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

2024-05-23

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精选十篇)

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 篇1

广播电视新闻的标题一定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标题要让受众一见钟情,就要在标题中增加有效信息;二是标题含而不露、点到为止;三是把标题里最重要的、最能吸引眼球的、反映最新或本质的变动的关键词放在标题的前一部分。了解了标题的大致意思后,我们再看看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写法。

首先,电视与广播在传播方式上不同,只有了解了他们在传输上的不同才能理解受众的感受。电视主要以图像、声音为主,它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去满足受众对视觉和听觉双重需求,而广播在传播方式上完全依赖于声音去展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广播新闻的标题写作比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更难,要求也更高。广播新闻标题写作如果标题太长,很容易听了后面的忘记前面的。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像报纸新闻标题那样既有主题还有眉题甚至是副题。广播新闻标题要求言简意明、形象生动,让受众一听就能明白,切忌堆砌一些华丽的语言。如果想增加新闻的感染力,那么可以适当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想一个好的标题,等于写好一则新闻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而要写好广播新闻标题不仅要精准、形象、独特。有时候也要注意几个要素:一是理解标题的内在含义,树立一种标题与新闻同等重要的意识;二要依托新闻事实、凸显新闻价值,从导语中提取语言,反复推敲和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三要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风格,一般来说多运用动词、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词语。消息类标题应质朴平实、评论类标题应严肃有逻辑性、专题类标题应注重境。

例如,获河南省1996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二等奖的我台广播新闻《高考女状元唐黎拒做虚假广告》就很说明问题。请名人做虚假广告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突出问题。作者敏锐地抓住河南高考状元拒做虚假广告这一典型事例予以报道,对净化市场经济环境,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新闻题目一目了然,吸引了听众又传递了信息。这篇报道在我台播出后,又分别被河南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30多家新闻单位刊播,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妇女报等还先后发表了言论,对唐黎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经过报道,唐黎被誉为河南的新闻人物,并成为靳羽西奖学金第一批获得者。又如消息《总理给咱颁大奖》标题言简意赅,不仅写出了作为我市科技工作工作的艰辛同时也道出了科技工作者的自豪。该作品荣获河南2012年度新闻奖广播类一等奖。

其次,电视新闻虽然在传播方式上有优势,但它和广播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引起受众关注并加记忆,那么就很难吸引受众。所以说,一个好的新闻,有一个好的标题是必不可少的。好的电视新闻标题大多数以最简短的文字配以最真实的图片,那么受众能在最短的时间迅速理解新闻的内容及意义。例如:2012年度河南新闻奖电视类一等奖作品《我市再创全国夏玉米三项高产记录》,这个标题一看就对新闻内容及新闻价值一目了然,从而使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本质、理解新闻内容。总之好的广播电视电视新闻标题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标出个性。但凡好的新闻标题,都是作者抓住新闻中的特点,表达出了新闻的个性而将受众吸引的。例如,广播新闻《高考女状元唐黎拒做虚假广告》这个标题,一个高考第一名一个虚假广告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标题就标出了个性。

②标出情感好的新闻标题,仔细阅读,都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感人之处。用情感去征服受众也是新闻标题应该俱备的特征。例如,《总理给咱颁大奖》和《老程的春节》(获2012年度河南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二等奖)新闻标题或抒情于事,或抒情于理,或抒情于景,但无论哪些抒情方式都把受众深深在吸引,使受众有了看的愿望。

③标出悬念可以把新闻事件中不合常理的事情、对比强烈的事情摆在一起,意含而稍露,卖个“关子”但要切忌故弄玄虚。例如,《“石头”造纸在鹤壁梦想成真》把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石头”和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张”结合在一起,刚开始有些悬念,这样就进一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④标出事实。这类新闻标题除了要突出事实外,还要有多个有用信息组团,这样才能吸个受众。例如,河南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隋唐国仓黎阳仓露真容中原历史地位再添佐证》(荣获2012年度河南新闻奖电视长消息一等奖)这类标题力求用最少的字,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信息量取胜。

⑤标出“首例”。这类标题很好理解,就是将新闻事件中第一次发现的事实、观点、做法提出来。例如,荣获2012年度河南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一等奖作品《仙鹤湖发现神奇生物》,它就是标出了首例去吸引受众。

⑥标出动感。这类标题多使用动词,使标题更生动化,从而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荣获1986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一等奖作品《企业不是吃喝店》巧妙地运用了动词,变抽象为现实,使原本呆板的新闻听上去很鲜活。

⑦标出反差。这类标题很容易吸引受众关注,反差越强烈,越会引人思考。例如,20世纪90年代我台记者采写的消息《煤城没有煤烧》标题中都运用了强烈的反差来吸引受众。

电视新闻标题写作技巧 篇2

一、电视新闻及其传播特性

要探讨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要先弄明白什么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有怎样的传播特性。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较为准确的内涵是:“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事实氛围的传真性、深度涉入的参与性。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渗透力极强的大众传播媒介,无论在信息传播还是舆论导向上,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标题是电视新闻写作中重要的一环,它是新闻播出时,在屏幕上打出的文字传播符号,用以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对传播信息、沟通观众、引导社会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标题写作一定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然而,当今的电视传媒对新闻标题的写作水平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与报刊等传统媒体甚至互联网这样的新媒体相比,尤为不足。

二、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

与报刊新闻标题和网络新闻标题的“导读”作用不同,电视新闻标题不是在新闻前面出现,而是在新闻播出开始以后才加上去的,因而没有起到提示后一条新闻开始的作用。换言之,电视新闻标题没有标位作用,其出现的目的主要是对报道内容的概括、提示,以帮助观众加强对新闻的理解,或者评价事实、表明态度、引导舆论。

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突出要旨

标题是新闻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事实的浓缩和概括。例如,“我国预报天体和撞已达国际领先水平”、“锲而不舍,绿我神州--中央领导参加植树”,这两个标题提纲挈领、清晰明白,使观众一眼便能从标题中看清楚新闻的要旨,对新闻主题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帮助。

(二)评价事实

标题对读者的引导,不仅仅表现在对新闻核心事实的.提示上,还能够对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和意义做出恰当的评价,巧妙地揭示其实质,并以此影响舆论。例如这样两个标题:“合资,引进来,更要利用好”、“打击棉花掺杂使假行为刻不容缓”,这样的评价深刻尖锐,直接触及新闻事实的本质内涵,借以引导舆论。

三、不同体裁电视新闻的标题写作

俗话说:“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新闻标题之于新闻体裁,也像衣服之于人,应视“体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在这里,我们把电视新闻分为消息类、专题类和评论类三种体裁加以探讨。

