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洗手儿歌

2024-04-10

幼儿园洗手儿歌(精选12篇)

篇1:幼儿园洗手儿歌

幼儿园洗手儿歌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预防病从口入从教会宝宝洗手做起,快来给宝宝上一节洗手课,洗手儿歌让宝宝学会正确洗手。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歌1:洗手

小朋友,爱洗手。洗前先卷衣袖口,打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冲冲手,冲干净,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

儿歌2:饭前要洗手

小朋友,要记牢,饭前洗手很重要.没有细菌不生病,讲卫生,好宝宝。

儿歌3:洗手

自来水,清又清,小朋友,讲卫生,伸出小手洗一洗,看谁洗得最干净。

儿歌4:洗手

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擦擦小肥皂,相对搓搓手。

手心对手背,相互搓一搓。

互握大拇指,相互转转转,指关节弯弯腰,掌心上面来搓搓。

手腕洗一洗,龙头冲一冲。

关紧擦干净,细菌全跑掉。

儿歌5:洗手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

儿歌6:洗手

排排队,挽挽袖,轻轻拧开水龙头;

先湿手,打肥皂,手心相对搓一搓,掌心正对揉一揉;

手指交叉搓手背,十指交错擦擦掌,扣实小手扭一扭;

拇指为轴转转手,换手攥紧小拳头;

手成小铲掌心划,轮流完成六步骤,洗得细菌无处躲;

捧水三洗水龙头,龙头拧紧擦干手;好习惯,每天做,身体健康乐呵呵。

儿歌7:洗手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儿歌8:洗手

小朋友们来洗手,先卷起袖伸出手,再来拧开水龙头,水流放成细水流。不要光洗手指头,要从前来洗到后。

打上香皂弄一弄,再用清水冲冲手,手上细菌全冲走,拿过毛巾擦干手,我们再看这双手,这才是双干净手。

儿歌9:洗手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冲一冲,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儿歌10:洗手

玩玩具,小手脏,快把小手洗一洗,先卷袖子再开水,手心手背湿一湿。

关上龙头抹肥皂,搓出满手白泡泡,打开水龙冲一冲,再把小手擦干净。

儿歌11:洗手歌

洗手了,排排队,卷起袖,抹香皂,手心手背手指间,洗完手后水关掉。

儿歌12:洗手谣

小朋友们快快来,跟我来学洗手谣;

先把小手来打湿,再把肥皂搓手上;

左右掌心擦一擦,掌心手背也要擦;

手指交叉搓掌心,两手握握搓指背;

大拇指儿擦一擦,指尖掌心也要擦;

手指手缝洗仔细,再用清水洗一洗;

细菌个个吓得跑,我是健康好宝宝。

儿歌13:饭前洗手

咕咕咕,肚子叫,妈妈叫我吃饭了,小玩具,放放好,转身跑向水龙头,饭前洗手记得牢。

儿歌14:洗手歌

清清水,哗啦啦,卷卷袖子洗手啦,先洗小手心,再洗小手背,个个手指都洗到,人人夸我讲卫生。

儿歌15:大班洗手歌

大四班的小朋友,快来快来洗洗手。

洗手之前挽衣袖,别让水滴湿衣衫。

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

关上水龙头,搓出肥皂泡。

手心对着手心搓,手心对着手背搓。

指缝交叉搓一搓。

手指尖,上下挠;手指尖上下挠。

大拇指来转一转,剩下手指都转到。

小手腕别忘记,也来一起转一转。

打开水龙头,双手冲干净。

再给龙头洗个澡,健康快乐就是我!

儿歌16:洗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常洗手来身体棒,你拍二,我拍二,少摸垃圾保健康,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很环保,你拍四,我拍四,但是不能浪费掉,你拍五,我拍五,现在流感传染快,你拍六,我拍六,大家时刻要预防,你拍七,我拍七,多洗手来多消毒,你拍八,我拍八,从此健康有保证,你拍九,我拍九,现在开始常洗手,你拍十,我拍十,身体从此没问题。

儿歌17:洗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轻轻拧开水龙头。

你拍二,我拍二,抹上肥皂起泡泡。

你拍三,我拍三,手心手背交替换。

你拍四,我拍四,手指交错不漏渍。

你拍五,我拍五,合起小手搓一搓。

你拍六,我拍六,拇指为轴转转手。

你拍七,我拍七,冲净双手真关键。

你拍八,我拍八,擦干双手很重要。

你拍九,我拍九,流感细菌全溜走。

你拍十,我拍十,洗手步骤记心头。

儿歌18:洗手歌

小朋友,勤洗手。

防细菌,我拿手。

打开水龙头,先来冲冲手。

打上小香皂,开始搓搓手。

先搓小手心,再搓小手背。

然后再来交叉搓,拇指转动一小周。

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远离小白手。

天天洗手爱干净,预防流感我能行。

儿歌19:洗手歌

小朋友,听仔细,讲卫生,要牢记,勤洗手,爱整洁。

细菌病毒远离你,人人都来讲卫生,争做健康小使者,小使者!

