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2024-04-09

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探讨(共6篇)

篇1: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杨胜鹏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外对非婚生子女的态度从无亲之子到设定准证和认领制度再到对准证和认领等相关法律的完善,不难看出国外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在不断提高,法律保护不断完善。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权利,但实际操作性较差。本文通过观察国外对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发展状况,可以对比出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不足。文章最后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结合我国国情来制定适合本国的关于非婚生子女保护的法律。关键词:非婚生子女

婚生子女

法律保护

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未婚男女所生子女、已婚男女与第三人所生子女、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当事人所生子女等。‘非婚生子女’并非现代社会的新名词,而是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非婚生子女一直都是受社会虐待和歧视的弱势群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放,未婚先孕更不再是新鲜事;经济社会,‘包二奶’、‘包二爷’的腐败现象也越来越多。但是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们怎么腐败,孩子是无辜的,我们不能把父母的错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所以人们对非婚生子女的态度也渐渐的改变了,当然态度改变并不代表平等,非婚生子女依然是受歧视的群体,这对非婚生子女的心理有着重大的冲击作用,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引起社会的不安与**,因此,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问题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各国(包括我国)都早已对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思考和定位并逐步的完善。

一、国外对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规定

早期对非婚生子女的态度是‘无亲之子’。男女之间的婚姻要基于法律效果就必须有实质和形式的要件,只有这样的婚姻才受法律保护,婚生子女才是亲子,而基于不具有实质和形式要件的婚姻所生下的子女就是无子之亲,并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所说的私生子。在当时社会,非婚生子女受社会歧视十分严重。英国普通法最初称私生子为不属于任何人的无亲之子,他们与父母间不发生任何法律生的亲子关系,而且不承认准正制度,生父母对子女不发生抚养义务,他们被当作贫民或流浪者,由教区依照贫民法进行抚养,生父母没有主张监护权的权利。非婚生子女不可以继承任何人的遗产,他们的父母死后,如果没有配偶或婚生子女,财产归国家所有。在中世纪的大陆法系各国,“私生子被认为是诅咒之种子,无部族,亦无血统。“当时的法律将私生子与强盗、盗”窃列为同一范畴,将其当为法外人而处理,其结果,杀婴、弃婴颇为盛行,也因此,始作俑者之中世纪教会,亦不得设置收容弃婴之设备。”

近代初期,人们对非婚生子女的态度开始有所改变,以1840年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很多国家开始设置准正和认领制度,使非婚生子女通过准正和认领获得法律上的认可和保护。当然这种方法的认可和保护并不彻底,非婚生子女依然受到制度上的歧视,人们对非婚生子女的态度也仅是有所改变而已,非婚生子女的地位实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如1840年的《法国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不得请求其父认领,只允许母亲认领,并且对乱伦子、奸生子,父母均不许认领,即使父母结婚,也不能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非婚生子女绝不可以成为继承人,法律仅允许经过合法认领的非婚生子女继承父母的遗产,如果父母有婚生子女,那么非婚生子女的继承份额仅是婚生子女的三分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非婚生子女的地位低下,他们的死亡率和犯罪率都很高,并已经发展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才正真的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且此时人们在思想上又有所提高,人们提倡民主平等、血统主义和人道主义。人们认识到这样对待非婚生子女是不公平的,用父母犯下的错来惩罚孩子,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十分的不人道,孩子毕竟是无辜的,因此,各国又重新制定了法规来改善非婚生子女的地位。首先,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首开先河,该法第121条明确规定:“对于非婚生子女应以法律规定使其身体的精神的及社会的发育,与婚生子女受同一之待遇。”1923年《法国民法典》对有关非婚生子女的原规定也做了重要的修改,取消了禁止生父认领的规定,有限的允许生父的认领,其限制在于(1)诱拐和强奸;(2)因婚约之诱惑;(3)生父之书面承认;(4)公然的内缘关系;(5)子女之养育事实等五种情形。1926年英国颁布准正法,承认非婚生子女出生后,其父母结婚的,非婚生子女可以取得婚生子女的地位。承认非婚生子女与其生母间就无遗嘱财产存在有限度的相互继承权,即生母无生存之婚生直系亲属,也未就财产立遗嘱而死亡时,非婚生子女取得财产继承权,反之亦然。美国大部分州也设立了准正制度。北欧各国,从20世纪初开始,对准正和认领制度也有所放松,对于一些认领制度也可以不经过母亲的同意而直接认领,从而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战后,人们对婚姻观念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也开放的多,非婚生子女的数量迅速的提高,甚至有些国家的非婚生子女的出生数量高于婚生子女的数量,为了防止遗弃、歧视等造成社会的**,不得不再次引起各国的重视,对原先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1949年联邦德国的《基本法》第6条第5款重申对非婚子女的保护,“应当通过立法为非婚生子女在其身体和精神的发展上和地位上创造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条件”。1969年为落实《基本法》的规定,联邦德国制定《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法》在生活费请求权和继承权方面提高了非婚生子女的地位,使之与婚生子女十分的相近。经过父亲的认领后,非婚生子女与其父亲之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非婚生子女也有和婚生子女一样拥有继承权。英国1962年的政府法规和1976年的《非婚生子女获取合法地位法》规定,非婚生子女在父母事后结婚,可以取得同婚生子女同样的法律地位,1957年的《确认生父程序法》和1975年的《子女法》规定,非婚生子女的生母或监护人有权提起关于确认生父的诉讼,被确认为生父的人要给非婚生子女附属费用,如抚养费、教育费等,直到子女达到一定的年龄为止。1969年《家庭法改革法》规定,在无遗嘱继承时,非婚生子女和生父母间有相互继承的权利,允许死者的非婚生子女请求一部分遗产来维持他们的合理生活,也改善了非婚生子女在继承中的权利和地位。1972年修正后规定,非婚生子女在同父与母中,一般享有和婚生子女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其它国家也都先后提出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平等。但是此时,虽然各国已经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准正和认领制度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很多规定仅仅变成了规定,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平等成了空话和形式化。实质上的平等还有待发展。

20世纪后半叶开始,联合国制定了儿童权利无差别对待,各个国家又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一些国家基于子女平等性和子女最大利益,更加致力于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同等化,从而实现了子女的完全平等,即实质上的平等。1960年《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规定了父亲身份的推定、父亲身份的承认、法院宣告父亲的身份。这一规定实现了非婚生子女真正的平等。1973年美国颁布了《统一父母身份法案》,规定了确认生父的各种具体方案。德国也在不断的修改有关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并且从子女的角度进行考虑,对原本的法律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改,从而使得非婚生子女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综上所述,国外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得到实质性的保护也是经历了诸多的磨难,首先是无子之亲,然后地位有了稍微的提高,其次是形式上的平等,最后才到了实质的平等阶段。

二、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现状

我国同样也经历了各种阶段才到达现在的“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我国虽然规定了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有相同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非婚生子女”这个称谓就属于一个不平等的因素之一,既然平等,那么就不应该对婚姻状况进行婚生与非婚生做区别。而且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是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同等并不是相同,同等我们可以理解为同一个等级上的权利,当然,同等权利中也存在很多不一样的权利,相同权利就不一样,相同权利就是一模一样的权利和义务了。在很多省市的规定中,并没有将非婚生子女列为最低生活保障之中,或者保护的范围没有婚生子女的范围广。

其次,我国的法律对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规定较少、不全,仅有的规定还比较笼统,大都属于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且系统的规定,在实际生活当中,可操作性较差。例如,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但对于子女的医疗费应该由谁来负担、怎样负担并没有提及,而《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和第二款对婚生子女的保护就比较具体、详细,“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根据解释,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等。再如,我国立法并未就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子女的姓氏、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如何支付抚养费用、如何行使探望的权利和方式、财产继承等一系列问题做强制性规定。而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第二十三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些规定都是对婚生子女在父母离婚后的具体规定,十分的详尽,无疑可以对婚生子女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对非婚生子的具体保护问题,几乎是空白,这对非婚生子女的成长非常的不利,很容易引起非婚生子女的心理歪曲,以至引起社会的不安。

再次,关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亲子关系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婚姻法中尚无非婚生子女准正和认领的规定。对于非婚生子女的父母事后结婚或父亲认领制度没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亲子认领的制度也不是特别的合理。例如,现实当中非婚生子女的生父不承认其子女时,非婚生子女起诉生父要求确认父,子女关系而没有其它相关证据确认他们之间关系时,要求生父做亲子鉴定,一般亲子鉴定需要生父的同意,但是很多生父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不同意做亲子鉴定。所以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很难得到保护。

