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2024-04-08

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精选2篇)

篇1: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老区治贫有良方万元增收谱新篇——沾益县播乐乡选准路子谋发展,“万元增收”出成效

“这个药材整得成……”。播乐乡的药农尝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种了几亩药,卖了多少钱,成了农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中药材产业成为播乐乡落实“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实施“万元增收计划”的有效载体,发展老区经济的一剂良方。

播乐乡是省级革命老区,也是一个贫困农业山区乡,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76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893元。在“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中,市委作出实施“万元增收计划”的决策,播乐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全乡矿产资源丰富、饲草充足、气候土壤适宜中药材生长的实际,制定和实施“粮烟稳乡、畜牧兴乡、煤炭强乡、三产活乡、药材富乡”五大富民工程,为全乡3万多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增收平台。特别是在发展中药材产业方面,通过建基地、引龙头、拓市场、强服务,探索出一条山区农村实施“万元增收计划”,加快“三村四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新路子。

——上下求索找出路,全面推进寻突破。中药村是播乐乡的传统产业,也是新兴后续产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片种植过,但由于政策不配套、市场开拓不力、规模小,属自发性分散种植,虽经多年发展,但始终未能形成气候。

为改变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广大群众寻求脱贫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上下求索,尝试过除虫菊、魔芋、放养山鸡等路子,但最终都没有形成优势产业。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播乐乡经过多方调研,号召全乡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由于多次挫折,群众心存疑虑,乡党委、政府决定由乡机关干部带头试验、示范,建立科技示范园,引进20多个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试验。通过两年的精心试验,从中筛选了适应当地土壤、气候、长势良好的当归、黄芩、白术、板兰根等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并总结出了当归一年完成生产过程的独特种植技术,使平均亩产达800余公斤,且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高达0.425%,是国家药典标准0.050%的8倍。播乐乡种植的药材品质优良,深受药商的青睐,为扩大种植规模奠定了基础。2006年,全乡种植中药材8000多亩,实现产值2100万元,平均亩产达2000元以上,药农人均增收746元,仅中药材一项就为全乡农民人均增收313元,全乡农民种药积极性空前高涨。2007年全乡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第一批准备10000亩的当归种子不到10天就被药农抢购一空,全乡中药材产业步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典型引路谋发展,因地制宜搞规划。试验取得成功,为让老百姓重新认识和接受这个产业,乡党委、政府认真总结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中药材种植不搞“一刀切”、“一步到位”,采取扶持大户、典型带动的办法,由乡产业办经验丰富、种植技术老到的干部对全乡10个村委会460名党员干部进行当归、黄芩种植技术培训,发放种植技术资料,党员干部以户均1亩的标准试种,科技人员严把选种、育苗、装袋排苗、移栽、中耕管理和成熟采收“六道关”,使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种下的中药材当年就受益,旁观的群众对这个产业有了新的认识,2004年,全乡共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亩产值达1500余元,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为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乡党委、政府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退有所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全乡6万余亩耕地根据土壤结构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粮、烟、药种植面积,中药材的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示范带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2002年的460亩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8000余亩,种植户增加到5000余户,全乡涌现出13个种植专业村和300余户种植大户,中药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科学种植增效益,龙头带动强产业。一是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播乐乡中药材种植协会,在各村委会设立分会,加强对中药材生产的技术指导、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逐渐形成了“支部 协会 农户”的生产服务体系,推动全乡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二是中药材试种成功后,为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乡党委、政府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的三个村民小组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引路作用。三是将乡产业办、农科站及全乡种药能手组织起来,分批到基地进行培训和交流。同时,组织科技指导小组,深入实地,对中药材的生长习性、温湿度要求进行讲解,结合各阶段生产实际对种植规格、病虫害的防治、日常管护等进行跟踪指导,逐步提高了种药群众和村组干部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为建立销售网络,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促进产业长远发展,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方奔走,寻找营销客商。安徽亳州伟虹中药材种

植公司实地考察了播乐中药材品质和种植水平,与乡政府签订了种植销售合同,确定了当归干品每公斤5元和黄芩干品每公斤8元的最低保护价,筹建了“安徽亳州伟虹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播乐收购点”,实行定单生产,现金收购,解除农民种出药材来怕无销售出路的顾虑。2005年引进资金200万元,成立了益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建立中药材初加工厂,直接收购鲜

