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2024-05-12

公共卫生检测报告(精选8篇)

篇1: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井下爆破材料库区域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时间:2012年8月30日上午9时 参加人员:宋继友 武矿生 王乐腾 检查内容

2012年8月30日有通风区组织对爆破材料库区域进行了职业卫生检测,测得噪声为75dB;瓦斯浓度为0%;一氧化碳浓度为0ppm;粉尘浓度为3.10mg/m3符合规程规定。

邯郸市牛儿庄采矿公司 2012年8月30日

篇2: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护导教师和卫生老师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篇3: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样品采自贵阳市生产企业、牛奶销售点、超市、奶牛基地, 各种类型共计459份。

1.2检验方法

灭菌乳按GB5408.2—1999 检验和评价, 巴氏杀菌乳按GB5408.1—1999检验和评价, 酸牛乳按GB2746—1999检验和评价, 生鲜牛奶按GB19301—2003检验和评价。

1.3检验项目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霉菌和酵母、蛋白质、脂肪、酸度、非脂乳固体。

1.4检测结果分析评价

依据《食品卫生标准使用手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其中有一个检验项目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样品。

2 结果

2.1不同年度牛乳及其制品检测合格率 见表1。

样品检测总合格率87.1%。2007年所检乳品合格率较2006年提高4.5个百分点。

2.2牛乳及其制品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生鲜牛乳合格率较低, 质量状况较为严重, 而乳制品的质量较为稳定。在乳制品微生物指标中超标的均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而致病菌未检出。生鲜牛乳的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微生物、蛋白质, 其中蛋白质指标不合格占不合格样品的70.8 % , 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占不合格样品的 58.3% 。

3 讨论

检测结果表明, 乳制品的质量状况较为满意, 而生鲜牛乳存在一定的卫生质量问题。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生鲜牛乳中蛋白质、微生物指标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成为影响乳制品与生鲜牛乳卫生质量的主要问题。乳制品与生鲜牛乳作为一种特殊的营养食品, 如果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指标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就会影响消费人群的营养摄取量, 特别会影响婴幼儿及广大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分析影响乳制品与生鲜牛乳蛋白质、微生物等指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奶牛散养户卫生状况较差, 收集的生鲜奶受到污染。 (2) 生产厂家在采购原料奶时把关不严, 没有认真检验, 把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的牛乳作为生产原料。 (3) 产品消毒杀菌等关键环节仍存在问题。

4 建议

4.1标准化、科学化生产

原料奶生产企业要按照中国奶业协会的要求搞好小区建设, 按照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标准生产原料奶;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按科学、先进的工艺流程, 生产符合标准的高质量乳制品。这是对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4.2建立奶业服务体系

以县乡畜牧兽医站 (点) 和奶业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 建立完善的奶业服务体系, 鲜奶收购、储运等全程服务。建设完善的挤奶平台, 奶牛养殖示范户可采用手推车式挤奶机。合理规划, 建立收奶站, 配套建立完善的牛奶冷藏储运设施, 采取集中养殖集中采奶或分散养殖集中采奶的方式, 避免鲜牛乳在收购过程中的掺假及人工挤奶的二次污染, 保证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及卫生质量。

4.3建立乳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篇4:食品包装质量安全隐患及卫生检测

本文旨在介绍食品包装给食品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以及食品包装的卫生检测标准和要求,为食品质量安全把好最后一道关。

食品包装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

食品包装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包装生产不规范,部分生产企业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重视不够,一些小型加工企业甚至非法使用回收的废旧塑料来生产食品包装、容器和工具。

(2)国家食品包装相关标准、法规不健全,监管缺乏技术支撑,使不法生产商有机可乘。

(3)对食品包装所用的胶黏剂、油墨以及相关助剂无明确规范、要求,监管缺乏依据。

(4)检测设备落后,缺乏简单易行的检测手段以及快速、高效的检测设备,无法对许多食品包装、容器和工具的安全性进行检测。

食品塑料包装的质量安全隐患

塑料包装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树脂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如聚丙烯腈;树脂中残留的有毒单体、裂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各种有毒助剂;塑料回收再利用时附着的一些污染物、添加的有毒色素和回收加工产生的裂解物。

1.几种典型的有毒单体

(1)氯乙烯单体

①来源: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未聚合完全的氯乙烯单体会残留在塑料中。

②毒性: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收缩而产生疼痛感,同时还具有致癌和致畸隐患。氯乙烯在肝脏中可形成氧化氯乙烯,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烷化作用,可与DNA结合产生肿瘤。

③限量:我国相关标准规定,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5mg/kg,成型品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1mg/ kg;欧盟相关标准规定,食品中氯乙烯单体迁移量≤0.01mg/kg;美国相关标准规定,聚氯乙烯包装材料、板材、片材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0.01mg/kg。

