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工作规范草案

2024-05-16

财务工作规范草案(精选6篇)

篇1:财务工作规范草案

**公司

招聘工作操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人员的招聘管理。

第二条 目的:为满足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来规范人员招聘流程和健全人才选用机制。

第三条 原则:公司招聘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先内后外的原则,使用工用人机制更趋科学、合理。

第二章招聘需求管理

第一条 本公司所需员工,提倡公开从社会上求职人员中择优录用,也可由内部员工引荐,内部员工经岗位竞聘获准聘用后,引荐人必须立下担保书。

第二条 本公司聘用各级员工以学识、品德、能力、经验、体格适合于职务或工作者为原则,但特殊情况是不在此限。

第三条 新进员工的聘用,根据工作需要,由岗位需求人/部门主管填写《人员增补申请表》报人力资源部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各部门必须制定人员编制,编制的制定和修改由人力资源部与部门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部门用人应控制在编制范围内。

第四条 临时工由各部门拟订需要人数及工作日数,填写《人员增补申请表》呈人力资源部及总经理核准。

第五条 用人部门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招聘申请时,应同时提交拟招聘职位的《职位说明书》、《招聘试题及标准答案》、《绩效考核方案》和《人员增补申请表》。

第六条 人力资源部自收到用人部门招聘资料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会同用人部门对招聘需求进行工作分析,报总经理审批。

第七条 招聘需求经总经理批准后,人力资源部实施人员招聘。如需参加现场招聘会,人力资源部应及时提交招聘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招聘周期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协商,经总经理批准确定。招聘周期从人力资源部收到总经理签署批准的《人员增补申请表》之日起,至招聘的新员工报到入司之日止。招聘周期一般不超过30日。特殊情况由总经理决定适当缩短或延长招聘周期。1

第三章招聘程序管理

第一条 内部选聘

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对于职位空缺,公司原则上先进行内部招聘,由人力资源部向全体员工发放内部招聘通知,时效为一周。

第二条 外部招聘

经过内部招聘后仍空缺的岗位,人力资源部根据需求的缓急和需求量的大小,通过刊登广告、参加招聘会、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人才市场等各种途径开展外部招聘活动。

第三条 甄选周期

为积极提高招聘效能,努力适应人才的市场化竞争,自应聘者首次到公司填写公司应聘登记表之日起至公司最后复试完毕之日止,原则上甄选周期为7天。

第四条 初试准备

(1)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通过网络招聘、现场招聘等渠道,依据招聘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初步筛选出入围应聘者,并向人力资源经理报告。

(2)人力资源经理接到报告后于当日内初审资料、沟通用人部门确定初试时间、安排人事专员提前通知入围应聘者届时携带个人有关资料来司参加初试。

(3)人事专员应提前备好招聘登记表、考核试卷及有关用品用具等,做好初试准备工作。

(4)应聘人员参加初试时应提交、完成的信息资料为:

 本人规范填写的信息完备的本公司应聘人员登记表;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职称证书、获奖证书等证明其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资质水

平以及既往工作表现、业绩的各类证件原件、书面材料;

 身份证原件; 本人近三个月内拍摄的1寸彩色免冠照片3张。

第五条 初试组织

(1)人事专员对来司参加初试的入围应聘者的资料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不合格者当面辞谢;对合格者随即报送人力资源经理面谈。

(2)人力资源经理对资料审核合格者进行面谈,复核其应聘资格条件,并就招聘职位、公司待遇等与应聘者初步沟通,对不符合招聘条件者当面辞谢;对合格者安排人事专员进行笔试或技能测试。文员、财务人员、驾驶员等技能性较强的职位,应进行实际操作技能测试。

(3)人事专员于测试当日内及时将试卷送交用人部门经理评分。

(4)用人部门经理应于初试次日中午12:00前将应聘者测试成绩评出并反馈人事专员。

(5)在得到用人部门考核成绩反馈的当日内,对笔试、技能测试合格者,主管以上职位由人力资源经理负责、一般职位由人事专员负责完成背景调查;由人事专员对测试不合格者电话辞谢。

(6)在完成背景调查当日内,人力资源经理负责完成次日公司复试的组织安排;人事专员负责完成应聘者复试通知。

第六条 复试组织

(1)面试小组组成:

a.一般基础职位:

由人事专员通知安排,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和用人部门经理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集体复试。

b.主管以上管理职位或中级以上技术职位:

由人力资源经理通知安排,由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用人部门经理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集体复试;必要时邀请公司聘请的外部专业人士参加复试。

(2)人力资源经理负责复试组织:

a.提前1个工作日将有关复试的时间、地点、职位等信息达知复试小组各成员; b.提前半个工作日将复试题及答案报送复试小组各成员;

c.复试开始后、应聘者进入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复试小组通报该应聘者基本

情况,提出其需重点考察的方面与问题;

d.组织复试小组有关成员现场签署复试意见。

(3)人力资源经理负责主持复试。复试一般不超过40分钟。复试结论采取合议制,一般以用人部门意见为主导,复试小组其他成员意见起参谋作用。

(4)复试活动程序:

a.人力资源经理主持,请应聘者作自我介绍;

b.由用人部门进行专业考察提问;

c.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管理考察提问;

d.由总经理进行综合考察提问;

e.由应聘者提问,有关部门回答;

f.人力资源经理作结束语,送应聘者离开现场;

g.复试小组按前述发言程序进行合议,作出最终结论;

h.会后由人力资源经理与应聘者最终商谈确定有关薪酬福利、报到时间等事宜。

第七条 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应于复试当日内,以电话或手机短信方式向应聘人员发出通知:

(1)告知应聘者复试结果,对通过者表示祝贺;对未通过者表示感谢 ;

(2)告知通过者于复试的次日自行参加体检,并将体检单最迟在医院出具后的次日内送交人事专员。

第八条 应聘者应到本市市级(含)以上公立医院进行乙肝5项体检;属于GSP管理体系的职位,体检项目及要求从其规范。

第九条 人事专员负责收取、审核应聘者体检报告,对合格者通知于次日按公司正常上班时间报到(遇休息日正常延后);对不合格者当面辞谢。

应聘主管以上管理职位、中级以上技术职位的应聘者体检不合格,由人力资源经理负责辞谢。

需办理担保手续的职位,可适当延长应聘者入司报到时间,但最常不超过3日,否则必须报经公司批准。

第十条 应聘人员报到事项有:

(1)携带最近工作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

(2)签订遵守规章和保护公司秘密、知识产权承诺和连带责任保证书;

(3)申领工作证和员工手册;

(4)申领办公用品和其他用品;

(5)填写员工登记表。

第四章岗前培训管理

第一条 新员工自入司报到之日起,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其组织进行为期3—7天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试用。

第二条 新员工培训期包含在其试用期内。新员工岗前培训,不合格者按主管级以上30元/工作日、主管级以下20元/工作日标准,给予培训期间生活补助;合格者培训期间按试用期工资标准统一计算。

第三条 新员工岗前培训其他具体规定按公司有关制度执行。

第五章试用期管理

第一条 试用的目的在于补救招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新员工试用期内,由用人部门负责对新员工能力素质、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业绩表现等方面是否符合招聘资格条件、是否胜任岗位工作要求进行持续跟踪和实际核查。

第二条 新员工试用期内,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配合用人部门,主要对新员工适应、融入公司企业文化等管理方面进行跟踪考察和沟通帮教。

试用期第一个月内,由人力资源部会同用人部门对新员工每周进行1次考核面谈,同时关注、掌握和解决新员工实际问题,对有关困难及时报公司研究解决。

第三条 除总经理特批减、免试用期外,新进员工试用期一般为2个月。

第四条 试用期间,公司与试用员工任何一方均有权随时终止劳动关系。新员工在试用期间离职,需提前三日按公司有关规定程序提出申请,并规范完成工作移交,否则按旷工处理,不发放工资。

第五条 新员工试用期间考勤及纪律管理规定参照公司有关人事管理制度。

第六条 新员工试用期届满,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应自届满之日提前1周准备好有关资料,同时提请本部门和用人部门经理共同对新员工进行转正考核、面谈,并报请总经理终批。

第七条 新员工转正日期为总经理批准录用的签署日期。

第八条 新员工15号前转正的,当月享受转正工资;15号及其后转正的,次月享受转正工资。

第九条 有关部门、人员违犯本规范,对招聘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后果的,依据公司奖惩制度,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经办人员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处罚。

第十条 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本制度的拟定或者修改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2:财务工作规范草案

