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纲要

2024-05-10

美国历史纲要(精选6篇)

篇1:美国历史纲要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选修1和选修3

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高二文科班

课程目标(重点):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三门历史必修课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和专门的学习探索,高中阶段开设六门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我们特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教科书共九个单元31课,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通过学习,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上九个影响较大的改革实例,其中中国4个,外国5个,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历史上改革的大致面貌和主要特色。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为日后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汇报时不必说。解释是可以说。必修1和选修1同时进行.高一已讲过必修1,现在主要讲选修1课程刚要)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历史选修1》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课时2)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共0.5课时)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共0.5课时)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共0.5课时)

第4课《梭伦改革》单元小结及练习(共0.5课时)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时2)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共0.5课时)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0.5课时)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0.5课时)

第4课《商鞅变法》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时2)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共0.5课时)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共0.5课时)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共0.5课时)

第4课《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时2)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共0.5课时)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共1课时)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共0.5课时)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时2)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共0.5课时)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共0.5课时)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共0.5课时)

第4课《欧洲的宗教改革》 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时2)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共0.5课时)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共0.5课时)

第3课改革的后果及本单元练习总结(共1课时)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时2)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共0.5课时)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共0.5课时)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共0.5课时)

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共0.5课时)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时2)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共0.5课时)

第2课明治维新(共0.5课时)

第3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及本单元小结练习(共1课时)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课时2)

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共0.5课时)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共0.5课时)

第3课百日维新(共0.5课时)

第4课戊戌政变(共0.5课时)

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时2)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共0.5课时)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共0.5课时)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0.5课时)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本单元小结练习(共0.5课时)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课时2)

第1课巴黎和会(共0.5课时)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共0.5课时)

第3课华盛顿会议(共0.5课时)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和本单元小结练习(共0.5课时)

第五单元战祸连绵的局部战争(课时4)

第1课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共1课时)

第2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和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共1课时)

第3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和两伊战争(共1课时)

第4课海湾战争和单元小结和练习(共1课时)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课时2)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共0.5课时)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共0.5课时)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及本单元总结练习(共1课时)期中考试(复习3课时)

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重点)

(1)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校本习材,并根据生情适当增减和调速。

同时把必修1-3相关章节内容与之联系。

(2)学案:依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编制学案,以供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使用。

(3)练习:依托学案,兼顾学情,布置分层习题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4)其它资源:网络;期刊;文献;博物馆等。

2.实施手段

(1)学案导学:利用学案导学、互学、合作、拓展。

(2)“班班通”系统的使用:利用“班班通”系统,互动教学。

3.学习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持续探究热情。

(2)独学对学群学相结合: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以独学的形式完成,不能个人解决的问题以对学群学的形式进行,既能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也能与他人愉快合作,共享学习的乐趣。

(3)师生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平等交流、合作探究,阐释疑难问题,提高探究能力。

(4)阅读练习实践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把整体分解成几个或多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答案,这样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解疑释惑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

(5)史地结合、史论结合、史政结合(重点):在学习改革实例时,要联系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结合国家社会矛盾,来揭示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全面把握历史发展时、空、人、事之间的纵横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思维的奥妙。

课程评价

(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请看屏幕。汇报结束。欢迎批评指正。

1.评价指标(含课程修习过程及测试成绩)

A.课堂表现: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前预学/课前准备/学案完成情况)、课堂学习状态(笔记/参与/答问/讨论/合作)课后巩固情况(双基/迁移/学以致用)。

B.练习检测:课后作业(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纠正错题)、单元检测成绩、试卷分析情况等。

C.考试成绩:课程(模块)测试成绩。

D.研究性学习:包括相关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活动探究开展情况等。E.修习课时:以是否修满24课时为能否达标的标准。

2.评价标准(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授予学分2分)

A.课堂表现:预习情况3分;课堂学习状态5分;课后巩固情况2分,满分10分。

B.练习检测:课后作业5分;单元检测10分,试卷分析5分,满分20分。

C.考试成绩:满分50分(实际成绩*0.5)。

D.研究性学习:论文或调查报告5分,活动探究开展5分,满分10分。E.修习课时:满24课时,6分;满30课时,8分;满36课时,10分。

(二)、学分认定及结果处理

课程评价:

1.评价指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们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的评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参与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1)注重过程性评价(2)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3)试题测试(4)撰写论文

