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简介

2024-05-23

梵高简介(共8篇)

篇1:梵高简介

1853—1890,又译凡高,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与高更和塞尚齐名。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16岁就开始自谋生路,先是在一家法国著名的跨国艺术公司当职员。后来,因为失恋和热衷于宗教,不再经商,到矿区传教。可是他的口才又不好,不适合传教。转而学画画。他的画主要以下层人民的生活为内容,如1885年他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食土豆者》。1886年,他来到当时的西方艺术之都巴黎,认识了高更等画家,开始受到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这期间,他的画没有什么影响,曾经在巴黎下层阶级的咖啡馆和饭馆展出过自己的作品。不久,他来到法国的南部,这里濒临大海,阳光灿烂,他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在1888年春天到1889年夏天这段时间里,他一直住在阿尔勒。在这里,他决定自由地运用色彩,用夸张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后来的传世名作,如《向日葵》、《椅子和烟斗》、《咖啡馆夜市》等。教材中选用的《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高91厘米,宽72厘米,作于1888年的夏天。从这幅画中,我们不难发现画家用笔的粗厚有力,色彩对比单纯强烈,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观者不心灵震颤,激情喷薄。在梵高的笔下,向日葵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但是,梵高的精神在这期间一度失常,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不得不进入精神病院休养。后来一直时好时坏。1890年7月27日,他的精神病发作,在法国瓦兹河畔的欧韦自杀。两天后,不治而亡。梵高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梵高的作品在他在世时,不为社会承认,他在世时只卖出过一幅作品,这就是1890年在布鲁塞尔一个展览会上出售的《红色的葡萄园》。20世纪以后,梵高作品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认识。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2250英镑的价格买下了《向日葵》,创下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篇2:梵高简介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 “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 “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奥夫沙罗夫编《凡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凡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在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台湾译名梵谷。[1]

梵高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正进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变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过去相对于印象派较为超前的梵高,此时正适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篇3:解读梵高

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文森特·威廉·梵高 (1853-1890) , 荷兰后印象派主将,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 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 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 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 现已挤身于全球最知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就像一道光划过天际, 照亮了人类绘画史的苍穹。他的人生和作品充满了神秘和传奇, 吸引着众多的后来者心摹手追。今天, 当我们欣赏梵高画作时, 试图解读大师的内心世界。

1在自画像中倾诉自己, 是对自己的审视和观察

梵高一生曾画过38幅自画像, 他用似火焰般跳动的笔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个忧郁、悲伤、孤僻、呆滞和略带神经质的普通男子。梵高——不同凡响的名字总是与灾难、贫穷和失意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是艺术的殉道者。他曾说“我越是年老丑陋, 令人讨厌, 贫病交加, 越要用鲜艳华丽, 精心设计的色彩, 为自己雪耻……”其中有一幅梵高的自画像是他割耳之后所画的, 在那幅画中, 梵高带着邋遢的毛绒帽子, 向观看者投来清冷犀利的目光。他顶上那团灰蓝色的毛绒将他的额头几乎全部挡住了, 看不到眉毛的消瘦憔悴的脸上, 一双大眼睛耷拉着, 蓝绿色的眼珠让人感到异常清冷, 一幅形销骨立的样子, 却有些纨绔地叼着冒烟的烟斗, 他的右耳似乎还鲜血淋漓, 灰黑色的大衣让他显得更加落魄和沉闷, 只是背景的一抹红、黄色稍给人一丝安顿。在所有的梵高自画像中, 拥有着相似的眼神, 那么茫然、无助, 却又似利剑一般穿透人们的心灵, 让人感受到画家内心深处的无比孤独, 他的眼神似乎是在求助, 而又好像在倾诉, 却又显得退缩、不可接近、不可捉摸, 他没有朋友、没有家庭和爱情, 直到最后在精神病的折磨下痛苦自戕。梵高自画像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审视这位画家的窗口, 让我们去试图理解他孤独的心灵。

2向日葵是梵高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是他苦难生活的缩影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 “向日葵”昭示着生命的顽强与蓬勃, 永向太阳的姿态, 也是这位绘画“夸父”的姿态。他怀着一颗狂热的心, 追逐着太阳, 追寻着希望, 用他那酣畅淋漓的笔触即兴挥洒, 创作了流芳百世的《向日葵》, 他酷爱阿尔的阳光, 它们几乎都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阿尔所作的。梵·高笔下的向日葵, 都有着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 一朵朵生机勃发, 它们都被画家注入了生命的张力与活力, 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是一朵朵燃烧的生命。观者在观看此画时, 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兴奋, 心灵为之震颤。一位英国评论家说:“梵高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 最普通的东西, 这就是太阳”。

3 《乌鸦群飞的麦田》昭示着梵高的死亡, 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绝命书

麦田也是梵高喜欢创作的主题, 这与他受米勒画风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乌鸦群飞的麦田》是他死前最后一幅作品, 画面上充满了不安和阴郁, 沉沉的蓝天乌云密布, 死死压住金黄的麦田, 让人踹不过气来, 一群乌鸦在凝固的空气中凌乱低飞, 地震般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笔触更增加了画面的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极度骚动的画面, 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 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 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就在第二天, 他又来到麦田朝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

