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拼音

2024-05-11

琵琶行拼音(通用12篇)

篇1:琵琶行拼音

琵琶行全文拼音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全文拼音

pí pá xíng

xún yáng jiāng tóu yè sòng kè , fēng yè dí huā qiū sè sè 。

zhǔ rén xià mǎ kè zài chuán , jǔ jiǔ yù yǐn wú guǎn xián 。

zuì bù chéng huān cǎn jiāng bié , bié shí máng máng jiāng jìn yuè 。

hū wén shuǐ shàng pí pá shēng , zhǔ rén wàng guī kè bù fā 。

xún shēng àn wèn dàn zhě shuí , pí pá shēng tíng yù yǔ chí 。

yí chuán xiāng jìn yāo xiāng jiàn , tiān jiǔ huí dēng zhòng kāi yàn 。

qiān hū wàn huàn shǐ chū lái , yóu bào pí pá bàn zhē miàn 。

zhuǎn zhóu bō xián sān liǎng shēng , wèi chéng qū diào xiān yǒu qíng 。

xián xián yǎn yì shēng shēng sī , sì sù píng shēng bù dé zhì 。

dī méi xìn shǒu xù xù dàn , shuō jìn xīn zhōng wú jìn shì 。

qīng lǒng màn niān mǒ fù tiāo , chū wéi ní cháng hòu liù yāo 。

dà xián cáo cáo rú jí yǔ , xiǎo xián qiē qiē rú sī yǔ 。

cáo cáo qiē qiē cuò zá dàn , dà zhū xiǎo zhū luò yù pán 。

jiān guān yīng yǔ huā dǐ huá , yōu yān liú quán shuǐ xià tān 。

shuǐ quán lěng sè xián níng jué , níng jué bù tōng shēng zàn xiē 。

bié yǒu yōu chóu àn hèn shēng , cǐ shí wú shēng shèng yǒu shēng 。

yín píng zhà pò shuǐ jiāng bèng , tiě qí tū chū dāo qiāng míng 。

qū zhōng shōu bō dāng xīn huà , sì xián yī shēng rú liè bó 。

dōng chuán xī fǎng qiǎo wú yán , wéi jiàn jiāng xīn qiū yuè bái 。

chén yín fàng bō chā xián zhōng , zhěng dùn yī cháng qǐ liǎn kè 。

zì yán běn shì jīng chéng nǚ , jiā zài xiā mB líng xià zhù 。

shí sān xué dé pí pá chéng , míng shǔ jiào fāng dì yī bù 。

qū bà cháng jiào shàn cái fú , zhuāng chéng měi bèi qiū niáng dù 。

wǔ líng nián shǎo zhēng chán tóu , yī qū hóng xiāo bù zhī shù 。

diàn tóu yún bì jī jié suì , xuè sè luó qún fān jiǔ wū 。

jīn nián huān xiào fù míng nián , qiū yuè chūn fēng děng xián dù 。

dì dì cóng jūn ā yí sǐ , mù qù zhāo lái yán sè gù 。

mén qián lěng luò chē mǎ xī , lǎo dà jià zuò shāng rén fù 。

shāng rén zhòng lì qīng bié lí , qián yuè fú liáng mǎi chá qù 。

qù lái jiāng kǒu kōng shǒu chuán , rào chuán míng yuè jiāng shuǐ hán 。

yè shēn hū mèng shǎo nián shì , mèng tí zhuāng lèi hóng lán gān 。

wǒ wén pí pá yǐ tàn xī , yòu wén cǐ yǔ zhòng jī jī 。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 xiāng féng hé bì zēng xiāng shí 。

