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4-05-09

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选5篇)

篇1: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江苏淮安盛源建筑外遮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门窗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部位,提高外窗的热工性能可以明显改善建筑热环境,节能效果显著。应用外遮阳系统可以减少阳光照射和辐射,起到隔热效果。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本省实际,现就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及外遮阳应用工作通知如下:

1、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我省民用建筑中应当全面采用断热铝合金中空门窗、塑料中空门窗等节能门窗和复合卷帘式和水平百叶式等各种建筑遮阳技术;禁止使用32系列实腹钢窗、25和35系列空腹钢窗、非断热金属型材制作的单玻窗、单腔结构型材的PVC-U塑料窗、非中空玻璃单框双玻窗等非节能门窗。积极推广门窗节能改造技术和门窗玻璃贴膜技术,推进既有建筑门窗节能改造。

2、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正确选用节能门窗和外遮阳技术。必须按节能设计标准要求选择门窗规格、型号,并具体说明采用的外遮阳措施。采用固定外遮阳的应有构造设计详图。

3、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在节能设计专项审查环节对节能门窗和外遮阳措施审查把关。达不到设计深度要求的不予审查通过。

4、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节能门窗和外遮阳产品采购、招标。产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节能门窗和外遮阳产品设计图、安装节点大样图或选用标准图,交设计单位审核并纳入施工图。

5、工程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做好节能门窗进场见证抽样复验工作,重点检查进场与送检产品是否一致。加强节能门窗和外遮阳产品的质量控制。

6、开展节能门窗和外遮阳产品推广认定管理。省建设厅委托厅科技发展中心对进入我省建筑市场的节能门窗和外遮阳产品实行推广认定。各地建筑工程应选用获得推广认定证书的产品,并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督。

7、推动门窗性能标识工作。申请门窗节能性能标识的企业可与推广认定工作一并进行产品性能检测。有关性能标识工作按照《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建科〔2006〕319号)执行。

8、省建设厅组织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将把检查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技术应用工作情况列入专项检查内容。

篇2: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发布时间:2011-02-24 10:22:00

佛建科〔2011〕2号

各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建设厅等部门《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粤建科字〔2008〕97号)、《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建科字〔2005〕9号)以及市政府下发的《佛山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为推广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限制直至禁止高耗能、落后淘汰、易燃有毒的建筑材料使用,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确保工程质量,我局决定进一步加强工程使用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把好工程使用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质量关。近期检查发现,不少建筑工程违规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节能材料;进场节能材料无出厂合格证明、无节能检测报告、未按照规定进行复检;违规使用非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经施工图审查合格的新型墙体材料,严重影响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度以及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为此,各区和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将加强我市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节能工作重点来抓,确保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以及实现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目标。

二、市建设主管部门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以及本地气候、资源条件,定期组织审查并发布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推广、限制、淘汰目录。

自2011年5月1日起,全市(不含除东平新城外顺德区)实行建筑节能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备案登记制度,工程推广应用经过备案登记的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凡进入工程使用的墙体材料必须进行新型墙体材料备案登记,未经备案登记的新型墙体材料不得在工程推广使用,不能享受有关新型墙体材料政策优惠。

建筑节能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应符合国家、省的产业政策及管理规定,符合相关的产品标准。建筑节能材料包括围护结构和用能系统两大类,主要有墙体屋顶保温材料及其辅料、节能门窗幕墙,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热水供应等设施相关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类、砌块类、板材类等材料。

三、自发文之日起,在工程使用的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在质量合格和手续齐全的前提下,其生产企业应到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一)备案申请

企业办理备案申请时提供以下资料:

1、《佛山市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备案登记表》(详见附件,可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下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3、材料应用说明书;

4、材料执行的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标准只提供标准编号和名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需提供原件;

5、提交申请资料之日前三个月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材料抽检合格报告;

6、具备一定产能规模的证明材料;

7、主要生产原料来源证明材料;

8、市内企业提供所属区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市外企业提供所在地级市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二)评审公示

市勘察设计协会受市建设主管部门委托,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标准和要求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评审。相关申请材料报送市勘察设计协会。评审通过的,市建设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组织现场考核和抽样检查,符合要求的在网站上(http://)进行公示。

(三)备案登记

1、经公示无异议的,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并统一向社会公布。

2、经备案登记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企业,应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市建设主管部门报送一次年度产销统计报表,并在材料登记有效期满前1个月提交备案登记复查资料,经复审和产品出厂抽样检测合格后办理登记延期手续,过期不提交复查资料的一年内不予办理登记延期手续。

