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2024-05-11

小学教育随笔换位思考(通用15篇)

篇1:小学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让孩子也换位思考一下教育随笔

A小朋友是班级特别好动,上课时老师讲老师的,他自己干自己的,屡次提醒,但他仍然我行我素。前段时间我在家里找到一些关于科学的幼儿绘本,带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原来他的兴趣点在这里,第二天入园时就吵着让妈妈看看我买的是什么书,妈妈看过我的科学书后说,今天上网看一看。

过了几天,他真的带来了一本关于人体的科学书,而且强烈要求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本书,于是我和孩子们坐下来静静分享着,翻开第一页,我才发现里面的.每一页都有很多文字类的知识点,很多图片,我有些不知道从哪说起的困惑了。就在我和班级孩子讲解的过程中A小朋友也说着书中的内容。我想他在家里肯定家人已经和他看过这本书,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自己向大家讲解她看过的这本书呢?我说:“就请你来和大家说说这本关于人体的科学书吧!”他开心的答应了。

在讲解的过程中他说道了一些关于“细胞”“血管”等专业名词,我联想到他在家里看这本书时肯定非常的认真,所以记住了这些他并没有真正理解的名词。一遍说完后他对于自己的讲解并不满意,又要求再说一遍,第二遍中班级孩子没有耐心了,开始小声地讨论、插话,他有些着急,不断地提醒大家:“哎!不要说话了”但大家对于他的话并没有理会,他开始向我寻求帮助,我便提醒到:“可能小朋友们听得时间太长了,已经没有耐心了。而且你也没有给小朋友们留时间相互讨论。”于是他又说:“好吧!现在你们可以讨论了。”

于是我问A小朋友,“今天你在说绘本的时候,小朋友随意插话,你感觉怎么样?”他说:“我很着急,他们总是插嘴。”“那你再想想老师平时组织活动时大家不听,老师是什么感觉呢?”“和我一样”他说。

到这里我想我不用再说什么了,他已经可以换位思考些什么了。

篇2:小学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今天上午,课室里忽然传来了几声呜呜的哭声。经过我们队员的细心询问,两位同学说出了事情的缘由。原来是一位孩子不小心撞倒了另一位同学。在孩子的世界里,哭是表达疼痛,伤心的最直接的方式。我们要细心探索每一次哭泣背后孩子们的话语,并找到与他们沟通的方式。在了解情况之后,我们讲了一段历史故事给他们,让孩子能够知道自己错于哪里,并让孩子诚心道歉。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在新闻报道上看到的一些幼儿园因无法忍受孩子的哭而施虐于孩子的新闻,不愿去理解孩子哭声所表达的语言。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表达。情绪的意义就在于表达自身的满足与不满足,并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满足。孩子得到满足了,就会出现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得不到满足,或满足受阻后,往往会出现负性的消极的情绪。无论孩子出现什么样的负性情绪,一名合格的老师都要接纳它,并在接纳孩子负性情绪的前提下思考:孩子的负性情绪代表着孩子的什么需求没有得到?这种需求是合理的?还是过分的?是必须给予满足的?还是不能给予满足的?是应该给予及时满足的?还是应该延迟满足的?

曾几何时,我们拼命向前奔跑,却忘记自己走了多远;曾几何时,我们埋头苦干,却忘了仰望星空。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这种情绪吗?换位思考,走进孩子的世界吧!

篇3:注重换位思考,促进学校教育公平

一、管理者要善于站在普通教师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研究制定的管理制度才更加公平

一些学校在制定各种管理制度时,总是站在领导者自身的角度去看问题,思考怎样才能管好教师,管好学生,喜欢用罚款等惩处办法来实施学校管理,而这些惩处办法,又多半是指向普通教师、普通学生的,丝毫不会伤及他们自身的利益。如,有的学校,制定的年度考核评比制度是,学校每获得一次上级党政或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的荣誉,就按获奖的级别、学校管理者的职位分别给予不同等次的加分,普通教师却不能享受。他们认为,学校获得这些荣誉,校长自然功劳最大,副校长、中层干部依次次之,与普通教师就没什么关系了。这样一来,每学年度结束,学校管理者自然加分因素就比普通教师多得多了。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自然就不公平。全体教师辛苦工作,为学校争得的荣誉,结果被少数人占有和享受了,这能公平吗?就是在学校管理者内部,心里也不平衡,有可能你做的事更多,但加分的机会或等次却较少,他们也可能感到不公平。这样的结果,普通教师就可能会无视学校的管理制度,我行我素,懈怠工作,不思进取;学校中层干部也可能拉帮结派,在工作上拆学校校长或副校长的台,导致学校管理混乱,发展艰难。

