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024-05-0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9篇)

篇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深入领会这位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的精彩论述。

尤其是第七十五条——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读后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那么神圣、他们崇拜他的老师,似乎老师什么都知道,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会让他兴奋不已——“我多棒”;老师一个爱抚的动作会让他骄傲自豪——“老师最喜欢我”;甚至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也会让他专心去上好这节课,这些老师与学生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他们懂得如何去呵护这些幼嫩的心灵。但是,有时老师的一句话,会让学生自卑,认为自己就是不行,是班里最差的学生:“我什么都不行,我是个毫无用处的人。”,因而,对儿童的性格也产生悲剧的影响,儿童会“粗暴、甚至逃避,说谎话。”

作为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关心儿童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学习,而是包括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美的精神生活,首先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做一个真正值得他信任的人。教育界做到这一点的人不计其数,但也不乏有人没有做到,他们对学生的不足冷言相讥,对他们的成长漠不关心,一副冷酷无情的面孔。

苏霍姆林斯基还送给了每位教育工作这一个教育秘诀,那就是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我是一个勤奋的好孩子,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天天有进步的喜悦。”这种喜悦伴随儿童成长,他会更加尊重、信任老师,会把他所有的欢喜、烦恼都告诉你,所以,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上司,或把学生看成是被管的对象,现在不是提倡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吗?作为老师、长者、智者我们要全力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作为朋友,我们要关心爱护他们,亲近他们。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他们成长为有健全心理,完善人格的人!

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也体会到,老师越是尊重他、信任他,他学习劲头越大,自信心越强,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篇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教育家,是广大教师的典范,教师的榜样。他经历35年的教育生涯,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记录、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了丰厚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验。而这本书就是从他那些独具风格的理论和教诲中选择出来的,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以“建议”的新颖形式,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为我们排解烦恼,给我们指点迷津……

在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几条:

1、“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好教师,让学生连自己也赶不上的教师是不好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妙就妙在让学生超越自己。人们常把学生比作一棵小树,教师就是栽培小树的园丁。一旦小树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园丁心里何等之没美啊!培养人、塑造人,造就人,是教师敬业乐业,奉献进取品质的集中体会,是教师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一位好教师会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学生们说:”我希望,你们都能超过我啊!

2、“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要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就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让他们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经常体验到努力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成就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他们产生低落情绪,丧失信心。并且善于从他们的优点入手,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超过自己的前一名,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自己学有所获。一旦他们真正从内心产生了学习的渴望,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帮助我们明确如何认识和对待学生的规律和道理,有助于我们的每一个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全面地看待和处理学生及其所出现的问题。

4、“要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阅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他为唯有阅读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底蕴,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想使备课不成为单调乏味的坐着看教科书,那就请读科学作品,要使你所教得那门科学原理课的教科书成为你看来是最浅显的课本。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备课就无须花几小时了。”我们常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不断的学习就没有扎实的知识和开阔的思维,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知识面越来越丰富,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不学习只能是“坐吃山空”,仅仅靠课前准备几个小时已经不足以自如地驾驭课堂。教材中的内容只是常识,教师还要广泛涉猎知识,既源于教科书又要高于教科书,将难以消化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宽广得多的时候,才有可能深入浅出的应对所教的内容,将死板的教科书变成激发学生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

4、“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通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籍来促使其感悟的方法,对于我们在教育中解决对“后进生”教育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5、“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运用作者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说服力地解析一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过去一般都是认为劳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培养劳动观念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而作者在书中则把劳动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智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如何研究和组织劳动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

6、“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从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希望老师们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该有“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自己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善于动脑筋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有深入的思考才会产生认识的欢乐。这种欢乐不是谁都会享受到了,它要经过深入地,甚至是痛苦的思考。比如学生在刚刚学习物理的时候都有着很高的兴趣,如果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目光,尤其抓住几个真正喜欢学习物理的孩子,让他们在班级里起到带动全班的作用。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么几个孩子就会带动全班孩子积极认真的学习物理。

篇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也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当过30多年的小学、中学的教师, 所以写出的东西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 非常贴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 而且没有居高临下枯燥的说教, 就如同一位身边的良师益友在耳边娓娓道来, 道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与困惑。读了这本书, 有些困惑多年的问题在心中有了答案, 有一种登高望远而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有差生转化的问题, 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 有课堂教学管理问题, 有班主任工作问题……并且有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其中首先打动我的是这样一种为人师的理念:先为一个人, 后为一名教师。为人要有起码的良心、责任、是非观, 为教师要富有爱心、恒心、耐心和进取心, 其中最首要的莫过于教师的道德感。我一直敬重医生和教师这两个社会角色, 医生是生命的拯救者, 而教师是生命的牵引者。正如书中所说“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 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教师在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足以对这个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往往是在我们的教育中渐渐形成的。回想我们年幼的时候, 教师一个小小的细节、动作或是事件, 对幼小心灵的震撼是无法估量的, 而这些的发生却往往是最容易被教师忽略的。“教书育人”, 教书只是途径, 育人才是宗旨, 很多普通的老师辛勤工作从来不看在“钱的份上”, 而是看在“学生份上”, 教师们经常以是否“凭良心教书”来衡量自己。如果教师连这一道防线也崩溃的话, 那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将彻底崩溃。可见我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大, 所以我们的道德修养才会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 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 新课程更关注和提倡创设情境教学, 而恰当的情境能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同策略来同化和顺应新知, 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开好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够有的放矢地巧设悬念, 创设问题情境, 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直觉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紧张和迅速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在设置悬念, 创设问题情境时, 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 准确地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明确教学目的。只有这样, 才能把悬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 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 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 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如何让学生喜欢化学这门学科, 首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 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我在“燃烧与灭火”实验前, 首先为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把手帕用酒精浸湿点燃, 学生看到手帕燃烧, 但燃烧一会儿后手帕完好无损。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掀起了一轮学习高潮, 同时还启发了学生渴望探求真理的心理。