最后,我国法律对胎儿的保护权利也非常的少,只规定了遗产分割需保留胎儿份额。这对婚生的胎儿来说是不完善的,而对非婚生的胎儿更加的不利。由于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非婚生子女的出生、户口等具体问题,加之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大量的人工流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但是不先保护好胎儿,哪来的孩子呢?人工流产不仅是对小生命的伤害,而且人母体的伤害也非常的大。即使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将孩子生下,但没有户口,非婚生子女又要面临上学难等问题。从这方面来说,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产生以上现状的原因有很多:(1)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这样众多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越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了长远的考虑,计划生育等人口限制的政策在所难免。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善。(2)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个阶段,虽然现在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一时很难消除。一直以来,人们都有鄙视、看不起非婚生子女的心理,社会变了,人们的思想有所好转,但并没有彻底清除这种思想。(3)非婚生子女不被认可也其自身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非婚生子女的出现只是父母的钱权交易,或者不顾一切的一时之快,比如说“包二奶”“一夜情”。这种现象严重冲击着朴素的中国人心理防线,所以人们很难去接受他们的所作所为,甚至他们的孩子。(4)制度上有一些障碍,例如户籍制度,胎儿的父母必须要结婚证或离婚证才能办理孩子的出生证、户籍。出生时户籍不办理好,将来相伴而来的就是上学难,社会保障权缺失和公民身份证无法确认的问题,这些问题使非婚生子女成为生活在人群边缘的弱势群体,其人权处于一种极易被侵害的境地。这些问题甚至会让非婚生子女的父母抛弃子女,从而逃避一系列麻烦的责任。

三、完善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我国法律应该借鉴国外的法律来确立准正制度和认领制度。

1、准证制度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结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资格的法律制度。准正的要件是:(1)非婚生父母子女之间须有其身份赖以确定的血缘关系;(2)生父母须有结婚的事实或司法宣告;(3)准正的依据是法律事件而非法律行为,这里所说的事件,是指生育行为或子女出生的客观事实。准正有两种形式:(1)因父母结婚而准正。这里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以父母结婚为准正要件,不另设其他条件。二是以结婚和认领为准正的要件,只结婚而不办理认领手续的,不发生准正的效力。(2)因法院宣告而准正。法院宣告的准正,是指生父或生母死亡,或有婚姻障碍,致使婚姻准正不能时,得依一方或子女的请求,由法官宣告子女为婚生子女。通过准正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资格,有的国家规定准正的效力从父母结婚之日起或法院宣告之日起,有的国家规定从子女出生之日起。我觉得我国应该规定从子女的出生之日起发生效力。其实严格的意义来说规定准正制度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制度,但是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并不能用一两个规定就能让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尽善尽美,相比之下,规定准正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

2、认领制度

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是指通过法律程序使非婚生女转化为婚生的法律行为。认领的目的是通过法律的手段确定非婚生子女的生父,通常是非婚生子女尚未准正的情况下,由生父承认该非婚生子女为其所生的一项法律制度。从各国立法上来看,对认领的规定主要有:(1)认领者须为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本人,他人无权认领;(2)被人领着须为非婚生子女。婚生子女以及已经准正的非婚生子女,不得再为认领。(3)子女已经他人人领着,经法院判决确定其父子关系不存在后,生父始得认领。(4)人领者与被认领者之间须存在事实上的父子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得因认领而成为父子关系,非事实父子关系的即使认领也为无效。(5)认领人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领、无意思表示能力人的认领、与事实不符的认领以及对婚生子女的认领均为无效。(6)许多国家的法律不以非婚生子女之母认领,非婚生子女与生母的关系有出生的事实为证,不需要认领。但有些国家规定父母都可以认领。我认为不仅认可生父的认领,也应该允许生母的认领,虽然子女与生母有出生事实为证,但并不能保证子女一定知道,而允许生母认领可以扩大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范围。认领主要有两种形式:(1)自愿认领,是指生父或生母主动确认该非婚生子女为自己所生,并自愿承担扶养义务的法律行为。我认为生父认领不需要得到生母的认可,同样生母的认领也不需要生父的认可,但是如果非婚生子女已经成年,应该经过非婚生子女的同意方可认领。因为孩子是父母的结晶,父母都有义务来认领子女,而不受对方的限制,但是孩子如果成年,他们自己也有选择的权利。所以应经过孩子的同意。(2)强制认领,是指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不愿意认领子女时,有关当事人诉请法院予以强制认领。强制认领的原因,一是未婚所生子女,经生父或生母指认的生母或生父不承认该子女与其有血缘关系;二是已婚所生子女,经生母指认该子女的生父为其丈夫以外的第三人而遭否认时,生母可向法院提起确认生父之诉。

(二)我国需要改善一些制度。如,户籍制度给予非婚生子女完整的公民资格,使其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权、人格权、身份权、经济权等等。这些权利本来是生来就应该拥有的,由于户籍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权利与个人相分离,这很不利于非婚生子女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很多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因为户籍问题的不到解决而人工流产,这是对生命权的挑战,基于种种原因,户籍制度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又如,强制认领中的举证制度中,必须是非婚生子女与认领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法律要求强制认领的请求权人负举证责任,必须提供强制认领的事实和原因。这也是违背一般常理的,一般来说请求权利人是弱势群体,这样的举证制度让他们处于了更加尴尬的境地。亲子鉴定是证据之一,但很多被申请人就为了逃避责任而拒绝做亲子鉴定,这样一来,申请人就束手无策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举证责任应该倒置,这更有利于保护非婚生子女。

(三)通过道德和法律相结合,来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利。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大国,人们的封建思想也根深蒂固,要想改变人们的思想,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或者建议人们通过换位思考来了解非婚生子女。让人们真正认识到非婚生子女本身并没有错,不能将非婚生子女父母的错误转嫁到他们身上,非婚生子女也是需要保护和关心的。很多非婚生子女就是由于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法律的保护而不能健康的成长,甚至会造成心理扭曲,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应该建议人们以宽容的心来看待非婚生子女,他们本来就应该和婚生子女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当然,仅仅依靠思想道德上的宣传是不够的,因为非婚生子女的保护不能只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在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法律去促使人们的自觉性。所以应该以宪法为核心,切实的做到尊重人权,并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更加详细且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列如,将非婚生子女的受教育、抚养权、继承权、姓氏、探望权等具体的权利编入《婚姻法》之中,并且制定一些强制性的规定来做后盾。各地人大及政府也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法规或规章制度,把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具体化,切实的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权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婚生子女的群体在不断的扩大,对于非婚生子女权利地位的确定非常关键。非婚生子女也是社会的成员,他们也应该受到平等的保护,目前我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就是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一些非婚生子女成为社会的不安分子,这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非婚生子女也应该是主人,从这方面说,非婚生子女也应该受到平等的保护。参考文献:

(1)龙翼飞、扬大文、夏吟兰 婚姻家庭法学 2007、8(2)何菊花 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之重构 [A ]陈苇 ,主编 1家事法研究 [C]1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6、1(3)吴启宾 非婚生子女待遇立法研究 [M ]台北:法学丛刊 , 总第 103期 1(4)王洪 婚姻家庭法 [M ]1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5)夏吟兰 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 [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6)林秀雄 婚姻家庭法之研究 [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7)杨大文 亲属法 [M ]1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1(8)齐爱民.婚姻家庭法学 [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9)何乃民.非婚生子女有哪些权利 [J ]农村新技术 ,2008, 3.(10)周航.浅议非婚生子女权益之法律保护 [J ].高校教育研究 ,2008, 3.(11)陈棋炎 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之比较研究 [A]戴东雄 ,主编 民法亲属 ·继承论文选集 [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84、1

篇2: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陈明明

摘要当代中国仍然处于家本位,家庭的整体利益常常优于孩子个体利益而存在,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经常处于被漠视的地位,处于婚姻关系中的子女尚且如此,而处于特殊法律地位的非婚生子女更是如此。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非婚生子

女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在古代,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有着巨大的差别待遇,备受歧视,在现代仍有许多国家不承认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具有相同的法律权利。然而我国虽然给予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相

同的法律保护,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认领准正

一、概述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是指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 女。包括:已婚男女与第三人发生性行为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 所生的子女;妇女被强奸所生的子女以及其他无合法婚姻关系当 事人所生的子女。

婚生子女的概念:是指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受胎并于日后出 生的子女。

二、我国关于非婚生子女的相关规定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 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 能独立生活为止。”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由法官宣告或 生父母结婚而取得婚生子女的资格。不论何种形式,一旦准正生 效,都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资格,产生一切婚生子女的 权利和义务。

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我国分为自愿认领和强制认领两种形式。无论强制认领还是自愿认领,都会产生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 女的身份和资格,享有婚生子女的的权利和义务的效益,并会涉