为扭转这样的局面,管理者在思考学校发展,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要敦促自己严格站在普通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每一个规定、每一项制度的制定是否有利己私心,是否考虑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利益,是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研究制定的制度才更公平、公正,更合情合理,只有这样,研究制定的制度才敢于拿出来接受学校教师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工会委员会和全体教职工的讨论修订,只有这样,研究制定的制度才能在绝大多数人满意和支持的情况下执行下去,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二、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为广大群众谋取正当、公平、合理的利益

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各种规章制度,最终要交给教代会、工会等群团组织讨论通过后才能实施。可在现实中,很多学校的群团组织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有的学校群团组织流于形式,代表们没有真正的“话语权”。学校只是在开学或学期结束,召集他们简单开个座谈会,向他们简单汇报学校的工作,然后就吃顿饭,代表们根本没有提意见或建议的机会。有的学校用群团组织做挡箭牌,造成广大师生的“被自愿”。学校管理者把代表们召集起来,给他们一番“花言巧语”的政策阐释,赢得碍于情面的他们的“被认可”,然后“名正言顺”地实施,最后广大师生就这样不情愿地“被自愿”了。还有的学校,群团组织成了为管理者高唱“赞歌”和捞取美名的幌子。他们不仅不能为学校广大师生代言,不能帮助广大师生维护合法的权益,反而演变为那些管理者谋取私利的帮凶。

真正的群团组织应代表群众的利益。学校教代会、工会、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等群团组织的代表们要站在公正的立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真正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心声,为维护学校教育公平高声呐喊。一是发挥自己的维护职能,做学校师生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学校教代会、工会、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等群团组织,要站在维护广大师生合法权益的角度,积极向学校支部、行政提出科学、合理的公平意见和建议,切实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要发挥自己的参与职能,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参与学校制度建设,发挥自己参政议政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学校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发挥让群众当家做主的促进作用,形成“教师当家,民主理财”的和谐发展新格局。要深入教职工和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疾苦,切实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为他们谋取正当而健康的利益。三要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要广泛开展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帮助广大师生提高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他们用正当的手段为自己争取公平合理的权益,引领他们守望自己的理想。

三、教师要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助推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平

在现实中,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明显有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但为什么还能长期执行下去呢?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自身不能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的教师在学校管理者研究制定出学校管理制度后,交由学校教代会、工会或教职工会议讨论时,他们往往是看每一条、每一款规定对自己是否有利,对自己有利的,他们就赞成;对自己不利的,他们就反对。他们在提意见或建议时,也一向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来发表看法,因而他们的观点很难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还有,出于怕得罪学校领导的角度考虑,很多教师不愿意公然反对那些对领导有好处的条款和规定,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并不公平的规章制度自然就能生效,而且被执行了。

要促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合理,全体教师就要摒除私心,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是要学会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去思考。平时多给学校领导出谋划策,为学校管理提出自己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领导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排忧解难,促使学校领导在思考问题时更全面,更公正。二是学会站在大多数教师利益的角度,为学校管理制度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大对数教师的赞同和支持,自然就能促使学校领导去修改制度中不公平、不全面的内容,最终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一步趋向公平合理。

篇4:教育之换位思考

关键词:换位思考;宽容;鼓励

去年我出了一场车祸,由于住院期间没有打消炎药,导致化脓感染留下疤痕,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以前新闻报道中总是说医患关系紧张,公正地说,一些问题的发生没有绝对的对错。就像老师不能因为这个学生的顽皮而断定他是个差生,家长不能因为这个班上仅有一个学生不是优分而断定这个老师不是好老师。

我想,或许我们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比如热播的《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赛尔号》等等。到底孩子们的世界是怎样的呢?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看《熊出没》,确实挺搞笑的。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我也加入了这些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比如在英语课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对话,通过角色配音来巩固所学知识,增加课堂氛围;在语文课上,遇见生字时,我就用孩子们所熟知的动画来引出(当讲到“二木林,三木森”的时候,我模仿熊二“熊大,光头强又来砍树了,不能让他破坏俺们的森林”,“熊大,快来救俺”等声音,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记住这两个字)。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觉得老师和我们是一路人,愿意跟着老师学习。而我也发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孩子们永远都是那么的充满活力,思维永远是那么的新奇,求知欲永远是那么的强烈,在教授他们知识的时候,我们同样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学习,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励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他们纯真的童心让我们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有爱的心,他们无限的活力让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年轻向上的心。让我们试着从孩子们的视觉去思考吧,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不爱发言是因为胆子小,我们要让他们尝试发言并适当鼓励就能克服;有的孩子爱做小动作,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我们常常点名回答问题,他们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有的孩子很敏感,老师不能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他,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给他们“留面子”的批评效果更好;有的孩子喜欢做坏事,他们本性不坏,老师不能一味采取严厉的惩罚,而是在批评的同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改掉坏习惯、坏毛病,把自身的优点发扬光大。