我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 就其中的受益颇深的几个建议, 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应根据课的不同性质、不同阶段, 有机地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感悟, 使学生在充满智慧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魅力。

篇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关键词:备课观;《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引言

在学校教育中,上课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课前的准备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的质量,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从自己的教育生涯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改进课堂教学的问题,关于备课的问题也提出很多见解。本文试图从《給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分析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备课的主要观点,探讨其备课观对我们的启示。

二.《给教师的建议》中关于备课的主要观点

(一).阅读是有效备课的重要途径

教师自如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但一位好的教师不会绝不会仅仅局限于此,广泛地阅读是教师备好课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教师们和视导员准备写点意见以便下课后提出来,但他们听得入了迷以至于忘记了做记录。下课后,听课的老师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准备这节课。这位老师回答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像这样的优秀教师,他们都说每一节课是准备了一辈子,然而,上课前这些教师并不需要花上几个小时去备课。那么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便是阅读。读书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而不是为了应付上课。每天不间断地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在教师整个知识的背景里变得越来越小。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在讲课过程把把注意的中心放在学生思维情况上,而不是教材内容上;也因为有潺潺不断的流水注入,教师的知识河流才能永远保持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涉猎书籍领域十分广泛,个人藏书就多达一万九千多册。他建议年轻教师们每个月要买至少三本书:所教学科的著作,可作为青少年学习榜样的人物的书籍以及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希望你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

(二).教师面对的是具体的儿童

儿童是不同的具体的个体,是有差异性的,不能以同一标准要求儿童。如果教师不了解他的学生的情况,便很难使每个儿童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不了解谁听他的课,他就不可能备好课。

苏活姆斯基认为,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他的健康状况。"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而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有更好的了解有利于教育者根据不同状况对他们采取保护和增强健康的措施。

其次,教师了解每一个儿童在哪一种思维类型上占优势,不同儿童思维在运算进度及思考速度上的区别,确定学生能达到什么程度。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潜力发挥出来,让每一位儿童享受到脑力劳动成功的乐趣,从而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父母以及长辈的智力兴趣情况,家长阅读的书籍以及思维的方式往往给儿童思想留下很大影响。对家庭智力气氛的了解有利于深入了解儿童,同时也利于使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和心理品质。

(三).教学方法与教育教学目的相一致

教学方法随着学科的不同,教材内容的以及学生特点的差异而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比如演讲法在文学课上具有的特点与在数学课上具有的特点肯定是不一样的,这由于是感知知识的方式和脑力劳动性质不同。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上细节的变换受具体环境的制约,那么如何选择以及确定教学方法呢?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的组织因素和教育学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系那个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

(四)备课的几个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的备课观体现在其备课的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包括:新学年的备课,课堂教学体系的备课以及单个课时的备课。

第一个阶段的备课,教师开始深入思考以确定整个学年本科课的基本方针,分析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并根据学生上学年成绩研究他们的知识状况以及将来应达到的水平。

第二个阶段课堂教学体系的备课,这个阶段的备课作用有:确定课的体系中每一节课的地位;在相互联系的课中完成教学任务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节课都是完整的整体,但是一节课的完整性,并不是说它与其他节课是脱离的。相反,这节课与前后几节课的联系越紧密、教师越清楚地想像这种联系、思索得越深入、则每一节单独进行的课的结构就越完整、越合乎逻辑。"。

第三阶段是对具体课时的备课。这个阶段的备课也从研究和分析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开始,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在分析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选择与教育教学目的一致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教育目的以及方法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材进行加工,从各种资料中选择补充材料,丰富教科书阐述的内容;教师自如地掌握教材内容;找出逻辑中心,编写课时计划;准备课堂上将要叙述的内容。

四.苏霍姆林斯基备课观的启示

(一).备课既要紧抓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要准确掌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等,熟悉掌握教材,以教材为载体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但是这是远远不够,教师越是能够自如地运用教材,学生学的就越是轻松。教科书上的知识在教师准备教给儿童的知识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小,教材上要教的知识对教师来说应该只是入门的常识,才不至于把备课变成死抠教科书。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师备课可以根据需要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为课堂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与读书,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进行思考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上得到提高。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