4自身穷困潦倒, 不忘救济别人

梵高的生活万般艰辛, 基本靠弟弟提奥救济, 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 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 决定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 甚至把自己的居所让出来给弱者居住, 自己却无家可归。他赞美劳动人民自食其力, 顽强奋斗的美德, 在此期间, 他完成了《吃土豆的人》油画的创作。他那颗赤诚之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并没有唤醒老板的良知, 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 原因十分荒唐, 是因为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一百年前孤独的大师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旅途, 留下了灿烂辉煌, 留下了无数的遗憾, 他成就了艺术而蔑视了生命, 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梵高的个性酿成了他命运的悲剧, 他在奔走呼号, 用那如椽巨笔绘出了一幅幅摄人心魂的经典之作。崩溃的精神、不安的灵魂、永远的孤寂, 伴随了梵高的一生, 在世纪末的悲哀里, 他又为下个世纪乃至下几个世纪的人们点燃了火炬。在他死后的几年里, 人们开始崇拜他, 学习他的画风。他的绘画, 像一颗燃烧的星星, 给人间带来了奇异的光芒, 他促进了新的绘画思潮和流派的发展。1934年, 美国著作家欧文·斯通出版了《渴望生活——梵高的艺术生涯》。这部作品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 译成80多种文字。1951年, 日本首次在舞台上演了三好十郎描写梵高生平的戏剧《火一样的人》, 许多教科书上也介绍了他的绘画作品, 使更多的人认识梵高。

篇4:梵高美术馆

质量兼备的梵高收藏品

阿姆斯特丹的旧市街,被半圆形的运河围绕,两旁的行道树和17-18世纪砖瓦结构的成排房屋,映在水面上,显得多彩多姿。最外圈的辛格运河沿岸有一个博物馆广场,梵高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市立美术馆以及管弦乐闻名的音乐大楼,都凝立在这个广场的四周。

梵高美术馆内的藏品,包括梵高的油画200余件、素描550件和700多封书信等,是收藏了梵高画作最多的美术馆,凡游历阿姆斯特丹的人大多会走访这座美术馆,并得到很大的乐趣,由此可以看出梵高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梵高的遗作中有油画870件、素描1200件,分别收藏于巴黎的奥赛美术馆、伦敦的伦敦国立美术馆以及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等地。但是无论就质或量上都居首位的还是这座梵高美术馆,这里收藏着梵高各个时期的作品,即从初期的荷兰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直至圣雷米、奥维尔时期的全部名作,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出梵高如何转变画风,并能从中追寻其火焰般的穿过旅程。美术馆建筑为地下一楼加上四楼,梵高的主要油画作品都陈列在二楼,而铅笔、黑蜡笔和钢笔画素描以及梵高和西奥搜集的浮世绘作品则陈列于三楼。四楼展出与梵高同时代的高更和罗特列克的作品。

弟弟西奥和弟媳竭尽全力创建的美术馆

梵高确立其独特的画风仅有三年时间,立志从事绘画也只有短短的十年光景,而他在37岁时就为自己的一生打上了休止符,可以说他以画家身份活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而这段期间内,在经济和精神上一直支持他的便是弟弟西奥。梵高将他作品的构思逐一写信告诉西奥,并且将构思的草图和绘画不断送给弟弟。西奥死后,他的妻子约翰娜将652封信件汇总成3卷书信集。经历24年的岁月,一直到这本书信集出版,约翰娜始终为使西奥收藏的梵高绘画得到社会承认而忙碌奔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整理这些书信相当困难,但是她始终坚持并耐心等待,直到出版。她认为在人们评价绘画之前,最重要的是先让大家关心梵高的人格。约翰娜充满爱情和智慧的工作,由她和西奥的儿子V.W.梵高继承下来。终于,1931年在市立美术馆内,梵高的作品成为常设展品展出。从此以后,梵高终于得到应有的评价,1960年还成立了梵高财团。1973年梵高美术馆开馆,梵高的绘画终于被汇集起来且常年展出。

镇馆之宝《向日葵》

文森·梵高

将严冬的《向日葵》献给最亲爱的朋友

梵高在巴黎画过四幅表现“向日葵”的主题,后来在阿尔画过7幅,共计11幅。在梵高美术馆展出的这一幅《向日葵》,是1889年1月在阿尔画的。令人惊讶的是,只画眼前事物的梵高,是在严冬时节描绘此画,而且,即使是在温暖的法国南部,严冬里也不会有向日葵盛开。实际上,他在这个时期画向日葵是有原因的。那是在他画向日葵5个月以前的事:梵高曾经受到日本浮世绘鲜明色彩的感染,他渴望看见南方强烈的阳光,于是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他想在这里创建“南方画室”。

梵高一心想建立一个理想的“艺术家之家”(即“友人之家”),但是,尽管他的想法发自内心并充满热情,艺术家们的反应却相当冷淡,没有谁愿意前来参加。这次,只有高更应邀准备前来。深受感动的梵高怀着最崇敬的心情,决定为了高更,用一打向日葵绘画将自己居住的“黄屋”装饰起来。他为了将自己最喜爱的向日葵赠送给最亲爱的朋友,不分昼夜,埋头创作。可是夏季转眼就过去了,当高更到来时,梵高只画出四幅《向日葵》,而未能完成当初预期的目标。