(2)偏二氯乙烯单体

①来源:偏二氯乙烯聚合生成聚偏二氯乙烯,未聚合完全的偏二氯乙烯单体会残留在塑料中。

②毒性:偏二氯乙烯属中等毒性物质,蓄积性极弱,无致突变性。

③限量:我国相关标准规定,树脂中偏二氯乙烯单体残留量≤10mg/ kg,成型品中偏二氯乙烯单体残留量≤5mg/kg。

(3)己内酰胺单体

①来源:己内酰胺是聚酰胺(尼龙)材料的单体。

②毒性:己内酰胺是一种致痉挛性和细胞原生性毒物。中毒的轻重与接触己内酰胺浓度高低、时间长短及暴露面积大小有关。除皮肤接触中毒外,动物试验和工业毒理研究表明,其还能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腹腔注射剂静脉注射而中毒。

③限量:我国相关标准规定,成型品中己内酰胺单体残留量<15mg/kg;欧盟指令2002/72/EC中规定己内酰胺从食品包装塑料制品向食品及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量≤15mg/kg。

(4)苯乙烯单体

①来源:聚苯乙烯塑料中未聚合而残留的单体。

②毒性:苯乙烯单体具有一定的毒性,能抑制大鼠生育,使肝肾重量减轻,易被氧化生成一种诱导有机体突变的苯基环氧乙烷化合物。

③限量:我国相关标准规定,聚苯乙烯树脂中苯乙烯单体限量≤0.5%。美国相关标准规定,接触脂肪食品的聚苯乙烯树脂中苯乙烯单体残留量≤5.0mg/kg,其他食品包装聚苯乙烯树脂中苯乙烯单体残留量≤10.0mg/kg。

(5)双酚A单体

①来源:双酚A(BPA)是制造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涂料的单体。

②毒性: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质,具有雌性激素活性,能导致白血病和淋巴瘤。

③限量:欧盟相关标准规定,在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双酚A单体限量<3.0mg/kg。

(6)丙烯腈单体

①来源:丙烯腈是合成橡胶(如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和丙烯酸树脂的重要单体。

②毒性:丙烯腈对人体的慢性毒性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易怒等。此外,丙烯腈可致接触性皮炎。

③限量: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丙烯腈橡胶中丙烯腈单体残留量≤1mg/kg。欧盟指令2002/72/EC中规定,丙烯腈从塑料包装制品向食品或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量不得检出,其检测限量为0.02mg/kg。

2.几种典型的塑料添加剂

(1)增塑剂

①功能与类型:改变塑料的刚性甚至脆性,使塑料具有一定绕曲性的添加剂。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酯、脂肪酸酯、磷酸酯、柠檬酸酯等。

②安全性:邻苯二甲酸酯具有较大的毒性,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等对动物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③有关规定:1999年12月7日,欧盟发布1999/815/EC指令,规定在欧盟成员国内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直接接触的玩具及用品(如婴儿奶嘴、出牙器等)所采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剂含量进行限制,要求PVC中所含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DEHP、DINP、DNOP、DBP、DIDP、BBP)的总含量≤0.1%。

(2)稳定剂

①功能与类型:稳定剂的主要功能是阻缓或防止塑料在物理(加热、光)和化学(氧、微生物)因素作用下产生降解,主要包括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②安全性:热稳定剂有毒物质来源于重金属硬脂酸盐类(硬脂酸的铅盐和镉盐)和有机锡类(三烷基和四烷基锡);光稳定剂有毒物质来源于聚胺类物质,如六甲基磷酰三胺,可引起老鼠出现鼻癌;抗氧化剂有毒物质来源于酚类抗氧化剂,如丁基化甲基苯酚BHT、苯基取代的亚磷酸酯如三苯基亚磷酸酯。

③有关规定:我国在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对某些添加剂(65种,实际使用的达几百种)进行了规定。欧盟在2002/16/EC指令的附录三“可用于生产塑料材料及制品的添加剂不完全清单”中对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其限量做了明确规定。

(3)发泡剂

①安全性:在餐饮业广泛使用的发泡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制品中通常需要添加某些发泡剂,如偶氮二甲酰胺、对甲基苯磺酰胺基脲和偶氮二羧酸二异丙脂等,然而偶氮二甲酰胺、对甲基苯磺酰胺基脲等在加热过程中容易降解产生致癌物氨基脲,导致食品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

②有关规定:欧盟2004/1/EC指令规定,自2005年8月2日起禁止进口和生产含有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的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内壁涂料的质量安全隐患

涂料是有机高分子胶体的混合物溶液或粉末,涂布于物体表面并形成涂层,从而达到防腐、阻隔等目的。涂料通常由不挥发的成膜物质和挥发性的稀释剂组成。

涂料的卫生问题主要关乎残留单体和重金属含量两方面,如游离甲醛、双酚A、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BADGE)、双酚F二环氧甘油醚(BFDGE)、铅等。对此,欧盟已有限定,而我国还没有。

食品复合包装材料的质量安全隐患

复合包装材料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种类的材料,经各种复合技术加工制成的多层结构包装材料,所用材料有塑料薄膜、铝箔、纸等。