wǒ cóng qù nián cí dì jīng , zhé jū wò bìng xún yáng chéng 。

xún yáng dì pì wú yīn lè , zhōng suì bù wén sī zhú shēng 。

zhù jìn pén jiāng dì dī shī , huáng lú kǔ zhú rào zhái shēng 。

qí jiān dàn mù wén hé wù , dù juān tí xuè yuán āi míng 。

chūn jiāng huā zhāo qiū yuè yè , wǎng wǎng qǔ jiǔ huán dú qīng 。

qǐ wú shān gē yǔ cūn dí , ǒu yǎ cháo nán wéi tīng 。

jīn yè wén jūn pí pá yǔ , rú tīng xiān lè ěr zàn míng 。

mò cí gēng zuò dàn yī qū , wéi jūn fān zuò pí pá xíng 。

gǎn wǒ cǐ yán liáng jiǔ lì , què zuò cù xián xián zhuǎn jí 。

qī qī bù sì xiàng qián shēng , mǎn zuò zhòng wén jiē yǎn qì 。

zuò zhōng qì xià shuí zuì duō , jiāng zhōu sī mǎ qīng shān shī 。

篇2:琵琶行拼音

yī dàn jué pò zhēn zhū náng ,bèng luò jīn pán shēng duàn xù 。

piāo piāo yáo yáo hán dīng dīng ,chóng zhì chū zhé shén guǐ jīng 。

qiū hóng jiào lǚ dài yún hēi ,xīng xīng yè tí mán yuè míng 。

jué jué gǔ gǔ shēng bú dìng ,hú chú xué hàn yǔ wèi zhèng 。

ruò sì zhǎng ān yuè shí shí ,mǎn chéng qiāo gǔ shēng lián lián 。

qīng shān fēi qǐ bú yā wù ,yě shuǐ liú lái yù shī rén 。

shāng xīn yì dé chén hòu zhǔ ,chūn diàn bàn hān xì yāo wǔ 。

huáng yīng bǎi shé zhèng xiàng hū ,yù shù hòu tíng huā dài yǔ 。

èr fēi kū chù shān zhòng zhòng ,èr fēi méi hòu yún róng róng 。

yè shēn shuāng lù suǒ kōng miào ,líng luò yī cóng bān zhú fēng 。

jīn gǔ yuán zhōng cǎo chū lǜ ,shí chóng yī nòng sī guī qǔ 。

dāng shí èr shí sì yǒu rén ,shǒu bǎ jīn bēi tīng bú zú 。

yòu sì jiǎ kè shǔ dào jiān ,qiān duó wàn qìng míng kōng shān 。

wèi ruò cǐ diào yōu yōu xī zhōu zhōu ,cáo cáo xī jiū jiū 。

yǐn zhī yú shān ,shòu bú néng zǒu 。chuī zhī yú shuǐ ,yú bú néng yóu 。

fāng zhī cǐ yì bú kě yǒu ,rén jiān wàn shì píng shuāng shǒu 。

篇3:《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典型意义

我认为, 作者同情的不是琵琶女艺伎的身份, 而是琵琶女由艺伎而沦落为商人妇的遭遇, 借此抒发了作者的“天涯沦落之恨” (《容斋随笔》卷七) 。

一、艺伎在当时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

唐代的音乐文化是非常繁荣的, 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自帝王贵戚、文臣武将, 下至平民百姓, 无论男女老幼, 莫不会舞。据记载, 当时长安的乐舞盛极一时, 教坊、梨园比比皆是。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当时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诗为荣;诗人也以自己的诗能够入乐广为流传而为幸。

唐代的女艺人依色、艺两条标准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 分为乐伎、艺妓、歌妓、舞伎四个等级, 其中, 乐伎是最高等的, 在宫中宜春院服务。这些乐伎代表着当时最高的专业水准, 在宫廷舞队中多是领舞者。她们享受着相当高的待遇, “四季给米”、“赐第宅”。要成为女艺人仅有容貌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天资聪慧、才艺杰出、知书达礼、善解人意, 还要经过很长时间严格的专业训练。“教坊”就是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 教习音乐舞蹈的专门机构。

