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团队精神绽放光彩

2024-04-21

让团队精神绽放光彩(精选9篇)

篇1:让团队精神绽放光彩

让生命绽放光彩

打开相约生命的书,体会生命的美好与意义。当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和生命挂上钩,生命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神圣可贵、来之不易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好好地去爱护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呢?

生命教育概论是一门帮助我们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智慧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的课程。所以,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就必须首先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独一无

二、来之不易,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生命的质量。

通过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思考过的内容和切身体会,具体的谈谈我对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的看法吧!第一,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三餐要记得准时吃,晚上不要经常熬夜,不要吃太多垃圾食品,多喝水,少喝有色素的饮料;当然,还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有轻生的念头,我们没有权利这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第二,在珍惜生命的基础上,当然就要提高到更高层次了,记得又一次上课老师跟我们讲了关于烦恼的问题,其实长大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学习上的烦恼、感情上的烦恼、交际方面的烦恼……关键是要懂得怎样去消除烦恼,有的人会自己一个人去散散心,有的人会听听音乐,有的人会找朋友倾诉,但不管怎样,只要能消除烦恼的就是好办法。当然,要想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还得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因为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到达理想的道路上会荆棘遍地,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们的,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想海伦凯特、霍金那样的坚强,但至少我们能坚定的用户自己的理想,不要给挫折打败,在哪跌倒就在那站起来。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有很多好处,看书能提升我们精神境界,能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多看书就变得更有意义了。要有接受批评的勇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事十全十美的,所以,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不要将别人拒之门外,也许正因为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不断的超越自我,我们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我们要争取今天做的比昨天好,明天做的比今天好,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生命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作为自然生理性的为个体生命而存在的;二精神性生命即人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三是价值性生命即人对于生命意义会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要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努力地实现人生价值,那么怎么实现人生价值呢?我们都知道,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就是社会对自我的满足程度。那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尽可能的对社会做出贡献以满足自我需求。这样我们的生命就能绽放光彩。

篇2:让团队精神绽放光彩

——《倾听生命》读后感

春风拂过,万物复苏。嫩芽冲土而来,竹笋节节攀高,花朵含苞待放,经过一场淋淋沥沥的小雨,包裹着生命欲望的,终于绽放了,这清新又新生的世界里,侧耳倾听,总经不住赞赏一句“真妙!

田野里那一颗种子经营一个冬天的补眠,忍不住想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却因为土壤的掩埋活动不开,小小的他想要看看已经点缀着绿意的世界!他弊着那一股劲,让全身充满了力气,“噗“啊——短小清脆的一声响过后他出来了。青绿的他忍不住发信了孩子的笑声啊!

视线稍稍转移,顺着树干看,那历经风霜的树干上丑陋却坚硬的树皮半耸拉着,仔细往缝里看。瞧!是新的树皮,新的树皮随着年轮的扩张慢慢地往外挤,外面的一层树皮在挣脱了与树干的最后一丝牵挂后“啪——”的一声降落在松软的土地上,归根于树根边。新的树皮也看着“陌生”的世界正努力的向外扩,他想看到的不只这此,还有更多的新奇儿。

树的树枝上有一棵小芽被春雨淋过后也醒了,她感觉这树枝里的冰凉已满足不了她所期望的视野,也许是感冒了,轻的树枝上随着微的的一声“呵嗦”“呵嗦——”,一片冒着新绿的小叶子钻了出来,她激动地东瞧瞧,西看看,伸了伸蜷缩的身体泛着新绿出来现在这个世界上。

外在喧嚣的城市,这座高耸的建筑有着鲟红的十字架。随即在产

房中,产妇在麻醉剂的催使已使人熟睡,她在睡梦中仿佛感觉到她肚子里的小生命在蠢蠢欲动了,等不及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哇啊——”响亮的声音即刻想起产妇嘴角扬起了幸福的微笑,虽然是在睡梦中。

医院远方有个养鸡场,每次都会有小鸡破壳而出,那幼小的鸡身,很卖力很卖力的啄壳的声音,很沉重但却谱写成了小鸡出生前的前奏,“喀——喀。”这只在蛋壳里挣扎了许久的鸡终于破壳了,它还未学会走路但在温暖的厂房里,它带着一个甜蜜的梦,闭上了看到世界的眼睛,开始了第一次脱掉蛋壳的睡眠。

悬挂在房梁上的是一个结

荧的蝴蝶蛹,她很安心但却不平静,她一直在幻想自己能在花间飞舞,即只因前世是虫才会看着嬉戏的蝴蝶发呆。每天的太阳当它镀上大地时,蝴蝶那特有的花纹仿佛续说着她前生的故事。这只在蝶蛹里的蝴蝶带着幻想扑劲她的嫩翅,一点一点挣税,“扑扑扑——扑扑扑”她成功了,瞬间放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是奇特的,给人带来喜悦。我们正一点一点长大,大自然也在一年一年的更换着新生命,每个生命都有美的象征。在我听来,他们正在努力获得新生,努力地想要往上攀升,那一声声象征着成长的声音,是这世上最和诸最美妙的旋律。

篇3:生成让课堂绽放光彩

一、利用教师资源, 巧妙生成

案例:《春联》 (苏教版第七册)

(出示文中的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师:谁喜欢这幅春联?

