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2024-04-24

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共15篇)

篇1: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第一季度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

分析报告

(塘川镇2011年3月)

3月24日,在镇三楼会议室召开我镇第一季度社会稳定和治安形势分析会。

参加单位有:镇党委、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队、法庭。

一、社会稳定工作情况

本季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六次,受理矛盾纠纷92起,直接调解88起。全镇社会稳定,无重特大事件发生。

二、刑事案件情况

全镇发生刑事案件4起。

三、治安案件情况

全镇共发生治安案件11起,民事纠纷29起,救助3 起,其它2起。

四、有组织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情况

本月未发生有组织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

五、交通和消防情况

未发生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

六、反邪教工作情况

经排查我镇无邪教分子

七、信访工作情况

本月份无重大上访隐患。

五、当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殴打他人、伤害、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等案件较多,年龄结构偏轻.六、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对工地、旅社、美容美发厅等犯罪分子易于藏身之处开展清理清查活动,消除治安隐患。

二、强力组织严打活动开展破案和抓苗头逃攻坚战,提高打击震慑力度。

参会人员:师成祜王贺张占梅李海军星全鸿。

塘川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2011年3月24日

篇2: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在春节两会期间,我乡迅速行动,精心研究部署,认真抓好排查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动员部署,制定出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排查,摸清基本情况,针对本乡可能发生的盗窃、赌博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切实掌握本乡治安乱点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进行排查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打击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对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违法犯罪活动,适时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坚持打防相结合,完善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强化社会面巡防管控,提高打击现行犯罪能力。

我们还采取了即要立足当前,打防管控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又要看眼长远,创新思想理念,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两手”抓,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治安问题,确保本乡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城上乡综治办

2010年4月26日

城上乡第二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这个季度全乡的治安秩序总体平稳,无刑事案件的发生,未发生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治安案件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本乡的做法是:开展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排查突出的治安问题,安全隐患,社会治安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和基本信息,要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对各项治安信息的收集工作,经常对社会治安形势进行分析,才能对社会治安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同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各单位、村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并加强治安巡防和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治安工作排查机制,使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人员,限期解决问题,有的还要挂牌督办,重要问题领导包案。

根据排查出来的治安问题,及时开展整治,继续开展“扫黑除恶”和“二抢一盗”犯罪的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打黄打非”和禁赌斗争,扫除社会丑恶现象,预防和打击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

城上乡综治办

篇3:一季度中国红木进口形势分析

(1) 一季度红木进口同比下滑, 反映当前市场需求的有限, 同时国内原材料市场库存的大量释放, 对国际市场的原材料需求进一步下火。

(2) 一季度进口成交价的下滑, 一方面是供需矛盾的结果, 另一方面则是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 当前进口红木材质、树种等级的下降。

(3) 从进口来源地来看, 非洲地区红木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反映市场在中低档红木树种上的需求稳定, 以及“南洋”地区红木形势的进一步收紧。

(4) 从进口省份与进口海关来看, 上海红木进口较为稳定, 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 也是市场成熟度度表现;而云南地区进口变化较大, 一方面是受一季度东南亚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行情的变化对云南红木进口冲击较大。

篇4:一季度湖北价格形势分析

一、价格运行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CPI)稳中有落。3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由升转降,降幅0.8%;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9位(从高到低排序。去年同期为第12位)。

综合分析,预计二季度湖北省居民消费价格仍将平稳运行,但涨幅会略有扩大。

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跌。2013年2月以来,湖北省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1.7%(去年同期为持平),比全国平均降幅小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2.3%,较全国平均降幅大0.2个百分点。分月看,工业生产者价格跌势未止,甚至还在加剧。前3个月,出厂价格(PPI)同比分别下跌1.5%、1.6%和1.9%,购进价格(IPI)同比分别下跌1.6%、2.4%和3.0%,跌幅双双逐月扩大。

导致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速减缓,社会总需求增长不快,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平稳,略有下滑。初步预计,二季度湖北省工业生产者价格仍将低位运行,但降幅会逐渐收窄。

农资价格水平略低于去年同期。一季度,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2%(去年同期上涨6.5%)。农资价格略有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煤炭等上游价格大幅下降,带动化肥价格下跌明显。1—3月份,全省化肥价格同比下跌5.7%,而去年同期为上涨10.8%。二是生猪价格下跌较多,带动产品畜价格总体下滑。目前,全省平均的仔猪收购价、肥猪出栏价仅分别为每公斤21.82元和10.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都在20%以上。受此影响,一季度全省产品畜价格同比下降了3.3%。此外,种子价格涨幅回落也是原因之一。随着化肥、农药需求量的增加,预计农资价格在二季度会呈小幅上升态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跌,显示经济正在转型升级,社会总需求还不够旺,工业经济增长还相对乏力。

二是生猪价格下跌较多,养殖场(户)亏损严重。去年12月中旬以来,湖北省生猪价格持续下跌。4月8日,全省平均的生猪出栏价已跌至每公斤10.5元,猪粮比价已降至4.2:1。相关部门的资料显示,目前养殖场(户)每销售一头肥猪要亏损400元以上。

三是菜价波动较大,地区间也不够平衡。1、2月份,受节日等因素影响,全省鲜菜价格连续大幅上涨。与上月相比,分别上涨13%和10.4%;3月份,因天气晴好,上市增加,菜价环比下降8.9%,波动幅度较大。地区间的差异也较大。一季度,全省鲜菜价格同比上涨4.8%。

