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2024-05-22

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转变安于现状观念 增强改革创新意识

近年来,在党的惠农政策和各方面大力扶持下,民族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工业粗放式经营,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大幅增加,畜禽水产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无序排放,使农村环境负荷急剧增加,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

设步伐。面对新农村建设,环境的保护该如何有效推进,立足**州实际,作以下理性思考。

一、分析环境现状,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切入点

**自治州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目前仍有15万人处于温饱线以下。受客观条件限制,近20年来,陆续上了一批耗能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粗加工、重污染工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留下了历史欠账,并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改变不良现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源头上把好环保切入点,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以污染源治理为切入点,还历史欠账,为新农村建设扫平障碍。**州近20年来留下的环境欠账,已使部分州域环境失去了其应有功能。只有加大老污染源治理,逐步恢复环境应有功能,才能为新农村构筑建设的平台。一是突出治理工业污染源,确保环境功能区的有效恢复。一方面以锰、钒、铅、锌等矿石生产加工业为治理重点,采取“严格环境执法、督促防污设施运转,提供技术指导、推行清洁生产,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达标排放”等措施,实现境域主要河流水功能的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力争3至5年时间,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业生产秩序,依法关闭耗能高、污染重的小浮选、小冶炼、小化工等“十九小”企业,从严查处和打击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遏制工业污染反弹,全面恢复水功能区。二是突出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确保农村环境的优化整洁。农村面源污染又是当前农村的又一重要污染源,使农民健康面临威胁。全州畜禽养殖排放的污水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相当于工业企业排放废水量的64%和化学需氧量的59%;农业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增,生活污水和垃圾也直线型增加,仍有83.9万农村人口饮用水高氟、高砷、高污染水。农村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农民身体健康,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治理。一方面实施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六改”工程,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另一方面采取全面整治“闲置房”、村庄整修改造、拆旧建新式的村庄整体改造和建设农民社区新村等四种基本模式进行村庄改造,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高规格规划为切入点,筑环保平台,严防新农村建设重蹈覆辙。一是在规划力度上求“实”。党委、政府要将新农村环保工作与经济发展同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制定配套的环境保护政策,在确立“gdp”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应将“绿色gdp”考虑其中,改变过去只有“gdp”增长绩效,没有环境污染、资源耗损惩罚的格局。在明确权利时要将责任捆绑其中,特别是对政府、部门及环保主管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职责要具体、明了、实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能出现“文字游戏”和模棱两可的“模糊职责”,“尽职”与“渎职”的奖罚,要有据可查。将污染治理作为考核一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指标一并考核,作为干部调动、升迁的条件之一。在计算“gdp”政绩的同时,也应计算“gdp”中的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建立健全综合决策机制,明确各部门环保职责。另外,要加大立法力度,保证其合法化。二是在规划内容上求“全”。首先是环保指标概率要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新农村环境美化率、综合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每一项环保指标,必须做到衡量具体全面,既结合**州实情,又与新农村要求相符。其次是操作涵盖面要广。从实际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州实际,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强调各项工作与环境相协调。再次,涉及面要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规划时,必须围绕环保这根主线,根据当地资源、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发展的眼光考虑未曾遇见的问题,从而作出科学、合理而又极具前瞻性的决策。三是在规划实施中求“真”。首先,规划思路不虚。在确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实施中,立足**生态州建设实际,对技术能力范围内的资源,按有序开发原则,实行优先开发利用,对技术能力不及、资金严重不足、设计规模不大而又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或不予开发,严防资源的流失。其次,履行规划不软。对已实施的规划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和《**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开展环境管理,严格环境执法,坚决取缔违法排污企业和违法违规项目;对新上工业企业,认真把好“准入关”,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发达地区和州内城市落后、淘汰工艺与设备再进入农村和乡镇,控制新的工业污染产生。

(三)以加大环保投入为

切入点,壮环保事业,增强新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据专家推算,只有当社会环保总投入占同期gdp1.5%到2%的时候,环境修复能力才能大于环境破坏速度。而**州的社会环保总投入不到同期gdp的0.1%,低湖南省0.6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4到0.97个百分点。加大环保投入是环保应对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切入点。在众多投入中,财政资金的投入对社会资本投入最能起到导向作用,能起到以小带大、以点带面的作用。为此,政府必须对环保投资采取倾斜政策,扶持污染治理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扶持环保型“绿色企业”。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实行污染治理多元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加大“乡镇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乡村风景林木保护、水土流失防治设施、乡村保洁”等项目的投资。创新环保投入机制,建立起环境保护的价格体系,做到“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受益”,使违法成本高于治理成本,促使企业自动投入污染治理。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对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逐步替代、淘汰,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业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激活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原动力

(一)以技术为纽带,将工业调精。一是将工业规模调“大”,减小污染源的再生。应对新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要求,**州工业发展必须改变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经济增长格局。扩大生产规模,减小污染源的再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既发展生产,又确保整洁”的一大举措。调整工业结构,首先对现有工业企业规模进行调整,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规模准入标准,坚决取缔、关闭“作坊式”的小规模企业,让大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加大高新技术推广,着力培育高新技术“环保型”“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对新农村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二是将企业数量调“小”,减轻环境的压力。“散而多、小而全”是当前**州工业企业的又一显著特点。这不仅增添了环境管理费用,浪费了矿产资源,还拉长了污染源的“线”,扩大了污染源的“面”,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增加了难度。调整工业企业数量,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环保投入,减轻环境压力。托依矿产品资源优势,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与资源匹配的企业体系,引导和推进优势产业和规模产业集聚,使企业数量由多到少,企业实力由弱变强,实现企业数量的整合,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工业调“活”。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壮大老爹公司、亿事达公司、武陵牧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形成以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把生物药业作为新型环保工业的新亮点来抓,建立医药企业开发新产品体系。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工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三是将工业技术调“高”,确保资源的节约。采用新工艺,是工业企业朝精深方向发展的唯一动力,也是实现新农村“整洁”的最佳保障。着力加大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在重点行业的推广,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矿产业,要注重对伴生矿的回收利用,减少废渣排放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价值。

(二)以基地为链条,将农业调优。一是将农业品种调“优”,减少垦殖面积。通过加大品种改良和生物防治措施,推广良种产品,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从近几年**州农业发展来看,农业品种改良的不断深入,农业产值不断增加,2005年达26.7亿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1766元,增加164元。但农药、化肥、薄膜的使用也在不断递增,仅2003年至2004年,化肥、薄膜的使用量递增率高达4.6%、6.2%,2007年农药使用总量高达3204吨,平均每亩1.7千克,位居全省第三,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4个百分点,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占使用总量的9.93%。给农村面源造成很大的污染,直接威胁农民健康。为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接轨,需要进一步加大品种改良步伐。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优质品种,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农产品质量,减少播种面积,实现局部的退耕还林、退耕还山;另一方面加大农业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减少化肥、农药、薄膜的使用量,有效杜绝农村面源污染的产生;其次要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运用新技术的水平,使现有品种和技术得以进一步提升,实现物与人的双“优”。二是将内部结构调“佳”,减少面源污染。改变当前“单

