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老干病房的应用

2024-04-30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老干病房的应用(共5篇)

篇1: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老干病房的应用

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在老年病房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武汉,430030 摘 要: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7-12月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服务的资料为对照组,将2012年1-6月应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后,再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服务的资料为研究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护士应用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正确指导。

关键词:护理需求评估表;优质护理;责任护士

卫生部2010年初提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其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1],同时提出了“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活动目标[2]。本科室全面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责任制整体化全程无缝隙护理。为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全科推广应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每日以评估表内容为依据,主动从病人的整体护理方面全面系统评估包干病人的需求,做到包干病人各方面情况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的为病人提供帮助,切实落实包干病人的各项治疗和护理。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2年1月一2012年6月我科责任护士先应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对病人进行系统评估,再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对病人进行护理服务时收治的住院病人为研究组,共259例,年龄66岁~88岁(75.9岁士8.6岁),其中男79.9%,女20.1%。将2011年7月一2011年12月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对病人进行护理服务时收治的住院病人作为对照组,共计246例,年龄63岁~9l岁(76.1岁土9.5岁),男80.7%,女19.3%。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研究组责任护士每日参与晨会交班与床边交接班后,首先使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对包干病人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化评估,全面了解包干病人个体需求,然后按照护理流程为包干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共有11个观察评估项目,根据包干病人个体需求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填写:床号姓名、护理级别、自理能力以及其他需要具体观察的项目,为责任护士当天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具体指导。详见表1。对照组责任护士每日参与晨会交班与床边交接班后,按照护理流程为包干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

表1 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

责任护士: 年 月 日 床号姓名

观察项目

护理级别(Ⅰ、Ⅱ、Ⅲ级)

生活自理能力

(1.完全补偿2.部分补偿3.自理)病情

生命体征(频次)

观察

主要临床表现 意识

观察出入量 输液需要控制滴速 静脉置管维护(CVC、特殊用药

输液

PICC、留置针等)

护理

输液泵/注射泵

口服药 1.自备药2.特殊用药

留置胃管(夹管或注药等)

鼻饲 导管

及引 留置尿管 流(夹管或注药等)

引流管:

辅助检特殊检查 查(项目/检查内容)

口腔护理 协助拿饭 协助进食 协助大小便 床上洗头 功能锻炼 压疮防护 预防垂足 保护性约束 其他

基础

擦浴

护理

安全

预防跌倒

护理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1.3 评价方法 评价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护理部统一设计并由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发放给住院病人实施调查。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共有10项调查内容,每项调查内容的满意程度分5个级别,很满意得10分,满意得8分,一般得6分,不满意得4分,很不满意得2分,主要内容见表2。护理质量评价表采用护理部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扣分表由护理部指派专人每月至各病区进行检查。病区护理质控包括十项具体质控内容,每项具体质控内容满分均为100分,主要内容见表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均每月对在院病人发放住院病人对责任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每项10分)

护士熟悉程度 服务态度 健康教育 更换被服 生活辅助措施 及时巡视,换针 提供帮助 专业操作 出院指导 总体印象 总满意度

对照组 8.83±0.75 9.33±0.52 8.50±0.55 9.17±0.75 8.33±0.52 8.50±0.55 8.50±0.55 8.67±0.82 9.17±0.41 8.83±0.41 95.50±1.05

研究组 9.83±0.41 10.00±0 9.50±0.55 9.67±0.52 9.67±0.52 9.50±0.55 9.50±0.55 9.50±0.55 10.00±0 9.50±0.55 99.75±0.27

t值-2.860-3.162-3.162-1.342-4.472-3.162-3.162-2.076-5.000-2.390-4.25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1 <0.05 <0.05 >0.05 <0.01 <0.05 <0.0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检查比较 两组均每月进行1次各病区护理质量全面检查,所获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各项专科护理质量比较(每项100分)