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有效地备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师不了解他的学生的情况,不了解谁听他的课,他就不能备好课。"同时,复杂的教学工作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往往给课堂的任务带来麻烦,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备课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准备,而且是指导学生智力活动的准备,教师应当在在课前对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深入考虑。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会随着学科特点与教材内容的不同而变化,智育的成效如何就取决于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要使智育得到完善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应与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相一致,与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周密地考虑讲授知识在学生头脑里将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挑选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其备课的各个阶段,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深入分析,并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其关于备课的思想以及创造性地利用这种思想,有利于学校及教师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周汝平.有效备课师生双赢[J].教学论坛,2010

[3].方晓明.浅谈如何有效备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1

[4].B.瓦西连奴.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备课[J].陈旭晟,译,1983

篇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北工商附小 王文明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不爱学习,非常懒惰,不做作业,皮很厚,没有上进心,没有自尊心和荣誉感。这样的学生是每个老师都感到头疼的。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找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他们不爱学习,懒惰,不求上进的原因,一部分是孩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造成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造成的。

当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第32条时,我明白了还有一种原因是老师造成的。他说:“无论是具有形象思维的儿童,还是具有分析思维的儿童,都会出现智力过程迟缓的想象。老师由于没有弄清这是怎么回事,常常做出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完全错误的,过早的结论。对一些思维过程显然迟缓的儿童所发生的误会是特别令人痛心的。他们思维的迟缓性引起了老师的不满。于是使得儿童精神不安,他们的思想好像也麻木了,终于弄得什么也接受不进。”回想起我以前的一些做法,我常常痛恨他们,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们。这样使他们更加自卑,更加不想学习,他们听到的是老师和家长的责骂。

根据以上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坏学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病。他们的心里需要温暖,需要鼓励。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要好的愿望,都希望听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心病必须用心药来解。

对于那些缺少爱的孩子,要用爱心来温暖他们的心。我们要处处关心他们,经常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让他们得到爱的力量,激发他们去勤奋学习。对于那些智力迟缓的学生,我们要降低他们的学习要求,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着大家的面尽量不批评孩子,要经常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们。这些孩子心中的火花容易熄灭,我们经常说他们只有五分钟的热度,确实如此。我们要用水浇灭我们心中的怒火,而不能浇灭学生心中还冒着烟将要熄灭的火,我们要赶紧想办法再次点燃将要熄灭的火,我们要花很大的精力去观察每堆火的火势,并不断地给他们扇风加油,使它们烧得更旺。千万不能点燃了就不管他们了,他们会自然熄灭。当然,点火的方式很多,要找到每堆柴的易燃处——学生的闪光点。有的孩子体育很好,我们就从体育好的优点,引导他把体育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有的孩子爱劳动,但是怕学习,我们就要表扬他,鼓励他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我们应该逐渐地提高他们的劳动要求,增加他们的劳动难度,提高他们的劳动效率。他们会发现劳动不是那么简单,不动脑是做不好事情的。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要热爱学习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每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闪光点,我们要从每件小事上发现它们,要用温暖的语言唤醒他们求知的欲望和信心。

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这是一个艰难而又细心的工程,也是一个爱心工程,考验着教师的细心、耐心和恒心,你的细心、耐心和恒心超过了学生,你就战胜了他。请大家铭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他们心中的火花,不断的扇风加油,这才是他们搞好学习的不竭动力。

如何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思考

北工商附小 张然

提高孩子注意力这一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永恒的话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而且值得探讨的领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第29条建议,让我感触颇多。

要想掌握儿童注意力,就需要先了解研究儿童的心理,了解他这一年龄段的思维特点。低年级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更多的是无意注意,而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

无意注意它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例如大家都在听课,忽然有人铅笔盒掉地上了,同学们都不由自主的转过去看他,这就是无意注意。而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上努力的注意。例如一个孩子正在专心做家庭作业,听见客厅电视上正播放他感兴趣的动画片,他的注意力就会不由自主地转向动画片在播放的内容。这时还是无意注意,但是,他想到应该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旧把注意力集中到作业上,这就是有意注意,这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于一定目的要求的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应用各种教具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是无意注意。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于新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这是有意注意。如果孩子们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身心投入,逐步克服困难,这种学习的本身渐渐引起他的兴趣,他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学习上去了。这时有意注意,也就转变为无意注意了,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无意注意,这种无意注意,可以成为“有意后注意”,这是在教学中对学生最需要培养的一种注意,也就是培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任何工作和学习都要求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作用,因为只有有意注意,而没有直接兴趣的工作和学习是很吃力,难以持久的,同时任何工作和学习,都有它比较枯燥和单调的一面,而且常常有别的事物在干扰我们的注意,所以只有无意注意也是难以持久的。

孩子们的思维就像是许多的小风筝,而注意力就是那一根根细长的线,老师们要想让这些思维的小风筝不要因为种种原因飞离,那就要小心地控制风筝线。这一片风筝一开始,还是熙熙攘攘的飘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时,如果起了一阵大风,就有可能有一小片风筝,挣断了风筝线,飞走了,又过一会儿,遇到一片树林,还有一小片风筝,可能就挂在树梢上了,也挣断了风筝线,孩子们思维的那根风筝线断了,他的注意力不集中了,那么我们讲给他听的,让他看的内容,他就再也不看了,不听了,这就是思想开小差了。

怎样才能把一群坐立不安的,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吸引在自己的身旁呢?

