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家庭教育座心得体会

2024-04-12

听家庭教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听家庭教育座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一)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张某某局长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局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他思维的想像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他,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他也只是,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专家说得真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二)

聆听武校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我颇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个事例,尤其令我感触深刻。

武校长讲到,电力工程队在深山中架设电缆时,由于沟深壑险,把电缆线从一座山梁扯到对面的山梁上去,极为不便。聪明的施工人员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放飞风筝,让风筝落在对面山梁上。然后,把“风筝线”逐渐变得粗起来。当“风筝线”粗到足以承受电缆的重量时,最后顺利地把电缆牵引过去。

这个聪明办法令人拍案称奇,其过程更是耐人寻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细细的风筝线能成功地牵引电缆吗?地球人都知道,当然不能!可是,在教育孩子,特别是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家长恰恰忽略了那个让“‘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由这件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初接班这个时,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一多半男生长期不交作业……我从每天早晨组织学生搞接力赛跑做起,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意识。这种意识,迁移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风班貌渐渐好转。鉴于学生不爱学习,我就从读故事书抓起,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学习……

总之,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前提嘛,是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三)

周四受邀参加了xx县xx小学杜主任主讲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杜老师围绕“用心呵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个主题,深入简出的阐述了孩子学习、日常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听完了杜老师的讲座,作为家长的我感触颇多,在孩子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这些都要感谢老师们的关爱和教诲,也离不开学校给家长的培训。自己也通过和老师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以后我们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健康出发。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按各科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使孩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在完成家庭学业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兴趣爱好培养,让他做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4、要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沟通,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还不具备自学能力,凭借着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只有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让孩子快乐的接受教育。

5、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但是这些东西从小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所以,我们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谢xx小学的领导和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让家长提高进步的平台。正是因为你们的不辞辛劳,无私付出,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培训讲座,真正的体现了老师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篇2:听家庭教育座心得体会

我认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家庭教育中的环境因素我简单的把他们分了以下四个方面:语言环境;亲子环境;个性发展环境;硬件环境。

语言环境:有一位专家提出了一个每个家庭都会有的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责备和惩罚。而且责备的话语往往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惩罚的内容也并不是和孩子犯的错有任何关联。比如经常会有家长说:“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怎么每次都这样粗心?不许吃饭了。”这样的话语是最伤害孩子的,也是乱贴标签的一种倾向。孩子如果常常被这样的话语评价批评的话,就会没有了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说话的技巧很重要,引导的方向更重要。我们面对孩子做错事的时候首先要记住我们是希望他更好更优秀,所以千万不能人身攻击。教育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孩子,刚才发生了什么?你很伤心很难过对吗?你觉得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让孩子思考后想出解决方法,并让他认识到这样的后果是不好的,充分让他认识到自己失误的原因即可。而并不是让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因此语言环境造就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亲子环境:父母应该有颗平常心,父母心态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态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快乐的孩子;心态不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障碍的孩子。无论孩子做出了什么样的错事,考出了什么样的糟糕成绩,作为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自己的。让孩子在良好的亲子环境下长大,总有一天孩子会学会感恩,学会为了报答而努力奋斗,成为高情商的人才。

个性发展环境:作为家长,不可以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别让虚荣心害孩子,别让补偿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给孩子勇气,给他们自己的天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有他独立的空间,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并不代表放纵。我们不能帮孩子一辈子,陪孩子一辈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给孩子金钱、住房、汽车等等财富,不如教给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内力的发展,这样才能让他们受益一生。

硬件环境:作为家长,应该不断地学习、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时代,因为我们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父母也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让孩子能够学习掌握探知手段和能力。更应该创造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社会,探索世界的优良环境。

作为家长我希望能为孩子创造以上几点环境,让他能快乐健康成长。无论他将来是在事业上的成功人士还是平凡人士,只希望那是他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我会一同伴他成长!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2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张某某局长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局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他思维的想像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他,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他也只是,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专家说得真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3

聆听武校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我颇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个事例,尤其令我感触深刻。

武校长讲到,电力工程队在深山中架设电缆时,由于沟深壑险,把电缆线从一座山梁扯到对面的山梁上去,极为不便。聪明的施工人员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放飞风筝,让风筝落在对面山梁上。然后,把“风筝线”逐渐变得粗起来。当“风筝线”粗到足以承受电缆的重量时,最后顺利地把电缆牵引过去。

这个聪明办法令人拍案称奇,其过程更是耐人寻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细细的风筝线能成功地牵引电缆吗?地球人都知道,当然不能!