儿歌20:洗手歌

小朋友,放学了,回到家,先洗手。

水龙头,请打开,小肥皂,握手中。

洗手方法要注意!

搓手心,搓手背,搓手指,搓手缝。

冲干净,擦干净,最后关紧水龙头。

讲卫生,勤洗手,防控甲流做在先!

儿歌21:洗手歌

洗手,洗手,洗洗手,轻轻挽起小衣袖,打开小小水龙头。

伸出小手冲冲水,脏灰香皂来清除,手心、手背、手指缝。

五指交错认真搓,掌心相对仔细揉。

洗完打开水龙头,脏脏泡沫顺水流。

毛巾帮忙擦干净,细菌赃物光光无。

儿歌22:洗手歌

小肥皂呀真重要,天天洗手离不了,洗手背来洗手心,洗指缝来洗指尖,里里外外都洗到,香皂乐得变泡泡,勤洗手来讲卫生,人人夸我好宝宝,甲型流感我不要。

儿歌23:洗手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来做洗手操。挽挽袖子湿湿手,打打肥皂搓泡泡,搓手心来搓手背,十指叉叉搓手指,手腕指甲莫忘记。用水冲净甩甩手,双手干净无细菌,预防疾病数第一。

儿歌24:洗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手,多换衣,你拍二,我拍二,人人都有好习惯,你拍三,我拍三,勤洗头发勤洗手,你拍四,我拍四,勤剪指甲讲卫生,你拍五,我拍五,争做卫生小使者。

儿歌25:洗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先把小手抹香皂;

你拍二,我拍二,手掌手心搓一搓。

你拍四,我拍四,单个手指使劲搓;

你拍五,我拍五,指甲缝用手指抠。

抠出来的垃圾又脏又臭。

你拍六,我拍六,手背朝内搓一搓;

你拍七,我拍七,多抹几遍小香皂。

你拍八,我拍八,放进清水洗一洗。

文明洗手你我他!

儿歌26:洗手歌

勤洗手,好处多。大家一起来唱歌。互想提醒小朋友。

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身体好。勤洗手,不得病。

勤洗手,防甲流。养成习惯靠自己。大家快来勤洗手。

儿歌27:洗手歌

挽衣袖,伸出手,哗啦啦,洗一洗。

小肥皂,起泡泡,搓手心,搓手背。

手指缝,别忘了,大拇指,搓一搓。

小拳头,抱一抱,小手腕,转一转。

哗啦啦,冲一冲,捧起水,冲龙头。

关上它,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儿歌28:洗手歌

两只小小手,快来洗个澡,手心手背搓一搓,别忘用手冲一冲,洗完手再甩一甩,一二三,三二一,小手对我咪咪笑。

儿歌29:洗手歌

小脏手,伸出来,小肥皂,大泡泡。里里外外仔细洗。饭前洗,饭后洗,健健康康又卫生,细菌病毒全跑掉,小胖手,伸出来白白净净多可爱。

儿歌30:洗手歌

拍皮球,捉迷藏,回家别忘把手洗。

饭前洗,便后洗,养成习惯靠自己。

小肥皂,在手里,手心手背认真搓,打出泡沫冲干净。洗完小手甩一甩,干干净净我第一。

篇2:幼儿园洗手儿歌

1、洗手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冲一冲,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2、肥皂歌 我是一块小肥皂,小朋友们都爱我,要是手脏来找我,保管小手变干净。

3、剪指甲 小小指甲天天长,细菌专爱里面藏,光靠洗手洗不掉,定期剪剪别长长。

4、洗手歌 玩玩具,小手脏,快把小手洗一洗,先卷袖子再开水,手心手背湿一湿。关上龙头抹肥皂,搓出满手白泡泡,打开水龙冲一冲,再把小手擦干净。

5、洗手歌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搓搓搓,手指缝。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甩,一二三,真干净!