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就要形成,保持儿童有这样一种内心状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是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我们要动用智育的一整套手段来创造这种状态,要创造前面所说的情绪高涨的状态,单单依靠在上课采取某些特殊方式,比如选择恰当的直观教学,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取决于思维的素养和情感,取决于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那么我们要在孩子思维的土壤上投下一颗种子,等着它生根发芽,我们要在孩子的心中点燃星星之火,让星星之火燎原。这是对儿童思维施加的一种非常精细而微妙的作用。例如,上《9加几》时。可以提前给孩子们听了一首凑十歌,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拍手一起玩凑十游戏,最后再让孩子们口算两组口算题,第一组是9加几、8加几、7加几等于10,第二组是10加几等于十几的口算题。做了这三个活动准备之后,孩子们再学习9加几时脑中已有充分的知识准备,这些活动为孩子们学习9加几点燃了星星之火。这时再问9加2等于几,此时孩子们的星星之火点燃了思维,形成燎原之火。孩子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有的孩子用接着数的方法,绝大多数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凑十法,而且孩子们能自主地运用凑十歌来说明计算过程:“把2分成1和1,9凑1合成10,10加1等于11”.凑十的方法渗透水到渠成,这就是孩子们在前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在解决新问题时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体验到解决问题的自豪感。

学生们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这时候好像又苏醒了,更新了他竭力向所提的新问题靠拢,学生不单是在听讲,而是在自己的意识中搜索某些事实和现象,对他们进行思考,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使学生意识里有一点思维的引火线,也就是在所讲的内容前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知识经验,在感知教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越积极,他学起来就越轻松,这样做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把孩子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他们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学生身上,努力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否则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最乖巧的孩子,尽管他,想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努力去理解和记忆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手段也是一种有力手段。但是在运用直观手段时,应事先考虑好怎样从直观的演示转到抽象的概念,考虑好何时从直观的演示转化为概念定律的讲解最为合适。

篇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从中能学到好多有价值的知识。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教师的时间和教学阶段的相互依存性。知识的难易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什么岁数增加了,成绩却不行了?”但为什么他们在低年级时能处于同等地位?这就说明他们的智商应该是相差不大的。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之一就是“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的表现。

我们怎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队伍、都能轻松快乐的学习呢?那就是教会孩子学习!常言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只要会学习,他们就不会落伍、就不会感到困难!可怎样才能教会孩子学习呢?这就需要在孩子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这里可能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在其中起着作用,也或者是我们的教师未能把学生的基础夯实了,导致部分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断节。

我们在讲课的时候还要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如果他掌握教材的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一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而在心灵没有参与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没有信念。由此我们还是得出那个同样的结论: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这是教育素养的基本方面之一。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刻求知识的火焰。我们还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在大纲里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所以在低年级该让学生学会的知识都要掌握、学会、领悟。虽然说着容易做着难,但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尽力而为。

篇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作为教师,我们很多人都体会到过:有时候,一节课40分钟过得很快,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情感汇聚到了同一个轨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一节课下来,教师精力充沛、心情舒畅;有时候,一节课却过得很慢。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挤牙膏似的,一词一句停停顿顿,不管如何撕心裂肺的吼叫,总不能平息那烦人的吵闹声。一节课下来,教师身心疲惫,心情郁闷。

教师工作的核心是学科教学,学科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所以,课堂40分钟时间是我们整个生活时间的经典。这一个个40分钟的生活质量决定我们整个的生活质量,也代表着学生在儿童时代的生活质量。对学生也好,对自己也好,提高40分钟的效率是在新课程时代下为学生减负,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一条捷径,是我们教师的用不放弃的追求。

提高40分钟的效率并非是“精心备课”能“解决”的,更需要我们的教学经验,对“课”的正确理解,对学生发展的正确把握。作为年青教师,我觉得对这些很“玄乎”、很 “抽象”的东西很难去正确理解、正确把握。我不敢肯定“什么样的课”是有效的课,“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有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在这些核心问题面前总显得那么力不从心。记得在前几次教研课之后,教研员高老师总会跟我讲同一句话:“教学内容只是载体,发展学生思维才是根本。”这句话从字面来看很好理解,但真要揣摩出真意来改变课堂教学行为却很难。

零零落落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很多章节,有很多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颇深。他说:有的教师动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使得学生往往用不着在进行思考了。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学教师被认为是讲解算术应用题的高手。为了使学生容易“领会”应用题的条件,她事先准备了许多图片和表格,有时甚至把应用题谈到的实物拿到课堂上来。看起来,她的学生解应用题很顺利。但是,当这些学生升入五年级以后,却使教师们深为吃惊:原来那位女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根本不会解算术应用题。事实的确如此,因为那位女教师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困难,所以他们事实上并没有学会积极地思考。可以想像得出,这位女教师在前4年里,许多教师会交口称赞她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甚至她自己在反思时也会以此自豪,认为自己的教学能注重实物演示,真正体现了一切知识都源于感官的知觉!然而,在第五年时,我们才发现这位女教师从来没有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催眠状态。