药,解决了老百姓烘烤难、晒制难的问题,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2006年益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又投资2000万元建成中药饮片厂,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的增值空间,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万元增收”得实惠,和谐发展见成效。实施“万元增收计划”中,乡党委、政府调结构、找门路、引项目、促发展,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烤烟布局,做大畜牧业和经济林果业,重点培育中药材产业,加快对乡属煤炭企业的改制,对乡内储量丰富的膨润土、赤铁矿、高铝土等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组织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储备和启动开发项目5个,扶持发展养殖大户58户、种植大户300多户,转移输出富裕劳动力3898人(次)。中药材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突破口,2006年实现社会生产总产值4041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2195元,净增419元,全乡人均经济总收入达万元以上的户数增至403户。

如今的播乐人都在算这样一笔帐:按照传统的单种模式,一亩包谷、洋芋也就五六百元的收入,而科学轮作,粮烟收入一分不减,中药材一亩平均有2000元以上的进账,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一亩可高达4000多元。洒宇村村民顾小付的话引人深思:“我家今年减下两亩包谷、两亩洋芋,改种4亩当归,卖得13215元,我这辈子种地还没有收获过这么多钱,这条路走对了”;农户温小花2亩当归实现产值5600元;种植专业村母扎76户人家,2006年种植中药材218亩,户均达2.8亩,村民李云堂一户就种植中药材6亩,成为播乐乡单户种植中药材最多的农户。

有了钱,农民自愿捐款修路,将自家的房子、院子粉刷一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年关,家家户户买彩电、购摩托,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平时打麻将赌钱的人不见了,家庭为经济上的纷争少了,今年的药材刚卖掉,就赶紧谋划明年的生产,积肥的积肥,烧地的烧地,都在为明年的生产做准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老区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了。

——打造“药乡”树品牌,展望未来有奔头。能否把中药材产业做强做大,打造“珠源药乡”,延伸产业链条,乡党委、政府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着手谋划。一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乡政府成立了中药材生产领导小组,确定1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中药材产业工作,每个基地村落实1—2名机关干部包村负责产业生产,确定3名产业技术指导员对全乡中药材产业分片进行技术指导,明确各基地村的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主抓药材生产,严格实行技术服务包干责任制,做到技术人员、技术措施、技术推广经费三落实,为药农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二是建立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有关信息机构、农业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准确收集分析市场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向药农提供信息。同时,严格实行合同制订单种植销售,防止销售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和龙头企业利益的现象发生。三是积极筹建优良种苗培育基地,在各村选择气候、土壤较好的地块建立种苗培育基地和连片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提升药材品质,并以此壮大村级组织集体经济。

中药材种植助推革命老区播乐成为珠江源头名符其实的“药乡”,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播乐乡调研指导中药材生产。2007年,全县有6个乡(镇)引进播乐乡中药材技术和经验,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计划产值4500万元以上。在未来的3-5年中,播乐乡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万元增收计划”目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人均创收2000元,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乡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为实现县委、县政府“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种植品种40个以上,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篇2: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发出无限的活力。工业兴、农民稳、群众富,曾经贫困的革命老区走上了全面小康之路。

××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比重大的革命老区,只要开拓思路,立足资源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强支农力度,同样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道路。

××市位于××省中部,是革命摇篮××山所在地。全市辖10县2区1市,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472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8.59亿元增加到4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46元增加到86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9元(1985年)增加到111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0元增加到4029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0.8亿元,为1978年的14.7倍;工业总产值420亿元,为1978年的80倍。2002年以后,实现了3年工业增加值翻一番、4年财政收入翻一番、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是××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具有标志性,对于老区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性。促使××迅速崛起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

一、以推进工业化为战略核心,带动城市化和现代化

××的发展是××省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2001年,××省对比周边地区发展找差距,提出了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省委正式形成《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加大深化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同年,在××山召开了中共××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发扬××山精神,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就解放思想和发展战略统一了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坚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手段”。正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省提出“以加速推进工业化为核心,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一重要认识,是从××省实际出发的,是把党中央的政策与××省实际结合的产物。被××人称之为“××山会议”的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开启了××发展的新航程,掀起工业化的新高潮。