第一章 财务部职能及构成第一条 财务部是学社联总部下属管理学社联经费运转及账目审计,规范财务工作秩序,严格财务监管的职能部门。

第二条 财务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干事若干。部长负责总揽

全局,布置各项工作,同时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副部

长负责协助部长开展工作及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干事则接

受部长副部长的领导,格尽职守,乐于奉献,辛勤工作。

第二章 内部工作制度

第一节 社团经费管理

第三条 社团收取会费的80%由总部在招新结束后返还至各社团财务

小组处,主要用于开展自身常规活动,开课以及购置各种器

材。此部分经费归社团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都不得私自挪

用。

第四条 社团收取会费的20%用作社团联合会开展全校性活动的工作

经费,此部分经费由总部管理支配。

第五条 返还给社团的80%会费将贮存在以社团名义办理的存折上。

每个社团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存折。(存折有出纳保管,任何组

织及个人不得私自干涉)并由财务部统一发放,期末交回财

务部,到下一个学期再由财务部返还给各社团。

第六条 各社团在活动前一个星期就必须根据本社团得活动策划和实

际需要填写经费申请表向主席团提出申请,经各项审查合格

后再由出纳拨出经费。(未按此流程,则不予报销)

第七条 社团需采购物品及开课必须提前写好经费申请表,填完后负

责人签字,主席团同意,指导老师审核后方可有出纳拨出经

费进行采购。(采购需保留收据)

第八条 社团在采购及开课过程中,如涉及金额超过100元则应由权

益部陪同采购,采购完后需权益部在收据上签字方可生效。

第九条 社团出纳及财务部拨出经费时应开具收据,在活动或采购结

束后至财务部填写经费报销单并上交经费申请表。

第十条 各社团在采购金额较小且为临时性用品时应保留收据。第十一条 社团开课及常规物品采购须在每月二号统一汇总至财务

部,再由社团负责人填写申请单并由主席团及指导老师审

批后方可采购。

第十二条 若社团经费超支,应由社团负责人向主席团及指导老师提

出申请且审批完毕后再由财务部启用外联部所拉赞助资金

或总部资金。

第十三条 每次开课及采购实际所用超过预算10%之部分,不予报销。第十四条 财务部应对社团每次采购物品进行登记造册以防止重复购

买。

第十五条 社团换届时上任负责人必须将财务清理结算并移交下任负

责人。

第二节 总部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 总部经费开支同样要填写经费申请表,审核完毕后由财务

部拨出经费并开具收据。采购或活动结束后须填写经费报销单并由指导老师签字后方可生效。

第十七条 总部采购金额在100元以上同样要由权益部陪同采购。第十八条 总部经费由财务部管理,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私自干涉。

第三节 财务小组管理

第十九条 各社团必须成立自己的财务小组,财务小组由会计一名和

出纳一名组成。其中会计由社团内部选举产生,出纳则由财务部派干事充任。

第二十条 财务小组在审核完经费申请表并由出纳拨出经费后须由该

社团负责人填写收据。

第二十一条 社团负责人填好收据后,出纳应将收据转交给该社团会

计。同时采购及开课结束后应将所有收据汇总后交至会

计处。由会计审核保存收据并在账本上做好记录。

第二十二条 财务部应负责每月按期对各社团账本结合其所开展的活

动经费进行检查。每月28号值班时间,财务小组将账本

交至财务部。下月2号值班时间前来领取。财务部将在本月社团大会上公布本月社团经费收支情况,存在问题的协会应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 每学期末,财务部将全面检查各社团财务状况,并公布

财务报表。

第四节 外联经费管理

第二十四条 外联部所拉赞助之10%留为外联基金,归外联部支配。

其余之90%应交予财务部管理。由财务部填好收据并做

好记录。

第二十五条 各社团在经费紧缺或用完后可向外联部申请赞助金额,经外联部、财务部、社团三方签字确认后,可向财务部

申请拨款。

第二十六条 财务部将于每月29号向外联部通报外联基金使用情况。

第五节 财务监督

第二十七条 财务部须及时审核发票是否属实,是否符合规定,如属

实则签字报销并将资金来源去向登记清楚并保留相应原

始凭证。

第二十八条 定期向主席团及社联全体大会公布汇报财务状况,接受

全体社联成员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财务部每月底将向权益部汇报财务状况并接受其监督。第三十条 各部门协会出现三次及以上报销金额超过市场价的15%的情况,由权益部组成调查小组与社团联系,调查原因。如

有问题立即上报主席团。

第三十一条 建立财务投诉制度,接受会员、辅导员、非会员同学的投诉,如情况属实,查明确认无误后,视情节严重给予

相关处理,财务投诉受理人员有义务对投诉人的相关情

况进行保密。

第六节 处罚制度

第三十二条 未经许可,社团不得擅自代购相应物品,一经发现将扣

除协会会费的10%,且该社团不得参与本的优秀社

团评奖并对社团负责人根据采购金额从严处理,情节严

重者按院相关条例调查处理。

第三十三条 协会内部账务三次出现账目问题,扣除协会会费的10%,且该社团不得参与本的优秀社团评奖,并对相关负

责人从严处理,情节严重者按院相关条例调查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未经批准,擅自挪用或借用社团资金(包括现金)的社团,按其行为轻重处以团内警告,情节严重者交由学院相关

部门处理。违纪者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缺金额补齐上

交。

第三十五条 在工作范围内发生严重失误或者由于玩忽职守致使社团

利益遭受损害的,将取消社团营运资格。

第三十六条 擅自增加会费或者弄虚作假者,有关部门将责令其立即

纠正,限期30日内将所收款项如实上交社团联合会主席

团,由主席团负责处理,并对主要责任人员按其行为轻

重处以团内警告,情节严重者交由学院相关部门处理。

金额过大者,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移交司法机关处

理。

第三十七条 对于不按照财务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经济活动的社团,勒

令其停止所办的活动,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教育,并要

求其规范财务行为,接受相应处罚,且不得参加本的优秀社团评选。

篇3:财务工作规范草案

一、《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员工草案)内容解读

(一)目标

新指南规定通用目的财务报表列报的基础是保证同一主体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的一贯性(Consistency)和不同主体财务报表的可比性(Com parability)。新指南对财务报表列报、财务报表结构和报表信息的分类和分解准则制定了全面的要求。

(二)财务报表列报的核心原则

新指南在财务报表列报的一般特征中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两个核心原则:项目分解性(D isaggregation)和内在一致性(Cohesiveness)。FA SB和IA SB认为这两个原则能共同增强财务报表信息的可理解性。(1)项目分解性。即分解信息以说明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的组成部分。分解和列报时应当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功能(Function),即主体所涉及的主要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生产、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等;性质(N ature),即经济特性或经济属性,用以区分有些看起来类似的经济事项,却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现金流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批发和零售、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债权投资和权益投资等;计量基础(M easurem ent),即资产、负债的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或是公允价值。(2)内在一致性。一个内在一致的财务图景要求同一报表上各项目以及不同报表之间逻辑关系应保持清晰。为此,应将分解的信息以区块(Sections)、种类(Categories)、子类(Subcategories)在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中以一致的方式列报。这样能够使各报表之间相互补充。

(三)财务报表分类与格式

员工草案为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制定了一个按照规定的区块、种类、子类列报的新模式。具体如表1所示。各财务报表将在相同的区块、种类、子类中列示相关信息,这就能够将信息更方便地联系起来。(1)业务区块(Business section)包括经营活动类(O perating category)和筹资活动类(Investing category)。经营活动中包括:主体日常经营所需的资产和这些资产的变动;主体日常经营产生的负债和这些负债的变动。经营活动通过对资源的全面运用产生收入。而直接与经营活动相关的长期负债筹资即营运筹资(O perating finance subcategory)则是经营活动的子类。与上述资产、负债直接相关的现金流量在资产负债表的营运筹资(子类)中列报,而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类)中列报。投资活动中包括主体用以获得报酬的资产或负债,以及这些资产或负债的变动。这些资产或负债不能通过与主体其他资源的结合而产生显著的联合效应。报酬的形式包括利息、红利、版税、产权收益、利得和损失。(2)筹资区块(Financing section)包括主体获取或偿还资本的活动,分为债务筹资(D ebtcategory)和权益筹资(Equity category)两类,但这只出现在财务状况表和全面收益表中,与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相关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中的筹资部分合并反映,不做区分。(3)所得税区块(Incom e tax section)和终止经营区块(D iscontinued operation section)应当分别列报。(4)多元交易区块(M ulticategory transaction section)。当全面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净效应需要在财务状况表中一个以上的区块或类别中确认资产或负债时,这项全面收益和现金流量就要在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多元交易区块反映。