然而,梵高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与高更共同生活两个月后,两人便不欢而散。在梵高的“割耳事件”发生后,高更返回巴黎。梵高从那次患上周期性神经病,以后屡屡发作。严冬季节来临了,梵高孤单一人,他以描摹自己的《向日葵》度日。三幅复制品完成后,他打算把它们赠送给高更。因为当他们共同生活最融洽之时,高更曾以赞扬的口吻道:“对,这才是花。”

在孤独和失意中,梵高继续绘制他准备献给最亲爱朋友的《向日葵》,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都坚持画完。然而,始终未能交给高更。此后,梵高忍耐不住精神病发作的痛苦,住进了圣雷米精神病院。此后,当梵高头脑清醒时,他总是迷恋着《向日葵》的创作,一直到他的生命被永远打上休止符为止。深蕴梵高人生愿望的《向日葵》

仅用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绘成的《向日葵》,堪称梵高的化身,也可说是他的代表作。可是梵高为什么会对这种花如此执着?原来,梵高集中精神创作《向日葵》系列作品时,正是他的艺术成熟时期,此时他非常喜欢使用黄色。对于渴望鲜明色彩的梵高来说,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阳光又象征爱情,他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坚持使用黄色的用意。

梵高以《向日葵》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可以说,他所描绘的并不像观赏用的花一样精美细致,他视这种深深扎根于土地、生命力极强的花为“农民的花”。他不是将它当作花,而是当作肖像来描绘。向日葵一如以前描绘的农民,其千姿百态,让他感受到生命力与善良的心。

姑且不论在巴黎时期的创作,在阿姆斯特丹的7幅《向日葵》,可以说特别深切地表现了梵高的愿望。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12株和14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如果包括花蕾,应该是14株和15株)。他从前特别迷恋12和14这两个数字,例如在高更来到阿尔时,他甚至想一次凑齐12把椅子。

的确,梵高曾经立志当牧师,所以不难想象他想以“12”这样的数字来表现基督12使徒的意图。也因此,梵高将“南方画室”(又称“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将他们比作向日葵,再加上高更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画在花瓶中共同生活……他理想中的“友人之家”,大概就是“神和12使徒”的形象吧!另外,从他在黄色花瓶上的签名以及在“南方画室”阿尔的“黄屋”,均可以证明梵高就是依照这样的信条来绘制《向日葵》的。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生前寂寥、死后荣耀的画作

1987年,在伦敦拍卖会上,梵高的《向日葵》以大约59亿日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了,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后来,梵高的作品《鸢尾花》和《迦赛医生像》分别以73亿及127亿日元卖出。可是,梵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400法郎而已。梵高死后不久,其作品评价渐渐提高,社会上就开始评定他为一流画家。当时报刊上出现许多回顾评论他的文章,也纷纷举办梵高

nlc202309031231

绘画的回顾展览。随后非常懂得欣赏梵高画作的画材商唐基老爹,开始出售梵高的画,有趣的是据说当时唐基老爹只有《向日葵》和《鸢尾花》两幅没有售出。

欣赏梵高不同时期的作品

在梵高美术馆内,中央挑高大厅顶部为宽敞明亮的玻璃窗,使馆内光线柔和自然,未加装饰的朴素空间充满寂静气氛,使人很想与火焰般的画家梵高对话。由于建筑物不大,如果快的话,一小时就能遍览馆内全部展品,然而,这里收藏的许多画,都满蕴这梵高的人生哲学及情感波动,如果想充裕地欣赏他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便需要有效率地安排参观路线。

进馆之后,首先从一楼大厅直接上二楼。在上楼梯处陈列着梵高在荷兰时期的作品。立志要当传教土的梵高,其初期绘画充满一心摸索宗教的热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尊敬。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吃马铃薯的人》,描绘灯下农民用餐的情景。从这里向右转,便是巴黎时期的展览室。眼前突然出现大片鲜明的色彩,这种新的技法和色彩,反映出梵高全新的领悟。《自画像》以宛如光在跳动似的有节奏的笔触表现出来,据说是与印象派画家交流的结果。另外,在摹写浮世绘作品的《日本情趣:梅花(模仿广重)》、《日本情趣:花魁(模仿英泉)》等画中,也可以看出梵高和日本绘画的关系。

紧接巴黎时期的是《阿尔及利亚的士兵(半身像)》和《梵高的卧室》等色彩鲜艳的阿尔时期作品。在T字形突出的角落,陈列着象征这个时期的《向日葵》、《高更的椅子》及《黄屋》等画作。梵高总是憧憬着与高更在一起的“艺术家的共同生活”,从他为了装饰画室所创作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以及为了共同生活而租借的黄屋上,都可看到象征光与爱的黄色色系,而当时在法国南部生活充实的梵高,似乎正在眼前。这个时期梵高的书信中,增添了日本人的观点——“珍惜四季的变化,自己要像花一样在大自然中生活。”在《夕阳下的播种者》和《在阿尔看到开花的果树园》这两幅画中,似乎就反映了梵高向往东方的思想。

在这一幸福时期过后,梵高完全改变了画风,绘画中充满激烈的感情。好像燃烧般的丝柏树和滚滚翻卷的麦田,是他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和奥维尔时期的象征。反映这位火焰人生活最后一章的是《天空布满乌云的麦田》和《有乌鸦的麦田》,从其中似乎能听见如刀刺胸膛所发出的赤裸裸尖叫声。梵高的书信及其他印象派作品