××市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在全省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中积极行动,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以“开创新××,繁荣大××”为主题,把解放思想与地区文秘杂烩网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突破唯农业的思维定式,从就农业发展农业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变农业主导为工业主导。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以大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业产业化。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坚持以农业为主导,以增加粮食产量为发展目标,着力于向土地要粮食,向粮食要效益。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周边省份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干快上工业项目时,××和整个××省一样,仍固守于农业这一比较优势,围绕农业抓农业,其结果不仅粮食产量没有大的增长,而且错过了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经济总体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解放思想首先必须从农业社会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适应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把发展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变以农为主为以工带农、以工富农。

二是从工业化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往往对工业化认识不足,把发展农业作为主要任务,以农业规模化替代工业化,甚至认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信息产业、知识经济或者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这样的认识,既不符合发展实际,也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离开工业化发展农业,既会延缓工业化的进程,也会影响农业本身的发展,这也是农业地区长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认识工业化发展阶段,适应工业化大趋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地区现代化的关键。××正是从认识误区中解放出来,才得以提出“工业立市”的战略。自2001年以来,连续开展“强攻工业年”、“国企改革年”、“工业发展年”、“工业园区建设年”。并在××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高起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快速做大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规模,提升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从工业与农业对立的认识中解放出来,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实际,正确地提出,解决农业问题,就要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问题,就要积极发展工业经济;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就要改变大多数人口搞农业的局面。循着这样的思路,××确立了“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强调要“加速工业

崛起,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把工业化理念、市场化运作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着力以工业带动农业,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增强支农的力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实践证明,在工业快速增长、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粮食产量却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

二、办好工业园区,承接沿海地区和外资产业转移

确立以工业化为战略核心,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思路问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按照新的思路,千方百计抓工业,集中力量上项目,全市上下形成工业化的热潮。在发展路径选择上,××没有重复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而是按照适度集中、合理集聚原则,以办好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吸引产业转移为重点,形成规模集中、集约高效的地区工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块状经济”。××市紧扣“上档次、扩规模、造特色、增效益”的目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滚动开发,分步建设”的方式,利用城郊荒山、荒坡、荒地,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既节约了耕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降低了入区企业的用地成本。2001—2007年,全市13个工业园区完成土地开发建设面积5.1万亩,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8.6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97.6亿元,入园企业达到174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507家,安置就业3.26万人。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77.5%;主营业务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76.4%;利税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60.5%。

二是完善园区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现特色、集成配套”的思路,明确市县(区)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吉州园区于2006年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行列,新干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盐化工产业基地,吉水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绿色食品特色工业园。

三是建立“百里工业走廊”,发挥园区联动效应,营造发展高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吉水县至泰和县的百里经济带上,规划建设“吉泰工业走廊”,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坚持产业有规划、项目有选择,通过主攻大项目、抓好大投入、建设大基地、搭建大平台,形成招商引资的优势、产业集聚的优势、带动增长的优势。为此,××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上,各类工业扶持资金,确保2/3以上用于支持工业走廊建设;全市金融机构的工业贷款每年增长30%以上;组建工业走廊建设融资担保中心;促进直接融资和吸引民间投资。在项目上,实行项目审批与土地供给联动,市政府每年在省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预留不少于30%的指标,专项用于工业走廊的重大工业项目。在税费上,对进入工业走廊的企业实行税费优惠,鼓励现有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与外商和市外企业合资、合作,对其转让过程中所缴纳的房地产交易管理费和技术服务费减半收取,对其上交的契税收入,由受益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在基础设施上,加大对电力、交通、物流、市场、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服务功能,降低工业走廊内企业的商务成本。此外,对入区创新型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支持和奖励。

