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2024-04-08

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通用10篇)

篇1: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读完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在这科技飞速发展与教育改革进行的大潮中,身为新时代新型教师的我深感自己的身上的责任和压力。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抽出时间来阅读教育书籍,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厚自己。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他从基层教师身边出发,由一些普遍现象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给我的教学起到了指导和借鉴作用。我感受到了一个教师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感悟到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使我对教师这个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并明确目标:

1、不断学习以提高自我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拥有一条潺潺的小河。”而在这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作为教师更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与潮流的发展,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到:“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另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这一些至理名言更是值得我们深思与体验。

2、宽容待人

作为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来面对学生,再宽容之中了解孩子;当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我们常会看到孩子难过的表情和无辜的眼神,我也常会有舍不得的感觉,但时常在心软后,往往感觉自己太苛刻。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大人都会犯错,何况一个小孩。我们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孩子犯的错误,并巧妙合理地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教育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改正错误,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我们要允许学生出错,因为在错中他们可以获得更多更精彩的人生体验,在错中可以学会发现和创造。

我们作为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份谋生的差事,那你永远都无幸福可言。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珍惜自己”、“赏识学生”、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那么我就是快乐的,我也会是幸福的,我更会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3、反思常态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建议每一个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我也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面向教育事实本身”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日记、观察日记和行动研究日记,通过这些日记和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

以上只是我阅读后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远不能透视这部著作的全部内容,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还有待于广大的同行们通过精心地阅读、细细地品尝,在应用实践中体验、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观念,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



篇2: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昨天晚上开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这本书由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心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

开始捧着这本厚厚的著作,草草一翻——这么厚,密密麻麻么的纯文字,甚至连一丁点插图都没有,说实话,在印象中,这类理论名著是很难“啃”的,心底是缺乏底气的。但是,读了朱永新老师和李镇西老师的书后,还是迫切希望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于是,还是静悄悄地开始了阅读。读得越投入,底气竟逐渐递增——没有想象中的难懂。嘿嘿,读过《译者的话》,读过《成长的三个阶段——编者序》,在开始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时候,我已经爱上了这本厚厚的印象中的“理论”书了。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孩子们以及他的家长们迎面走来,带给了我无尽的思考。

在《我的学生们的家长》这一章节,苏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要想很好地了解孩子,就要很好地了解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及祖父母等。接下来他用了整整12页的篇幅介绍了他即将要一起学习生活的孩子。面对那一群在战争中留下很深伤痕,留下了至今尚未痊愈的创伤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仔还没正式和他们接触之前早已经把所以情况都熟记在心。想想自己,和孩子们一起都快整整一年了,自认为爱孩子,自认为在努力了解孩子,但是我真正了解哪个孩子的家庭呢。只知道孩子表现差强人意的时候埋怨家长为了生意不顾孩子。苏霍姆林斯基烤虑的是他是否有足够的仁慈和热情温暖他们的心。对于我的孩子,单纯得多,可爱得多,问题少得多之又多,只要多一些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丝赞许就足以温暖每一颗稚嫩可爱的童心。但是我居然做得如此苍白。家庭作业家长没签字,有错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埋怨家长没负责;孩子吵嘴了,闹架了,心里忍不住地要生气,冲他们吼……或许,我把更多的微笑给了乖巧懂事的孩子。此刻,我再次强烈感受到那些存在这样、那样不足的孩子更需要我的仁慈和热情。现在的通讯如此发达,家长的意识比之以前要进步得多,要了解孩子的所有

情况应该是一件更加容易的事情,关键在于我的行动。对,我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行动。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行动注入了一支强行针。

孩子应当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作的世界里。当我们要教会他阅读和书写的时候,就应当让他置身于这种世界。而且,孩子在踏上认识阶梯第一阶时的感受如何,心境怎样,决定着他日后整个认识的道路。一想到这一级台阶正在成为许多幼儿的绊脚石时,简直觉得可怕。