如果有时间的话,3楼的素描绝对不能错过,那里有用铅笔和那笔稳健画出的农夫侧脸和裸体妇女,还有画的素描等,节奏明快,笔法新颖,均按时间顺序和主题陈列,直接传达出梵高对绘画倾注的热情。如果再往上一楼,便可看到罗特列克和高更画的梵高肖像画,以及贝纳的代表作和马奈的素描等,由此可知梵高当时绘画的背景。最后可回到一楼浏览一下图书室,此处收藏的梵高书信集和制成缩影影片的书信,会使您更深刻地理解梵高的绘画。

篇5:梵高、莫奈绘画作品简介

此画是1865年的官方沙龙上展出,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评论家评论此画时说:“用调子所组成的和谐色彩„„颇能吸引观众们的大胆感觉”。这表现出官方对人们很喜欢这幅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画表现了丰富的中间调子和那种暗淡、沉着的色阶。向深处展开的空间,通过河岸线而处理得十分成功按照传统,河岸线标志着中景和远景。在这幅画上,出于莫奈自己的东西,就是表现在前景水的笔触和云的笔触上的“颇能吸引观众的大胆感觉”,这些笔触加强了画面的传统效果。

《日出·印象》

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此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以此得名。这幅画在1874年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

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此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是印象主义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给我们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

《野罂粟》

该画作于1873年,当时莫奈的生活相对稳定。画中的人物是画家的妻子卡米耶和他们六岁的儿子让。母子俩在田野里采集鲜花,尽情享受着阳光,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中。《野罂粟》中的人物给人以轻柔的、富有节奏的动感,然而画中那一片片鲜红的斑块才是这幅作品的要旨,是画家对映入眼帘的光和色所做的如实描绘。尽管这些斑块的形状具有罂粟的特征,却不是具体的,它们有的重叠在一起,有的被随意摆放,有的为了表现是在后面而被缩小,然而晦暗、单调的背景更加突出了鲜亮明快的暖色调。

《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

这幅肖像引起了争论,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马奈的肖像画相媲美。这幅肖像充分显示出了莫奈的个性:他对造型的淡漠态度,以及这个女人的动势和她的裙子上颤动的光都赋予整幅画特殊的说服力;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动力感和生动性。这里的画面基本上是根据一幅照片安排的,这说明莫奈并不介意使构图服从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来也该使莫奈想到空间的深远效果的,然而,莫奈对此也并未介意。但这幅油画缺乏色调效果:光线和阴影落在了人物所占据的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光线不能渗透人体,不能成为形的实体。大片固有色起了过多的作用。所有这些合在一起,与其说是真实表现了所见的事物,不如说是一种公式,但这种公式正是一个空前大胆的纲领。这一纲领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线便将渗入中间调子,生命也将渗透每一个笔触,而整体的统一也就将要形成,那时,艺术就会变得花团锦簇,印象主义就要完全成熟了。

《圣拉查尔火车站》

每一个研究莫奈创作活动发展的人都会发现,如果说最初的命运促成了莫奈的发展趋势,那么后来就是他自己创造了他的命运。之所以莫奈成为“印象主义”风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认为“班首”,是因为莫奈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众所周知,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绘画,而且改变了雕塑、音乐、文学,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没有失去影响力,仍然改变着我们。绘于1877年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睡莲》

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连作《睡莲》。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1880年之后,莫奈与印象派的其他画家们疏远了,他在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住在里面作画。他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这样产生了《睡莲》组画。沿着水面,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画家利用了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此后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吃马铃薯的人》

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85年的油画。该画描绘了贫困农家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土豆的景象。小的餐桌边,桌上悬挂的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文森特·威廉·梵高《吃马铃薯的人》在这幅画上,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狭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纯朴。画家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背景设色稀薄浅淡,衬托出前景的人物形象。文森特·威廉·梵高在色彩上为了突出其内容,特意采用了夸张的形式。画面色彩处于阴暗色调之中,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上的惨白色灯光与与微绿的昏暗色调的对比,造成一种幽暗低沉的气氛,使人物形象显示出强烈的光点,盛土豆的盘子里散发出缕缕的蒸气,这一切都活画出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

《向日葵》

是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梵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向日葵是梵高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描绘令人无法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在梵高看来,向日葵象征着一种激情,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永存。整幅画以黄色为主,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星月夜》

也被译为《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有种普遍的说法,由于这是梵高在精神病时期所作,世人普遍认为这是梵高想象出来的美妙情景。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二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夜间咖啡馆》

篇6:高考人物素材:梵高

他不是热情的人,而是热情本身。命中注定他是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他就是梵高。

凡高——热情似火的灵魂

他不是热情的人,而是热情本身。命中注定他是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在他37年的人生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绚丽的绘画类型。这种非凡的艺术成就,来源于他那近乎疯狂的激情——“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凡高不是热情的人,而是热情本身。热情使他的生命飞翔,也最终让他毁灭。他的整个心灵与生命的历程都让人崇敬,痛苦但很美丽。凡高就是在痛苦中净化灵魂,在净化灵魂中得以升华。他是能真正感到生命美丽,并拥抱整个生命全部的人。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能让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凡高最彻底地抛弃了纯技巧性的抒情,运用惟他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力量,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充满激情的绘画类型,并以这种火一样的艺术激情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艺术杰作。他的生命是一团燃烧的火焰,火焰灭了,他的向日葵仍如火焰般继续燃烧着,向一代又一代人诉说着他的故事……