一、线性、简短”的农业结构方式,推行“复合式”的结构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环保的最佳境界,既富裕了农民、发展了经济,又减少了面源的污染,实现了资源的效益化利用。一要充分利用**州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水体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线的生态农业,建成猕猴桃、柑桔、中药村、茶叶、草食牲畜产品等一批有**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基地。二要抓好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扶强做大水果、茶叶、药材等绿色主导产业,培育出主打产品龙头企业,打响“绿色食品”牌子,争取进入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扩大**区域绿色生态品牌的影响力。三要依托现有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商品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和种养加工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格局。三是优化农村生活耗能,实现良性互动。当前**州农村农民的生活仍沿袭着几千年的“伐木取暖、用柴烧饭、用树建房”的原始耗能方式。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掉,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要求相悖。优化农村生活耗能,成了实现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环保基本要求。一要改变当前原始耗能方式。采取以“点”带“面”,在养殖大户和基础条件好、经济效益高的农村,大力发展节煤灶、沼气池。这一点已在**州得到实施,并取得了突出实效。为与新农村建设尽快接轨,必须加大点到面的普及力度,力争5年到10年时间,沼气能在**州农村基本普及,使“伐木做饭、烧炭取暖”的原始耗能方式不复存在。同时要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公益农、林补偿制度,鼓励发展高效农业和林业,从而推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通过以退人还山、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为重点实现农业效益化、林业生态化、能源多样化。确保农村面源污染的杜绝,实现新农村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富裕”和“村容整洁”。二要大力推广砌块建房,解决农民建房问题,从根本上杜绝破坏生态的现象,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资源为优势,将旅游业调大。文化旅游产业既是一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综合产业,又是最具环保效益的前景产业。旅游资源是我州新农村建设最有潜力的优势资源。我们要着力整合旅游资源,放大资源的聚合效应,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最大效益。一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生态发展提供基础“硬件”。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效益。三是加大旅游宣传造势,营造新农村大环保氛围。

三、推行循环经济,增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后发力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推行循环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体现。目前,**州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已初具雏形,农产品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工业“龙头企业”初具规模,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推行循环经济,搞好“点——面”两个配套,为实现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长期和谐统一注入活力,促进环保后发力。一是搞好以农户、企业个体为循环圈的“点”循环配套。以单个农户和企业为中心,实现庭院内的“园、圈、气”生态循环和企业生产流程中的“水、气、渣”内部循环,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减少面源污染和“三废”污染,实现“点”上环境“整洁”。“庭院”生态循环坚持实施沼气项目建设与发展绿色食品和庭院经济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全面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药”生态经济园模式。以沼气池为纽带,一头连经济园,一头连畜禽圈舍,园中饲草、桔杆和经济作物下脚料饲养畜禽,畜禽粪便入沼气池产气,同时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入经济园,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链条。扩大经济园建设规模,注重庭园生态保护和生态绿化,不断推进围绕庭院的生态循环圈内各环节的有机链接。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内部循环坚持实施生产技术的引进与环保配套污染设施的投入和企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使高新技术融合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之中,体现在企业内部的“水—气—渣”的有效循环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废”循环利用,为“面”上的循环提供基础,给实现新农村经济、环境的同步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搞好农业、农村、农户为循环圈的“面”循环配套。农户与企业个体的发展不是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全部要求;农户与企业个体经济的壮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十分有限,实现以农业、农村、农户为循环圈的经济大发展,才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根本。首先实现庭园经济向农业产业化基地的跨越是农业圈循环的起点。为改变生态家园户办工程中经济园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种植模式,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将各类经济园串联成相对连片的产业化基地,使千万个“小庭园”组连成能对接市场的产业化“大基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引进培植业主和大户,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要求发展产业化经营;同时,围绕猪、果、药培育加工型龙头企业,依靠二三产业带一产业的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有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其次是按照退、改、调搞好生态产业发展配套。“退”就是大力实行退耕还林、退人还山、人工造林、天然林管护,改善生态环境;“改”就是将退出来的耕地、非耕地和农居周围的空地进行坡改梯、薄改厚、瘦改肥,增加可用土地面积和提升地力;“调”就是利用改后的耕地围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从而达到以退促调、以改促调、以调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化。

篇2: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肥城市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5个村(居),总人口99.2万。全市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28处,受益群众71.44万人。其中,千吨万人以上联网供水站16处,实现供水287个行政村、35.84万人;单村集中供水站312处,覆盖供水人口35.6万人。76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实现通自来水,全市自来水入村率达到99%。

1、加强组织领导。全市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国土、卫生、环保、审计、供电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水利局成立了扶贫工作小组,将贫困村的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确保了贫困村群众的饮水安全。

2、科学规划设计。聘请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对全市农村饮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综合考量饮水类型、分布、经济条件、水源条件和地形条件,以优质水源为依托,合理布局区域供水设施,尽可能实现“单村变联网、小网变大网”规模化供水,提升供水水质。特别是在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方面,把涉水资金和项目向贫困村倾斜。组织人员对全市15个镇街区的76个省市级贫困村,逐一进行了走访调研,摸 清了贫困村在饮水安全方面急需解决的有关问题等基本情况,修订完善了帮扶实施方案和计划,逐步推进实施。通过移民帮扶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项目,加大对贫困村饮水安全建设的帮扶力度。

3、争取项目资金。全市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市水利局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重点对76个省市级贫困村倾斜,解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安全的问题。2016年,借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300多万元,为五个省级贫困村和三个泰安市级贫困村,建设供水管网,通过联网扩网、改建村内管网等方式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项目完成后,集中供水管道到达贫困村村头,实现全时段供水。同时,积极协调和整合移民帮扶资金,争取上级资金200多万元对部分库区移民村的村内自来水管网工程进行改造,对老城、石横、湖屯等部分饮水困难的山区村,开展打井、更换隐患的主管道等工程措施,实现安全供水,进一步提升全市贫困村的供水保证率。