二、歌女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地位低

琵琶女自叙年轻时的欢乐生活,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一曲红绡不知数”。从她的诉说看, 她本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 年轻、貌美、艺高、曾名声显赫、红极一时。“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她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 生活豪华奢靡。这火一般的、如花似玉的青春, 曾是她人生最灿烂、最美好的时光, 也是她最得意的时刻, 自然也成了她永恒的记忆。从琵琶女自述的口气中感到:她对自己的歌伎生涯并不感到羞愧, 也并不认为自己做乐伎不光彩;对自己青春时代的恣意欢谑, 红极一时, 欢歌笑语并不后悔, 反而有一种得意洋洋之感。琵琶女感到痛苦的是今天的寂寞与孤独、飘零与憔悴。因为春花秋月已逝, 容颜已衰, 年长色衰的她, 遭到社会的冷遇, “老大”只能“嫁作商人妇”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 男人离家经商, 妇人只能独守空闺, 只能在地处偏远的浔阳江上, 坐在空空的画船里, 向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自己的凄苦、惆怅、孤寂。所以, “夜深忽梦少年事”, 只能是“梦啼妆泪红阑干。”回想自己昔日的锦绣年华, 她怎能不伤痛欲绝呢!她感叹岁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复返;感叹往日的欢乐、辉煌早已逝去。留下的, 只有孤独寂寞、痛苦感伤。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

篇4:《琵琶行》课件赏析

涉及学科:高中语文

开发平台:Authorware 6.0

课件大小:5600K

下载网址:http://218.22.166.101:8088/infor/jsp/source/1152.rar

联系方式:chenjie7918@163.com

本文是一篇自读赏析课文,培养学生在懂得读诗的同时仔细品味诗中的意境,鉴赏诗中对音乐的描写,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思想感情的共鸣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要把这一点突出,课件中通过播放视频材料展现了琵琶女的演奏,这段视频在听觉、视觉上给学生的冲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鉴赏诗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更好地品味诗中的意境。

本课件设计了作家作品、课文朗读、课文讲解、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五个部分,其中课文讲解是本课件的重点,而课文讲解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和分析既是课文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在鉴赏音乐的同时能够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

课件设计

素材准备

经Photoshop处理好的琵琶女素材图片、琵琶演奏曲(打开课件时播放)、课文朗诵以及视频材料,分别存放在PICTURE、SOUND和MPEG文件夹下。

结构布局

课件分为作家作品、课文朗读、课文讲解、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五个部分来完成。课文讲解部分又包括:课文解题、写作背景、音乐描写、课文结构和主题思想。在课件的布局上,笔者采用了“目录—内容”的格式,让目录和内容在同一个界面出现,方便操作者在不同内容间的切换。

设计思路

运行课件后,出现课件制作工作室的名称,如同软件的飞屏,体现制作的专业性(关于飞屏详细制作步骤见2004年第11期P71)。以一幅琵琶女的图片作为课件的封面,并伴随着琵琶演奏曲,如图1所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点击“Enter”按钮进入课件目录内容部分;点击“About”退出课件。

点击相对应的目录按钮可进入相关学习内容。鉴赏音乐是本文的重点,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鉴赏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呢?设计如下:先观看视频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先去分析,最后给出鉴赏分析的结果。这里通过“播放”和“分析”按钮,实现视频材料的播放和对文中音乐描写的鉴赏分析,如图2所示。

课件的结构层次是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线索,制作的时候就以三幅图作为热区响应的对象,如图3所示。分别点击不同的图片就可以进入具体的结构中对其进行分析,单击界面上“返回”按钮返回到该层面上。这样设计既让学生对结构一目了然,又方便教师的切换。

课堂练习部分是对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功能设计:学生选择相应的答案,课件可以给出相对应的判定,学生也可以自己查看正确答案。此部分用到了MSAGENT。在输入答案以后按“回车键”确定后,会出现对你所选答案的判定。如果答对,出现“答对了”信息,同时卡通人物也会作出恭喜的动作;如果答错了,出现“答错了”信息,卡通人物作出鼓励的动作。这样设计让我们的课件更“人性化”,学生也不再是机械地回答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课件实现

课件总体的流程如图4所示,整体上采用的是“显示—交互—群组”这样一种结构,并且在其内部又实现了这种结构的嵌套使用。这里采用的是“热区域”响应的交互方式,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改变。