6、洗手歌 洗手了,排排队,卷起袖,抹香皂,手心手背手指间,洗完手后水关掉。

7、洗手谣

小朋友们快快来,跟我来学洗手谣;先把小手来打湿,再把肥皂搓手上;

左右掌心擦一擦,掌心手背也要擦;

手指交叉搓掌心,两手握握搓指背;大拇指儿擦一擦,指尖掌心也要擦;

手指手缝洗仔细,再用清水洗一洗; 细菌个个吓得跑,我是健康好宝宝。

8、饭前洗手 咕咕咕,肚子叫,妈妈叫我吃饭了,小玩具,放放好,转身跑向水龙头,饭前洗手记得牢。

篇3:托班幼儿洗手行为研究

一、托班幼儿洗手行为分析

现从幼儿自身、教师、幼儿园三个方面进行洗手行为的相关原因分析。

(1)幼儿自身。①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特点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处于3岁~6岁的幼儿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缺乏知识和经验,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他们往往不能长时间关注一件事情,洗手时,不仅仅同伴的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洗手行为,而且自身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也使他们不能很顺利地完成完整的洗手行为。②幼儿特定的心理发展特点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观察发现,托班的幼儿经常是先做后思考,或者是边做边思考,不能做到先思考再实施。自然,在这些情况下幼儿是不可能正确完成洗手行为的。观察发现,模仿也是一个因素。不管是正确的洗手行为还是不正确的洗手行为,幼儿会跟着学跟着做,学习正确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是一个积极的带动过程,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坏榜样”,这也是要引起重视的。③幼儿的清洁意识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研究者所观察的是处于3岁~4岁的托班幼儿, 清洁意识还远远不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有限,幼儿缺乏对卫生、细菌等相关概念及其因果关系的了解,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正确对待,使得幼儿形成一种讲卫生勤洗手是帮别人而不是自己的事情的错误观点,不能变成幼儿自觉自愿的行为,更不用说是形成自身需要的习惯。

(2)幼儿教师。①教师的角色定位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教师在幼儿园是一个具有权威的角色。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体现在每日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者经过访谈发现,教师认为他们在幼儿洗手行为的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监督者、提示者的作用。有教师反映幼儿不能正确地洗手,或者在小便后没有主动洗手的意识。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调查发现,教师认为要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首先要让幼儿产生清洁的意识,然后在不提示的情况下让幼儿实践,对于在无提示下的并产生清洁行为的幼儿给予鼓励与奖励,再慢慢培养大多数幼儿的清洁习惯,最后对没有形成清洁习惯的幼儿给予必要的批评,运用心理学中强化的理论。

(3)幼儿园。①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模式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的家。这种集体教育模式决定了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不可能一直受到关注,所以很难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幼儿。②幼儿园的教学时间安排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托班幼儿的时间安排中,并没有专门特定的时间学习或者练习洗手。当然,据研究者所知,几乎没有幼儿园会单独安排这个时间。因此,在各环节联系之间就是幼儿所谓的洗手时间。可想而知,完成正确洗手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二、托班幼儿洗手行为的改善策略

(1)认识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内在因素的影响。首先,认识到托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是造成幼儿在洗手行为出现诸多分心行为的原因之一。充分认识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可以减少幼儿在洗手中的分心行为的。其次,托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影响大,应在教育行为上适应这一特点,让幼儿在洗手时保持平稳的情绪,减少幼儿洗手时的兴奋或者愤怒等不平静状态,可以有效减少幼儿玩水、打闹的状况。

(2)认识幼儿的认知能力对洗手行为的影响。受限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托班幼儿还不能很好地形成自觉洗手的意识。但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部分———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3岁~4岁幼儿应做到“在提醒下, 饭前便后能洗手”。相对应的建议是: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3)认识教师的作用,注重外在因素的影响。①认识教师的特殊地位对幼儿洗手行为的影响。教师是一个权威者, 说的话做的事对幼儿来说都是模范。幼儿在家中是宝,一家人围着转;在学校,教师是主,因此,教师的特殊地位对幼儿的行为有特殊作用。利用教师的地位,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以语言、音乐、体育等多种形式教会幼儿洗手的正确步骤,树立自觉主动洗手的意识,逐步形成良好习惯。②认识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洗手行为的影响。由于传统教师观使得教师长期处于一个教导者、传道者的位置,总觉得教师是高幼儿一等的,教是最重要的任务,而教师以自身为主体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童心去对待幼儿,多点鼓励,少点批评。