项目 基础护理 重危护理 健康教育 病房管理 安全生产 消毒隔离 文件书写 行为规范组 常态护理组 满意度

对照组 96.42±10.21 96.83±1.37 96.92±1.32 97.33±0.88 98.58±1.11 97.25±0.69 96.50±2.41 96.50±0.89 96.92±0.92 95.50±1.05

研究组 100.00±0 99.75±0.42 99.92±0.20 99.83±0.41 100.00±0 99.92±0.20 99.92±0.20 99.67±0.52 99.33±0.68 99.75±0.27

t值-8.600-5.000-5.503-6.339-3.114-9.087-4.064-7.510-5.175-4.250

P值 <0.01 <0.01 <0.01 <0.01 <0.05 <0.01 <0.01 <0.01 <0.01 <0.01

2.3 表2显示研究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八项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活辅助措施一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仅护理人员专业操作和及时更换被服两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3显示研究组除安全生产一项指标P<0.05外,其余各项护理质量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

通过在科内推广使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责任护士每日以评估表内容为依据,主动从病人的整体护理方面全面评估包干病人的需求,做到包干病人各方面情况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的为病人提供帮助,切实落实包干病人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同时,责任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更加细心规范,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明显提高,3.1 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责任护士应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对包干病人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化评估后,能够全面了解包干病人各项护理需求及心理需求,然后根据评估表对包干病人提供全面、细致、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根据Orem自理理论[3],责任护士依照患者病情、护理级别以及自理程度对基础护理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以切实满足患

者需要。将以往的“护士实施什么护理,患者就接受什么护理”,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护理,我们就护理什么”。责任护士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及潜在的问题,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也可使患者有更多时间与责任护士接触,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增进护患间的感情,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是评价护理质量及改进医疗护理工作的标准[4]。

3.2 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责任护士应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对包干病人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化评估后,能够全面了解包干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进展,生活自理能力,安全管理等各项护理需求,根据包干病人个体需求提供全面,细致,准确,及时的优质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时,也思路清晰,有条不紊,避免漏做或错做护理项目,从而明显提高了病区的护理质量,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

3.3 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提升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责任护士为了对包干病人进行系统准确的评估,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操作技术的训练,才能准确、及时、有效的为病人做出正确的评估,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正确指导。责任护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可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掌握病人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为病人的医疗和护理提供准确及时的资料。同时,应用此表可以不断促使责任护士执行护理任务的责任心增强,服务更主动、到位,观察病情更及时、准确,培养了责任护士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临床护士主动关怀和照顾患者的自觉性[5],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3.4 统计工作量,分析护理质量,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在在竞争中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根据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责任护士每天填写个人工作量,护士长每日检查各项护理落实的情况,每月统计分析责任护士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满意度,完成责任护士个人考核,与绩效分配挂钩。这样既落实了包干病人各项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也完成了护理工作的量化统计。

3.5 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年轻护士专业能力不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熟练,不能全面、准确对包干病人进行规范化系统评估,轻视或简化护理程序,因 此,护理管理者或高年资护士要经常检查年轻护士的各项评估是否准确,各项护理的到位率及落实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注意检查整改后的效果。此外,在工作量的统计方面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待予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优势,自动采集、整合数据资料,让工效挂钩实更加科学、高效。4 小结

应用责任包干病人护理需求评估表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我们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了正确指导。同时,使责任护士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心,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最大限度调动了责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响应了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号召,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1]郭燕红

适应形势 锐意进取 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志,2010,10(5):305-307 [2] 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5 [3]徐潮仙,陈芳芳,吴云仡 交施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产科护理品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4):110-112. [4]邢晓燕,宋术香.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J].护理学杂志,2O03,18(11):879—880. [5]李惠玲.护理部对急重症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的尝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A):68.