不难看出像这样的女老师的确是在“认真备课”,然而这样的认真似乎走错了方向,给学生的发展带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大师举的这个案例是想告诉我们,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即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课堂40分钟里,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应当使学生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包含学生从事的积极的独立劳动在内。学生不应当单纯地听讲和思考,还应当动手做有些事。思考应当从“做事”中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所有的学生才课堂上才肯思考,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才会消失。大师的这番理论,是我们现在小学科学以探究为核心的思想的根源,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更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途径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时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和思维素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脑力劳动在不断有效地进行着。

学生的脑力劳动的进行,伴随着的不是教师简单说教和学生机械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有目的的探究过程。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积极营造探究的环境,要让学生的课堂行为赋予有解决任务的性质,才能让他们的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的越加明显,从而是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具体到教师操作方式,我们看到大师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践中去证明一种解释和推翻另一种解释。我们能感受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某个知识有所了解,更是对这个知识所关联的其他知识有深刻、全面的、客观的理解。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显得稳稳当当、扎扎实实。

在此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退休前,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晚会。这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事实上还相当的年轻,她从20岁开始工作,到退休也不过45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要退休呢?大家都不理解。奇怪的是,这位女教师连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当她在学校工作满25那天离开工作。她的告别讲话,消除了所有的疑问。她说:“ 亲爱的朋友们,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事业。我在这个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这是我的不幸,是我生活的悲剧。每天都盼望着课快些结束,喧哗声快些消失,可以一人独处。你们感到惊讶,一个45岁的妇女就离开了工作,而她的健康还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经受了内伤。受内伤是因为工作没有给我乐趣。我的心脏病很重。劝告你们,年轻人,自己检验一下,如果工作没有给你们乐趣,那就离开学校,在生活中正确地判断自己,找一个心爱的职业。否则工作会使你们感到痛苦。”思考一下这个悲伤的故事。健康、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从心爱的事业中得到满足,都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对教育事业没有无限度热爱而强迫自己去做这份工作,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损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点的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与此相反,如果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到么这种人生绝不会像那位女教师一样悲哀。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歌词:因为爱,所以爱。在选择做老师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

此外,书中还提到,我们的劳动处于经常变化的局面中,有时令人十分激动,有时情绪抑制。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碰到生气的事或突发的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消除激动和气愤的方法——幽默。他这样说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学生们之所以热爱和尊重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会从每一举动中、每一生活现象中看出很小一点可笑的事。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篇三: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我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禁思想豁然开朗,更感叹他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让我们终于找到了基础教育的源头。他生活的时代虽距今甚远,但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对我们来说,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像与我们面对面交谈,针对我们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他的书不愧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我庆幸自己拥有它,犹如一杯浓茶,品一口浓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我想他会一直是我教学中的良师,工作上的挚友。下面我就谈谈感触最深的几点:

第十八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书刊的兴趣。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终身学习,首要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学会阅读。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当然,阅读能力不可能是天生具有或自然形成的。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惟有在阅读各种文件或书籍报刊中练习。”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不待教师教,自己能读。

篇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横林中心小学

丁婷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教师的典范,做人的榜样,世界教育大师。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不禁感叹苏霍姆林期基的时代虽距今甚远,但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对我来说,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干渴的灵魂,像与我面对面交谈一样,针对着我们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下面我就谈谈感触最深的一条:“要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阅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唯有阅读才能不断丰富我们教师的知识底蕴,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想使备课不成为单调乏味的坐着看教科书,那就请读科学作品,要使你所教得那门科学原理课的教科书成为你看来是最浅显的课本。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备课就无须花几小时了。”

《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这样一位老教师,他有30多年的教龄,在上完一堂极其成功的公开课后,当听课老师请教他为这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时,这位老者感慨地说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多么耐人寻味的回答啊!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设计得天衣无缝,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让人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的原因。我想,这15分钟与一辈子的区别和联系就在于两个字———读书。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大海。

我们常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不断的学习就没有扎实的知识和开阔的思维,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知识面越来越丰富,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不学习只能是“坐吃山空”,仅仅靠课前准备几个小时已经不足以自如地驾驭课堂。教材中的内容只是常识,教师还要广泛涉猎知识,既源于教科书又要高于教科书,将难以消化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宽广得多的时候,才有可能深入浅出的应对所教的内容,将死板的教科书变成激发学生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的成长途径有很多,但惟有读书,并带着对自己实践的反思进行阅读才是最重要、最珍贵的。阅读教育大师的文字,反思自己,才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自己读的书太少了。读书少了,自己的课堂中就缺少了些灵气,教学语言较为苍白,有时一个问题绕来绕去也说不明白,用一个词语思考许久也想不出合适的;有时想得很好,可倾吐出来的话语却很“蹩脚”„„读书少了,提笔犹如有千斤重,更别说下笔如有神了。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的阅读也不仅仅是为了上好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精髓传播下去,读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喜好,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去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使自己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才能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会将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使得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篇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1970年去世的,到2010年就整整40年了。整个世界在迅疾地变化着,重新组合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变化而来的是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浪潮。在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当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在努力保持着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祖辈们留下来的精华,这也包括每个国家或民族业已成形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活动。像中国的孔子,他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但他的思想不但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被研究着;像乌克兰的苏霍姆林斯基,虽然他离开我们已近40年,但他留下了他的思想,留下了使乌克兰人引为自豪的,同时被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研读、实践的教育财富。这都是教育的真谛,思想的精华。这些久远或不太久远的有关育人的真谛被保留下来,它们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消失。因为事实证明,它们对现代人、现代教育、现代学校仍然有巨大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不依赖于城市的位置、地方的远近、学校的大小、是农村还是城市,而是永恒的,它不论对学生、对教师、还是对教育管理者,甚至对家长都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个意义是对于儿童的爱、对儿童的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孩子———一个真实的人的爱,不应受年龄、性别、性格、身体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爱和尊重首先是要从正面给孩子以肯定。只有发现、肯定他的优秀品质,而不是盯住他的弱点、强化负面、否定的评价,他才能够很好地发展。爱孩子要首先理解孩子,肯定孩子。如果这个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他就不会不尊重别人,不爱别人。而“学会尊重自己、爱自己”这样一个品质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不可能自发生成的。孩子是需要学校、需要教育、需要教育者的。