(一)消息的标题

消息主要是迅速、简要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新闻事实。因此,电视的消息类新闻标题应该主要在于摆事实,侧重表现事物的动态,回答正在发生什么这样的问题。一般可分为叙述式标题、概括式标题和提示式标题三种。

1.叙述式标题

叙述式标题,就是用直接叙述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简明扼要地标示出来。这种类型的标题是电视新闻消息中广泛采用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竖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国际田联对中国田径运动员进行飞行药检”、“广东警方迅速破获‘东星轮’千万元劫案”等等,都是对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的直接陈述,通俗易懂。

2.概括式标题

概括式标题是对新闻报道的内容、主题的概括和凝练。例如,“朱卡嘉没有走”、“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广东:农民成了现代农业投资的主体”等等,这些标题都是对报道内容和思想的最集中的概括,凝练,扼要。

采用提问式的写法,如《这样收费合理吗?--关于大连站车票问题的报道》,这种问题性标题也是对报道内容的另一种形式的概括,以引起观众的注意。

3.提示式标题

提示式标题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中应用不多,是近几年才被一些电视媒体采用的。这类新闻往往都是一些短消息,特别是在大杂烩式的组合编排中,以时间、地点或者其他标准将各条新闻加以区分,有的也是以新闻的主题词、关键词来标示。这类新闻标题往往是不完整的,它只是提示式的,如“美国:火山”、“匈牙利:汽车大赛”、“珍稀动物”等等,都极为简练。

(二)专题的标题

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作比较详尽完整的报道。它的标题一般不宜太实、太露、太直,要做得虚一些、含蓄一些。不宜像消息那样把新闻中所言、所明之理,在标题中直截了当、合盘托出。由于专题需要比较详尽地描述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再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主要着眼于开掘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思想意义,使之成为窥见人物心灵的“窗口”。例如这样几个标题:“三军战三江”,气垫恢宏;“粤海情融天山雪”,寓意深长、耐人寻味;“兄弟情”颂扬了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兄弟般的真情厚谊……

(三)评论的标题

电视新闻评论是虚实结合、记叙结合,因此其标题的特色是据事立论,带有提问题、指方向和阐发观点的特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经常采用这类标题:“法规为何成空文”、“连续诈保为何得逞”等,既点明事物的本质,又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引人深思;“苦涩的苹果”、“难转的‘金轮’”等,把要论的事和论及的理都概括地写进了标题;“‘罚’要依法”、“对话比对抗好”等,旗帜鲜明,直接阐发了对所要论及的问题的看法、见解和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电视新闻专题和电视新闻评论的标题,有时除了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副题,如“潜在危机--关于童工现象的思考”等。

了解不同新闻体裁标题的各自特点,便于掌握标题写作的一般规律,同时注意各自的特殊性并加以区分,以免出现张冠李戴、题不对文的现象。当然,在实践中,各种新闻体裁的标题之间存在差异外,往往又是互相渗透的,并非完全不可逾越,关键是要运用得当。

四、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重点

除了“量体裁衣”外,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概括起来说,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准”--标题要概括新闻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精华部分。标题是一则电视新闻报道的提要和点睛之笔,因而标题写作要紧贴主题,对新闻事实的表述要准确、精当,以概括新闻内容的精髓和实质。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有对题材高度的概括和把握能力,才能做到用词准确适当,分寸得体。

二要“简”--标题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电视新闻标题的遣词造句要平实朴素,明白晓畅,让观众在一瞥之中,不假思索地便能了解它的内涵,切忌艰涩、生僻或华丽词藻的堆砌。当然,通俗化并非简单化、公式化,标题写作忌讳相互模仿,重复陈旧,像“……成绩显著”、“……留给我们的思考”这类的标题,在今天就很落俗了。另外,电视新闻的标题相对要短,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冗长的复合句、不必要的副标题等的出现。

三要“隐”和“新”--标题要形象生动,力求新颖独到。标题要让人俗中见雅,俗中见奇,俗中生趣,起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表达效果。因此,可巧用修辞方法,或用具体、浅显的事物替代抽象、深奥的事物等技巧。例如,“一脚油门踩到底”,生动活泼,简洁明快,动感强烈;“六年冠军梦,圆梦在津门”,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文采斐然;“检查团来了!走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引人深思。这些都是做到了“隐”的标题,即有内涵、有寓意、有悬念。同时,一个好的标题,一定要别出心裁,一定要有个性特征。不用别人用过的,不用俗滥陈腐的套话,要用“新”,才能体现作者的独具匠心,才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四要“针对”--标题要配合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电视是图、文、声、形并茂的,电视新闻也包含了画面、音响、解说等多媒体因素,因此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也要注意与这些因素相配合,做到符合全片的风格和基调。例如下面这些例子:“城里人下乡购时装”、“走南闯北看浙货”,这样的标题中蕴含的动感,就很好地配合了电视画面的连续运动性。另外,电视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更是一种艺术。因此,我们同样应该重视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内涵和审美标准,文本记者和编辑也应该追求标题中的文采、意蕴、内涵和感染力。

五、结论

试论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 标题制作

中图分类号: I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56-01

电视新闻标题与报纸、广播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丧失其魅力;反之,一个好的标题,又有顺畅的文稿和与之相配的动人画面,这样的电视新闻便会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我们必须克服“重新闻内容撰写、轻新闻标题制作”的倾向,根据电视的传播特点和新闻标题的要求,精心制作电视新闻标题,使这一“新闻眼”闪闪发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标题位于电视新闻片的片首,用以表明某条新闻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作为电视新闻的记者或编辑,那如何才制作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呢?

(1)要标新立异。

那么,作为新闻之“眼”的标题,必须要创新,有时为了拟制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常常要写一二十个题目,以便从中挑选一个最有新意的,好标题就是在这样反复地分析、比较和鉴别中“跳”出来的。

(2)落笔实在,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能给人以具体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而无具体形象的标题给人的则是笼统、虚无的感觉。在基层电视台有很多表扬稿件,记者往往用笼统的标题《送面锦旗表谢意》,凡是送锦旗的都可以用这一标题,在制作标题时应把具体内容浓缩进去.如一农民为感谢县刑警队成功解救他失踪多日的女儿,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县刑警队领导手中,记者在稿件中用了标题《送面锦旗表谢意》,在编发这篇稿件时编辑把标题改为《刑警解救失踪女送面锦旗表谢意》,使观众一目了然。《建新房.进班房》、《乱砍树.抓进去》是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中播出的两条新闻标题,说的都是滥伐林木被刑拘的事,这此标题十分具体、简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通俗易懂、明白浅显。