及认领后子女的姓氏及生父对生母妊娠、生育等费用的补偿责任 等法律后果。

我国《婚姻法》尚无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制度。实践中,生父在子女出生后补办结婚登记的,该子女即可视为婚生子女。对非婚生子女自愿认领的情况一直存在,但也出现过生父不承认 该子女为其所生的案件,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一般要求生母提供 有关证据材料,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亲子鉴 定。有证据证明生父与非婚生子女确实具有血缘关系的,生父应 当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

三、国外相关法律对于非婚生子女的规定世纪初期的时候,部分国家的立法就已经进入了非婚生

子女的法律保护,其显著特征就是确立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地 位的平等。

德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民法典不再用“非婚生”一词,结束 了德国民法典将自然血亲子女划分为婚生与非婚生的历史。自 然也就不存在婚生与非婚生的差别待遇问题。

美国也取消了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无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 女的差别。

然而在英国,非婚生子女在其历史上是受到歧视。英国普通

法最初称私生子为“无亲之子”,与生父和生母均不发生法律上的 亲子关系。英国于1926 年颁布了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法和养子 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英国有关儿童保护的立法几经发 展,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才得以提高。1989 年《儿童法》明确 规定了对非婚生子女的母亲自然的具有父母的职责,而父亲则需 要申请才能或得。对于婚生子女概念,英国的规定较为宽泛;子 女受胎或出生时,生父母间有婚姻关系者为婚生子女,因而在英 国只有子女在受胎直至出生期间生父母均没有婚姻关系的才是 非婚生子女;此外英国规定有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以及 婚生子女的退订与否认制度。1966 年《继承法》和1969 年《家庭 改革法令》对1983 年的法律进行了修正,进一步扩大继承人的范 围:死者所有的子女,不论其是否是婚生子女,经合法认领的非婚 生子女、收养的子女以及其他非婚生子女。这是对非婚生子女的 法律地位进行的更进一步的法律保护。

四、中外对比研究

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立法者以子女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修正 了那些因生父母无合法的婚姻关系所形成的特殊群体。非婚生 子女与婚生子女的二元构架已与现代亲子立法的宗旨产生了矛 盾,因此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二元构架不利于法律对自然血 亲子女进行法律上的同等保护。

我国婚姻法仍然坚持“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叫法,《婚姻法》第25 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同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立法者的本 意是要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利,给予他们同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 地位。然而现实却证明人们长久以来对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 的等级划分,造成了他们在名分上的不平等。因此应该我们应该 顺应世界亲子立法的趋势,借鉴其有利的一面。

五、对于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措施的建议

第一,我国应该加强和完善立法,确立“儿童利益最大化”原 则。我国也可以借鉴英国立法的相关做法。具体结合中国的实 际情况确立。

第二,对于婚姻家庭法中有关制度的整合,应当改“非婚生子 女”为“子女”。取消“非婚生子女”这一歧视性称谓。第三,我国现在正处于立法的高峰时期,应当在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充分重视人民的法感情与法意识的培育,充分 重视法价值的实现!切不可以纸上的法律的完善为追求的目标。参考文献:

[1]陶艺.婚姻家庭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基思·摩根.家庭法基础(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吴启宾.非婚生子女待遇立法研究.法学丛刊.总第103 期.

[4]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

[6]王洪.论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现代法学.2003(6).

篇3: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一、问题提出与必要性分析

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 大致可以区分为几种情况:未婚男女或已婚男女与第三人发生性行为所生的子女、无效婚姻当事人所生子女以及妇女被强奸后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时常因其父母的行为蒙受社会舆论的压力, 其生长环境也为社会所关注。非婚生子女保护的立法属于亲子关系立法范畴, 从各国立法趋势来看, 亲子关系的立法存在“从家族本位到子女本位, 从家长权力到父母责任, 从家长决定子女的命运到子女最大利益原则”1的趋势。我国婚姻立法也似在把握这一趋势, 在亲子关系立法中逐步注重对非婚生子女本身的地位确认和权利保护:《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确立了非婚生子女的平等地位, 并原则性排斥侵害和歧视, 第二款又规定了非婚生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 (以下简称《适用<婚姻法>解释 (三) 》) 对亲子关系的确认从证据推定的角度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建立了婚生子女的推定和否认制度。

在“子女本位”的大趋势之下, 我国的亲子关系立法虽然有一定的体现, 但是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护还只是停留在原则性规定之上, 偏重于从形式上确认而较少有实质上的法律关系的确定规范。诚然, 从理论上来说, 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应该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甚至引申来看只要孩子出生无所谓考量婚生或非婚生。但是, 现实生活中, 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区分待遇是明显存在的, 非婚生子女由于亲子关系无法明晰其受抚养和受教育等权利会受到侵害, 这明显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子女亲子关系的游离状态有违子女最大利益原则。费孝通先生认为:“没有父亲的孩子即使不致连生存的权利都得不到, 但常常不能充分享受一个完全的社会分子所有的权利。他不是被挤在活人世界之外, 也总是部分的被挤于社会之外。”2以“单亲妈妈”现象为例, 孩子出生之后却无法明确或可以明确但不能认可孩子的父亲, 这些非婚生子女长期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 一方面物质供给和经济条件可能不够, 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也是有问题的, 这些无父的孩子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 法律一句“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是不能解决的, 抚养费和教育费的承担也只能是补偿性质的。子女出生后, 有学者指出, 更为重要的是, 子女出生后, 主要不应是区分其为婚生还是非婚生, 而是要尽速确立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 明确父母的身份, 使未成年子女享有受抚养和教育的权利, 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3因此, 从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利益来看, 比纠结于婚生还是非婚生更重要的是尽快明确亲子关系, 让孩子的亲生父亲 (或母亲) 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 有必要通过法律的手段让子女的亲生父母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必要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法律强制来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利益。学界长期呼吁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和认领制度可资参考。

二、准正制度的构建分析

非婚生子女准正, 是指非婚生子女生父母结婚而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其制度价值在于非婚生子女生父母在婚前虽然育有子女, 但通过结婚, 其良好婚恋关系一直延伸到婚后, 此时对子女婚生还是非婚生的考察意义不大, 法律不必过于严苛地进行婚生和非婚生的区分。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亲属编甚至将此种情况下的非婚生子女拟制为婚生子女, 规定:“非婚生子女, 其生父与生母结婚者, 视为婚生子女。”关于准正的形式, 主要区分为两种:婚姻准正和司法准正, 婚姻准正即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结婚而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至于准正是否需要父母婚姻之外的条件 (如规定父母须对非婚生子女认领) 本文认为宜采用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 最大限度实现准正之便利。至于司法准正, 指的是男女双方有明确的婚约, 但因一方死亡或者其他婚姻障碍, 使得婚姻准正不能实现时, 可依婚约一方当事人或子女的请求, 由法官宣告该子女为婚生子女。4

有学者质疑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认为我国婚姻法不必单设准正制度, 而把“因亲生父母结婚, 非婚生子女自然取得婚生子女地位, 称为生父母共同认领”5即可, 并且准正制度不断面临着对非婚生子女存在歧视等质疑 (因其区别对待婚生与非婚生子女) , 此种观点可资参考。从各国立法的趋势来看, 虽然仍有较多国家保留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 但是新的立法趋势偏向以扩大认领制度覆盖范围涵盖准正制度的内容, 所以准正制度的重复构建必要性降低。但其立法精神必须为认领制度吸收, 如果我国在立法上认为认领制度立法过于激进, 那么准正制度的构建仍是很好的临时性过渡措施。

三、认领制度的构建分析

因为非婚同居、婚外性行为、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等原因产生的非婚生子女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生存障碍, 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保障非婚生子女平等地位的实现, 是各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关注焦点之一。我国立法在此明显存在着立法落后的情况,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尚为被立法者采纳。相比于立法上的落后局面, 我国学者借鉴国外或境外的立法经验, 在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构建上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本文意在综合学者的理论, 进一步理清其立法脉络。

非婚生子女的认领, 指的是生父 (或母) 承认与非婚生子女的亲子关系而认领为自己子女的行为。由于非婚生子女的认定涉及到重要的身份关系的认定, 一旦完成认领即标志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地位, 并且这种身份关系的确认一般不允许撤销 (一般仅允许撤销非血缘关系的非婚生子女的认领) , 所以, 在认领制度构建过程中必须考量认领制度建立后的社会成效, 并通过制度的完善避免出现与现实社会实行中的严重脱节。

(一) 自愿认领

自愿认领指生父母主动承认其与非婚生子女的亲子关系, 以自己主动的意思表示认领非婚生子女的行为。由于生父母的自愿性, 立法应该尽量保障其认领操作上的简易性, 但认领又直接涉及生父、生母、非婚生子女的真实利益, 所以立法又要避免轻率。本文认为, 可以通过区分各方意思表示区别对待:1.子女未成年时, 其生父、生母自愿认领, 且对方无相反的意思表示, 认领成立;一方自愿请求认领, 另一方有相反意思表示并提供必要事实和证据拒绝认领 (如遭强奸或有危害子女成长的事实) , 认领不成立。2.子女已成年, 上述条件满足须同时征得子女的同意, 子女拒绝认领的, 认领不成立。