到他所生活的那段时期为止,还很少有哪一位画家,会那么执著、那么自觉、那么始终如一地要让绘画构筑起自己的一种生活环境,把绘画作为自己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空间的拓展和现实的确证。在有生之年,他努力把他生活的每一角落延伸至画面,画他走过的街道,画他曾散步的公园,画他呆过的房间,画他坐过的椅子,画他穿过的鞋子,画他吸过的烟斗;他也画他爱过的女人,画他投注了巨大热情的葵花和柏树、麦田和花园;因为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生,所以他把那份来自生活劳作的体验与田间的农人一起分享。他与世人分享的还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辛劳的感受,还有热情,还有幸福,还有希望,还有焦虑,还有孤独和苦闷、绝望和抗争。这样,他不但让生活在他的画中显示出意义,他也让画作在生活中焕发光彩。

凡高的一生只有37年,但他却在这短暂而坎坷的生命历程中,在除了失败还是失败的现实生活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绚烂的绘画类型,这种非凡的艺术成就,来源于他对生活那近乎疯狂的热情——“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看他的图画、读他的和关于他的文字,我们不轻松,也不会平静。他说:“尽管我又病又疯,但仍不失去对人类的爱。”这位绘画大师,他的一生在狂热中燃烧,在凄清中度日。让我们走近这颗孤傲的灵魂,渐渐剥离那些有关他的传闻,感受大师内心的痛苦与忧伤。也许最嘹亮的一声恰是:永远对生活抱有疯狂的热情,对自己做到永远的诚实!

轶事典故

割耳事件

梵高在1888年2月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旅居。他租赁房屋,高更于10月来访,12月离去,随后梵高的左耳于1888年12月圣诞节左右被割去一大半。普遍认为,梵高由于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高更愤怒之下离他而去。梵高因情绪激动而导致精神失常,于12月23日晚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关于割耳事件的原委,学术界也有不同说法。但此一论点争议性颇高,因此此事件目前尚无任何可靠解释。

自杀之谜

梵高与当地人相处愉快,病情也似有好转,但就在1890年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枪自杀。29日黎明,梵高在提奥身边死去。当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

当时,梵高像往常一样,拿着油画写生工具从旅馆走出来,但是在他的手里握着一把骗别人用来赶走乌鸦的手枪。一位农夫刚好走过麦田小道,听到梵高嘴里嘟囔着:“没办法了,没办法了……”

梵高走进麦穗儿摇摆的麦田深处,将枪弹打入腹部,枪声在洒满夕阳的大片麦田上空回荡……

第二天早上,在提奥的看守中,画家梵高安静的离开了人世。

梵高死后,从他的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一封写给提奥的信。

“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五十法郎。想写的事情本来很多,可是我想没有用了、听说你的家人平安,我就放心了。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你过去在许多幅画上一直是与我交流的伙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但你不是我所知的那类商人,我想你依然站在人性的一边,既然如此,你还指望什么呢?”

1891年1月25日,提奥在梵高死后6个月也病逝了。

篇7:梵高的故事

象征主义诗人阿尔贝·奥里埃曾赞扬梵高是“单纯而真诚的艺术家。”但他悲观地认为,除了与他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他的画将永远不能为人所理解。就在阿尔贝·奥里埃讲此话的同时,加歇医生看了梵高被人冷落的油画作品,梵高作品中深刻的孤独和对生活的热烈渴望深深打动了他。

加歇医生认为,在上届独立派画展中,梵高画的阿尔的夜景是全部展品中最好的。当弟弟提奥把梵高画的向日葵镶板画拿给加歇医生看时,加歇医生凝视着那炽热的瓶花,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那是1890年5月20日,梵高为迎接高更到来,去了法国南部奥维尔火车站。梵高走上月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奥维尔的一片树林,瓦兹河的碧绿的流水穿过丰饶的山谷奔向远方。梵高的目光在奥维尔耀眼的阳光里游移不定,一位目光忧郁的矮个医生跳着冲到梵高面前,热情地近乎神经质地紧紧握住了梵高那双神奇的手,他的可掬的笑容像绽开的龙蛇菊。这个医生就是加歇——与梵高相处仅两个月,却是梵高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加歇医生是医学博士,他向提奥夸下海口说,他一个月之内就可以使梵高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加歇医生是个内心十分浪漫的鳏夫,他同女儿、儿子住在一起,常常会放弃工作跑到巴黎与他喜爱的画家朋友饮酒行乐。

加歇医生的家里到处放着各种旧物,犹如一个尘灰满布的古董店,漂亮的大花园里有一水池,池畔载满了花卉,园子里养着家鸡、火鸡、孔雀、5只猫和23条狗。加歇医生没有请梵高住在家里,而是将他安顿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夏季小客店,该店老板同意按一天6法郎供给食宿。梵高付不起一天6法郎,他说,我又不是资本家。待加歇医生一离开,梵高就搬到了一家叫拉伍的小饭馆,那里食宿费比夏季小客店少收一半。

“他当医生真糟,就像我画画一样。”梵高后来写信给提奥时说,“从很多方面看,他就像我兄长一般,我们不但外貌长得像,内心也像。形容他爱艺术并不确切,应该说是信仰艺术,‘信仰’两个字说明一种殉道精神。”