电视新闻的标题就是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一看就懂,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比如电视新闻标题《濮阳县65万亩优质小麦订上"娃娃亲"》,是让观众很容易理解定单农业的一条新闻,标题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因此,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首要原则,就是既要简短,又要通俗。

(4)多用动词,增强动感。

真正的新闻本身就处在变动之中,因此制作标题更应从寻找动感上下功夫.多在描述和表现事物的动态上动脑筋,让活生生的语句进入标题,要把标题与观众感知的变动表象联系起来,使之形象生动,动感十足,从而增强电视新闻标题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观众,抓住观众。

《劝君文明过端午,只挂葫芦不折枝》,一个“只挂”,一个“不折”.把新闻所要言传的思想很具体、很有动感地表达出来。又如《老翁抢老妪 ,重新进班房》“抢”和“进”这两个动词一个说“因”,一个说“果”,一个活动场面十分形象生动地走进了观众的脑海,远比《我市破获起抢劫案》这种传统的标题更能吸引观众。

(5)要形象生动、诙谐幽默。

既然电视新闻是给老百姓看的,那么新闻标题就必须考虑观众的接受特点。一些独具民族语言特点的辞格、成语,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俗语、谚语和民歌等,由于形象生动,广为流传,在标题中如果运用得体,则能起到事半功倍、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如《毒鱼的请住手,吃鱼的请住口》是采用呼告修辞,有一种强烈的警告作用。另外,比喻、比拟、借代、象征、排比、对偶、双关和反语等修辞手法在标题中都大有用武之地,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使标题新颖,生动、让受众赏心悦目。

总之,电视新闻标题对观众来说,它是第一视觉的冲击波,对传播国内外信息、与观众沟通思想、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记者和编辑要十分注重标题的制作,我们必须从研究电视传播的特点出发,制作好新闻标题,使之既准确、鲜明、生动,又亲切、朴素、活泼,有更大的吸引力,让这“新闻眼”熠熠生辉、美丽动人!

参考文献:

[1]周廉洁:早间电视新闻的机会和挑战,《现代传播》2007(5).

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 篇4

制作出好的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目标,一条好的新闻标题可以使观众一目了然,反映新闻的主旨内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吸引着读者继续深入观看和了解新闻的内容。因此,如何制作出好的新闻标题对于新闻的传播及其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和重视,拟定好的、可读性强的新闻标题,以促进电视新闻工作的开展,促进新闻的传播。

二、电视新闻标题概述

传统的报纸新闻以纸质为媒介,其标题分为引题、主题、副题这几部分。电视新闻以声音、影像和文字为主要媒介,电视新闻标题分为图像式、口播式、提要式、题花式等四种基本形式。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传播性就显得更强。电视新闻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电视新闻标题出现的时间短,要求简介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首先看到的是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在新闻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拟定更加合适的、有影响力的、简洁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三、电视新闻标题对于受众的作用分析

(一)对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具有提示功能。

由于新闻标题是对整个新闻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因此新闻标题可以对于受众理解新闻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提示作用。电视新闻标题通常是由字幕形式传达给受众,加强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理解,增强视觉信息的获得。电视新闻标题通常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是受众仔细观看电视新闻前对于新闻内容的一个提示和概括。

(二)帮助受众甄选新闻信息的作用。

新闻种类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农业、娱乐等各行各业,细分又可以分为更多的种类。而不同的群体对于新闻具有不同的需求,面对众多的电视新闻,观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想要观看了解的新闻呢?新闻标题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当受众面对很多信息源时,首先通过阅读新闻标题,可以一目了然大致了解新闻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受众甄别是否是自己需要了解以及有兴趣了解的新闻内容,更好地帮助受众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新闻。

(三)对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具有引导作用。

新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很多新闻往往包含很多的内容,例如同时包含几个事件或者一个事件包含很多侧面等,这样就很容易给受众的理解造成困难。而新闻标题涵盖了一个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或者最具价值的部分,是新闻的主旨,可以很快地帮助受众了解新闻的核心内容,使受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如果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感觉很难理解,摸不着头绪,往往会放弃新闻的观看,这样一来新闻传播的作用和价值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电视新闻标题具有吸引受众兴趣的作用。

电视新闻标题应该具有引起受众兴趣的作用,使其具有进一步探知事情究竟的强烈欲望,以更好地达到新闻传播的作用。增强新闻标题的新颖度、生动活泼性,以及通过颜色、字体、声效等手段增强新闻标题的立体感,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兴趣,抓住读者的眼球以更有利于电视新闻的传播。

(五)帮助受众增加信息获取量以及增加记忆的作用。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最大的区别之一是,报纸新闻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回头重复阅读,但是电视新闻随时间播放,如果听不清楚就很难返回重复观看、理解,这样很容易造成受众理解困难或者理解的中断。标题正是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标题简介概括,可以容易记忆,帮助记忆。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可以让受众更好地抓住新闻的主旨,增加对新闻信息的理解记忆,在观看过程中更好地保持理解的连续性,避免理解的中断。

四、电视新闻标题拟定的建议以及注意事项

(一)电视新闻标题要尽量贴近受众

电视新闻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关键,例如新闻内容要具有亲民性,多报导群众关心的问题等等,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以真正实现电视新闻的价值。同样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必须要结合实际,尤其是要贴近群众的生活,为群众的利益服务,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支持,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获得更好的舆论宣传效果。亲民贴近实际,是电视新闻的原则,也是拟定新闻标题的重要目标之一,让更多的群众更好地关注新闻、了解新闻内容。

(二)要尽量表明主题

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是新闻的精华所在,虽然新闻标题要求具有高度概括性,但是同时又不可以一味地追求简洁,例如很多新闻标题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生僻的词汇,文言词汇等等,都会给受众造成阅读障碍,影响群众对于新闻内容的理解,产生心理的排斥甚至停止对这些新闻的观看等。由此可见,一目了然而又通俗易懂的标题,最受群众欢迎并有利于群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如何拟定简捷易懂的新闻标题需要新闻工作者的思考。

(三)电视新闻标题要新颖不俗

所谓新闻要尽可能地突出新,也就是要注意时效还要力求新颖。而新闻标题更要坚持这一原则,拟定新闻标题,要反复推敲、仔细比较、细致分析,选取更加新颖、更有创新内涵的标题。这样可以给受众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振奋,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吸引受众仔细观看电视新闻。新闻标题固然要追求新颖,但是也不能滥用文采,导致冗杂。因此将新颖和简洁通俗相结合才是正确的选择。