可是,在教育孩子,特别是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家长恰恰忽略了那个让“‘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由这件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

当初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一多半男生长期不交作业……我从每天早晨组织学生搞接力赛跑做起,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意识。这种意识,迁移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风班貌渐渐好转。鉴于学生不爱学习,我就从读故事书抓起,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学习……

总之,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前提嘛,是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4

周四受邀参加了县小学杜主任主讲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杜老师围绕“用心呵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个主题,深入简出的阐述了孩子学习、日常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听完了杜老师的讲座,作为家长的我感触颇多,在孩子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这些都要感谢老师们的关爱和教诲,也离不开学校给家长的培训。自己也通过和老师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以后我们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健康出发。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按各科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使孩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在完成家庭学业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兴趣爱好培养,让他做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4、要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沟通,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还不具备自学能力,凭借着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只有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让孩子快乐的接受教育。

5、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但是这些东西从小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所以,我们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谢小学的领导和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让家长提高进步的平台。正是因为你们的不辞辛劳,无私付出,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培训讲座,真正的体现了老师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5

上周四,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北京关工委的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应该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所以,每个家长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可以,并不只是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称职的,放养也需要一定的度,还需要家长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规划,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传身教法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2、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

比如预习功课,上课认真听讲,和老师同步思考、加强互动,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却不懂得帮助孩子总结好的学习方法,也许并不能及时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来下学期的书本,让孩子抽时间预习功课,对孩子下学期的学习是有益的。

3、学会赏识教育

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4、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互相尊重,文明礼貌待人,营造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最好能把家长当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长中的困惑,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5、同孩子一起成长

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进步、成熟,并不是因为你为人父母就什么都懂什么都对。与孩子共同成长吧,体验这其中的乐趣!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6

5月13日下午,在青园阳春厅参加了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关注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座谈会后,我深有感触。

学校能为我们构建这样一个好的家长与学校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作为学生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的我有很多的时候都是只能用无奈两个字来总结,孩子就是只听老师的,在家和学校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老师是最爱他们的,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老师说一不二,老师是最会激励孩子的,孩子什么时候须要表扬,什么时候须要帮助,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父母,我们就没有学校老师那么有经验,那么有耐心。我觉得当孩子入校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也应当入学,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毕业……

根据这次报告精神,结合我们家庭教育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经过认真的反思,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心爱护,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我们双方从事的工作性质,不能抽出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从上托儿所开始就在学校全托,现在一年级了也几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顾。更为严重的是,双方不注意各自的情绪控制,在家里是典型的慈父严母型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冲突,给孩子一种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觉,也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这一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也是无法弥补的。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转性。对此,现在我们得做到及时的纠正,首先,双方做了沟通,彼此理解对方,解除相互间的误解,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壮成长,必须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二、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首先是双亲一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不能各自为战,使孩子无所适从。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三、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不把孩子当回事,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现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伙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爱的归属感,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同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学会宽容和。

四、锲而不舍,强化孩子的素质教育

要强化自立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因此,我们要从小刻意地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对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于答应,要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发展,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提供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读书的兴趣,要选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培养孩子“深读”的习惯。

篇3:听家庭教育座心得体会

对于这种变化,他非常感慨,还向记者讲了一件小事,他说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过一次作文,让同学们想象三十年后的学校。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三十年后学校里全部是楼房,校园中全部是水泥路,花园里百花争艳,学生们每天坐着汽车去上学。老师在班上朗读这篇作文的时候,竟引起很多同学哄堂大笑。

如今,对于那个时代农村学生所能想象到的美丽愿景都变成了现实。而这位老师所说的还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60年前,学校是一个什么样子,大部分人只能从照片或影视资料上得知了。

关键词:土平房砖瓦房大楼房

在《甘肃教育年鉴》中,对解放前西北师范学院(今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1949年解放初期,学校校园里,除了一座2层土木结构的办公楼外,其余皆为土建平房,教学设备总值不到2万元。

解放前,本省4所高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54052平方米,而且大部分是破旧平房。

