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想随笔

2024-04-08

教育感想随笔(共11篇)

篇1:教育感想随笔

周末去朋友家吃饭,朋友俩夫妻在厨房忙活,我坐在沙发看电视。朋友6岁的女儿跑过来问我:“叔叔,我想吃棒棒冰,可是我吃不了一根,你帮我吃一截好不好?” 我说:“好吧。”

于是她跑去冰箱把棒棒冰拿出来,打开拧下来一截递给我。但是我没有接住,掉地上了。女孩马上捡起来,把手里干净的递给我,自己用水冲了冲那截地上的然后津津有味吃起来了!女孩吃完棒棒冰就去书房看故事书了,而没有和我抢电视看。多么有教养的孩子啊!

吃饭期间,我问朋友:“女儿这么懂事,应该花了不少心血培养吧?”朋友说:“培养?我们没有刻意花心思培养哦,顺其自然。”

一开始我不信,后来我深信不疑。朋友是一个儒雅的人,喜欢看书,家里到处都是书。餐厅、卧室、书房、厕所、阳台,随处可见历史哲学社科心理书籍。他爱人是大学老师,开朗爱笑,做得一手好菜,她比较喜欢情感和艺术方面的书籍。

他们家很少看电视,周末给女儿看一小时动画片或者家里来了客给客人看,吃完晚饭后就出去散步半小时,回家后就聚到一起读书。夜色柔和,灯光缱绻旖旎,各自泅泳在自己的人文世界里。女孩有什么不懂的章节就问大人,大人就放下手里的书,微笑着耐心解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女孩生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热爱读书不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像吃饭、呼吸、睡觉一样再正常不过。他们非常重视女儿的意愿,没有任何敷衍的成分,一般的事情女儿都可以做主,朋友夫妻俩又都是非常温文尔雅的人,做事有礼有节,考虑别人的感受,言传身教,肯定无需刻意培养啊!

问题学生,她所处的原生家庭肯定是充满问题。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单亲工人家庭的孩子,家里非常穷困,孩子成绩非常差。家长会上,老师找父亲谈完话之后,父亲苦思一夜,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孩子每天放学后,把老师教的内容,重新教给父亲一遍,父亲和孩子一起学习!结果这个办法效果显著,孩子发觉自己每天的学习意义非凡。一直到孩子考起重点大学,父亲才没有和孩子一起学习,坚持了那么多年,父亲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用心的父母。

陪伴和参与,不是你站在孩子身边玩手机,而孩子一个人在做作业,不是你在打着麻将,而孩子一个人在书房看书,不是你在追着肥皂剧,而孩子一个人在玩着积木。真正的教育是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最好的教育随笔感想]

篇2:教育感想随笔

每当我唱起“我的火车就要开,我当司机把车开”时,孩子们便会纷纷上车嘴里高兴地说着“我们去散步喽!”

走到户外,现正处在秋意渐浓的时候,沙沙的秋风,阳光明媚,金秋、丰收的好季节。到了户外有很多的物,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吞吐着自然的新鲜空气孩子们有说有笑,别提有多高兴。

一路上我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我让孩子们在散步中,轻松地实践感受中去感知秋天的特点。有时在散步过程中我会带领孩子们念一念,唱一唱已经学过的儿歌,歌曲,通过不断的反复巩固孩子们轻轻松松学会了一首又一首的儿歌、歌曲。

看似一件很平常很普通的餐后散步,经过老师的细心挖掘,它的价值又有了提升。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对于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让全体孩子在一节两节集体教学中实现那是不可能的,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需平时不断地复习巩固,我在散步活动中渗入了主题内容的复习让孩子们在轻松、自在的大自然怀抱中学习掌握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家长们也纷纷反应自家的宝宝乖了,幼儿园学的歌真多都能在家唱给我们听。看着家长们满意的笑容,我的心里是欣慰的。

篇3:现代素质教育感想

1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何谓素质教育?何为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求推进创新教育。

1.1 推进创新教育, 才能抓住素质教育中的主要矛盾

众所周知, 素质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而且也内在地包括创新素质。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对象, 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等是不完全一样的。在人的整个素质中, 什么素质是最重要的呢?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江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要求: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显然, 人的整个素质中, 创新素质是极其重要的。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中, 创新教育应当是主要矛盾,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实际情况看, 抓好创新教育, 对整个素质教育是有推动促进作用的。一方面, 创新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抓创新教育, 也就是在抓素质教育。另一方面,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其它组成部分也有相互作用。它不仅对智力培养、创造力开发具有直接作用, 对人的思想道德、身心素质等的培养也起促进作用, 对人的积极心态的形成,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都有重要作用。