自愿认领的形式上可以采取有利于当事人的方式, 比如以书面、公证及申报户籍登记等方式, 认领也可以依遗嘱方式, 在遗嘱中明确承认子女为己所生也可以成立认领。6

(二) 强制认领

在非婚生子女的生父 (生母) 不愿意认领非婚生子女时, 也可以由生母 (生父) 或成年的非婚生子女向人民法院提起, 要求强制认领非婚生子女。由于强制认领中不愿认领一方存在逃避责任的可能, 在立法中只要有充足的血缘关系的证明就可以成立认领。此外, 根据《适用<婚姻法>解释 (三) 》的思路, 如果一方向人民法院请求亲子鉴定并提供必要证据证明, 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 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并根据请求要求强制认领。

四、后记

非婚生子女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 但是立法却应该给予非婚生子女平等的地位和权益保障。社会中, 非婚生子女的“原罪”观念必须得到立法的摒除, 我国立法的平等地位的原则性规定难以填补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地位不平等和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在社会观念转变的同时, 从亲子关系明确的角度赋予非婚生子女以婚生子女的身份是立法应该追求的方向。

非婚生子女准正和认领制度以明确制度的形式帮助非婚生子女完成婚生子女平等地位和身份的确认, 在我国理论界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可以成为我国亲子关系立法的参考。本文通过关注非婚生子女平等地位的实现, 并以制度介绍的方式加以说明, 意在推动我国亲子关系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以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夏吟兰.离婚亲子关系立法趋势之研究[D].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7) .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黄娟.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兼及立法建议[J].比较法研究, 2006 (04) .

[4]杨立新.亲属法专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08) .

[5]杨大文.亲属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篇4:非婚生子女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

摘要: 我国非婚生子女的出生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且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法律地位,社会权益以及各种制度入手,阐述非婚生子女现状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探讨我国婚姻法在保护非婚生子女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婚生子女;认领;准正;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44—04

前言

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开放以及责任意识的淡薄,越来越多的子女出生后,其父母却没有确定的婚姻关系。这一群体人数的逐渐增多,不仅冲击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主流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且也影响着婚姻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性。过去非婚生子女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整个社会以及法律对其都存在着歧视和偏见,使非婚生子女一直或者绝大部分处于一种不健康的成长环境。虽然当今社会法律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对非婚生子女有所改变,但是在实际社会中,他们的合法权利和社会地位仍然得不到完全的重视,使这种歧视还存在这个社会大环境里。所以,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才能使非婚生子女的社会地位和合法权利得到合理的保护。

一、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沿革

非婚生子女俗称“私生子”,自古以来均遭受歧视和排斥。近代社会已通称为“非婚生子女”,对其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认识到无论是婚生还是非婚生,都与子女本身无关,是其父母的行为所致,子女无法决定其的出生是否在有婚姻基础的家庭,没有任何理由去歧视非婚生子女。

在我国,非婚生子女仍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我国法律对其的保护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连概念都尚未完全的统一,在实际中生活中则更会发生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大大消减了对其权益的保护力度。只有根据非婚生子女的自身特殊情况来明确其概念和立法,才能使其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能够使其以后更好的履行所应尽的义务。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其存在的自然属性上毫无区别,但是对应法律上却有所不同。关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问题,却因时代,地域,宗教和道德习惯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差异。在历史上,非婚生子女在世界各国因与婚生子女存在区别,无论在法律上或者实际生活中都备受歧视和虐待。随着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私有制的发展,只有在一夫一妻制之下的婚姻关系中所生的子女才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婚姻关系以外的男女之间所发生的任何性行为都被视为罪恶肮脏的,从而累及所生的子女。中国封建法律也对非婚生子女倍加歧视,如清末颁行的《大清现行刑律》中还规定继承财产时“奸生子,婢生子,依子量予半分。”

直到近代,在人权思想的影响和价值观的变化下,社会才开始对非婚生子女转变态度,人们认识到了对非婚生子女应给予平等待遇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认为无论是否婚生,均与子女无关,非婚生子女的出生是因其父母的行为所致,没有理由歧视非婚生子女。

大多数国家通过修改或重新制订相关法律逐渐废除歧视非婚生子女的规定,转而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利益。许多国家法律中规定了婚生子女的推定与否认制度,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德国于1969年8月19日制定了《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法》,在生活费请求费和继承权方面提高了非婚生子女的地位,使之与婚生子女十分相近。丹麦在1960年,英国在1969年,均使非婚生子女取得了与婚生子女平等或接近于平等的权利。尤其是晚近以来,各国更加致力于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利益,使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同等化。1998年修正后的《德国民法典》亲属编,1960年《埃塞俄比亚民法典》,1986年12月颁行的《越南婚姻家庭法》中均取消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划分[1]。而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国家仍保留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区别性规定,如现行的《日本民法》第900条规定,非婚生子女继承份额为婚生子女的二分之一[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子女的权益不受父母的婚姻是否合法而受到侵害,对于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给与同等的保护。目前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立法保护上, 法律明文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法律地位,具体体现为我国现行《婚姻法》第25条第1款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也就是说,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权利是一致的。并且,这里说明的是同等的权利,而不是相同的,说明我国法律已经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明确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完全一致的权利。宪法中有关于人权的立法方面的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生存权、人身权、人格权。非婚生子女作为公民之一,也享有上述基本权利。刑法第261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防止非婚生子女的父母或者其他人对非婚生子女进行遗弃,杀害。继承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具同等的继承权,在继承父母遗产顺序,份额上完全相同[3]。合法婚姻关系以外的两性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也有违社会的道德准则,但非婚生子女本身是无辜的,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法律保护[4]。

二、我国现行法律对非婚生子女保护的现状

综观各国婚姻法,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的法律保护主有两种立法体例,一种是直接保护,即具体规定相关法律条文来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另一种是间接保护,即在非婚生子女获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前提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益。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即属于直接保护方式。

(一)《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平等。非婚生子女是其生父母的亲生子女。有关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抚养教育,赡养扶助和遗产继承等,同样也应该适用于非婚生子女。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母或生父,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到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基于血缘而形成的自然血亲关系。这种关系是始终存在的,它不随父母子女死亡而终止,不依法律程序而解除。所以,生父母对非婚生子女所要履行的义务不能因为未生活在一起而免除。生父母应当承担其非婚生子女的全部生活费和教育费,对不履行义务的生父母,非婚生子女有权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可以判决强制生父或者生母给付非婚生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具体数额,以非婚生子女正常生活为前提来商定[5]。

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所以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有赡养和扶助的义务。对非婚生子女已构成虐待或者遗弃的除外。

(二)《继承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我国《继承法》中明确规定婚生子与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同为子女,具有相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或有效遗嘱的指定,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或权利。继承权需要以一定的身份为前提,只有特定的亲属之间才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够依照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形式享有继承权主体的只能是自然人。继承法规定,自然人可以基于以下三种原因而取得继承权:因婚姻关系取得;因血缘关系取得;因抚养,赡养关系而取得。父母子女之间相互享有继承权正是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的。

子女是与父母具有最近血缘关系的亲属。我国《继承法》赋予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子女,不论成年与否,也不论婚否,不区分男女,均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第10条规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5]。《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该条的规定,把非婚生子女的地位视同婚生子女,也就是说,婚生子女享有的一切权利,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且不允许任何个人,组织,法人加以危害和歧视[7]。

综上所述,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在继承问题上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是法定的,不可侵害。

(三)《宪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的非婚生子女死亡率极高,原因是人们忽视了非婚生子女同样具有的人格权和生存权。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具体的规定,基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这同一个社会关系里,非婚生子女有其生存权和人格权等,不能忽视。同时,我国《刑法》也对遗弃和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者明确了相关的惩罚规定。

三、完善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

我国现行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做了较多规定, 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使非婚生子女在实践生活中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为了更好地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完善我国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权益的法律保护已势在必行。

(一)立法规范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明确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是保护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目前,非婚生子女的概念在各种法律书籍上还不够统一,虽然认定大致相同,但又都具有区别,特别是在产生的原因上。我国法律中还未具体规定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由于不同的概念可以导致内容不同的外延,本人认为对其概念的定义,不应该过于宽泛。概念过宽,则会导致非婚生子女的数量增多,不能全面的完善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所以本人对非婚生子女产生的原因加以分类,认为以下部分应属于婚生子女范畴:在婚姻关系存在以前受孕,出生在婚姻关系结束后的子女;在婚姻关系存在期间受孕,出生在婚姻关系结束后的子女;在婚姻关系存在前受孕,出生在婚姻关系期间的子女。