4、严把工程质量。坚持把饮水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百年大计”,严把三大关口,精心组织实施。水源选定关。每处水源的选定,都组织水利专家充分论证,并进行水质化验,确保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制度落实关。按照“四制”要求,实行了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和实施全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实行了招投标制,对施工单位和主要材料设备,分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标,优选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 队伍施工;实行了合同管理制,逐一签订合同,严格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实行了工程监理制,聘请资质适合的监理单位对项目施工全程监理,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材料准入关。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对设备、管材、水泥、混凝土等产品及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使设备材料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5、强化运行监管。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肥城市实施<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细则》,对工程管理、水源管理、供水管理、资产管理、监督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成立机构、建章立制、改制改革,使农村饮水步入了有法可循、有章可依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全市千吨万人以上规模供水站已全面进行了改制,运行状况良好。同时,围绕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群众长期得到实惠,建立了三项运行管理机制。行业准入机制。凡是从事农村供水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有卫生防疫部门的卫生许可,否则一律不允许从事农村供水工作。水价形成和水费征收机制。水利与物价部门出台文件明确规定,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农村水价。千吨万人以上规模供水企业由政府定价,对小规模、单村供水实行政府指导价,对供水区域,实行统一水价、统一抄表、统一核算和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的“三统一、三公开”制度,做到了群众放心、企业舒心、政府省心。水质检测机制。自2013年以来,投资377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农村水质检测站,具备了43项饮水指标的检测能力,为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 全提供了条件。每年对千吨万人以上供水企业和部分小规模供水单位进行枯水期、丰水期两次检测,对水质不达标的,采取更换水源井或新上消毒处理设施进行整改,确保了“源头”水质安全。

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山区村村内供水管道老化严重,且年久失修,跑冒滴漏造成供水不及时。目前,上级资金没有涉及对村内管网的补助和更换,加之村级经济差,无力更换村内管网。

二是多数实行单村供水的村无消毒处理设施,给群众饮水安全带来隐患。同时,部分村无专门的饮水供水泵房,且与灌溉用水泵房混用。

工作建议:

篇3: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归斗村基本概况

1. 地理人口情况

归斗村位于三江县良口乡西部, 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 距县政府所在地30公里, 海拔850米。全村辖归斗、良柳、风坳、中寨等4个自然屯, 10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总面积1000公顷, 林地面积500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85.3%;总耕地面积592亩, 其中水田406亩, 旱地186亩, 人均有水田面积0.28亩。现有344户1428人, 全村居住均为苗族。

2. 产业发展情况

全村盛产毛竹、桐子、茶油、松木、杉木、茶叶等经济作物, 茶叶种植面积500亩, 油茶700亩, 建有家庭茶叶加工作坊5家,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家庭种养植和外出打工, 2011年人均纯收入1950元。

3. 基础设施情况

归斗村有村委会办公楼一栋, 两层。一楼为砖混结构, 为村计生室、卫生室办公用, 二楼是木质结构, 为村委会办公室。全村4个自然屯中只有归斗1个自然屯通四级水泥路, 良柳、风坳2个自然屯虽然已有沙石路, 但尚有85米的桥梁末架设, 无法通车, 屯与屯之间没有路网, 形成断头路, 群众来往及办事比较困难。

4. 民生状况

该村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和享受低保政策, 全村有五保户4户5人, 已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对象, 享受农村低保36户159人, 实现了应保尽保, 切实保障了五保对象和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另外, 该村66%的家庭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该村有1个医疗点, 1名医务从业人员, 能解决村民看小病问题。有一所完小, 7位教师, 在校小学生150人, 普及了义务教育。目前人畜饮水困难人数249人, 占全村总人数17.43%;贫富差距较大, 贫困人口930人, 占本村总人口超过60%。

二、归斗村贫困主要因素

1.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一是主要依靠种养, 第一产业占绝大部分比重,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很小, 仍处于低层次的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二是城镇化水平低, 资金、信息和人才均较为缺乏。三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当前还没有企业进驻办基地。

2. 自然资源不足, 农作物生产品种较为单一, 现代农业发展缓慢

一是土地面积小。全村只有10平方公里, 地处高寒山区, 林业产值低, 杉木平均亩产值1000元左右, 而且生产周期需20年以上;油茶林木偏老化, 产量低;茶叶比较适合当地种植, 但由于管理跟不上, 年亩产仅约3000元;粮食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 辅以种植少量红薯、木薯、玉米、蔬菜、马铃薯等作物。

3. 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生产投入增长缓慢

一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在家务农的大部分均为妇女和老人, 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基本都没有回乡务农;二是农村劳动力存在短缺的问题。目前农村本地雇工工资不断上升, 从事农业生产和公益建设出现用工难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粗放经营。三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缺少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仓储设施、转运场所、简单加工包装场所, 难以组织开展有效的产业服务, 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做好归斗村扶贫工作的建议

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完善屯级道路建设, 解决当前交通运输难的问题;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继续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按照统一规划、整合项目、群众主体、因地制宜的原则, 逐步解决道路硬化、生活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配套等问题, 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四是重视解决饮用水的保障供应问题。

2. 提高产业化水平, 培育农村特色产业

一是扩大茶叶种植规模, 兴建无公害茶叶基地, 实现每一户都有一个以上稳定收入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提高茶叶深加工技能, 提高茶叶品质增加效益, 茶叶每亩收入达5000元以上。二是养猪项目户年均出栏2-3头, 牛出栏1头以上, 户均有3亩以上的经济作物面积。三是大力发展养殖竹鼠项目, 户年均养殖两批, 能增加经济效益。四是利用山林地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

3.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切实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巩固“两基”成果,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建设好村级幼儿园, 进一步完善小学配套设施建设, 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二是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 合理选择保障救助对象, 逐步扩大救助范围。

4.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增强自主脱贫能力

一是积极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广辟非农产业就业渠道, 切实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二是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核心, 整合各种培训项目和资源, 继续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重点解决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 力争通过培训实现智力扶贫。三是培养农民自主脱贫意识。教育农民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主脱贫的意识, 鼓励贫困农民不等不靠、自强不息、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 坚决克服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项目实施中高度重视贫困群众的参与, 维护村民的民主权利, 真正体现贫困农户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四是努力提高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对重点贫困户、贫困人口实行专案管理, 因人因户制定增收措施, 采取项目扶持、个别帮助等多种措施, 促进贫困农户全面增收, 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摘要:广西贫困村落存在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辐射带动能力不足;自然资源不足, 农作物生产品种较为单一, 现代农业发展缓慢;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生产投入增长缓慢;资金供需缺口较大, 扶贫成效巩固较难。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广西三江县归斗村的现状、主要因素和贫困村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贫困,少数民族,农村,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1]吴梅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J].中州学刊, 2009, (6) :28-31.

[2]文丰安.试论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新农村中的作用[J].理论前沿, 2006, (22) :44-45.