不能因为医生他偶尔出个小差错就断定他不是个好医生,同样,不能因为孩子们偶尔犯个小错就断定他不是个好孩子,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我们不能抓住某一个差错而不放,我们不能因此而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一颗宽容的心来容忍他人的错误,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事情。或许换个角度,你会发现阳光还是那么灿烂,只是我们站在树下,树叶遮住了我们的视线。

(作者单位 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大兴小学)

篇5:换位思考小学作文

蜗牛在地上爬,它不理解天上的鸟儿为什么飞得如此浮躁。

如果它们能够换一下位置,就会明白,蜗牛在地上爬,那不是笨拙而是沉稳;鸟儿在天上飞,也不是浮躁而是自由。

一方是犯错的亲人,一方是无情的军令。诸葛亮做出了似乎是不近人情的选择——恪守军令而挥泪斩马谡。如果马谡当时能够换个位置,替丞相想想,他也许会说:“斩得好,我以我血明法令。”

玛丽·居里将她获得的奖章给女儿当玩具,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如果你深入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站在一个以科学为生命的学者的位置来思考,你就会明白,名誉对她来说,只是一种累赘。

有些同学时常会抱怨班主任老师,“真烦人”“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但是如果你跟他换一下位置,多替他想想,身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他不烦你,谁烦你?他不管你,谁管你?多听他唠叨几句,也许你就会少吃点亏。

第28届奥运会结束了,正当人们以鲜花和掌声热情地欢迎夺金归来的英雄时,谁会想到那些与奖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呢?他们也付出了汗水,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没少掉肉。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想,难道他们不想像刘翔那样,将黑皮肤的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证明黄种人也能成为世界飞人吗?难道他们不想像中国女排那样,来一个绝地大反攻,让全世界知道,中国虽然先前落后,但总会赶上来的吗?其实,他们虽败犹荣,也是中国的骄傲。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隔膜,存在着太多的误解,而换位恰恰是消除隔膜、消除误解的良方。它能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换位,不难做到;换位,真的很好。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别人,请学会换位吧!

篇6:换位思考小学作文

中国首富——李嘉诚就是这样的人。

一次李嘉诚在与一个日本商人谈生意,合同写好之后,日本商人非常爽快地签了字,而李嘉诚却略有所思,迟迟没有在合同上签字。

日本商人可就不高兴了说:“我不希望和我合作之人,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在签合同时还在算计别人。”

李嘉诚这才反应过来,笑着对日本商人说:“经过我的‘算计’,这合同要重新签。”

“为什么要反悔!”日本商人非常生气地问。

“你也不问问我‘算计’出来的结果”,李嘉诚却面带微笑地说。

“你算计出来什么?”日本商人疑惑地问。

李嘉诚回答说:“我‘算计’的是你的利润率,发现我的利润远远高出于你的,所以我要把你给我的价格提高,因此这个合同要重签。”

因为李嘉诚常常能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所以他与别人合作都比较愉快,也能长期合作,而我爸爸也是一个换位思考的人。

有一次,一家饲料销售公司要倒闭,大家都去那家公司去看看商品有没有降价,爸爸作为同行业去了,可是那里的价格没降反升了,别人都失望地离开了,而爸爸却买了几卡车,拖回了公司。

大家不解,爸爸公司的同事问:“他们明明是我们的死对头,商品又没有降价,你为什么还要买?”

“因为它要倒闭,我才买,这样会让他们有一丝安慰,可为他们解一时之难。”

所以不管行情多么差,竞争多么激烈,爸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篇7:换位思考小学作文

第四节课刚结束,我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准备飞快地去洗手间洗手,然后排队吃饭,可班主任把我叫住了,“等一下,徐a换到缪b边上,洪c换到吴……”班主任后面讲什么,我都听不见了,脑子里一直在不断重复着“徐a换到缪b边上”,“徐a换到缪b边上”!这个学期,徐a已经换了四、五次位置了,她跟谁坐,谁的学习成绩就一下子变得很差,好像有什么厄运降临在她身上。为什么要换同桌呢?我原来的同桌上课也没有跟我讲太多话呀,况且徐a曾经侮辱我是狗狗的那番话还犹在耳畔呢!