只有明确了非婚生子女的法律概念,才能在实际中非婚生子女的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得以明确的法律依据,才能更好更全面的对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做到完善的保护。

(二)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认领制度

在婚姻法的两种对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的立法体例上,我国直接规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以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益,属于直接保护范畴。间接保护的方式就是在立法上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制度,通过认领和准正,使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获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身份的前提下,再按照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对比这两种立法体例,直接保护方式相对狭隘一些,只是为具体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某项权利,这种保护方式并不是以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身份为前提,并且不但需要立法的具体仔细,还存在着法律滞后等多种缺陷。相反,间接保护只需要建立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制度,使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这样一来,只需要一同规定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即可,不需要刻意的划分之间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非婚生子女的歧视。在大多情况下 ,生父 、生母都是以否认和非婚生子女之间有血缘关系而拒绝承担抚养责任的 ,而我国婚姻法又没有准正、认领制度,特别是强制认领的规定 ,而使得非婚生子女处于不利地位。

相对于准正制度来说,本人认为,认领制度的建立更为重要。准正制度大多是因生父母缔结婚姻而获得,不是在确认血缘关系的前提上而实现,往往可能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存在应有的血缘关系。而认领制度则更为严谨和必要,能够从根本消除了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差异和不同 ,实现了子女实质上的平等。在建立认领制度的前提上,准正制度可以取消。对于认领人这一概念来说,尽管多数国家规定生父为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人,生母因出生的事实即可确认,不需经认领程序,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生母遗弃子女的行为,本人看来,生母与非婚生子女的关系也需要经过认领,生母作为认领人是必要的。同时,大多数国家都明列强制认领之适用情形,其中往往牵涉生父母生活作风问题。我认为应采概括式。只要被告与该非婚生子女有确定的血缘关系即可,至于受孕原因不需要明示。具体原因的公开,不但侵犯了非婚生子女的隐私权利,也侵害了其正常健康的生活权利。

综上所述,我认为,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领制度尤为重要。同时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应该以间接保护为主,直接立法为辅。修改不适宜的法律条款,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这样不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现如今某些生父母逃避抚养非婚生子女义务的问题,也能更好的保障非婚生子女在社会生活中的权益,同时会增强人们对该类情况的重视,了解非婚生子女的境况,降低对非婚生子女的歧视,以保证非婚生子女有更好更适宜的生活环境。

(三)消除非婚生子女不与婚生子女的划分

虽然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但是仍然将子女以“婚生”与“非婚生”来区别划分。这种区别划分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婚姻法对与非婚生子女的保护的问题上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摒弃了“非婚生子女”一词,统称为亲生子女。对于非婚生子女来说,他们的出生是无可奈何的,子女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一个是否存在婚姻关系的家庭里,是由其生父母的行为而造成的,因此以是否婚生来划分子女是毫无道理的,这种划分标准势必会被社会淘汰。我们整个社会不该将不公平的歧视和虐待放到这些无辜的非婚生子女身上,而是应该通过各种立法和交流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8]。所以我认为,我国法律应该尽快将“非婚生子女”一词摒弃,因为这个名称的存在就说明了该类群体的特殊,让人无法完全用与婚生子女相同的目光对待,如果要真正的维护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以及法律地位,第一步就是要将名称彻底更改,当然,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将其统称为“亲生子女”,以便该类群体在社会中正常健康的生活。

(四)酌情增加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和建立政府先行垫付制度

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母或生父,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到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对由谁负担、怎样负担法律却没有加以规定。而相对于婚生子女却规定的详细了许多。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基于血缘而形成的自然血亲关系。这种关系是始终存在的,它不随父母子女死亡而终止,不依法律程序而解除。生父母应当承担其非婚生子女的全部生活费和教育费,对不履行义务的生父母,非婚生子女有权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可以判决强制生父或者生母给付非婚生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具体数额,以非婚生子女正常生活为前提来商定。

本人认为,只要求生父母支付非婚生子女基本的生活费和教育费有些过于简单,应该改成抚养费更为贴切。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只有生活费和教育费,而不是抚养费。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说明:“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因为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是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人,非婚生子女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到歧视,生长在一个很不健康的环境里,所以生父母有必要给予其一个正常健康的生活环境,仅仅是生活费和教育费就完全不能维持一个孩子到成年的正常生活[9],所以我认为应该在生父母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增加更多的费用,当然在法律中应该相应的清晰明确,以防止一方钻漏洞而造成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的损害。同时,同一生父生母的非婚生子女的条件远远低于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可以要求生父生母给予其相似或相近的生活条件。这种给付具有一定的补偿性,但却是我国《婚姻法》中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体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关婚生子女抚养费用的纠纷就有部分不能落实,更何况是处于弱势地位的非婚生子女?所以,本人认为建立一套政府先行垫付制度十分重要。具体做法为,由政府现行垫付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用,再以债权人的身份,要求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返还。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证非婚生子女正常的抚养费用的来源,也可以防止生父母拖延,少给甚至不给抚养费用的情形,对非婚生子女的正常成长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五)在非法同居时加强对男方的限制

我国《婚姻法》 27 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第和分娩后 一 年内, 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 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然而对审理非法同居案件时女方是否有此方面的权(下转248页)(上接146页)利, 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却没有明确规定, 致使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10]。

在非法同居关系中,子女是无辜的,并不能够因为惩罚父母的行为过错而累及子女,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有学者认为应将第27条相应的具体规定,可规定为:“在非法同居关系中,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女方提出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解除非法同居关系请求的不在此限。”本人十分赞同,为了维护妇女权益和子女的健康成长,男方的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权利需要在一定程度得以限制。为了维护女方和子女的合法权益,降低非婚生子女的出生率,这种修改十分必要。

结束语

非婚生子女的出身是无奈的,他们没有能力选择自己所出生的家庭是否存在着婚生关系,我们不应该将对生父母行为的惩罚祸及无辜的子女,而是应该通过立法的完善和普法活动的落实,使人们改变以往对非婚生子女的观念,来维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以保证他们可以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不仅是人类进化与发展过程中自然选择规律的基本要求,也符合社会规范两性关系的基本宗旨,同时还可以强化人们在生育问题上的责任感,减少非婚生子女的出生率,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个人是社会中最小的单位,而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团体,只有最小的单位和团体稳定了,整个社会才会稳定发展。虽然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权利有着一定的保护,但是过于概括、固定,造成可操作性差,同时又欠缺亲子关系的确定以及许多必要性的规章条例的辅助。还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依然保存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这种歧视性的划分等问题的存在。只有法律不断健全,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思想,我们整个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素质才会更高的提升,自身权利的保障才能更加完整,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才能更加全面。法律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法律也是万万不能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萍.亲子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2.

[2]曹为,王书江,译.日本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3][7]蒋月,洪志坚.婚姻法与继承法案例精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8.

[4]李智,侍东波.新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5]王洪.婚姻家庭继承法 精要与依据指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蒋月.婚姻家庭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0.

[8]王丽萍.性别平等·婚姻家庭·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9]高娃,王瑜.婚姻家庭纠纷实务问答与案例精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篇5: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保护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保护非婚生子女权益的法律制度,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首先要确定其法律地位,怎样才能使非婚生子女取得与婚生子女等同的法律地位呢?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方法是通过确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制度。

1、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是指通过法律程序使非婚生子女转化为婚生子女的法律行为。

根据各国立法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有两种形式:自愿认领和强制认领。

自愿认领,也称任意认领,是生父母承认自己为该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并自愿对其承担抚养义务的法律行为。其具有如下特征:⑴须有生父母承认自己为非婚生子女生父母的意思表示。许多国家和地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区均规定,对非婚生子女,其生父母均可以认领。但有的地区有不同的规定,如我国台湾地区直接规定非婚生子女与生母之关系通过分娩事实确认,无须认领。⑵认领以父母子女血缘关系的存在为条件。认领人与被认领人之间,须有事实上父母子女关系之存在,才能成为有效之认领。对于已成年之非婚生子女,已死亡之非婚生子女及胎儿能否被认领,通说认为可以,但又有限制。对胎儿的认领应取得其母同意,对已成年的非婚生子女认领应取得其本人同意,对已死亡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应取得其成年的直系卑亲属同意。⑶非婚生子女经生父抚育者,视为认领。此种也称为拟制认领。所谓抚育,不限于教养,也不限于生父与生母曾否同居,但生父必须有以该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意思而为抚育、认领的方式。⑷认领人具有认领的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认领属其真实意思表示,认领当然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智力状况正常情况下所为的意思表示真实的认领,应视为有效。