1.2 重视创新教育, 才能解决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人类进步这么快,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类发明了教育。通过教育, 个体的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他的整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所积累、所创造的珍贵的经验和智慧, 并不断创新发展, 从而使人类一代胜过一代。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时, 应当重点抓好创新教育。要把创新教育的实施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2 推进创新教育的主要构想

创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高校如何推进创新教育, 笔者以为, 目前还是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1 解放思想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教育首先必须解放思想。为此, 学校和教师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为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提供服务。

(1) 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学生始终是成长成才的主体, 其他人员只能是积极引导、帮助而不能代替他们成长成才。这必然要求学校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表现在学生拥有较多选择权, 包括专业的选择与确定, 导师的选择与确定, 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等等。

(2) 要真正树立师生平等合作的观念。师生在人格上本身就该是平等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学生交费上学, 学校给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教学服务, 实际上都要收取一定费用, 因而学校与学生既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也有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作为受雇于学校的教师, 在提供给学生服务的同时, 当然要努力做到师生平等。

(3) 要真正树立教研的观念。首先教师必须加大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的研究力度。因为教师自身能研究创新, 才能带领学生研究创新。其次教师要加大对教育对象即对学生的研究。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在于育人。第三, 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过程尤其是创造性教学过程的研究。怎样教, 怎样学, 怎样创造性地教学, 实在是一门重要的科学。

2.2 重视建构模式创新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 教师的讲授表面上好像是在传递知识, 实际上只是在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种理论是有相当道理的。我们应当重视这一理论, 用它来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特别要重视模式创新。

(1) 要把培养目标定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 传统意义上的专门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只有在学会学习、学会应用的同时, 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2) 要在学习内容中贯穿创新教育要求。一要淘汰过时落后的课程及教学内容, 增设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前沿内容, 如信息科学、环境保护等内容;二要开设系列创新教育课程, 如创造学原理、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科技方法论等;三要开设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创造性强的实验、实践及研讨类课程。真正使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之中。

(3) 要在教材编写上突出创新。既要努力“面向未来”, 把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融入教材, 还要实现结论与方法的结合, 历史与逻辑的结合,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方法论上下功夫,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3 大胆实践过程创新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实践, 推进教学过程的创新。

(1) 要少讲精讲。只有少讲精讲, 才能使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只有少讲精讲, 才能使学生思维有深度。

(2) 要鼓励讨论。教师一定要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的姿态, 以宽容和民主的心态,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积极讨论甚至辩论。这种讨论既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 也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

(3) 要创造性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他们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培养他们的个性。

2.4 营造环境文化创新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学校要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 通过文化创新使大家感受创新, 增强创新意识, 培育创新精神。

一要加大创新的宣传报道, 让人人感受到创新的重要、紧迫, 同时也让大家明白实际上人人都能创新, 树立创新的信心, 以积极的心态去创新。二要通过多种途径、形式、渠道推进创新。

总之, 凡是有利于创新素质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式方法等, 我们都要积极实行。中国人不乏聪明才智, 只要大家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 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就一定能找出许多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办法来, 就一定会使大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也就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摘要: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创新教育。在此基础上, 又从多方面探讨了高校如何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

篇4:西藏生教育感想

一、摸清班底,分析问题

接管高二级西藏生管理工作之后,我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整理分析。我发现,高二级西藏生人数虽然只有67人,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文化习俗、语言交流上差异较大,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具体情况如下:

1. 散插带来的问题。67名学生分插在15个理科班和7个文科班里,每个班多的5人,少的才1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住宿都得跟班,只有女生相对集中在一起。由于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在短期内融进汉族生的学习生活圈子有一定难度。这种分散插班的形式也给我的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2. 地区差异带来的问题。全班67名学生来自西藏几十个县(市),藏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等十几个民族,宗教信仰不同,多而复杂,思想文化意识差异较大。

3. 家庭背景带来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单亲的、父母离异的、从小跟着爷爷辈长大的,或者随亲戚成长的都有,他们各自独特、曲折、复杂的成长经历,形成了相应的个性和品质。他们汇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群体,给因材施教带来很大的压力。

4. 距离带来的问题。西藏与中山相距几千公里,世界屋脊与平原,内陆与沿海,经济落后与发达,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与家之间距离遥远,导致学生一年都没和家人见面,甚至两年没见过父母,只能通过手机两端联系。