悲伤的情绪围绕了我一整天,回到家我还是闷闷不乐。写完作业,我倒在床上,突然,我想到徐a每天都有带吃的,前同桌洪c还跟我吹嘘说徐a很大方,正好这几天家里的零食都吃完了,可以去她那里蹭点。想到这,我感觉心情一下子愉悦了起来,换一个同桌,多一个可以提供零食的同伴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第二天,我跟徐a说了蹭零食的想法,她竟然同意了,才一天时间,我的心情一下子来了个惊天大转折,和平时一样愉快了。

篇8:小学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很多时候, “换位思考”难以涉及的“空间”需要“换位体验”去及时充实。一段时间里, 某校自行车棚的管理状况糟糕透了, 地面随意堆放着垃圾, 有的车筐里被倒入碎纸片, 有的车胎被放了气……这些自行车大多是教师的, 他们气呼呼地找到德育处。德育主任甚是尴尬, 亲自调查此事, 同时让学生干部暗中留心;德育副校长借助校会、班会、课间操多次进行主题教育, 但是未见改观。后来, 校长知道了, 悄悄地和学生一起到车棚去值日, 然后提醒骑车子的老师:“把车子按规定摆放, 不要影响到学生值日……”没想到, 随着教师们的悄悄改变, “车棚状况”也没了“续集”……这位校长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她及时进行“换位思考”, 用学生的“眼睛”去审视自己面对的难题、反思自己的得失, 更是因为她可以置身于学生之中, 全程地“体验”他们的所思所想, 进而及时、准确、全面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才把如此尴尬的局面转化成了一段精彩。

很多时候, “换位思考”无法拥有的“视角”需要“换位体验”去有效拓宽。Z的儿子刚上五年级, 因为孩子淘气, 他经常要面对代课老师和同班级的学生家长。他我行我素, 从不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气, 更别提去顾及老师或者其他学生家长的感受。直到有一次参加“家长进校园”活动, 他的身份变成了“班主任”, 他要配合相关活动, 要回答其他家长的各种问题, 要研究班级里当天出现的问题……当他回到家时显得格外疲惫。妻子问她:“出啥事啦, 这么沮丧?”“我感到自己今天是那么的束手无策和无可奈何, 不知老师们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不知我平时对待老师们的态度是不是让他们很反感?”……Z当了一回“临时班主任”所体验到的“尴尬”, 不是仅仅靠“换位思考”就可以收获到的, 而是借助“换位体验”感受到别人的难处和自己的不足。如果Z可以尽早以“老师的身份”体验校园生活, 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不易, 也可以及早改变自己对学校、对教师的看法。这种全新育人视角的教育效果难道还要等到“尴尬”之后吗?

很多时候, “换位思考”无法介入的“主体”需要“换位体验”去直接唤醒。L自诩为班里的“才女”, 其他同学组织的班级活动再用心也难让她满意, 不是主题不鲜明, 就是细节欠考虑, 反正不如她设想的效果好……她的“冷水”一泼再泼, 同学们谁也不愿意牵头组织班级活动。恰好学校组织一次主题郊游活动, 无奈之下, 班主任只好将这一任务交给她。看到老师这么信任自己, 她一开始甚是激动, “哈哈, 终于可以让老师和同学看一看我的风采了”。可只过了三天, 她就气急败坏地找到了班主任, “我做不下去啦, ”她甚是不甘心, “我费了半天心思设计的活动线路, 班干部都说安全系数太低;我想买几面彩旗, 多数同学提出异议;我想请几名学生家长, 许多同学都认为多此一举……我无法说服大家, 还是把这项任务交给更有能力的同学吧, 我一定会支持的……”对待这样缺乏“换位思考”的人,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换位体验”, 这样才有机会充分体验到其他人“当初的难堪、无奈和尴尬”, 并能彻底认识到自己原来的“错误和毛病”, 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篇9:教育学生,需要换位思考

“几个星期前,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听着听着,就在下面偷偷地和同桌小新讲起话来。被老师看到了,他停了下来,很生气地说:‘小燕,站到这里来!’说着,指指讲台的右边角落。我就自觉地走出座位,站在了那里。我已经是第二次站在那里,所以不会再哭了。我站在那里听了整整一节课。中午到食堂打饭时,小新对我说:‘小燕,你怎么这么坚强呢?如果是我,早就哭了。’我说:‘我已经是第二次了,所以也就不会哭了。’小新羡慕地说:‘你这一点值得我学习!’我听了很高兴,并为自己感到自豪!”