篇2:美国历史纲要

1840~1949为近代史1949~至今现代史

1842,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怎么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1,·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3·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改变

4.中国人民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支配中国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势力勾结

3·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封建剥削制度成为发展阻碍

4·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是发展慢

5·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处于分裂状态

6·受三座大山压迫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才是最的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是前提,2是目的和归宿。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所采取的方式:1, 军事侵略,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占领土地面积最多的国家。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伊犁条约》

三元里人民的抗争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近代爱国官兵:刘铭传,冯子材,关天培,陈化成,海龄,荣椿,东善,邓世昌,林永开。

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的表现:1侵云南 2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3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4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2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由魏源提出代表作《海国图志》

林则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怎样评价?答:其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所主张的绝对平均主义,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1856年9月,天京事变

农民斗争即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捍动了清政府

1的统治根基。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4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和教训:具有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的滋长,向心力和战斗力弱。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祈,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其主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客观上促进了早期工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3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改变。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管理具有腐朽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是一场爱国救亡的运动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4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局限性)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要不要以革命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双方论战的焦点)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政变 5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主主义的终结。

辛亥革民失败的原因: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反帝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四大家族:蒋正中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

共产党建国以后的三种方案: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资产阶级的方案(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或是说他的历史意义答: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路线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理论为基础,是一个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和人民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式。

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南昌起义——周恩来 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秋收起义——毛泽东广州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反围剿战争的战术:“诱敌深入”“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指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是什么?

答: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和中期,中共出现了哪三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发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次,1927·11~1928·4的左倾盲目错误,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1930·6~1930·9,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攻打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1~1935·1,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这次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原因可概括为: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遵义会议的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了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精神的内容: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信念和理想,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任何一切牺牲的精神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精神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5紧密依靠人民群众,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是:卢沟桥事变(1937·7·7)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即南京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的是一二·九运动。

1935·1

2四大会战是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怎么样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答: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客观原因,日军力量占优势。主观原因:战略错误,脱离群众,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未采取积极的防御。

1939·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蒋介石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转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1937·9,平型关大捷,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8~1

21939·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三大口号。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的任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促

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民族精神。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有重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中共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中共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决定性因素)。3,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及组织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力量源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精神动力。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4,中共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不惧怕战争。5,坚持中共的领导。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的主要表现:1,千里跃进大别山 2,挺进苏,鲁豫皖地区3,挺进豫西

解放战争时,中共解决土地问题的方针措施?答:1,1946年5月4 2,1947年7月至9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者是少地的农民。)3,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的土地并在政治上得到翻身,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大批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

联系实际,谈谈“两个务必”的思想的重要性。答:两个务必的思想是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做法,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1,2,战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历史新纪元?答:1,帝国主义列强压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结束,人民翻身做主人。3,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像社会主义过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有哪些?答:1化国家 2,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一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改造是一场最伟大的变革?答:1,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社会主义的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核心是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和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主义社会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文革”这一错误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的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错误。犯错的原因:1,由于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处于起始阶段。2,由于中共的历史特点,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依然看作是阶级斗争,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P262(没有精准,同学们自己理解概括)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P262~264(同上)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答:1,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2,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3,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5,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顺利完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答:一方面,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党的十三大提出)现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三者相互促进。

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篇3:美国历史纲要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纲要》课程,教学

历史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个人, 在历史的进程中, 留下个人的印记和痕迹的人物。这些印记和痕迹主要表现为促进或阻碍历史的发展。历史人物教学是《纲要》课程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历史人物评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历史人物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是历史上最活跃的因素。“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1]。以人为镜、以史为鉴, 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 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例如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时, 如果仅仅按照时间节点组织教学, 整个过程显得平铺直叙而枯燥乏味,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若以人物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 将洪秀全的迷信昏庸、杨秀清的飞扬跋扈、韦昌辉的阴险狡诈、石达开的负气出走等人物细节刻画出来, 并对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既能加深学生印象, 拓宽学生知识面, 又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2. 历史人物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历史人物按照其性质和历史作用划分, 有正面的, 也有反面的, 有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 也有阻碍历史前进的, 有千古传颂的民族英雄, 也有遭人唾骂的汉奸败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中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辨美丑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历史人物评价有助于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人是历史活动的核心。但《纲要》教材在编写方式上, 主要以叙事为中心, 历史人物只是作为历史事件的点缀。但《纲要》课程前后涉及的历史人物达280左右, 每个人物都有丰富的事迹和经历, 非常有利于教师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和现场发挥。如果恰当运用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方法, 按照时间和教学进程, 进行分类或专题评述, 既能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又能拓展《纲要》课程的知识容量, 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1. 严格的历史性。