三、工作建议

一是抓住当前时机,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当前,国内和省内市场物价都比较平稳,是推进价格改革的有利时机。从近几个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等先行指标运行情况,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价格改革,特别是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用好价格这个最灵敏、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工具,进一步提高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和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加快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和改进生猪市场价格调控。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生猪出栏价、猪粮比价均已降至多年以来的最低点。按照国家要求和湖北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规定,启动实施猪肉收储等调控措施是必要的。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调控的实际效果,我们还建议积极探索改进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建议组织开展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就是通过给予适当的保费补贴,鼓励养殖场参与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用价格保险来稳定养殖场(户)的收入预期,进而稳定生猪生产和价格。这是一种间接调控,减少了对生猪生产和价格的直接干预,有利于让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建设,减缓菜价波动。要进一步细化、硬化“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严格落实菜地保有量,切实加强设施蔬菜建设,不断提高本地蔬菜的自给率。

篇5:学校治安形势季度分析报告

治安形势季度分析报告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综治委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精神,切实把综治工作当成一件持久的大事来抓,现将近期治安形势报告如下:

一、我校治安状况总体平稳

我校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安全隐患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安全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值班值宿人员能遵守时间,按时上岗,勤勤恳恳做好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法制课的宣传,配合派出所、综治办开展了周边环境治理,按照群防群治的工作方针,建立了安全防范体系,做好节假日期间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和校内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领导带班制专人值班制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事故发生。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学校安全工作拭目以待,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面临的问题不少,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杜绝发生事故,是一条基本的指到思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少数教师综治和安全工作意识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二是由于学校经费不足,安全设施还不健全,学校的安全防卫、消防安全器材配备不全;三是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有待加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安全法制宣传力度,一是层层召开会议,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的综治、安全工作文件,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力求做到人人知晓,个个明白,并响应号召,自觉遵守。

2、是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标语、墙报、知识竞赛、图片等形式,把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3、是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活动,力求把综治、法制稳定等有关精神辐射到每一个角落。围绕“综治”、“严打”、“禁毒”、“消防”、“法制”“交通”等不同的主题进行宣传。

4、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贯彻创建意见,严格按照教育局、综治委的安排和规划,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根据“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综治方针,既积极主动配合公安、政法部门的“严打”等专项治理工作,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起预防机制,对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随时做到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

5、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集中专项整治工作。以维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立足点,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切入点,取缔和清理校园周边的违法违规经营的饮食摊点等,加大校园内及周边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学生的自防意识和抵抗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宣传、贯彻上级有关综治文件精神,在加强法制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周边环境的治理的力度,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努力促进全年综治工作目标的实现,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我市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大同市卫生学校2017(夏季)

治安形势季度分析报告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综治委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精神,切实把综治工作当成一件持久的大事来抓,现将近期治安形势报告如下:

总体来看,学校社会治安良好,营造了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无任何火灾或火警,无责任交通事故,外出活动无交通意外事故,无毒品侵入校园,无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无重大疫情,无传染性疾病流行,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非正常上访事件、无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确保了我系统的安全稳定。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安全保卫制度,安全管理细则,与班主任及相关教师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对现有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排查、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安全隐患,并对学校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督促检查,做到警钟长鸣。为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局在每月召开的校长例会上每次都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安全工作作为校长例会的“口头禅”。在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班主任具体负责,共青团、少先队、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形成了学校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大事小事有人管的局面。

大同市卫生学校2017(秋季)

治安形势季度分析报告

一、加强对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切实加强对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领导。并要求学校要认真吸取恶性案件的教训,切实加强校园安保工作,严防涉及校园中小学生的恶性伤害案件发生。

二、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学校签订的维护安全稳定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目标责任书为依据,严格落实校长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三、加强校园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充实、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一次针对洪水、火灾等灾害性事故以及治安防控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四、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通过演练、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校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等常识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学生的防暴力、防拐骗、防劫持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遇险逃生能力。

大同市卫生学校2017(冬季)

治安形势季度分析报告

一、不断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学校积极主动与当地综治部门、公安派出所、学校法制副校长联系,及时对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治安、交通等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摸,对学校不稳定因素进行梳理。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有效地防范措施,确保校园安全,对各类难以根治的隐患进行跟踪管理,通过教育、管理、保障等多措并举,千方百计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和保证校园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二、加强校园尤其是校门口安全管理。学校安排值班值勤人员,加强对重点时段、学校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全巡查力度和密度,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学校还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参与学校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交通安全设备和警示牌逐步健全。同时,学校加强门卫防范工作,根据政府要求,安排校园安保人员,建立健全外来人员准入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精神病患者、来历不明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内,发现形迹可疑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和派出所。

三、加强“技防”建设,增强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学校已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增强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制造事端。

四、健全督查考核奖惩机制。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为重点,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考核评估细则》,把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结合起来,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强化督查指导,确保安全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篇6: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一季度)

2012年1—3月,公司紧紧围绕我公司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盟市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坚持“预防为主、打防并举、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为原则,充分调动公司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继续推进“平安单位”活动的开展,保证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将综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公司把维护社会稳定及综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明确了公司主要领导为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综治工作体系,并落实了责任制,纳入了目标管理。党委把综合维稳工作日常工作,年内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任务、职责和工作措施,使这项工作从始至终都有人抓有人管,落实到了实处。