西北师范学院作为当时全省的一所高等院校,校舍竟如此简陋,中小学校的情况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有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全省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高等学校为29.8平方米,普通中学为12.0平方米,而小学的数据一直到1978年前都缺失。

到了1966年,西北师范学院才修建了文科楼、理科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10余栋和1栋行政办公楼。

建国以来,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广大农村学校校舍依然简陋,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还是很差。

在《甘肃教育年鉴》中,记录了榆中县一所小学的真实情况:在改革开放前,榆中县中河堡小学原是一座破庙改建的,只有两间教室,一间教师宿舍兼办公室。由于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一遇雨天,就无法进行教学。改革开放后,国家补助了200元,社队支援投工200多个,学校自筹资金2214元,新建教室6间,翻修教室6间,土房改瓦房6间,共360平方米。新建会议室、办公室4间,并修建了围墙、厕所。此外,还用勤工俭学收入,购置了文件柜、办公桌椅、教具、取暖烤箱以及体育器材。

这是记录一所农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细节。其实,更多的学校大概都是如此,学校的每一个变化,都凝聚了一代人的汗水。

到改革开放初,各级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较之建国初期,已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据统计,从1950年到1978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累计新增校舍建筑面积612.2万平方米,相当于解放前累计建筑面积的22.6倍。

改革开放后,学校校舍出现了大变化。到1983年,全省高等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91.17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1.6倍;普通中学建筑总面积306.9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98%。

截至1983年底,全省13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共占地5084亩,校舍建筑面积91万多平方米,为解放前夕全省高校校舍建筑总面积的16.8倍。

虽然学校校舍面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底子薄、起点低,加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校舍老化,到八九十年代,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新扩建工作又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在现在看来,这样低层次的要求,竟成了那一代人追求的目标。

1983年,省政府拨出专款700万元支持普及小学教育,用于维修校舍,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与1979年相比,每一小学生平均占有校舍面积也由1.9平方米上升为2.5平方米。同年,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高等学校为52.2平方米,普通中学为3.4平方米。

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学校面貌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随着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学校基础建设得到很大改善。

到2004年,全省87.01%的普通中学、84.90%的小学实现了校园“六配套”;60.44%的普通中学、41.06%的小学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

随着“两基”攻坚的实施,全省中小学校舍建设力度不断增大,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如今,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拥有当地最漂亮的建筑,学生住的是舒适、方便的公寓,有的学校成了当地最漂亮的风景线。

有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校舍面积,普通高校为30.04平方米,普通中学为6.08平方米,小学为4.42平方米,幼儿园为3.76平方米。

关键词:民办公助两条腿走路人民教育政府办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民办公助”成了学校发展的主要形式。国家除了重点对高校和普通中学投入外,小学则更多由人民群众集资办学。

以1950年为例,当年全省教育基建投资总额为24.0万元,其中,高等学校投资额为3.6万元,普通中学投资额为20.4万元,中等师范学校和小学的投资额为零。各级学校年生均占有教育经费,高等学校为276.2元,普通中学35.6元,小学只有5.8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省教育投资逐年有所增加,从1950年到1960年,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从372.1万元增加到6384.5万元,年平均增长幅度为32.3%。

到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经费投入更是力度空前。1983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总数为19812.4万元,是1978年的146倍。而1950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总数只有372.1万元。据统计,1979年至1983年,全省教育事业费累计达到8.28亿元。教育经费在全省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8.2%上升为12.9%。

与此同时,厂矿企业、乡村集体、社会团体等各方面集资办学,乡村农民集资办学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加。

当时,有一个口号叫“两条腿走路”,形象地表达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和人民群众集资办学的现实。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勤工俭学作为学校获得办学经费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推行。

据1982年的统计,全省中学校办工厂157个,年总产值365.6万元,纯收入96.9万元。校办农(林)场农副业纯收入40.3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教育走上了快车道,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国家为甘肃省投入8亿元“两基”攻坚专项资金,建成寄宿制学校566所。

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正式启动以来,项目总投资4.2亿元,建成学校396所,新、改、扩建校舍面积55.39万平方米。

2003年启动实施的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至2006年3月底,完成危房改造面积68.97万平方米。

2004年到2006年,中央“两资”投入2.49亿元,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截至2006年底,该工程“三种模式”覆盖学校总数达到了15528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了86%。