(四)各财务报表的要点

具体包括:(1)财务状况表。主体根据资产、负债与其主要活动或作用的相关性将其分类成区块、种类和子类。在每一区块,每一种类、每一子类内部,都有两种列报形式可供选择,取决于哪种形式能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一是按照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和短期资产、短期负债分别列报,二是按照流动性列报。同时,员工草案中指出,如果分开列报有助于理解主体的财务状况,那就应该根据功能、性质和计量基础分解资产、负债。此外,员工草案中对财务状况表中小计和合计的列报做出了详细规定。首先,除了要列报每一区块、每一种类、每一子类的标题和小计外,还要列报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合计数;其次,如果将资产、负债划分为长期和短期,则要分别列报短期资产、短期负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的总数;最后,对于营运筹资中的资产和负债,在营运筹资合计之前,还要分别小计营运资产和营运负债。(2)全面收益表。主体应当将构成净利润的收入和费用分类成区块、种类和子类,分类方法应与相应的资产、负债以及现金流量的分类一致。与资产、负债不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应该与产生这些收入和费用的现金流量相一致进行分类。首先,主体应该根据功能分解并列报收入和费用以更好地理解其从事的活动、评价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分布时间和不确定性,如销售商品、产品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等;其次,根据性质再分解上述收入、费用,并在全面收益表中列报或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如将销售收入分解为批发收入和零售收入,将销售成本分解为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能耗成本和折旧。最后,如果根据功能分解并列报收入和费用不能促进报表使用者对从事的活动的理解和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分布时间和不确定性的评价,那就应该直接根据性质分解。正如FA SB和IA SB的另一个联合项目“其他全面收益的列报”中建议的一样,全面收益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净利润和其他全面收益。其他全面收益中的项目将分成是否重分类至净利润。当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即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汇编》(FA SB)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 SB)的其它指南一致的可以重分类至净利润,否则不能重分类至净利润。(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应当列报报告期间现金流量的变动,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支出与财务状况表和全面收益表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主体在区块和种类中列报的现金总流入和现金总支出应当与以下两者一致:相关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分类;相关收入和费用的分类。

主体应当用直接法列报每一区块、每一种类的现金流量。例如,要单独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支出,如客户支付的现金、购买存货支付的现金。而现在大多数主体都选择通过把净利润调整为净经营现金流量的间接法而非直接法列报经营现金流量。另外,对经营现金流量、筹资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都给出了不同于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如,与资本性支出相关的现金流量现在被分类在投资活动中,而按照这次的定义,更可能列报于经营活动中。调整之后的定义,将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将经营资产和负债、经营收入和费用、经营现金流入和经营现金支出联系起来。

二、征求意见稿员工草案对讨论稿的主要改进

(一)财务报表列报目标的改进

在《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即讨论稿中,提出财务报表列报有三个目标,包括:内在一致性、项目分解性、流动性和财务弹性。而在员工草案中,删除了流动性和财务弹性,并将内在一致性和项目分解性作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核心原则,将财务报表列报的目标建议为一贯性和可比性。这样的变化使得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框架体系更加科学。FA SB第8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而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中包括可比性(Com parability),这个可比性中就包括了同一主体不同时期财务信息、不同主体财务信息的可比。因此,就涵盖了财务报表列报的两个目标一贯性和可比性。同时,第8号概念公告也明确指出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适用于财务报表。就使财务报告目标与财务报表目标建立了更加一致的理论基础。

(二)财务报表列报原则的改进

FA SB和IA SB认为,项目分解性和内在一致性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财务报表列报信息的可比性、可理解性和有用性。(1)项目分解性的变化。在讨论稿中,项目分解性的运用建立在每个主体不同的分解方法基础上,财务状况表应当根据计量基础分解相似的资产和负债,全面收益表则应根据功能和性质来分解收入和费用。在员工草案中,不应该将三种属性即功能、性质和计量基础局限于各主体不同的基础上,而且要同时运用这三种属性来分解。通过一致的运用,可以使得主体如何利用其资源来产生收入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更具代表性。针对项目分解水平,财务报表使用者认为较高的分解水平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洞察主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由此,有助于了解主体和进行投资决策;而一些调查对象则认为,讨论稿中提议的分解水平有可能分散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的整体视角。为此,FA SB和IA SB决定允许将许多分解信息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2)内在一致性的变化。在讨论稿中,假定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联系,而且这些联系可以通过逐行对应(Line-by-line basis)而变得清晰。调查对象赞同FA SB和IA SB要理清财务报表之间的信息联系的目标,但是很多调查对象建议应当使内在一致性更加实用,很大一部分人指出,不应该要求逐行对应。由此,FA SB和IA SB得出结论,在实际中,很多资产、负债有共性,这就不可能利用汇总财务状况表来反映所有财务报表之间的准确联系,而只要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信息能够相似列报。因此,员工草案中就建议,只要在三张报表相同的区块、种类和子类中列报相关信息。(3)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的删除。讨论稿中认为,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应便于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的融资能力、利用现有资产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清偿债务的能力以及把握融资机会的能力等。调查对象指出,一方面,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第1章讨论了与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相似的概念;另一方面,流动性和财务弹性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中的披露要求重复。FA SB和IA SB决议认为,财务报表列报的核心原则应该源于他们联合概念框架中的目标和信息质量要求,但不应重复。因此,不应该将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相似包括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

(三)财务报表分类与格式的改进

具体包括:(1)分类起点的变化。在讨论稿中,将财务状况表作为分类起点。因为FA SB和IA SB认为资产、负债和权益是基本要素,并且比收入、费用的观念具有逻辑优先性。但是,一些调查对象认为这样的分类方法会造成对资产、负债的过度强调,出于管理者是从经营利润的角度来评估和管理主体的考虑,其认为应以全面收益表位分类起点。最后,FA SB和IA SB得出结论,在对资产、负债分类时,应考虑资产、负债与主体的哪种职能活动相关,由此,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职能活动也考虑到了分类过程中。(2)分类方法的变化。讨论稿中建议按照管理层意图进行分类,这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具有主观性、误导性。现在,FA SB和IA SB决定不再运用基于管理层意图的分类方法来描述分类过程,而是根据资产、负债的功能进行分类,这就减少了职业判断的运用,对筹资区块和投资活动也进行了更明确地定义,提高了分类一致性。由此,分类主观性得到降低,也就不用再像讨论稿中建议的那样将分类基础作为一项会计政策予以披露,而只要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即可。(3)具体项目分类情况的变化。财务报表分类规则一览表如表2所示。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出,员工草案中的分类规则与讨论稿中已有所改变,项目有所增减,层次更加清晰,分类方法更加科学。具体如下:一是筹资区块。讨论稿中筹资区块分为筹资资产和筹资负债,而员工草案将其分为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这是由于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否具有筹资功能的管理决策具有灵活性,造成主体可以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排除于筹资区块之外,但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则绝对不能包括在筹资区块中。由此,这样的定义方法显得模糊不清,无法在实际中统一运用。为了增强可比性和清晰性,员工草案建议筹资部分应与主体的资本结构一致,即分为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二是业务区块。在员工草案中,改变了讨论稿中以核心和非核心活动的概念来区分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定义。因为这种方法依赖于管理层的判断,即什么是主体的核心业务。对于调查对象要求更多的指南以能够清晰地分类,FA SB和IA SB建议以组合产生收入还是单独产生报酬来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这就使分类降低了主观性,增强了可比性,提高了信息的有用性。另外,由于现金的可转换性,还特别改变了现金的分类,建议主体只能在一个类别中列报现金。员工草案新增加了营运筹资子类。对于那些并不是由于资本筹集而形成的负债,如退休福利负债,具有长期性质,但这些负债是为了交换某项服务、某种使用权、某种产品或是某项经营活动的直接后果,不应该分类成筹资部分的债务筹资。三是多元交易区块。对于多元交易,FA SB和IA SB认为应该单独分类为一个部分,而不需要主体根据多元交易对全面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对列报做出选择,这符合内在一致性原则。(4)列报顺序的变化。讨论稿要求主体应在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以相同的顺序列报区块,种类和子类。但是,有例子表明按照不同的顺序列报可能会增强可理解性,而可理解性比绝对一致的顺序更重要。所以,在员工草案中给列报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上述征求意见稿员工草案对讨论稿的诸多改进体现了FA SB和IA SB为制定一个更加科学、实用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所做出的努力。上述改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有关规则的规定更加具体明确,更加清晰合理,使财务报表的主观性降低,提高了不同主体之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这也体现了这次员工草案中提出的财务报表列报的目标。

三、对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成本效益评价及展望

目前,FA SB和IA SB正在进行,直到最终完成和发布征求意见稿之前的活动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对列报准则进行成本效益评估;(2)对金融服务企业提出的财务报告建议的含义解释。其中,成本效益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也是项目进程延迟的主要原因。FA SB和IA SB都各自对自己的准则制定活动建立了一整套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只有当报告某项信息的收益能够合理弥补提供和使用信息的成本时,即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才能发布准则。对某项准则的成本——效益评估,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的变化、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差异、预期成本性质和范围的不同等。由于个体评估固有的主观性,因此,必须考虑到一般情况下财务报告的所有成本和效益。