二、针对问题,寻找方法

中山市实验中学培养西藏生已有十多年,积累了不少教育教学经验,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个体,总会带来新的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最佳的教育与管理方法。

1. 树立榜样,明确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学生有了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在第一堂班会课上,我就用本校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西藏生的录取通知书,鼓励他们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学习,奋力拼搏,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2. 奖励优秀,激发动力。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这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所以每次月考后,我都请来年级部和西藏部领导,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对考试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快的同学进行奖励,发放奖状和奖金,并拍照留念,在校园网上公示。他们从中得到很好的激励,进而更加努力学习。经过两次月考的总结表彰,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渐步入正轨,学习气氛越来越浓,拼搏进取之心日益彰显。他们在期末考试都取得好成绩,学校满意,家长更为高兴。

3. 整合力量,构建教育合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让学生成长成才,必须整合所有的教育力量。西藏生分散在不同的班级,而班主任直接管理学生,对学生情况最了解,他们的教育力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所以我利用每周的周日班主任会议时间,向相关班主任讲述一些西藏生的情况,说明这些情况的利弊,向他们介绍处理这些情况的有效方法。此外,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构建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借助家校联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诸如班主任、年级管理人员、校领导、教师、家长(亲人)等等,对西藏生进行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西藏生受表扬和表彰的人数大大增加。

4. 藏汉结对,超越自我。因为地域、文化、思想观念差异较大,西藏生与汉族生几乎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但他们要一起生活、共同相处,学习相同的文化与技术。为此,我们鼓励每个西藏生交结汉族生朋友,即藏汉结对。我们每个学期检查一次,了解他们是否交到汉族好朋友,如果发现问题则及时纠正。当有些西藏生在交结汉族生朋友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会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给他们信心和力量。西藏生有了汉族生好朋友,就有了好的生活和学习同伴,生活在异地就像在家乡一样,有了更多安全感和舒适感,也就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5. 随乡入俗,自主发展。西藏生的家乡在高原,世界屋脊,气候干凉,空气洁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但来到亚热带沿海地区平原的中山,就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中山气候湿热,特别是夏天,人在户外活动通常是汗流浃背。因此,西藏生来到中山,就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随乡入俗。这对西藏生来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自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强调,经常提醒,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让他们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当然,西藏生大都能歌善舞,直率豪爽,这些优良品质,我们要着力发扬光大,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例如,每周五的文化广场都可以看到他们尽情展示才艺的身影。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点赞”,“点”即对西藏生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点迷津,引导向善,让他们判断是非曲直、明白事理;“赞”即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突出或者有进步的西藏生大加赞赏,让他们以后做得更出色。由于我们的管理和教育全面而中肯,西藏生进步的幅度大大提高。他们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很少再发生,作业完成情况良好;思想品德日益长进,从保安和舍监反馈信息显示,同学们都能按时回校,按时就寝;学习成绩进步明显,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对比,除了一个学生因住院治病没参加考试之外,其他同学都考完所有应考科目,成绩远远超出学校预计的目标。其中李欣仪以612分总分排年级第一、全市第84名;全部67人中有44人在年级排名中有进步,其中不少学生进步60名以上。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

篇5:幼儿园教育笔记随笔感想

在我们班级里就有这样一颗“美的小种子”,被以前老师的错误评价,几乎陷入了枯寂。我们两位老师不止一次聚在一起探讨、商量,还和家长们一起交流分析过,帮助这颗美的种子慢慢长大、开花。每次美术活动开展时,那颗“美的小种子”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既不拿作画工具又不拿纸,总之每次交上来的都是空白的,要不就是随便点几笔或画几笔。我们也曾和家长联系过也了解其原因。(原来是因为老师错误的评价,说她画得乱七八糟,导致她拒绝画画,对画画有种恐惧感)

每次看到那颗“美的小种子”,我们班级的两位老师总有种难过和心痛,我们和家长共同配合试图重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可刚开始总是怎么交流都一言不语,慢慢地这种情况有了点好转。每次美术活动时总是有配班老师陪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共同完成绘画作品,还不断的鼓励她,请她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还请她上台向同伴讲讲作品的内容。在一次的鼓励中,她慢慢的会尝试着自己动手作画,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那颗“美的种子”慢慢的发芽了。