2007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达176.44亿元,加上其他捐资助学等资金,比起建国初期的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比例已不是可以用十倍、百倍来衡量了。从2008年开始,随着全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由国家全部投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各类项目的实施,为全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加快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步伐,撑起了全省教育的一片蓝天。

60年间,在陇原大地上,从窑洞学校到砖瓦房,从马背学校到定点学校,从砖瓦房再到现代化的楼房,在每一代人的记忆中,都有无数让人欣喜的变化。过去艰苦岁月中学子们所住过的窑洞学校、帐篷学校,都留在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成了一段甜蜜的回忆。

(文中材料、数据引自《甘肃教育年鉴》)

参考文献

篇4:“毒语”占座折射大学教育之躁

近年来,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强调以生为本,但为何连一个学生考研自习的常规需求都满足不了?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强调管理升级,为何连一个自习室的秩序都管不好呢?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何连“火拼”的暴力用语都避免不了呢?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会总结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为何占座行为不断升级呢?

当然,人们更期待能有实际举措化解这样的难题。

权利落地,方能秩序井然。由于学习资源有限,大学出现占座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不仅国内大学有,国外大学也有占座现象。但为何国外的大学没有出现我国这样“雷人”的景观?这与国外大学的管理教育是分不开的:实施分流考试制度,减少学生占座复习的压力;管理员认真负责,如果离开座位半小时,管理员就会帮助收拾物品,让资源重新投入使用;确实需要长时间使用座位的,需先经过网络预约申请;从小实施法治秩序教育,即使占座,也不会使用如此失德的“创意”。

篇5:教育听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风趣的常教授做了题为“阳光教育------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演讲。他结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教育孩子。

一、期望教育---激励孩子

以贵州孩子壮壮妈妈育儿的故事,诠释了美国权威心理专家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点到了两个核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长中的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二、养成教育---成就孩子

从以下四点入手: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务事放手做。幼儿园的事抢着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并特别提出了看电视上网每天不能超过30分钟,防止养成网瘾或电视瘾的恶习,怀习惯好养难改啊。

三、挫折教育---磨练孩子

核心是6个字“教孩子吃点苦”。

四、惩罚教育---管束孩子

重点讲了如何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并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四心“决心耐心恒心狠心”。

篇6:听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

上周日,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教育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

一、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就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有一个比喻说得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学校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就是夜晚。白天的变化固然重要,但夜晚所发生的很多看不见的变化更不可小觑。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种子总是在夜晚发芽,人总是在夜晚长高的。那么,家庭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呢?专家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质。家长的作用应是发现孩子的潜质,而不是改变孩子。要以“幸福、快乐”为本,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学习,家长应做好引导,克服教条主义,否则,非但起不到正面作用,甚至会起反面作用。第三、要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专家讲得好,“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现实中,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一点的教育上显得尤为重要。第四、身教言教统一。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二、学会善良的能力。

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品德”教育应放在第一位,否则,就会造成“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后果。专家讲到 “厚德载物”和“德不配物”的问题。古今中外,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者,其本身担负不起受人敬仰的 “东西”-----包括金钱、官位、寿命„„.。所以,一定要重视孩子品德的教育。

三、成长中面对挫折。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要面对社会,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要面对很多的挫折,这个时候家长应当如何引导呢?从现在做起,正确对待孩子的哭、发脾气,这是成长的部分。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多让孩子有机会体会成功感受,让他们学会检测自己。

四、健康、美好、和协的家庭环境很重要。

家长要互相尊重,文明礼貌待人,营造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最好能把家长当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长中的困惑,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专家说得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7:听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听完讲座,三个“效”(效果、效率和效益)一直在我脑袋里回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以最高效率取得最好的效果、获得最好的效益?”对此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

二、活学活用理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活学活用理论,不断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有效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者课堂讲授的内容过难、过易,都将使学生困惑,以至于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与效率。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性,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种学科、每个年龄段甚至不同时代出生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了,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多走进学生,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教学的资源并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

三、“标”、“本”兼顾,实现有效教学的长效性。

很多老师经常上公开课、研究课,无疑,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一节课的有效性是片面的、脆弱的,我们更应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才是长效的,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做到“标”“本”兼顾,让学生每堂课上都做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和谐发展,建立课堂有效教学的长效机制。

篇8:听家庭教育座心得体会

In this paper,the two projects of China Mobile Office Building in Lianyungang and Media Center in Taicang,expounds concrete and abstract i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s.For the former,it is namely how architecture and urban city have correlation with positive reaction and for the latter,how the humanisticvalue reflected in the design.