四是发挥园区优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着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利用园区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突出以承接市外、省外、境外、国外产业转移为重点,主动“对接长珠闽、联通港澳台、融入全球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行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诚招商、以商引商。特别是对应沿海发达城市,先后成立深圳、广州、厦门、杭州4个招商局,加大招商对接和产业转移承接的力度。同时,还在工业园区辟出一定区域,引进深圳产业园、深圳中兴科技产业园、吉水标准件产业园、泰和温岭工业园,为发达地区产业大规模转移、异地发展提供条件,实现了从引进项目到引进园区的重大跨越。同时,以招大引强为重点,着力引进节能环保效益型大项目、大企业。浙江客商投资的无纺织造布项目,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全国仅此一家;深圳客商投资建设的铝银浆项目,同行业排名全国第三,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同时还吸引中石化集团、中盐集团、中信集团、中诺、飞歌音响、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日本友利电子、香港森泰、华禹通信、航盛电子、三笑日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投资兴业。仅2007年,全市新引进的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有60多个,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5个。招商引资蔚然成风,高潮迭起,在××工业园区曾出现60多个项目同时开工的局面。上世纪80年代在东部沿海涌起的大开放、大发展热潮,今天在××得以重现。

三、鼓励全民创业,对回乡创业给予和外资同样的政策

××市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省提出的“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战略部署,抓住务工经济由打工阶段逐步向创业阶段跨越的时机,积极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雁归经济”,实现了从输送务工者到引回创业者、从输出劳动力到引进生产力的转型,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热潮,走出一条开放型经济与本地内生型经济相结合发展的新路。据统计,目前××市回乡创业人员近5万人,发展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创办或领办民营企业近240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8%,注册资金57亿元,占全市企业注册资金的45%,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8家、千万元以上企业52家。

从创业主体看,主要包括3类。一是打工能人。这是回乡创业的最主要部分,约占到回乡创业人数的85%。二是管理强人。在沿海企业担任过中高级主管,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回乡受聘担任企业的管理者。三是成功人士。多数是通过求学等方式,走出家门,学有所成,利用自己在技术、融资、管理方面的优势和特长,携科研成果或成功经验回乡创业。

从创业领域看,由初期的饮食服务、商品流通、资源开发、房地产等传统产业逐渐向机电制造、纺织服装、五金建材、电子通信、农产品深加工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业拓展。例如合力泰微电子公司,就是3个泰和县籍外出务工者回乡兴办的企业,意为合力振兴泰和,投资8000万元建成××省首条液晶显示器(lcd)全自动生产线,投资3亿元,拟建全国第三大液晶显示基地。近年来,回乡创业开始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产业化领域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其中第一产业占16%、第二产业占41%、第三产业占43%。

从创业形式看,更加灵活多样。一是独资式,这是回乡创业的主要形式,占一半以上。二是合资(合作)式,一些回乡创业人员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通过参股、参与管理等形式,合资合作兴办企业。三是外联式,与外地老板联合办厂,负责成品或半成品生产,市场销售交由外方。四是转移式,一些务工人员在外地成功创业,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回乡创办分厂或整体回迁。如一些现代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回乡创办“公司+基地+农户”式的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

回乡创业形成一系列积极效应。一是带动了全民创业。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带来全新的创业观念,形成创业的示范效应,激发了民众的创业热情。近两年,在回乡创业的带动下,××市民众创业蓬勃发展,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3.3万户,私营企业2312家,民间投资40亿元。二是促进沿海企业向××转移。由回乡创业人员做向导,促进了××与沿海企业的对接,引导产业加快向××转移。绝大多数回乡创业都是以沿海企业和市场为背景的,据调查,80%的企业是根据沿海市场信息设立的,其中70%的企业直接对外供货,30%的企业与沿海企业集团合作,结成联盟。三是增加就业与收入。回乡创业对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市回乡创业5万人,直接吸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带动城乡居民人均增收70元,实现了“回乡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两年来,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上交税收4.5亿元,成为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回乡创业也给创业者带来许多实惠。一方面节约创业成本。××在土地、能源、劳动力以及生活成本等方面,比沿海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就为创业者节省了大量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的冲突,有利于发挥地利、人和等多种乡土资源优势。