篇4:幼儿园卫生洗手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洗手习惯 培养 策略

洗手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标准明确规定了,幼儿洗手的六个步骤,以及教师和保育员在幼儿洗手环节的保教工作标准。但是,通过对幼儿洗手环节的观察不难发现,幼儿的整个洗手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成人的监督之下完成,幼儿缺乏主动意识。另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不能很好的理解洗手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往往容易偷懒、糊弄、玩水、洗的不彻底、冲洗不干净、洗后二次污染等等,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

因此,针对幼儿年龄以及学习特点,制订相应的培养策略,使幼儿能够主动、正确规范的洗手,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时还有利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一、转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观

传统教育形式以教师为主体,多以幼儿集体活动为主,教师过多的指令性提示,造成幼儿活动过程的高控制、依赖性大,缺乏主动性。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变被动洗手为主动洗手,构建以幼儿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近几年,幼儿园教学活动逐步倡导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在生活教育方面,以教师为主发号施令的指挥,集体洗手、入厕等现象仍较普遍,忽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1、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1)环境的提示,促自主学习。为幼儿创设有益的隐性环境,让幼儿不知不觉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主动地洗手。如:将洗手方法分步骤拍成照片,并配上卡通图案、卡通文字,粘贴在洗手池上方。每当孩子进盥洗室洗手时都会很自然地看一看,并模仿上面的步骤正确洗手。再如,对于常规性洗手,可以配合音乐,发挥不同音乐对幼儿的提示作用。幼儿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下自主洗手准备,促进幼儿洗手主动性常规的建立。无处不在的环境提示,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自主性形成。

(2)自我评价,促自主性巩固。传统教师监督评价,幼儿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毛巾的一角缝上笑脸标志,每次幼儿洗完手后,针对洗手情况,自我评价,完成得好的可以将带有笑脸的一面朝上挂好。通过设立自我评價标志,幼儿一方面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同时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保教结合,发挥保育员互补作用

传统教育中,存在“重教轻保”的观念,重视“保教结合”,一日生活中,保育员要担当起“保育老师”的任务,不仅要辅助教师负责孩子的保健、养育工作,同时还要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日常常规教育。洗手时,教师可以与保育员达成共识,求得他们的密切配合。如:提醒个别孩子何时该洗手,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卷衣袖,督促不良洗手习惯的孩子认真洗手等等,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二、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良好的习惯养成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努力开发家长资源,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卫生习惯。

1、加强宣传指导,促进教育思想一致性

(1)在幼儿园已经初步养成了的主动洗手好习惯,但在家里由于父母的过多包办、代替等,使得幼儿形成“家园两样”的独特性。因此,幼儿园及时通过家园互动栏,向家长宣传家庭成员,如何方向一致地对孩子进行卫生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班级网页、博客、微信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自觉主动洗手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怎样在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一致地锻炼。

(2)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实地观察幼儿的洗手情况以及幼儿园在洗手方面的教育方法、科学洗手步骤、教师指导策略等,使家长直观了解到幼儿园的做法,以便调整纠正幼儿在家的不良或错误洗手方法,促进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2、挖掘家长资源,家园共育

(1)“家长助教”简单地说,就是邀请有职业特长、专业优势的家长到幼儿园来与教师一起上课,丰富幼儿的知识。充分挖掘家长幼教资源,邀请医生家长充当家长助教,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主角”,帮助孩子更深层次地理解为什么要经常洗手。医生老师的专业讲解、示范与实验,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勤洗手的重要性。

(2)通过开展亲子情境表演、亲子制作、亲子共读、亲子洗手操等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表演、收集、制作、阅读大量有关洗手以及卫生保健的图书、宣传简报、绘本等,达到一定的亲子交流、亲子共育的教育效果。

(3)发挥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去,参观卫生院、参观卫生宣传板报、卫生保健方面的宣传栏;或者结合社区开展的“世界洗手日”、“卫生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幼儿开展自制卫生宣传标语、漫画、图片、绘本等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家长、小朋友宣传卫生知识、发放卫生宣传彩页,营造良好卫生教育氛围。

三、多元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1、语言和儿歌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

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他们感知事物往往从事物的表象入手,喜欢听节奏鲜明、具体形象的言语,而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动有趣,正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在既口语化又便于吟诵的儿歌声中,孩子一边念、一边模仿洗手的动作,将认知、情感、行为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年龄的游戏和情境表演