在当今社会,我们发现,在问题儿童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认知的、道德的等很多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尤其关注那些有问题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在工作时就发现,这种孩子(当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患儿童)常常被清除到普通学校之外:或者是被还给父母,或者是被送进特殊学校,有的甚至被划入工读学校的名单之中,也就是被排除在正常的教育体制之外。在中国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不仅不是一个正确的途径,而且绝对不应当成为途径。应当让这些问题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生活在健康的孩子群体当中,因为他们的发展是最难的,只有在与普通孩子的共同交往中、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参与共同的教育活动和学习过程,这些有问题的孩子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有可能成才。但具体如何实施,则需要教师、教育管理者非常细致、耐心地思考和行动,需要教育者的真挚的爱心和丰富的智慧。由此才产生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时代价值的第二个意义,我认为是倡导每个人、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更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主张。精神的教育、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不应当是某一个人做的事,而应当贯穿于学校全部活动中、贯穿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贯穿于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中、贯穿于每一个家庭之中。道德世界对个人的精神世界是有重要影响的。在形成孩子美好的精神世界的多种影响因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教会孩子如何感知幸福、如何拥有一个真正的幸福童年。

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是一个会感知幸福的人,但是授人以幸福、感知到幸福,在每个教师、每个孩子,甚至每个家庭生活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财富上、物质上是富有的,就是幸福;比如,孩子对于幸福的理解或许会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他可能以得到自己没有却非常希望拥有的东西为幸福标准;再比如有的教师会认为,他努力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而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这就是幸福。

面对幸福的五花八门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怎样阐释和实现自己的幸福观呢?他把自己的理性思考与创造性实践结合在一起,在自己的学校创立了一个关于幸福教育的模式,这个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建构一种学校文化:情感文化和需求文化。多数的学校活动中可能都没有这两项内容。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谦虚、自信的品质,这是两种处理不好可能会顾此失彼的品质,必须要有意识地在营造情感沟通、情感互信的氛围中引导和培养,要先让孩子们感知到这种谦虚、自信的品质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要用直观的情感交流唤起他们的这种愿望,当然,这种自信和谦虚是有程度限制的,应当不会超越父母和正常理解的范围。用爱心赢得爱心,用信任赢得信任,用关心教会关心,用尊重教会尊重,等等,这些都属于情感文化的内容。

另一种文化是需求文化,也叫愿望文化。愿望文化是培养孩子们有帮助别人的愿望或者需求,尤其是在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要注重引导男孩子帮助女孩子,引导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引导孩子帮助比自己弱的孩子,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老师,甚至父母。学校、教师要从心灵中唤起孩子们这种帮助他人的愿望,使他们拥有这种需求。所有事情都是从细微之处做起,每天的学习活动、熏陶活动都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内容之上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确建立了这样的学校文化体系。

第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思想。这种文化是说学校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学校所展现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应当体现这个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愿望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管教学大纲一样、教学计划一样,但是现实中仍然出现了各式各样不同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优秀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学校。

这里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老师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对这个学校的氛围做了什么。别人只是给这个学校提供最大的物质帮助,只有主人们,老师和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包括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用双手构建的学校环境,才是具有自己独特风貌的学校。在贡献自己的智慧、付出自己的感情、建设自己的学校的过程当中,建设者都会获得一种责任、愿望及需求的满足。

一般而言,教育机构存在两种大纲:一种大纲是来自上面的、整个教育体系的大纲,这是由国家规定的,或由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的而每个学校不可能更改的教学大纲;另一个则是同样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而且又具有特色的大纲。苏霍姆林斯基的体系中所拥有这样的大纲,这是可更改的,可以自己做主的大纲。这种大纲是个性鲜明的大纲,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个别孩子的大纲。这种大纲应该是针对个别孩子的特殊个性,甚至针对教这个孩子的某一个课任老师所做出的一些规划,是区别化、个别性的大纲。就像顾明远先生报告里面讲到的,他赞成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和谐教育思想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正是通过这个第二个个性的大纲来实现的。因为在苏霍姆林斯基眼里,孩子从来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精神发展及生理发展都是各有特点的。所以,和谐发展对于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尺度。这就不可能对所有孩子使用同样的标准来实现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尽管同属于有个性的孩子,但他的智力水平、身体发育状况,甚至他的特殊脾气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特性。然而人类有一个共同的道德准则,教育也有一个学生发展的普遍性目标。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公认的道德的目标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应当是学校全部活动、各个教学科目都要为之服务的,都服从于它的。当然,所有这一切,没有教育者、没有学校及教师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教师是学校的形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教育的面孔,是孩子在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最重要的人。所以,学校取得怎样的成就,学校任务完成得怎样都取决于学校的教师怎样实践和完成他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职责。简而言之,我觉得教师应该热爱孩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自己的学校。这就是教师行为的主旨,不论时间和环境如何变化,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