篇6:幼儿园幼儿教育随笔感想

《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从和武可心妈妈的交流中知道,孩子在家里很开朗,爱说爱笑,还给他们表演,只是见了人就不说话了,原因是怕别人笑话她的嘴巴。通过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我得想个办法让她开口讲话,让她动起来。

以前我和她聊天、做游戏等,什么法子都用了,可是不管用,只是做操时她能参加,玩集体游戏时她也参加,如果她发现有人在看她时,就会马上停在那里不动了。想要让孩子活泼、开朗,首先要让她动起来,让她有自信心,让她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首先我让全班所有的女孩子都站出来,跟老师一块做运动来锻炼身体,并要求她们跟老师学动作,当学一个动作后,我就开始给她们鼓劲,有时说:“你们都是美女,做的动作都很好看。”有时说“———美女的动作做得棒极了。———美女做得太漂亮了。”当喊大家美女时,孩子们都抿嘴笑,当喊某个美女时,看到他们有一种很自信的感觉。当喊到武可心时我说:“呀,美女,你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跳的舞蹈也棒极了。”孩子们对帮助老师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特别感兴趣,每次都会争着要劳动,我就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次清理房间时我都会把可心带在身边,一边整理一遍跟她聊天,渐渐的她打开了话匣子,并告诉我她不愿意活动的原因,我告诉孩子说:“没有人会笑话你,你要相信自己是最漂亮、最棒的。”渐渐的什么事她都跑在前面,并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大胆的表现自己了,变成了一个爱唱爱跳,活泼可爱的小姑娘。

“六一”儿童节期间,我给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游戏活动,并让孩子们为爸爸妈妈献上了自己的舞蹈,孩子们表现的都很棒,家长们也都很满意。最开心的要数武可心的妈妈,看到自己孩子的变化,心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感谢老师让孩子找回了自尊、自信,变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好孩子。

篇7:读书随笔写法随笔的感想

首先,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抒发作者最为真实的感情,这一点十分重要。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肯定会给我们裨益,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喜欢的内容会悄悄地浸润我们的灵魂;不喜欢呢?我们会和作者展开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依然会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讨论中成长。

其次,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读的是教育类书籍。生活类的呢?独到的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结合,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再创造,也是阅读改变我们的素养的明证。

第三,一篇好的读书随笔,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语句应该是优美的。只有运用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我们的作品才会在第一时间被读者所喜爱,并且因为喜欢我们的语言的缘故,很快被我们的感情感染,为我们独到的见解折服。

第四,一篇好的读书随笔,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这样的主题,才符合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主题能够感染读者, 爱上读书。

第五,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能够写出书所吸引人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推荐我们喜欢的书籍,才能够给读者指出阅读方向。

对读书随笔写法随笔【二】:

阅读的一点点思考,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

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读书随笔写法随笔【三】

(一)归纳法

你平时可以留意思考和搜集某个专门的问题,在积攒了相当多的资料以后,把它们归纳起来,说明你自己对这类问题的看法,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读书随笔。

(二)对比法

用对比法写读书随笔,主要是把具有相反意义的现象或事例列举出来,进行对比和联想,从而发现带有积极意义的启示。

(三)随笔有学问

随笔并不是“随便”。虽然在写作随笔时可能表现形式很随意,但随笔却是需要有内容的,它的“骨头”还是要“硬的”,要有学问在里面,让读者读后有所收获。

古人有很多优秀的读书随笔。小说一类的随笔词句轻松,里面暗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而学术性一类的随笔,往往在简短的字里行间包容了很多知识和见解,涉及很多典籍里面的词句、说法。读者在读这样的随笔时,自然而然地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它为你提供了很多书籍的线索,你若有兴趣的话,可以根据这些线索去阅读原书。

可以说,读随笔是一条学习的捷径,因为,做这些读书随笔的作者们,他们是把自己所读过的很多书,通过这种简短的形式很精练地抒发了出来,读他们的随笔,等于他们替你读了很多书哩。

首先,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抒发作者最为真实的感情,这一点十分重要.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肯定会给我们裨益,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喜欢的内容会悄悄地浸润我们的灵魂;不喜欢呢?我们会和作者展开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依然会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讨论中成长.

其次,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读的是教育类书籍.生活类的呢?独到的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结合,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再创造,也是阅读改变我们的素养的明证.

第三,一篇好的读书随笔,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语句应该是优美的.只有运用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我们的作品才会在第一时间被读者所喜爱,并且因为喜欢我们的语言的缘故,很快被我们的感情感染,为我们独到的见解折服.