二、健全落实了综治维稳责任制。各基层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党总支、基层党委书记具体抓,实行了分工负责,分片包干。同时,还为综治领导小组配备了兼职人员、经费、通讯工具等,使综治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经费,确保综治工作顺利开展。

三、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调解及时得当。今年没有出现一起群访事件。今年,我们对重点部位进一步加强了防范、加大了投入,仓库、办公楼都更换了消防设施,制定了切实的防范措施,并抓好落实,保证了这些重点部位重点部门的安全。全年无一火灾、治安灾害和安全事故发生。

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宣传,我们以创建安全文明单位为载体,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综合治理宣传,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了宣传、文体娱乐活动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作用。

虽然一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安全标准化推进不够平衡、隐患排查治理不够彻底等问题,亟待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和解决。

下一步,公司将采取四项措施,严格控减各类事故的发生,为公司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具体职责,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协调解决影响稳定的重大问题(包括群体性事件、已出现的重要事件、排查出的影响稳定问题和重大矛盾及信访隐患);分管领导要抓好综治维稳具体工作的组织落实,重

大节庆日、敏感日、重要活动时期要召开专门会议,部署维护稳定工作。

二、要继续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各单位要完善机制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进一步健全规范工作台帐。凡在我公司的施工单位,不论大小,要一律签订综合治理责任状。各支部要同班组签订综治责任书,实行级级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层层有把关,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三、研究出台《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惩办法》及细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各单位要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年初有目标、季度有汇报、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坚持每月召开综治工作分析例会。公司综合治理办要加强检查考核力度,实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核检查,严格执行综治一票否决制,将奖惩制度纳入全年各阶段工作中去。

篇7: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一、认真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针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排查不稳定因素,如:家长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及时四加以引导,清除在萌芽状态,各班级都开展了主题队会,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不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不得洗澡,清除安全隐患。

二、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程,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开展法制课和法制讲座。

三、积极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助权、助学活动。

四、存在问题及要解决的问题。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在交通要道口无学校标志,过路无斑马线。

五、措施:

1、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彻底铲除校园门口违法经营摊点。

2、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制度、人员、措施四落实。

3、做好本部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话解各种不安定因素,预防社会性事件和群众性事件的发生。

4、加强教职工及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5、加强要害部位、重要物件和贵重物品的管理。杜绝和减少被盗、被抢案件以及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篇8: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今年一季度, 各地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努力实施各项促进就业政策, 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第一, 城镇就业稳步增长, 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月-3月,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 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900万人) 的34%, 比上年同期多增加1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3万人, 完成全年任务 (500万人) 的2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万人, 完成全年任务41%, 比上年同期多增加1万人。

第二, 失业率略有下降, 失业者平均失业时间有所缩短。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大城市 (含所有辖区) 劳动力调查, 2月份调查失业率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02个和0.5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04个和0.79个百分点。2月份, 城镇失业者平均失业时间比上月减少0.5个月。

第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扩大, “招工难”问题基本缓解。春节后, 农村劳动力外出数量迅速增长, 到3月中旬, “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缺口已显著下降。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 (用工需求人数/求职人数) 为1.07, 比2月中旬下降0.04;入粤农民工达到839万人, 为节前返乡数的92.2%。江苏省求人倍率已降至0.95, 2524家企业用工178万人, 到岗率达到94%。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求职已超过1000万人, 春节后返岗比例达到95%。

第四, 高校毕业生就业势头较好, 岗位需求有所增加。据教育部反映, 近两个月来, 到高校招聘的企业和岗位数量均比往年有所增加。

影响就业的问题仍需关注

今年, 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开局良好。但是, 仍有一些影响就业的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就业总体形势仍很严峻。一方面, 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按现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和政策促进就业能力, 年度可新提供城镇就业机会 (包括补充自然减员) 一般在1200万个左右, 而今年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数将超过1400万人, 供大于求约200万人。在农村, 还至少有9000万 (按劳动时间计算) 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另一方面,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的职业技能素质不匹配、地区分布不均衡、季节性劳动差异大等问题更加突出。

第二, 国外一些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政局动荡, 对我国国内和境外就业造成不利影响。近期, 日本地震、海啸灾害造成大批电子、机械、汽车等企业停产, 严重影响我国众多关联企业核心零部件的进口和整机生产, 对相关企业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北非西亚地区的利比亚等国政局动荡, 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造成严重影响。今年1月-2月, 我国在非新签合同额34.7亿美元, 同比减少53.2%。2月末, 我国在非各类劳务人员已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8万人。

第三, 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下半年, 将有660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 (比去年增加近30万人) , 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及“两后生”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今年将新增约800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转移就业形势仍较严峻。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的加速推进, 受影响企业职工、失地农民等新增就业困难人员也将增加, 就业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第四, 劳动关系不协调、就业不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动者权益受损害问题增多, 特别是一些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企业, 规避企业责任、同工不同酬现象频发, 职工权益更加难以保障。另据调查, 近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约有1/3属灵活就业, 大多从事工资低、不稳定的临时性工作, 劳动权益保障性差。

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

下一阶段, 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统一部署, 结合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 切实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就业的影响, 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确保今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第一, 积极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更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带动就业。加强对资源城市、大小兴安岭林区等发展劳动密集型接续产业的支持力度, 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实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 增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增加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

