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小学教师向正香事迹材料

2024-05-24

太平小学教师向正香事迹材料(精选2篇)

篇1:太平小学教师向正香事迹材料

太平小学教师周彬生事迹材料

向正香,女,汉族,大专文化,1970年11月生,1992年9月参加工作,二级教师,现为通江县太平小学教师。该同志22岁中专毕业,毅然走上讲台,这一站就是25年。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她与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廖占富、张兴琼夫妇有着同样的经历和命运,她一直在太平小学辖的骡子坡村小任教,她撒向学生都是爱,而今是桃李满园。二十多年如一日,以校为家,坚守自己的岗位,她经历的是一次又次的感动和收获的喜悦,她耕耘的是收获,一点都不落寞,一直守护着学校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永无休止地在校园里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她是我校勇挑重担的第一人。她肩负重任。任低年级班主任包办教学,长期步行到校,每天往返80分钟左右。始终以“实”和“爱”作为自己行事待人准则,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严谨作风和热忱、细腻之心实践着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责任。

由于学校条件极差,一直在D级危房里开展教学工作,安全工作不好做,但她时时刻刻监管到位。她每每接到一个班班主任后,情况都有截然变化。她班主任工作精细,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赢得更多老百姓的赞许。多次被太平中心小学学校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她常常深入学生群体,细致入微的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她是孩子们的守护神,她是每个同学的热心人。该村留守学生占90%,特异体质学生较多,给她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他既当老师有做父母,是向老师用爱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她成了学生们最敬佩的老师。

向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经常教育学生做勤奋人,敢于为事,学会做事,会做任何事。的确她这个人善于做事,乐于做事。凡是学生要做的,她带头做,在校园里,一天三扫两检活动中,她走在第一线亲自动手,两操两课跟随学生实践,领班到位,甚至成了全校学生优良品行习惯的引领人。她在以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感化着学生。

她是我校名符其实的德育标兵。她一向恪守学校规章制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校实行候课制,唯有向老师做得最好,中心校举行周日例会,她从来守时,有一次,她老公做手术,她说有儿子照料不用回家,直到坚持到放学才回家。她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近两年来,她继续默默无闻地做着大大小小的事情,班主任,学生食堂、环境卫生等,她都一一扛下来,样样做得圆满,为学校排忧解难。村小工作又杂又多,她义无反顾,无怨无悔承担着。学校附近的人都说她是最实干细心的贤惠老师。

她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他时常说“干一行就务一行”,事实也是如此。在教学上从不满足现状,敢于比拼,她教学效果好,期期获得民胜片区同年级一、二等奖。她时常用心用力地研究教学,她一边教学一边写英语教学反思,个人反思集收藏于学校陈列室。她喜欢建教育博客,善于写作,自己教学论文很有品位,她的低年级教学思想独到,他的教育教学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她不但教书,还潜心育人。她以自己高尚的德行给学生做典范,在人们眼里,平凡朴实的她并没有什么不好之处,她就是师生心目中的标杆。人们普遍认为向老师所带的班级学生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行为习惯好,品质优良。

“甘为人梯,痴心不改”,向正香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于做人她是高调的,而对于荣誉她总是低调对待,每次学校评优,她总是谦让于人,就说2016年年度考核被学校教师和学校考核小组公认为优的名额自己弃权评给其他教师,去年暑假学校领导集体推荐他为县级表彰的乡村优秀教师,她反而荐举其他教师,她经常说:“不管他人、集体、国家对不对得起自己,只要自己对得起他人、集体、国家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篇2:太平小学教师向正香事迹材料

太平镇韩岗小学 陈丽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的学生时代,最喜欢听的就是这首歌,最敬佩的人就是老师,正是这份激情,这份执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读书的时候,枣师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了我终生追求的最高目标。2000年,我被分配到枣北的一个农村小学从教。因为是枣南人,刚刚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啃着吃不惯的馒头,喝着带咸味的开水,拿着还不够生活费的薪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曾让我默默流泪,同学们邀请我外出打工的话语曾让我心动不已。但是,当我一踏上讲台,听到孩子们齐声高呼老师好时,我就知道,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我魂牵梦绕的事业—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因此,在韩岗这个连乘车都困难的边远农村小学,我一呆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间,无论学校安排怎样的教学任务,我从未说半个“不”字。四个年级的英语课,老教师不会教,我一个人来;学校的电子文档,领导忙不过来,我晚上回家把小女儿哄睡后加班干;节假日,同事们都休息了,我却忙着家访。

耕耘知识的沃野,兢兢业业、永不懈怠;三尺讲台、一生情愫,那里有我的精彩;直到双鬓斑白就算青春不在;只要有孩子叫上一声“老师”,再多的委屈我都无憾!