(全班只有两名学生举手)

师: (一愣后恢复平静)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幅春联。

(师抑扬顿挫地朗读春联, 生一边聆听, 一边遐想。)

师:听了刚才的朗读, 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小草发芽了, 绿绿的。

生:我看见杏花开了, 红红的。

生:我好像闻到杏花的芳香, 看见蜜蜂在花丛中辛勤地采蜜。

师:想不想看一看这样的美景?

(播放动画:碧绿的芳草地, 飘逸的杏花雨, 蓝天白云, 小鸟依依。配上抒情的音乐, 动情的朗读, 学生个个入了迷。)

师:现在, 请喜欢的同学再来读读这副春联。

(全班同学“刷”地站起身, 美美地朗读起来。)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教师自身也是课堂中的有效资源。在以上教例中, 教师利用自己的激情, 抓住浓缩的文学作品与丰富生活实际的连接点, 恰到好处地用提示点拨, 用语言传情, 用画面铺垫, 用音乐渲染,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 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情与情的碰撞。教师用自己的激情满怀,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了学习语文的愉悦, 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插上了快乐的翅膀, 使课堂充满了灵气。

二、关注学生资源, 引导生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他们的认知能力、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 他们的知识基础、实践经验各不相同, 从而导致课堂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有效利用学生资源, 因势利导, 才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案例:《秋游》 (苏教版第三册)

(课前准备:带学生到野外走走, 看看)

(出示句子:农田里, 稻子黄了, 高粱红了, 棉花白了。)

师:读一读这段话, 说说你的感受。 (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秋天到了, 稻子、高粱、棉花都成熟了。

生:我觉得秋天的田野色彩很美, 我是从“黄、红、白”这三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秋天的田野本来很美, 但我认为作者写得不够美。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师:为什么这样说?你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一些吗?

生:课文只用了“黄、红、白”三个词描写地里的庄稼, 可是, 稻子黄得怎么样, 高粱红得怎么样, 棉花白得怎么样, 书上没有讲清楚, 所以我认为写得不美。

师:你很会读书, 不仅读出了疑问, 也读出了自己的想法。你能说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吗?

生:农田里, 稻子黄了, 像铺了一地的金子;高粱黄了, 像一个个点燃的火把;棉花白了, 像蓝天上的朵朵白云。 (师板书)

师:同学们, 他这样说美吗?

生: (异口同声) 美!

师:你为什么觉得他说的句子美呢?

生:他这样一说, 我好像真看到田野的景色了。

生:我知道秋天的稻子、高粱、棉花是什么样子的了。

生:他的句子是比喻句。

师:你能像这样说说吗?

生:农田里, 稻子黄了, 像金色的海洋;高粱黄了, 像喝醉了酒;棉花白了, 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花。

生:……

师:秋天的田野是多么美丽, 我想秋天的花园、果园会更美丽。同学们, 你能像刚才那样介绍一下它们吗?

生:……

以上教例中, 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 敢于向教材说“不”, 指出文中的句子不够美, 不够具体, 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认识使封闭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开放。面对学生的问题, 教师如何处理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一资源, 一个“为什么这样说”给了学生机会, 也使其他学生明白了什么叫说具体、怎样说具体, 并由此拓展开去, 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新课改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关注文本, 更关注学生。关注了文本, 才能使生成不游离于目标之外, 不偏离文本之“根”;关注了学生, 才能使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篇4:让团队精神绽放光彩

是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地处江尾海头的张家港市昔日曾被称为江南的“西伯利亚”,经济发展在整个苏州市排在后边。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勤劳勇敢的张家港人以特有的聪明才智,敢于与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谱写了当代“乌鸡变凤凰”的神话,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市前三名;荣获了“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诸多荣誉称号。

在这个市的诸多亮点中,被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医疗卫生事业在这里尤为引人注目。也是这个市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和惠及民众的缩影。

张家港市常住人口只有近90万,由于发达的工业与第三产业,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员,致使全市人口膨胀至150多万。这些外来人员给这个市带来蓬勃生机的同时,也给这个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较大压力。为了化解这一矛盾,该市一方面加大了医改力度,鼓励创办民营医院;一方面加大投入,改善医疗条件,使全市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高速发展。