具象性,抽象性,高层建筑,城市,场所

Concrete,abstract,High-rise buildings,Urban city,Place

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与太仓传媒中心为笔者于2008年方案中标现已建成的两座公共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使之与周边的新城环境做出恰当地关联(建筑的具象性),以及如何通过塑造空间和形式表达建筑的内涵(建筑的抽象性)成为笔者设计时面对的两大挑战。

一、具象性——与城市的关联

1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

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海连东路与郁州北路交叉路口西北角的一块方正用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102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96.45米。高层塔楼主要为办公用房,裙房则容纳营业厅与通信机房。

根据连云港市规划规划设计条件规定,要求建筑必须沿郁州路和海连东路呈“L”形布局,沿郁州路的高层建筑为直落式,力求形成节点标志性建筑。于是,我们将96米高的高层塔楼置于沿海连东路一侧,四层裙楼置于沿郁州北路一侧,底层的营业厅面对两条主要干道都有了良好的营业面。

这座建筑在设计时本身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因此在总体布局上,可供建筑师能够活动的空间并不大。但是,尽管由于用地紧张,且高层和裙房的相对位置以及相互关系被明确地限定下来,我们仍然认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联有可挖掘的余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建筑外轮廓与东侧和南侧建筑退让线完全重合,使得建筑与城市道路结构融合在一起,易于在两条主干道上形成简洁有力度的形体,增强建筑的可识别性。这种整体的设计将使得建筑形体概念更为清晰,更富逻辑性。

B我们在用地紧张的前提下,仍然在郁州北路、海连东路交叉口规划了约2000平方米的绿化广场,这将在视觉上、生态环境上以及满足公众活动的公共空间上为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2太仓传媒中心

太仓市传媒中心选址位于太仓“南郊新城”的南部。基地占地面积约73.6亩,北邻外环路,东邻经十一路,西邻支十路,南侧为盐铁塘河及204国道。我们提供的设计将办公主楼与演播厅以及后勤辅楼布置成平行于外环路和南侧河道的弧形体量,圆心也与中心湖心重合,电视塔放置在西南侧沿河位置,相对独立,且靠近综艺演播厅,方便工艺联系。

高层塔楼和综艺演播厅大楼作为建筑主体,临北侧外环路布置,形象与地位突出。塔楼直接落地,具有挺拔、雄伟的气势,后勤辅则放置在主楼南侧,通过连廊与主楼相接,裙房平面采用流畅的弧线,与盐铁塘河岸的形式相近,也与地块形状结合紧密。

从以上两座建筑的设计可以看出,这两座在新区中的建筑,尽管用地条件以及开发强度均不同——前者较为方正,而后者用地则为弧形,但是二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建筑设计紧密地与城市结构关联在一起。这种联系使得建筑成为城市结构连续的一部分,仿佛是从地块中“生长”出来一样,加强了建筑的场所感,在建筑与城市之间建立了积极的对话。

二、抽象性——与建筑内涵的关联

1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

人类社会的制造业经历了从二维正交体系到当今三维流线型体系的转变,反映了工业时代人类对于物质产品的新的审美取向。同时,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和信息技术为这种趋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大量以有机形式的流线型的工业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惊喜。承担移动通信功能的移动电话就是这种产品的典型代表之一。于是,以手机作为设计原型成为我们在设计时的重要出发点。我们将建筑的平面在方形的体量中加入流线型的弧线,使得建筑无论在平面还是立面上都产生了这种手机的意向。

此外,移动公司的LOGO是一种线性的动态构图,我们的设计也是对此LOGO的一种抽象——LOGO经提炼后被应用于建筑体型上形成动态有机的构图,建筑主体表面赋以透明白玻和半透明LOW-E玻璃间隔的连续性表皮,在面向道路交叉口的部位,弧线凹进形成视觉的焦点,并以穿孔铝板造成错动的机理,这些以半透明和透明的朦胧对比效果产生出的错列而有机的图案,表达了一种信息载体的理念,展现了移动自身的可识别性,暗示了信息通信产业办公大楼的功能内涵特征。