3、在备案登记有效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且在规定期限内未整改或整改仍不达标的,市建设主管部门取消其备案登记资格,被取消备案登记的一年内不予办理备案登记申请:

(1)市或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对工程使用材料抽查中检查发现不合格的;

(2)在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材料质量问题,经市或区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的检测机构鉴定属于生产企业责任的;

(3)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弄虚作假的;

(4)未按要求如实报送产销统计报表的;

(5)不符合相关规定或标准的。

4、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场所、品种、工艺、设备发生变更的,应重新进行备案登记。其生产企业法人、经营者发生变更或终止经营的,应及时告知市建设主管部门。

四、工程各有关责任主体要严格履行责任和义务,确保工程使用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符合国家、省、市相关规范标准和要求。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

设计单位不应设计使用不符合规范标准、易燃有毒以及明令淘汰限制的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在图纸上标明所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规格、性能指标和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规程、标准进行严格审查。对设计不按照规定标明新型墙体材料或使用不符合标准规范、明令淘汰限制建筑节能材料的工程设计项目,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对涉及建筑节能内容的设计变更,应严格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进行审查,并重新报送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施工单位应当对进入工地的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进行查验,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材料抽样检测,不符合标准和施工图设计要求的,不得进场使用;对进场使用的合格材料,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工程监理单位要组织对进场建筑节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见证取样,签字验收;未经备案登记的新型墙体材料,监理工程师不得签字同意使用;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的,不得在工程上使用。严格执行监理旁站制度,杜绝施工人员不按规程施工以及偷工减料现象发生。

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发出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篇3: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键词:室内遮阳,室外遮阳,建筑节能,光电技术

一、遮阳设施的形态分类

遮阳设施可分为人工遮阳设施和生物遮阳设施。古代人就懂得在房前屋后种树来阻挡炙热的阳光, 这就是一种极有效的遮阳方式, 植物不仅能阻挡阳光进入室内, 而且还能将太阳能吸收, 贮存于其茎、叶、果实当中。现今的节能建筑当中, 也经常会出现利用植物来遮阳的设计, 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个展馆均采用了这种方式遮阳, 其中典型代表是法国展馆, 该馆顶面与外墙均装饰了各种花草, 达到了节能的效果。而采用各种人工产品进行遮阳的设施则被定义为人工遮阳设施。

二、遮阳设施与建筑主体的关系分类

遮阳设施与建筑主体的关系可分为建筑体遮阳设施和附加遮阳设施。许多建筑设计中, 设计师除了会采用附加遮阳设施外, 往往也会设计一些利用建筑主体来遮阳的结构, 例如, 图1就是一种利用建筑本身来遮阳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 建筑物会同时采用建筑体遮阳和附加遮阳这两种遮阳方式, 以达到更佳的遮阳效果。如图所示的窗户, 一般会同时在室外装上卷帘窗等外遮阳产品或在室内使用开合帘等内遮阳产品。

三、遮阳产品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分类

遮阳产品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室外遮阳设施、室内遮阳设施和中间遮阳设施。这种分类方式以建筑物的孔洞为参照, 当遮阳设施放在建筑物孔洞室外一侧时, 则为外遮阳设施, 例如:户外遮阳板、户外卷帘、卷帘窗、户外百叶、户外遮阳篷等均为户外遮阳设施;当遮阳设施放置于孔洞的室内一侧时, 为室内遮阳设施, 例如:开合帘、卷帘、百叶帘、风琴帘、蜂巢帘、香格里拉帘、斑马帘等均为室内遮阳设施。近几年来, 将遮阳结构放置于门窗或玻璃幕墙内部而形成的内部带遮阳功能的新型门窗幕墙, 正越来越多被采用, 这种遮阳方式可称为中间遮阳设施, 例如中空百叶玻璃、镀膜玻璃等, 均为典型的中间遮阳设施。

四、遮阳产品系统可调性分类

按遮阳系统的可调性, 可分为固定遮阳系统和活动遮阳系统。顾名思义, 固定遮阳系统是不可调的, 活动遮阳系统是可调的。而活动遮阳系统又可分为电动与手动两种驱动方式。几乎所有的活动遮阳系统均可做成电动或手动方式。

五、遮阳产品材料特性分类

按遮阳产品的材料特性分类, 遮阳设施可分为刚性遮阳设施和柔性遮阳设施。采用各种纺织面料生产而成的遮阳设施属于柔性遮阳设备, 而由金属材料、石材、陶瓷、木材、刚性复合材料等硬性材料制成的遮阳设备则属于刚性遮阳设施。