而拥有全市一流设施和服务水准的第一人民医院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据该院院长朱贤介绍,全新的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于2003年奠基,总投入达6.5亿元,占地180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综合大楼主楼为16层,裙楼为3层。不但是张家港市的民生工程,而且被列为了苏州市的重点工程,可见领导者的重视程度。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新医院于2007年8月峻工启用。为了打造张家港最好的医院,除了在硬件和技术上加大投入外,朱贤院长把“仁爱,诚信,博学,创新”作为医院的立身之魂,以企业文化的建设让“救死扶伤”的精神在新时代里绽放出华丽的乐章。

以创新带动医院的大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法宝,是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按照“不进则退”的竞争态势,不创新就要倒退,就要落后。这些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问题在于如何创新?切入点在哪里?主攻区域又在何方?

对此,朱贤院长作了清晰的回答:“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医疗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医院的确面临种种严峻挑战。医院要适应变化,要有所作为,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要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群众的希望,就必须善于寻求创新机会,并不失时机地把握创新机会,用创新迎接竞争与挑战。创新是因时而动、视事而为,但要抓住根本。我认为医疗技术不仅仅是医生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医院最广阔、最具潜力的创新机会。因为医学中尚未解决和尚未完全解决的技术问题甚多,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因此,医院创新要把技术创新作为切入点和重点。在技术创新中,要切忌贪大求全和好大喜功,要坚持需要性、可行性、先进性、科学性、效能性的统一,要根据医院的技术力量、经济实力、设备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就我们医院来讲,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果没有掌握先进医疗技术的人,先进的医疗设备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对国家来说是重大损失,对群众来说就是犯罪。所以,我院的技术创新就显得十分紧迫。”朱院长的话说得非常实在而又十分精辟,既体现了一种责任心,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朱院长牢牢把握员工心理要求,千方百计为大家创造优良的创新条件和舞台。

为此,医院重新制订了科技奖励新规定,提高了技术创新奖的幅度,缩小了付出与回报的差距。

同时,医院还经常为员工“充电”,为他们的技术创新提供“子弹”和场地,并且做到了多层次、全方位。

良好的创新氛围与条件,较好的调动和激发了大家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使全院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喜人局面。

创新,使员工比、学、赶、帮,热情高涨;创新,给医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片凯歌声中,朱院长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又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员工的创新热情持久不衰呢?

他反复思考着,这种思考一直延伸到了日常的生活之中。通过借鉴与思索,他的方略终于成熟于胸,那就是必须进行机制改革,给员工的创新提供生存的土壤和成长的空间,营造一种“千斤重担大家挑,创新成果共分享,跑得好的马儿多吃草”的新机制。

他的思路再经过集思广益,终于出台了《市一院内部运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以聘用制为特征的用人制度和以岗位绩效为特征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了中层干部目标责任风险奖制度。

所谓科学合理,是指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分配突出“绩效”。根据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技术差异、效益高低来定报酬。除此,医院还要考虑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和科室管理,并兼顾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社会效益等因素。总之,跑得好的马儿多吃草,医德医风好的人员受到尊重和重用。

以人文建设铸造医院发展之魂

马克·吐温曾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众所周知,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朱院长十分重视员工的思想文化建设,“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任何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要靠人去掌握,都要实行转化才能产生价值。作为张家港市的龙头医院,只有员工的思想素质上去了,才能为了张家港人民的健康做出积极贡献,才能为张家港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大家早一点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朱院长告诉笔者:企业文化具有无形的管理功能,发挥的是道德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和心理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并且可以持久。为此,他们牢牢抓住医院思想文化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促进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医院建有现代化的文化阵地,图书馆的藏书达8000余册,还创建了电子图书馆,将医学期刊、各类杂志制成电子版,供员工上网学习或查阅。医院还建立了“好医生网站”,每个医生都配有一张上网卡。在这里,只要你有积极进取的愿望,都能不断获得进步,都能提升自己的本领,都能有用武之地,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体现不平凡的价值。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医院经过集思广益,把“仁爱、诚信、博学、创新”定为医院精神,以聚焦员工的目光,以凝聚员工之心,以汇集员工之力。

“仁爱、诚信、博学、创新”区区八个字,容量却天高地阔,她传承了中华医学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凸显了新时代人的志向与追求。

与精神相依附的是医院发展方略:“诚信优质是根本,群众满意是目的,科学创新是灵魂,不断超越是动力。”他们能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真是难能可贵。

朱院长还与时俱进,对院歌进行了修改、充实,还将歌名《我们是健康的卫士》改为《爱心永恒》,使院歌更加响亮,更加激励人心。

口号好喊,行动不易,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能做到吗?他们用行动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以“医德医风”建设突出“人性化”管理服务