第二,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 抓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在继续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的同时, 要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 增加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点。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提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就业岗位需求能力。加强创业培训, 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

第三, 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加强就业服务,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引导和服务,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 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

第四, 落实并完善财政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政策, 着力做好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等工作。加快2011年423亿元就业专项资金拨付进度, 加强政策宣传, 切实将政策落实到新纳入人员。完善财政就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做好国有及大集体企业破产改制、淘汰落后产能、资源枯竭地区、库区和生态保护移民、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安置工作。

第五, 加强城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保服务设施建设, 增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制度, 加强培训体系基础能力建设。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加大市场准入、场地安排、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力度, 促进更多劳动者以创业带动就业。

篇9: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

1.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24万人,环比增长38.74%,同比下降7.24%。

2.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9万人,环比增长57.69%,同比下降10.50%。

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97万人,环比增长76.36%,同比下降7.62%。

4.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6%,有效控制在4.5%的范围之内。

5.新增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0.14万人,环比下降62.94%,同比下降20.90%;实现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0.25万人,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0.75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 41.19万人次,环比增长347.23%,同比下降6.58%。

(三)人力资源市场供求

1.需求总人数53.66万个,环比增长85.57%,同比下降9.61%。

2.进入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37.4万人,环比增长79.89%,同比下降1.70%。

3.求人倍率为1.43,环比增长2.87%,同比下降8.33%。

(四)职业培训

1.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2万人,环比下降56.82%,同比下降45.21%。

2.岗位技能提升培训0.08万人,环比下降86.44%,同比下降81.82%。

3.创业培训0.34万人,环比下降66.67%,同比下降58.54%。培训后实现就业1.96万人,其中创业培训后当期成功创业0.07万人。

二、形势分析

(一)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环比均有所增长,而同比则下降

同比下降的原因:一是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一些企业减少产能甚至停产,新上项目放缓投资步伐,导致减员、员工流失等现象;二是广西工业、投资、财政、外贸等主要指标增速同比均出现下滑,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人口红利”下降,广西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与去年同比有所减少。

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比下降还存在以下原因:一是这部分人员技能素质低,就业期望值较高,当岗位不能满足就业期望值时,宁愿不就业;二是改制后的原国有企业的“4050”人员有部分已达退休年龄,该类人员就业人数自然减少;三是受就业观念影响,大多数人员仍希望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愿到企业或个体户经济组织中就业,比较依赖于从事公益性岗位。

(二)实现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两个指标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

原因:一是参加4月份广西的公务员考试;二是就业观还没有完全转变,往往会选择职业声望较高的岗位,缺乏职业平等和吃苦耐劳的意识,不愿意到普工岗位和边远的地区工作;三是就业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特别是校企对接以及校企文化交流还有待加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比增长、同比下降

环比增长的原因:2012年第四季度临近年末外出人员较少,部分有意向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愿在此时段外出务工。2013年第一季度是广西外出人员务工传统旺季,春节过后大量农村富余人员外出就业,形成新增转移就业的高峰,环比增长较大。

同比下降的原因:一是广西“人口红利”下降,导致2013年第一季度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总人数同比下降;二是有相当数量人员外出就业意愿减少,导致同比下降。

(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环比增长、同比下降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环比大幅度增长,反映了年后大部分单位用工需求量增加。供求同比下降且下降比例接近,说明广西就业供求状况整体较为稳定。

(五)职业培训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

原因:一是许多未就业人员在节后匆忙外出城务工;二是新增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培训组织机构未能有效组织培训;四是基层特别是县(区)一级定点培训机构少且培训工种单一,无法满足培训需求。另外,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得不到有效开展主要是企业对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的意识不强。

篇10:第二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一、形势分析

1、本季度可防性案件1起,盗窃案3起,此类案件多发生在半夜,据报案情况分析,天气热,门窗没关好,疏于防范。

2、化解矛盾纠纷8起,成功调处8起。

3、盗窃案一起。

二、存在的问题

1、人员和资金问题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辖区的治安稳定发展。

2、宣传力度不够,应加大力度。

三、工作整治情况

1、集中排查调处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排查安全隐患。

2、社区4050人员和社区民警排查流动人口3次。

3、安排社区4050人员夜间巡逻。

剑西社区

篇11: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今年1—3月,XX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下,开展了一系列深入扎实的工作,并收到了实际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工作效果

(一)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街道、社区居村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

(二)建立了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为深入扎实开展工作提供了经费保证。

(三)对复杂场所、重点部位、校园周边环境的进行了集中排查整治,使一些有明显影响治安稳定的隐患得到了有效整改。开展了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并针对XX酒吧集中、人员复杂的现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

(四)认真开展了对村道路、水库、地质灾害、建筑工地、消防、森林防火、农房防火、烟花爆竹、压力容器、特种行业等安全检查,一些有影响安全的隐患得到了有效的排除。

(五)加强了对城区治安巡逻队巡逻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强化了巡逻时间、巡逻密度、巡逻效果三到位;强化了公安派出所对各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六)加强了对重点人口的监控、管理及帮助教育转化工作。

(七)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及抓早、抓小、抓预防、抓及时处理等,切实加强了对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使各类矛盾