(一)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改革的效益

员工草案中的财务报表列报改进建议对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可理解性、有用性将产生显著影响,从而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获益。由于报告主体将筹资决策及相关活动和其它活动分开列报,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从独立于资本结构的角度更好地分析主体的财务业绩。通过在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报表附注中列报更多的分解信息,能显著增强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的分析和理解。财务报表使用者为理解各财务报表的各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而花费的时间减少了。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结构关系,即在相同的区块、种类列报相关信息,促进了使用者更容易地将信息联系起来。财务报表使用者更易理解主体经营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因此,通过分析就能够反映主体现金流量的完整图景,为分析现金流量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也将减少。通过在报表附注中对资产、负债项目的变动分析,财务报表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资产、负债的变动原因。这些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理解会计估计和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改革的成本

为了实施新的财务报表列报模式,财务报告过程中的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包括编制单位、使用者、审计单位、会计培训机构都要为此付出成本。有些成本是一次性的,有些是持续的,但对成本——效益评估都有重要影响。对财务报表编制单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会计信息系统修改成本。为了获取恰当的数据,特别像用直接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可能需信息技术系统的升级、改造,甚至可能需要一个全新的会计系统。此外,使用者和审计单位也可能要发生系统成本。在两种列报模式的过渡期间,会计主体很可能需要两个会计信息系统并行。财务报告过程中的一些利益相关群体需要花费处理程序和控制程序修改成本。信息系统和处理过程的变化,很可能提高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成本,对有些利益相关群体,还会导致人力成本的提高。与任何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动一样,财务报告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群体都会产生财务报表列报变化带来的培训和教育成本。教育机构要更新课本和教学材料,编制单位、使用者、审计单位会发生培训成本。在讨论稿发布之后,FA SB和IA SB运用了多种途径以获得关于新财务报表列报模式的成本效益信息。包括实地测试(Field Test)、FA SR I研究、从其他利益相关群体收集信息等。同时,征求意见稿员工草案的发布也是对财务报表列报模式改革进行成本效益评估的重要步骤之一。在意见征求期间,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评估财务报表结构和列报信息的变化对促进财务分析和资源分配决策产生的效益。同样,财务报表编制者可以评估在各自的具体情况下,采纳征求意见稿员工草案中的建议所要付出的努力和成本。由此,意见函也成为成本——效益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FA SB和IA SB还将继续运用更多的实地工作、实地测试和实验研究来获取成本效益信息。

(三)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展望

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基于信息使用者需求,制定一个全球统一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已成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曲晓辉、肖虹:《公允价值反思与财务报表列报改进展望——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九届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观点综述》,《会计研究》2010年第5。

[2]FASB、IASB:STAFF DR AFT of an Exposure Draft on inancialStatem entPresentation。

篇4:财务工作规范草案

从企标到行标

据悉,本次发布的标准(草案)对储酒洞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指标(温度、湿度等)、储藏用酒的标准、储藏容器的标准、储藏时限以及基酒在洞藏前后发生的变化等多个方面对洞藏工艺生产进行了规范,并且对产品分类、分析方法、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是一个较为完备的技术标准方案。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洞藏工艺标准草案由贵州青酒集团、酒鬼酒股份公司、山东青州云门酒业、古井集团、陕西太白酒业、茅台镇东方酒业等8家拥有洞藏资源和产品酒企业联合起草,经白酒洞藏研究会整理后,由白酒专家高月明、宋书玉等业内知名人士进行了审核修订,体现了目前中国白酒洞藏酒工艺的先进水平。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洞藏工艺标准是一个由企业联合起草方案,目前刚刚完成初步修订,希望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以加速正式标准的出台。刘员同时表示,酒类流通协会将和白酒洞藏研究会一起,尽快完善目前的标准草案并将着手申报,使此标准成为国家认可的行业标准。

据了解,为了推动这工作的进行,白酒洞藏研究会已经和中酒联合质量认证中心达成了合作意向,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向有关部门进行标准的申报。中酒联合质量认证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张静表示,此次出台的标准草案将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综合一些意见进行再次修订,随后由中酒认证中心进行申报,而目前发布的标准草案将成为未来行业标准的最基础资料。

发布会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秘书长宋书玉向媒体详细解读了标准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并表示,此次标准草案的出台,目的就是希望能尽快给正在发展中的白酒洞藏市场提供一个可以参考执行的模板,这对规范已经初露峥嵘的洞藏酒市场将提供很大的帮助。

先规范,后发展

自2008年以来,随着洞藏酒市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看到了洞藏酒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有洞藏字样产品销售的企业已经从2008年初的20多家发展到近40家。其中,既有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做洞藏产品的企业,也有浑水摸鱼,期望打打擦边球的企业,一些根本没有洞藏资源的企业也打着洞藏的旗号进行销售。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规范这个市场,洞藏酒有可能重蹈年份酒的“覆辙”——快速赢得市场,然后很快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先发展,后规范”还是“先规范,后发展”?在洞藏酒发展的道路上,洞藏酒企业选择了后者。

今年8月,白酒洞藏研究会成立后的第一个洞藏工艺研讨会在贵州青酒厂召开,参会的洞藏企业代表均表示,应该及时完善洞藏酒的科学化体系,尽早规范整个洞藏酒市场的发展。与会专家则认为,要尽早规范市场,必须出台相应的工艺和产品标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8家洞藏酒企业起草了洞藏工艺标准草案。

作为白酒洞藏研究会会长单位,青酒集团副总经理任庭光表示,青酒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在高端产品方面,公司主推洞藏系列酒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此次联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共同发布洞藏工艺相关标准,就是希望能给整个市场的规范出一份力,引领洞藏市场健康发展。

白酒洞藏研究会承担了此次标准(草案)整理工作,据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介绍,目前修订完成的草案充分考虑了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异,希望打造一个行业企业能共同执行的标准。而在一些关键指标的处理上,如储酒洞的温度范围,研究会秘书处多次请教行业内知名专家进行审核,既保持了标准的“高门槛”,又充分考虑到目前洞藏酒企业之间由于地域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必然差异。

渠道商看好洞藏酒

逐步规范中的洞藏酒市场也引起酒业渠道商的关注。

名品世家酒业连锁有限公司总裁金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内“洞藏酒”很可能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高端白酒,名品世家愿意和优秀的洞藏酒企业联合起来,通过名品世家在全国数百家专营店,共同推动洞藏酒市场的规范、快速发展。

篇5: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为规范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责任主体和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药物警戒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三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开展有效的药品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安全性信息沟通,以实现以下药物警戒的总体目标:

(一)遵守国家有关药物警戒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预防任何可能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三)促进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传递与药品有关的安全性信息。

(四)保护患者健康和公众健康。

第二章

药物警戒体系

第四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设立体系目标和要求,通过开展质量计划、质量依从、质量控制和保证、质量改进等药物警戒体系管理活动,将体系目标和要求系统地贯穿到药物警戒的全部工作中。

第五条

(人员职责)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药物警戒体系目标,相关岗位的人员应当共同参与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承担各自的职责。

第六条

(体系构成)药物警戒体系应当与机构规模、工作内容、所持药品安全性情况相适应,应当包括合理的组织机构、人员、文件、设施设备、计算机系统等。第七条

(一致性要求)药物警戒工作开展应当与药物警戒体系目标和要求、相关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保持一致。

第八条

(内审开展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定期及在药物警戒体系或药品安全性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评估药物警戒体系和药物警戒相关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是否适应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和药品风险的控制。

第九条

(内审评估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内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依据结论制定并完成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药物警戒管理水平,保证药物警戒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第三章

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

原则

第十条

(机构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与药物警戒工作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及内部关系,并有清晰的组织机构图。

第十一条

(人员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指定符合要求的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和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管理药物警戒工作,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并持续进行培训,确保各岗位人员保持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二节

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

第十二条

(委员会组成)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负责,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

第十三条

(委员会职责)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负责商议和决策重大药品安全性事件及其他药物警戒重大事项,应当建立相关事项的处理机制并依照执行,应当建立委员会档案并记录相关事项的处理过程。

第三节

药物警戒部门

第十四条

(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设立独立的药物警戒部门,并合理设计部门架构及职责分工。

第十五条

(职责要求)药物警戒部门应当承担药物警戒工作的主要责任,履行以下主要的工作职责:

(一)负责建立和维护药物警戒体系;

(二)负责制定药物警戒相关文件,并按文件要求执行相关活动;

(三)负责建立和管理计算机系统;

(四)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更新、提交、执行和评估风险管理计划;

(五)负责监测药品安全性,并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上报、评价和调查;