(四)电视新闻标题要生动形象

现在的新闻标题普遍存在呆板、生硬的问题,群众看起来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利于新闻内容的传播,因此,新闻标题需要注入新鲜的活力。生动形象的新闻标题,增强了趣味性以及可读性,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继续关注新闻内容。要写出生动形象的新闻标题,对于新闻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内容、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对新闻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才可以更好地拟定标题;第二,要尽量反映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表现主旨,这样观众通过新闻标题也可以大概了解新闻的内容;第三,要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的具体内容,环环相扣,生动形象。

(五)电视新闻标题要增强立体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新闻制作技术也不断提高,字幕系统也趋向于立体图文化,而且多媒体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融入进来,例如音效、动作效果、色调、字体等,这样进行艺术效果的装饰,可以使受众观看起来更加生动活泼。这也需要增强新闻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这些新的技术进行研究学习和运用,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仔细斟酌,合理搭配,制作出多彩的新闻标题,这样,新闻标题不再枯燥,生动活泼的新闻标题更能受到观众的青睐。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主旨所在,对于新闻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新闻标题对于受众的作用,对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具有提示作用,帮助受众甄选新闻信息,对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具有引导作用,电视新闻标题具有报道性以及增加信息、帮助记忆的作用。做好新闻标题还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摘要: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新闻需要一个恰当的新闻标题,配合相应的画面以及流畅的文字叙述,这样才能够增强电视新闻的主题表现效果。观众是电视新闻的直接受体,电视新闻是为了向受众传达一定的主旨和内涵,因此分析电视新闻标题对于受众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新闻标题的内涵,然后进一步分析探讨了电视新闻标题对于受众的作用分析,最后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地拟定新闻标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标题,受众

参考文献

[1]段业辉,林楚云.电视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J].当代传播,2003,(6)[1]段业辉,林楚云.电视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J].当代传播,2003,(6)

[2]魏海霞.浅谈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青年记者,2006(18)[2]魏海霞.浅谈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青年记者,2006(18)

[3]彭宗平.电视新闻标题篇章化刍议.现代传播,2006(3)[3]彭宗平.电视新闻标题篇章化刍议.现代传播,2006(3)

[4]张昕莉.浅谈电视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J].活力,2011(5)[4]张昕莉.浅谈电视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J].活力,2011(5)

英语新闻标题写作技巧 篇5

High tax levels “driving away foreign investors”

Bush acknowledges Viet Nam parallel

Nigerian plane crashes with over 100 aboard

Myles Quin likes to collect stuff-most of all good yarns

试述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篇6

电视;画面叙事;新闻写作

对于在电视台工作的编辑和记者来说,新闻写作日益重要。对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特点的了解,必须首先从了解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人手。电视新闻之所以与报纸、广播这样的传媒不同,主要在于它是用活动的画面,或者说是用流动的图像在表达思想与情感。报纸虽有图像,但它是静止的。缺乏“活力”的;广播虽有声音,但它却没有图像优势。所以说活动的画面是电视新闻最骄傲,最有特色的优势。不仅如此,还由于电视新闻中的活动的画面,始终给人一种现场感,并且给人提供一种选择性和多义性的提示,所以,它所传播的新闻事实,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文字语言在典型性新闻报道中最能凸显优势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南京冠生园事件”,在消费者中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和愤怒。如果这个新闻事件单纯用报纸的传播特点来报道,其震撼力度不会有这样的强烈。为什么同一新闻事件,用报媒和电视来报道就产生不同的效果?原因就在于,电视新闻所表现的内容虽然与报纸新闻一样,都是对特定时空中现实存在的再现,但前者给受众看到的是活动逼真的画面,因而它带给受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现状,或者说是一种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生活的真实。不是说报纸就不能让受众感受到这种真实,关键在于,活动的画面,具有报纸所无法具有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即使是报道中所拍的画面是几个月以前的“新闻事件”,比如,南京冠生园食品厂偷偷地把一年前的月饼馅又拿出来制作“新月饼”的画面,就给人以一种很强的现场冲击力,而这种现场感受在报媒和广播的同类报道时是不容易在受众的感觉中产生的。这是因为,电视新闻活动画面的播出,是与受众的收看同步进行的,同时也说明。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接受与理解是准确的和到位的。由于这一特性非常关键,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写作在把握时态时,必须始终踏着进行时的步伐,必须使播出的新闻画面与观众的收看同步,即始终要强调时效性,千方百计“缩短”典型新闻的时空距离与观众收看时的心理距离。

2.文字语言能有效克服新闻画面叙事的多义性

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来解说,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时会对画面产生多种感受和感观,这是由于画面叙事的多义性特征。实践证明,只满足于用画面来叙事是有缺陷的。仍然以“南京冠生园事件”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画面的游移、模糊,即多义性是怎样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而变得清晰和准确的——第一组镜头:画面:南京冠生园食品厂光线昏暗的车间,一扇黑漆漆的门打开了,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工人正在从里面搬出一箱箱的东西来……(记者画外音):这里是南京冠生园食品厂一个隐秘的冻库,工人们正打开冻库大门从里边搬出一箱箱的月饼馅,准备制作今年即将上市的新月饼。

很显然,画面是活动的,现场感很强。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工作。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和记者的语言解说,观众是不会知道那搬出的一箱箱东西是月饼馅。即使知道是月饼馅,也断不会知道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

第二组画面:(画面,镜头特写):搬出的一箱箱月饼馅上面,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团块……(记者画外音):这一团团、一簇簇的白色斑点是什么呢?原来是月饼馅上长出的霉斑……

第三组画面:(画面,一年前同一车间画面回放)工人们正紧张地将一箱箱月饼馅装入冻库。(记者画外音):这是一年前中秋节后我们拍摄的镜头。当时所有没有销出去的月饼,它们的馅又被食品厂重新装箱放回了冻库……经记者暗访,食品厂的工人说,这已不算什么新闻,食品厂多年来都是这样做的,每年卖不完的月饼,都把馅弄下来重新放入冻库,第二年再用……

正是在写作的参与之下,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才将新闻画面中的叙事的缺陷——即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克服和“挽救”,最终使观众对这个新闻事件所提供的信息有了全面、准确和清晰的解。

3.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相当密切

与此同时,声音系统在整个电视符号体系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声音系统所传达的理念、意图和情感也是其他的符号系统所不能够替代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因而决定了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众所周知,音乐是很难得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特别是根据画面来进行配音配乐的那种情况;当然,新闻现场客观真实出现的音乐声不属此例。其实,这种客观真实的音乐声,只能算是同期声和现场音响。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背景音乐完全是两回事。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的作用是显然的。具体说来有这么两大作用:其一是可以将新闻的叙事积极推动,其二是可以使现场感更加渲染和突出。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画外配音,这种配音如果运用得好,能与播音员的口播一道,有助于新闻事实的叙述和增加新闻叙事的感染力。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大量实践证明,假如离开了电视新闻写作,不仅播音员的口播语言会陷入无源之水的境地,而且,再动人的现场音响,同期声,特别是碰外配音,都将使其意义得到衰减,甚至显得单薄和苍白。