程序的整体结构确定下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实现程序中各部分的跳转,这里使用的是GoTo函数,其使用的形式是GoTo(IconID@"IconTitle")。例如在“作家作品”这个群组内部流程,在流程底部加上一个计算图标,采用按钮交互方式。计算图标中的程序如下:GoTo(IconID@"背景"),由“作家作品”这个层次跳转到“主体”层次中的背景,其他各层次结构都类似。这种结构形式如果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可以说用Authorware来制作一个课件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其余的工作就是对于具体内容的安排了。

技巧心得

首先是前期结合课文对课件的分析和结构设计,以及课件中所用到素材的准备,这为后面制作课件奠定了基础。只有结合课文分析之后才能去确定课件的结构,因为课件是为课文服务的。至于课件中的素材,如果在制作以前准备好,就避免了在制作过程中去找素材的局面,减少制作的周期。

其次就是在制作技术上而言,一是要掌握上面的这种程序结构;二是作家作品、课文朗读和知识拓展这几部分的结构大致相同,我们只要做好一个,其他的复制再修改名称和相应程序图标中的内容,一切就OK,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作的效率。

教学反馈

篇5:琵琶行琵琶女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又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曲的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

“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所以感动得青衫泪湿.这里,用比喻已经不够了,诗人就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诗人的解说犹如画龙点睛,点到了妙处.只轻轻一点,就提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妙句.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伎是较少见的.

《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也是由作者直接讲出自己的感受,只是就中又使用了比喻罢了.《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一筹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白居易的爱情 琵琶行

2.琵琶行的理解性默写

3.音乐 仿写琵琶行

4.《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5.《琵琶行》内容赏析

6.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7.琵琶行优秀教学设计

8.《琵琶行·并序》注释

9.琵琶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篇6:《琵琶行》琵琶女的形象

从她的言行举止来看,“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沉吟”、“整顿衣裳起敛容”,这些都说明她满腹心事,欲说还休,不愿随便抛头露面,充分显示了她经历了沧桑,脱去了浮华,变成了一个庄重、愁苦的中年妇女.

从她的弹奏技巧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应该越来越精湛,而且从得阳江中的这一场演奏也可看出,她的技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为什么会“门前冷落鞍马稀”,只能孤“守空船”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暮去朝来颜色故”.由此可见五陵少年并非真正为欣赏艺术而来,主要还在于追求色相.所以我们可以说,妙龄时的琵琶女虽然“今年欢笑复明年”,但是如今的她,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貌美,只能独坐船上盼等夫君来.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段文字概述了琵琶女人生历程,用文中的话可以概述为“本是京城女---学得琵琶成---欢笑复明年---暮去朝来颜色故---嫁作商人妇---江口守空船”,对此学生都能粗线条的勾画出来.但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包含了极其深致的思想感情.

先看“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两句.“京城女”三个字有没有情感在里?有,我们都有这样生活经验:到外地的北京人总是喜欢说自己是北京人,原因是北京人值得骄傲.琵琶女在表明自己身世时,说这话应该就有一种自豪感.但句中加上一个“本”字,味道就不同了,其中就饱含了一种颠沛流离后的辛酸和沧桑.再者如“家在虾蟆陵下住”一句,虾蟆陵是什么地方?典籍上有记载,是当时长安街中最繁华的商业区,然而琵琶女是不是就生活在繁华之中呢?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一句看,她很小就进入教坊(估计在七八岁),说明她家庭情况并不好,说的夸张一些,很可能就相当与现代都市中的贫民窟.如此想来,我们会发现琵琶女家庭是不幸的,她的童年生活是贫寒是凄惨的,这一点就值得同情和品味.