自愿认领的,可采书面形式对意思表示进行记录;也可以口头形式作出意思表示,但应有两名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见证。生母认领子女通常只需证明子女确系生母分娩的事实即可,如出生证、产院的出生记录等。生父、生母或子女要求公证的,应办理公证手续。在当事人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的情况下,不得推定。认领亦可依遗嘱的方式进行。遗嘱其他内容的无效,不影响认领的效力。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强制认领,是指有充分事实证明当事人为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而当事人不予认领的,经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与非婚生子女的血缘关系,令其认领。强制认领是保护非婚生子女利益的有力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多数国家的亲属法都有强制认领或认领之诉的规定。强制认领之要件:第一,有请求认领人。关于请求认领人的范围,一是非婚生子女及其直系卑亲属。非婚生子女得当然为请求认领人,若非婚生子女已死亡,其直系卑亲属基于一定利害关系如继承关系,也得提起认领之诉。二是生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多为由生母提出针对生父之强制认领之诉,但在生母遗弃婴儿的情况下也可由生父提出针对生母的强制认领之诉。三是有关代理人。第二,有被请求认领人,即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这里讲生母也作为被请求认领人,主要是指子女不随生母生活的情形,特别是生母抛弃子女的情形。由于非婚生子女认领的效力只溯及该子女出生之时,但第三人已得之权利,不因此受到影响。因此,非婚生子女对于已死亡的生父母或其继承人不得请求认领,因而也不发生非婚生子女因认领而继承死亡生父母遗产的问题。第三,有请求事由,即非婚生子女和生父母间存在正式的血缘关系。认领有三点法律效果:其一,非婚生子女经认领后即取得婚生子女的身份,与认领其的生父或生母之间发生亲属法律关系;其二,认领效力溯及子女出生之时,但第三人已得利益不因此而受影响;其三,认领非婚生子女后,不得任意撤消其认领。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但若认领意思表示不真实,认领人因胁迫、欺诈或重大误解而为的认领,则认领人可以提起认领无效之诉,其他利害关系人也可以提起否认认领之诉。

2、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制度,准正是指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之结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资格的制度。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准正制度,通过该制度,使非婚生子女因其生父与生母在其出生后结婚,而被婚生化,即赋予与婚生子女相同之地位。这种制度巧妙地将尊重正式婚姻与保护非婚生子女相连结,这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是较好的途径。

准正始于罗马法,现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大都设有准正制度。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民法对准正的形式具有不同的规定:⑴罗马法对妾、准配偶所生子女的准正有两种,分别为婚姻准正和皇帝诏书准正。⑵法国民法有婚姻准正与婚生宣告准正两种,而后一种是在生父、生母不可能结婚(如一方已死亡或患有精神病等)时之代用方式。意大利民法也分为婚姻准正和法官宣告准正。⑶日本民法只有婚姻准正,但以认领和婚姻为条件。婚前认领者,子女因父母之结婚而当然为准正即为婚姻准正;婚前未认领者,子女在父母结婚后须因父母之认领而获准正。荷兰民法只有婚姻准正,须于婚前或结婚时进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行认领方为有效。我国台湾地区也实行婚姻准正,不加任何限制和条件。⑷英美法在英国的准正法和美国的统一亲子关系法颁布实施后,确立了婚姻准正制度。非婚生子女因亲生父母结婚而当然为准正。

通观上述各国立法例,准正需具备如下要件:一是父母子女间须有真实的血缘关系。换言之,父母必须同时为子女的生父母,生父而非生母或生母而非生父见结婚不得发生准正之效力;二是生父母间结婚。如生父母间的结婚为无效婚姻,则不发生准正之效力,因无效婚姻本为欠缺婚姻成立要件的婚姻,不发生结婚之效果。可撤消婚姻在撤消之前已有效成立,撤消之力不溯及既往,故可发生准正的效力。

关于准正后之法律效力,外国法均规定非婚生子女准正后当然成为婚生子女或视为婚生子女,其权利义务与婚生子女相同。但何时起生效,各国规定不一。有的规定从父母结婚之日起生效,有的规定具有溯及力,自子女出生之日起发生婚生之效力。其实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准正是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地位的最佳途径,生父和生母结婚后,子女身份上原有的缺陷已完全得到弥补,其一切法律后果与自始为婚生子女的无异。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经生父认领的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仅发生与生父“单线”的亲子关系,同理,经生母认领的就仅与生母在法律上发生“单线”的亲子关系,而经准正的非婚生子女其婚生性最强。

 因胁迫请求撤销婚姻的,诉讼时效适用中止的法律规定2018最新吗 http://s.yingle.com/y/hy/1058936.html

 离婚诉讼中,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如何收集 http://s.yingle.com/y/hy/1058935.html

 涉外离婚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http://s.yingle.com/y/hy/1058934.html

 诉讼前达成婚内离婚协议是否可作为离婚依据 http://s.yingle.com/y/hy/1058933.html

 遭遇家庭暴力能否诉请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932.html

 “试离婚”有没有法律依据

http://s.yingle.com/y/hy/1058931.html

 离婚过错赔偿制度 http://s.yingle.com/y/hy/105893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离婚房产过户免个人所得税

http://s.yingle.com/y/hy/1058929.html

 夫妻分居,共有房产如何处置

http://s.yingle.com/y/hy/1058928.html

 离婚案件的诉讼费用标准

http://s.yingle.com/y/hy/1058927.html

 怎样写离婚协议书 http://s.yingle.com/y/hy/1058926.html

 为房产争子女目的实现反悔被驳

http://s.yingle.com/y/hy/1058925.html

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股票

http://s.yingle.com/y/hy/1058924.html

 婚后协议能否将婚前个人财产转化为夫妻共有财产 http://s.yingle.com/y/hy/1058923.html

 无过错方离婚超过一年将丧失索赔权利 http://s.yingle.com/y/hy/105892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婚前一方替另一方交纳房贷月供款时,房产应如何分割 http://s.yingle.com/y/hy/1058921.html

 离婚协议契约签订注意事项http://s.yingle.com/y/hy/1058920.html

2018最新

 复婚要办理登记手续吗

http://s.yingle.com/y/hy/1058919.html

 协议离婚要照片几寸

http://s.yingle.com/y/hy/1058918.html

 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有什么

http://s.yingle.com/y/hy/1058917.html

 离婚房地产分割知识点问答

http://s.yingle.com/y/hy/1058916.html

 分居满两年的,婚姻关系可自动解除吗 http://s.yingle.com/y/hy/1058915.html

 分居 http://s.yingle.com/y/hy/105891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避免财产分割转移产权 钻法律空子反失新房 http://s.yingle.com/y/hy/1058913.html

 丈夫在妻子哺乳期起诉离婚,能获得支持吗 http://s.yingle.com/y/hy/1058912.html

 华侨在中国如何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911.html

 起诉离婚必须携带的证据

http://s.yingle.com/y/hy/1058910.html

 离婚了,房子怎样析产

http://s.yingle.com/y/hy/1058909.html

 隐匿夫妻财产,能否重新分割财产 http://s.yingle.com/y/hy/1058908.html

 哪些婚姻属无效婚姻

http://s.yingle.com/y/hy/1058907.html

 离婚协议可以返悔吗

http://s.yingle.com/y/hy/105890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结婚不成依靠法院索回彩礼

http://s.yingle.com/y/hy/1058905.html

 属于夫妻共有房产的分割办法

http://s.yingle.com/y/hy/1058904.html

 离婚后,财产应当如何分割

http://s.yingle.com/y/hy/1058903.html

 同居关系纠纷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902.html

 重婚罪会有几年的徒刑,会怎么判 http://s.yingle.com/y/hy/1058901.html

 什么婚姻属可撤销婚姻

http://s.yingle.com/y/hy/1058900.html

 房产证只写一方或子女名字离婚时的处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899.html

 如何办理协议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98.html

 离婚赔偿医疗费 http://s.yingle.com/y/hy/105889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涉外婚姻离婚协议书

http://s.yingle.com/y/hy/1058896.html

 精神病患者如何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95.html

 离婚成本有什么 http://s.yingle.com/y/hy/1058894.html

 分家析产非儿戏 赠予房产要慎重

http://s.yingle.com/y/hy/1058893.html

 离婚时,已增值股票该怎样分割

http://s.yingle.com/y/hy/1058892.html

 协议离婚手续如何办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891.html

 离婚时一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办 http://s.yingle.com/y/hy/1058890.html

 以结婚为条件的婚前赠的效力如何 http://s.yingle.com/y/hy/105888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法院审理婚姻撤销案件应适用什么流程 http://s.yingle.com/y/hy/1058888.html