医院在思想文化建设中,集中体现了“人性化”三个字。他们以抓医德医风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实际和医院发展的要求,制订了《医德规范实施细则》《廉洁行医十不准》《文明服务用语》《服务忌语》《医生护士礼仪规范》《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根据这些制度,各科室主任和院长签订了《医德医风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院长公开向社会承诺:建设一个“无红包”医院。科室主任向院长承诺,员工向科室主任承诺。

为了确保兑现承诺,医院为员工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对各自在医德医风方面的情况记录在案,并与评选先进、职称晋升、职务提升、工资奖金挂钩。严密的制度、科学的管理、有力的措施,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发挥了较好的制约作用,从而在全院形成了“守医德为荣,违医德可耻”的良好氛围。在近几年里,还没有发现越“雷池”者。

劳伦斯·米勒说过:“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能蕴藏无比的威力,能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和达到新的水准。观念可以成为催化剂,使人类的潜能发挥出来。”朱院长也明白这一点。他把医院的思想文化理念注入到了医德医风建设的举措之中,又把医德医风建设贯穿于思想文化的全过程。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把善待员工放在首位。如何善待员工?朱院长的诠释是:“思想文化建设的对象是人,就必须按照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开展工作。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重视员工的个人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一方面尽可能去满足员工正常合理的需求,把思想文化建设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不搞空对空;另一方面要从端正动机入手,通过教育、鼓励和目标来引导员工,在提高他们文化知识的同时,升华其思想素质。”

所以,员工进院之时,医院都要开展岗前培训,医院还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购置相关光盘,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医院还把医德医风和思想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娱乐活动,以营造医院的文明氛围,融洽医患关系,大家平等相待,和睦共处。如开展“诚信服务单位”“示范病区”“示范窗口”“三满意”“共产党员先锋岗”等创建活动;还与“征文比赛”“一切为了病人演讲比赛”“天使之歌朗诵会”“做21世纪南丁格尔报告会”“我爱医院,医院爱我主题教育活动”“中秋医患共赏月晚会”“新年音乐欣赏会”“爱心护士”等活动相配合,处处体现出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体贴人。医院员工虽然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正是企业文化建设使他们有了共同的理念与追求,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团结协作,求大同、存小异,体现出了新时代良好、友爱的人际关系。

文化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调动员工积极性

朱院长认为:理论开导人、激励人,行动才能打动人、感化人。他们将理论与实际行动有机结合,把爱心撒满了医院乃至社会。概括起来他们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是保障激励: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为医务人员提供医疗责任保险;医院还设法为员工解决住房、家庭就业、生活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从而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是发展激励:根据发展的需要,每年选派有培养前途的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行学历提升教育、进修学习或出国深造,创造条件发挥个人的业务专长,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使部分中青年业务人员迅速成长,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技术的提高。

三是精神激励:定期举办各种评比和竞赛活动,评出优秀代表。一方面为全院员工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培养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评比与竞赛,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员工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再一方面,表彰和奖励本身是对员工所做出成绩的认可,又可让员工从精神上获得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

四是物质激励: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集体与个人及时给予奖励,设先进科室奖、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技术能手奖、优质服务奖等。

五是情感激励:关心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员工生日、结婚、生育,医院都送上一份贺礼。员工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医院尽力协助解决,特别是员工生病,有关领导都前往慰问,使员工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

“如果医院需要水,我愿将自己溶化;如果医院需要火,我愿将自己燃烧。”这就是医院员工的情怀。

辛苦劳累是医生的代名词,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即使下班在家,正端起饭碗;即使半夜时分,睡意正浓;即使走亲访友,正叙述家常;即使陪同小孩,在公园游玩,只要有生命的召唤,他们都会以最快的时间赶到医院,抢救病人。

尤其是医院近500名护士,她们虽然不是医院的顶梁柱,但却是医院的半边天。她们在一个个紧张恐怖的车祸现场、在通宵达旦的手术台边,在拥挤繁忙的体检中心,在妇女病普查、预防接种的乡间小路上,在各类病人的呻吟声中,都有她们轻盈的身影,都能看到她们美丽的微笑。她们用自己年轻的活力感染着病人,传送着健康、守护着生命;她们洋溢的永远是微笑,体现的永远是爱心,追求的永远是奉献。她们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勇敢、最能吃苦、最有耐心和最平凡的人!但她们也因善良而美丽、因勇敢而无畏、因吃苦而坚强、因耐心而从容、因平凡而伟大!他们无愧为“白衣天使”的称号,是大家最尊敬的人!

