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最新指示, 具体包括“两山论”, 即“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还有“生命共同体理论”, 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人的命脉在田, 田的命脉在水, 水的命脉在山, 山的命脉在土, 土的命脉在树。……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3]等等, 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 可以在指导辽宁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 “两型”辽宁建设对于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包括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显著增强;以及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快速增长等多个方面。其中,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目前, 辽宁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已经多年, 其“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的效果。对此, 辽宁省在未来的“十三五”规划当中, 要积极应对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挑战, 要抓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利时机, 推动社会各界深刻认识本省面临的严峻形势, 还要深入分析本省环境问题的各种成因, 充分借鉴国内外老工业区的经验与教训, 进而在思想认识、管理模式以及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不断探索, 破除制约“两型”社会发展的多重障碍, 进而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2-12.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2-12.

上一篇:服装营销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