在各种遮阳系统中, 外遮阳系统在降低室内得热量, 从而降低建筑空调能耗方面最为有效。这是因为只使用内遮阳系统时, 太阳辐射已经进入了室内, 在室内形成了温室效应, 所以这种遮阳的节能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外遮阳系统将阳光阻挡在室外, 有效防止了温室效应的产生, 同时, 外遮阳系统安装于建筑外墙, 并与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这有效阻止了建筑外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因此外遮阳的节能效果极其显著, 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被动节能措施之一。

然而, 外遮阳设备首期投资及维护成本比较高, 对建筑结构及外观有较大影响, 需要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加以考虑。故在国内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应用极其广泛, 当你行走在欧美国家的大街小巷, 特别是欧洲, 就会发现无论是大型公共建筑, 还是民居, 几乎所有的建筑, 均安装了室外遮阳系统。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 通过窗户的太阳辐射是影响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 窗户的遮阳系数也就自然成了建筑设计和节能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参数, 同时也是评价窗户热工性能的重要指标。遮阳系数在 (SC) 国外被称为太阳辐射得热系数 (SHGC) , 其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透过3mm普通透明玻璃的太阳辐射总量为基础, 将在相同条件下透过其他玻璃的太阳辐射总量与这个基础相比, 得到的比值就称为这种玻璃的遮阳系数。在现代建筑设计要求中, 当建筑物达到以下条件时, 就要采取遮阳措施:

1. 室内气温达到29℃。

2. 太阳辐射强度大于240千卡/ (m2·h) 。

3. 阳光照射室内深度大于0.5m。

4. 阳光照射室内时间超过1h。遮阳系统的目的为节能、环保、美观, 并控制辐射保护人和家居不受紫外线的侵蚀, 增加隐私性和防止室内眩光, 提供舒适的环境。

六、案例分析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内科楼项目裙楼遮阳电动百叶主要由框架、叶片、传动系统、电机控制4部分组成, 通过电机推动百叶连杆从而改变叶片方向的方式来达到遮阳的目的, 当遮阳动作完成后能有效把热量阻挡在室外, 使玻璃幕墙结构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

遮阳百叶翻板选用铝合金型材 (国内大多使用牌号6063T5) , 构件为梭形百叶, 两边对称像机翼 (见图3) 。

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遮阳和采光效果, 可将百叶角度控制在0~105度范围内。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 中间设计滚珠轴芯限位装置以保证旋转中心的精度。两端设有自攻螺孔, 方便百叶夹和百叶牵引臂的安装与定位。百叶夹采用4cm的铝单板制作成封口板且带有牵引臂的引头, 牵引臂似飞机尾翼形状, 与铝片连接处采用铆钉连接, 牵引臂端装有旋转轴, 用于安装牵引拉杆。驱动装置采用电动内螺杆式推杆电机, 外形美观, 结构紧凑小巧, 稳定性高, 噪声低, 防护等级为Ⅰ级, 适合户外使用, 耐恶劣气候能力强。开启速度为2°/s~4°/s, 开启时间设定为25s正负。电机依据连动百叶片的面积大小、所受载荷计算、传动方向等方面进行选用和合理配置, 设计合适的传动比和速度, 使得电动遮阳百叶片轻巧灵敏地转动, 噪音不得大于30分贝。

外遮阳系数:

式中:—挡板构造透射比, 查表为0.1;

n—挡板轮廓透光比;与建筑物朝向有关, 计算公式可简化。

参考下表:

电动遮阳的控制方式有:手动开关控制、时间控制、温度控制、风光雨控制、智能控制、中央控制。

1. 手动开关控制。

手动开关控制一般在电箱上设置正转、反转、停止三档位置, 根据使用要求, 通过手按开关的方式实现遮阳帘“开启”、“关闭”、“停止”来控制遮阳设施。也可通过遥控来控制。这是一种经济、简单的控制方式, 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控制方式。

2. 时间控制。

时间控制一般根据一天的不同时段的控制要求, 人为预先设一天的开启或关闭时间。

3. 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是根据室内外的气温高低, 自动控制遮阳系统的开启或关闭。例如, 当夏天室外温度高时, 可自动开启遮阳设施, 阻挡室外热量的进入。