游戏是一种使幼儿感到快乐、满足的活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年龄的洗手游戏和情境表演。夸张的动作,将小朋友带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情景交融的游戏活动,唤起了幼儿内心的需求,幼儿在参与情节的表演中,深入了解卫生洗手的重要性。

3、开展“大带小”活动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发挥幼儿自身的作用,开展“大带小”活动,请稍大点的幼儿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到托班弟弟妹妹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在同伴学习中,幼儿的洗手技能得到了复习与巩固,在榜样欣赏中,自身也获得了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

4、卫生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元渗透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可以与主题结合,将洗手卫生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元渗透。比如在艺术领域中,可以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洗手标志、宣传栏、步骤流程图、开展“我会洗手”主题创作等等。促进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形成。

幼儿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甚至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良好的正确的习惯已经成为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通过家园共育、多元互动,营造了和谐浓厚的家园卫生教育氛围,有效促进幼儿的洗手卫生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8).

[2]陈思宏.浅谈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7(27).

[3]李岩.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J].宁夏教育,2010(10).

篇5:儿歌洗手歌教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理解故事,学习儿歌,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学习洗手

1、洗手顺序: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冲洗——关水龙头——用毛巾擦干

2、学生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3、学生观察图片,再次巩固对吸收洗手顺序的掌握。

三、学习儿歌《洗手歌》

a师按儿歌的内容进行示范朗诵并表演

B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练习洗手 学生跟教师边念儿歌边洗手。

四、结束评价

1、教育学生要认真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篇6:七步洗手法儿歌

自来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不会跟着走。

1)手心相对搓一搓,2)手背相靠噌一噌,3)手指中缝相交叉,4)指尖指尖转一转,5)握成拳,搓一搓,6)手指手指别忘掉,7)手腕手腕转一转。

做个整洁好宝宝。

篇7: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洗手》;

(2)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帮助脏脏的小毛巾

1、出示脏脏的小毛巾,教师配音哭声。

小毛巾怎么啦?

幼儿自由猜测。

2、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脏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哭?

(2)怎样让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干净,会怎么样?(让幼儿知道不洗手或手没洗干净的危害,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正确洗手方法

1、讨论洗手的方法。

怎样把小手洗干净?

2、配合教学挂图念儿歌《洗手》,幼儿欣赏。

3、幼儿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三、什么时候要洗手

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饭前、便后、手弄得很脏的时候都需要洗手)

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净了没?(看、闻、摸等多种感官方式)

活动延伸:

督促幼儿吃东西前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附:洗手歌

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净。

拿条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小百科:洗手专家认为,沙斯肺炎会通过鼻、口、眼、手等途径传播开来,为了预防疾病,近日不少人都在身边预备了口罩。但是,戴口罩虽然可以遮住鼻子和嘴,却遮不住眼睛,因此,专家认为,要较全面预防沙斯肺炎,一定要勤于洗手。

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双手清洁的意识。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挂图《洗手》,活动前请幼儿了解洗手的原因,小块肥皂若干,洗手盆,清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引导幼儿讨论洗手的原因。

(1)请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的手都做过什么事情,摸过什么东西?

(2)今天,我们的小手已经摸过这么多东西,让我们看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点脏了?(有的小朋友看不见手上有明显的污迹会说不脏,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虽然有事我们的肉眼看不见手脏,但是我们的手上会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的细菌,如果双手沾上看不见的细菌,会让身体生病。所以,生活中我们随时洗手,清洁自己的双手很重要。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原因及时间。

(1)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2)原来把手洗干净是因为要把病菌冲掉或杀死,不要让它们跑到身体里面,让我们生病。

(3)做哪些事情要记得洗手?

(4)除了吃东西以外,病菌也喜欢在你揉眼睛、挖鼻子的时候跑到身体里面,让身体不舒服。用肥皂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杀光光,让手变得干净。

2、幼儿讨论如何正确洗手。

(1)教师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洗手方法。

(2)出示洗手图,幼儿体验如何正确洗手。

活动延伸

给幼儿发放学习单《洗手》,请幼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完成。

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3

一、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干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脏。”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二、活动名称:

该不该洗手

三、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四、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五、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

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

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

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提问:

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

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

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

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

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

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讲卫生。

4、初步了解洗手的小常识。

活动过程:

一、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游戏导入:出示小老鼠手偶,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

教师伴老鼠:“哎哟,哎哟,我的肚子疼死了。”

提问:小老鼠怎么了?它为什么肚子疼呀?

2、播放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

1)、小老鼠为什么会肚子疼啊?