 同居期间财产分割需要证据

http://s.yingle.com/y/hy/1058887.html

 什么叫男女平等 http://s.yingle.com/y/hy/1058886.html

 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哪些人可以提出申请 http://s.yingle.com/y/hy/1058885.html

 “小三索赠房”,同案不同判

(一)http://s.yingle.com/y/hy/1058884.html

 为什么法律要规定有些疾病不能结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83.html

 怎么样协议离婚如何办理协议离婚手续 http://s.yingle.com/y/hy/1058882.html

 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结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81.html

 离婚了别想要房子 http://s.yingle.com/y/hy/105888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婚前按揭房婚后增值离婚纠纷案例分析 http://s.yingle.com/y/hy/1058879.html

 协议离婚存在哪些不规范

http://s.yingle.com/y/hy/1058878.html

 谁应承担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http://s.yingle.com/y/hy/1058877.html

 哪些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

http://s.yingle.com/y/hy/1058876.html

 离婚案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割 http://s.yingle.com/y/hy/1058875.html

 妻子能否在丈夫身患乙肝时起诉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74.html

 登记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73.html

 办理离婚登记的,符合什么条件可以当场发给离婚证 http://s.yingle.com/y/hy/105887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涉外婚姻手续如何办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871.html

 遭遇家庭暴力能否诉请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70.html

 协议离婚的办理流程

http://s.yingle.com/y/hy/1058869.html

 赠给子女的财产离婚时不得分割

http://s.yingle.com/y/hy/1058868.html

 离婚诉讼中,家庭暴力的证据如何收集 http://s.yingle.com/y/hy/1058867.html

 离婚子女抚养权协议书范本

http://s.yingle.com/y/hy/1058866.html

 婚姻协议限制离婚无效

http://s.yingle.com/y/hy/1058865.html

 离婚时没还完的房贷是夫妻共同债务吗 http://s.yingle.com/y/hy/105886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离婚后,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应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863.html

 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

http://s.yingle.com/y/hy/1058862.html

 走近“新婚姻法” http://s.yingle.com/y/hy/1058861.html

 离婚协议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http://s.yingle.com/y/hy/1058860.html

 婚房只写了老婆名字老公要离婚只能净身出门 http://s.yingle.com/y/hy/1058859.html

 离婚时,对于私房应当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858.html

 离婚中如何认定男女双方感情确已破裂 http://s.yingle.com/y/hy/1058857.html

 采用协议离婚有什么好处

http://s.yingle.com/y/hy/105885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如何一次马上解决离婚问题

http://s.yingle.com/y/hy/1058855.html

 婚姻名存实亡房产分割引争议

http://s.yingle.com/y/hy/1058854.html

 妻子刚刚生育,能否起诉离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53.html

 先提出离婚会不利吗

http://s.yingle.com/y/hy/1058852.html

 什么是重婚 http://s.yingle.com/y/hy/1058851.html

 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后如何办理离婚手续 http://s.yingle.com/y/hy/1058850.html

 重婚罪的证据 http://s.yingle.com/y/hy/1058849.html

 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二:证据合法收集 http://s.yingle.com/y/hy/1058848.html

 三种手段处置婚前财产

http://s.yingle.com/y/hy/105884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协议离婚的两种方法

http://s.yingle.com/y/hy/1058846.html

 哪些婚姻行为是禁止结婚的情形

http://s.yingle.com/y/hy/1058845.html

 协议离婚时没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离婚后提出的法院是否支持 http://s.yingle.com/y/hy/1058844.html

 离婚中的证据原则 http://s.yingle.com/y/hy/1058843.html

 户口的约定处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842.html

 哪些人属于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 http://s.yingle.com/y/hy/1058841.html

 美国纽约州离婚管辖权相关法律条文的翻译 http://s.yingle.com/y/hy/1058840.html

 离婚协议中公司股权的约定和处理 http://s.yingle.com/y/hy/1058839.html

 一波三折的婚房纠纷

http://s.yingle.com/y/hy/105883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2018年离婚房产过户费用和程序

http://s.yingle.com/y/hy/1058837.html

篇6: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内容摘要:我国在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在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较之婚生子女的地位和待遇相差甚远,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状况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来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法律措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保护。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

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与法律地位

我国目前的婚姻法至今未对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概念给出一个法律上的准确定义,这就使得非婚生子女的概念在不同的法律书上有了不同的定义,使其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有了意思相同或相近而用词又有差别的特点,有学者认为非婚生子女的定义是指婚生子女的对称,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而有的学者认为对非婚生子女的定义是非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包括已婚男女与人通奸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未婚子女被奸所生的子女。从其概念的不统一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还是有问题存在的,其保护的力度和重视的程度还是不够的,也就使得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一个很好的有效保护,从而非婚生子女的一些问题在保护的时候无从下手,这样也会使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得不到一个明确保护的地位,使其某些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法的确认和确定,所以说只有在给非婚生子女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和环境的前提下,才可能谈到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否则谈到的任何一种保护都是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和缺乏依据的。因此我们只有在给非婚生子女一个能够反映其自身的真实情况和符合自身特点,并跟当今社会环境相吻合的概念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利益有一个更好的保护,只有这样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才可能在今后的立法和法律的修改中慢慢的变的系统化和完整化起来,使其非

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利益得到真正的保护。这样也便于非婚生子女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有助于非婚生子女履行自己对社会和对亲生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在年老后所应尽的赡养扶助的义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即1950年《婚姻法》专门规定了“父母子女间的关系”,该法以1/5的篇幅规定了以保护子女合法权益为原则的、父母子女间平等的、互相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之后,1980年《婚姻法》又以7条,占全法1/5的篇幅重申了前述规定,并增加了关于子女姓氏、权利请求权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保护权的规定。确立了以保护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为原则的、父母子女间平等的、相互扶养和相互继承的新型的亲子关系。1980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推行,不仅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改善;也带来了市场经济和物质利益关系对婚姻家庭、亲属关系的强烈震撼、冲击和渗透。一共只有37条的婚姻法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完善婚姻法迫在眉睫,特别是补充完善亲子法制度更是确保父母、子女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关系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与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在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益方面,我国最新修改并且在2001年4月28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也只有第二十五条中有两款规定,第一款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此条款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等级或地位是一样的,都同处于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拥有的是同等的权利并不是说拥有的是相同的权利,这两个词在字面上是有一定的差别和不同的,同等指的是等级和地位上的一样,而相同指的是一模一样的权利和地位。比如德国在其德国基本法第六条中规定:“立法应保障非婚生子女在其身体与精神发展及其社会地位,得与婚生子女享有相同条件”。

二、亲子法制度中的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

亲子法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完善的。当前世界各国的亲子法几乎均已发展为充分考虑子女权利的亲子法,而且规定得越来越详尽明确。这是一个历史进步,也是世界各国亲子法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1980年《婚姻法》虽然在第15~21条中对亲子关系专门作了规定,但既不全面,又缺少可操作性。我们应该借鉴世界各国法制变革中的有益经验,吸取外国法律的精华,修改婚姻法,使我国亲子法制度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义务平等的公平原则,重视利益关系、财产关系;同时发扬我国重伦理、道德、和谐,重精神的优良传统,从而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完善我国亲子法制度。

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非婚生子女的生父,得自愿认领非婚生子女。认领方式可以通过办理户籍登记手续,也可通过扶养的方式进行认领。未与非婚生子

女共同生活的生母可以自愿认领非婚生子女,方式只须出示子女的出生证明或医院的出生记录即可。法律还应规定,非婚生子女的生父认领非婚生子女,必须征得生母或非婚生子女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生父认领成年非婚生子女,须征得子女本人的同意。

非婚生子女的生母和其他法定代理人,成年的非婚生子女本人,得提出强制生父认领之诉。在生母遗弃婴儿的情况下,也可强制生母认领,即生父也可作为强制认领的请求权人。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法律应规定,生父自愿认领非婚生子女,在认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在违反真实原则,即认领人与被认领人之间无血缘关系时,在被认领已受婚生推定等情况下,认领无效。但有异议的利益关系人需通过向非婚生子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判决认领无效。法律应规定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应当共同扶养子女。子女与生父母一方生活的,另一方应负担子女的生活费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成年或能独立生活为止。扶养方式由生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可起诉至法院判决。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受婚生或非婚生的影响。父母对子女有扶养、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扶养、扶助的义务。禁止父母子女间的虐待和遗弃。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三、养子女与继子女的法律地位