我开始同孩子们进行到词语源头去的“旅行”:让孩子们看到美的世界,并竭力使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词语的乐音。我力求做到使词对于孩子不光是事物和现象的标记,而是还包含情感色彩——它的芳香和细微差异。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像听美妙的旋律那样聆听词语,要让词语美和词语表达的那部分世界的美能引起对字母的兴趣,也就是对表达人的言语声音的那些花纹的兴趣。

我们到词语源头去“旅行”时总是带着画册和画笔。下面就是我们最初的一次“旅行”。我确定的目的是让孩子看看“牧场”这个词的美和它的细腻色彩。我们站在垂向池塘的一棵柳树下面。远处是阳光灿烂的一片牧场。我对孩子们讲:“你们看,我们面前多美。草地上有蝴蝶飞舞,蜜蜂在嗡嗡唱。远处的牛群像玩具一样。牧场看上去像一条淡绿色的河流,而树木就像是深绿色的河岸。牛群在河里洗澡。看,这初秋季节开出了多么漂亮的花。咱们细听听牧场上的音乐:听见小飞虫的嗡嗡响和蝈蝈的歌唱了吗?”

教书育人,乃师之天职。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道”,不仅是指为学之道,还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白做人处世之理。新的《义务教育法》也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德育之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还有另一段话:“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孩子在教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的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罪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他们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这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们的爱,父母的亲昵温存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结合的那种爱。”这些都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以其不断发展的形式呈现于三部曲

中。而我们在自己的任教生涯当中要遵循一个准则“与人为真,与人为善,与人为美”。真”,真诚也。它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基础,只有敞开心扉,倾听心声,才能感化心灵。这就需要教师在做思想工作时应以“真”待生。让他们觉得你可亲可近,没有任何距离感。“善”,和气也。它是师生沟通交流的方式。用一颗善良仁爱的心去对待一切不良行为。正确评价学生的最佳方式,不应简单粗暴,而要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钦佩你,从而信服你。“美”,美好也,即一种细腻的情感和情感修养的美。它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媒介。更能使学生积极地看待人生展望未来。即使在现实中存在缺陷与不足,但并不能掩盖美好的事物,因为美在心灵,即一种内在美,让他们懂得悟美,掘弃丑陋的思想。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博大思想,联系今天的学校实践,有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反思。我们的教师尤其应开展教育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这是教师思想成长和转变观念的基本条件,是学校革新的重要道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胸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憧憬,坚守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还应企盼着“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这也许就是教育工作应达到的一种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境界,其实这需要我们从平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才能得到体会。

随着孩子们识字水平的提高,书本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画书图书室。遗憾的是没能在书店里找到好的图画书,因此不得不由我自己来画和写。我画的第一本图书是关于严冬爷爷、狠毒的后母、善良的继女和懒惰的女儿的乌克兰民间故事。这本书画成之后篇幅也不算小——共有三十多页,每一页都有一幅画和几句话(有时只一句)。到1952年春,多数孩子都能流畅地阅读了。我们坐在草地上,有个孩子翻开图画书,读了起来„„这不单是读词,还用它们造句。这是创作。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就如同进入了画上所画的那个境界。他读的语调表达了情感和愿望的细微差异:严冬爷爷的善良、后母的狠毒、继女的勤劳和热情以及女儿的懒惰和冷酷。孩子们被他们所读的东西深深激动着:他们憎恨邪恶,为善良的胜利而欢欣鼓舞。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几十次地读一个故事,竟然总能兴趣盎然地听它。

篇3:对话苏霍姆林斯基

之一:成为儿童才能理解儿童

儿童世界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之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前言,载于《育人三部曲》第6页)

朱永新解读: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首先和大家一起读《育人三部曲》。这本书由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我们就随着这位著名的教育家,从童年开始走进孩子的心灵吧!