“以病人为中心” 为市民百姓服务

医院还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把感觉到的优质、卓越的医疗服务看作是一个过程,把“假如我是一名病人”作为医疗服务过程的基准点,及时收集有关为病人服务的数据,并对其做出策略性的反应,医院在做每一项决策时,都注重把病人放在首位,以病人的需求不断改进医院的服务。

为了给病人提供方便,医院努力改善服务设施。在门诊大厅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为病员提供联系专家专科门诊、用药咨询、分发化验单、指引就诊、陪诊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实行分层挂号、收费,减少了病人上下往返之麻烦;门诊大厅有饮水设施和轮椅,提供一次性水杯,还提供便民电话和自助银行服务;在门诊室,实行医患“一对一”;在病房,装有电视、中央空调,卫生间、冷热水随时可用,床头配有智能应急呼叫系统、床与床之间有粉红色隔帘;花巨资引进了全自动快速发药系统,当患者在划价处付费时,这台设备根据医生开出的处方很快把药品传送到了发药柜,从付费到取药不到十分钟时间,由“人找药”变为了“药找人”,医院内处处排“长龙”的现象基本杜绝;医院还设置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许多小车在轨道上来回奔跑,负责传送病人的检验标本、输液及检查报告等物品,减去了人工传递的烦琐。

医院还经常组织员工重温“医师宣言”“希波克拉底誓言”“南丁格尔誓言”“医学生誓言”等,并举行宣誓仪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炼出了医院的“八荣八耻”,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要求细化在了具体行动之中。医院还组织员工向“人民好军医华益慰同志学习”活动,并结合开展了“诚信护理示范岗”“三满意”(满意在岗位、满意在科室、满意在医院)。

精神的鼓励,理念的熏陶,榜样的力量,制度机制的约束,纪检部门的督导,使医院的员工文明素养和技术素养不断提高、升华,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事迹不断涌现。

医院优美舒适的环境、热烈浓厚的人文氛围,使面临死亡威胁的病人来到这里,充满生的希望,强烈感受到爱的温馨。

医院不仅兼顾社会效益,还积极向社会献爱心。医院经常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形式的义诊公益活动。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朱贤院长的带领下,一路走来,风雨兼程,用汗水、辛劳、智慧、拼搏与探索,造就了今天的辉煌——“江苏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巾帼示范岗明星岗”,苏州市、张家港市“文明单位”“张家港市十佳诚信建设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个个称号像灿烂的明珠,照亮了医院未来的征途!

面对新形势 创造新成绩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旧的传统的单一生物医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今的形势,人们渴求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医学模式的建立。医疗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而是在延长生存时间的同时,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医院的功能也必须从单一的医疗转化为医疗、预防、健康教育、康复等多功能。

面对新的形势,张家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转化呢?医院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领取“三级医院”的“身份证”,并向着“无纸化、数字化”医院迈进。进一步弘扬医院精神,实践发展方略,用“创新”开路,使医院的全面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在技术创新方面,医院根据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借助与高校和名院合作的平台,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务人员医治新的疑难杂症的能力,力争把群众所患疾病解决在当地,免去他们四处奔波之苦。在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用医生的专业水平促进医院的专科建设,用专科建设带动医生的技术创新,使医院建设由单打冠军向全能冠军发展。

医院还把专科建设与开发新项目有机结合,用新项目来拓展医院的生存空间,用新项目作为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差异中创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的医技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的良性循环。

在管理创新方面,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营造“领导关爱职工,职工关爱病人”的良好氛围。医院还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高效的HIS、PACS、LIS电子病历、诊间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基础上,还要在细化、普及和升级方面下功夫,使各项管理工作更规范、更简捷、更省力、质量更高。

建立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减少患者中间等待时间,建立患者病史资料库,并逐步把医院的信息网络系统融入到全市卫生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同享、资源共用的目标。今后患者到全市的任何医院看病,只需鼠标点击,病史情况就一目了然,为医生对症下药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到时还能做到检查报告通用,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化验与体检,将大大地减少患者经济上的负担。

医院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为他们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力争做到小病、康复在社区,大病在医院。

医院不仅要在“治”上开拓创新,在“防”上也要加大力度,做到“治”与“防”的有机结合,“防”要先行。为此,医院已在加大“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上作了全面规划,已在保健方面采取了新的举措,并计划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

对亚健康人群,采取建立“预防、保健沙龙”“肿瘤俱乐部”“‘三高人群俱乐部”等举措,加强预防知识的宣传,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健指导。