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

(八)深入开展了禁毒铲毒工作,按月开展毒品种植踏查,畅通信息渠道。

通过以上深入扎实有效的工作,目前辖区治安稳定,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无矛盾纠纷积压,居民安居乐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居(村)综治站长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对基层综治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二)基层派出所人员少,警力不足,警务进社区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三)1+X联防网络建设缺乏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工作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加强居村综治工作站的建设,配强站长,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工作经费,千方百计地打牢基础。

(二)认真组织对综治站站长、人民调解员、治安主任、安全协管员、综治特派员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及业务能力。

(三)强化对城区治安夜巡队的管理,重点加强对治安重点区域的巡逻,确保辖区治安形势安全。

篇12: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整个二季度,我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努力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全力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整个二季度我镇没有发生任何治安和刑事案件,有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二季度全镇社会治安整体形势发展良好,主要表现在: 1、2、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未造成不良后果。全镇社会稳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全镇在二季度没

有发生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3、全镇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社会呈现和谐平安的新

气象;

4、全镇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整体形势良好,今后的工作仍需努力,主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加强:

1、积极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充分

发挥村级综治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和减少因处置不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2、加大“平安坊前”创建力度,积极发挥村级平安意识-1-

中心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3、做好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学校

安全。

4、由于长时间干旱,极易发生火灾,进一步加强野外用

篇13: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1 当前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

1.1 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价格保持上涨, 效益有所增加

1.1.1 生产形势。

当前生猪生产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生产保持平稳发展。从全国来看, 据农业部监测, 2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44亿头, 同比增长0.18%, 环比减少0.22%;能繁母猪0.47亿头, 同比减少3.27%, 环比减少2.1%。从省内来看, 行业快报显示, 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同比增长3.84%;季度末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47%。二是生猪散养户继续减少, 适度规模养殖户持续增加。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逐渐转好, 农民工工资上涨, 生猪养殖市场、疫病风险加大的背景下, 更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 四川省农村散养户进一步减少。据初步统计, 2010年全省生猪养殖户1118.84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58.8%, 比上年减少102.67万户, 减少8.4%, 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0.61万户, 比上年增加4.38万户, 增长16.70%。对全省26个农区县260个村定点监测显示, 2月底养猪户比重为35%, 同比减少3.63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0.8个百分点。三是生猪屠宰量保持稳定。据商务部公布资料, 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场1~2月生猪屠宰量3786.8万头, 同比增长1.57%, 据省商务厅监测, 四川省规模以上屠宰场屠宰生猪361.45万头, 同比增长0.46%, 数量保持稳定。

1.1.2 市场价格。

今年以来, 四川省生猪价格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 总体呈上涨态势, 但与以往年份走势大相径庭。按照以往规律, 春节后生猪价格会有所下跌, 但从前三个月来看, 四川省活猪、猪肉价格稳中略升, 仔猪、母猪价格上涨较快。据对36个定点县集市价格调查, 1~3月每千克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17元、15.09元和24.12元, 同比分别增长46.43%、47.36%和24.18%。当前价格分别为17.76元、15.44元和24.46元, 比年初分别上涨3.71元、1.23元和0.87元, 分别增长26.50%、8.66%和3.69%。当前一头二杂后备母猪价格为1233元, 比年初上涨123元, 比去年同期上涨227元。

春节后出现活猪、猪肉价格稳中有升, 仔猪母猪价格快速上涨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能繁母猪存栏略有下降, 生猪供应相对稳定。据农业部监测,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0.47亿头, 同比减少3.27%, 生猪生产能力基本保持稳定。二是仔猪、母猪出现补涨行情。前几年生猪价格波动大, 养殖时亏时盈, 农户对后市发展的观望态度更明显, 养殖更加理性。2010年下半年活猪价格迅速回升, 涨幅达到26.6%, 而仔猪、母猪价格回升缓慢, 仅上涨10%左右, 说明当时养殖户并没有因活猪价格上涨而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中央提出了"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增加了养殖户对生猪价格稳定的预期, 加之春节后活猪价格保持稳中略升的态势, 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 刺激了仔猪、母猪价格上涨。2月第2周以来, 仔猪价格快速上涨, 每千克一周上涨达到0.5元;第3周开始, 二杂后备母猪价格也结束了稳定的态势, 每头一周上涨15~25元左右。三是生猪养殖成本上升支撑猪价。当前玉米、育肥猪饲料价格每千克分别达到2.35元和3.11元, 同比分别增长14%和5%, 比年初增长2.52%和0.79%。养殖成本上涨对猪价起到支撑作用。四是物价水平整体上涨拉动猪价。2010年, 四川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 涨幅比上年扩大2.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0%,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1%。物价水平整体上涨拉动猪价上涨。

1.1.3 养殖效益。

一季度全省生猪养殖效益总体形势良好, 前三个月猪粮比价分别为6.31∶1、6.27∶1和6.32∶1, 按当前价格计算出栏一头猪盈利达到300元以上。估算生猪产业拉动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增加45.30元。

1.1.4 河南双汇“瘦肉精”猪肉事件对生猪价格和销量的影响。

央视播出河南双汇“瘦肉精”猪肉事件后, 农业部开展了对全国39个定点县集贸市场生猪价格日报监测。从目前情况看, 生猪价格、猪肉销量除河南洛阳下降较大外, 其余监测点猪价和销售量都属于正常波动, 受到“瘦肉精”事件的影响较小, 今后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同时, 四川省畜牧系统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大了对“瘦肉精”、“三聚氢胺”等违规违禁药品的监测力度, 更加大了对畜产品质量和动物卫生安全的监管, 力争使其影响保持在最低程度。