2)、小老鼠以后在吃东西前它应该怎样做,肚子就不会疼了?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脏东西,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还应该洗手呢?

小结:我们要在吃饭前,大小便后,手脏时一定要洗手。

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出示课件《示范洗手》,幼儿了解洗手的方法。

2、教师讲述并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

3、播放儿歌《洗手》,幼儿边说边模仿洗手的动作。

三、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把你们的小手用水洗的干干净净的呢?”

2、幼儿伴随儿歌一边操作。

课外小结:

活动重点是教会小朋友们饭前便后都要洗手,养成好习惯。

幼儿园小班《洗手》教案5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洗手绢》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爱妈妈、爱劳动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能大胆用动作、乐器表现歌曲内容,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洗手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能大胆用动作、乐器表现歌曲内容。

2、激发爱妈妈、爱劳动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手绢若干、音乐《洗手绢》、播放器、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播放《洗手绢》歌曲,请幼儿与妈妈合作表演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室。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妈妈一起做游戏,开心吗?

二、分组讨论,感受歌曲旋律。

分组讨论:平时妈妈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

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按节奏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三、引导妈妈教幼儿洗手绢。

请妈妈出示手绢,引导幼儿学习洗手绢的方法:脏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脏的地方轻轻搓。

四、引导妈妈和幼儿为歌曲创作新动作并表演。

引导语:我们听到比较快、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时,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动作洗手绢呢?请妈妈和幼儿一起试试看。

五、引导幼儿和妈妈一起,边听音乐边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六、鼓励幼儿和妈妈一起跳舞,表现快乐的、心情。

引导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洗手绢,你们高兴吗?谢谢亲爱的妈妈!让我们和妈妈跳个快乐的舞,一起抱一抱吧!

教学反思:

篇8:浅谈幼儿园儿歌教学结构的改革

一、儿歌教学结构的回顾与思考

传统的儿歌教学在教学结构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 即老师示范, 幼儿跟读、记住、背诵。记诵之学由来已久, 但与其俱来的是被动的听和念。由于采用了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显得单调、枯燥, 且因过多的机械记忆而阻碍了幼儿智能的发展。随着现代化教学水平的发展和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儿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改革传统的儿歌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我认为儿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应使幼儿的主要精力不仅用在机械记忆及单纯的背诵上, 而是更多地用在思考上, 以达到幼儿在获取知识, 接受口语训练的同时, 发展智能, 陶冶情操, 从而达到让每个幼儿变得越来越聪明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几方面的要求经常是在同一过程内完成的, 必需使它们有机结合, 才可以收到综合教育的效果。

二、儿歌教学结构改革的实践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改变传统的儿歌课堂教学结构。

1.看。每节课开始时可以先引导幼儿看, 看什么?看教师运用画面做情境表演、木偶戏、幻灯片、投影等等, 让幼儿认识儿歌中的角色、了解儿歌的情节、主题。如教《小白兔过桥》时, 我第一步就是通过木偶戏表演, 让幼儿认识山羊公公和小白兔, 知道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师不出声地用木偶戏演示了整个儿歌的内容) 为什么要让幼儿看呢?因为通过眼睛看和脑子想可以丰富幼儿头脑中的表象, 这是幼儿认识现实的起点, 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因此幼儿学习儿歌也必须从观察开始。

2.说。谁说?小朋友说。说什么?按照老师的指点, 以较为准确的词语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指点是老师根据不同教材, 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为训练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智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提问。如教《小熊过桥》, 我就让幼儿说说小熊走过摇摇摆摆的小竹桥时, 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鲤鱼帮助小熊时说了些什么话?等等。这些问题提出了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及其因果关系, 增强了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 增强了幼儿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启发幼儿把观察、思考的东西迅速地转换成语言信息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听。在看和说的基础上, 让幼儿欣赏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或者配乐。幼儿通过眼、耳、脑的活动去感知,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引起兴趣, 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不断在头脑中显示出儿歌所描绘的形象和色彩, 并加以想象。幼儿在学习时经历了感觉—思维—知识—智慧 (包括运用) 及感受—情绪—意志—性格 (包括行为) 两个心理过程, 智能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同时产生着情感和智慧, 因而、知识、智慧和情感三者是截然不可分的, 它们都同属于我们教学的培养目标。听是儿歌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必须动之以情, 以感人的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打动幼儿的心, 不失时机地把幼儿带到儿歌特定的意境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也有利于幼儿体会祖国语言的优美, 还可以为下一步幼儿学念儿歌扫清词汇、发音方面的障碍。