一个多出来的针眼

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家长。去卫生所的路上,有我无数次带学生看病的身影;食堂里,有我亲自为孩子们打饭的身影;学生寝室里,有我查岗为学生掖被角的身影…… “注意交通安全,记得带衣服,回家要洗头发,洗澡,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些话是每周五学生回家前我的老生常谈。我的学生,每一个都和我的孩子一样,都是我的“娃儿”。所以,无论这里有多苦,无论这里有多累,我愿意坚守在这里,我相信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们的爱正一点一滴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09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已经九点多了,我因感冒发烧正在卫生所输液。突然接到校长十万火急的电话,让我赶快到学校去一趟,顾不上多想,我立即拔掉针头,顶着寒风一路小跑到学校。刚跑到校门口,就有女生像见到救星似的喊:“快看,快看,陈老师来了,陈老师来了就好了…”抬头一看,女生寝室楼走廊外站了一排学生,个个伸长脖子,向大门口张望,一见我来,都嚷嚷着向我招手。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去……

四年级寝室里,已经围了好多人,校长手拿一把小剪刀,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样子。“怎么啦?怎么啦?”我分开众人,走上前。只见周明坐在床上,双手捂着小肚子,眼泪汪汪,小脸上写满痛苦。

原来孩子睡觉脱衣服的时侯,不小心上衣拉链竟夹住了小肚子上的肉皮,拉不上也褪不下,动都不敢动。真让人费解,拉链怎么就夹住了小肚子?可事实就是如此意外。女孩子怕羞,死活不让校长看,陪寝的阿姨和其他女生都拉不开,孩子疼得直叫,于是只好火急火燎地打电话让我来。见我来了,她才把捂着肚子的手拿开,可怜巴巴地眼泪刷刷流。

事不宜迟,我赶紧一边稳定孩子情绪,一边安排一女生打着手电,另一女生按住拉链,我小心翼翼地用手钳掰开拉链头的另一半。“哎呀!”孩子疼得忍不住叫出声,我的心一颤,又着急又心疼,不由得头上直冒冷汗,又担心碰疼孩子不敢使劲儿……。我定了定神,一边和孩子说着话,分散她的注意力,一边用手钳用力夹拉链的拉头,“咔擦”拉链被掰开了。还好,孩子的肚子上只是被夹出了一条红印,没有流血。我擦着头上的汗,长出一口气,孩子安然无恙,破涕为笑……

安顿好孩子们,已经夜里十点多了。我摸黑往回走,寒风一吹,浑身直打冷颤。到卫生所一量体温,高烧39度,这才觉得头痛欲裂。医生看着我,无奈地摇摇头苦笑,为我把

针扎上,继续刚才没输完的点滴。回到家,已经十一点多了,家里人都睡着了。望着手背上多出来的针眼儿,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我作为教师的追求吗?——一生对学生爱的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啊!

一次意外的事故

当然,我所做的一切,每一位老师都曾做过,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做一些最平凡的事情,默默坚守着自己曾经的理想。记得2002年秋季刚开学,国家实行税费改革,要求将收取学生的学杂费退还给学生,并且要求在两天之内退完。由于时间紧,任务急,我便让学校的王老师骑摩托车送我挨家挨户到学生家中退还收取的费用。为了将工作完成,我们一直摸到很晚才往回走。乡间小路坎坷不平,再加上天漆黑一团,我们又不熟悉路况,在一个拐弯的路口,车一下子栽进了路边的沟里……

当我苏醒过来,已经在医院里了,我感觉到右腿钻心地痛,原来我的腿上被挂了一个大口子,医生给缝了十几针。在医院住了四天,我实在住不下去了。因为我当时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带毕业班的语文课。加上学校老师很缺,我的课肯定没人带,一想到要耽误孩子们的课了,我就寝食难安。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虽然腿伤还未痊愈,我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去上班了,结果由于伤口发炎,至今腿上留下了好大的伤疤。家人说我不要命,但我一点也不后悔,我放心不下

那些孩子们啊!