这位朋友说,这个学生上课喜欢讲话的毛病总是改不过来,以前曾多次提醒她,后来有一次终于忍无可忍,就把她拉了上来,当时她很伤心地哭了。朋友以为这样做对她有所震慑,没想到她还是老样子。第二次,朋友习惯性地又叫她站到那个角落,本想使她再次经受难堪,以促使她改掉老毛病,没想到她的感受和第一次反差竟这么大,不但没了羞愧与难过,而且还感到高兴与自豪。朋友无奈地说:“到底能不能进行处罚呢?怎样的处罚才有效呢?如果不处罚,那对这类学生该怎么办才好呢?总不能不理不睬,随其自然吧?”

这些问题,正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一直想探讨的问题,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不反对处罚,但我认为这种处罚应该恰如其分。从这个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不恰当的处罚,尤其是以伤害学生的自尊为手段的处罚,无论是否有意,其结果都可能迫使学生走上两个极端:一种是自怜自艾,陷入胆小愧疚、自卑退缩的泥潭,有些还可能造成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影响到他们的成长,甚至一生。另一种是由于教师的伤他自尊,反而使学生自动地放弃自尊,对教师的任何做法都表现得无所谓,严重的还变得如同一些教师所判定的那样“厚颜无耻”“无可救药”,并乐此不疲地同教师对抗到底。朋友的这个学生好像就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她对朋友这样的处罚已有了免疫力,从一种极端过渡到了另一种极端,让朋友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更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学生的这种表现还会成为“学习的榜样”,吸引着一些处于同样境地的学生的效仿。

为何会这样呢?原因在于,伤自尊的处罚,说到底,也就是教师采用的一种“精神暴力”,企图在精神上挫伤学生,让他们屈服,以求达到控制学生的目的。而学生呢,除了一部分受伤退却,表面上唯唯诺诺服从之外,大多数都会本能地运用“以暴制暴”的方法来反击教师。由于学生是弱势者,特别是小学生,在地位和力量上都无法同教师相匹敌相抗衡,因此,他们的“暴力”就会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软暴力。像朋友的这个学生一样,第一次被教师拉上去会伤心地哭,第二次就不用拉她也会自觉地上去。我想,要是下次朋友又斥责她上课乱讲话,说不定她不等朋友叫她上去,就主动地很自豪地站起来走到那个角落舒舒服服地站着了。这样的话,朋友不尴尬才怪。要知道,当一个学生可以不要自尊时,那教师还怎么去伤他的自尊呢?这样的处罚只能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嘲弄。要是这个学生站在那里一直不下来,就算教师软硬兼施她也无动于衷,那就轮到教师的自尊受到伤害了。此时此刻,所谓的师道尊严也就会一文不值了!

学生是学着长大的,教师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有可能还给教师什么,如果教师总是从“伤学生的自尊”中获得快感和威严,那么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学着从“对抗教师尊严”中获得成就和快乐——当师生关系走到了这步田地,即使教师有千万条理由,其教育也是失败的。说教师自作自受、误人害己也是不为过的。

我认为,要想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进行换位思考是至关重要的。绝大多数的学生,特别是所谓的“问题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他们都不是故意和教师过不去的,总有“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当一个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他就会思考:学生为何会这样?是哪些原因促使学生这样做?学生这样做的深层目的或潜意识又是什么?假如自己现在是这个学生,最需要教师怎样对待自己?用什么方式既能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又能让学生信任自己,而不会疏远甚至对抗自己?等等。

当我把上述的想法告诉朋友时,朋友说他其实也明白要换位思考,可是,一遇到这类问题就忘了或懒得去想去做了。我也很清楚,像朋友这样的情况也时常表现在很多教师身上。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是这些教师感到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烦死累死,什么开会、备课、改作业、教学常规检查、培训、职称评定、论文评比、优秀选拔等杂七杂八的事情,已够让他们自己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和精力去慢慢地换位思考?还不如孤注一掷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得轻松便捷。从这点来看,只有真正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和压力,才能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当前常听到的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声音,这不过是隔靴搔痒,其实要减轻负担的是教师,这才是根本!