第四,一篇好的读书随笔,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这样的主题,才符合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主题能够感染读者,爱上读书.

第五,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能够写出书所吸引人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推荐我们喜欢的书籍,才能够给读者指出阅读方向.

读书随笔写法随笔【四】:

对阅读的一点点思考,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

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随笔如何写

很多人都写随笔,但是随笔究竟怎么写他们就不太懂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随笔如何写,希望你喜欢。

“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读书随笔写法随笔【五】: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随笔内容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人的生命形态主要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琐事组成,惊险奇特,英烈悲壮,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态。平平凡凡,寻寻常常,随处皆是,是生活的常态。只有那些注目寻常琐事,并在其中能感发出无尽趣味来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涩,他的心泉必不至干涸,而一旦弄笔写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觉,坠入境界,放任自由。对琐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了诗意的人,其人必定干枯无趣,其心必定顽劣粗糙,自然极难与笔墨有缘。

2、于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越来越浮躁,时尚越来越火爆,而写作恰恰需要细腻的心灵,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处。所以,身处现代,你选择写作,其实写作也在选择你。只有当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时候,你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生发出启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与写作结下一份良缘。应该说,绮语清词,嘉言华章是天地间早就有了的,它在随笔式的自由写作中最易被呈现出来,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体味方能妙手偶得。

篇8:教育感想随笔

因笔者曾是安徽省高校技术物资委员会的秘书,负责日常工作,并组团参加每年两次的全国高仪展。在安徽省成立高校技术物资委员会时,就有一个设想,要办一个技术物资的学术期刊,目的是强化技术物资委员会的学术内涵,提升技术物资队伍人员的素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验、管理和改革提供一个研讨、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现在看来,这正是笔者与贵刊的认知基础,也是笔者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的缘分!为什么这样说,其实从创刊到现在,笔者与杂志执行主编一次面都未见过,只是通过电话或邮件交流。多年来,我们保持着读编往来,沟通、理解、信赖、合作,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的加深,合作的密切,笔者对杂志的刊名也有了新的理解:

中国:是全国范围的;现代:高科技、新技术、网络;教育:中国的所有教育,早教、幼教、小学、中学、高职、大学、研究生等等;装备: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硬件和环境,实现的手段与方法。

教育的理念是应贯穿始终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认识,勇敢创新,发散思维,统筹协调,这样办杂志,才能内容丰富多彩,栏目设置合理,适应不同需求,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读者、作者多,投稿文章多,企业合作多,杂志才有鲜活的生命。杂志经过十年的改革创新,发展成今天包括基教、职教、高教学校,文章内容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新技术应用、实验教学和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充分证明改革、创新是成功的,改革、创新给杂志注入了活力。

十年过去了,展望未来。杂志要与时俱进,时时刻刻求变、求新、求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培养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要不断探索、研究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办学的新理念。最近,温家宝总理连续五次调研文教卫系统,谈论教育改革大事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把教育改革提升到影响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教育改革到今天,已不是经费投入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投入?如何管理?所以相关的队伍建设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投入能否发挥效益,办学是否能够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们的教育模式应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国情,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是我们杂志社应密切关注的。

篇9:学校体育教育之感想

关键词:学校;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56-001

目前社会上某些人对素质教育有一些看法,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否定以前的教育模式,就不能考试,要平均发展,要重视课外活动,课堂就无所谓了,不能让学生有任何负担。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内部的事等等。这些观点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坚决避免进入这个误区。

一、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教育

要搞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进步个性。这对于学校体育而言,本身就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及的优势。因为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过程和环境,即形式上是身体练习为主,方法上是以示范掌握为主,负荷上是以生理负荷为主,在组织上是以分组掌握单练为主,在场所上是以运动场馆为主。在上述的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个性表现是显性的,而且有开放的和热烈的特点,易于观察,便于引导。大家知道体育是一门传习的学科,要求师生有相当量的身体练习,而不像其他学科看一看,听一听,写一写。因此这种传习的方法易给老师的教育带来有利的条件,使教育能根据学生的显性表现,因势利导,在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二、学校体育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学力成长

学力就是“学知上达到的程度”,有显性的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的不是真正的学力,应试教育只注意显性学力,即知识、理解和技能。它的学力观存在着种种弊端,如:体育学科不变的规律体系与学生对体育的直观感悟之间失去平衡,竞技运动的能力发展与个人身体、道德之间失去平衡;教学活动偏向少数尖子生,忽视了大部分学生,人为地加剧了学生学力发展的的不平衡;占据中心地位的是课程教学等等。而素质教育则关注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的统一,体现了一种“发展性学力观”,也就是说,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技能,也关注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体育不仅仅在于增强体质,还有个性、品质的训练,学力的成长。当前,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必须完成学力观的转变。