(六)负责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

(七)负责选择、执行和评估风险最小化措施;

(八)负责撰写和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九)负责与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

(十)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十一)负责组织药物警戒体系内审;

(十二)负责对受委托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受托方进行管理;

(十三)协助开展药物警戒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十四)其他应当由药物警戒部门履行的职责。

第四节

受托方管理

第十六条

(基本要求)存在委托开展全部或部分药物警戒工作的情况时,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与受托方签订书面合同及相关协议,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工作内容及相关事项,并按相关法律法规、本规范及约定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第十七条

(委托方职责)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承担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应当对受托方进行资质审核,对其工作条件、技术水平、药物警戒管理情况进行书面评估或现场考察,确保其具备完成受托工作的能力,并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

(二)应当对受托方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价或审计,确保其持续具备相应能力和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八条

(受托方职责)受托方应当承担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应当履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规定的与受托工作有关的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二)应当履行与委托方依法约定的相关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三)应当接受委托方的资质审核、监督、评价或审计等活动,并持续提升药物警戒工作能力。

第五节

人员与职责

第十九条

(关键人员类型)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指定药物警戒关键人员,关键人员为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和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

第二十条

(药物警戒总负责人的要求、资质和职责)药物警戒总负责人是药物警戒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应当被授予足够的权限,确保其可以独立执行药物警戒工作的管理权和决策权,不受其他人员干扰。药物警戒总负责人不得由质量授权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或生产管理负责人兼任。

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应当满足以下的资质要求并履行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资质要求:

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熟悉药品及药物警戒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管理药物警戒体系、药品风险管理活动、药品安全性信息沟通等所需的充分的知识和技能。

(二)主要职责:

1.负责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确保药物警戒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

2.负责药品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确保风险管理活动被有效执行,以维持药品风险效益平衡;

3.审核药物警戒总文件、风险管理计划、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关键的药物警戒文件,并确保上述文件的提交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

4.负责安全性信息沟通的管理,确保药品安全性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作为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与监管部门的联系人,落实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5.负责其他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的资质和职责)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是药物警戒部门具体工作及事务的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以下的资质要求并履行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资质要求

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熟悉药品及药物警戒相关的法律法规,接受过与药物警戒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二)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组织开展药物警戒体系内审; 2.负责组织和落实风险管理活动,监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药品安全性监测、风险信号管理、风险最小化措施、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等活动的开展,并组织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3.审核药物警戒总文件、风险管理计划、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关键的药物警戒文件,审核药物警戒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4.负责药物警戒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 5.负责药物警戒部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6.负责药物警戒部门其他相关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专职人员的要求、资质和职责)药物警戒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具备相应资质、经过培训且能胜任的专职人员从事药物警戒工作。专职人员应当满足以下的资质要求和履行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资质要求

药物警戒部门专职人员应当至少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接受过与药物警戒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具备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所需技能。

(二)主要职责 负责与药物警戒相关的具体工作。

第二十三条

(兼职人员要求)药物警戒相关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培训的兼职人员参与药物警戒相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职责分工要求)应当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每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应当过多。

第六节

培训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和维护药物警戒培训体系,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并依照执行。

第二十六条

(人员培训要求)药物警戒工作相关的各岗位人员应当接受与其职责和工作相关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确保其持续具有开展药物警戒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十七条

(培训内容要求)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药物警戒专业知识及技能、相关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部门及岗位职责等。

第二十八条

(培训过程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培训工作应当做好记录并建立档案,培训结果应当以评价或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估。

第四章

药物警戒体系文件

第一节

原则

第二十九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规范的文件管理制度,合理制定与药物警戒工作相适应的各类文件,并记录药物警戒相关的每项活动。

第二节

文件管理

第三十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物警戒体系文件管理的工作制度,确保文件管理的合规性。

第三十一条

(文件构成)药物警戒体系文件应当包括药物警戒主文件、风险管理计划、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部门及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档案、其他计划和报告等。第三十二条

(文件内容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并与实际工作情况相适应。

第三十三条

(文件管理流程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文件管理制度进行,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三十四条

(文件规范性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应当标明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版本号和变更历史;文件描述应当准确、清晰、易懂,不得模棱两可。

第三十五条

(文件更新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应当定期审核和修订,以持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文件应当使用现行有效的版本,废止或失效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

第三节

记录管理

第三十六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记录管理的工作制度,规范记录的建立、填写、修改、保存、销毁等过程。

第三十七条

(规范性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规范记录药物警戒相关的每项活动,确保记录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有效和可追溯。

第三十八条

(保存年限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类型记录的保存年限,至少应当保证药品退市前其相关记录的完整性;若为电子记录则应永久保存。

第三十九条

(电子记录要求)如使用计算机系统、影像技术或其他可靠方式记录电子数据的,应当确保电子记录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并在必要时采取访问控制、权限分配、授权更改等控制手段保证电子记录的安全性。

第四节

药物警戒主文件

第四十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药物警戒主文件,用以描述药物警戒体系和药物警戒工作概况,并记录其符合要求的情况。

第四十一条

(提交条件)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以下情况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

(一)上市许可申请人进行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应当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作为新药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二)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药品再注册时,应当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作为再注册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三)受监管部门要求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第四十二条

(主文件内容)药物警戒主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物警戒总负责人的基本信息:应当包括详细联系方式、关键简历信息、主要职责权限等;

(二)上市许可申请人或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组织架构:应当描述与药物警戒工作开展有关的组织架构及关系;

(三)药品安全性数据来源: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信息收集的主要单位、方式和流程;

(四)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库:应当描述用于监测药品安全性信息、开展信号管理活动及其他风险管理活动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的地点、功能及运营责任;

(五)药物警戒体系:应当提供药物警戒体系的描述及体系质量控制的情况;

(六)药物警戒流程:应当提供药物警戒工作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目录,并描述相关记录的保存方式;

(七)药品安全性监测方法;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监测的方法和流程;

(八)附录:应当提供的支持性材料。

第四十三条

(主文件更新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必要时对药物警戒主文件进行更新,确保其内容与现行药物警戒体系及当前药物警戒相关活动开展情况保持一致。

第五节

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

第四十四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药物警戒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并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

第四十五条

(工作制度列举)药物警戒相关的工作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

(二)药物警戒体系管理;

(三)药物警戒委托工作管理;

(四)培训管理;

(五)文件管理;

(六)记录管理;

(七)计算机系统管理;

(八)信号管理;

(九)风险管理;

(十)安全性信息沟通;

(十一)其他工作制度。

第四十六条

(操作规程列举)药物警戒相关的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物警戒体系内审;

(二)计算机系统验证与测试;

(三)数据库管理;

(四)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

(五)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

(六)境外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

(七)药品安全性监测;

(七)文献检索;

(八)数据处理;

(九)风险信号管理;

(十)风险管理计划;

(十一)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十二)说明书修订;

(十三)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十四)处理医学咨询和投诉;

(十五)其他操作规程。

第五章

设施设备

第四十七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配备开展药物警戒工作所需的办公区域和办公设施,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办公设备,及适当的计算机系统和电子存储空间,以满足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的需要。

第四十八条

(设施设备管理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关键的设施设备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第一节 原则

第四十九条(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满足药物警戒工作需要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药物警戒相关数据的管理和支持药物警戒活动的开展,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总体要求

第五十条(基本要求)上市许可持申请人或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符合以下基本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一)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和相关的终端,并确保其安全性;

(二)有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有固定接入互联网的方式;

(三)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配套的第三方系统软件;

(四)有能够满足本规范中要求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应用软件;

(五)有满足药物警戒工作开展所需的标准数据库;

(六)有其他与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相适应的的软件或功能。

第五十一条

(安全性要求)计算机系统应当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及保密功能,确保相关数据不损坏、不丢失、不泄露。

第五十二条

(功能拓展要求)计算机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升级和扩展能力,以满足药物警戒工作的发展需要,并支持相关监管部门的新要求。

第三节

计算机系统管理要求

第五十三条

(系统管理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以规范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过程,应当至少包括以下管理要求:

(一)应当根据计算机系统类型、用途、风险性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并明确计算机系统的分级标准;

(二)应当明确不同计算机系统在设计、安装、配置、验证、测试、培训、使用、维护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并规范记录上述过程;

(三)应当明确不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根据不同的级别选取访问控制、权限分配、审计追踪、授权更改、电子签名等控制手段,确保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性;

(四)若由供应商提供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系统相关服务,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其职责与义务,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十四条

(数据管理要求)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数据除符合本规范第五章第三节记录管理中的相关要求外,应当符合以下管理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相关数据应当永久保存;

(二)应当通过定期备份、存档等方式确保计算机系统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计算机系统相关数据的录入、新增、修改、删除、导入导出、转存等操作应当符合权限范围、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安全和可追溯。