儿童是一个世界,一个特殊的世界,一个童话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逻辑、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审美标准、自己的时间尺度,用成人的眼光是无法看清这个世界的。儿童,也永远不会欢迎一个不是儿童的人闯入他们的国度。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要教育儿童,首先要理解儿童;要理解儿童,首先要成为儿童。你必须把自己变成儿童,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然后,你才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之二:真正的学校

真正的学校并不仅仅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学习,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领域。我越是仔细观察我们惯常所说的教学教育过程,就越发确信:真正的学校,那是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一个只是在讲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而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载于《育人三部曲》第9页)

朱永新解读:

许多人经常认为,学校就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让学生考一个好的分数,进一个好的高一级学校,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所以,考试与分数成为学校的唯一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坚决反对这样的观点。他一直认为,学校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场所,如果学校只关心分数、成绩,而对学生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不闻不问,这样的学校是没有出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走不远的。他形象地说,在这样的学校,教师的一座讲台有时会变成一堵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讲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感到手足无措。

所以,真正的学校,一定是关注学生心灵成长远胜过关注分数的学校。亲爱的父母们是不是也应该如此思考呢?

之三: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

我坚信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一个人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首要的就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许多教师(孩子,特别是少年把他们称为“面包干”)的不幸就在于他们忘记了:学生——这首先是正在进入认识世界、创造世界,进入人际关系的世界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中没有对人孤立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上课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孩子们怎样认识世界,他们形成什么样的信念,决定着他们精神生活的整个体系。但是认识世界并非只是掌握知识。许多教师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只是凭成绩和分数来衡量和评价孩子的精神世界,根据孩子学不学功课把他们分为两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载于《育人三部曲》第10页)

朱永新解读:

学校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机器看,还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如果用成人世界的标准来看,可能儿童就是两种情况,肯学习的和不肯学习的。许多父母也是用这个标准来看孩子,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之所以如此,与我们居高临下的心态有关。我们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我们用父母们曾经折磨过我们的事情继续折磨我们的孩子。

其中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我们没有理解教育的本真意义,没有真正把孩子们作为一个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活生生的人。没有了解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真正规律,孤立地就知识谈知识,就认识谈认识。其实,儿童认识世界也不仅是认知的作用,而是一个整体的合力造成的。

虽然你曾经也做过孩子,但是能否真正影响孩子,往往取决于你现在是不是有一颗真正的童心。

之四:教育首先是人学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如同医院的主治医师没有自己的患者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医生一样,一个校长如没有自己的学生就无法领导教师。所谓自己的,意思是指:他要从孩子进校之初直至取得中学毕业证书止,一直跟着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直接关注他的智力、道德、审美能力、情趣和体质的发展,同他有着共同的精神情趣,并向他传授自己的精神财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载于《育人三部曲》第11页)

朱永新解读:

教育是人学,意味着教育首要的任务是研究人、了解人,全面把握学生的思维、兴趣、才华、禀赋、个性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把教育比喻成一朵美丽的花儿的话,这朵花儿是没有什么主要的花瓣的,“教育中的一切都是主要的——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对儿童多方面兴趣的发展,或集体内学生间的互相关系,都是主要的”。所以,教师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多方面精神生活的导师。

要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就必须真正地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把孩子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研究。即使是校长,也应该好好地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伴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

之五:五岁前的教育很重要

童年岁月、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年龄在人的个性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正确地断定,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阐述过同样的意思,人到5岁时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也就是那样一个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载于《育人三部曲》第12页)

朱永新解读: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引用了托尔斯泰和马卡连柯的论述,也是想说明,儿童早期的教育在他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儿童早期对人的一生究竟有怎样的影响?现代科学渐渐地给我们一些答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比较了两个3岁孩子的大脑扫描图,发现缺少母亲关爱的那个孩子,脑部较小而且缺乏一些最重要的脑部区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霍勒教授认为,如果儿童出生头两年没有得到适当照顾,其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根本影响。

篇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值得永存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问世,是教育家用一生的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尤其是教育界的学者、专家、教师们,在这座纪念碑面前,可以聆听到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许多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在许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在许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部教科书──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这部“选集”,虽说过去有部分单行本,但皆因出版时间较久,翻译水平、文字水平都有不够完美之处,有些译文尚不完整,节译、意译、错译和疏漏之处也有不少。这次经过原译者以及一些教育专家、翻译家重新加以认真细致地校订,好些地方还进行了重译;在文字方面做了全面认真地推敲、斟酌和润色;在统一译名、译文方面也耗费了大量时间,付出了莫大的艰辛;在引文上,尤其在引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方面,一一核对,只要是有新版的,都按新版的译文引用;《选集》中的第五卷,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论文集,鲜为人知,这次也请专家重新译了过来,奉献给读者;每卷后都附有注释,是原著的补充,也是第一次奉献给读者,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著。