三、学校体育教育要转变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

1.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教材、课堂”三个中心,沿袭式和灌输式教育,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这就造成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追求运动竞技的成分,追求运动技能学习的精确度、速度、高度、远度,教学过程总是从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开始,然后再进行辅助练习、分解练习,最后进行完整练习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动作要领。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传统体育教学只注重传授技术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是他们兴趣的需要,是一种“灌输式”的指导者的角色。

2.现代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一是强调学生的创新性。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这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现代教育必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浓厚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各个方面去发展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奠定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二是强调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活动,教学应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肯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四是强调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性。教学包涵了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方法理论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重视学生的学,教才能有针对性,才有实际意义。现代教学方法侧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习内容的安排与计划、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方法也有了极大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更加突出了师生双边协调活动,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明显,它的内涵更加丰富,对学生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要求越来越高,强调将感知、思维与实践三个环节紧密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及运用,体育教学将更加强调高效性,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

篇10:随笔感想:红色故土

九陇山是革命的山。1937年秋,陈毅奉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派遣,风尘仆仆来到永新,带领工友农友在九陇山一带奋起闹革命。进深山,访群众,找组织,新编队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下赫赫功劳。

九陇山的秋风,从八十年前吹到今天,依然强劲有力。红色历史,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红色传统,承载着历史使命,鼓舞着后来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今天的九陇山,蓝天白云,高山流水,仿佛送来一支久远而抒情的歌谣。“十万百姓泪汪汪,思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陇山军事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和信仰。在这里,传诵着共产党人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的武装斗争事迹,其中烽火勇士陈毅的传奇故事,震憾人心,流世传扬。

九陇山是红色的山,英雄的山,革命者的信仰就是解放劳苦大众,消灭贫穷落后,为人民的生活谋幸福。

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从井冈山走向延安,从延安走向北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篇11:随笔感想:守望幸福

梦开始于父母的希望而非我们自身,梦结束在亲人的苦痛中而非我们的脑海。但梦还是我们自己的,它被截成不同的片段,粘贴在相同而不同的身体,不同而相同的时空。只因梦开始与结束均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也须赋与不同的色彩,未必斑斓,只是别让它染尽灰色,融满雾霾,苦了给予和守护我们梦的两端的人们。

我们于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带来的却是母亲的喜悦,父亲的开颜,再含笑而去的亲人也不会让我们眉宇舒展。许多的笑,狂笑、苦笑、冷笑、讪笑,讥笑,也不大可能是快乐的注脚。父亲于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因你而生的自豪,快乐也许只有他知道;母亲于泪水中放下你祝福的电话,清浅的快乐也可以若潺潺的溪水,日流夜淌。快乐写在心上,却未必显于脸上,笑声也可以荡漾于心上,只要你有,爱你的人便听得到。

痛苦时需要呐喊,而呐喊的未必是真正的痛苦,若花开彼岸,无论多么欲滴的鲜艳,也只能遥望,无语的无奈,凝成经世的睽违,撕裂了心,露出彻底的痕,唯有沉默,哪有呐喊。能发出的声音,还证明着遣散有源,希冀凭栏。如何萧瑟的秋风,终比不了月落星垂的冬曰寒夜,冷得只能沉默。

幸福是有序有韵的拥有。亲情、友情、爱情,财富、知识、健康,自由、权力、地位,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排序组合,由此便分门别类了异样的韵味。或如牡丹的雍容华贵,却时节有度,或如荼糜花开,盛极即衰;或如山间秋菊,历寒弥坚,清香悠远;倘若不知取舍,终落得水中之花,无论如何婀娜摇曳,绝不闻一丝花香,徒寂寞,无处说。

我们守望幸福,便是寻找发自内心的快乐,源于我们扬弃了的拥有;我们无法阻挡痛苦,是我们不想失去浸沉于血脉的情,而有时则在于我们太想拥有,不属于我们的彼岸花。

只要守望,四季轮回只为我们体味母亲不同的心绪,山川交错,只为我们释解父亲的深厚淳朴,云卷云舒,只为我们放燃内心的炽热,花开花落,只为我们镜鉴情挚的归宿。

上一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心得体会下一篇:火凤凰残疾人家庭课堂计划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