第七章

药品风险管理

第一节

原则

第五十五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物警戒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在药品全生命周期内进行药品风险管理,并以风险管理计划的形式描述所持药品的风险管理情况。

第二节

风险管理总体要求

第五十六条

(责任主体)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药品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但可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协作。

第五十七条

(基本原则)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风险管理的工作制度,遵循风险监测、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预防与控制、风险效益评估的风险管理周期,开展循环往复的风险管理活动,以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

第五十八条

(风险管理活动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所持药品安全性情况,按照风险管理周期的基本要求,开展如下的主要风险管理活动:

(一)药品安全性监测:连续监测药品安全性情况,为风险信号的识别与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二)风险信号管理:以药品安全性信息为基础,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发现药品安全及其他方面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三)风险最小化措施:根据风险信号的管理情况或其他必要情况,选择和执行风险最小化措施,预防和控制药品风险;

(四)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综合上述活动的开展或计划开展情况,结合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定期评估药品的风险效益;

(五)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当上述风险管理活动不足以管理药品风险时,可采取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等其他风险管理活动有针对性地监测、识别、分析、控制药品安全风险。

第三节

风险管理计划

第五十九条

(基本要求)风险管理计划是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描述药品当前安全性情况及其将如何进行药品风险管理的书面文件,应当在规定情况下提交,并在药品生命周期内进行必要的更新。

第六十条

(提交条件)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以下情况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风险管理计划或其更新版本:

(一)上市许可申请人进行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作为新药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二)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药品再注册时,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作为再注册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三)上市许可持有人对已上市药品进行重大改变的新申请时,包括新剂型、新给药途径、重大工艺变更、儿童适应症重大改变、其他与适应症有关的重大改变等,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四)当已上市药品出现影响药品风险效益平衡的情况,由监管部门要求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

(五)药品上市后,上市许可持有人认为出现影响药品风险效益平衡的情况时,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

(六)当风险最小化措施的评估结论、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评估结论表明有必要修改风险管理计划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

第六十一条

(风险管理计划内容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以下的结构和内容要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一)药品概述:应当描述药品基本信息和风险管理计划基本信息;

(二)药品安全性描述: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情况,包括已确定风险、潜在风险及缺失信息;

(三)药物警戒计划:应当基于药品安全性描述,详细描述如何进一步描述和监测风险的药物警戒行动的计划。药物警戒行动分为常规药物警戒行动和额外药物警戒行动。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所有药品进行常规药物警戒行动,包括药品安全性监测、风险信号管理、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活动;当常规药物警戒行动不足以满足药品安全性监测时,应当采取额外药物警戒行动,针对特定药品的特定风险制定针对性行动,例如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四)上市后有效性研究:应当描述已上市药品有效性研究的相关计划,用于分析评估药品的风险效益情况;

(五)风险最小化措施:应当基于药品安全性描述和药物警戒计划,详细描述预防或控制风险的最佳措施及其选择依据,并在必要时描述风险最小化措施的评估情况;

(六)风险管理计划概述:应当精准概述风险管理计划的所有要素,作为向公众公开的部分。

(七)附录:应当包括风险管理计划的支持性材料,以及拟开展的药物警戒计划、风险最小化措施计划、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方案等。

第六十二条

(针对性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不同的药品类型(例如创新药或仿制药)、不同的提交目的(例如首次提交或更新)、不同的药品风险(例如总体风险或特定风险)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区分层次和重点。

第六十三条

(流程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操作规程规范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更新、提交等过程,并记录上述过程的所有信息。

第八章

报告和监测管理

第一节

原则

第六十四条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体目标)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对已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收集、上报和评价,对相关病例进行随访和记录,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药品群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

第六十五条

(安全性监测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全生命周期内多途径收集药品安全性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为风险信号的管理提供数据来源。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第六十六条

(报告的收集)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多途径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并建立操作规程以规范其收集频率和具体要求。收集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医疗机构渠道;

(二)经营企业渠道;

(三)销售渠道

(四)咨询或投诉电话;

(五)科学文献;

(六)网站或其他信息化平台;

(七)其他途径。

第六十七条

(报告的记录及传递)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记录和传递流程,明确记录内容、记录要求、传递过程、时限要求等内容,确保记录及传递过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六十八条

(报告的确认)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核实,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确认。

第六十九条

(报告的上报及评价)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已确认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上报和评价,符合相关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限性要求。第七十条

(病例随访)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缺失关键性信息的病例进行随访,及时补充相关信息;应当对有重要意义的病例进行随访,例如新的或严重的病例。

第七十一条

(死亡病例、群体事件调查)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药品群体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全面分析评估,并按要求撰写和提交调查报告。

第三节

药品安全性监测

第七十二条

(监测渠道)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所持药品的安全性进行常规监测,并建立操作规程规范监测频率和具体要求。监测渠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国家反馈数据库;

(二)科学文献;

(三)临床试验;

(四)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等额外药物警戒行动;

(五)国内外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及通报;

(六)媒体及社交网络的相关信息;

(七)其他渠道。

第七十三条

(安全性信息管理)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数据库或采取其他可靠方式储存和管理药品安全性信息,并对其进行规整和分析。

第九章

风险信号管理

第一节

原则

第七十四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安全性监测的基础上,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及早发现药品安全及其他方面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第七十五条

(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风险信号管理的操作规程,明确风险信号识别、确认和评估的流程及标准,并跟踪记录风险信号管理的全过程,不遗漏风险信号及相关信息。

第二节

风险信号识别

第七十六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以来自所有适当来源的安全性信息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方法识别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风险信号。

第七十七条

(信号识别依据)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风险信号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新不良反应,特别是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药品说明书中已提及的不良反应,但频次、严重程度等明显增加;

(三)新的药品-药品、药品-器械、药品-食物或药品-营养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新的特殊人群用药或已知特殊人群用药的新变化;

(五)药品使用方面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六)药品其他方面的新问题。

第三节

风险信号确认

第七十八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识别风险信号的支持性信息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新的因果关系,或已知因果关系的新变化,从而确认风险信号是否已发展为新的药品风险。

第七十九条

(信号确认依据)风险信号的确认过程应当至少考虑以下因素:

(一)风险信号的临床相关性;

(二)风险信号的知情程度;

(三)支持性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四)其他相关因素。

第四节

风险信号评估

第八十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确认的风险信号进一步评估,考虑其优先度和重要性,形成建议后续处置措施和时间安排的评估结论。

第八十一条

(信号评估依据)风险信号的评估过程应当至少考虑以下因素:

(一)药品风险对患者的影响,包括严重性、可逆性、可预防性以及临床相关性;

(二)中断药品使用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可获得性;

(三)支持性信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例如,生物可信度、报告比例的均衡性、是否存在集中报告现象等;

(四)临床背景,例如关联性是否表明可能包括其他反应在内的临床综合症;

(五)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包括药品在普通群体和特殊群体中的利用范围,药品的利用模式等;

(六)已知不良反应频率或严重性增加的程度;

(七)疑似不良反应的新颖性,例如药品上市后不久即出现未知的疑似不良反应;

(八)替代性药品的研发或上市进度;

(九)社会关注度和影响范围。

第八十二条

(信号评估结果)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信号评估结论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更新药物警戒行动、执行风险最小化措施等,并在必要时更新风险管理计划。

第十章

风险最小化措施

第一节

原则

第八十三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风险信号的管理情况及其他必要情况,选择和采取最佳的风险最小化措施预防或控制药品安全风险,并在必要时对风险最小化措施进行评估。

第二节

风险最小化措施的选择

第八十四条

(选择依据)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药品风险的类型、严重性、发生频率、对患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可预防性等因素合理选择风险最小化措施;风险最小化措施分为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和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

第八十五条

(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优先考虑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学设计药品说明书、标签及包装,及时更新已知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等安全性信息;

(二)制定并发放专门针对患者的教育材料,向其传达用药过程中需了解和注意的信息;

(三)制定并发放针对医护人员的教育材料,指导其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

(四)通过设计药品包装规格限制患者每疗程用药,避免滥用;

(五)设立药品流通和使用中的条件和限制,例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界定。第八十五条

(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当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不足以应对时,上市许可申请人或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选取适当的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例如设立教育项目、进一步控制药品流通、限制药品获取、预防妊娠等。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选取应当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一)应当权衡实施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新增风险和患者获益;

(二)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应当针对最重要的可预防风险;

(三)当单一措施不足以控制药品风险时,应当采取一系列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组合,并合理设计实施路线。

第三节

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第八十六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特别是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

第八十七条

(评估标准)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评估指标和判断标准,对风险最小化措施的实施过程、目标实现等方面进行有效性评估。