再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在古代诗文中,“十三”通常是虚指,未必是确切的年龄.但不管怎样,这个孩子很小就学业有成,可见她的聪明伶俐和活泼可爱.同时我们还应该设身处地地想想,琵琶女自述时应该沉浸在对少年美好时光的追忆中,充满甜蜜充满亲切充满自信充满对美好人生的热切期待.综观琵琶女这一生,可以说她最亮丽的地方就在此吧,此后生活好象给她种种,似乎都不能与此相比.在阅读这四句是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为让学生领会该文,我上课时打了两个不太贴切的例子:一个是琵琶女学习进步时,教坊老师鼓励和表扬她,她的心情;另一个是经过苦苦追求,你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相当于学得琵琶成),身边一定有鲜花和掌声,突然有人告诉你通知书是假的,刹那间,你所有的愿望化为乌有,你又是什么感受?你理解这些,也就是说理解了当年琵琶女学业有成却步入青楼的幸福与痛苦.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文章叙述到这里,似乎起了一个高潮.琵琶女的命运突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接触的是富贵人家,交往的是纨绔子弟;吃穿用度皆不同寻常.如果我们展开联想,眼前也许会出现一幅幅生活画面:古色古香的高楼,素淡朦胧的`烛光,珠光宝气,或素手弹琴,或觥筹交错,琵琶女成了人见人慕的当红明星.其实这只是表面化的东西,要有深刻地理解,就应该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琵琶女为了生存,淹没了尊严,献出了青春,献出了肉体,和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在一起,其内心是无可奈何和恸痛无比,其精神世界则是空虚孤独.“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就是最深沉的感叹和惋惜.由此看来,“爱而不能”这就是琵琶女梦幻青春最大的遗憾.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 《琵琶行》中的“瑟瑟”

★ 《里中女》诗歌品读

★ 琵琶古曲作文

★ 琵琶行全文及翻译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行 教案

★ 琵琶行节选练习题

★ 琵琶行白居易

★ 白居易 琵琶行

篇7: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完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琵琶行的重点句子翻译

2.仿照琵琶行描写声音

3.琵琶行分课时教案

4.老胡姬琵琶行副本歌词

5.琵琶行第二段的赏析

6.梦幻胡姬琵琶行歌词

7.白居易的《琵琶行》章法艺术管见

8.《琵琶行》译文对照

9.琵琶行艺术手法

篇8:琵琶行拼音

从琵琶演奏者看, 琵琶女从“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到“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前后鲜明的对比, 可知琵琶女命运悲惨的下场不是因为“技不如人”, 而是“暮去朝来颜色故”。一方面可以看出, 唐朝音乐机构的“重色”;另一方面, 连当年“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色艺双全”的琵琶女 (只是因为年龄的问题) 都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可见唐朝并不缺少像琵琶女一样“年轻貌美、色艺双全”的琵琶歌伎。由此可推断, 唐代时, 琵琶演奏者的人数不占少数。

从听众来看, 唐朝琵琶达到了普及程度。“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描绘了“满座”的人都能为之动容, 一方面说明琵琶女技艺高超, 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听众”对琵琶也有基本的了解, 否则也不可能达到“满座重闻皆掩泣”的境界, 从而也可以说明了琵琶在唐代属于是一种大众化的乐器。

二、深度上的高超

诗词中“轻拢慢拈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是作者直接描绘琵琶演奏技艺的词句, 这里的“拢”“拈”“抹”“挑”以及“当心画”都是琵琶的演奏技能。这些技巧描述, 在白居易的笔下或许只是为了诗歌情绪的延展和抒发之需要, 但却写出了唐代琵琶已有的演奏技巧。这是运用“正面描写”的方式来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技艺的高超。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急雨般的大弦、窃窃私语般的小弦、珍珠落在玉盘般的清脆声, 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音响效果进行了描绘。这是从音响效果方面来说明琵琶女弹拨技艺的娴熟与高超。

“东舟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 演奏已经结束, 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这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方式来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是《琵琶行》诗作的最后两句, 更是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体现。

三、情感上的浓郁表现

在音乐表演方面, 唐代已强调“情感”的表达。从白居易的诗作《问杨琼》中“古人唱歌兼唱腔, 今人唱歌唯唱声”便可知白居易主张“唱歌兼唱情”的原则。实际上, 在琵琶演奏中, 情感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演奏者的情感体现:“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女在位弹奏乐曲之前已经流露出来了浓浓的感情, 即使人们还未听见琵琶声, 而听众已感知到了琵琶女的脉脉深情;“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尽事”, 琵琶乐曲缓缓响起, 而勾起人们的却是“平生不得志”和“心中无尽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美学的角度看, 是白居易对“无声”的赞美;从另一方面看, 又是对演奏者弹奏琵琶时的“声断情不断”的描写。