加歇医生确信:“天才人物都是超于常人的”伟大的艺术家往往都是伟大的疯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就讲过类似的话。加歇医生说,他喜欢艺术家们的疯样子。并说,有时恨不得自己也疯了才好。

在1890年5日至7月间(即梵高生命的最后阶段)的几乎每个星期日和星期一,加歇医生都要把梵高请到家里吃饭、画画。在世人冷落轻蔑梵高时,加歇医生却将梵高奉为画神,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款待照料他,这使贫病交加的梵高得到了最后的一点慰籍。

在加歇医生家中,梵高看到了毕沙罗、塞尚等一大批当代优秀画家的作品。梵高在加歇医生家画了很多画,他后期的许多名作都在这里完成。

梵高给弟弟的信中说,我每次去加歇医生家都能画出一幅好画。他还说,就像是巧合,加歇医生的很多艺术见解与我不谋而合。

加歇医生的眼里总是流露着深重的悲伤。他告诉梵高,这是因为医生看到的是无尽的痛苦。他指着梵高的《向日葵》说,如果我能画出哪怕只有这样一小幅画,我也认为这一生没有白活。这些向日葵花,将解除人类心灵的痛苦,世世代代给人们带来欢乐。

梵高为加歇医生画了那幅著名的肖像,加歇喜欢得无以复加。他恳求梵高为他复制一张一模一样的副本。如今,《加歇医生》存世有两幅,二者稍有不同;一幅桌上有书,一幅没有;一幅指顶花插在水瓶里,一幅放在桌面上。

在致高更的一封信中,梵高讲到这幅肖像,他说,假如你仔细观察这幅画,你就能够发现在你的作品里要表现的东西,这幅作品就是你的《橄榄园里的基督》。不知什么原因,致高更的这封信梵高没有寄出。梵高在生命后期致弟弟提奥的信中,每一封都要写到加歇医生。为加歇医生画像几天后,梵高又为加歇医生的女儿画像,这就是《弹钢琴的阿格丽特·.加歇》。

那些天,梵高炒作了一些以南方为题材的蚀刻画,加歇医生用自己的印刷机不要任何代价地为梵高印画。他使梵高被更多人认知的希望得到了小小的实现,梵高为高更布置了房间,满腔热情地在12块墙壁镶板上画了各式各样的向日葵花。不料,梵高的热情却遭到高更的冷嘲热讽。高更到来的当天,看到那些向日葵画,便极其轻蔑地称,“刺目的黄色,单调乏味,完全的杂乱无章。”这些话出自具有独创天才的大画家高更之口,对于梵高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篇8:梵高是个中国人

为什么说梵高是中国人?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如果我们能不从材料的特征而是从艺术观念的角度来观察,显然他是在用中国绘画的观念在画画。从绘画特征上来讲:他运用他的“独特”(现在证实这是中国画画家)思维方式,(至少当时是与西方画家格格不入的奇怪思维方式,因为他偏离了描绘物象光、色、形的客观特征,按照传统的写实油画标准,他是个“不合格”的画家。)只不过用了西方油画材料,用了西方人(包括他自己)习惯的油画语言,通过当时西方人还不习惯的个人主观意识倾向的图式,画共通的题材:例如人物、风景、静物等等。幸运的是,当时大家不习惯的图式观念日后成为绘画发展的方向,梵高的超前才让人钦佩。

梵高是位天才,为什么说他是天才?因为他的创作追求完全是凭直觉留下心中的迹象,表达出他内心的感受,心灵的诚实,他本人也无法理论总结自己的形式语言的规律。梵高更不可能知道早已存在着的中国画论能论证他的绘画原理。

但是他的画有明显的中国绘画强调的“形式语言”因素。对我来看,他是个典型的“中国思维画家”,他关怀他心中的感受,在(以形写神),“畅自然心境之神”。他在描绘客观物像时、形态、色彩、笔触都非常主观化,抽象化,但整体画面始终保持着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特征,只是没有用中国人特有的纸本、毛笔、颜色、墨汁绘画材料而已。

通过客观物象的感悟,表现个人主观感受的诚实,这就是传统中国绘画观念的基本要素,这也是梵高出自内心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他无意中成为了西方意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殊不知意象绘画的源头在中国早已存在了近千年。

大家都明白,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不仅仅把艺术作为职业,更重要的是把艺术作为生命的一个部分。在梵高那里,无法抑制的冲动和激情,冥冥中不吐不快的愿望是第一要素,他用鲜艳的色彩传遞情感,用粗懭的笔触表达起伏的情绪,加上扭曲形状,神经质的表现欲望。我们喜不喜欢是一回事,但是他的内心是非常真诚的。

艺术创造是心灵的写照,人性的内心纯洁,“畅自然心境之神”,是有不同的角度与方式。东方人讲究内敛,平静,西方人追求真诚,张扬,则是人性表现的角度不同,归根结底还是归纳在老庄的自然之道中,表达内心自然而真实的愿望才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在传统中国画精神里,始终强调绘画要“写心境”“写性情”“畅自然心境之神”,这是艺术创造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不是从职业的角度,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绪,心灵的诚实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上说,他已经具备中国画论中提倡与追求的基本原则。

