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军海简介

2024-04-15

盛军海简介(共2篇)

篇1:盛军海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其作战部队——除了海军总部直辖外,分布于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中。海军是海上作战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作战的能力。

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兵种及专业部(分)队组成。海军下辖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舰队下辖基地、水警区、舰艇支队、舰艇大队等。潜艇部队编有常规动力潜艇部队和核动力潜艇部队,具有水下攻击和一定的核反击能力。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核动力潜艇部队,直接由中央军委指挥。水面舰艇部队编有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具有在海上进行反舰、反潜、防空、水雷战和对岸攻击等作战能力。海军航空兵编有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歼击航空兵、反潜航空兵、侦察航空兵部队和警戒、电子对抗、运输、救护、空中加油等保障部(分)队,具有侦察、警戒、反舰、反潜、防空等作战能力,其编制序列为:航空兵部,舰队航空兵,航空兵师、团。海军岸防兵编有岸舰导弹部队和海岸炮兵部队,具有海岸防御作战能力。海军陆战队编有陆战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及侦察、防化、通信等部(分)队,是实施两栖作战的快速突击力量。

现有兵种和舰队组成海军现役兵力共23.62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共分为五大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水面舰艇部队编有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拥有75艘水面主力军舰,60艘攻击潜艇,40多艘中型及重型两栖登陆艇、50艘导弹巡逻艇。海军下辖三个舰队,分别是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每支舰队下辖水警区、舰艇支队、舰艇大队等。

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拥有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队伍。司令部设于山东青岛。下辖青岛(辖威海、胶南水警区)、旅顺基地(辖大连、营口水警区)、葫芦岛基地(辖秦皇岛、天津水警区)。其中葫芦岛基地为核潜艇母港。

东海舰队负责防卫中国东海水域的安全。司令部设在浙江宁波。下辖上海基地(辖连云港、吴淞水警区)、舟山基地(辖定海、温州水警区)、福建基地(辖宁德、厦门水警区)。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拥有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队伍,负责防卫南中国海水域,特别是南海诸岛的安全。司令部设在广东湛江。下辖湛江基地(辖湛江、北海水警区)、广州基地(辖黄埔、汕头水警区)、榆林基地(辖海口、西沙水警区)、三亚基地。

中国海军发展战略已从近海型海军走向区域型海军,海军运用范围要涵盖近海以外一钎海里或更远距离,要求因应中国海战战场点多线长的特点,收缩点线,突出重点,在东部和南部海战战场形成相互呼应的战场体系,在战时要具备控制中国海域通往大洋水域重要海峡水道的能力。到2010年,中国海军将拥有7900吨「现代」级驱逐舰4艘,3670吨「旅大」级(051GⅢ)驱逐舰4艘,6600吨「旅海」级(051B)驱逐舰1艘,6600吨「旅海II」级(051c)驱逐舰2艘,4200吨「旅沪」级(052)驱逐舰2艘,6000吨「旅洋」级(052B)驱逐舰2艘,6000吨「旅洋II」级(052C)驱逐舰2艘,2225吨「江卫1」级(053H2)护卫舰4艘,2225吨「江卫2」级(053H3)护卫舰10艘,4000吨江凯级(054)护卫舰2艘,4000吨江凯II级(054A)护卫舰10艘,共43艘较为先进的水面舰艇。分为驱护舰编队和护卫舰支队。

驱护舰编队是水面作战的主要力量,配备1艘补给舰,能独立进行近海作战。其中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1GⅢ、2艘051C级和2艘「江卫2」级护卫舰共6艘舰艇组成;东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4艘「现代」级、2艘051GⅢ和2艘053H3级护卫舰共8艘舰艇组成;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2B级、2艘052C级、1艘051B级和2艘051GⅢ共7艘舰艇组成。

护卫舰支队是全部由护卫舰组成的、主要执行护航、护渔、近海巡逻和战时支援等任务的水面力量。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级组成;东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6艘053H3级组成;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级组成。

051级为我国第一代驱逐舰,总体性能已非常落后,但随著第二代指挥系统和新型武器的上舰,性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051GⅢ型,已基本达到第二代驱逐舰的水平。052级作为第二代驱逐舰,总体性能较好,虽服役不长,但也进行了大规模改装。052C型驱逐舰将成为批量建造的主力驱逐舰,江南厂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建造7艘左右的052C。护卫舰的改进主要是对053H2(江卫Ⅰ)的改进。053H2作为第二代护卫舰的代表,性能本不太先进,而且已渐落后,因此应将4艘053H2按照053H3(江卫Ⅱ)的标准进行改进,提高总体作战能力。改进后部署在东海舰队。4000吨级054型护卫舰将成为海军护卫舰中的中流砥柱,沪东厂将在2010年之前完成8艘(保守估计)。