4.念。念是建立在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的基础上的综合活动, 对幼儿进行朗诵的初步信念, 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配乐让幼儿随着音乐来朗诵, 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动。这是看、说、听、念后的综合强化过程。动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来朗诵。如《原来是你》中扮演角色妈妈、小朋友, 或欣赏诗歌《小鸡与小鸭》后演一个《迷路的小花鸭》, 再让全体幼儿做小鸡走的律动离开教室。学习《小熊过桥》的诗歌后, 最后教给幼儿做熊跳舞及熊走路的律动结束作业。二是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具。为什么要动手呢?如我在教《小熊过桥》的时候, 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套教具, 包括一条鲤鱼、一只小熊、一座小竹桥。活动过程中, 先让幼儿边听朗读边操作教具, 让幼儿耳、手、脑建立起简单的联系。在熟悉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手口一致地表达出儿歌语言中特定的节奏, 使幼儿在听听、玩玩、动动、念念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眼、耳、手、口、脑都动起来, 调动所有的感官进行思维, 进行意义识记, 这种做法能收到学的紧凑, 记得活泼, 用的自然之效。

三、儿歌教学结构改革的效果

我通过多年的语言教学改革尝试后发现, 幼儿的智力、语言表达能力、感情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例如有一次我带到幼儿去参观超市, 告诉大家回来后我们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刚回到活动室马艳小朋友马上就说“有的是百货, 有的是蔬菜, 还有的是生活用品”。李莹莹小朋友说:“有饮料, 有糖, 还有面包”等等。

篇9:浅析幼儿园儿歌教学

关键词:幼儿园;儿歌;教学

儿歌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更容易被幼儿接受。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当有效利用儿歌教学,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本文从儿歌的特点、儿歌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和儿歌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儿歌的特点

儿歌是我国民间歌谣的一种,被人们广为传诵,因为儿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点。

1.语言浅显、形象

儿歌一般采用白话文的形式,将日常生活的内容以简短明快、节奏轻快、韵律和谐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由于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另外,儿歌还具有形象性。儿歌中对事物或人的描绘上,具有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等。通过儿歌的描绘,幼儿经过条件反射能够在脑海中立刻想到事物的样子。如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关于《西瓜》的儿歌:西瓜大,西瓜甜,吃得肚皮滚滚圆。幼儿学完后就会想到西瓜的形状、味道,吃西瓜的快乐感受。

2.内容丰富

儿歌中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天文地理、鸟兽虫鱼、日常生活、数字学习、行为习惯等。如关于科学的《星星》;关于小动物的《小鸭子》;还有关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儿歌。这些知识都是通过形象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的,浅显易懂,幼儿学习起来更易于接受,并且对其产生兴趣。

3.形式多样化

有的儿歌可以让幼儿用朗读、朗诵的形式进行学习,有的儿歌也可以用唱的形式来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可以根据内容加上适当的动作。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唱的形式让幼儿学习的;《数字歌》是以朗诵的形式让幼儿学习知识的;而《丢手绢》之类的游戏儿歌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时加上相应的动作。

二、儿歌教学的意义

儿歌教学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1.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儿歌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儿歌教学,幼儿能够学习汉字发音,感受儿歌这种语言形式的韵律美,并且对语言的描绘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同时语言的积累量也会增加。如儿歌中的新鲜词语会对幼儿头脑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且有意识地识记。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会用新鲜词了,这离不开儿歌的教育功劳。

2.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由于儿歌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样,幼儿在学习中眼界和知识都会得到扩充。如学习了关于讲卫生的儿歌后,幼儿懂得了讲卫生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学习了关于天文地理和小动物的儿歌后,幼儿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认识了更多小动物的特点。

3.影响幼儿的情感态度

在幼儿园中进行儿歌教学,还能让幼儿联系和周围人的感情,并且让幼儿自身的感情得到抒发。如,在学习了《找朋友》之后,幼儿之间产生了友好的感情;在学习了《妈妈我要亲亲你》之后,幼儿对妈妈的爱在儿歌中表达出来。

三、儿歌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儿歌教学要结合幼儿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1.配图朗读法

儿歌教学离不开动口,但由于幼儿识字很少,让他们看着书念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配图或者动画的设计,带领幼儿读,以此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说的环境,通过展示和儿歌内容一致的图片,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幼儿的语言,从而达到训练幼儿语音、语感的目标。配图朗读儿歌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为幼儿创造一个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并且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丰富语言、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表演法