4.转播音语言是凭借文字稿的基础而施展其魅力的

新闻五大要素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几乎都是通过播音语言来交待清楚的。如果光看活动的画面,是无法交待清楚这诸多的新闻要素的;而播音语言又完全是依照文字稿来完成其播报内容的。电视新闻的写作不仅是为听而写,而且还体现其为视而写的个性特征,恰恰是这一个性特征,才使它与广播新闻写作有了“质”的区别。在电视新闻中,由于播音语言承担着相当重要而特殊的功能作用,因此,新闻的五大要素几乎都必须通过它而为受众所了解,而光靠声音系统是无法承担和完成这个重任的。尤其是在电视播出的大量的短讯当中,它完全承担了对所有新闻内容的诠释工作;而在深度报道,以及专题报道当中,播音语言的功能作用更不容小觑。因为,所谓“深度”,必须通过播音语言才能够得到体现,光有同期声,画外配音,以及音响和音乐等等,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总而言之,作为电视新闻中最具有活力和最具有份量的因素,播音语言与画面语言是何等重要的角色。

徐铸成新闻评论标题的写作艺术 篇7

关键词:新闻评论,评论标题,徐铸成

徐铸成(1907~1991年),江苏宜兴人,我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1938~1949年在《大公报》(香港版和桂林版)与《文汇报》主持笔政,写作新闻评论。其评论标题的写作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短小贴切、直陈观点表达情感、生动醒目。

一、短小贴切

新闻评论标题以短小贴切为好,忌冗长空洞。徐铸成新闻评论的标题都很短,少则两字,如《悲哀》《调皮》《碰僵》等;多则10字,如《文化食粮亟需调整救济》《祝中苏文协港分会成立》等。徐铸成大多评论标题字数都在4~10字,主标题不会超过10字,如果主标题字数太少不能表达文章观点,就用副题加以注释,如《不与侵略者谈和平——读罗斯福总统之广播演词》《政权与政策——再谈所谓“以右手行左策”》等。

新闻评论标题如果空泛无物,读者不易理解,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评论便起不到舆论引导作用。所以评论标题不仅要短小精悍,还要贴近读者、贴近实际。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抗战是全国人民的共识,在评论标题上,徐铸成也以抗战为主,力求贴近读者和人民的实际生活。例如,《西北大战之展望》(1938年3月15日)一文,剖析西北战局,预测中国必将战胜日本,激起大家抗战的决心,与读者大众联系密切。抗战胜利后,人民大众急切渴望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所以在解放战争期间,徐铸成新闻评论一直呼吁自由、民主,这在他的新闻评论标题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论思想学术自由》《倾听人民的意见》《要求真正长期的和平》等。这些评论标题直接为民众代言,与读者、社会实际相近,深受大众的喜爱。

二、直陈观点表达情感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意见性、观点性信息,其标题一般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徐铸成新闻评论标题以陈述句为主,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倾向。在笔者收集到的272篇徐铸成新闻评论中,陈述句的评论标题有197条,约占总体的72%。例如,《上海并非孤岛》《英法又一失着》《文化食粮亟需调整救济》等,这些评论标题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局势、文化等问题的看法,作者的倾向已在标题中明确表露出来。

徐铸成新闻评论标题不仅使用陈述句直接表达观点,还使用祈使句等句式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在272篇新闻评论中,祈使句的标题约占总体的18%(49篇);疑问句的标题约占总体的8%(21篇);感叹句的标题约占总体的2%(5篇)。祈使句,即要求、命令别人做某事的句子,这类句子在新闻评论的标题中,能明确表达态度、责任,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像《勿逃避责任》《让我们出击》等评论标题表达了作者坚决抗战的态度和倾向。疑问句,即有疑问语气、表示提问的句子,它在新闻评论中一般具有责问、探究原因的作用。例如,《退到哪里为止?》(1942年2月18日)这篇评论,作者就英国无视日本的侵略并一味退让的态度进行责问。感叹句,即主要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的句子,如《怒吼吧,中国!》(1944年6月29日)这则评论标题既表达了中国人的怒,也表达了中国人的希望和精神,激发大家的抗日情绪。与陈述句不同,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这三类句式中包含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徐铸成写作新闻评论标题,不仅使用陈述句来直接表达观点,还使用祈使句等句式来增强感情,起到鼓舞民心、加强动员的作用。

三、生动醒目

新闻评论标题是评论的眼睛,不仅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还要吸引读者阅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徐铸成新闻评论标题的一大特色就是生动醒目。

首先,徐铸成善于在标题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提问,这种标题写作艺术在标题中就将关键问题抓出来,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促使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看问题是如何得到解答的。在《人民不应该问政治吗?》(1947年2月13日)这篇评论中,徐铸成在标题中摆出人民该不该过问政治这一关键问题,后在文章中一步步给出答案。先解释“政治”的基本含义,接着指出职工抵制美货实为爱国运动,而政府把政治据为己有作为统治工具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得出人民才是政治的主人的结论。该评论中,作者将“人民不应该问政治吗?”这一问题作为评论标题,接着在文章中一步步给出答案,引人入胜,生动醒目。

其次,徐铸成还善于使用并列的方法制作新闻评论标题,使标题对仗工整,凝练集中,生动形象。《喝彩与帮忙》《火与过火》《不搬家不逃难》《安人心稳战局》《人心与大势》等评论文章的标题都采用这种并列的方法,节奏感极强,内容重点一清二楚,形式简洁工整,形象生动。例如,在《安人心稳战局》(1944年9月9日)一文中,桂林、柳州的民众惧怕敌人的到来,徐铸成便对如何安定人心、稳定战局给当局以建议。标题直接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形式又工整,既生动又直接。

最后,徐铸成还善用讽刺的手法,形象生动,诱人深思,很是耐人寻味。例如,《请照照镜子》(1949年1月6日)这篇短文,国民党面对败局致电中共要求和谈,徐铸成将国民党的这种行为看成是小丑的举动,嘲笑他们脸上的血迹没有擦干净却来谈和平,对国民党的这种行为极尽讽刺和嘲笑,请他们照照镜子,将国民党的真实面貌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评论标题既抓住要点,又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徐铸成一生写作过众多的新闻评论,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评论作品。这些评论的标题亦是独具特色,短小贴切、直陈观点表达情感、生动醒目是徐铸成新闻评论标题的主要特色和写作艺术所在,对当今的新闻评论标题写作亦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铸成,贺越明.徐铸成新闻评论集[M].三联(下转第51页)(上接第59页)书店,2011:159-163.