听众的情感体现:“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仅是对演奏者琵琶女情感的描绘, 更是对听众情感的描绘。在听众眼里, 正是有了“情感”的填充, “无声”才更有意义。此时的“无声”弥补了情感的空白, 当然要胜过“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乐曲完了, 周围大小船上的人悄然无声, 全听得如痴如醉, 只有江面上那一轮明月明净白洁。

四、演奏方式上的“拨弹”盛行

唐代后期, 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而拨子演奏改为手指演奏在琵琶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之一。从“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可知, 琵琶女采用“拨弹”演奏技法。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中记载“唐贞观中 (627—649) 裴神符 (洛儿) 第一个不用拨而用手来弹。” (1) 《琵琶行》的创作年代为公元816年, 可知在《琵琶行》创作年代已经出现指弹指法近200年。而《琵琶行》中的歌伎曾属于“名属教坊第一部”, 所以不论从琵琶弹奏技术的高超还是弹奏技法的先进程度上, 《琵琶行》中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都应当具有代表性。但是“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还未曾用手指演奏。所以笔者认为, “拨弹”技法在那时仍属于流行演奏技法。

五、较高的地位

隋唐时期, 琵琶乐器得到普遍的发展, 不仅成为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宫廷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由于诸帝王的提倡和爱好, 琵琶在隋唐“燕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十部伎”中, 琵琶多以领奏出现。我们从敦煌壁画和云冈时刻中也能见到它当时在乐队中的地位。

在诗文“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中, 乐器形成了对比。诗人把具有京韵味的琵琶生比喻为“仙乐”, 而把江州地带偶尔传来的山歌和牧笛的声音说为“杂乱、繁碎, 难以入耳”。一方面可以看出, 此时白居易对民间音乐还未产生兴趣, 仍属于“崇雅恶俗”的礼乐观念;另一方面可以看出, 不管在京城的皇家宫廷, 还是在白居易所处的江州地带, 琵琶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结语

然而, 《琵琶行》中涉及的有关唐代琵琶文化远不止以上所言。白居易的《琵琶行》是琵琶音乐与诗歌密切结合的一个典型, 是白居易的诗歌、琵琶音乐及琵琶文化之结晶, 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只是对里面的某些琵琶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琵琶行》不仅仅是我们学习欣赏诗歌作品, 更是一部多种元素 (诗歌、音乐、美学、琵琶……) 的结合体, 值得我们对其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岳.唐诗宋词中的琵琶艺术[J].《交响》1999年第3期.

[2]邓丽实.琴弦与心弦的共鸣——解读白居易<琵琶行>[J].《语文学刊》2004年06期.

[3]曹月.琵琶的诗性和诗性的琵琶-从<琵琶行>解读唐代琵琶文化[J].《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篇9:《琵琶行》教学后记

一、抓住音乐描写,鉴赏诗歌艺术美

1.设置教学情境。课前播放《琵琶行协奏曲》,引导学生进入琵琶声乐的美妙情境中去。课堂播放《琵琶行》的琵琶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主人公情感的跌宕腾挪。课后播放林海的《琵琶语》,让学生结合修辞描摹出《琵琶语》带给聆听者的具体感受,检测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品味描写技法。课文音乐描写分别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来表现无形的声音,把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融合起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视觉形象和听觉感受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珠落玉盘还是花底莺语,白居易都善于运用平常的事物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使读者沉浸在琵琶女高超的弦乐弹奏中。