篇4: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调研内容、方法

(一)调研目的

为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步伐,自治区制定了结对帮扶贫困家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两后生”)职业培训方案,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除了“两后生”外,在农村贫困户中还有哪些人有培训意愿,有哪些途径能够推进精准脱贫,带着这些问题并以此为目的,我们开展了此次专项调研工作。

(二)调研内容

贫困村基本情况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及存在问题;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职业培训动员报名工作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助推农村贫困户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

一是召开座谈会。分别组织马山县林圩镇和古零镇领导、扶贫、社保中心相关同志、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座谈,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二是走访调研。选取林圩镇新华村、合理村、伏兴村和古零镇里民村、羊山村、安善村等6个贫困村为调研点,每个村选取2-3个屯,每个村屯走访5-10户,深入了解贫困户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基本情况,广泛听取意见。

二、调研镇、村基本情况

(一)林圩镇基本情况

林圩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2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8万人,是马山县人口最多、行政辖区面积最大的乡镇。2015年,林圩镇精准识别入户评估10878户53646人,识别贫困户3312户14942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人数7676人,占全镇贫困户人口的51.37%。全镇贫困发生率15.25%,7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是合理村,达到36.28%,最低是高德村,为12.42%(见表1)。

林圩镇人均土地、山林面积约0.4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以从事装饰装修工作为主。从整体情况看,凡家中有外出务工的,基本上不是贫困户。从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看,林圩镇贫困户中因病因学致贫是最主要的原因。全镇3312户中,有832户因病致贫,占比25.12%;因学致贫843户,占比25.45%。在帮扶需求方面,需要教育资助的达到759户,其次是低保扶持的695户(见表2)。

表1 林圩镇贫困村基本情况(单位:人、户)

[单位户数人数劳动力数贫困户贫困

人口贫困户

劳动力数贫困发生率

(%)脱贫摘帽时间林圩镇1087853646—331214942767615.252017东庄村8053703184120183245421.792017九平村81236711525229100753627.352019伏兴村73934271730197885493262018合理村1225621328134812218120136.282019新华村8254372250917992652621.182018片圩村14576985290418787945512.582017高德村157286533963217107553212.422016]

表2 林圩镇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情况(单位:户)

[单位主要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扶持

生产转移

就业教育

资助低保

扶持医疗

救助林圩镇832843347455505554522759695397东庄村4041123154513439694九平村412477294240103144116伏兴村4441176943334423038合理村951383466108106391185647新华村36534817121738402142片圩村4136840392317355727高德村33464341431776583927]

(二)古零镇里民村基本情况

古零镇里民村位于古零镇东部,大明山脚下,与上林县西燕镇、镇圩瑶族乡接壤,是马山县的东大门,交通便利,来马高速古零出入口就位于里民村新里屯。全村辖12个自然屯893户3837人,根据国家2015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贫困标准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57户,贫困人口98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26.2%,是古零镇目前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195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5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就业信息闭塞、农民观念落后、文化层次低等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目前,里民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而外出务工主要以从事建筑装修工为主。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富余劳动力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的关键环节。该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不一,其中,缺技术致贫61户,缺资金致贫54户,因学致贫47户,因病致贫37户,缺劳动力致贫 32户,因残致贫26户。帮扶需求方面,需要转移就业77户,扶持生产59户,医疗救助57户,教育资助41户,低保扶持23户。里民村的主要致贫原因是缺技术致贫,主要帮扶需求从数据可以看出是提高职业技能后的转移就业。

nlc202309091148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水平低较,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贫困村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据统计,2015年,里民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8.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4%。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7.9%,小学文化程度占45.2%,初中文化程度占35.5%,高中文化程度仅占7.4%,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0%。从此次重点调查的6个村看,这组数据比大同小异。贫困村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导致转移就业的层次受限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例如,里民村个别妇女想要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当月嫂,但由于月嫂要求文化程度至少为初中,而该村多数妇女是小学文化,导致这部分妇女的期望落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被挫伤。

(二)有培训意愿,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多

在调研中发现,贫困户中大部分劳动力有能力出去的都已经外出务工了。仍留在村里的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有老人需要照顾和家中有孩子就读小学、中学的妇女。这一类劳动力有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但因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小孩需要抚养上学,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参加较长时间的培训。二是身有疾病或残疾但尚有部分劳动力的人员,这类劳动力虽有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但因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接受裁剪缝纫等劳动强度较低且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的培训。三是部分因外出务工不顺利短暂返乡人员及部分孩子即将中学毕业、可以外出务工人员。这类人员有培训愿望,但由于受培训类别的限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比如有些农民想学电脑维修或美容整形,但就业培训部门尚未开设这些培训科目。

(三)多数受访对象对职业培训效果信心不足

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环境和劳动者个人能力的限制,劳动者往往很难得到充分的就业渠道,一般都是通过“老乡”或熟识的朋友相互介绍方式获得就业机会。多数受访的农民认为,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或者职业技能培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较少,培训结束之后,大多数并不为受训农民配置相对应的招聘机会或者可带来实际收入的工作,这就导致农民对职业培训效果信心不足,认为参不参加培训区别不大,还得自己找工作。甚至还有部分农民认为培训根本是在浪费个人的时间,政府组织发动参加培训应该补贴误工费。

(四)培训 “单打一”,没有形成合力

参与培训工作的各部门不能有效配合,尽管各级都建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但作为培训发动、引导、管理的直接承担者,基层服务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不足。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要求提供包括信息服务、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在内的各种服务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参加培训人员、用人单位对劳动力培训认识不同,目前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职业培训呈现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的局面,进展很不平衡,亟须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

四、意见建议

据统计,马山县林圩、古零两镇有务工培训意愿的人员有4103人,共报培训工种12个,1507人。为加快精准脱贫的步伐,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笔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职业培训助推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

农民工向城镇和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开拓了农村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是促进转移就业助推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把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逐步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资金上确保做到真正到位,把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广泛宣传,按照“订单”组织生源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政府买单、免费培训、指导就业服务等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参加培训。要广泛宣传通过培训就业脱贫的优秀农民工的典型事迹,激发和调动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要广泛宣传输出劳务用工需求信息,拿着“订单”宣传学习各专业的发展前景,由农民自主选择,自觉参加培训。因地制宜,增加适合当地发展特点的工种,在《职业大典》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提供便利。

(三)加强培训资源整合,多方协作

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单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须整合扶贫、农业、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培训资源,充分调动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保增收,提升贫困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加快精准脱贫的步伐。

(四)做好市场调研,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

根据市场需求,研究确定合适的培训实训模式,采取先培训、后实训、再就业一体化培训新模式。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走“教育同市场接轨,培训同市场挂钩”的新路子。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符合国家培训科目要求,更要适应农民转移就业的现实需要,多实践操作,适当辅导理论学习,确保受训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转移能力为目标。