[2]徐铸成.新闻丛谈[M].三联书店,2011:233.

[3]康德拉·芬克(美).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柳珊,51顾振凯,郝瑞,译.新华出版社,2002:98-99.

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 篇8

七、眉目如画:赋予标题以形象风采

形象传神, 声情并茂, 是这类标题的创作追求。作者借助刻画形象反映新闻事实, 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新闻人物或具体事物的形象, 表达人物的情感世界或新闻事实的主题思想, 神态毕肖地刻画人物, 栩栩如生地渲染环境。

国产彩电有了“民族芯”

“小巷总理”邓菊梅

菜头、鱼头、蟹头当了村头

鸡、鸭、鹅大扫蝗

乐呵呵的胖大姐

总书记笑了

彩电有了“民族芯”, 街道办主任成了“小巷总理”, 形象中寓意着骄傲和自豪;专业户“菜头、鱼头、蟹头”当了“村头”, “鸡、鸭、鹅”齐“除害”, 形象中蕴含着主题和幽默;“乐呵呵的胖大姐”、“总书记笑了”, 形象中饱含着神态和个性;标题能够透视事物的本质, 借助事物的个性特征, 加以形象地工笔白描, 生动传神地展示。“乐呵呵的胖大姐”, “大姐”的性格如何?一个“乐”字, 足矣;一个“胖”字, 神了!多一字累赘, 少一字俱损, 形象之力也!这种标题的制作原则是:个性——标题短小精悍, 作者当是惜墨如金, 所以素描人物、状物拟境, 务须抓住事物或是人物的个性特征, 生动之形象之;情貌——“故情貌之变, 足以别吉凶”, 情传神则可以言志, 貌状物则可以达意;诙谐——林语堂说:幽默是“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幽默最富于感情”, 标题行文要有智慧灵气, 切忌呆板僵死;机智机趣, 诙谐之本, 幽默之根。

八、触目成诵:赋予标题以韵律乐感

言简意赅, 节奏明快, 是这类标题的显著优势。这类标题高度地凝练概括, 把新闻价值浓缩在诗句里, 准确生动, 含蓄凝练, 具象深刻, 且句式工整对仗, 整齐匀称, 易于记忆, 琅琅上口, 极富音乐的美感和诗情画意, 绚丽多彩。

香港回归血国耻家祭勿忘告林公

今又清明祭始祖黄帝陵前话统一

连战重返出生地难舍亲情60年

一面国旗两岸情缘

诗的语言, 诗的意境, 诗的形象, 标题以高度凝练的语言, 形象化的词句, 特定的情境, 表达了主题, 渲染了氛围, 让人口口相传, 过目成吟。这种标题的制作原则是:套用——“香港回归血国耻家祭勿忘告林公”显然是套用“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套句”生辉, 有事半功倍的佳效, 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钱塘活水来”、“夜来风雨声屋漏知多少”等等, 这些标题都能给人以美感;借用——根据新闻事实直接引用, 不做任何修改, 比如体现关爱贫困学生的, 题曰“一个都不能少”, 引用电影的名字, 生动有趣;规范——这类标题常常以诗词的样态出现, 故而, 作者要对诗词、对联有所研究, 讲求句式的工整对仗, 尽可能地合辙押韵, 给受众以汉字美和音韵美的享受。但是, 绝不能以文害辞, 续貂涂鸦。

九、目光细腻:赋予标题以具象细节

聚焦细节, 精致入微, 是这类标题的出彩之处。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最具有表现力, 能够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细节描写包括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语言细节和动作细节。

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财政局长却在全省教育会议上酣然入睡

紫金换皇冠香港迈向新纪元

吹灭最后一盏油灯

“酣然”的局长, 一副昏官混官的丑态, “皇冠”的坠落, 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凋零怅然, “油灯”的熄灭, 一派莺歌燕舞的繁荣气象, 观察细微, 表意细腻;我们常常看到“我省 (我市) 最后一个无电村通电”之类的标题, 很直白也有新闻点, 但是总觉得少了一点意蕴, 少了一点创意, “吹灭最后一盏油灯”, 用“吹灭油灯”这个细节, 形象传神, 十分贴切;香港回归, 可以写的太多, 然而, 聚焦“皇冠”的“离去”, 可谓一个细节胜过万语千言。这种标题的制作原则是:神韵——举手投足, 一颦一笑, 都是细节, 然而必须遴选最具象征意义、个性价值的细节, 赋之神韵, 以一当十, 使细节价值准确地体现折射主题价值;细致——刻画形象, 捕捉动作, 要细致入微, 素描人物要入心入肺, 刻画动作要入肌入理;精确——观察事物的视角要新颖开阔, 能够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难察, 一叶知秋乃是精确的要旨。

十、横眉冷眼:赋予标题以碰撞对比

聚焦矛盾, 震慑人心, 是这类标题的表现手法。作者善于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事物、现象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强化新闻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标题是整个新闻的“先遣军”、“突击队”, 开篇就发起强攻, 硝烟弥漫, 火花四溅。

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

山东牛腿沟三天排污三个样

王志:18年“还债”18万棵

减负, 为何“冷了学校, 热了家教”

“新”月饼, “陈”馅料, “冷”了学校, “热”了家教, 对比的色彩十分浓厚。对比是人、事物或是现象的本质的比较, 曝光矛盾, 亮相对立, 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 使受众怒其所怒、恨其所恨、思其所思, 从而在不言自明中表现了新闻的主题。对比的手法有许多, 缘于新闻标题简洁鲜明的特殊性, 对比的手法不易太过复杂, 这种标题的制作原则是:比人——“王志:18年‘还债’18万棵”, 通过人物形象前后的不同肖像、动作、心理、神态的刻画, 来反映人物形象, 表达爱憎;比事——“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 聚焦善恶, 对立美丑, 产生碰撞, 形成反差;比理——“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借助人或是事物阐述一种理念、一种思想, 能够给人以深邃的哲学启迪。

十一、望眼欲穿:赋予标题以思辨悬念

触发联想, 激发想象, 是这类标题营造的氛围。标题以疑问或是反问的形式“设悬”, 给受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目的在于引发受众的兴趣;悬念和思辨往往是结伴而行的, 因而又能激发受众的思考;这类标题寓意深刻, 有的色彩凝重, 玄机重重, 危机处处, 严肃厚重;有的强烈发问, 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旗帜鲜明。

凤凰为什么折断了翅膀

70亿维修基金的困惑

民主村“民主”吗?

