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六步洗手法教案

2024-05-22

幼儿园六步洗手法教案(共7篇)

篇1:幼儿园六步洗手法教案

幼儿园六步洗手法

洗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去除手部的绝大多数细菌,对保持手部清洁,保证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活中普通百姓,对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的很少。为使大家更好的讲究手卫生,现在简要介绍一下规范的六步洗手法。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洗净手掌。

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洗净手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洗净指缝。

④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洗净指背。

⑤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洗净大拇指。

⑥将一手五指掌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洗净指尖。

当然,在六步洗手法前,要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在六步洗手法后,要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后关闭,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把手擦干。

六步洗手可化为小口诀: “一搓手掌,二洗手背,三擦指缝,四扭指背,五转大弯,六揉指尖”。

篇2:幼儿园六步洗手法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急诊科护士

,我进行的考试项目是六步洗手法。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无长指甲、手无饰品。请问老师我可以开始了吗? 步骤:

1.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2.取适量肥皂液或洁净肥皂。3.双手揉搓(应用六步洗手法):

①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互相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

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错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

④两手互握,互相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⑤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⑥指尖在掌心中搓擦,搓洗时间不少于10次,双手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清洗手腕;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0s。4.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干净。5.用一次性纸巾彻底擦干。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洗手指征:

(1)当直接接触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注意事项

篇3:幼儿园六步洗手法教案

1 调查工具及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看洗手的方法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中由笔者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并解释填写要求,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见表1) 。

2 讨论

在医院感染途径中,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主观上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淡薄, 客观上医院的洗手设施不全, 手消毒液配制不合格, 这些都造成学生对洗手的不重视。

(1) 洗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 其经济、简便, 在预防疾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医护人员的手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媒介之一。有报道:在西安多名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事件中,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的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 人的一只手上黏附着大约40万个细菌[1]。如果手洗不干净, 后果不堪设想。

(2)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近期公布的资料显示, 126所入网医院共监测了1 253 671人, 医院感染率为3.92%,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13%。某医院随机抽取5位医护人员, 对其手部的菌群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洗手前平均每平方厘米所含杂菌数为68.2个, 经过用普通肥皂流动水洗手3次后, 检测杂菌数为零。

(3) 洗手事虽小, 却非常重要。有些人不愿洗手, 总觉得眼不见为净, 没有养成洗手的好习惯。有些人是以擦代洗, 用衣袖、手绢、手纸等随便擦一下。有些人虽然洗了手, 却是用非流动水在洗, 甚至多人共用一盆水。有的只是用水冲一下就行了, 既不用洗手液也不用肥皂。有的用了肥皂, 但刚搓出一点泡沫, 就马上用水冲掉等。这些远没解决实质问题, 更不符合科学洗手的基本要求[1]。

(4) 俗话说病从口入, 在这个过程中两只手的作用不可忽视。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型流感等各种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传播都和我们的手密切相关。人们如果不注重手部卫生, 就会使健康的身体受到侵袭。

(5) 医护人员是经常接触病原体的人群, 因此洗手这个简单的行为就显得更为重要。洗手是最有效而廉价的降低感染的方法。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种暂住菌, 切断细菌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2]。

(2) 洗手指征。

(1)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 手明显污染或被血液、体液、核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3) 接触不同患者或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 (4) 无菌操作前后。 (5) 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处理污染物品后。 (6) 穿、脱隔离衣前后, 摘手套后。 (7)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8) 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饭前和便后。 (9) 接触伤口前后。 (10) 护理特殊易感患者前后。 (11) 与任何患者长时间接触后。

(3) 正确的洗手姿势与方法。

(1) 洗手姿势:指尖向下, 双手下垂, 让水顺势流下, 让污垢被水流冲走。 (2) 洗手方法:六步洗手法。先用流动水湿手, 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至少15秒, 尤其注意清洁双手所有皮肤, 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其步骤如下: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 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交换进行;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掌心中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中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 擦干, 取适量护手液护肤[2]。

总之, 医院感染控制应卫生先行, 手卫生是国际通用的基本措施。提高手部的卫生水平, 可以显著减少手部的细菌数量, 从而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30%[3]。缩小教学和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 让教学在较大程度上适应临床, 势在必行。尤其在提倡全民洗手的今天, 我们的医学生, 未来的健康卫士, 更应该对其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让教学服务于临床, 为临床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临床进一步为其提供依据, 适应医学教学的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大中专学生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 找出医学教学同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 以期改进教学方法, 更好地保护患者和自己。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看学生洗手方法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有158名大中专学生对此法听说过但不清楚, 20名大中专学生不知道, 只有22名大中专学生能正确操作, 但不经常使用。结论改进教学方法, 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势在必行。

关键词:六步洗手法,调查分析,大中专学生

参考文献

[1]黄显斌, 申金仓.怎样洗手才防传染[N].健康时报, 2003-04-17 (2) .