随著新一代主战舰艇走向远洋的需要,原有的几艘远洋补给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以886舰为代表的新型补给舰将建造6艘以上,确保三大舰队各有两艘,一艘海上,一艘备航。加上福清级两艘,南运级1艘,我国届时将拥有20000吨以上的大型补给舰9-10艘,基本满足海军远洋活动的需要。

水雷战舰艇,我国海军在这方面非常薄弱,老式的苏制T54型扫雷艇还在使用,新的082型基地扫雷艇数量少,续航力有限。

潜艇部队是中国海军的支柱之一,中国海军拥有西太平洋规模最大的一支潜艇部队,但老式潜艇占主要部分,性能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改进后的035 ES5F改型潜艇共6艘,分别部署於北海和南海舰队。

039型潜艇作为新一代常规潜艇,到2005年将达到8艘,分别部署在三大舰队。其中东海舰队4艘,北海和南海舰队各2艘。

由於我国自行建造的039型潜艇仍存在不足,因此从1994年开始从俄罗斯先后订购12艘「基洛」级潜艇来满足未来海军作战需要,其中877EKM型2艘,636型10艘,各舰队4艘。

目前,我国拥有091型攻击核潜艇6艘,092型战略核潜艇3艘(编号406甲、406乙、406丙),中国为了解决核潜艇的性能问题,一边先后对091和092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技术改进,一边开始研制中国的第二代核潜艇,即093和094。

海军过去十年将舰队现代化,并汰旧换新。

海军航空兵装备有800架战斗机。编有9个师。还有海上巡逻和反潜作战用的飞机17架,各型直升机103架。主要有:直-9C轻型舰载反潜直升机,卡-28舰载反潜直升机(俄罗斯卡-27的出口型号)。海军航空兵将装备3个飞豹师(共120架歼轰7),每个师40架歼轰7。另外,至2005年底,海军总共购回48架苏30MKK2战斗机。

篇2:盛军海简介

学术报告会议的摘要总结

2014年9月12日下午,在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了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与团队建设讨论会,区域经济学校级重点学科成员和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讨论会。会议由学科带头人胡仪元教授主持。

会上,胡仪元教授首先介绍了区域经济学学科和团队发展的现状,总结本学科与团队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本团队取得了3个国家级项目、4项省政府奖励,团队成员中76.5%的人都已经成为厅局级及其以上层次项目主持人,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硕士点申报和申大更名工作做出了有力的支撑。最后,从区域定位、学科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建设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机制、经费管理等方面对本学科与团队建设进行了规划和具体工作安排。

团队邀请王忠锋教授做本学科与团队建设的学术顾问。王教授就本学科与团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作了生动精彩的科研指导,他指出,本学科研究要“顶天立地”,既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导向,又要紧密结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咨询、说明和讨论环节,马静、杨欣、党建德、王敏、刘雯、王淑新等团队成员提出了他们在科研方面的一些疑惑和设想,对此,胡仪元、王忠锋两位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团队成员指明了后续发展方向。

胡仪元教授最后做了总结发言,鼓励团队成员以本学科与团队建设规划为指南,在发挥个人专业特点和已有研究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转向、合作研究,努力争取在高层次科研项目、高层次奖励、标志性成果和地方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成绩,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本学科与团队建设的发展。

姓名:盛军强 班级:计本1103 学号:1118014096

参与郑林科教授学术报告会议的摘要总结

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技能,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健康成长、成才,我校特邀中华全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西安石油大学 郑林科 教授分别于2012年 5月 31日 在我校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了题为“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开发幸福资本”和 6 月1 日 在6407开展了题为“心理资本:积极组织行为学开发新资源”两场专题报告会。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相关人员和北校区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经法学院部分老师及近800余名学生代表聆听了这两场报告。

讲座中,郑林科 教授首先从多个角度 向 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他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一系列真实数据和发生在大学校园的生动案例,就如何积极面对挫折,追求幸福的生活给出了别出心裁的讲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的阐述,提倡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强调心理学要着力于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接着,郑 教授从感恩、幸福感、自主、乐观、智慧、创造力、快乐、生命意义等,启发和训练同学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在训练过程中,他运用直觉与想象,运用故事的媒介,强调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与潜能。郑林科 教授学术造诣深厚,理论功底扎实,旁征博引、知识渊博,且讲解形象生动,妙语连珠,内容十分精彩,极大地调动了现场听众的积极性。