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己对教育的感悟和实践给他的同事们和乌克兰的教师们写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知道,在中国,这本书是所有外国教育译著中发行量最高的;在中国教师那里,这本书也是苏霍姆林斯基众多著作中知名度最高的。所以,像今天我讲的这些东西,诸位也可以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找到它的影子,包括另一本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也有这样的内容。我非常想对在座的和所有的中国同行们说,真心地希望你们在完成自己非常不简单的、非常艰巨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借助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或者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言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引发创造性的思考,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如果这些都成为现实,就足以证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了。我也是教育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我真诚地希望能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义与你们共勉。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意义进行了思考与概括。本文所提出的与中国教师共勉的核心内涵有:热爱孩子、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校,这些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的、也是恒久的品质,它们不会因为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篇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减负;少教多学;增效减负

【中图分类号】G40-09

A Tentative Study on Suhomlinskis Thoughts on Reducing Teachers Burden

Wang Yang

Abstract: Students heavy burden issue has gained wide attention and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s among all walks of life. However, teachers heavy burden issue hasnt got the attention it deserves. Generally, teachers bear too much burden which leads to their passive and tiring attitudes toward work. How to reduce teachers burden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education quality? The great educationalist Suhomlinski gives us some enlightenments on this issue. Teachers should seek efficiency in each teaching process to liberate themselves. School administrators can reduce teachers burden by offering help and streamlining their work. Parents should also assume their due responsibilities and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eachers to help reduce teachers heavy burden.

Key words: Suhomlinski;reduce teachers burden; teach less learn more;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reduce burden

当前,教师们普遍抱怨负担过重,压力很大,很多不堪重负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甚至选择了跳槽。我们通常会关注到中小学生负担重压力大问题,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呼吁给学生减负,但很少人关注到教师的负担问题。中小学教师的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繁重,学生升学压力大,教学、班级管理,培训、进修、科研等事务多。教师工作远不像企事业单位那样固定朝九晚五,课前教师要备课,跨年级代课的老师则还需备不同年级的课,课后要批改作业,组织考试,批阅试卷等,尤其是班主任和毕业班的老师还需在晚上或周末加班补课,老师一整天都在上班或是为上班做准备。除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班上同学的大小事务老师都得留意。下课后,教师还得奔赴于各种名目的培训课,听课评课和教研会议,担有行政职务的老师还需承担行政管理工作,有的学校还规定教师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没有空闲时间—这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他不仅伤害了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负担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学任务本身,学校其他事务和学生管理。细读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们可以得到如何给教师减负的启发:这需要教师本人、学校管理者和家长三者通力合作。

一、教师要敢于解放自己,通过转变观念和优化教学过程来为自己减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第二点就谈论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他认为“”教师的时间问题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就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那么如何完善教学过程,使小溪流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来到学校里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还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我們的教师很多情况下之所以觉得很累,是因为太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把学生完全看成了一个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理解,缺乏体验,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识记知识。学生的负担加重的同时老师的负担也会加倍。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两套教学大纲思想”,他建议每一位老师分析一下所授知识的的内容,把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的划分出来。这些知识是学科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知识,通过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当前我们的教师喜欢滥用学生的记忆,希望把教材以及要考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背记。这样一方面学生的负担加重了,另一方面,老师要四处找资料,备所有知识的课,在课上填鸭式的塞给学生,课后还要抽查学生背诵,组织考试,评阅试卷等等,这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的负担更是加重了几倍。更糟糕的是,这样的事倍却只能取得功半的效果。学生疲于应付繁重的背诵任务,不会思考,不会观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反倒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追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教师主要是教授好并让学生记忆学科最基本的知识,为他们创造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然后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和思考,自己探索,只有学生学会了思考,他才能真正掌握教材。2004年由新加坡当局提出来的“少教多学” 思想实质上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上述思想的体现。 “少教” 不是不教,而是教师教授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和方法,也就是授人以渔,教师创造性地,有选择性地,启发性地教而不是面面俱到,填鸭式地教。这种少教既减少了教师的无意义且繁重的工作,又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因此他们能学到了远比教科书上更多的知识。endprint