4. 风光雨控制。

一般起风过大时, 风力会损坏外遮阳设施, 为避免风力损坏遮阳设施, 这时就可以安装风控。风控有一个风速感应器, 当户外风速达到预先的设定值时, 自动收起遮阳帘。对于采光要求比较严格的的建筑采用光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结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际情况, 我们采用了墙面开关, 无线遥控器对遮阳板进行单独控制、群组控制, 并且使用楼宇PC控制方式 (在控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百叶调整的同步) , 配合空调系统对室内光照和温度进行最佳调控, 实现光线柔和、温度适宜的环境要求。

七、结束语

篇4: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豫政 〔2010〕7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建筑节能工作任务,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全省建筑节能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我省人口总量大,人均占有资源少,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的矛盾日益加剧。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8.6%,建筑节能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节能减排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近

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省建筑节能工作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对建筑节能工作认识不足,工作体制、机制和有关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既有建筑总量大,能耗高,实施改造难度大;建筑节能技术薄弱、产品单一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将持续增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建筑节能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依法管理,扎实推进,不断提高全省建筑节能水平。

二、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任务

2010年至2015年的工作目标:2010年,确保城镇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实现新增节约60万吨标准煤,全面完成“十一五”建筑能耗节约350万吨标准煤的规划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加大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抓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深化供热体制改革,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加强公共建筑用电管理,指导开展农村住房节能,抓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带动等工作。

三、全面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一)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豫政办〔2005〕86号)要求,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全面执行居住建筑65%、公共建筑50%的节能设计标准。凡属财政补贴或拨款建筑,在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鼓励执行低能耗和绿色建筑标准。

(二)严格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各级规划主管部门编制城市规划应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要求,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作为强制性内容;按照节能、节地、节水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对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规划设计不得审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经审查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工程项目,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要求,严格进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或专项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备案。达不到节能标准的建筑不准销售使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三)加大建筑节能执法监督力度。各级政府及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执行或擅自降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对已开工工程违反建筑节能相关规定的,责令停工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撤销施工许可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完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向全省通报;对重大违法案件,要在省内主要媒体上曝光。

四、组织开展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我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约12亿平方米,90%左右为非节能建筑,建筑能耗巨大。国家“十一五”期间安排我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360万平方米,并给予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县级以上政府要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给予适当支持。各地要加强项目管理,督促落实项目资金,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要积极开展既有建筑状况调查、能耗统计,为下一步规模改造提供依据。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明确节能改造的目标、范围和要求,报本级政府批准后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分类改造。

五、建立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

(一)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监管。新建公共建筑要根据相关要求,安装分项用能计量设备。公共建筑内的所有单位除医院等有特殊要求的以外,都要遵守国家关于空调温度设置的规定。各级政府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发挥表率作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切实抓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试点示范工作。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开展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研究制定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

制度,逐步建立节能监管体系。建筑物所有权人要加强建筑用能管理,定期对建筑物用能系统进行维护、检修、保养,及时清除系统故障,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加快既有高耗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各地要对既有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分类统计或监测,对高耗能建筑进行能耗诊断、检测,对建筑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设备、室内照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节能改造意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节能改造。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实施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改造效果。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由当地政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从2010年起,全省所有进行改建、扩建等改造的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必须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六、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一)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城镇建筑中规范化、规模化应用。在城镇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实际,组织进行太阳能、浅层地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在加强调研、抓好示范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太阳能、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范化、规模化应用的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本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范化、规模化应用。(二)积极推进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要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秸秆制气和沼气,鼓励在农村集中居住点统一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倡导农村住房节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逐步推进乡镇禁用实心粘土砖工作,改善农村住房隔热保温性能。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开展试点示范村镇建设,采取相应激励政策,对新能源应用和节能房屋进行引导扶持,促进农村住房节能工作有效开展。

七、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和新技术

(一)大力推广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结构体系(以下简称CL建筑体系)。该体系集建筑结构与保温隔热功能为一体,抗震性能好,节能效果符合现有标准要求,经过试点已经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条件。各级政府要大力推动CL建筑体系在我省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对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学校、医院等公益项目,属于政府投资建设的领域,凡适用CL建筑体系的,要广泛应用;对一般开发项目,要在规划、设计审查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二)加强新型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及新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我省建设类企业技术中心、研究中心的作用,不断加大建设科技投入力度,开发一批适合我省特点的新型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和节能保温技术体系,促进建筑节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等绿色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加大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推动我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大建筑节水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选择一批符合节水标准的设施设备重点推广。结合建筑物特点,鼓励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应用技术;加强再生节能建