(五)尽可能为农民就近参加职业培训提供便利

有些贫困户虽有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远离家乡参加长时间的技能培训。有关部门应当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科学配备培训师资,设置培训场地,尽可能地为农民就近参加职业培训提供便利,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将农村种植养殖业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范围,设置一些培训时间相对较短的工种,比如开展3-4天的糕点培训等等。

(六)做好跟踪服务和就业推荐

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受训学员进行跟踪指导,了解受训对象就业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性收入情况、创业情况等,建立培训长期联系制度,建立健全个人档案,建立农民人才信息库。同时,对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培训对象,在马山县、南宁市、自治区及区外等地推荐就业,统一安排劳务输出,统一跟踪管理。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有关政策咨询和创业指导、推荐申请创业贷款等服务。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

篇5: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集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村组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次宣教活动中,我们龙山村宣教工作组就如何加强龙山村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龙山村地处商洛市东郊,江滨大道东段口,312国道以北,地处城乡结合部,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540户,1921人。耕地面积为1083亩,人均0.57亩。有农村党员40名。村“三委会”成员13人,其中40-45岁的6人,占委员总数的46%,46-50岁的4人,占委员总数的31%,50岁以上的3人,占委员总数的2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4%,女委员3名,占委员总数的23%。其他群团组织(治保、调解、民兵、妇联、团干)由5人组成,平均年龄45岁。14个村民小组中,现任职组长12人,空缺2人,平均年龄48岁。

二、村级班子建设现状

龙山村村级班子总体情况良好,在全办事处是一个相对团结、高效、快捷的团队。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班子队伍整体素质较好,能够识大局,紧扣发展、和谐两大主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和谐,使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村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人均纯收入达4949.9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村级班子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党员干部思想困惑迷茫。新形势下,少数党员干部思想困惑,不能正确看待党员队伍的主流,对党内个别违法的领导干部以偏概全,对党的前途产生怀疑,甚至有的失去了信仰,丧失了政治荣誉感。极少数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接受了一些低级的、腐朽的、封建的迷信思想,背离了唯物主义,虽然经过办党委政府的说服教育,有好转趋势,但仍有极少部分人不能从思想上根本转化过来,还有待党组织进一步教育感化。

(二)个别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在新形势下,一小部分党员干部的政治热情下降,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有的责任感不强,有事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为大多数百姓的利益着想,计较个人得失。有的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成为群众的“尾巴”,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三)部分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政治理论水平低。从全村班子年龄结构上看,村“三委会”主要干部平均年龄47岁,而且文化程度只是初中以上,由于忙于日常工作和农务,政治学习抓的不够,理论水平较低。

(四)“三委会”工作协调不够。尤其是村监委会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还没有理顺村“三委会”之间的关系,在有效监督上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

(五)其他群团组织和组长工资偏低,导致部分干部工作没有积极性,有的甚至撂挑子不干。农村工作量大、面广,而且琐碎,但其他群团组织和组长的年工资仅有五六百元,部分干部认为不划算,不能认真对待工作,有的甚至撂挑子不干,导致部分组的组长职务长期空缺。

四、目前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锐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低,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四是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

当前群众最关注的问题 :

1、道路建设问题。

2、饮水问题。

3、教育问题。

4、水利设施建设问题。

5、农村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及收费问题。

6、生产资料价格。

7、粮食保护价格问题。

8、农业科技下乡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9、村级领导班子后备力量

建设问题。

五、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要制度化,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党的大政方针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二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以基层党支部书记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来贯彻落实。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他是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是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抓住了这个“龙头”,才能带动“全身”。因此,必须下工夫建设好“一把手”队伍。培养选拔“双强”村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办事公道正派,党员和群众拥护为基本条件,同时要体现新形势、新

任务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把那些有能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三抓机制,全面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制约机制是一个包括制度规范、监督措施、惩戒手段三个部分的系统工程,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善用惩戒手段,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纠;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第一,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组织和村监委会的作用,用党的纪律约束村级党员干部。第二,要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第三,要努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比较齐全的村规民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第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建功立业。要建立村“三委会”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公布于众,让村民来监督、评判村干部。要制定考核奖罚办法,联绩计酬,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充满活力的机制。

四抓载体,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

篇6: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上级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稳步提升,有力保证了各项事业发展,并取得许多明显成效。

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加强学习教育,不断转变干部作风。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在线学习、主题教育实践、先锋远程教育学习等,通过学习教育,有效提高了乡村党组织班子政治素质和执政水平。特别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改进农村干部作风结合起来,促进干部作风实现明显转变,以优良的作风提升学习实践活动效果。

(二)党委议事和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围绕决策、执行、监督三个重点环节,乡镇党委认真制定完善细则,对议事范围、议事原则、议事形式以及执行、监督、纪律等进行更加具体的规范,使党委议事和决策严格按规范程序运行,确保了党委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尤其涉及“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严格按程序操作,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乡党委负责人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对重大问题做到有主见不主观、能果断不武断,突出班子的集体领导,充分调动了班子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和谐氛围。

(三)按照“抓班子,强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抓好村级班子建设。立足于培植“领头雁”,将“书记抓,抓书记”作为提升班子凝聚力的核心来抓,着力提升支部书记的自身修养、领导艺术和工作能力。加强软弱涣散村班子整治,大力解决干不成大事的“软”班子、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散”班子、工作慢半拍的“慢”班子的问题,发现村班子力量薄弱及时充实加强,为推进村级组织发展与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四)注重引导和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双向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双培双带”、星级创评、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等党建载体实践活动,培养和壮大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先进群体队伍。

(五)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建立联合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整合组织资源、硬件资源和财力资源,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有效加强了城乡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有力保障了农村党组织建设。

(六)认真履行管党职责,严格推进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几年来,乡党委始终把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职责,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坚持乡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支部或非公有制经济党支部,定期到点上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帮助解决问题;并突出抓责任落实、督查指导、考核激励,有效促进了乡村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当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干部报酬低,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力增强,社会各阶层收入快速增长,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相反,随着形势的变化,村干工作量不断增加,村干工作量及难度甚至超过了普通正式干部,但村干部平均月工资仅几百元,和绝大多数社会阶层工资反差十分突出。村干部待遇基数低,增长幅度不大,待遇留不住人,后继乏人。他们工作任务重,没有多少时间从事家庭经营、农业生产、外出做工等,影响家庭致富,村干普遍深感“经济上无甜头、政治上无奔头、办事尝苦头、工作起来无劲头”。