修公路还是修数字

这条“龙须沟”还要臭多久

“凤凰”、“70亿”是设置悬念, 意在引导受众予以关注, 去思考“翅膀”是怎样“折断”的, “困惑”究竟在哪里;“民主村”、“修公路”、“龙须沟”是直接反问, 意在调动受众的情绪, 压制“民主”的丑闻如何、“修数字”的荒唐怎样、“臭多久”还要多久。这些标题, 尽管设置了悬念, 但是重在思辨, 所以它的表意是清晰的, 立场是鲜明的, 导向是正确的, 强化了新闻事实, 渲染了新闻主题。这种标题的制作原则是:设悬——审视新闻事件, 凝练主题思想, 然后把它融注在一个疑问之中, 悬念要设置得含蓄巧妙, 有深度有厚度;思辨——悬念要有浓厚的思辨色彩, 倘若薄如纸淡如水轻如鸿, 其新闻的吸引力、思想的冲击力将大打折扣;强烈——一般说来, 这类标题都是以问句的形式出现, 句式短促, 语气强烈, 不含糊不缠绵不暧昧不犹豫, 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 表明了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十二、眉目传情:赋予标题以鲜明情感

情感浓烈, 遣辞张扬, 是这类标题的主要手段。标题直击事物的本质, 或赞扬歌颂, 或讽刺否定, 态度鲜明, 直截了当, 酣畅淋漓, 痛击丑陋, 放歌善美, 能够极大地刺激视听, 感染情绪。

村支书被“撅”了

教师出工资领导出政绩

想要通知书先拿十万来

千古第一招皇粮不再交

一个“撅”字体现了村民的愤怒, 活灵活现;一个“出”字描画了昏官的丑态和肮脏心理;一个“拿”字道出了学府的强权, 霸道蛮横;一个“千古”极尽了喜悦的赞美, 喜极于泣。标题直抒胸臆, 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让人感到舒心开心、解气煞气。这种标题的制作原则是:鲜明——标题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情感充沛, 所恨所爱绝不遮掩, 矛头所指, 掌声所送, 指向明确;冲击——句式语气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能够给人以事实的震撼, 情感的渲染;焦点——标题要善于抓住矛盾的焦点, 或比喻或比拟或象征或夸张, 集中火力, 单兵突击, 用词越少越好, 铿锵有力, 印象深刻。

十三、别具慧眼:赋予标题以新奇趣味

求新求趣, 追求陌生, 是这类标题的思维模式。这类标题是标准的软新闻的写作手法, 新闻题材重大, 主题意义深刻, 然而, 作者慧眼别具, 开口极小, 导入主题, 新颖有趣, 视听感受轻松活泼。

“掌上宝”种水稻

如此兴省出实招百万别墅赠院士

小账本里看巨变

摘下虚假星赢得百姓心

科学种植要说的有许多, 标题以“掌上宝”切入, 形象生动;尊重人才是大体裁, 标题以“赠别墅”来指代, 十分具象;巨变有若干写法, 标题以“小账本”来透视, 细腻有趣。这种标题的制作原则是:象征——“大殿者, 官府之形象也”描绘或表达事物具体而又生动, 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感染力的生活图画。标题所用于借代的事物务必要有典型的象征意义, 能够以小敌大, 小中见大, 起到窥斑知豹的作用;新颖——标题切口务必精巧别致, 视角独特, 小巧玲珑, 新颖生动;有趣——说风说水说山说人说事, 比喻新奇特别、与众不同, 令人耳目一新。

十四、目瞪口呆:赋予标题以幽默讽刺

春秋笔法, 入木三分, 是这类标题的标志笔法。“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幽默, 主要指文笔活泼、趣味深长, 常常引人发笑, 使人在笑声中悟出道理, 亦庄亦谐, 引人深思。讽刺, 是指在批评某种不合理现象时, 抓住对象的特征, 运用夸张、烘托、反语等手法给以嘲笑和鞭挞。

四个月没死人村主任丢了官

村村有井户户没水

黄牛“美”了农民“毁”了

月亮公司月儿圆

电视新闻标题要“画龙点睛” 篇9

当前, 许多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标题的撰写不以为然, 每次采访回来, 首先想到的是导语怎么写, 然后再考虑正文如何表达, 至于标题, 甚至随意对付一个了事, 甚至有的交稿时标题处还空着, 让编辑们制作, 凡此种种, 导致目前电视新闻的标题“假大空”的多, 单调乏味的“公式化”、“程式化”的多。如, 播发会议新闻便是《省委×届×次常委会议召开》, 或《我省召开××会议》, 成就报道多以《××城市魅力水乡》, 《××公司重振企业雄风》为题。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标题”, 观众早已厌倦。

会议新闻的标题如此, 就连本身生动有趣、新奇感人的社会新闻, 很多标题起得也了无生机, 索然无味。好人好事多以《雷锋式的好少年———×××》, 《××拾金不昧物归原主》为题, 忽略淡化了事件本身的感人至深之处。

增强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艺术性。首先要做到求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 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 自然要不断出新。制作电视新闻标题, 首先要做到求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 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 自然要不断出新。以往各省市电视台报道“两会”, 很多都使用《我省“两会”胜利召开》之类的标题, 而这样的标题往往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南省电视台记者在河南省“两会”召开之际, 就将这一盛会与盛世结合起来, 制作了题为《盛世逢盛会, 盛会动人心》的电视新闻, 而在报道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 也没有按常规《两会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而是制作出标题《三十年沧桑巨变看发展豪情满怀》。在“两会”期间, 河南省电视台的新闻标题都抓住了人心, 耐人寻味, 在观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其次要做到求动。在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 恰当地使用动词, 会使新闻标题更富有动感、富有感染力。新闻标题的生动, 要求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 来表达最确切、最具体的个性化形象, 从而让新闻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如河南省电视台报道乡镇实施人才战略的新闻《让“框框”从墙上“走”下来》, 一个“走”字就生动地表现了郑州市打破选拔人才的条条框框, 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好做法。此外, 还有报道通村公路建设的标题《“挤”出钱铺在公路上》等等, 这些新闻标题都比较生动, 从而让观众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第三要做到求变。当前有一些电视台新闻标题有不少都是千篇一律, 一个面孔对观众, 给人感觉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据笔者调查, 某市有一天的电视新闻标题前三条竟然全部是某某领导在某地调研, 后三条全部是某地召开什么会议。可以想象, 这样的新闻标题, 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什么心理, 新闻“三贴近”又何以体现?事实上, 对于这样的新闻标题, 大可开动脑筋, 适时求变。如河南电视台报道护士节表彰会的新闻标题《今天白衣天使唱主角》, 报道庆“五一”的新闻标题《身边的清洁工》, 报道省领导慰问教师的新闻《尊敬的老师, 你们辛苦了!》, 这些新闻标题都不落俗套,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要做到求趣。尤其是对社会新闻的报道, 要在新、奇、趣、巧上下功夫, 如巧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格。我台记者在一养鸡场采访禽流感防治工作时, 无意间发现一枚特大鸡蛋, 打开后发现蛋中还包裹着一个鸡蛋, 就制作出标题《特大鸡蛋大如梨, 蛋中有蛋真神奇》;去年教师节期间, 河南电视台报道了一位从教三十年, 至今仍然站在讲台上的全国优秀教师。每年教师节期间, 她都会收到国内外学生寄来的鲜花和祝福。深受感动的记者就用了毛泽东的《咏梅》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作为标题, 道尽了她桃李满天下的自豪与幸福。