1.1.5 走势预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影响生猪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生猪供求关系的变化, 仔猪、玉米等养殖成本, 疫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突发因素以及猪肉进口、储备政策等宏观调控因素都会影响猪价波动, 其中供求关系是根本因素。从供应情况分析, 当前全国生猪存栏总体上保持稳中略降, 今年生猪出栏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供应仍然充足。从消费需求分析, 全国猪肉消费需求基本稳定。从养殖成本分析, 今年玉米等饲料价格继续保持高价位可能性很大, 养殖成本将略有上升, 对猪价产生一定支撑作用。从国家宏观政策分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2011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猪肉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消费品, 国家将加大调控力度, 一旦出现猪价波动幅度过大, 政府将通过调整猪肉进口量、储备量等手段实施调控。

综合以上因素, 预测今后几个月活猪价格总体上将呈平稳走势, 波动幅度比去年明显减小, 养猪效益将高于去年。

1.2 牛羊生产稳定, 价格高, 效益好

近年来, 各地把发展肉牛肉羊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来抓, 加大了肉牛、肉羊改良和生产的扶持力度, 加之受肉牛、肉羊市场价格高位稳定, 养殖效益好的拉动, 牛羊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据行业快报, 一季度四川省牛、羊出栏同比分别增长6.63%和4.63%;季度末牛、羊存栏同比分别增长1.62%和2.46%。

牛肉、羊肉价格近年保持持续走高态势, 牛肉价格今年2月达到历史最高, 为33.82元/千克, 3月以来略有回落, 目前仍处于高位, 价格为33.44元/千克, 同比上涨4.79%.羊肉价格一直保持上涨态势, 当前每千克达到39.36元, 同比上涨15.16%。根据牛羊肉目前价格走势和消费习惯来看, 预测随着夏季到来, 牛羊肉价格会微幅下跌, 但总体上保持高位, 年底价格还将会有所上涨。按目前价格测算, 农民出栏一头肉牛可获利1500元左右, 出栏一只羊可获利300元左右。估算牛羊产业拉动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增加5.9元。

从全国来看, 四川省牛肉、羊肉价格相对较低。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牛肉价格最高, 每千克超过43元, 上海、福建等地羊肉价格最高, 每千克超过50元。东北地区牛肉价格最低, 每千克31元左右, 黑龙江等地羊肉最低, 每千克32元左右。四川省牛肉价格比全国均价大约低2元, 羊肉价格与全国均价相当。1.3小家禽畜持续发展, 禽产品价格继续上涨, 养殖效益上升据行业快报, 一季度全省禽、兔出栏同比分别增长8.42%和8.34%, 增幅在主要畜种中居首位。季度末禽、兔存栏同比分别增长4.06%和5.70%。

活鸡、鸡蛋价格从去年9月开始保持较快的上涨势头, 今年2月达到历史最高价, 每千克分别为24.53元和11.76元, 3月份价格出现回落。目前分别为23.58元和11.33元, 同比分别上涨29.58%和20.88%。蛋雏鸡和肉雏鸡价格仍然保持较高价位, 当前价格分别为3.87元/只和3.71元/只, 同比上涨51.76%和53.31%, 反映出养殖户对今后形势仍然看好, 补栏积极。估算家禽、肉兔产业拉动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增加21.04元。

全省家禽价格在全国相对较高, 目前活鸡、鸡蛋、蛋雏鸡、肉雏鸡分别比全国均价高出7.47元/千克、1.93元/千克、0.86元/只和0.83元/只。

1.4 玉米价格, 配合饲料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

四川省玉米价格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 目前达到2.35元/千克的历史高价, 同比上涨13.53%, 与全国其他省 (市、区) 相比也处于高位, 比全国平均高0.15元/千克。根据供需状况和国家宏观政策分析, 预测今年玉米价格将保持小幅上涨的态势。2010年全球玉米产需继续增长, 但是需求增幅远远超过产量增幅。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口径, 2010~2011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增加219万吨, 消费量则增长2541万吨, 远远超出产量的增加量。主要原因是玉米的饲料用量温和增长以及随着全球经济复苏, 玉米深加工用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加。

2 当前四川省畜牧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畜牧业生产方式有待加快转变

尽管近几年四川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有所提高, 但与现代畜牧业的要求, 还有很大差距。据初步统计, 2009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为43.2%, 比全国低10多个百分点。同时,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养殖污染治理问题也逐渐成为四川省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2 保障农民畜牧业持续增收压力大

主要表现在产业链各环节利润联结机制不健全, 养殖环节处于弱势, 利润既受人工、饲料等成本上涨的影响, 又要受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保障程度低, 农民增收压力大。

2.3 疫病、市场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整体加大

畜禽疫病复杂多变, 养殖较为分散, 防疫难度增大;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市场行情波动大、频率高, 养殖效益不稳定;“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畜产品质量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质量安全风险加大。

3 保障四川省畜牧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畜牧业投入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现有畜牧业扶持政策。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范围, 增加良种补贴、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产业化、草原生态建设资金。二是优化畜牧业投资结构。加大对牛羊禽兔等畜种发展, 种畜禽场建设以及农户圈舍改造等的财政投入。三是逐步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方式。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注入、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畜牧业。