二是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视关乎考试升学的教学,总是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考核来评定教师的教学成绩,迫使教师只能陷于对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的追逐中难以自拔,迫使师生们在应试教育中滚打、挣扎、徘徊……以至很自然地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要是让教师去教课文、讲试题、辅导学生做作业做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考试等,以提高学生的成绩,那教师可以说是全力以赴、不屈不挠;一旦要让教师去关注或引导一些“问题生”的行为、心理、心灵和思想时,教师就没了兴趣,没了耐性,没了精力,往往用简单或粗暴的方式对待。因此,难免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归根结底,这和整个大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导向不无关系。我们的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历来都不大重视育人,不大重视倡导教师对学生行为、心理、思想等的教育,虽然有所谓的德育,可也如同前几年呼唤和推行的素质教育一样,看似有逐步重视的趋势,但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并没有像对教学和应试教育那样真抓实干。据了解,在多数的学校里,如果一个教师花了很多心思在“问题生”上,领导一般是看不到的;如果在教学上提高了平均分,白纸黑字,那领导一眼就看到了,就会表扬他的勤奋和上进,那么他获得名利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我们的一线教师的确没时间更没资本去换位思考,因为没人看到你的用心和努力,你是得不到肯定的。

当然,还有一类教师是根本就没想过要换位思考的,这主要是教师的观念问题。这类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心存“教师主义”,总以为课堂就是教师的课堂,自己心里有一把尺子,用自己主观设定的准则去丈量学生的一举一动,苛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凭自己的性情和喜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结果是矛盾越来越多,而伤害学生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篇10:换位思考小学作文

拿破仑·希尔对此很失望,正琢磨着是否放弃这次招聘计划时,一封信件姗姗来迟,让拿破仑·希尔一下子惊喜不已,认定秘书人选非写信的这位女孩莫属。

女孩的信是这样写的:“敬启者:您所刊登的广告一定会引来成百乃至上千封求职信,而我相信您的工作一定特别繁忙,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来认真阅读。因此,您只需轻轻拨一下这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助您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您丝毫不必怀疑我的工作能力与质量,因为我已经有的秘书工作经验……”

篇11:换位思考小学作文

从悲观者看问题到乐观者的洒脱。

悲观者认为:跌到就就爬不起来,不如就不爬了。而乐观者却依然向前看,无论什么也阻挡不了他的步伐。我曾看到一个人,他是一个飞行员。在八年的时间里,出了4次意外,六次手术,然而,5年后依然手握操纵杆再一次的飞向了蓝天,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无论怎样都要再一次的飞向天空,然而他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我的朋友,如果你有什么想不开的事,那就请换一个角度看一下问题吧!

从悲观者的角度去看乐观者的想法。

试想一下:一个人,从一个美好的早晨,闹钟一响。这时打住,停,不要在想了。悲观者会这样想:哦!天哪,又到早上了,然后把吵得闹心的闹钟以一个不和谐的方式关掉,这时他或许会起床时碰到脚趾头或是牙刷倒进马桶里等。这将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乐观者的早上,他会以一个愉悦的心情去对待每一件东西,因为他知道,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影响他的一天,事实也是如此,他也许会收到一份美味的.下午茶或是一份美好的祝福……

我的朋友,同样的一天。两种开端,两种情况,你要选哪一个呢!

篇12:教育笔记:我教孩子换位思考

我曾经带的班里有几个调皮捣乱总爱搞破坏的孩子,尤其是,孩子们经常告他的状。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他自己也很不开心,越是没人跟他玩,他就越想搞破坏,越是搞破坏越是没人跟他玩。形成了恶性循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种感觉是多么痛苦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我把叫过来说:“,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吗?”“想,可是他们不跟我玩”“那你知不知道小朋友为什么不愿意和你玩呀!”“知道,我总弄坏他们的东西,还掐他们脸,谁叫他们不跟我玩的!”

“哦,原来你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呀,可小朋友怎么知道你是这么想的呢?他们看到的是你总在做坏事,你想一想,要是别人把你的东西弄坏,掐你的脸,你愿意吗?”“不愿意”“那你愿意和破坏你东西的小朋友一起玩吗?”“不愿意”“所以,小朋友也不愿意跟你玩,你快跟他们道歉,他们一定会原谅你的。”

在我的帮助下,开始有小朋友玩了,他的破坏行为渐渐减少了,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换位思考的方法真的很奏效,我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不小心把碗打翻了,你会怎么想。”“如果你不小心尿裤子了,你会说羞羞羞吗?如果·····”

渐渐地连孩子们都会说这样的话。

“老师的话,你不听,如果你是老师,你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吗?”