××在推动回乡创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回乡创业给予外资同样的待遇,有力地支持回乡创业。一是出台一整套支持性政策。2005年××市就出台了《关于实施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将回乡人员纳入全民创业的范畴。同时,各县市区也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土地安排、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回乡者创办的企业或带领外地企业和人员回乡办厂或兴办企业的,与外商同等对待、同样待遇。如安福县工商部门制订23条措施,包括政府出钱聘律师为回乡人员办企业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对回乡创业人员评定信用等级并据此发放贷款等。吉州区给回乡创业者发放“创业绿卡”,让回乡创办企业者在用地、办证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待遇。二是为回乡创业提供平台。在工业园区建立专门吸引回乡创业的创业园区,精心构筑回乡创业的平台。泰和县在工业园区划出6000多亩,完成“六通一平”用于回乡创业,在已经建成的泰垦创业区,面积达1000多亩,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60多家。新干县建成5000多亩园区,引进回乡创业企业80多家,形成“一园三区六城”的发展格局。吉水县从2005年开始,累计投入1700万元,在吉水工业园规划500亩开辟了回乡创业园,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23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回乡创业园。三是提供全方位服务。对回乡创业者实行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服务,配套“马上办”、“直通车”和“经济110”机制,实现对回归企业一切手续从优、从快、从简,做到服务程序“链条化”、服务方式“人性化”,积极构筑为回乡创业者竭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回乡创业园落户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坚持各级领导挂点帮扶制、责任追究制、办事时限制和首问负责制;建立回乡创业者恳谈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实施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政策,支持创业活动普遍展开。自2002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5亿元,其中2007年发放2.3亿元,通过小额贷款扶持个人创业8839人,带动就业人数近3万人。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绿色、特色产业基地

××坚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培植独具特色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作为稳固农业基础,优化特色农业结构,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抓紧抓实。

一是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相继明确了“发展特色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乡村企业为骨干,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种养加系列经营,农工商全面发展”、“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重点突破乡镇企业”等工作思路和举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42.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20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36.7亿元增加到16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1%。突破了粮食单一生产结构,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6%上升到2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建龙头,实施一村一品战略。近年来,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4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78家。其中,有10家龙头企业、1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164个特色产业村被列入2007年全省“十百千”工程。

三是引进大企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以大开放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吸引深加工企业投资××。先后有湖南三可公司、上海熙可国际控股公司、青原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盛兆农畜实业有限公司等落户××,有力地推进了××农产品深加工增值。

四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优势。制定《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财政扶持、工商登记简化手续、税收优惠、金融信贷优先、农业加强指导等具体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在8个所辖县内,围绕生猪、肉牛、蔬菜、金桔、葡萄、茶叶等优势产业,开展了10个合作社试点示范,由农业局等8个市直单位对其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全市已经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有效提供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试点”工程,全市农村新通自来水4.4万户,新建水冲卫生厕所3.9万户,改造房屋1.1万户,13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广播电视通播率达100%。到2007年底,沼气用户达2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4%;新建22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惠及12.1万户、49.88万人。

六是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农村税费及配套改革成效显著,水利管理体制、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泰和县被列入全国2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

一、全省唯一的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试点县。××市于2007年跻身全国首批1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吉水、新干和永新县分别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五、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升了旅游资源价值,推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以××山红色旅游为主线,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突出庐陵文化特色,实行“红、绿、古、蓝”旅游综合开发,呈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1995—2007年,来××市旅游的人次由38.7万人次增加到919.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14亿元增加到49.6亿元;旅游创汇由53.2万美元增加到1620万美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6.5万人。

其中,××山市通过解放思想,确立了旅游兴市战略,致力于“五个突破”,使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一是全力实施旅游文化系统工程,在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吸引力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二是实施景区美化工程,在品质提升和旅游形象国际化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三是全力实施“产品多元化”工程,在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四是全力实施资源优化工程,在旅游营销市场化上取得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竞争力。五是全力实施管理标准化工程,在旅游管理水平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带动力。2007年,××山共接待游客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旅游业的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的50%、旅游业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0%。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也产生了重要政治影响。

今后1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确定以“六大基地”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即把××建设成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和休闲基地,中部优质农产品向沿海输出的生产和加工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基地,水、火、核并举的××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到2020年,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两个翻两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上一篇:《抛硬币》的教案下一篇:哈尔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