最后,郑 教授还对同学们进行了积极心理成长训练,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和思维去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做些什么?”三个提高EQ的小锦囊让台上台下互动不断,笑声连连。同学们在聆听了 郑 教授的讲座后普遍反映良好,称 郑 教授的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学习到了很多心理知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郑林科 教授系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特聘教授;中国石油EAP服务中心负责人;陕西高校心理咨询师基地负责人;国际华人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测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应用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常年从事心理学方面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临床应用领域有许多独到见解。

姓名:盛军强 班级:计本1103 学号:1118014096 参与陕飞公司相关专家学术报告会议的摘要总结

2013年9月4日上午,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专家一行7人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就校企产学研合作、相关科研项目的立项等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特别是针对我校制造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指导。校长何宁出席,科技处、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项目团队的教师参加了讨论交流。

校长何宁首先代表陕西理工学院对各位专家来校指导相关科研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彭玉海结合该学院实际情况对我校有关科研发展情况、项目管理、基地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科研经费管理等问题向与会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汇报。科技处副处长李志峰、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东生还就学校的相关科研政策、科研条件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就学校科研制度建设、校企合作机制、产学研发展等有关方面进行提问和交流,随后,专家组实地查看和了解了机械工程学院相关科研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产品研发和制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的科研研发实力,并表示要加强沟通、相互学习、借鉴各自在科研管理工作上的成功做法,不断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最后,校长何宁就专家组对我校的科研管理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和高水平指导性建议,要求科技处牵头,机械工程学院积极配合,做好我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不断促进我校科研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姓名:盛军强 班级:计本1103

学号:1118014096

参与高胜利教授学术报告会议摘要总结

2013年9月23日-26日,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高胜利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9月24日下午,高胜利教授受聘我校“汉江学者”仪式在9B219研究生学术报告厅举行,傅明星副校长为高教授颁发了“汉江学者”特聘教授证书。

高教授来校期间,先后为我校师生以《化学和学化学—谈谈化学的基础概念和新发展》、《国家基金申请漫谈—如何尽善尽美写好申请书》、《谈教育教学观念、理念、方法之转变》为题,做了三场精彩的报告,还先后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项目开题与实施,与部分老师分层面多次座谈指导。系列学术报告及座谈交流活动,由人才工作办公室、科技处、教务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处联合主办,化工学院承办。

9月23日晚上报告,高教授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从“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化学有哪些分支学科”、“文献阅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方面进行讲解,生动地阐明了化学学科的科学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新生学习化学进行启迪,增强了新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9月24日下午报告,高教授介绍了国家基金评审的新动向和评审点,结合近几年来自己所承担的国家基金项目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国家基金申请选题的切入点、研究思路和撰写申请书的要则。并以2013年获批的由化工学院葛红光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稀土功能配合物抑制黑稻病原菌量热学与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研究》(编号21373132,资助经费82万元)为例,从项目选题、解决问题的热点、技术支撑点、特色、创新之处和研究团队人员组成等方面进行剖析、讲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思路,对提高我校国家基金申请的材料书写质量和成功率有很大帮助。

9月25日下午报告,高教授从本科教学培养目标、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批判性教学理念等方面,举证阐明了高校教师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提出科研和教学两只翅膀都要硬的观点,最后结合自身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历程交流了进行教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与会者深受启发。

主要的座谈交流活动在化工学院举行对新引进博士的国家基金申报书和专家反馈意见逐个会诊讲评,对项目命题、申请书质量、科学问题的提出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讲解。与葛红光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如何完成该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高教授的观点和建议对促进化工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姓名:盛军强 班级:计本1103 学号:1118014096 参与冯俊涛教授学术报告会议的摘要总结

我校“汉江学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冯俊涛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志卿副教授一行于2013年11月12日-13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11月13日上午,冯俊涛教授一行参观、考察了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研究所实验场所,并与研究所全体人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所长王永吉教授汇报了研究所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并就维生素D免疫调节功能与冯俊涛教授、马志卿副教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下午,冯俊涛教授为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研究所、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作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在《农药学“学研产企”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术报告中,冯教授主要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的创建与发展、教学科研平台、研究理念、发展目标、历史沿革、运行管理、科学研究、开发与服务、人才培养及团队文化;在《大花金挖耳杀菌作用研究》学术报告中,冯教授主要介绍了提取物杀菌活性成分研究、杀菌活性及制剂研究、天名精内酯酮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构效关系研究、天名精内酯酮杀菌机制初探及大花金挖耳杀菌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研究。期间,参会师生就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及植物源杀菌剂和微生物源农药研究相关问题与冯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

晚上,马志卿副教授在南校区9A202教室为师生作了题为《植物源农药研发与应用》的学术讲座。详细介绍了生物农药与植物源农药、我国主要植物农药种类、植物源农药研发、植物源农药应用及其问题、前景与展望。