“你总是用手打人,如果有人打你,你高兴吗?”······

换位思考教给孩子从小学会宽容,忍耐,团结。如何与人相处,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这比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加重要的多!

篇13:学会换位思考

张老师向我大倒苦水:“我给了他尊严, 他为什么不考虑我的处境呢?我要告诉他的班主任, 让班主任收拾他。”我劝张老师冷静下来, 先不要找班主任, 我和她一起分析当时的情境:“首先, 这个学生在你的课上和同学讨论数学试题, 对不对呢?当然不对。问题在于, 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问题。他做数学题是否有其他原因呢?”张老师直观地认为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不尊重, 伤了面子——这是典型的负面评价, 于是采用了没收、叫到讲台上当众批评的做法, 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和对抗。“如果你是那位学生, 遇到这样的老师, 你会怎么做?”这样一说, 张老师也觉得是自己先伤了学生的面子, 才引起学生的对抗。

我觉得这件事关系到以后的师生关系能否和谐, 信息技术课上出现的问题还是由信息技术教师解决比较好。平时班主任就够忙的, 没必要给班主任添乱。我到班级找来那个学生, 对他说:“听你们数学老师说, 你对数学很感兴趣, 数学成绩也很不错, 我儿子数学学得不太好, 什么时候把你学数学的秘诀‘共享’给我, 好吗?”我先是给学生戴个“高帽儿”, 特别用了信息技术术语——共享。他高兴地说:“行啊!”我话锋一转:“刚才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和张老师闹了点不愉快?”他说:“下一节课是数学课, 数学老师叫我讲解一道题, 我担心讲不好, 就和同学讨论怎么讲才能让其他同学更容易理解, 被张老师看到了, 把东西都没收了。”我说:“你想将数学题讲得好一点, 这种想法很好, 我很欣赏你这点。但是在信息技术课上讨论数学题不容易集中精力, 还影响到旁边同学, 你说对吗?如果你是张老师, 看到学生讨论其他学科题目, 还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顶撞自己, 你会怎么做?”他沉默了一会儿, 说:“我不该那样做。”这时, 张老师正好进来, 学生真诚地对张老师说:“张老师, 我错了, 我下次不这样了。”张老师也忙说:“对不起, 我刚才的行为也有点过了。”

看着学生离去的背影, 我反思着:有些事情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方式化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 犯点小错误很正常, 教师批评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师有时容易滥用“批评权”, 批评, 特别是当众批评, 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育结果多半事与愿违, 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 丝毫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劝导才是有效的, 因为劝导的前提是平等。

篇14:小学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试着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并意外地发现这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准备。

(1)、搜集各个年龄段的羚羊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原本一无所知的羚羊有了初步的认识。

(2)、将“生命桥”场景制成Flash动画。在猎人的追赶下,在深不可测的悬崖上,一只老羚羊快速助跑后跃出悬崖,后面一只年轻羚羊随即头也蹿跃出去,在空中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震撼人心的对接。年轻羚羊成功到达对面山崖上,老斑羚则无声无息地坠落崖底。这个Flash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故事,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观看图片和动画,再结合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与文章各个角色的“换位”奠定了基础。

二、换位思考,诱导思维

语文阅读中的“换位”不能有任何限制,而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包括读者与主要人物之间、读者与次要人物之间、读者与四周环境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等等各个角度的换位。这样学生才能全方位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甚至通过课文这扇窗户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生命桥》时,在学生了解课文故事,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我便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是最让你感动的?并请谈谈原因。”这就引领学生进入了“换位思考”的大门。具体可以有下面三个维度的换位:

(1)、与主人公之间的换位。

主人公往往是文章主旨集中体现的地方,是作者思想感情倾注的对象。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不仅要与主人公对话,更要与主人公进行换位。在学生讲到“一只老羚羊在危急时刻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句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老羚羊,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心里会想些什么?”

(2)、与次要人物的换位。

次要人物在文章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在文中是主人公的陪衬,同时也起着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因此,与次要人物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生命桥》为例,有几类次要人物:(a)、与老羚羊的换位。在学生提到“有一只年轻羚羊跟随着老羚羊跃起时”时,引导学生揣摩“如果你就是这只年轻的羚羊,你会怎么想,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做出这样的选择?”(b)、与年轻羚羊的换位。学生提到“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句时,引导学生思考“此时,你就是那只被老羚羊用生命换来的小羚羊,你觉得该对老羚羊说点什么?”(c)、与猎人的换位。学生讲到“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句时,便可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时,你就是这些猎人中的一个,想想在这‘目瞪口呆中应包含着怎样的复杂情感?