第八十八条

(有效性评估结果)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针对风险最小化措施有效性评估的结论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改进风险最小化措施或其实施路线、更新风险管理计划、启动信号再评估等,确保药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一章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第一节

原则

第八十九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撰写和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以定期评估药品风险效益。第二节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总体要求

第九十条

(基本要求)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是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进行上市后评估的主要工具,应当在综合考虑当前药品安全性情况、新的风险和获益情况、风险管理情况等方面的基础上,对药品的风险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九十一条

(撰写和提交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和《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和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第九十二条

(分析范围)为达到评估风险效益的目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分析和评估的范围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监测所获信息,分析药品安全性情况;

(二)应当对风险信号的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产生新的信号,是否存在潜在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三)应当辩证地总结可能对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产生影响的,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等相关的新信息;

(四)应当概述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或执行情况,包括计划时间表和药物警戒计划的情况;

(五)应当总结在报告期内已制定或已执行的风险最小化措施,以及计划执行的风险最小化措施;

(六)应当基于以往的累积信息及报告期内获得的新信息,对药品的风险效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第十二章

安全性信息沟通

第九十三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全生命周期中向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传递药品安全性信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第九十四条

(沟通目的)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的目的应当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及时提供新的药品安全性信息或已知信息的新变化;

(二)改变用药态度、决定或行为;

(三)督促和促进合理用药;

(四)促进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的开展;

(五)促进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执行;

(六)其他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的情况。

第九十五条

(沟通原则)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不同的沟通目的和沟通对象,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确保安全性信息的有效沟通。

第十三章

相关概念及定义

第九十六条(术语)本规范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定义如下:

(一)药物警戒: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二)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产生的有害和非预期的反应,包括药品在上市许可范围内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药品在上市许可范围外使用引起的药物过量、超说明书用药、误用、滥用、用药错误,以及职业暴露引起的反应。

(三)药品不良事件: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不一定与药品有因果关系。

(四)质量计划:根据法律法规、本规范要求及实际情况预先设立体系结构并计划互相协调一致的流程。

(五)质量依从:按照已建立的体系和流程要求履行职责和执行任务,确保实际行动与要求保持一致。

(六)质量控制和保证:监测和评估体系结构和流程在设立时的合理性,以及流程在执行时的有效性。

(七)质量改进:在必要时纠正和改进体系结构和流程。

(八)药品风险:用药后出现的任何关乎患者健康或者公众健康的问题,涵盖药品质量、安全性或者有效性的任何风险。

(九)药品风险管理:在药品全生命周期采取一系列管理药品风险的措施,是风险监测、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预防与控制、风险沟通以及风险措施评价的循环过程。

(十)风险管理计划:对风险管理情况的详细描述,是风险管理情况的书面形式。

(十一)风险最小化措施:预防或降低因药品暴露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降低不良反应严重性的干预措施。

(十二)已确定风险:存在充分证据表明与目标药品存在关联的不良事件。

(十三)潜在风险:即与目标药品存在可疑关联,但未经证实的不良事件。

(十四)缺失信息:与特殊人群安全性和药品使用有关的,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药品知识缺陷。

篇6:财务工作规范草案

学校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学校物业管理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校舍与设施设备管理、秩序维护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住宿管理与服务、环境保洁、绿化服务、特约服务、应急管理、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学校物业管理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7051《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 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DB31/329.6《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6部分:学校、幼儿园》

DB31/T 361《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DB31/547《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管理基本要求》

DB31/T 637《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规范》

《物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4号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64号

《上海市消防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号公告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4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学校school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及其它教育机构。3.2校舍building

学校的房屋,包括教学、科研、办公、生活及辅助用房。4 基本要求 4.1企业资质

4.1.1物业服务企业应具有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资质。

4.1.2物业服务企业承接学校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应符合《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

4.2物业服务合同

4.2.1物业服务企业应与学校签订书面物业服务合同。

4.2.2物业服务合同应包含服务内容、管理要求、收费约定、评价方式及违约责任等相关内容。

4.2.3物业服务企业应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4.3服务人员

4.3.1物业服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

4.3.2物业服务人员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4.3.3物业服务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并定期考评。4.3.4涉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服务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4.4服务公示

4.4.1物业服务企业应公示服务信息,包括:服务范围、内容、要求等。4.4.2物业服务企业应公布投诉电话,受理投诉,接受监督。5 校舍、场地及设施设备管理 5.1承接查验

5.1.1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新建学校物业时,应对承接的校舍、场地及配套设施设备进行查验,承接查验应由交接双方签署记录文件,长期保存备查。

5.1.2物业服务机构更迭时,新进驻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对移交的物业资料、管理资料及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管理现状等进行承接查验,并就财务、物资财产等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方签署记录文件,长期保存备查。5.2建立档案

5.2.1建立校舍、场地及设施设备台账,内容应包含: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层高、场地面积及场地材料、竣工时间、设施设备配置及相关检测报告、维修记录等。5.2.2定期核对、更新台账,账实相符。5.2.3按约定建立其他物业档案。5.3校舍管理 5.3.1校舍使用管理 5.3.1.1根据学校课程表或楼宇、场馆使用通知开放和关闭教室及其他楼宇、场馆。5.3.1.2根据教学、科研活动需要开启和关闭教室及其他楼宇、场馆的灯光照明。5.3.1.3开放教室及其他楼宇、场馆之前,应进行防火、防盗等安全检查。

5.3.1.4配合校方办理房屋使用情况登记、钥匙管理、房屋临时借用,并做好记录。5.3.1.5校舍使用管理服务应适应教学、科研、办公及生活需要,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质量记录。

5.3.1.6食堂、商业用房等按约定管理。5.3.2校舍维修管理 5.3.2.1校舍日常养护

5.3.2.1.1对校舍地面、屋面、墙面、门窗、给排水管等进行日常检修、保养。5.3.2.1.2提供日常零星维修。

5.3.2.1.3发现房屋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置及防护措施。5.3.2.1.4校舍日常养护服务应建立房屋维修质量等考核指标,并实施考核。5.3.2.2校舍计划养护

5.3.2.2.1根据房屋构件、部件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同结构的养护要求等,制定大、中型维修及预防性维修等维修养护计划。

5.3.2.2.2大、中型维修经校方批准后,按约定实施。

5.3.2.2.3实施校舍计划维修养护,宜在假期或休息日进行,应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5.3.2.2.4协助学校建立服务区域历史建筑物台账,配合开展历史建筑物保护工作。5.3.3校舍装修管理

5.3.3.1对外来施工人员实行登记、备案管理;施工人员进入楼内施工,应进行登记、验证。5.3.3.2配合校方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施工材料堆放、清运建筑垃圾等进行监督管理。5.3.3.3告知施工单位应避免施工噪音、扬尘、异味等对教学、生活环境造成影响。5.4场地管理

5.4.1提供道路、停车场地、户外场地等零星维修与计划养护服务。5.4.2定期巡检道路、场地。5.4.3按约定维修养护体育场地。5.5设施设备运行管理与养护 5.5.1建立日常运行记录。

5.5.2设施设备运行管理与养护应符合DB31/T 361的要求。

5.5.3电梯、中央空调、安防系统、消防系统、智能化系统等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宜委托给 专业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按约定对维修保养专业单位的服务过程、服务质量进行监管。5.5.4实验室通用设施设备管理

5.5.4.1检查供水设施设备,保持管道、阀门等无锈蚀、无渗漏,总水阀可以随时关启。5.5.4.2检查、巡视供电设施设备,保持可靠、安全运行。5.5.4.3检查、巡视通风排气装置,保持功能良好。5.5.4.4检查污水排放管道系统,保持畅通。

5.5.4.5配合校方识别实验室危险因素,对重大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有效控制。5.6节能管理

5.6.1根据校方节能管理要求,制定节能管理方案,开展节能宣传。5.6.2做好能耗、水耗的计量记录工作,配合校方实时监控用水、用电情况。5.6.3定期分析能源消费、用能效率、节能效益等,并拟订节能措施。5.6.4定期检查能源系统、杜绝跑冒滴漏等,减少资源浪费。5.6.5配合校方实施空调设备及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5.7标识管理

5.7.1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设施设备、道路交通、水体、消防、安全警示等各类固定标识安置牢固。

5.7.2定期保洁,保持各种标识清洁、醒目。

5.7.3根据安全需要、作业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设置临时性安全警示标识。5.7.4配合校方按照GB 289的要求4补充、完善安全标识。

5.7.5配合校方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立禁烟标志。6 秩序维护管理 6.1出入管理