2太仓传媒中心

与移动公司企业不同,传媒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文化建筑和行政建筑的双重内涵特征。因此,经过两方面辩证分析后,我们将建筑定位于稳重端庄的风格意向,力图遵循基本的建筑美学规律,采用简洁有力度的方形高层塔楼这一经久不衰的形式,并与弧形裙房相结合,从而塑造出雕塑性的体量,来表达永恒的建筑美学特征。

建筑立面采用花岗岩与玻璃组合成一种“均质化”的效果,力图表现传媒建筑传播信息的意向。那些均匀的开窗就像规整而连续流动的信息单元——“模块”,表皮从主楼立面一直延续到裙房的屋面,形成一个圈层连续、螺旋上升的完整系统。在花岗岩石材的划分上,更加注重了缝的位置与宽度,间或的微妙变化为石材带来了“表皮化”的动人肌理。

联系主楼与后勤裙房之间的空中连廊以大跨度全钢结构外挂透明白玻的做法将东侧立面统一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虽然材料在花岗岩与玻璃之间跳跃出现,但是它们呈现出表面超平的效果,意图传达“传媒介质”平滑畅通的涵义;而综艺演播厅入口外墙上的大屏幕则强化了信息时代传媒中心的内在特质,表达出“城市窗口”的涵义。

此外,电视塔的设计也从太仓当地文脉出发,将太仓地名所蕴含的“天下粮仓”的含义加以抽象提炼,在电视塔上部工作间出设计成一个“谷仓”的意向,隐喻出传媒建筑作为城市“精神粮仓”的当代人文涵义。

三、具象与抽象关联的目标——场所感的塑造

从以上两座新区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均从场地出发,将建筑置于城市结构的基础之上。为了达到良好的结构关联,建筑师必须明确即将要设计的建筑形态——“图形”在形式、空间方面的合理性,成为结构连续的一部分而与城市结构“图底”形成连续的一体。这将决定着建筑的尺度、材料以及采用的形式体系等手段的选择。在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和太仓传媒中心的设计中,均采用建筑形态与城市道路与用地边界空间的吻合手法,这种具象性的关联使得建筑和城市相得益彰,和谐共存,也就是说具象性的目的就是获得与城市的协调。

而对于建筑设计中的抽象性表达,则相对较难一些。事实上从广义来说,抽象性代表了建筑蕴含的一系列不可见价值——例如使用性质、公共民主、地方性、历史以及传统等等这些不可见的抽象价值。如何对其进行表达,就需要建筑师对其所表述的对象所具备的抽象价值进行深刻地解读,确定价值的主要内容。例如建筑所要提取的价值是具象存在的物体,还是仅仅属于抽象的精神。从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中可以看出,抽象价值的提取物包含了移动电话、企业LOGO和企业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前两者是相对具象的,而第三者则是抽象的精神。而在太仓传媒中心的设计中,抽象价值基本没有具象的参考对象,而是属于对行业精神的诠释。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使建筑更有内涵,更有灵魂,而非一个简单的房子而已。

在合理确定抽象价值之后,建筑师就需要进行抽象的演绎,从中提炼出“关键元素”,并最终具象化为一个合理的形式。这同样经历了“具象物(或抽象概念)”——“抽象化”——“具象化”的过程,即是将抽象价值中蕴含的具象物或者抽象精神作为“概念原型”,被加以抽象化后还原成为一个合理的形式,在上述的连云港通信大楼设计中,这种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使得建筑在与场所结构紧密关联的同时,对自身的内在价值也进行了表达。

因此建筑与城市结构的紧密关联以及抽象价值的具象化,确定了在城市新区高层建筑设计的创作中一个良好的场所感的塑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策略。它们相辅相成地整合在一起,使得最终产生出的形式具备至少双重的含义,或者说是包含了多义性的空间场所。这个多义性的场所将是源于场所,高于场所,表达出“神形合一”的令人感动的精神意义,使得建筑既有着合理的城市意义——具象性,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内涵——抽象性,两者之间的关联将有助于成就一个打动人心的“作品”的诞生。

摘要:本文以连云港移动通信大楼与太仓传媒中心两个建成项目的设计为例,阐述了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象性与抽象性。对于前者而言,即建筑如何与城市发生积极的关联与回应;对于后者,则为建筑的抽象人文价值如何在设计中体现。

上一篇:武湾小学学生体检实施方案下一篇:某同志廉政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