3.2 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

以3个现代畜牧业试点市以及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2个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为抓手, 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一是切实用好国家畜牧业扶持政策, 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良种补贴、现代畜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和管理,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二是大力发展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 种养结合的畜牧业循环经济, 推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大力实施畜牧业科技提升行动, 加强科研和推广力度, 加强科技服务指导, 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畜牧业产业内在提升。四是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 以加工促发展, 以加工带基地,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3.3 创新推广产业发展新机制

一是创新思路, 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二是大力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托养、寄养、订单养殖发展机制和“种畜禽场+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集中或分散建设标准化圈舍养殖小区发展模式等各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成熟经验和成功做法, 引导分散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 增强自身发展能力。3.4主动应对畜产品价格波动加强宏观调控, 构建市场风险防范机制是应对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完善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 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监测, 科学分析生产和消费形势,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正确引导养殖户调整生产, 规避市场风险。二是建立调控预案, 必要时通过增减政府储备和发放, 鼓励或限制进出口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3.5 加强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

篇14:2014年一季度农业形势分析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一)冬小麦种植面积继续增加

2014年,国家将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涨幅5.4%,比2010年提高31.1%,这已是国家连续多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图1),该举措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特别是小麦主产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初步数据显示,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比2013年增加100万亩,已连续两年分别增加100万亩以上。分地区看, 11个冬小麦主产区中,除四川因结构调整,山西、陕西因旱灾造成种植面积略有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河南省8058万亩,河北省3561万亩,山东省5538万亩。全国冬小麦苗情长势较好,据农业部门观察,今年冬小麦主产区冬前一、二类苗比例达85.6%,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近10年平均值高5个百分点。分析判断,只要各项技术服务和全程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小麦再次增产是有可能的。

(二)早稻种植面积预计基本持平

早稻增产能够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2月11日,国家将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至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连续七年提高稻谷收购价格,有利于维护稻谷主产区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根据有关机构预测,201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将达到8759万亩,比2013年微增0.81%。分地区看,早稻主产区通过采取早稻集中育秧、高产创建、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超级稻推广、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各种措施,鼓励农民继续种植早稻。初步统计,湖北省早稻面积比2013年扩大60万亩以上,湖南省早稻意向种植面积达到2195万亩,增长1.1%,江西省力争种植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保持上年种植水平。由于早稻主产区种植面积稳定,注重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特别是早稻集中育秧面积的扩大,以及良种良法的实施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上国家补贴、价格等政策的支持,早稻继续增产的基础是稳固的。

(三)油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2014年,政府保持了油菜种植扶持力度,继续执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尽管菜籽收储价没有上调,但仍将按照种植面积给予种植农户一定现金补贴),同时,预计国内油菜籽供需基本面依然偏紧,形成国内油菜籽市场价格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总体上有利于油菜主产区农民发展生产。预计2014年全国冬油菜种植面积比2013年同期增加95万亩(图2)。分地区看,重庆市户均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2亩,增加3.5%;湖南省油菜播栽面积1900万亩,衡阳市冬油菜种植面积增加1.3%,全省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0%;甘肃省冬油菜160万亩;安徽省安庆市油料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望江县油菜种植面积增加6.5%。所以,只要年内国家有关政策能够形成油菜生产及收入的稳定预期,特别是用好临时收储政策稳定市场价格,注意加强田间管理,推动油菜机械化生产,那么有望提高油菜产量。

(四)蔬菜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2013年,我国秋冬种蔬菜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400万亩,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在田蔬菜种植面积104万亩,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河北省蔬菜在田面积23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8%,湖南省安排秋冬种蔬菜面积1000万亩,福建省450万亩,甘肃省120万亩,广西百色市蔬菜种植面积164万亩,海南省蔬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农业部门提出,2014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3亿亩以上,产量达到7亿吨。今年伊始,各地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集成示范推广一批区域性、标准化的栽培技术,蔬菜种植的科技水平有所提高。

(五)春耕备耕扎实展开

早在2014年初,农业部门就发布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针对不同冬麦区和小麦长势,提出分类指导技术路线。同时,金融机构加大工作力度,支持农业生产,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用于春耕备耕。各地区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山东省已累计拨付农业补贴资金94.5亿元,辽宁省提前1个月拨付56.2亿元各类补贴资金。新疆春耕备耕已备化肥占总需求量的64%,已备各类农作物种子占总需求量的65.3%。安徽省针对农情,在3月份提出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充分利用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多种形式,加大春季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力争春耕备耕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汇集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春耕备耕总体进展顺利,主要农区正在按照有关部门部署,全面抓紧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实现农业生产开门红打好基础。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局部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加剧棉花生产减少趋势

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由于目前实施的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地区相对集中,政策调整幅度过大,缺乏过渡缓冲机制,有可能会造成全局性的棉花生产大幅波动,不利于棉花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为,近几年由于棉花种植成本高、人工投入大、收益不稳定,很多宜棉区放弃棉花种植,导致棉花种植面积持续缩减。如果此时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使得广大非试点棉花主产区棉农收益预期“没底”,从而更多的放弃棉花生产,加剧棉花种植面积缩减趋势。根据一项预测,2014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意向比2013年减幅超过7%,其中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意向比2013年下降12.7%;山东省减少15%左右,德州市更是减少20%以上;安徽省安庆市棉花种植面积减幅达10%—15%;河北省文安县减少33.3%。虽然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变化的数据有待进一步核实,减幅或许没有预测数大,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已成定局(图3)。