6.1.1校门设置门岗,门卫应由专职秩序维护人员担任。

6.1.2校门门卫应提示进入人员出示证件,查验校外人员的有效证件并登记。

6.1.3校内机动车辆应凭证出入校门,外来机动车辆出入校门,应验证、登记,并发放临时出入凭证。

6.1.4对大件物品带出校门应实施出门证管理。

6.1.5学生出入校门高峰时段,应安排人员维护交通秩序,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伤害事故。6.1.6禁止将非教学、科研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6.2安全巡视 6.2.1定时巡视服务区域,重点关注消防与安全防范重点部位。6.2.2每日教学、办公活动结束后,应对教学、办公场所进行巡查。6.2.3应劝说闲杂人员、推销人员离开校区。

6.2.4对危害安全、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应进行劝阻,劝阻无效的应及时报告校方。6.3车辆管理

6.3.1提示、引导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在规定停车区域有序停放。6.3.2及时疏导占道车辆,保持校区道路畅通。6.3.3配合校方定期清理无主非机动车辆。6.4监控服务

6.4.1消防、安防监控中心应配备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6.4.2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的存留与查阅,应按《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执行。6.4.3消防、安防监控中心应及时接听公安、消防及学校保卫部门报警联动电话。6.5中小学安全管理

6.5.1学校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配置、维护等,应符合DB31/ 329.6的要求。

6.5.2中小学安全防范管理应符合DB31/547的要求。6.6 信息通报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信息通报制度。7 消防安全管理 7.1基础管理

7.1.1建立消防台账,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7.1.2配合校方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及防火安全责任。7.1.3物业服务企业按规定组建员工义务消防队。7.1.4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保留演练记录。7.1.5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应符合GB 25201的要求。7.2防火检查

7.2.1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进行防火巡查和检查,并保留记录。

7.2.2防火巡查和检查重点关注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等。7.3火险隐患整改

发现火险隐患,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校方,配合校方消除火灾隐患。8 住宿管理与服务 8.1制度要求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定住宿管理制度,并公示。8.2日常管理服务

8.2.1住宿管理与服务应符合DB31/T637的要求。8.2.2配合校方接待留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入住。8.2.3建立住宿备用钥匙台账,借用钥匙应保留书面记录。

8.2.4对外来人员来访、大件物品出入、学生晚归等实施登记管理。8.2.5进行每日安全巡查,女学生宿舍应增加夜间巡查频次。

8.2.6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或失踪事件,应及时报告校方,并保留书面记录。

8.2.7配合校方进行宿舍卫生检查、学生晚归检查及住宿安全检查,提供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校方。9 环境保洁

9.1教学、科研、办公用房保洁

9.1.1按 DB31/T 361的环境卫生服务要求,提供教学、科研及办公区域公共环境保洁服务。9.1.2按合同约定提供教学、科研、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等室内保洁服务。9.1.3应劝阻在教学、科研、办公等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9.1.4保洁服务应不影响正常教学、科研、办公活动及课间休息。9.2生活服务用房保洁 9.2.1宿舍楼保洁

9.2.1.1定时保洁,保持楼梯、走道、活动室等公共部位清洁卫生,垃圾日产日清。9.2.1.2保持公共部位的墙面、门、窗台无污迹、无积灰,门、窗玻璃明亮。

9.2.1.3公共卫生间、盥洗室及时保洁,保持无异味、无积水、无污垢、无卫生死角。9.2.1.4按合同约定提供宿舍室内日常保洁服务。9.2.2公共浴室保洁

9.2.2.1每日定时清洁地面、地漏、排水沟等,保持地面清洁,排水通畅。9.2.2.2每日定时开窗通风。9.2.3开水房保洁

9.2.3.1每日定时进行环境保洁,保持墙面干净,地面清洁、无积水。9.2.3.2每日定时洗刷水槽,清理地漏,保持水槽干净,排水通畅。9.2.3.3每日定时清洁供水设备,保持设备表面清洁。9.2.4自助洗衣房保洁 9.2.4.1每日进行环境保洁,保持地面清洁、无积水。9.2.4.2定期擦拭洗衣设备,保持设备清洁。9.3水体、场地保洁

9.3.1及时清理水体沿岸垃圾、杂物。

9.3.2定期清洁水景水体,保持水面无漂浮杂物,硬底池壁无积垢。9.3.3发现水体有污染或疑似污染现象,应及时报告校方。9.3.4跑道、球场、草坪等场地应保持无废弃物、无积水。9.4绿化保洁

9.4.1树枝上无悬挂杂物,孤植树保留落叶层。9.4.2绿篱、地被植物、花坛无废弃物。9.5垃圾处理

9.5.1各类垃圾定点存放,及时处理。

9.5.2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教学区域应及时收集、清运。9.5.3配合校方管理有害废弃物。9.6灭害消杀

9.6.1定期灭鼠、灭蟑、灭蝇、灭蚊。

9.6.2实施灭害消杀应防止对环境造成次生污染。9.7环境消毒

9.7.1定期对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开水房、自助洗衣房、垃圾堆放点等部位实施环境消毒。

9.7.2环境消毒所选用的消毒剂应合格有效。9.8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应符合GB 17051要求。10 绿化服务 10.1养护管理

10.1.1根据学校物业特点制定并实施绿化养护方案,对校园植物进行养护管理。10.1.2机械割草、花木施肥应避免噪音、异味等对教学、生活环境造成影响。10.2养护要求 10.2.1基础要求

10.2.1.1植株生长健壮,无枯株、缺植空秃或失水现象。10.2.1.2枝叶生长色泽正常,色叶植物叶色变化明显。10.2.1.3观花植物按时茂盛开花,观果植物正常结果。10.2.1.4基本无有害生物危害症状。10.2.2园林植物景观养护要求

10.2.2.1行道树群体植株树冠完整、规格整齐,树干挺直。

10.2.2.2孤植树树形完美,树冠饱满,树穴覆盖完整,黄土不裸露。

10.2.2.3绿篱修剪保持三面以上平整饱满、直线挺直、曲线柔和,开花植物花期一致。10.2.2.4地被种植密度合理、植株规格整齐,群体景观效果好;混合种植种类配置合理、叶色、叶型协调。

10.2.2.5草坪成坪高度符合约定,草坪平坦饱满,护栏设施完好无损。10.2.2.6花坛图案精美,色彩丰富,株高相等,花期一致。10.2.2.7垂直绿化植物枝叶分布均匀,疏密合理。10.2.3园林硬质景观养护要求

10.2.3.1园林建筑及构筑物外观整洁,构件完整无损。

10.2.3.2道路地坪平整、无损缺、无积水,无障碍设施完好、畅通。

10.2.3.3假山叠石稳固安全,不适于攀爬的假山叠石、置石应有醒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11 特约服务 11.1 服务受理

11.1.1物业服务企业可提供物业服务合同以外的特约服务。特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辅助服务、会务服务、收发服务、大型活动现场服务、代理租赁服务等。

11.1.2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特约服务应就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及收费等相关事项与校方另行订立专项协议。11.2教学辅助服务

11.2.1教学模型、实物、图表、板书用笔、板擦等教具与教学用品的保管、领用、发放等教务服务。

11.2.2教学设备、器材维修服务。11.3会务服务

11.3.1会前准备应严谨、周到,包括:物品准备、物品摆放、台型设置、设备调试等。11.3.2会中服务应礼貌、热情,包括:接待服务、茶水服务、茶歇服务等。11.3.3会后服务应及时,包括:清理遗留物、清洁会场、关闭设备等。

11.3.4礼仪服务应根据会议要求,包括:座席引导,嘉宾迎送及颁奖、剪彩服务等。11.4收发服务 11.4.1报纸、杂志、信函、信件及其他资料与物品的接收、分发服务。

11.4.2重要信函及贵重物品收发应登记收发时间、收件人、经办人等,并由收件人签名确认。11.5大型活动现场服务

11.5.1对活动场地实施清洁、整理,提供花卉盆景布置服务。11.5.2临时电源、设备的安装调试。

11.5.3对参加活动的车辆实施临时疏导及停放管理。11.5.4协助维护现场秩序。

11.5.5提供出口通道防护、安全用电防护、应急事故防护等安全防护措施。11.6代理租赁服务

11.6.1提供房屋、场地代理租赁及租赁过程中的管理服务。11.6.2提供代理租赁应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12 应急管理 12.1应急预案

12.1.1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警、火灾、防汛、防台、高温、严寒、意外停水、停电、水浸、交通、溺水、电梯困人、人员踩踏事故、突发实验事故、意外伤害事故、治安、群体、突发卫生事件等。

12.1.2大型活动应制定人群疏散安全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管理设施。12.2应急预案演练与处置

12.2.1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12.2.2启动应急预案,应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报告,并保留相关记录。13 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

13.1 物业服务企业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的自我检查及评价。

13.2学校可根据物业服务合同、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评价。13.3学校或物业服务企业可委托第三方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满意度测评。

上一篇:入党申请书一般按以下格式和内容书写下一篇:西江月改写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