医院还将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绩效考核方法,把工作质量和数量有机结合起来,把“多劳多得”的原则与“兼顾公平”的原则有机结合,努力克服考核中的短板,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服务创新方面,医院将进一步更新员工观念,树立“医疗是关怀性的服务产业”“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并最终把它化为员工的一种信念,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处处为病人着想,最大限度地为病人提供方便,在全院营造“便捷、快捷、舒适”的服务氛围,把减去病人疾苦和减轻患者负担作为医院的终极追求,为医患和谐、为医院和谐、为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医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服务、治疗效果和价格,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品牌张力,这是医疗的本质,也是患者的需求所在。而这三者归结到底都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服务取决于医疗理念的终极认识;治疗效果是医院的软硬件专业技术能力及对医疗资源的融合能力;而品牌则是专业化动作的结果。医院对此可谓是深谙其中三昧。

篇5:让生命绽放光彩

让生命绽放光彩

在阿姨家的楼顶上,长着许多太阳花,这些太阳花是原来是阿姨家种的,因为长了许多,盆里种不下了,有些就被扔在了楼顶的水泥地面上,也不知过了多久,楼上竞然长出了一大片太阳花,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扒开浅绿色的茎,看到它们的根下只有一层薄薄的泥土,薄薄的一层泥土却长了一大片,这顽强的生命力真是让人不可思议。绿叶间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就像天上的小星星洒落其间,让人觉得小花是一个可爱的的孩子,在向你问好。花丛中还冒出几棵仙人掌,可能是下大雨把仙人掌打落下来了一片,这碎片落在一旁的`水泥地面上,长出了一条白色的根,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望着眼前这翠色欲流的太阳花和仙人掌,让我不禁想起了美国著名的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出生后因为生病,双目失明,并有聋哑之疾,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学完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她通晓英、汉、德、拉丁、希腊等五种语言,出版了《乐观》、《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十四部著作,有的被译成五十余种文字,风靡五大洲。1965年,当她85岁高龄时被选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虽然她的身体残疾了,但心里没有残疾,她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展示了自己的光彩。

篇6:让生命绽放光彩作文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课文中的安静是个盲童。她虽然看不见美丽的春天,但是她却能奇迹般地拢住蝴蝶。我知道这是因为她的热爱生命和内心的坚强乐观才能做到的。还有张海迪阿姨高位截瘫,坐在轮椅上,可她却自强不息,做了许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美国著名的作家——海伦。凯勒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视力和听力,还是一个聋哑人。她虽然在无光和无风的世界里生活了八十年,但她积极乐观。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很喜欢看。她们可真让我感动,真令人钦佩啊!

我们的身边也有像她们一样的残疾人。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去公园里玩,看到两个残疾人。一个看上去得了侏儒症,身材特别矮小,还有一个失去了双手。那个得了侏儒症的人虽然很小,但是他很坚强,脸上洋溢着微笑,别人把他当成小孩一样欺负他,他却不卑不亢。还有一个失去了双手的人,什么事都用脚做。写字,穿衣服等等都用脚做,而且写的字比我们正常人写得都要好,直看得我们目瞪口呆。我被感动了,也特别惭愧。我想,他为了用脚完成这么多我们看起来极其简单的事情一定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我作为一个正常人,更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呀!

篇7:让生命绽放光彩作文

我发现这只小刺猬走路摇摇晃晃的,可能是受伤了,我就把这告诉了妈妈,妈妈说:“那咱们就养它一段时间吧,等它伤好了,再把它放生。”

刚开始的时候,小刺猬什么也不吃。可是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我给它切的肉都没有了,就又给它切了一块儿,只见它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吃光了。又过了几天,小刺猬的伤渐渐地好了,但还没有完全康复,走起路来还是有点儿不稳。几个星期过去了,我摸了它一下,它立马就把身子缩成了一团,我又用力碰了它一下,“啊,好疼!”我的手被它的刺扎出了血。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刺猬已经完全康复了。一天,妈妈捉了一只蚂蚱给它,只见它一口就把蚂蚱咬死了,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就这样,小刺猬渐渐地长大了。

妈妈说:“小刺猬的伤已经养好了,我们明天就给他放回大自然吧!”尽管我有点儿舍不得,但是,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开车到山里,把小刺猬放生了。

篇8:范捷: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对于这一理念, 校长范捷特别强调了体育在综合育人中的价值, “教育源于体育, 举个例子说, 人们在没有语言的时期, 就开始跑步和攀爬。人类有了语言之后, 同样肯定了体育的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 就强调六艺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他本人也身体力行, 参与到体育当中, 以亲历亲为垂范弟子, 这些对于现代教育很有启发作用!”