篇5:《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暑假中,我有幸拜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选集。

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反复锤炼,去腐存新。在读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毛躁与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

一、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学生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蔫”。学生“蔫”的原因也许不一而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教师对教材的讲述萎靡不振,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郁闷心情。教师对教材无动于衷的态度,立即会“传导”给学生,这一来,被讲述的内容似乎成了矗立在师生之间的一堵高墙。面对着难以跨越的高度,试问学生怎么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思考的那种倦意,然而,比起上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孩子们上这样枯燥的课更加疲惫不堪,也许只有下课铃声才能带来些许生气。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更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

新内容的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没有问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看来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叫起来,让他们复述教师讲述的内容的时候,他们都回答得前言不搭后语,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你们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索﹑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

真正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通过积极的努力,主动地去采摘,获取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倍加珍惜,更会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讲到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他说,要当做最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极少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

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篇6:《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在第二辑又见卡娅中,通过李镇西老师的记录,我看到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介绍,由此可见他的教育思想在全球都得到了有效地传播和实践。而卡娅写给学生们的回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教育大家的女儿,她对父亲思想的传承,对学生诚挚的爱感动着我。在信中、他用父亲的“需要—困难—美好”六个字诠释了对生活、对学习、学校和教师的看法,而作者李镇西老师,也正如信中所言,为了这无悔无愧的一生,他追随着苏霍姆林斯基,用心灵来滋养学生,以为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幸福的一生而努力执着。

篇7:重读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的教育家,他一生撰写过很多的供孩子们阅读的故事和童话,他从一九四八到一九七零年间,详细跟踪观察和研究了二十九个班级,共七百多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10年学习期间的生活,根据大量的实际材料,分析了这些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间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成长过程,揭示了他们的知觉、思维、情感、兴趣、需要、意志的心理发展和言语的不同特点。在他的选集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用事实来说明没有一个孩子未被赋予天资的。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就是要认真领会和深入研究他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探究教法,勇于创新,摸索出一条真正适合当地的教学方法。

因为就目前我们的教学方法而言,确实赶不上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我们不仅在教学中缺少耐心、恒心、爱心,而且还没有忍心,同时还存在以下种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1、不安心工作,一天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2、由于环境条件差,待遇差,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

3、查下生辅导工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学校与家庭教育配合不够,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有点家长不识字,对学校支持不够,所以查下生辅导没有耐心,更无成绩可言。

4、工作量大,没有精力辅导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学生难以获取

更多的知识。

5、民族学生的汉语文成绩提不高,困难多任务重,汉语会话课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6、学期末的县、乡统考奖罚,为了应付考试,只注重基础训练,忽视全面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担心学生考不好,影响自己的评职称、评先进等。

7、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没有爱心、耐心、恒心,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8、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认识和学习不够,缺乏学习信心等等,这些行为在每个教师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我们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以上行为的严重性,重新审视自身的缺点。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和缺点,并把不足转化为工作中的动力,是当前我们作为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作为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老师的言谈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所以老师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因为老师的某些举动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一位家长的话使我感触很深,他说:“你们老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出现教错的现象,你们如果教错了,孩子们也认为是对的,孩子们最听老师的话,我们家长给孩子们纠正错误,孩子们却说老师是怎样怎样教的,可见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是何等的形象”。是啊,老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这是个非常也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的职业,作为老师,不光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