(二)农村党组织缺乏有效约束与调动群众的手段与方式。过去村集体有“三提留五统筹”可暂时挪用,无钱办公益事业可搞集资摊派,可以通过扣工分、扣供应粮、调整田地,不听话就办学习班或拘留等方式约束群众,农村党组织书记在一方之地还算得上一个风光人物。可现在是以往的基层组织权力都不存在,而法律法规又没有赋予基层党组织新的约束群众方式。现在的农村干部有人形象地描述:群众“不批不斗不怕你,有吃有穿不求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你来硬的去告你”,过去是群众求干部,现在是干部求群众。当前群众享受接近绝对的自由,几乎不受任何约束,政策过于偏右,基层干部处在“上压下抗”双层夹板之中,承受双重压力,导致基层工作陷入“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无作用”的困境,乡村决策执行难,上级政策落实难,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与经济发展推进难,一定程度上,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接近软弱无力、半瘫痪状态。

(三)村级工作机制不健全,影响工作运行。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没有实质内容,对村委会的人事、财务没有审核否决权,导致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架空,成为象征性的领导。一些村委会负责人认为自身是村民自治组织、由村民直选,不是组织任命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服从党组织领导,加上村两委职责分工不明、工作制度不健全,容易造成“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在工作中“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无法体现,导致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差,严重影响村级工作开展。

(四)村干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加之,有的存在党员队伍的年龄老化现象,选拔村干往往是“筷子中间拔旗杆”,难于找到合适人选。二是村干部待遇低,影响村干部队伍的稳定,造成一些地方村干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象日益突出。三是有的村选举中因受家族势力、区域观念、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导致选出的一些村干素质不高,有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差,个人独断专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优亲厚友,从而大大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篇7: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和推进牛角寨乡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我通过实地走访查看、召集党员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认真对全乡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牛角寨乡严格按照“一个规划管统筹、一个方案作保障、一个班子抓落实、一个奖惩促成效”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全面开展“97101”扶贫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法,真正使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止目前,牛角寨乡实施项目覆盖8个村委会,89个自然村,135个村民小组,预算总资金7万元,已累计完成投资7982 万元,建设完成了2条入村道路,19条村内道路建设,201户安居工程,完成1000亩的茶叶技改,种植梯田红米3000亩,新植水蜜桃亩。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发挥骨干队伍作用。一是组建领导机构。牛角寨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整乡“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项目建设工作。依托老党员、老干部、致富带头人,组建整乡“双推进”工作理事会、临监会,实行包村到组到户,形成“领导小组统筹抓、乡级领导挂钩抓、工作小组分头抓、党员队伍具体抓”的联动机制,确保了项目的高位推进。同时,实行目标倒逼制度,并建立乡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专题研究,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引导党员广泛参与。将工作重心移到村民小组和普通党员,各村推选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农村党员成立了项目协调组、纠纷调解组、项目监督组、项目宣传组,引导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小组长和普通党员全程参与项目宣传、规划、实施和监督,做到项目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踪到哪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强化队伍素质提升,提高党建服务水平。一是实施村干部培训工程。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村干部进行轮训。邀请州、县级专家学者、技术指导员等进行集中授课和现场教学,累计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达218人次。组织10多名村干部到内地县市考察学习,使村干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知识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三调查、三公示、两票决、一追究”的“3321”工作机制,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全乡计划发展23名党员。三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全乡开展“明白人、带头人”培养行动,围绕致富技能、纠纷调处、党群工作、“美丽家园”建设等重点工作,按照“六明白、七带头”标准,至今牛角寨乡拔培养了8名“明白人、带头人”。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服务阵地资源。把着力解决基层“无地方办事”的问题作为“书记工程”。整合“美丽家园”建设、扶贫开发、一事一议奖补、村容村貌整治等资源,制定了村民小组活动阵地建设方案,分批组织实施建设,力争20,建设完成新安所大窝中、果统三、四组等9个和7个村小组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暂无活动场所的村民小组采取党员或群众中心户等形式集中开展活动,并配置档案柜、文件夹等相关设备,规范管理及便民服务工作。同时,注重提升活动阵地建管用功能,规范和落实活动场所管理制度,把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统筹考虑、同步推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活动场所服务群众的作用,防止活动场所行政化倾向。进一步整治村级活动场所脏乱差现象,为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

(四)加大特色产业培植,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双推进”的重要内容,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引擎和着力点。着力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带头做项目,党员带头兴产业的良好氛围。一是打造组织示范,以点带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力争年将脚弄村党总支建设成为党建示范村,把村党支部建成能真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做法,力争实现8个村委会都有股份合作产业项目。结合各村委会优势特色,先后开展了牛角寨村水蜜桃种植、脚弄村金线莲生态瓶无毒培植、新安所村生猪养殖等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5月27日已按要求完成贷款发放50万元,为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五)加大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群众体系。一是加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力争实现20底全乡8个行政村全部建有综合服务平台,并向有条件的村民小组延伸;年底所有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全部建有为民服务站(点)或便民服务点,全面开展免费民事代办服务,全面建成乡、村、组三级纵向延伸覆盖的为民服务体系。二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切实做到乡镇领导挂钩联系一个行政村,并包保1至2个村民小组、5至10户困难农户,实现乡级领导挂钩联系行政村全覆盖;乡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和“明白人、带头人”“一联三,三帮六,十户一体”结对联系农户,即由1名党员干部,联系3户致富群众,这3户致富群众再联系6户一般群众,十户为一体,结合实际也可几户一体或十几户一体,实现乡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和“明白人、带头人”联系农户全覆盖。三是针对群众致富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切实从突出解决“五难”问题(即干部难找、脸色难看、语言难通、事情难办、建议难提)入手,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为民服务系列主题活动,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公里”打下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随着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向纵深推进,工作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有限,贫困群众积累水平低,筹资能力弱,扶贫开发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二)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来源较少。存在产业散、小、弱、低的状况,现有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由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党员群众增收难。

(三)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不足。由于贫困人口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自觉性和能力素质不高,部分党员干部群众“等、靠、要”思想和消极畏难情绪突出,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不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足、办法不多、能力不强。

四、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采取集中宣讲学习、农村广播、党务村务公开栏等多形式的宣传,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掌握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具体要求,真正激发党员群众的主体意识,消除党员干部“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投入到扶贫开发和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中来。

(二)抓好监督检查。抓住扶贫整乡推进项目建设机遇,切实组织实施好项目的实施。继续发动党员、组织党员,依靠党员,严格竣工验收程序,严把建设质量关,力争建设一村,验收一村。

篇8: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项目制定后, 扶贫工作队积极争取和筹集扶贫款, 实现扶贫项目的落实, 通过实际运行实施, 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使贫困村达到整村推进, 真正实现全村稳定地解决温饱、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的扶贫效益。以下是整个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开展扶贫调研工作的方法步骤

1.扶贫工作队对贫困村进行基本情况调查, 入农户摸清家庭经济状况底数, 为制定开发规划项目提供有效资料。

2.召开全体村民大会, 宣讲扶贫开发的意义、目的、主要内容及具体措施, 分析贫困原因,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 充分动员全村农户积极参与, 初步探讨扶持开发项目。