“时势造英雄”。历史人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必然带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 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2]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客观环境, 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考察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特征。既不以个人的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也不以今天的标准去评价过去的历史人物, 而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性。

2. 科学的阶级性。

历史人物一般都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历史人物总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 他们的立场、观点、言论和行为总是表现着一定的阶级利益。因此, 对历史人物必须进行科学的阶级性分析。例如在评价李鸿章、曾国藩及其倡导的洋务运动时, 要用阶级分析法, 看他们发起的洋务运动主要是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在运用这一原则时, 还要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绝不能简单化的一刀切, 更不能搞形而上学的血统论和唯成分论。

3. 客观的全面性。

“评价人物和历史, 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 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 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3]。近代中国由于外来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变革的加快, 历史人物往往在各个时期表现出很大差异, 有先进步而后落后的, 如康有为从领导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堕落为顽固保守的保皇党人;有先落后而后进步的, 如杨度早年曾积极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后来却成为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志士。要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必须根据人物活动的不同性质, 结合其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 分阶段、分方面去评论其功过是非。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应把握的几种关系

1.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的发展有着客观规律性。但历史活动并不是客观规律的抽象发展, 而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 并不否认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4]”即人们常说的“时势造就英雄”,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决定着超时代的历史人物是不存在的。“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5]。

2. 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关系。

历史人物总是带着一定的动机参与历史活动, 因此, 评价历史人物时必然涉及到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问题。“历史喜欢作弄人, 喜欢同人们开玩笑, 本来想进这间屋子, 结果却跑进了那间屋子”[6]。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往往不能一致, 好心办成坏事、坏心促成好结果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 必须充分考虑历史人物在历史活动中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个方面, 尤其更要注重客观效果, 因为客观效果是对历史进程的实实在在影响。

3. 学术争鸣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些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反面人物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于他们在特定事件或历史活动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甚至有些学者对他们的总体评价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就学术探讨和学术争鸣而言, 这些本无可厚非, 也是学术发展所使然, 但《纲要》课程作为承担思想教育功能的政治理论课, 教师必须把握学术争鸣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既要关注学术前沿和学术争鸣现象, 又要注重价值判断和政治导向, 正确引导学生, 避免出现学生思想混乱的现象。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的具体方法

1. 专题讲座式教学法。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丰富, 资料繁杂, 对所有历史人物不可能一一评价和介绍。采用专题式讲座教学法可以更加全面而有效地评价一些重要历史人物。以李鸿章为例, 他一生经历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 在晚清时期一直掌管清政府的军事、外交和经济大权, 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人物, 若只在各章节中涉及之处做简单而分散的介绍, 显然无法让学生从整体上对人物进行深入透彻的把握, 而采取人物专题方式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 参与互动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要激发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热情, 可以采取讨论式或辩论式课堂教学,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化被动为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将要讨论的人物专题提前做好布置, 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原则和方法讲清楚, 让学生课前精心收集相关资料, 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或分组辩论的方式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讨论或辩论, 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兴趣,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比较研究式教学法。

《纲要》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人物的分析和比较达到深化历史认识的目的。如在讲授《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章时, 可以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和主张措施等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6.

[2]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75.

[3]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0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5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5.

篇4:美国历史纲要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学历史;衔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2007春开课以来到现在,任课教师普遍感觉到的一个困惑就是这门课在教学内容上和中学历史课程重复较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文科学生觉得浅显,理科学生学起来吃力。因此《纲要》任课教师非常有必要熟悉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了解《纲要》与中学历史教学区别与联系,以便更好的开展《纲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

1 《纲要》与中学历史的区别与联系

从课程性质上来看:中学历史是一门历史学科,《纲要》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历史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及世界发展的一般史实,加强其爱国主义、公民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纲要》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教学目的上来看,中学历史分初中及高中两个阶段,初中阶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培养对人类历史的兴趣,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教学目的是扩大学生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纲要》课是希望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发展线索与规律的探讨,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初中历史课程是以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精选一些基本的、具体的、生动的历史事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高中历史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以专题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选修部分以模块的形式反映人类的和平、民主、改革文化等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纲要》是提纲挈领地介绍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探索史、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当前我们中国的来之不易。