总之, 除了时政新闻和会议新闻以及要求庄严、正规的一些政治性很强的重大会议, 如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之外, 其他会议的新闻标题应尽量制作得具有新鲜感, 要更具体、更生动, 也更吸引人。社会新闻的标题则应丰富多彩, 不拘一格, “求奇避平, 求新避旧;求通俗调皮, 避艰涩呆板;求形象生动, 避抽象干瘪”。另外, 比喻、比拟、借代、象征、排比、对偶、双关和反语等修辞手法在标题中都大有用武之地, 只要运用得当, 就能使标题新颖, 生动、醒目。好的新闻标题,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就好比一个演员盛妆出镜, 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 往往就是记者提炼新闻精髓, 一言达佳境的过程, 而这需要记者不懈学习, 注意积累、长期实践, 才能制作出上好标题。■

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 篇10

1 电视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来源

流行语就是某个时段产生的某一语言或者言语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复制应用并广泛传播或蔓延, 它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它通过网络等不同的媒介被受众群体所认识、运用、进入受众群体的记忆, 并非常快的速度向周围的空间扩展, 并迅速渗透到受众群体现实生活的语言交际中。

1.1 网络词语的运用

网络新词是网络交流中除了正常的语言外, 人们用自己喜好的方式在网上充分表达思想、情感时而衍生的网络流行词。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 苹神马、马上有、马年如约而至、马上有钱……这些网聊新词, 在被人们使用的过程中, 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继而成为部分电视新闻标题中的常用词汇。

1.2 行业用语的借用

行业用语是指每个行业的专业术语。这些行业用语的词义得以引申, 在不同的语境中, 会表达出不一样的新意。如:物理学中的用语———“充电”, 本指电源分别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上使它获得的电流能力, 现在常常用来比喻增加自身专业知识, 以及素质修养的学习。“曝光”一词的本意是指照片底片感光纸感光、显影的过程, 而, 现在却经常把“曝光”一词用来比喻把幕后的、不为人知的隐蔽事物公开出来。戏曲俗语:亮相, 体育用语:叫停, 等行业用语, 其此意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使用这些行业用语, 能使事物本身的意思表现的更加形象, 生动, 加之, 其逐步取得的全民性, 使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其更是青睐有加。

1.3 文学作品的仿拟

当下一些经典的影视剧名、流行歌名、畅销书名和台词、歌词等, 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裸婚时代、新恋爱时代、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等等, 这些词句, 由于其本身著作的热播和热销, 迅速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 同时, 其流行语也火速在社会流传开来, 被广大受众群体所熟知喜爱。由此, 将这些妙趣横生, 被人津津乐道的影视流行语嫁接到新闻标题上, 不仅生动形象的概括了新闻的整体内容, 还使原本严肃的新闻增添了几分幽默诙谐。

1.4 缩略语及外来词的影响

缩略语是缩短或省略的部分语言, 它的结构紧密, 能够运用自如。如:“动漫、足彩、速递、商机、医改、减负、城管、环保、考研”等等, 这些词语其本身所具备的简洁高速的特点, 极大的顺应了当代社会生活中所追求快节奏的要求, 也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2 电视新闻标题中流行语运用的效果

2.1 满足了电视新闻标题用语的可读性

受众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70%到80%来自新闻的标题。新闻的报道的第一主旨就是, 用简洁凝练、通俗形象的语言来介绍新闻的内容。而许多流行语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生僻难懂的概念的通俗化作了解释, 也是对内容复杂、含义深刻的社会事件的简洁概括。如, 把违背办事原则叫做“越轨”, 把欺骗、愚弄别人叫做“忽悠”, 把双方对阵比拼称为“PK或VS”等等。这些词语或句子早就已经被受众群体所熟知, 将它们运用到电视新闻的标题中, 使电视新闻标题所要表达的意思, 针对性更强, 幽默性更高, 新奇性更加突出, 这种对受众群体视觉和思维的上的冲击, 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新闻标题模式, 又能使受众群体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5000 元头疼偏方六询老汉被‘忽悠’”, 观众一看到这一标题, 首先就知道, 六旬老汉已经被人骗走了5000 元钱, 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欺骗, 让人为老人的受骗深恶痛疾。这样的标题醒目, 让人看到标题就知道事件的基本概况, 较为容易理解和接受。

“广南县春节餐饮消费‘光盘行动’成新风尚”, 该电视新闻标题里的“光盘行动”,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县餐饮行业的节俭风尚,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紧紧围绕中央的节俭精神, 全县人民正在争着去付诸行动。

“里夺村给村干部兑现‘年薪’”这一标题, 一个普通的村干部还有了“年薪”收入, 就像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一样, 给人的感觉就是该村很特别注重发展模式, 要聘请到有经验的村干部来管理才行。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学校在行动”这一标题和正在广泛热播的“舌尖上中国”很类似, 容易给受众理解接受。

2.2 使电视新闻标题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

生动俏皮、幽默诙谐是流行语所具备的普遍特点, 对于读者来说, 流行语的结构模式既为广大受众群体所熟知, 又要不失新意。模仿流行语做电视新闻标题, 给受众带群体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让人眼前一亮, 回味无穷。

例:“开学第一课:将节约进行到底”中的“将节约进行到底”, 模仿了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将爱进行到底”, 重点说明了“开展节约”工作重要性, 也表明了工作主体的决心和意志。

“壮乡广南‘牛王争霸赛’精彩上演”里面的“牛王争霸赛”这个电视标题模仿了体育频道里的“争霸赛”一词, 给人的感觉就是壮乡广南举办的民族民间斗牛比赛活动精彩纷呈, 值得很多的外人去观看去领略一番风景。

“暑期书店迎来学生潮充电放松两不误”里面的“充电”一词, 既表明了学生利用暑期的有利时机来为自己补充知识, 也表明了学生的积极好学态度, 值得借鉴。

3 总结

上一篇:生态学原则下一篇:小组合作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