观、道德观,要和学生交心做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既不神秘也不可怕,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和积极性。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师曾这样说:在课堂上,举手的都是聪明的学生,不举手的则都是笨蛋。于是每次上课时这位老师发现一个小女孩把手举的高高的,但叫她回答问题是都是错的,老师感到很疑惑,就找小女孩私下谈话,小女孩说:‘我如果不举手,老师会说我是笨蛋,再说了同学们也会讥笑我讽刺我,甚至看不起我’。听了小女孩的一番话,老师感到十分惭愧,没想到他的话会深深地伤害了小女孩的自尊心,她向小女孩道歉,并且达成了只有他俩知道的协议:在上课时小女孩如果知道老师提的问题,就举起右手,不知道老师提的问题时举左手,老师也不叫她回答。老师在以后的课堂上发现,小女孩举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儿童虽小但也知道尊重和羞辱的意思,所以我们老师要做到对学生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他们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对学习、纪律等各方面较差的学生更不能放任自流,要找他们谈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扑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做出的那怕是一点点的成绩,积极及时地引导,使那些闪光点、成绩成为他们恢复自信并为之而努力向上的起点,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让我们每一位老师记住这样一句话:不要让阳光只照在鲜花上,也要让阳光照在小草的身上,让鲜花和小草共同拥有阳光!

篇8:对话苏霍姆林斯基(十三)

语言的美在诗歌中体现得最为鲜明。孩子们在赞赏诗歌或歌曲的时候, 犹如听到了语言的音乐。在优秀的诗篇中, 充满诗意的语言揭示出民族语言最为细腻的感情色调。正因为如此, 孩子们喜欢背诗。当孩子重复铭刻于心的语言时, 能得到真正的享受。 (《育人三部曲》, 第230页)

朱永新解读: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在儿童走进音乐的世界时, 他们同时应该走进诗歌的世界。诗歌与音乐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介绍他是如此用诗歌进行教育的: “我极力使孩子们感觉和体验诗的语言的音乐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当孩子们陶醉在周围美景之中的时侯, 我就给他们念诗。他们感觉到, 在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的词句中会产生语言的音乐声响, 它不仅赋予语言新的感情色调, 而且还展示周围新的美景。在世界一流诗文优秀范例的影响下, 孩子们创造音乐性语言的意愿被激发起来了。孩子们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试图把话说得带有韵味。孩子们的心充满了诗的灵感:男女学生都赋起诗来。”

亲爱的父母们, 诗歌的简约、诗歌的韵律, 是天然地符合儿童的情趣的。当儿童心中涌动着诗的灵感时, 那些生意盎然、朝气蓬勃的语言就会自然流淌。我们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 把那些最美妙的诗歌, 尽早带给最美好的儿童。

之二:每个孩子都是诗人

童年时代每个孩子都是诗人。当然, 期望孩子凭某种神奇的灵机一动就产生诗的灵感, 那是太天真了。我并不为天赋所动, 也不认为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在人的心灵中激发出诗情的是人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如果不培养这种情感, 学生就会对大自然和语言的美无动于衷, 他会觉得往水里投掷石子和向一只正在啼啭的夜莺投掷石子是毫无区别的。使孩子能感受诗的灵感的欢乐, 在他的心灵中开拓诗歌创作的生气勃勃的源泉, 这是与教他读书、解题同等重要的事。 (《育人三部曲》, 第232页)

朱永新解读:

每个孩子本质上都是诗人, 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诗人。

诗人是需要诗歌的滋润的。如果没有大量阅读和欣赏诗歌的经历, 如果没有学会语言的淬炼, 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是不可能真正地写出诗歌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写诗, 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这是正常的精神激奋、普通的创作火花, 是充实的童年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他也反复提醒, 不要把儿童的诗歌创作看成是天才的征兆。所以, 他在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小小的诗歌作品图书部, 把那些最优秀的诗歌作品提供给那些热爱诗歌的孩子。

亲爱的父母们, 就像没有音乐不可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没有绘画实践不可能培养出画家一样, 没有诗歌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诗人。

之三:体验本民族语言的美

语言是人民的精神财富。“我知道多少种语言, 我就做了多少次人。”这是一句民间的谚语。然而一个人若是不掌握本族语, 感觉不出它的美, 那么体现在其他民族语言宝库中的财富对他来说就是不可企及的。一个人对本族语言的细致之处体验愈深, 他对本族语言文字在语气上的变幻感受就愈细致, 他就更具备掌握其他民族语言的才智, 他的心就能更主动地去体验文字的美。 (《育人三部曲》, 第216页)

朱永新解读:

读苏霍姆林斯基这段文字的时候, 想起了干国祥老师在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2013年新年致词的题目《汉语是我的祖国, 汉字是我的故土》。是的, 一个没有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 其实就是一个在精神上没有祖国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他精神修养的一面镜子。“本族语言的美好和伟大, 力量和表现力是影响孩子, 并使他的感情、精神、思想和体验变得高尚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 一个人越是能够体味本民族语言的细微之处, 越是能够把握本民族语言的美和纯洁, 就越是能够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

所以,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 本民族语言的教育始终被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他“极力使这一生意盎然的源泉———本族语言的财富, 从孩子们学校生活一开始就展示在他们面前”。

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 汉语、汉字是我们的生存之根, 是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汉语, 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之四:让每个孩子扬起希望的风帆

任何一个少年都不应感到自己在智力发展上是不幸的, 是命中注定要落后于人的。少年的许多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此, 一个人感到自己是不合格的, 他就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 而不幸福就会酿成孤僻、戒备、对人不信任, 以后发展到最可怕的境地就是不相信人, 残酷。 (《育人三部曲》, 第475—476页)

朱永新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学校教育成功的标志, 不仅是让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是好的分数, 更重要的是带着对于理想的追求和知识的热爱。他坚定地认为, “不培养学生去热爱知识、教育、科学、书本的学校, 就不是真正的学校。”他的教育底线就是:决不允许一个人走出学校时不仅没学完学业, 而且对知识态度冷淡。所以, 他感慨地说:“一想到在许多学校中课桌后面坐着一些神情忧郁的、存有戒心的或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学生时, 我就不能不感到心痛。”

亲爱的父母们,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张启示我们, 任何时候, 都不能够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只要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 就能够驶向遥远的彼岸。

之五: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

我曾试图设想我的每一个学生长大成人后将是怎样一个人。使我惴惴不安的是:孩子, 你将成为怎样的公民, 成为怎样的人?你将给社会带来什么?什么是你的欢乐?你将赞赏什么, 憎恨什么, 你将以什么为自己的幸福, 将在世上留下怎样的痕迹? (《育人三部曲》, 第239页)

朱永新解读:

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母亲,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 你是否也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严肃地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你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为怎样的公民, 怎样的人?你要把他带向何方?他将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有没有这样问过, 认真不认真这样问过, 孩子的明天也许是不一样的。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 他最大的理想, 就是“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精神上的可贵品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对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现象的不妥协精神、为人们的幸 福和自由这些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的意愿, 注入到那些幼小的心灵中去”, 因此,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有道德感的人, 是他的教育理想之追求。而作为一个教师, 能否实现这个理想, 也是他的欢乐和幸福的源泉。

篇9: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

那发黄泛旧的一本本书,就是苏霍姆林斯基阅读的见证,也是他精神与思想的阅读史。只有真切地站在这个属于他的书房里,看到这真实“存在”的书,你才会真正懂得他告诉我们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阅读。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教学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常叹: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与人文修养如此之深?当面对书房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时,我们终于明了——广阔的阅读!正是如此博览群书,让他如此这般丰富——读各种著作,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各种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宽到无可比拟的境地,教师才能成为教育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读书的关键,第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第二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更复杂,这是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识。可以肯定,人文素质不佳将成为21世纪广泛流行的营养不良症。人文知识不仅会决定你的职业,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生活习惯。

我们知道,20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俄国革命。随着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涌现了大批如赞可夫、巴班斯基等影响世界的教育家。而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对于中国广大一线教师产生了尤其深刻的影响,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公民是诞生》等选集。他所在的时期是强调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时期。在那个政治、科技、经济至上的时代,他敏锐地把时代定位为人的世纪——强调把人的主体和客体结合,并与现实结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完美和谐的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突破!

书中写出的,这些五十多年前的真知灼见,在今天,对于我们是多么受用。尽管现今已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经济情况不同但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相同的。比如教师发展的问题,学生发展的问题,学校发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大家熟悉的那几本书中找到答案,甚至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相信孩子》等书中,获得重要启示。

这又是一个启发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能够经岁月淘洗而愈发可亲呢?