中学历史是《纲要》的基础,《纲要》是中学历史的继承与发展、积累与提升。中学阶段偏重于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是普及、打基础的工作。《纲要》课程的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充分掌握史实的基础上的提高,它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理解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而且也强调教师着重于理论的讲解和深层次的解读,使学生能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两者虽然都有史有论,史论结合,但中学历史课重心在史,以史推论,而《纲要》课则重在论,以史佐论。

2 加强《纲要》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衔接的对策

首先任课教师要了解中学历史教材,比较其与《纲要》的差异,在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方面下功夫。任课教师需要将高中历史教材与《纲要》教材认真比较分析,了解两者之间的重复、待深化和脱节部分,对于高中历史已经讲清楚的内容,《纲要》教学中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基本史实高中已经讲过了,《纲要》课就没有必要重复,但可以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加以补充一些史料,避免简单化、概念化。只有如此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繁简得当,恰如其分。

其次任课教师要了解大学生在中学历史学习的状况,做到因材施教。青少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历史的认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以记忆历史知识,应付高考为主,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全面,能力、认知方面比较欠缺,还不会用历史的眼光,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问题。文科生理科生差异明显,文、理科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也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理科生在高一下半学期就不再学习历史,很多历史课改上作业课或自习课,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这就要求《纲要》任课教师要依据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异对教学内容加以整合,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以及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

再次要加强高校与中学的交流合作,促进《纲要》任课教师同中学历史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双方各自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加深双方的了解与合作。通过多种交流合作形式,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不仅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繁杂,而且可以有的放矢的提高学生历史理论、认识及情感教育方面的水平。

3 小结

总之,高校《纲要》与中学历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与联系。《纲要》课任课教师要重视了解中学历史教材及大学生在中学历史学习的状况,可以有效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重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宋进.大学和中学衔接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2012,13:20-23+39.

[2]袁尔纯.《纲要》教学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01:91-94.

[3]莫志斌,余柏青.衔接·深化·创新——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教学之比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03:105-108.

[4]康沛竹.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86-90.

[5]黄娟,刘翔.高校《纲要》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衔接的可行性探索[J].学理论,2011,36:276-277.

[6]王万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J].黑河学刊,2014,10:124-125+134.

作者单位

篇5: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试题

1.《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2.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至1864年(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侵略势力造成的深重灾难,由于封建社会本身的危机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坚持斗争14年,势力扩及18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3.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4.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组织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接着,他又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平等;把民权主义解释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人所私有;把民生主义解释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于是发展为新三民主义。5.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6.长征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7.一二九运动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8.持久战

与“速决战”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通常是战略上相对劣势的一方采取的战略方针。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消耗、削弱敌人,从总体上不断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9.三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不但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将之付诸于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整风运动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整风运动。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逐步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左”倾错误的思想影响并没有肃清,抗日战争以来党又发展了一大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毛泽东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次整风既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运动实现了全党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辛亥革命后,由当时位于南京的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的文件。1912年3月8日由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4年5月1日因大总统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

二.简答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青年如何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启示 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⑵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⑶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⑷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⑸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五四精神的重大历史意义。为了发扬爱国主义......弘扬爱国精神......(1)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自觉担当起社会历史责任。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勇于解放思想;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保持开放心态;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发扬创新进取精神。

(2)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目的在于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要在实践中锻炼品格,磨练意志,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要守时守信,做文明的公民;既有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从身边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勇于奉献,尽管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再需要为追求光明和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仍应得到弘扬。

(3).爱国精神所给予广大中国革命青年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包括救国救民的奋斗精神、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等等 2.如何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

首先,团结是一个民族有生机、有力量的首要条件,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敢于以小小的扶桑三岛,悍然发动对中国侵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内部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中国人被讥为“一盘散沙” 其次,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唯一有能力领导好中国的政治力量。在抗战中,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核心和中流砥柱,要取得抗战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抗日战争的历史,还证明一个事实,在当今世界上,落后就要挨打。当年中国很落后,所以列强敢于侵略中国,日本敢于发动侵略战争。今天,我们仍应该看到,在国际上,以美国右翼政治势力为代表的,一些不高兴看到中国繁荣富强起来的反华势力依然存在,他们支持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西藏独立的图谋,肆意干涉我国的内政、妄图破坏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启示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②