3.根据扶贫村的实际情况, 选择发展经济项目, 研究确定能够使扶贫村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及开发计划, 优化选择, 提高贫困村和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4.编制研究可行性报告, 拟定该村的实施计划, 确定整村推进、综合开发的村级发展项目, 努力形成推动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

5.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考察, 论证扶贫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并逐步加以实施, 尽快帮助其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并实现脱贫致富。

二、深入实地, 对派驻的贫困村进行全面调研

(一) 川房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该村是石家庄市赞皇县黄北坪乡所辖行政村之一, 主村位于赞皇县以西的太行山深山区, 处于石家庄通往棋盘山路段的南北两侧, 距石家庄市75千米, 距县城25千米, 辖两个自然庄, 全村总户数为212户, 总人口867人, 分布在几个自然庄内。其中波浪坡自然庄位于主村西2.5千米、铁孔自然庄位于主村南1千米, 有202位青壮劳力已外出务工, 村中现有劳动力110人, 党员41人。村干部由6人组成 (支部委、村委各3人) , 6名两委村干部均为连续四届连选连任。贫困人口789人, 占总人口91%。五保户12户12人, 享受国家低保16户33人。

全村总面积5200亩 (基本处于沟坡地带) , 现有耕地637亩 (其中水浇地358亩) , 人均不足半亩。耕地以玉米和小麦种植为主, 亩产200千克~300千克。近年来该村按照“一村一品”的部署发展优质核桃树1800亩, 还有700亩的荒山亟待开发。每户有照明用电, 但全村没有强电设施, 村民通讯、卫生、教育等公益事业方面的生活, 必须都要到距主村25千米外的县城解决。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 自然条件恶劣, 气候条件不好, 易旱易涝, 该村作业道路、水利与维护等基础设施较差, 极易造成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失衡。2010年人均收入936元, 农民收入基本靠外出务工和林果业支持。

(二) 制约该村发展、造成贫困的原因

1. 自然条件恶劣。

由于该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为深山区, 沟坡纵横, 这几年连续受到干旱或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农作物旱死、耕地被冲毁的现象接连发生, 使农业生产连年受挫, 粮食易严重减产, 经济效益连年受到重创, 损失严重, 直接影响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经济收入。

2. 产业结构单一。

该村村民单纯的以种植玉米和小麦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耕地多处于沟坡地带, 地块小而零散, 形不成规模化的管理, 完全靠天吃饭, 而且没有优质高效的农林经济支柱产业, 并且缺少产业生产发展资金。

3. 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思想意识比较落后, 缺乏开拓意识和市场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仍然以老的生产经营方式进入市场。由于不能及时掌握政策面、经济走向、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农民的思维理念与外界发展的速度合不上拍节, 无法与市场经济对接。

4. 基础设施落后。

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极大地影响了生产生活, 是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结症所在。

⑴耕地缺乏保护。由于该村的耕地主要处于沟坡地带, 很容易受到雨水及洪水的冲刷, 因资金的短缺, 县乡政府早期规划的近千米的护地坝, 一直没有得到实施, 刚刚解决温饱的贫困户, 一旦遇到自然灾害马上就会返贫。

⑵缺乏水利灌溉。该村所有耕地及林果产业, 没有机井和水利设施的灌溉, 一旦遇到常见的干旱, 就会严重减产, 每遇旱季果树无法挂果, 甚至部分被旱死。另外, 千亩精品核桃园的滴灌设施大多都被风化损坏 (2007年修建) , 致使果木无法滴灌。

耕地缺乏保护和缺乏水利灌溉是直接造成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来源和经济收入, 进而使农户丧失了希望, 丧失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⑶行路难。该村千亩的精品核桃园, 由于没有作业路, 每到雨季, 人员无法进入生产与管理, 采摘期的果实又无法快速与大量地输出, 只能靠人担肩扛, 费时费力, 增加了劳动与产品的成本, 错过了农产品交易最佳时期, 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另外, 对正在开发中的集生态旅游、采摘 (中华圣桃、草莓、樱桃) 为一体的经济增长点, 也因没有作业路与采摘路而制约发展进程。

5. 包袱沉重。

由于基础设施差和其他多方面的原因, 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失衡, 造成农户和集体债务累积严重, 难以生产再投入, 加之村级公益事业与公共设施缺乏, “投入—服务—取费—维护—再服务”的循环难以维持, 致使村级组织的工作无法正常运转。

6. 政策制约因素。

由于赞皇县所在区域是革命老区, 又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 一直以来是军事禁区和战略要地, 开放比较晚, 错过了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期, 现在又肩负着维护华北及京津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任务, 为保护生态, 一些资源不能开发利用, 畜牧业、种植业实行禁牧和退耕还林政策。

7.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带动作用不明显。

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制约了产业化调整的步伐,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资金, 没有村级龙头企业 (产业化养殖业、种植业) 的带动, 致使川房村很难迈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结合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规划

(一) 制定开发规划项目的意义

该村是赞皇县扶贫重点村之一, 也是第二个10年扶贫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及扶贫重点, 急需尽快调整产业结构, 变传统的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需加大基础设施力度,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效益。根据实际调研制定脱贫项目, 主要是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 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 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温饱, 脱贫致富, 从按人口平均分配资金向按项目效益分配资金方向转变;从单纯依靠行政系统向主要依靠经济组织转变;从资金单向输入向资金、技术、物资培训相结合的输入配套服务转变;与传统救济式扶贫相比较, 从根本上消除造成贫困的根源, 实现稳定脱贫。

(二) 制定开发规划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坚持原则

1. 指导思想:

以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文件精神为指导, 以赞皇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依托, 围绕发展主题,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研究分析适应产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进行多元化的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改善本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努力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把发展的着力点, 落在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效益上来, 加强生态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使村域经济全面、稳定、健康发展。

2. 坚持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 集中有限资金优先解决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坚持整村推进与个别扶持相结合的原则, 分类分户、因地制宜;坚持连片开发、产业带动与效益覆盖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自然条件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坚持科技开发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为主, 外力帮助为辅的原则;坚持积极推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服务能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 促进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式扶贫原则, 使贫困村庄早日奔向现代化, 帮助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 制定开发规划项目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1. 发展思路:依托资源、稳粮兴植, 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突出扶贫工作:

⑴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为整体扶贫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

⑵禽畜养殖。抓好种植的同时, 强化养殖业的开发, 搞好禽畜的饲养, 并且采用畜粪肥还田, 促进绿色产品的生产, 在有效提高粮食作物和林果类产出率的同时, 延长产业链, 改善生态环境, 建立经济互动机制。