是否还可以这样说,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也源于书房里的这一本本书?书房中那些经典的书籍,以坚劲不弃的拯救意识和真诚的道德使命感,为苏霍姆林斯基提供了一种精神向度。苏霍姆林斯基从这些经典中,获得正直善良的人品、民族的良知与勇气,从而获得了“美可以拯救世界”,“心灵辩证法”的教育思想。

普希金曾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我想化用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也是他个人“一切开端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些书的阅读中,和书中的这些作者一样,“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以真诚优美而又入木三分的笔触,指点教育的迷津,指出教育滑坡的社会现实,指引教育发展的方向。就这样,在这个书房里,将思想一笔一笔写出来,为后人呈现一本本经典之作。

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不禁感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改变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阅读成就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里,君不见小沈阳、周立波、“超男超女”的各种表演渐渐成为社会人唯一消遣的形式。而教师呢?他们的教育生活形式也越来越单调。难怪有人说,我们正在培养贫嘴的男人和女士。作为从事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的教育的我们,该怎样在经典中成就自己?怎样在这样平心静气的阅读中安放我们的灵魂?多少次我也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我以及我的同仁、学生,读书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的生活。然而,今天,站在苏霍姆林斯基书房,我深感惭愧。尽管大家夸我爱读书,我也曾写过一些关于读书的文字。说真的,站在苏霍姆里斯基是书房里,我自问,究竟我读过几本?

书房隔壁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小办公室,只容下一张桌子和一个长条沙发。桌子上,有一束插花,一张他办公时候的照片,上面还放有他曾用过的钢笔、笔记本、绿色台灯、眼镜等用具。只见李镇西老师拿来桌子上的眼镜戴上,他说甚至感到眼镜上还留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体温。我没敢上前试。总觉得自己不配。我静静地看着看着,心想他带着眼镜看书或写作时是什么样子?我所见到的照片和录像,都没有看到他戴眼镜的形象。我自语道:大概是花镜吧!我轻轻地靠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公桌,手捧从中国背来的、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读了一段,仿佛在读给桌子上照片里的苏霍姆林斯基听。而后,我又轻轻来到书房,坐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坐过的椅子上,胸前摆放他的照片,李镇西老师紧摁相机快门,留下了我在书房的镜头。

我们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从书籍中寻找力量,找到我们的诺亚方舟,载着我们远行,寻找我们的精神与思想家园。回头又望了一眼书房,我们才悄悄地离开了。

篇10: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范文模版)

1、采取多种方式赞美

赞美并非一定要用语言,一个充满肯定的手势,一个饱含期盼的眼神,一个关心的动作、鼓励的字条,都可以成为鼓励学生前进的巨大动力。

2、赞美学生要及时。

在四年级上课时,有个学生总是不完成美术作业。一次,他把美术作业交给我批改,我及时的表扬他的想象力丰富,并且画的很有特色,还作为范画给其他同学看,之后,他每次作业都能完成,而且色彩和构思都很不错。当一个人取得成绩时得不到及时的赞扬,他也会对此事逐步淡然。事后肯定,不如适时表扬更能让他再接再励。

3赞美的语言要丰富、有针对性。

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有针对性的赞美,而不仅仅是千篇一律的“画的真好!”“你真棒!”可以用 “色彩很漂亮”、“有创意”等语言,也可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的意见,如“颜色鲜艳一点会更好看”、“如果涂上底色,你画的更好”等等,这样的话会更有助增强学生的信心。

4、赞美学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方法。

赞美学生绝不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不意味着放弃对学生人格修养的打磨和锻造。首先,赞美学生要把握“准”的原则。对受赞美的学生的事迹核实要准,否则赞美的内容“失之毫厘”,学生会认为“谬以千里”;对受赞美的学生的心理把握要准,好的赞美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促其产生自强不息的内驱力,反之,不恰当的赞美却会引起反感,并可能激起逆反情绪;对周围学生的反应估计要准,不能让受赞美的学生孤立于学生群体之外。

上一篇:惜作文800字_初中初一作文下一篇:在全区党员扶贫帮困基金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