一、认识国情根据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并不断根据实际适时地调整政策。

二、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他们谋求利益。

三、认识中国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不断地提高执政党的理论修养使党能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此就必须认真学习和体会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其国内背景,并联系实际,就钓鱼岛事件及南海问题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一、(1)(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及国际国内背景)日本侵华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a.日本方面。日本国内矛盾重重,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严重,这些不稳定因素促使日本想要通过战争转移民众注意力。

日本资源匮乏。日本地狭人稠,当本国的能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它就开始对外扩张,掠夺财富,依靠侵略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来达到维持国内的稳定的目的。武士道精神。练武之人成为日本进行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工具,指挥着日本士兵用鲜血和生命去填平统治阶级的“胜利之路”,书写了世界历史上一段残酷的战争记忆。

天皇制。日本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君主立宪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日本国民从小便被灌输“天皇是至高无上的”这样的思想,以至于日本天皇亲自宣布战争结束,日本战败时,还有日本国民不相信。而战场上所有的日本士兵都被教导成“为天皇而战”的战争机器。

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社会动荡,政局不稳,而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不能像美国那样靠拉动内需缓解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政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法西斯主义。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法西斯主义抬头。1936年的二二六政变后,随后成立的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标志着日本建立法西斯体制。在经济危机之后,日本国内矛盾激化。民族极端主义、极端社会主义的法西斯主义使日本选择用对外侵略扩张和独裁统治转嫁国内矛盾。

b.中国方面。中国国内战乱多年,并未统一安定,此时入侵可以减少阻力。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国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各种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对于面积狭小、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的日本是个很大的诱惑。

中国经济的发展。19世纪30年代至中期,各个军阀纷纷归顺国民政府,红军也被赶到边缘的西北地区很难作乱。此时,中国的经济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政府不能坐视中国做大、做强。而中国的繁荣也使其成为日本征服世界的第一个目标,因此在占领东北之后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以实现其征服世界的野心。

汉奸。汉奸的存在为日本人的侵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严重打击了中国军民一致抗日的激情。汉奸残害了大批的中国百姓,是中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伤痕。中国内战。日本侵华时,国民党与共产党正在进行内战。而当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蒋介石仍没有足够地重视日本的侵略,甚至采取了不抵抗主义,为日本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使日本在战争初期迅速占领了一批城市。

c.国际方面。国际各国不是与日本同盟,便是自己也身陷战争,分身乏术,或是坐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

(2)关于目前时局与钓鱼岛、南海战备问题的建议

钓鱼岛和南海问题涉及中国主权领土问题,不存在中国屈服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坐视其邻国侵占而臵之不理,扩大战争的责任应由侵略者担负。我认为现在最为至要至要的任务,就是打开目前困难局面,特别要认识敌人正在布臵更大规模的进攻(无论是扩大领土争端,还是增强帝国主义的军事存在),残酷的帝国主义战争很快就要到来。为着把我国海防之发展放在更为巩固、更为有力的基础上,为着对于即将到来的敌人新的侵略行径或大举进攻给以坚决有力的粉碎,我军必须勿失时机地采取行动,变动敌情,争取有利于我军彻底消灭敌人的条件。就具体情况和布臵似宜如下:

(一)美日虽非全力军援南海之敌,但仍企图完全陷我入两头作战之被动地位,我现在如能马上展开钓鱼岛对日作战行动,的确对于越、菲等国是直接震慑,并能够打开目前困难之局面。但在目前敌情与驻日美军、美第七舰队现有力量的条件下,如攻钓鱼岛,难保必引起美国之强大增援,两路夹击,将陷于不利。若因求战心切,鲁莽从事,结果反而会费时无功,欲速反慢,而造成更不利局面。

(二)此时,因美日菲越已沆瀣一气,且在美军全力增援日敌遏制中国业有完全可能,南海问题没有解决,钓鱼岛问题亦不能速决。故我军似宜直出南海以利变化敌情,即在南沙群岛一带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给美日敌后策应以严重的威胁。南沙群岛之地形地势,有聚歼敌主力之可能。为了使作战行动成熟起见,第一期似宜以南沙群岛一片地区就地整训待命,并作战斗之准备,随时打击菲越进攻,或南沙诸岛礁海域的袭扰兵力。同时注意政治攻势,争取东盟各国和美日菲越国家中间同我们友好,或业已认清帝国主义之阴谋野心和从新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觉醒起来的大部人民。这自然是积极的防御。