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扶养、成长,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并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规定收养关系的成立具备以下条件:(1)被收养人。应规定凡属下列情况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为被收养人: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2)送养人。应规定凡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孤儿的监护人;有特殊困难无力扶养子女的生父母;社会福利机构。(3)收养人。应规定收养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无子女;有扶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年满30岁;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法律可将收养法第7~10条内容,即关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间的收养、华侨的收养、收养名额、收养原则(夫妻共同收养)、收养自愿原则、继父母继子女间的收养等内容列入婚姻家庭法中,但要力求简练、明了。(5)增加不完全收养的条款,即规定在老年人无子女,需要有人照顾,并且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准予收养一名成年子女或一对成年夫妇。男性收养女性的,年龄差应在40岁以上。同时明确规定,收养成年人为不完全收养,以防止有人借出养逃避赡养、扶助本生父母的法定义务。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从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保护能力尚有很大差距的现实状况出发的。(6)统一收养程序。采用新修改的《收养法》第15条规定,即明确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7)外国人的收养。规定外国人依照中国婚姻家庭法规定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收养子女。同时规定外国人在中国收养的特殊程序,需订立收养协议,并须经过公证。(8)中国人收养外国人。规定中国公民可以收养外国人为养子女,但必须遵守我国法律和被收养人所在国的法律的有关规定。(9)明文规定保密原则。

法律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可以正式建立收养关系而成为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也可以由于事实上发生的扶养关系(3 ~5年,多长时间合适,可以讨论)而形成事实上的收养关系,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但属于不完全收养关系,不影响继子女与其生父母的关系。

四、私生子女的法律保护

私生,又称非婚生,是指男女双方之间在无婚姻关系的情况下生育子女的行为。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情况下,我国新型的私生现象在大量增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和类型:

1.因事实婚姻增多,导致私生子女增多。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频繁是必然趋势。在流动人口中,一些人不办理结婚登记而组成事实夫妻的欲望、需求比以前强烈,因社会调控力减弱,环境条件也较以往更适宜。这些事实婚姻在1994年2月1日后,其效力不为法律承认,得不到法律保护,其所生的子女当然为私生。一些人很可能因此类事实而成为“终生非婚同居者”,其所生的子女也成为难以准正的私生子女。

2.因婚前同居现象的普遍存在,而使私生子女增多。由于婚龄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更新,市场经济迫使年轻人多学知识,而人们不愿早婚。但我国青少年性成熟的年龄却在提前。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矛盾发展,客观上导致了年轻一代的婚前同居,较以前普遍得多。即使避孕技术比以前再高明,总不免会有私生子女出生。

3.因婚外恋引起的通奸、姘居关系增多,也使私生子女日益增多。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流动交往的频率攀升、范围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的自由、解放,道德和法律的直接约束力减弱。进而,引起了人们对自己的婚外性行为认识的模糊和分歧,婚外性关系及其生育私生子女的概率加大。与此相对,强奸所生的非婚生子女因堕胎技术的发展会减少。

4.人工生育技术提高,计划生育的推广,也使得一些人在婚前、婚外怀孕生育,社会上的私生子女也或多或少地因此增添。市场经济要求每个家庭生产人口时,必须根据劳动力的需求计划生育。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尚不完备,还需社会干预每个家庭的生育。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依照计划生育法规要求和其他法律规定不能或暂时不能结婚的人,为了逃避法规约束而私自同居私生。典型的还有所谓的因此而“公开借种生子”,或“未经夫妻另一方同意人工授精私生”甚至“单身生育”的现象出现。

私生现象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其危害性也是多方面的。为了妥善处理私生子女问题,同时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本人主张对私生者的处理要与对私生子女的保护结

合起来。力争做到既不损害私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又能够有力地制止非婚生现象。所以本人希望未来的立法,一方面要对私生男女双方有一定的制裁(预防非婚生或避免单亲抚养),比如说以计划外生育罚款(坚持婚内生育制)处罚婚前同居生育,或以损害赔偿处罚通奸姘居生育者。这种通奸生育不仅侵害了夫妻名誉权、夫妻共同生育权,而且侵害了夫妻计划生育权。四川省曾发生与他人通奸超生处罚本夫的事情。还有因妻子与他人通奸生育而合法夫妻不能合法生育,只有“超生”(事实上并未超生)的事情。因而,必须对此加以处罚。另一方面,我国未来的立法应该确立私生准正、认领、强制认领的法律制度以全面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

私生准正,又称婚生推定,是指因父母结婚而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资格的法律制度。从表面上看,我国目前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与婚生子女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似乎准正与否无所谓了。甚至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私生子女准正,会变相鼓励私生。本人认为,我国未来的立法完全应该确立私生准正制度。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在涉外法律关系中保护我国非婚生子女的利益,使我国亲属制度与国际接轨。目前大部分国家的法律对非婚生子女还有一定程度的歧视性规定,所以绝大多数国家都有私生准正制度。如果我国没有私生子女准正制度,势必使我国的部分非婚生子女在对外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在涉外财产继承时只能取得少于婚生子女的应继承份额,在其他亲权方面也有差异。况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一体化,私人国际交往越来越多,涉外的非婚生子女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有胜于无,哪怕最简单的规定,都可为其提供保护。

2.可以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切实使非婚生子女得到完全平等的地位。无论我国法律怎样规定不得歧视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与婚生子女的地位完全平等,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非婚生子女还是另眼相看的。从土地承包、抚养、财产继承的实际操作上也是对非婚生子女不利的。尽管事实上一些单位已在实行私生准正措施,但是在法律上予以明确规定,肯定能使这些措施名正言顺,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资格也于法有据。

3.可以使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在本无直接监护权的情况下取得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定监护资格。监护与抚养不同,法律规定不管非婚生子女是否与生父母共同生活,其生父母双方有抚养义务,但是监护可能只有单亲。在现实生活中,婚前同居的私生子女通常能够因其父母事后结为合法夫妻而自然取得法律规定的父母亲监护。通奸所生的子女则并不必然或直接因其父母事后结为合法夫妻取得法定监护,有些甚至因前婚配偶或前婚配偶的父母抚养非婚生子女多年而争养非婚生子女,产生监护纠纷。法定私生准正制度即可避免此类纠纷。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在修改婚姻法时,不应简单从事,照搬国外的有关规定。对此问题,目前各界只有一种建议稿提到“子女受胎于父母结婚以前,出生于父母结婚

之后的,视为婚生子女”。显然,“出生于父母结婚之后的”规定,不能解决“出生于父母结婚之前的”私生子女准正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我国的私生准正法律制度。

1.在立法体例上,关于私生准正主要的基本法律条文应置于未来新修订的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的“父母子女关系”一章的“父母与非婚生子女”一节。对此,英国颁布了专门的“准正法”,绝大多数国家是放在民法典的亲属编。我国应采大多数国家的作法。

2.在条文内容上,对适用准正的范围以及准正的方式,可以概括性地规定为“任何男女双方之间在无婚姻关系的情况下怀孕生育的子女,均可因该对男女双方结婚和默认而使这些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资格”。“生父母未默认的,仍具有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义务”。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结婚后”还是在“结婚前”出生的,只要其父母“双方结婚和默认”的,都可以因此取得婚生子女的资格。如果仅仅是父母“结婚”,子女并不能自然取得婚生子女的资格,还必须父母“默认”该非婚生子女为自己的婚生子女。这主要是为了解决通奸所生子女的监护纠纷。事实证明,通奸所生子女的真相大白,对当事人各方,特别对非婚生子女本人并不都是好事情。如果其生父母未“默认”,未把他带入新家庭,一定另有原因。当然如果其生父母坚持把他带入新的家庭监护,其他人无权阻拦。一些国家以认领为准正条件,我们认为过于苛刻。

至于“默认”的标志,由法律实施细则予以规定。对非婚生子女的类型和范围,我们认为应在此条前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时予以列举和概括性规定,以便司法操作。

3.在上述条文之后应规定“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因利害关系人申请裁定非婚生子女为婚生子女”。这样一来,如果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在进行结婚登记过程中死亡,或因拒绝“默认”而损害非婚生子女利益的时候,人民法院可以因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准正。

参考资料:

[1]、巫昌祯,婚姻与继承法[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修订第2版。[2]、马俊驹 余延满,民法原论[J],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3]、蓝承烈,民法专题研究与应用[J],群众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4]、王洪著,婚姻家庭法[J],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5]、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J],法律出版社,2001年6第1版。

[6]、巫昌祯 杨大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与实证研究[J],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7]、柳经纬 蒋月 何丽新,婚姻家庭与继承法[J],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8]、杨大文,婚姻法学[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2版。[9]、夏凤英作,论婚姻是一种契约[J],载于《法学家》2001年第2期。

[10]、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1]、夏吟兰作,事实婚姻的承认与保护[J],载于《中国妇妇报》妇女论坛,2001年1月30日第3版。

[12]、唐德华,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J],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卷(总第6卷),2001年11月第1版。

[13]、曹建明,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J],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卷(总第9卷),2001年11月第1版。

上一篇:诗与远方800字高三作文下一篇:吐峪沟乡再日甫小学简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