当我们明白了梵高有中国画论中所强调的基本点基因,他在那个时代中的职业失败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摆脱不了表达心中的愿望,而这个愿望恰恰是与当时格格不入的,他的纠结是因为科学的写实绘画方法解决不了内心的诉求,传统的油画技法甚至阻碍他画面需要的张力,创造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开始的。

梵高的画给人的心灵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力,因为他热爱艺术,所以他是用心去画的,其实好的艺术家都是用心去画画的。

为什么他的画如此强烈?四个字:返璞归真!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哲学家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艺术观。艺术是用来表达内心自由的。可见绘画在中国很早就被强调要从人心自由出发,用一种很自然的符合人的本性的态度去完成绘画。人类有自然地表达愿望的天性。艺术创作的本源就是个体自身的需求。

艺术家把艺术行为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然的态度。这个过程的理想境界我们称为“畅神”。请注意:这里“畅”是指人性自由抒发所带来的满足感,这里的“神”指的是人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的神。这里强调是一种艺术创作态度,后人把持有种态度的行为方式概括成一个字“写”。

“写”是心机流露的行为方式,因为“写”不是描,是随心,随性,作画自然。人的修养,品位,秉性一览无余。这是最本质的个性流露,人心签名。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艺术家用同样的笔墨,同样的方法,甚至同样的形式,会画出不同感觉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画家不是很在乎外在题材、内容、技法的变迁,照样能画出个性来。就像齐白石绘画的技法大都来自吴昌硕,但谁会说齐白石没个性?

相同道理,同样是一样风景,梵高能画出完全不同他那时代的绘画来。按照这样一种看法,绘画就不会受时间、空间观念的限制,画家遵循“写”,绘画将永远存在着而不会消失。“写”作为人的心机流露的行为方式,由于更能体现“任自然,返质朴“的精神,是不分东西方的,这就是为什么不说中文的西方艺术家们和一般有艺术修养的洋人看待中国书法艺术,依照很崇尚,大家都能引起共鸣。

梵高的画与传统油画中典雅的审美趣味无关,因为他热爱朴实无华。他画不精确人物,并不妨碍他捕捉对人的真实感受,反而画出了他自己的写意油画的意趣。

梵高的画面造型都是主观意识强化后的“形”,这里的“形”是有客观物象作依据的个性的“形”,是艺术家感受过滤过的“形”,与客观视觉上存在的物体有本质上的差别。这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形”意味,必然是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完成了“以形写神”的传达,这是典型的中国意象绘画基本特征。很多专家都分析他那单纯、绚丽的色彩,而我更欣赏他的是用笔的中国思维。

用笔触交待物体结构这是梵高绘画的特征,用笔触强调情绪更是梵高的强项。只不过没有用中国人特有的纸本、毛笔、颜色、墨汁绘画材料而已,也就没有可能有中国水墨画的气韵生动味。

但是梵高用油彩作画的情绪,有如中国画里——怒画竹,喜画兰——同样有情绪的震撼力,有异曲同工的意味。这与中国画里用笔法交待结构物体的同时,强调用笔情绪的形式感完全一致,但是经过近千年的积累,中国画里用笔交代结构的层次感,表现情绪的多样性,精、神、气的感染力,要复杂性得多。

精通水墨画的人都知道中国大写意水墨画是最具有中国绘画精神的:它书写的气韵神采,体现画家的心灵脉搏跳动,运动中简洁的用笔,丰富的结构多样性,与墨、水交融产生的精、神、气的感染力,以及它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气势、表现出生命的意兴精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绘画语言。

梵高的色彩:以他非常情绪化主观化的个性笔意色彩形体,写出画面的整体感染力的神采,这里的“神”就是我们写意画一贯主张的精神!内涵着梵高灵魂中脉搏,这种精神的震撼力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画的高明在写心,要程式。每一个画家都应该有自己的程式。梵高有写心,程式的特征也非常鲜明。梵高画中的中国思维因素,由于他是凭感觉作画,他本人也无法理论总结,他的作品只是作为一个“天才之作”在当时无法理解,现在也没有被西方评论家认识到他的“有意味的形式”的重要性。其实强调“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中国写意画与西方表现主义阶段的绘画本质差异点。

不可否认西方表现主义阶段的绘画除了它的材料特征外,有明显的“形式语言”因素。但没有像中国传统绘画形式那样有自身完整的艺术语言系统理论,有意识地追求“有意味的形式”。或者说认同艺术家有鲜明的个性艺术语言,但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总结表现主义阶段绘画的意象语言规律,只是作为个人风格来确认,强调艺术家的表现感受能力的功绩,而对表现主义的意象形式特征的探究一晃而过,这是相当遗憾的。

比方说塞尚Paul Cezanne,梵高Vincent van Gogh,雷诺尔Pierre-Auguste Renoir,毕萨罗Camille Pissarro,蒙克Edvard Munch等,这些人都是用中国艺术形式感的写意画脑子在画油画。虽然材料作为语言的种类不同,但思维是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毕加索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要跑到西方来学艺术。在西方,绘画形式主义的艺术语言概念是在后来抽象主义绘画阶段才着重强调延伸开来,殊不知表现主义阶段的意象绘画,同样可以纵深发展具备丰富多彩的形式主义风格。