(二)生猪价格调控机制运行存在缺陷

虽然国家出台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有助于防止生猪市场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和农民收入,但是,生猪总体上存在着供需失衡,持续一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跌趋势没有明显改观。根据一项统计,2014年2月生猪市场价格比2013年同期下跌17.6%,全国猪粮比价跌至5.49∶1,进一步偏离6∶1的盈亏平衡点,正在逼近5∶1的红色区域。养殖业亏损程度继续扩大,出栏一头猪平均亏损200—300元。例如,杭州市生猪养殖业2014年2月亏损程度已经超过了2013年和2012年同期(表1)。我国猪粮比价格屡次跌破盈亏平衡点,市场价格频繁波动,除了供需失衡主因以外,同目前执行的生猪价格调控机制不健全也有关系。尽管我国已经多次出台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调控预案,但政策预警指标、响应机制、操作力度都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调控能力不足,造成政策效果不佳,亟需进一步调整完善。

(三)病虫害和旱涝灾害依然威胁农业生产

我国农作物生产已经进入到病虫害多发易发阶段,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2014年我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爆发性病虫害呈区域重发态势,稻麦预计发生面积达到24.2亿亩次,虽然比2012年和2013年轻,但比2011年增加3.4%,可能依然属于较重发生年份。其中, 2014年预计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9.8亿亩次,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14.4亿亩次。新疆棉花病虫害中度发生,影响面积2460万亩次。

今年以来我国旱涝灾情影响持续存在,陕西省小麦主产区降水比往年减少30%,东北地区入冬以来降水比常年偏多1.3倍,为1961年来最高,同时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2℃。2月份全国油菜产区降水量超出正常年份60%,3月份油菜产区气温偏低0.8℃。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

在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后,当棉花明显跌价滞销并影响棉农再生产时,通盘考虑区域稳定、优势发挥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限量、限范围地继续在棉花主产区实行“过渡性”的临时收储政策,确保新疆、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的协调发展。可以参考各个棉花主产区在全国棉花产量中的比重、生产成本和是否实行目标价格等因素,主要向未实行目标价格政策的棉花主产区倾斜,划定临时收储比例,比例内的部分依然按照临时收储政策执行,价格按照“保本微利”制定,并联系国际市场价格实行动态调整。同时,扩大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范围,让棉农“心中有底”,尽量避免出现棉花生产剧烈波动的可能性。

(二)健全生猪价格调控运行机制

根据我国人均收入5000美元以后肉类消费临界点变化的特征,进一步完善生猪价格调控预案,提高预案执行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核心是维持生猪供需的基本平衡,继续完善生猪临时收储量与生猪市场价格变动的数据信息库,研究两者之间变动的大致规律,确定临时收储量的初步规模。按照“由少到多、逐步加码、回归常态、适时终止”的思路,逐步增加中央和地方猪肉的储备规模,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商业储备,实行冷链物流储备管理,提高猪肉储备能力,直至恢复并稳定保持猪粮比价在盈亏水平之上。加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力度,提高对养猪产区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继续扩大对生猪调出大县的支持,对严重亏损主产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大户生猪养殖给予补助。实行生猪养殖户贷款贴息政策,将生猪养殖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完善预警指标,及时更新补充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数据,切实加强生猪市场监管,维护生猪市场秩序。大力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强化细节管理。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定期发布相关信息。

(三)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重点加强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建立及时、准确、专业的预报预测机制,构建全国、区域和测报点相配套的综合防治体系。围绕水稻、小麦和玉米,以及其他重要农作物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采取关键措施与综合技术相结合,科学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当年控害与长期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形成预测预报准确、防治手段先进、效果及时显著、操作成本低廉的综合防治能力。完善病虫害防治方法,更加突出生物防治,提倡物理防治,减少化学防治。继续在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重大病虫源头区组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健全部门和地区联动机制,加强病虫害灾情监测调度预警。制定和完善重大病虫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重点在农产品主产区建立专业性强、预控能力高、实施效果好的应急预案。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篇15:9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

今年前三季度,我镇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镇平安创建工作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排查调处。

一.全镇社会治安情况的主要特点

1.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上访事件明显下降。镇综治办和信访办

按照上级部署,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有效的维护了全镇社会政治稳定。前三季度,全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 件,调处成功 件,未发生任何群体性事件。

2.前三季度,全镇共发生治安案件起,处结 起,治安拘

留 人;发生刑事案件 起,破获 起,抓获网上逃犯 人,基本上与去年持平。

3.因婚姻家庭、承包地等纠纷引发的案件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高,侵财性案件也比较突出;二是个别村委会、单位领导对综治工作及平安创建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三是基层基

础工作还很不扎实,发挥作用不够;四是一些措施还有不到位的现象;五是一些矛盾纠纷,特别是纠纷反复性很大,一时难以解决等。

三.下步工作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果断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从而达到“三个解决”(即把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社会持续稳定,为我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1.进一步提高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重要性的认识。

2.坚持严打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

动。

3.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积极防范和妥善处

理群体性事件。

4.要加大治安防控力度。

5.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6.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和杜绝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7.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8.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陈屯镇综治办

上一篇:各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举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