篇2: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老干病房的应用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与防范

科室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诊断 入院或转入日期 年 月 日 坠床、跌倒的危险因子评估:

□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经历(1分)□2.意识障碍(1分)□3.视力障碍(1分)

□4.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分)□5.年龄≥65岁(1分)□6.体能虚弱(1分)

□7.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分)□8.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1分):□散瞳剂 □镇静安眠剂 □降压利尿剂 □镇静抗癫剂 □麻醉止痛剂 □9.住院中无家人或其它人陪伴(1分)目前评估得分: 分 备注:(1)病人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评估;(2)病情改变(意识、肢体活动改变)由负责人评估;(3)≥4分,为高危性损害/跌倒/坠床,每周重新评估一次。高危跌倒、坠床的预防方法:

□1.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2.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或拖鞋),应用合适的助行器等辅助用物,以协助患者之活动。□3.无论在卧床或下床活动时,应随时有陪伴在患者是旁。

□4.注意患者服药后情形,若感头晕、软弱无力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并请告知医护人员。□5.若患者意识不清楚或乱动时。为维护患者安全,需予以使用约束带。□6.至卫生间如厕时,陪伴请勿随意离开患者。

□7.病房之医疗设备如有损坏或使用不便时(电灯等),请立即通知医务人员予以处理。□8.教导偏瘫患者应由健侧边的床沿上下床。□9.有高危跌倒病人的标识。□10.改变体位应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夜间。

患者家属签名: 与患者关系: 日期 年 月 日

责任护士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再次评估时间: 危险因子评估符合那几项: 总分 评估者:

患者家属签名: 与患者关系: 日期 年 月 日

再次评估时间: 危险因子评估符合那几项: 总分 评估者:

篇3: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老干病房的应用

关键词:风险评估表,神经内科,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跌倒、坠床现象,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的影响。所以根据相关风险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 对于患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本文就此问题对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5年1月~2008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000例 (为对照组) , 另抽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000例 (为改良组) , 对改良组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次数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后, 对患者进行安全护理措施。对照组年龄58~90岁, 平均 (75.5±1.2) 岁, 其中男1567例, 占52.23%, 女1433例, 占47.77%。改良组年龄59~86岁之间, 平均 (73.5±2.1) 岁, 其中男1579例, 占52.63%, 女1421例, 占47.37%。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等各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次数进行调查, 而对改良组中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次数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后, 对患者进行安全护理措施。根据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相关评估,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相关评估表具体见表1。对两组患者的跌倒、坠床情况进行了解, 并进行比较分析。

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床号__________住院号_________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日期__________________评估者_______________

1.3 数据处理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跌倒、坠床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 相对于对照组, 改良组中的患者的跌倒、坠床例数明显较少, 且改良组患者对于护理更为满意,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各种原因, 而出现一定的跌倒、坠床现象, 对患者的生命危险有严重的影响。所以应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有意识的提高患者的预防跌倒、坠床的意识[2]。并且根据相关风险评估表, 对患者进行对应的护理,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研究显示, 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表, 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 使得患者的跌倒、坠床现象明显减少。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 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对于分数在1~5分的患者, 应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安全教育, 叮嘱患者注意安全, 若患者感到不适, 应及时的告知相关医务人员。对于分数在6~15分的患者, 应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 指导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 改善生活环境, 从而减少患者跌倒或坠床的概率[3]。对于分数大于等于16分的患者, 应加强对患者的安全巡视, 定时查房, 检查患者的疾病情况。对于突然跌倒的患者, 应及时通知医生, 及时处理[4]。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 鼓励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所以, 对于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并且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减少患者的坠床、跌倒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道萍, 曹靖.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一个新的化疗药物外渗风险评估表的应用[J].西部医学, 2011, 23 (9) :1647-1649.

[2]付钰, 吴晓平, 叶清, 等.基于模糊集与熵权理论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电子学报, 2010, 38 (7) :1489-1494.

[3]于尧, 郭磊, 王兴伟, 等.一种适合于分级Ad Hoc网络的实时风险评估安全策略[J].电子学报, 2011, 39 (1) :108-113.