其他学科代替不了学校体育

范捷校长介绍说, 哈五中几任领导都将学校体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市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从学生的发展来说, 长身体、增智力都需要体育这一有效教育手段, 应该说其他学科代替不了学校体育, 这是学生生理、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两节课后, 学生在精神上、心理上都需要一个舒缓的过程, 同时也需要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 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 体育在这个时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哈五中一直把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体魄健康、人格健全、学习自主”的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目标。

在哈五中领导和教师的眼中,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学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他们因势利导, 从习惯养成入手,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在参与中成长, 在感悟中提高, 在坚持中形成习惯。最终为学生能持续地创造和改变生活、激活自我、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奠定基础。

为此, 该校从实际出发, 关注学生健康发展,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提出“生活即课程、学校即课堂”, 努力使校园生活的每个活动、每个环节都体现学校的课程功能。

范校长说:“我一直认为, 生活即教育。从学校的特色出发, 从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以篮球运动为核心, 突出‘体育为舟、载德促智’的学校文化特色, 用体育精神激发学生, 发掘学生潜能, 彰显学生个性,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哈五中的课间操就以管理规范、学生面貌好, 被誉为“哈尔滨第一操”。大课间“集合整队一分钟、军姿养成一分钟、常规练习一分钟”规范的管理完全由学生会和班级体育委员自主完成, 体育教师及班主任由管理者、监督者变成了幕后的指挥员、观察员和直接参与者, “横排一面, 纵队一线, 千人跑步一个节奏, 千人口号一个声音”的壮观场面让全体师生为之振奋。范校长说:“经粗略计算, 全校师生平均每年跑步252000米, 齐步走34000米, 正步走19200米, 喊口号2880次。体育教师何剑涛成为奥运火炬手、学生牛翰洋入选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对于这些信手拈来的数据和人名, 范校长非常自豪, 他认为这一切都源于“坚持”。学校体育绝不能搞形式主义,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日积月累、常年坚持。

“我经常鼓励教师要身体力行参与锻炼。在跑操时, 我要求教师必须也组成自己的方阵和学生一起运动, 我甚至开玩笑告诉大家, 这是用公家的时间, 锻炼自己的身体!”

范捷校长不仅是学校体育的倡导者, 更是示范者和参与者, 和教师一起跑操, 在工作之余打羽毛球都是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用行动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 习惯源自于点滴积累, 只有坚持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且富有效率。

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 哈五中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内容, 根据学校场地特点,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常年坚持开展“活力篮球赛”和“激情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 释放学生的青春激情, 更锤炼了师生坚毅顽强的精神品质。

突出篮球精神, 引领、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国家女篮现任队长苗立杰, 原国家女篮队员现北京大学女篮主教练马宗青, 目前在CBA中的实力派球员遇俊锴、龚松林……都曾是哈五中的学生,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教体结合”的标志性人物。

范校长说:“我认为, 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发展空间, 是学校教育最大的成功。我们以‘品德高尚、学习合格、特长突出’作为培养篮球特长生的目标, 科学合理地安排特长班基础课程、训练课程, 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完善特长办学模式, 努力做大、做强篮球特色品牌, 推动学校特长教育的持续发展。”

20余年的篮球特长班办学经验, 为哈五中积淀了特有的精神品质, 即体育运动的“篮球精神”, 该校提炼出四种意识——顽强的拼搏意识、执著的进取意识、主动的合作意识、自觉的规则意识。

范捷校长说:“我们把篮球从单一的特长班专业训练延伸到学校文化, 用‘四种意识’贯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为学生引入以体育精神为支撑的高品质的生活, 让它成为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目前, 该校有初、高中男女训练队及儿童男女训练队共13支队伍。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条龙篮球特长人才培养模式。

范校长表示:“在进行篮球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 我们坚持实践和理论并重, 以哈尔滨重点科研课题《关于创办体育特色学校的途径为策略研究》为引领, 科学训练, 对篮球特长班的管理, 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即思想品德教育和运动训练技能的关系, 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从全面育人、发展特长的角度精心打造未来的篮球人才!”

篮球在哈五中成为运动精神的代名词, 同时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一度的篮球运动会, 成为这所学校的一个盛大节日。别开生面的双语开幕式, 内容丰富的篮球活动和比赛, 包括篮板球接力、运球接力、篮球掷远、班级对抗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 让他们收获了健康, 更养成了快乐、自信、合作等优秀品质。

“这些活动, 我们都让学生自己去做记录工作, 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范校长介绍说。同时从学校特色和实际出发, 该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以篮球为特色, 让篮球成为哈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挥辐射作用, 引领、推动中学篮球运动

哈尔滨市第五中学在发展自身篮球运动水平、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 也很注重将自己的经验发扬开来, 推动学校体育中篮球运动的整体发展。