(3)、与作者之间的换位。文章就好象作者精心雕塑的艺术品,因此,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文章。也只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结合自己已有生活体验,以课文为楔子,发现更多的知识。

如学生提到文末“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虹”句时,我便进一步追问:“如果你是作者,为什么要在老羚羊壮烈牺牲这摧人泪下的场面中,设置这美丽的彩虹呢?”通过让多个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生终于理解了,这是将“美丽的彩虹”与残酷的现实对比,体现了老羚羊对美好自由的理想世界的向往。美丽的牺牲下蕴含的是一个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的问题。

在进行了全方位换位后,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现在你想对动物或人类说点什么呢?”因为允许学生采取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三五成群现场编小品的,编舞蹈的,画画的,准备唱歌的……几分钟后再来一个成果展示,更是精彩纷呈,掌声不断。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远远超越了文本本身。

三、总结收益,巩固方法

临下课,我的一句“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又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阅读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阅读时要能进入角色,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就阅读方法而言,不管学生怎么概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理解了换位思考的本质。

篇15: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换位思考论文

摘要:换位思考以尊重为前提,以诚信为基础,以沟通为桥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为目的。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教育管理中,教师的换位思考有利于教师把握教育的尺度、角度、深度、力度,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换位思考;教师;学生;家长

一、引言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或可能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也就是说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将双方所处的位置环境交换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对方的思维方式或思考角度考虑问题。在工作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的益处是很大的。当你想生气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情绪就会平静下来,就会变得宽容;当你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会理解对方此时此地的真正感受,就会变得善解人意;当你对问题感到迷惑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更彻底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人,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在对待学生、家长之间如何营造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换位思考体系,是越来越值得深思的话题。

二、在对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换位思考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教师换位思考的基础。在教育管理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人文关怀”,关心体谅学生,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使他们感受到他所处的环境处处充满着友爱,从而产生强烈的亲近感、依赖感,这才有发生矛盾时“换位”的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师生间感应敏锐,随时会发生心理上的交流与撞击,产生多种心理效应。因此,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年龄、性格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确定场合、范围和火候。一定要选择好角度,并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变换角度,巧妙地寻找学生的最佳接受点。做为教师更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人格,把握好教育的尺度,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前提。

还要有尊重、理解、宽容,善解人意的胸怀,这是教师换位思考的关键。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通则理达,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就要用心去体会,理解他们的需要,带着感情、带着尊重、带着关心,将心比心与此交朋友。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的特殊性,正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构成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任何人也都有其自身的个性优势,也正是每个人都认真的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才有社会上的“行行出状元”。尊重学生的个性优势,并合理调控学生个性优势的发展,将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优势健康发展,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发展,尤其是对有抱负、有追求的学生,对他们的才能充分认识,对他们的潜力充分估量,对他们的进取心理充分相信。使之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

三、在对待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换位思考

潜意识里,我们往往把家长看做与我们对立的一方――家长就是孩子的父母,管的就是孩子的衣食;我们只是学生的老师,负责学生的知识教育。但实质并非如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学生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而且,只有两者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才能使孩子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试想,作为家长,我们除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外,谁又不想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安分守己、不惹是非呢?而一旦离开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甚至将教育的责任一股脑儿全推给老师,这种希望往往就会落空。所以,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家长不是对立的两方,双方有着应该互相交流的话语,完全是相互合作的一体,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既然教师和家长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存有相同的希望,那么必然也有共同的责任。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家长担负起孩子居家时的教育和监管的责任。这种监管并不是说像封建监工那样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是否躲在家里“好好学习”,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关注孩子学习之外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比如说,孩子爱看书是好事,但我们要关心他(她)都在看些什么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书,还是《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一类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坏书。再比如说,孩子爱用电脑也是好事,但我们要关心他(她)都在利用电脑做些什么:是在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科学储备,还是在打些无聊的游戏或“欣赏”低俗的“画面”。如果都是后者,则说明家长没有尽到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同家长的心情和希望一样,作为教师,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之外,更要具有一种健全的人格,这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既然教师和家长有着相同的希望,负有相同的责任,教师和家长便有了相互交流的基础。遇事能够首先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对待家长,视学生家长为“合作伙伴”,请站在家长的角度对待学生家长。

正确地进行换位思考,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应注意:“换位思考”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只宜律己,不宜律他。“换位思考”作为工作的技巧,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中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上一篇:客户代表话术下一篇:企业怎样做让培训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