(三)加强我沿海兵力和火力部署,布臵积极防空,要估计日敌向我东海进犯、强占我钓鱼岛,或在我钓鱼岛礁采取直接行动之可能。似此,如有必要,我军待机直击钓鱼岛礁,迅即布臵积极防御,设臵有关军事机构、导弹部署、哨所或营房驻军,以及建立战时后勤补给线奇袭登岛和攻打增援部队必须确有把握,若日敌在我军抵达前驻岛作战,而我军不能迅速展开,则可采取分割围困、伏击打援的办法断敌后路。若因美

5.习近平中国梦 中国梦的曲折发展道路及如何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

首先,中国近代史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等一系列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其次,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其中有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们都失败了。无疑,其进步的主张和失败的教训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思考中国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范例。当然,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就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自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再次,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影响,使得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此,在中国共产人的推动和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当然,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实现了两次党外合作,分别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大革命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也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众多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克服了党内“左”和“右”两方面的错误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指导地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自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自此,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也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有益的探索,也经历了诸多挫折。这为邓小平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变化,进一步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指导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针,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四个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从而为不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中国人民在解救自身苦难、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曾经寻求过多种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才使国家和民族出现了生机和希望。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进入新世纪,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变。抓住这个主心骨,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就能真正抓住国际国内的各种机遇,迎接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挑战。

第三,必须始终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活力。民族是否振兴,不仅要从纵向上作历史的比较,更重要的是看在横向比较中是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时代的前列。当今世界,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升华。这种加速奔腾的潮流,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中华民族要保持生命之活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政治发生的变化;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反映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以正确的战略策略,把握住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关系,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

第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生机勃勃和国泰民安的局面。

改革、发展、稳定,是关系中华民族大局的三枚棋子。发展,是中华民族活力之所在。发展是硬道理。“5.31讲话”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又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够得到实现。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稳定,是中华民族治国之要。历史上,种种内忧外患,次次社会动荡,无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大伤中华民族的元气。面向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篇6:美国历史纲要

----《历史研究》读书笔记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历史研究》这本书所讲的内容貌似与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没有太大联系,而我认为,实则不然。因为历史最深刻的内涵是不会受到时空限制的。作者汤因比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大多是围绕着中古时代世界文明而建立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汤因比这样的眼光来研究和探索近代文明与历史的发展。汤因比从最宏大的视角向世人描述了文明的特质,并且传输了研究历史最行为有效的方法。

全书一共12卷,可谓是卷帙浩繁。但是我觉得《历史研究》值得我们挤出一点时间去品读。但是,读书的目的又不是为了把书读完,而是为了从书中获得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或方法,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从作者思想源发散出的感悟和思考。后者往往更加珍贵。读《历史研究》之前我反复问自己,读《历史研究》是为了什么?乃至读历史是为了什么?历史,肤浅地说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中国古人就明白以史为镜的道理,而现当今读历史的目的又是什么?读过这部史学经典之后,我想我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而读书笔记就是用来记录这些想法与思考的吧。

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可以出生在华丽的家族,但不可能没有个人的苦难和坎坷的经历。1汤因比出身于一个工业革命后的中产阶级1张雄 陈明达.《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家庭,过着上层阶级的生活。然而,他一生中两次经历了残酷的世界大战,并且在这样黑暗的时代下,汤因比自身的遭遇也是十分糟糕的。他经历过不完美的婚姻,又接连遭遇父亲和儿子的离去。他像马克思那样有着丧失人间天伦之乐的受伤心理。2在书中可以发现,汤因比对宗教的情感是特殊的,有人分析说这是汤因比从宗教寻求慰藉就像马克思用理想的社会主义来抚慰自己的创伤一样。了解作者的生平对深入了解他的作品是十分有帮助的。有时,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难以理解的东西往往就变得自然了。