活动期间,双方针对维生素D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药物研发进行了探讨,并与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就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开展了交流,大力地促进了双方专业领域的深入交流,为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次活动得到了人才工作办公室、科技处和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

姓名:盛军强

班级:计本1103 学号:1118014096

参与刘北茂诞辰110周年学术报告会议摘要总结

继2013年11月26日晚南校区大礼堂成功举办刘育熙小提琴作品音乐会后,11月27日,纪念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诞辰11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在艺术学院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副校长马征杰教授和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鲁日融教授主持,艺术学院、文学院、教科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这次系列报告会。

刘北茂,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与刘半农(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

一、现代文学家)、刘天华(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奠基人和现代民族器乐之父)三兄弟被称为“刘氏三杰”。刘北茂继承其兄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志,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地的十多名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发表了《从音乐心理学角度分析刘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王太平,北京大学医学部干细胞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特聘教授)、《刘北茂是西北二胡发展史最早的播种人、开拓者》(鲁日荣,西安音乐学院授,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刘北茂的平民教育思想与作品综述》(沈金云,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博士)等一系列讲座。会议最后由刘北茂之子刘育熙教授做了本次报告的总结发言,他鼓励同学们在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姓名:盛军强

班级:计本1103 学号:1118014096

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学术报告会议摘要总结

我校原化学系化学专业78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将于2013年4月8日回到母校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张涛,男,汉族,1963年生于陕西省。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工业催化的研究,负责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领域,三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期主要从事航天无毒推进剂催化分解技术、环保催化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已培养毕业研究生49人(博士31人、硕士15人,博士后3人),发表论文260余篇(SCI收录),他引35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100余件(国际专利12件,共授权65件)。

主要的学术兼职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专题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国际空间推进会议学术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Mössbauer Effect Data Center主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编委,ChemPhyChem编委,《催化学报》副主编,《空间推进》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报(英)》和《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编委;《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编委,University of Poitiers(法国)、University of Namur(比利时)、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或兼职教授,Journal of Catalysis、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十余种国际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等。

曾被国家人事部和国防科工委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获中国催化青年奖,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所带领团队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姓名:盛军强

班级:计本1103 学号:1118014096 参与台湾世新大学邱志淳教授学术报告会议的摘要总结

2014年4月4日,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邱志淳教授和大陆研修生服务中心潘庆林一行二人来我校访问交流。

4月4日上午,学校港澳台办公室在博文楼文学院会议室举办了赴台湾世新大学研修说明会。潘庆林老师详细介绍了台湾世新大学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及校园文化,对世新大学研修生申请程序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了同学的提问。

在说明会前,部分赴世新大学学习归来的同学赶到会场给两位老师敬献了鲜花,表达了陕西理工学院赴台研修生们对台湾世新大学老师们的感谢之意,使世新大学老师深受感动。邱志淳教授和潘庆林老师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协助做好我校赴世新大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同时代表世新大学真诚欢迎我校教师到世新大学访问交流。

4月4日下午,经济与法学学院和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在9B219报告厅承办了由学校科技处和学科办等部门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邱志淳教授做了题为“现代青年的前瞻与创新思维”的学术报告,并和我校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

报告会由经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关嵩山教授主持,经法学院院长冯明放教授致辞并对邱志淳教授做了简单介绍,校党委副书记赵军政教授代表学校向邱志淳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邱教授在报告中讲到:面对全球化大时代的挑战,青年人需要用一种新方式、新价值、新态度、新思维思考“应做、能做与该做”的问题,青年人必须具备创意思维和远大眼光,培养挑战未来的勇气。邱教授指出:实现青年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青年梦的第一要务在于青年要不断的锻炼品格、掌握机会、发挥优势,做一个“准备好的人”,同时告诉同学们:现代青年应该生活在“三度空间”——专业知识有深度、人际常识有广度、坚持良善有热度,应该陶冶恢宏气度、积极态度和战略高度的学能与素养。在报告会的最后邱教授还指出: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英雄淡出、团队胜出”与“劳力分工式微,脑力合作崛起”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培养团队精神,取得娇人成绩。

报告中,邱志淳教授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其新颖观点、渊博知识和华丽口才震撼了在场师生。邱志淳教授是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主要从事公共行政、危机管理、两岸比较行政、宪法等方面的研究,曾多次承担台湾公务人员考试、命题兼阅卷委员。邱教授长期从事两岸交流,近年来受邀在山东大学、东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江苏师大等高校讲学,并为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姓名:盛军强

上一篇:地下与隧道工程专业下一篇:坐火车 - 火车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