作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主席单位, 哈五中带领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7所中学会员学校, 坚持育人宗旨, 以“广泛参与、服务凝聚、科学发展、树德育才”的工作思路, 5年, 举办了5届18次CSBA全国中学生篮球锦标赛, 组织了全国中学生教练员培训班、裁判员培训班、校长论坛等活动, 交流学校办学经验、探索与世界中学生运动接轨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新模式。

随着姚明在NBA的出色表现, 以及篮球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开展, 篮球在中国几乎成为参与范围最广的群众体育运动之一。但就目前的篮球人才来说, 中国却面临着原有举国体制篮球人才断档的尴尬。据悉, 目前国内注册的一二三线男篮运动员总数约为1000余人, 而女篮运动员只有不到500人。长此以往, 中国篮球无疑面临“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的窘境。这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必须对中国篮球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范校长说:“过去我们的篮球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队体制为主, 今后则必须积极探索‘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国家队’的新培养模式, 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离开了文化课的学习是打不好球的, 篮球需要创造性思维, 而创造性思维不可能是在运动场上培养出来, 这是文化课学习所产生的综合结果!”

范校长介绍到, 哈五中未来的工作规划中, 要围绕“一个目标、两个核心、三个突破”进行!

一个目标:5年~8年把哈五中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两个核心:以全面推进新课程为核心;以做强、做大哈五中学校特色品牌为核心。

三个突破:教育质量的突破、办学规模的突破、特色品牌辐射面的突破。

围绕上述规划, 学校确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其中对于篮球运动的发展制订了明确目标:抓好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向“教体结合”方向转轨的有利契机, 扩大学校篮球特色品牌的效应, 实现篮球产业发展, 积极创建运动基地, 对校企合作、集团化运作模式进行探索, 把哈五中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推向世界。

篇9:让课堂绽放光彩

一、所谓“减”,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讲”“少问”“少写”

首先,“少讲”。一节课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授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学、解疑和演练时间不少于25分钟。其次,“少问”。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时间,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心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后,“少写”。在课堂上的板书、练习,应坚持“少而精”。

二、所谓“加”,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加强“读”,加强“问”,加强“议”,加强“做”

1.加强“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出声朗读可以集中注意力,学生对课文中较浅显的地方弄不懂,教师可以“以读代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大声朗读,多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小小竹排画中游》,为引导学生从优美的画面及语言文字中感受江南的美,我一边范读一边描述,让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展开想象感受语境美,“小竹排,顺水流”,开始“游玩了”,“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多么美的画面啊!大家边听边在脑中画出来噢!“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假如你乘坐着竹排,一路顺流而下,看到这样美的画面,听到这样动听的鸟叫声,你会怎么想?你会怎样赞美它呢?这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赞美之情,迸发读的欲望。

2.加强“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考的动力,学生提问题的过程是积极学习的过程,但很多学生往往无疑可提,或者说不知怎么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不断设疑激疑,更要鼓励学生遇疑则问,遇疑则究。于是,我采用“领头雁”的方法,表扬鼓励敢提问题的学生,激励其他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只有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才能提高语文素质。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我先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小兴安岭在哪里?它的美丽表现在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么美丽?不加“美丽”可以吗?再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质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质疑:什么是“千万缕”?阳光无处不在,为什么会出现“千万缕”?既然千万缕阳光能照到草地上,那怎么说森林被封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课尾进行质疑,文中最后一句写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什么用“是”而不用“像”?……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学生有疑就问,教师有问必答,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再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课堂中形成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的民主、和谐的氛围。

3.加强“议”

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多议论,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于教师的投入及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个个思维活跃、跃跃欲试,灵感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一次又一次地被点燃。例如,教学《最爱吃的水果》,我让学生现场自由组合,与爱吃同一种水果的同学围坐在一起讨论交流;教学《乌鸦喝水》,我要求学生议一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乌鸦喝到水?学生兴致勃勃,议论开了。有的说:“可以把沙子放到瓶子里。”有的说:“可以把瓶子推倒。”……只要学生讲出办法,我就加以肯定,捕捉他们议论中的“闪光点”。通过此活动,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得到全部的释放,在充满自由和激情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加强“做”

小学生都具有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真正让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皮亚杰认为:“思维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多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唱一唱、演一演等,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又发展了语言,同时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我是什么》,我让学生画“水的变化”的过程;教学《美丽的小路》,我让学生画出“小路的美”和“小路的脏乱”进行比较;教学《王二小》,我让学生唱一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两只小狮子》,我让学生带着头饰演一演,再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补充,使得课堂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学生学得既轻松又快乐,同时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万涓泉水,终究汇流成河,做一个生活工作的有心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驰骋,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那么,让课堂绽放光彩,让课堂活起来,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张艳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绽放光彩[J].群文天地,2012(8).

上一篇:创建文明城市知识问答50题下一篇: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