我认为,汤因比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他运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研究历史。正如在全书的一开头,作者就试图向读者传达:以往用来研究历史的方法是有局限的,我们不应把研究的对象过于具体化,缩小化。正由于历史强大的联系性和文明的相互影响性,任何试图以单个国家或区域文明来研究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状态的行为都是有风险和偏差的。所以汤因比提出了历史研究的新单位:“可被认识的研究领域”3(某种较之国家的范围更大的共同体4)。在每一个场合,我们都不得不根据整体而不是依据部分来进行思考;把故事的各个章节看作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事件;不是单独分开、而是从整体上来追踪那些社会成员的命运,把他们看做一个单一主题的变奏曲,或看作是一支交响乐队,其意义在于各种乐音的和谐,而非众多互不相干的音符。我们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在研究历史方面取得成果,我们会发2张雄 陈明达.《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英】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刘北成 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14 4 【英】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刘北成 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16

现我们的头脑由杂乱无章转变为井然有序,我们开始理解那些以前不可理解的东西。5历史研究的精髓在于对其最深处的联系性的追随与思考。文明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我们常说四大文明,这只是全球文明的四个主流源头,各个源头喷发出各种绚烂多彩的派生文明(作者称为“卫星文明”)。表面上文明间存在着地域差异,但是文明间一直在发生的交汇与交融。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是颇具指导价值的,我们要以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各个文明,至于精细到国家和地区之间也是一样。

文明既然存在多样性,那么汤因比提出的“文明的比较研究”就十分自然了。作者指出历史是多线式发展的,任何对于一个特定文明的研究所得结论都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全书的第一部,历史形态中,作者在选定历史研究的对象之后,用其理论构造了几种文明的历史发展模式。有西方文明源头的希腊模式以及东方文明源头的中国模式。用作者自己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模式都不是全能的,甚至中国模式在运用于中国自身文明发展史时都会是前后矛盾的。此时,作者便试图将两种模式对比结合起来,之后便发现,这种对比之下的辩论与联系使得希腊--中国模式6可以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在对于历史研究方法的阐述之后便是汤因比对文明发展的深度解剖。接下来的四个部分,作者分别讲述了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我不想盗用作者的某些观点,但是我确实觉得作者对文明的历程的分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5【英】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刘北成 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16【英】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刘北成 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七章

简单概括一下,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个人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伟人的创造性贡献往往会促进社会的突破性发展,相反,伟人的退隐往往就会造成全社会的损失。总之,作者强调历史发展中个人的作用。文明的衰落的实质是自决能力的丧失,这就充分肯定了本民族对自身民族发展的可控性,颠覆了环境决定论和历史必然性理论。然而,作者并不否认历史的循环性,不反对新文明孕育于旧文明的观点。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读完全书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还没有多少涉及。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的思考。最后,我想回归我们中华民族。谈谈书中作者对中华文明的看法以及我对我们中华文明的看法。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汤因比对中华民族的博大进深是十分钦佩和赞赏有加的。1974年的春天,在英国汤因比的住宅内,一位日本学者询问汤因比博士:“您希望出生在哪个国家?”八十五岁高龄的汤因比面带笑容回答说:“我希望出生于公元一世纪佛教已传入时的中国新疆。”7汤因比对中国的感情可见一斑。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虽然中华民族曾经长时间屹立于世界之峰。但是近代的闭关锁国一下子就使得中华民族千年的积淀危在旦夕。然而中华民族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这是民族的气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有人指出,中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夜郎自大,同时又有完全相反面的自卑。但是,近代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灵魂深处民族气质的巩固和多位开创时代的伟人的积极推进下,我们又开始向世7 张雄 陈明达.《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146

界文明的顶峰迫近。汤因比在书中曾今说:在中国模式中,我们看到在文化上自成一系的中国人,于大一统国家建立后,为了保持这种统一,而竭力以赴的情形,甚至它每次瓦解之后,就不不断为了恢复统一而奋斗。8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品质,汤因比也看的很清楚。

晚年的汤因比开始反思他对中国的观点的正确性,并且承认之前所犯的一些错误。汤因比认为世界只有走向大一统才能避免杀戮,而他认为,中华民族可以担当此任!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看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9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客观冷静地看待这样的观点。的确,中国是在日益强大,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但是,这是我们是否再次犯下夜郎自大的错误呢?这是我们时刻都应该警醒自己的。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定要看清自己,否则就可能会淹溺在历史的洪涛之中。

上一篇:香菇工厂化生产下一篇:木棉花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