篇4:跌倒坠床事件伤情评估及处理

跌倒坠床事件伤情评估及处理

庄河市第四人民医院

跌倒坠床事件伤情评估及处理

伤情评估

一级:不需要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师,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根据患者受伤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级:根据伤情为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三级:

1、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并协助医师进行医疗处置;

篇5: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老干病房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月—12月我科收治患者542例, 其中具有跌倒危险因素的患者258例, 男135例, 女123例, 年龄65岁~101岁, 平均年龄 (83±7.36) 岁, 住院天数7 d~22 d, 平均 (11.2±3.4) d。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0例, 支气管哮喘78例, 支气管扩张32例, 社区获得性肺炎17例, 胸腔积液10例, 肺栓塞1例。

1.2 方法

1.2.1 全面评估

跌倒评估表有8项内容, 根据具体情况赋予不同分值, 对照跌倒评估表上所罗列的跟患者现状有关的内容, 与患者目前相对应的内容打分, 并且计算总分。危险度Ⅰ:1~5分, 有可能跌倒, 床头放置蓝色“小心跌倒”标识, 无需持续评估处理, 病情变化立即再次评估。危险度Ⅱ:6~15分, 容易发生跌倒, 床头放置黄色“小心跌倒”标识, 每周动态评估。危险度Ⅲ:16分以上, 经常发生跌倒, 床头放置红色“小心跌倒”标识, 每日动态评估。根据评估表评估, 本组有跌倒危险因素258例, 其中危险度Ⅰ78例, 危险度Ⅱ82例, 危险度Ⅲ98例。跌倒评估表具体内容见表1。

1.2.2 根据评估分值,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在相应的内容签名。见表2。

1.2.2. 1 危险度Ⅰ患者的护理防范措施

表2中1~3项适用于危险度Ⅰ患者。

1.2.2. 2 危险度Ⅱ患者的护理防范措施

表2中1~6项适用于危险度Ⅱ患者。

1.2.2. 3 危险度Ⅲ患者的护理防范措施

表2中1~8项适用于危险度Ⅲ患者。

1.2.3 加强管理, 严格执行二级监控

1.2.3. 1 护理组长监控

床位护士对入院的患者4 h内进行全面评估, 填写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 根据患者跌倒危险分级, 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记录于交班本上。护理组长负责督查高危跌倒患者预防措施是否落实。

1.2.3. 2 护士长监控

护士长定时督查护士跌倒相关知识、不同跌倒分级患者工作的实施情况, 进行效果评价, 提出改进方法。

2 结果

2012年1月—6月我科共收治患者586例, 发生5例跌倒事件, 跌倒发生率为0.85%;7月—12月我科收治患者542例, 未发生跌倒事件。

3 讨论

跌倒评估表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具体的分值预测患者是否会发生跌倒, 而在于发现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并加以纠正, 尤其是常见的、并可以被修正的跌倒危险因素[2]。通过跌倒评分表在呼吸内科病房的应用, 护士的工作更有规范性、标准性, 能够有效地掌握入院当天患者潜在的跌倒危险程度, 并迅速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住院期间严格实施动态评估, 时刻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二级监控, 护士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最新的预防跌倒知识, 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真正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控制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重在预测以及预防, 国内外学者通过近二三十年的努力, 已研制出许多预测跌倒风险的评估工具, 但是实践结果显示, 每一种评估工具都有侧重的评估方向, 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没有能预见所有跌倒发生的量表, 且各种量表实际应用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相差甚远[3]。因此, 选择一种与本病区病情相符且实用的跌倒评估工具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目的 观察跌倒评估表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12月收治的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258例患者使用跌倒评估表, 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 实施护理干预, 出院前调查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使用跌倒评估表后, 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不良事件, 同时增加了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对患者潜在跌倒风险的预防意识。结论跌倒评估表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预防跌倒具有可靠性、有效性。

关键词:呼吸内科,跌倒,预防,跌倒评分表

参考文献

[1]张俊红, 苏天娇, 王红菊, 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 2011, 18 (5A) :30-32.

[2]胡雁, 成磊.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J].上海护理, 2012, 12 (2) :88-94.

上一篇:运输安全生产处罚条例下一篇:鲁西西传读书心得作文5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