⑶特色种植。抓好农作物良种引进, 发展绿色种植业, 搞好庭院经济, 发展特色种植业方面的项目。

2. 奋斗目标:

⑴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农作物种植实现品种优质化, 产品绿色化, 大力发展养殖业, 使集体经济与庭院经济并存。

⑵农业生产条件有明显提高, 农田建设有喷灌设施, 优化种植业的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修路使全村道路畅通, 促进生产与销售环节有效对接, 增加农机具的配套, 土地得到及时耕种, 增加农民收入, 壮大村域经济。

⑶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 在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林果业、生态旅游采摘业等方面的经济增长点, 真正实现全村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 向着致富之路迈进。

四、制定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具体内容

(一) 基础设施建设

1.硬化千亩精品核桃园道路700米 (宽3米、厚0.15米) 、田间3000米的作业路修整,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便于管理、采摘及运输, 提高果实的产出率, 降低劳动成本,

2.建扬水站三座, 其配套的施工项目有:深18米左右的机井三眼、长4500米管道的铺设、80立方米的蓄水池6个。彻底解决该村靠天吃饭问题, 减少天灾所造成的损失, 提升农作物及农副产品的产出率, 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3.修建护地坝900米, 免除洪涝灾害对沟坡处耕地冲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避免水土流失, 利国利民。

4.对铁孔自然村的道路进行硬化600米, 缓解该村行路艰难状况, 利于机械车辆的进出,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便于信息传递, 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

(二) 实施种植项目

发展中华圣桃30亩、草莓10亩、樱桃20亩, 作为生态旅游采摘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实际调查考证, 以上这些项目的每亩收入都近万元, 该项目对农民增收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是快速脱贫的理想产业。

(三) 实施养殖项目

川房村的农民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 项目计划加大养鸡产业, 加快养殖业的发展速度, 尽快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公司加农户的方式, 建立经济互动机制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集体产业的龙头作用, 让集体经济与庭院经济并存。

五、项目投资预算

全部项目概算总投资96.7万元, 并且实施落实, 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算67.5万元

1. 硬化道路两处, (700 m+600 m) ×3 m×50元/m2=19.5万元。

2. 扬水站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30万元, 其中:

⑴18米深机井3眼 (地处岩石结构) , 4万元/井×3=12万

⑵铺设管道4500米 (管径Ф65) , 4500 m×20元/m=9万

⑶80立方米蓄水池6个, 1.5万/个×6个=9万

⒊修建护地坝900米18万元, 900 m×200元/m=18万

(二) 核桃园水利滴灌设施7万元

⒈2寸镀锌管 (Ф50) , 200 m×30元/m=0.6万元

⒉2寸ppr管 (Ф50) , 4000 m×16元/m=6.4万元

(三) 种植采摘苗木6.2万元

1. 中华圣桃和樱桃:42棵/亩×20元× (30+20) 亩=4.2万元

2. 草莓:2000元/亩×10亩=2万元

(四) 养殖 (鸡) 16万元

2000只以上规模的鸡舍 (含鸡种及设备) :800 m2×200元/m2=16万元

六、项目资金分配

项目总投资96.7万元, 其中拟申请资金67.69万元, 占总投资的70%, 群众自筹 (含投工投劳) 29.01万元, 占投资的30%。

七、开发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

1.严格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组织, 责任落实到村, 成立川房村扶贫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明确责任制, 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和会计任副组长、贫困代表任成员, 负责参与开发规划项目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 制定规划, 明确目标, 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并保证扶贫项目目标的完整操作性。

2.严格资金管理。根据项目资金的安排, 抓好实施项目工作, 并采取项目报账审核制, 按项目的建设周期和步骤, 分期分批将原始凭证报村, 由村会计审核、汇总、编制报账材料, 经县扶贫办审批后拨付资金。在保证减轻农民负担的情况下, 把优惠扶持资金投入到农民生产中去, 齐心协力搞好村级扶贫开发工作。

3.严格项目质量。要按照村民的意愿, 首先是搞好项目预算, 做到低成本、规模适中、切实可行;其次是将项目公开招标单位和招标人公示于众;第三是严把质量关, 严守技术操作规程, 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数量, 保证按期增效。

4.严格后期管理。项目完成后, 规划实施小组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村干部等有关代表, 对扶贫规划项目的实施质量、工期、效益等进行考核验收, 村扶贫领导小组要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性质, 严格要求, 精心管理, 保证项目按期发挥最大效益。

八、项目效益分析

在扶贫工作队的积极努力和有效监管下, 使制定的扶贫开发项目逐步实施运行, 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综合分析如下:

(一) 经济效益 (按该村总人口867人计算)

规划项目建成实施后, 该村年增加收入137.72万元, 全村农民年人均增收1588.47元, 具体数据依据如下:

1.基础设施建成后, 依靠扬水站和护地坝的作用, 460亩玉米按每亩增产320斤计算, 可增收1.00元×460亩×320斤/亩=147200元, 人均增收169.78元;320亩小麦按每亩增产300斤计算, 可增收1.00元×320亩×300斤/亩=96000元, 人均增收110.73元。

2.水利设施完善后, 1800亩优质核桃树按每亩增产15公斤计算, 可增收1800亩×15公斤/亩×20元/公斤=540000元, 人均增收622.84元。

3.种植业发展项目建成后, 中华圣桃30亩按5元/斤计算, 可增收30亩×1500斤/亩×5元/斤=225000元;草莓10亩按5元/斤计算, 可增收10亩×1260斤/亩×5元/斤=63000元;樱桃20亩按30元/斤计算, 可增收20亩×310斤/亩×30元/斤=186000元。小计: (225000+63000+186000) =474000元, 种植业人均增收546.71元。

4.养殖业发展项目实施后, 按年2000只鸡的产出计算, 2000只×60元/只=120000元, 人均增收138.41元。

5.其他。通过修路及水利建设, 降低劳动成本、改变生产生活用水, 也间接体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 社会效益

以种植业产业来说, 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 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由于川房村所在的地理位置距离国家4A级景区———嶂石岩25千米, 距离3A级景区———棋盘山5千米, 旅游公路从该村穿过。因此, 借助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通过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的生态旅游采摘项目, 对该村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既维护了生态环境, 促进农民快速增收, 又增加了村民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 通过科学的种植与养殖培训, 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知识, 以及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 使产业发展产生的各方面的社会效益明显。

(三) 生态效益

在规划项目实施后, 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干旱、水灾, 通过强化种植与养殖产业的开发, 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绿化了沟坡, 进一步抑制水土流失, 保护环境;通过畜粪肥还田还林, 加快绿色产品的生产, 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与林果的产出率, 既延长了产业链, 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四) 扶贫效益

上一篇:少先队建队日节目观后感个人心得下一篇: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个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