筑材料的综合利用。加快建筑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利用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建材以及新型节能建材的推广应用力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定期发布建筑节能产品推广使用目录,各类工程应优先选用国家和省认定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强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从事建筑节能技术研发、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加快新材料、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促进形成各类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和规程。(四)加强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形成面向市场的节能机制和应用模式。鼓励成立专门的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培育相应的中介组织,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建立以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为特征的市场准入、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认证制度。

八、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

(一)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投入。认真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省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建筑节能工作。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相应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从各级墙改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对列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建筑工程示范项目和获得河南省绿色建筑奖的项目予以适当补贴。(二)制定落实建筑节能经济扶持政策。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建筑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等项

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房屋建筑工程使用合格新型墙材并达到节能要求的,按使用新型墙材比例和墙体节能效果确定退还预缴专项基金比例。具体返还办法按《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豫财办综〔2008〕98号)执行。从事可再生能源设备生产、技术开发的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其他优惠政策。

九、切实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建筑节能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政府有关部门参加,建立省建筑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强化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协调,将建筑节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作为建筑节能主管部门,要综合协调建筑节能工作有关事项,研究制定建筑节能发展目标、政策措施、技术标准,指导和推进建筑节能产品、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力度,墙改基金要重点扶持符合建筑节能发

展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批各类投资项目时,要强化对建筑节能部分的审查。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依法查处砖瓦窑场违法用地和取土行为。环保部门在对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时,要将建筑节能内容列入审查范围。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完善有关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建筑节能工作。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强对节能材料产品市场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生产、使用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二)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明确本地建筑节能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将建筑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节能减排工作挂钩,纳入对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考核体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每年组织对各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三)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各地要制订建筑节能宣传方案,积极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培训工作,对从事建筑项目开发建设、建筑节能设计、监理、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监督以及管理单位的人员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培训,确保建筑节能要求和相关标

准落到实处。

河南省人民政府

篇5: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

http://

深建材(2001)19号

颁布日期:20010713实施日期:20011001颁布单位:深圳市建设局

门窗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有关规定,现就我市建设工程中建筑门窗的设计、生产、施工、监督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筑外窗的隔声管理我市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路红线两侧100米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学校、医院临路一侧的建筑外窗隔声量不得低于《建筑外窗空气隔声及其检测方法》GB8485-87标准中的四级标准(30≤Rw≤35);次干路和支路红线两侧50米范围内,上述建筑临路一侧建筑外窗的隔声量不得低于GB8485-87标准中的五级标准(25≤Rw≤30)。

二、建筑门窗的设计管理

(一)设计单位提交的工程设计文件,应根据使用和安全要求,标明门窗的抗风压性能、雨水渗漏性能、空气渗漏性能及隔声性能指标。

(二)建筑门窗主要受力杆件,当采用单层玻璃时,相对挠度应≤L/130;当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时,相对挠度应≤L/180。

(三)为防止门窗渗漏水并保证安全,我市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外窗,雨水渗漏性能不得低于250Pa;抗风压性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计算,最低抗风压指标不得低于2500Pa。低于上述指标的建筑外窗,不准在工程中使用。

三、建筑门窗的生产、施工监督管理

(一)门窗受力构件应经计算或试验确定,铝合金外窗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壁厚不得小于1.4mm;铝合金门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壁厚不得小于2.0mm。为保证铝合金门窗的气密、水密性能,应在型材接缝处打胶。

(二)塑钢门窗的窗框、窗扇等构件型材内腔,必须按照JG/T3014标准的规定,采用经镀锌处理的增强型钢,增强型钢的壁厚不得小于1.2mm。用于固定增强型钢的螺钉,每根型钢不得少于3个,其间距不得大于300mm。塑钢门窗的五金件必须安装在增强型钢上。塑钢门窗与洞口必须采用弹性连接。

(三)平开塑钢窗用于建筑外墙时,摩擦铰链与窗框、窗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四)为确保安全,外墙采用推拉窗时,应加设窗扇不脱落的限位装置。

(五)门、窗框与墙体的嵌缝密封胶,不得使用酸性胶。门窗的密封条,其加热收缩率、空气老化性能等指标必须符合有关标准。

四、建筑门窗进入工地现场验收管理质监部门应监督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把好产品进场验收关,严格按照《关于对建筑外墙窗户实行用前检验的通知》(深建材〔2000〕17号)的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门窗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墙安装。

上一篇:校招录用通知书下一篇:调查报告的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