今天回过来看,西方后期印象派对古典绘画的反叛,标志着主观形式追求的觉醒,(这种意识中国人有哲学美学的支撑比他们早了一千年,并且有画论系统。)很遗憾的是,这些西方“印象”画家们都是以个人面貌出现,这种抛砖引玉的色彩绘画创新,本来完全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深入耕耘而纵向发展,建立出一个完整的以色彩绘画为体系的意象主义绘画系统,遗憾的是西方绘画在短短的100年中急急忙忙在横向发展中迅速过渡到抽象领域,直至极端发展到现代绘画的终结。其实顾及到主客观因素意象绘画阶段完全有很大的纵深空间发展的多样可能,直到现在西方绘画界才认识到这一点。

在当前西方艺术回归架上绘画的趋势里,完整地理解传统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系统的特征,从规律上理清表现主义绘画传承的理论依据显然是势在必行的。

现在大家似乎都明白,意象绘画的大发展,离不开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深入研究,因为他是意象绘画的起源点:

一、观念“畅自然心境之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传统中国绘画精神更倾向于主观愿望表达大于客观描述的特征。

二、图式是间于具象绘画抽象绘画之间的意象绘画——二维平面空间的绘画与三维立体空间的绘画混合的特征,有完整的“形式语言”结构。

三、材料选择具有敏感特征的材料更适应“畅自然心境之神”需求,体现控制与非控制,偶然与必然的自然效果的特征。

这三大特征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只是便于分析才分开解释。同样,欧洲画家塞尚在绘画史的意义也应该重新评估,只要理解传统中国画图式的人就清楚:塞尚的结构造型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造型结构,拆除客观的光影用形体的交叉指引距离。由于他能总结他的造型“发现”,(或者是从中国绘画中发现的)使得绘画形式走上了由三维空间绘画向二维空间绘画发展道路过渡,因此“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真正意义是影响了后来的几代西方画家向东方艺术学习,向平面绘画推进。

事实上二维平面空间的抽象绘画鼻祖在东方,中国的书法艺术几乎覆盖整个抽象绘画的特征。这是公认的事实。带着这样的观点回过来看西方的现代绘画发展,就一目了然了。

按照我的看法,西方近现代和当代有许多大师都在有意无意地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由于受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干扰,以至于许多西方人并不想承认或者接受这样的事实,但还是有许多画家、美术史学家,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主张。但这都不是我和西方读者争论的要点,或者没有必要去争论。我只是想指出西方现代绘画中的部分特征与中国绘画共通性。

比方说,早期西方抽象绘画的开拓者Kandinsky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构成的平面意识对有着三维立体绘画习惯的观众有很大的冲击。Henri Matisse马蒂斯的平面二维空间所带有装饰意味的画面充分体现一种生涩,稚拙之感,自然之趣,完全是东方式的审美情趣。Mark Rothko罗斯科虚无缥缈的东方气场,在讲述一个神秘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启示画面,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东方式的。塞尚的结构画法与理解物体的方式与中国造“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梵高的用笔意味完全是中国画式的,则是在运用另一种材料与色彩。而Karel-Appel、Willem de Kooning的复杂笔触情绪变化,完全是中国大写意的即兴方式。Paul Klee克兰建筑框架式的黑白构成,背景空白是完全显示空间意味的,无可否认这很像中国的书法构成,则是无比放大了。他的画面是分解东方文字的框架再重新组合。

如果说克兰还是运用书法的冷抽象方式,那么行动画派画家像Jackson.Pollock波洛克和Frasisc伏朗西斯的书写的气势与宣泄,则是在玩弄二维空间的热抽象。Joan Miro的神秘平面符号。Antoni Tapies的一笔动态。后来的Pierre Alechinsky开始在材料上直接运用中国的纸张和笔,Marlene Dumas更是干脆追求水墨韵味的效果了。

严格地说二维空间绘画是东方绘画的主旋律。然而西方艺术家这种对东方艺术的借鉴是完成在自己的绘画特征之内。以上这些西方的大画家有的在观念上向往东方的情怀,有的在图式上在东方二维平面绘画和书法艺术上的冷抽象(固定中的平衡)和热抽象(运动中的平衡)中徘徊,有的在绘画语言上接受中国绘画的材料。

由于吸收的主动性,他们都能在塑造自己绘画风格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吸收东方养料,而没有出现像我们中国的“前卫”艺术家直接照搬西方艺术为荣的境地。跌入模仿或拼凑东方绘画的困境。历史上西方人把他们称之为大师是没有了解东方艺术之前的结论,我相信现在的美术史学家写书会更周详些,更客观些。毕竟电脑时代的信息传播的能量已不能以主观意志所转移。好多事情真相将会天下大白。

文化总是相互作用的,中国艺术家同样受到西方艺术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艺术家在近百年现代美术历史的进程中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因为我们像引进西方科技一样全盘引进了西方传统绘画形式,如果说西方传统绘画是西方“纯种”绘画,使我们中国多了一个绘画品种,那么在全盘引进了西方现当代绘画后,再一次经历模仿或拼凑的被动过程中,我们是否发现这个西方现当代绘画是东西方绘画“杂交”的结果?至少他的母亲或者父亲是东方艺术!

这种看法很重要,因为这将是理由,用分解的方式,重新审理传统绘画精神的观念、图式、材料、三大要素的重要性,用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现当代意义,来一次大的飞跃。

梵高是个“中国人”,是画油画的“中国人”,我想梵高对中国油画家的启示难道还不显而易见吗?

上一篇:南城街道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示范点下一篇: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700字——感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