3.欣赏景物特征。文中琵琶女的弹奏共有三次,第二次是课文描写的重中之重,第一次和第三次略写。第一次描写中诗人以风物美来衬托离情别绪、贬谪失意,使人物活动的画面增添了怆然的色彩和悲凄的情调。第二次描写中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无声效果来表现听众的陶醉以致流连忘返反衬琵琶女演奏技艺的不凡。第三次描写中诗人先自述身世作为铺垫,以恶劣的居住环境配以良辰美景作为比照,流露出诗人困窘之境知音难觅的苦楚,从而为下文琵琶女激动的弹奏蓄势,为诗人的失声痛哭张本。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从景物特征的角度感受诗人和歌女的情感,鉴赏诗歌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

二、探究人物命运,感受诗歌形象美

1.联系时代背景。中唐时期是盛唐之后历经安史之乱的一个稳定期,诗歌内容更多了一层冷静的思考和对现实的理智判断。因此,无论是白居易的被贬江州还是琵琶女的沦落江湖,都能流露出封建社会中志士艺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郁结。归根结底,上流社会中并非唯才是举的选贤尺度和封建社会的文艺界内才艺并非唯一衡量歌女地位的准绳这一事实,都为人物形象的悲剧美涂上了浓重的色调。

2.结合人物生平。白居易年纪轻轻就中进士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甚至出入禁廷,却因一次越职奏事外放江州成为九级小官,怎不令诗人心颤胆寒?诗人曲折的人生丰富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坎坷的道路又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琵琶女本为名噪京都的大艺人,却因年老色衰嫁与商人而独守空船。当她沦落江湖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泄露出对境遇的不平之时,琵琶女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诗人和琵琶女的落魄自然令人回味无穷,惺惺相惜之意更无斧凿痕迹。

三、突出身份地位,赏析诗歌情感美

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涯歌女,他们二人为何会结下这段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谊呢?

1.品味诗人悲意。白居易月夜送别无人能解离别意,水上低沉抑郁的琵琶声,正中凄切伤怀之意,旋律清脆圆润勾起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蓦然回首,而冷僻低湿的居住环境和山歌村笛的不堪入耳又加重了诗人的心酸苦涩,对命运不平的控诉与抗争。

2.领悟歌女凄情。琵琶女在第二次演奏的乐曲中,无不渗透着歌女于风寒月冷独守空船孤单凄凉的情怀,对年少时期众人追捧的回忆,因为嫁与商人没有感情生活而肝肠寸断从而陷入对命运深深的思索,以及由此倾诉出对命运的不平之感和愤懑之情。

3.感受知己共鸣。琵琶女第二次弹奏的乐曲旋律之变化同时符合歌女和诗人回首往事慨叹现实的感受变化,所以这段乐曲也是两位沦落人的共鸣曲。琵琶女以琴声为心声是以自己的身世为根本,白居易解读琵琶声也是以自己的遭遇为依据。他们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构成了琴声的抑扬高低,琴声的高低疾徐正是他们的情感外化。落魄失意者因为相似的命运以及由此生发的共同感受达成了情感上的默契而产生共鸣,结下了真挚的情谊,这正是诗歌情感美的纯粹性之所在。

因为琵琶曲,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相逢相识,一个感慨知遇之情,一个叹息同命相怜,正是一曲情谊不知数,高山流水为知音。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知人论世,抓住本文的故事性,进而体会诗歌形象的悲剧美,从而鉴赏诗歌音乐描写的艺术美,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情感美。但是在课堂预设和生成中,也出现了激活学生思维乃至调动积极性不够充分的现象。所以我深感以后的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有趣和语言的生动幽默,联系学生所想所感,循序渐进,层层诱导,争取做到课堂教学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篇10: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情感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表现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

琵琶行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琵琶行背诵段落

2.白居易《琵琶行》语言的音乐美

3.《琵琶行》人物塑造

4.《琵琶行》音乐写作流露出的真情

5.《琵琶行》同步测试题

6.琵琶行艺术手法

7.《琵琶行》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

8.琵琶行并序原文和翻译

9.琵琶行优秀教学视频

篇11:《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及诗人形象

找出写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琵琶女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貌岸然明回想往事学生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写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对对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诗人形象

篇12:《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上一篇:六年级教师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一颗纽扣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