一个黑色的五月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发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谭千秋老师那张开的双臂,他誓死保护学生的形象,更是震撼了我们每一位师者的灵魂。

那些日子,当全中国都沉浸在悲痛中时,我的心里更是经受着无以伦比的煎熬,为了地震中无辜遇难的同胞们,也为了我刚刚六岁半的女儿。就在地震前夕,她因患恶性脑瘤在襄樊中心医院刚刚做了开颅手术。刚开学时,女儿就有了嘴歪的症状,我一直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直到5.1放假,才带孩子去检查,医生狠狠地训了我,并尽快安排手术。5月9号上午,女儿手术中那黑色的四个多小时,让我肝肠寸断,眼泪流成了河。孩子的手术很顺利,手术后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5月12号汶川大地震后,我也不知道学校里是什么情况,便更加心急如焚,我立刻对丈夫说“你照顾好孩子,我要回学校。”丈夫气急了对我说:“你就不配当孩子的妈。”隔着厚厚的玻璃,望着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浑身插满管子的女儿,耳边又响起她托护士阿姨带的话:“妈妈,再疼我都不会哭,想你的时候,我才哭。”我的心在滴血:“孩子,对不起,妈妈先回去了,学校里还有妈妈的另一群孩子啊!”做通了丈夫的工作,我又急匆匆返回了校园。那段时间,我的

心生生被分成了两半,一半系着医院里的娃儿,一半系着学校里的娃儿。在相距百多里的路上,我来回颠簸,心力交瘁。所幸,女儿手术成功,教学任务也圆满完成。那段日子,尽管我心痛地流干了眼泪,但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强。

就在当年暑假,为了给动过手术的女儿换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我第一次向上级领导递交了调动工作的申请书。我是孩子的妈妈呀,孩子的手术已让我如惊弓之鸟,我再也承受不起我的孩子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我怕别人对她的议论会伤了她幼小的心灵。就在此时,学校新调来一位年轻的校长,他给我讲了当前学校的困境,老师紧缺,没有英语教师,如果我走了,或许这门课就停了,为了孩子们,他要求我留下来。那是一种多么艰难的选择啊,最终,我心理的天平还是倾向了我的工作。在上级领导已经批准我的申请的情况下,我选择了留下。这一留,就留到了今天。至今,女儿还会委屈地抱怨。可是孩子啊,妈妈爱你,妈妈也爱学校里那一群孩子啊!

一次如约的家访

2011年十月,全省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做为学校的年轻骨干教师,我更是首当其冲,积极认真参与活动。正在此时,老父亲干活摔伤了脚。妈妈长年患病一直还靠父亲照顾,唯一的弟弟在北京打工。看着父

亲躺在床上无法动弹,我心疼极了,可忙碌的工作根本不能耽误……为了工作,我只好把老妈托给邻居代为照顾,把老父亲接来家中,边上班,边照顾。那些日子,父亲,刚一岁多点儿的小女儿,紧张的“比访”工作,我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一个周五下午放学时,我对班上的学生靖丹说,周六要到她家去家访。周六一大早,天就下起了大雨,为了履行和学生的约定,我想都没想,把小女儿和老爸一并托给婆婆照看,打起一把雨伞走进了雨中。等我一身雨水走进靖丹的家门,她和她妈妈刹时呆住了,然后手忙脚乱地拿毛巾,让我擦擦身上的水,他们说以为下大雨我不去了呢。后来我冒雨家访的事被刊登在教育局“比访专刊”上。

工作上的肯定,给了我更多的激情和动力,这几年,我先后被评为:枣阳市学生最满意教师;襄阳市骨干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比访先进个人。从教15年间,先后有各种论文,优质课获奖。但是,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工作还需不懈努力。

弹指一挥间,15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也已经成长为像模像样的“老教师”了。我始终铭记着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三尺讲台当做最绚丽的舞台,用一生书写我这个乡村女教师的平凡轨迹。相信未来的风雨路上,有坚定的信念护航,我定能乘风破浪,在这

上一篇:教师自觉成长演讲稿下一篇:车间主任工作总结报告范本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