[2]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篇4:正确的六步洗手法(范文模版)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篇5:七步洗手法教案

主讲人———张茂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洗手方法。

2、培养学生从小爱清洁,勤洗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用具:

四瓶消毒液,四套护士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对于举手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奖励)

1、同学们今天在开讲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帮我猜一个谜语

“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手)

2、“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手,小手又有什么用途呢”(自由回答)

3、“手的用途这么多,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经常洗手吗”(让学生展示平时洗手方法)

4、我们要保持手的清洁,从小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今天就让我来教大家洗手的正确方法。

(二、指导学生洗手)

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知道手的各部分名称及洗手的方法(用消毒液代替洗手液)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三、组织学生操作练习)

1、请四名学生做小帮手,展示洗手方法,学生评价,获得护士服。

2、小护士带领全部分步练习,由班主任评判

(四、洗手注意事项)

平时洗手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学生讨论 洗手时,为什么不能檫太多洗手液或者香皂? 为什么洗手时水龙头不能开太大?

(五、总结)

1、养成良好正确的洗手方法

篇6:幼儿园助教—洗手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自己小手的重要。

2、学会洗手的方法,讲究手的卫生。

3、培养幼儿洗手的习惯。

二、物品准备:

毛绒玩具、自制“细菌”贴纸、脸盆、PPT

二、活动过程:

1、介绍:我是护士阿姨,今天带来了毛绒玩具和大家一起玩,但是,我的毛绒玩具只跟爱干净的小朋友一起玩的,大家伸出手来让我检查一下哦,表面上看起来都挺干净的,但是,我们手上有很多我们眼睛看不到的细菌,大家看我的手(举起贴上自制细菌粘纸的手),细菌多不多啊?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2、洗手过程的教学、互动。

3、表扬小手洗得干净的小朋友,分发玩具,和你做好朋友。

篇7:幼儿园《洗手帕》教案

附小幼儿园 刘婷婷

设计意图:小班孩子年龄小,但都对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于自我服务的能力及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显得相对较弱。所以为了让孩子加强这一方面的能力及意识,特准备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快慢,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手帕的动作。

2、体验劳动的愉快,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准备:搓衣板一块、小盆一只、手帕每人一块、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神秘的礼物箱”形式出示手帕,引起幼儿的兴趣,了解手帕的作用。

1.师:今天早上刘老师收到一件非常神秘的礼物,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请个别幼儿前来摸一摸,最后摸出手帕)2.提问:小手帕有什么作用?可以做什么?(擦鼻涕,擦汗)3.出示脏手帕,幼儿仔细观察。

提问: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谁来洗呢? 幼儿:手帕脏了要洗一洗。

(小结:我们的小手帕真有用,能擦鼻涕,能擦汗。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有的小朋友不会洗手帕,现在来看老师是怎样洗手帕的)

二、学习乐曲《洗手帕》 1.听乐曲,师示范动作。

师提问:这音乐好听吗?(好听!)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做《洗手帕》,觉得这首乐曲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整听一遍音乐。听辨音乐强弱快慢的变化。

师:音乐又快又重时,应该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应该怎样洗手帕? 3.分段听音乐,联系用两种动作表现洗手帕。

师:小朋友听这段音乐觉得是快的还是慢的?老师是怎样洗手帕的?

(慢的,要慢慢的洗)

幼儿跟学,练习用慢的动作洗手帕

师:小朋友听这段音乐觉得是快的还是慢的?怎样洗手帕?(快的,快的动作洗)幼儿用快的动作洗手帕

手帕洗好以后要拧一下,最后晾起来。学说“晾起来”

4.完整地听音乐,做洗手帕动作。提示: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手帕才能洗干净。

5.发小手帕,幼儿听乐曲一起洗手帕

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学会了洗手帕的本领,真的很棒!刚才小手帕告诉老师,它想到外面晒太阳,这样它会更干净,让我们带着小手帕到外面去吧!

教学延伸:你们在家里洗过手帕吗?回家也去洗一洗手帕,并且告诉爸爸妈妈今天学习洗手帕的故事,教教爸爸妈妈怎么样洗手帕,什么时候该慢,什么时候该快。

教学反思:

上一篇:大学生每周学习时间调查报告下一篇:设备采购制度-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