除了树立“少教多学”的教学观,教师还应培养终身学习和广泛阅读的学习观。坚持终身学习和阅读并不是给教师增加负担,反而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让教师少走弯路,对知识理解更深刻,传授知识更加生动,学生接受的越快,课堂效率就能越高,从而就能避免那些低效的,重复的,繁重的教和学,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减负增效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位老师,在区里上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当别人问他花了多久来备这堂课时,他说“对于这节课,我花了终身在备课。但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只用了15分钟。”我们现在有很多老师,天天抱怨要备很多课,没有时间课外阅读和学习。这是因为他们把阅读学习和备课割裂开了,他们认为阅读学习和备课没有关系,甚至学习只是占用了自己本来就很少的时间。其实所有的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都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就建议教师们能读所授学科方面的书,励志人物的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这些知识能让我们加深对学科的理解,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从而大大地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和管理,减轻负担。“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科学知识,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于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学生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教育技巧的高峰。”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分为这样几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考试评价。如果教师要想为自己减轻负担,则需要完善这几个环节,通过提高效率和质量来简化自己的工作。

1.高效地备课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现在有很多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尤其是新进的青年教师缺乏经验,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备教材,备学生,甚至希望把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都预演一遍。备课全面的考察了教师的资料分析处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决策能力和了解学生的能力。就像前文说过的,坚持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是高效备课的前提,因为学习能提高教师的这几种能力。高效地备课,选择典型的内容和恰当地方式呈现给学生,不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减少了很多课外的辅导和讲评等,从而减轻教师负担。

2.创造性地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如果教师在课上把最重要的知识以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教给了学生,那么学生和教师都不用课外花大把大把的时间进行重复的补习辅导。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减轻负担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向课堂要效率。如何创造性地上课?那就是用创造性的方法把创造性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以实现创造性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的知识输送。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选择最核心的内容,以实现教学最优化。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了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良好的表达能够帮助学生的理解。而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的讲解只会让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在底下一头雾水。所以如何创造性上课是教师需要花时间研究的。它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它也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

3.有针对性地布置和检查作业

作业是学生强化课程内容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业繁重是目前学生负担中的原因之一,也是被社会所讨论批评很多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作业多也就意味着老师的负担更重,教师需要批改越多的作业,花更多的时间讲解这些题目。如何巧妙地布置和检查作业,使老师学生实现双赢。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到学科和材料的特点,要尽量让学生完成实际的作业,如画图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运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课外作业应当使学生的知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

4.全面地考核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一般是为了了解学生对于所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则应起到导向,激励,促进发展的作用。现在很多学校周周考,月月考,学生疲于应对一场场考试,教师要监考一堂堂考试,课后还要批阅成堆的试卷。期中期末教师要给学生评语,可是很多老师都流于形式,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打分,语言也是模式化的,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评价,当然也不会有很大的效果,每年重复着低效而无意义的评价。如果教师可以通过考核了解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便可以有针对性的讲解,就能节约很多时间。可是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诊断问题,更是为了促进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激励学生,不要让学生因为评价而沮丧灰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那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大河的生机勃勃的溪流。”如果教师能花心思设计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在平时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通过评语向学生传达一种鼓励和积极的力量,那么学生便会有所改变,所谓的困难学生,难管学生将会减少,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负担也会大大减轻。

二、学校要全力支持配合,通过引导发展和精简工作来帮助教师减负

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地方。学校要对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導,让教师在减压的同时也得到全面发展,。

(一)学校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对教师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地方。学校要对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给予指导。苏霍姆林斯基在《与青年校长的谈话》书中就介绍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的校长,应该如何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校长要分析教师的工作,最适当的形式,就是去听课,就是定期的去听所有老师的课。”“校长去听课并不仅是为了给教师提建议的,而是要把每个老师的精髓部分吸取过来,再分享给大家。”他甚至认为校长应该和教师一起备课,思考,教会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脑力活动。

(二)学校管理者要精减教师的课外活动和管理工作,给教师更多的自由时间

当前有很多教师抱怨很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应付各种书面材料和参加各种培训,会议和辅导上,他们本来就有限的空余时间变得更少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要撰写大量重复的材料必然免不了会被敷衍对待。学校管理者要尽量减少教师除教学以外的工作量,给教师自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他陷在写各种总结和计划的时间就越多,那么他没什么可教的时刻就来的越早。”因此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教师一年只写两份计划,一份是教育工作计划,一份是授课进度计划。因为这两份工作都是教师很有意义的创造,它们不是为写而写,而是进行创造性劳动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在上课以外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如学校校务委员会,课外辅导等),每周不得超过两次。应当尽可能的多留点时间给教师用于自学。”“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在帕夫雷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实行宽容的,自由的管理,给予教师帮助而不束缚和限制,减轻教师的负担,他把对学生的爱、信任和支持也运用于教师的管理上。

三、家长要提高教育素养,加强责任心,承担起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义务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教育素养很低,缺乏责任心,因此教师就往往不得不承担起应该由父母承担起的义务。现在中国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是源于很对个家庭出了问题,家庭关系破裂,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都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教师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承担这些孩子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全面给教师的工作“瘦身”不能仅靠一方之力完成,教师本人、学校管理者和家长都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互相帮助和配合,才能让我们辛勤的人民教师卸下重复的、无意义的、本不属于他们的担子,才能促进我们的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上一篇:玉漏迟,玉漏迟史深,玉漏迟的意思,玉漏迟赏析下一篇:写草原风景的诗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