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爱模仿他人,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将儿歌赋予动作,让幼儿通过表演加深对儿歌的印象和记忆。如在学习关于遵守交通法规的儿歌时:“交叉路口红绿灯,指挥交通显神通;绿灯亮了放心走,红灯亮了别抢行;黄灯亮了要注意,人人遵守红绿灯。”

第一步,教师带领幼儿模仿交警指挥交通的简单手势,并一起读“交叉路口红绿灯,指挥交通显神通”。

第二步,教师出示画有绿灯、红灯的卡片,引导幼儿,看到绿灯做出手转方向盘开车的动作,看到红灯做出停的动作。

第三步,根据儿歌的最后一句话,“人人遵守红绿灯”让幼儿做出敬礼等姿势。

3.故事法

有的儿歌内容比较适合编成有趣的故事,此类儿歌有大致的情节,教师可以在教幼儿儿歌时,将其编成有意思的小故事讲出来,这样有助于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且记起来也容易。比如,教幼儿学《一只哈巴狗》:“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一只哈巴狗,吃完肉骨头,尾巴摇一摇,向我点点头。”教师可以将儿歌续编为一只馋嘴的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它转着黑黑的眼珠到处张望,因为它想吃肉骨头了。我扔给了它块骨头,哈巴狗吃完后乐得直摇尾巴,还冲我点头笑呢。通过改编的形式,儿歌的趣味性增强了,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加深了,想象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总之,幼儿园儿歌易于被幼儿接受和学习,教师要有效利用儿歌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闻君丽.关于幼儿园儿歌教学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20).

篇10:幼儿园洗手活动反思

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它让我明白了孩子的思维并没有成人这样复杂,有时简单更易得出真理,单纯更易创新。他们没有思维缰绳的约束,在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教师无法预设的生成。

孩子们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新奇的时候,在他们探索他们无知的事物时,我们老师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并积极的帮助他们。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的话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当,就会引起幼儿的紧张,使幼儿产生提防心理。因而,教师要多创造机会,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鼓励他们做出与众不同的言行。并且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使幼儿明白:其实老师也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老师不是万能的,很多有趣的.知识还是从你们小朋友身上学到的。从而让幼儿懂得每个人身上都各有各的闪光点,只有尊重别人,相互学习,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获得创造需要的满足,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选择任务,以保证他们获得全面满足的体验.这样就让我们的孩子在浩瀚的大海中扬帆起航吧,哪怕只是一只小白船,迎接他们的一定是美好的明天。

篇11:幼儿园《洗手歌》优秀课件

活动背景:

小朋友都知道洗手,但不知道洗手的过程,今天学习一首《洗手》儿歌。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洗手的正确方式。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洗手,知道洗手的过程并记住。

活动准备:香皂、毛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洗手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洗手吗?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

2、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一起听一听它怎么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展开部分

1、播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

2、带领幼儿进行讨论小熊为什么肚子疼?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3、展示图片、教师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儿歌《洗手歌》

4、幼儿进行讨论: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引导幼儿说出:上完厕所、吃饭前、回到家之前应该洗手等)

5、教师带领幼儿边读儿歌边做洗手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带领幼儿到洗手池边,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手洗的最干净?

篇12: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洗手帕》

1、出示脏手帕引出课题。

◎手帕脏了,怎么办?

◎谁知道手帕是怎么洗的?都有些什么动作?

2、幼儿学习搓、漂、绞、晾等动作。

◎听音乐合拍地自由做动作。

◎教师示范做各种动作。

3、教师示范跳《洗手帕》舞动作。

◎幼儿说说老师跳的是些什么动作。

◎练习唱歌《洗手帕》。

◎跟学舞蹈数遍。学习洗手帕动作。

4、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几遍。我在开始的时候拿出一块脏的手帕,引出活动——洗手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先是看我手洗手帕,再跟着我一起学着来做洗手帕的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洗手帕的劳动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洗手帕》歌曲的旋律、单唱歌词后学习洗手帕舞蹈动作。掌握搓、漂、绞、晾等动作。要求动作合拍。

2、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1、课前组织幼儿洗手帕活动,观察老师洗手帕时的搓、漂、绞、晾等动作。2、脏手帕。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洗手帕,使他们了解洗手帕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劳动的快乐。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把手帕放入水盆中浸湿,打上肥皂轻轻搓,脏的地方用力搓,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上一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灰狼的新娘》下一篇:《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