复合包装的质量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内层材料、胶黏剂、印刷油墨的溶剂残留。内层材料通常采用PE、PP、EVA等;胶黏剂通常采用聚氨酯,聚氨酯的主要成分是毒性较大的异氰酸酯,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易水解成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内层材料中的添加剂、印刷油墨溶剂残留会迁移至内装食品中,引起食品污染。

1.异氰酸酯

(1)来源:异氰酸酯被用于制作聚氨酯包装材料和胶黏剂。

(2)毒性:异氰酸酯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过敏作用,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性哮喘,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影响到呼吸功能。

( 3 )限量:欧盟相关标准规定,塑料制品中异氰酸酯残留量≤1.0mg/kg。目前共有8种异氰酸酯被允许用于制作食品包装材料。

2.芳香胺

我国出口的食品包装及餐具常因芳香胺迁移溶出问题而遭到国外预警通报。

(1)来源:一是复合包装使用的聚氨酯胶黏剂,在加热蒸煮过程中,残留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单体水解后生成芳香胺;二是黑色餐具材料中使用的偶氮染料,受热分解生成芳香胺。

(2)毒性: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间苯二胺、二胺基二苯甲烷等能诱发泌尿系统发生癌症。

(3)限量:我国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规定,甲苯二胺的含量≤0.004mg/kg,该含量是指五种同分异构体的总量;欧盟指令2001/62/EC中规定,以芳香族异氰酸酯为原料和偶氮染料的食品接触材料中芳香胺类物质(以苯胺计)的检出限量为0.02mg/kg。

食品包装的卫生检测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因与食品直接接触,已成为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包装材料及容器中的各种成分会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释放,从而对食品产生潜在的危害。除了上述食品包装材料本身及加工产生的安全隐患外,食品在运输、储存、使用中也可能受到二次污染,为了确保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的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包装质量控制还是客户的要求,或者是为顺利出口提供保证,都需要对食品包装进行相关检测。

1.有害物质迁移

根据食品包装的用途,分别用蒸馏水、4%乙酸、65%或20%乙醇、正己烷(分别模拟水性、酸性、醇性、油性食品)对食品包装材料浸泡后进行蒸发残渣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含量和脱色试验。

2.溶剂残留量

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对溶剂残留进行了规定。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包装、贮运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目前实施的《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也对溶剂残留做出了必检的规定。今后新制定的国家或行业食品包装标准都将把溶剂残留列入必检项目。

3.甲苯二胺

食品软包装材料大多是复合包装材料,因此由胶黏剂导致的甲苯二胺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将其规定为必检项目。

4.邻苯二甲酸酯类

一般人容易在塑胶制品中接触到邻苯二甲酸酯类,很多食物在包装加工、加热的过程中都可能造成DEHP的溶出且渗入到食物中。

篇5: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送检科室:院感办 收样日期:

检验项目: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 检样日期:

一、器材

1、生化培养箱;

2、无菌实验室;

3、普通营养琼脂等培养基。

二、方法

检测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三、结果

消 毒 检 测 结 果 序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检验结果 标准限值 检验方法 PH 7.12 6—9 GB/T5750.4-2006玻璃电气法 色度(稀释倍数)5

--

GB/T5750.4-2006 3 浑浊度 度 0.90

--

GB/T5750.4-2006 4 肉眼可见物 描述 未见--5 游离余氯(接触池)mg/L

0.10

2--8 6 挥发酚(以苯酚计)mg/L

<0.002

1.0 7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g/L

<0.10 8 氨氮 mg/L

0.137

--9 氰化物 mg/L

<0.002

0.5 10 总砷 mg/L 0.23 0.5 11 总汞 mg/L

0.008

0.05 12 总铅 mg/L

0.004

1.0 13 总镉 mg/L

<0.0005

0.1 14 粪大肠菌群 MPN/L

1100

5000 15 致病菌指沙门氏菌

(注:致病菌指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篇6: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某某有限公司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编号:-*************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嘉兴市****** 二○○八年十月编号:2008-*************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委托单位:*****有限公司检测与评价场所:碳性拌粉、碱性投料、碳性电池车间嘉兴市****** 二○○八年十月报告书名称:*******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评价机构名称:嘉兴市*******法人代表:*******职责姓名技术职称资质证书号签名项目负责人*******主任医师*******报告书编写人*******主管医师*******报告书审核人*******主任医师*******报告书签发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说明1. 本检测与评价报告只对委托项目负责。 2. 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 3. 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复印件检验印章不符者无效。 4. 本报告的检测结果及我中心名称,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 传。 5. 对本检测与评价报告有异议者, 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 出,逾期不予受理。 6. 本报告正文共 5 页(不包括附录) ,报告一式四份(用人单位两份、用人 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检测与评价单位:嘉兴市******* 技术档案存放处:嘉兴市******* 联系地址:嘉兴市******* 邮政编码:314050 联系电话:******* 传 真:*******联 系 人:**************编号: 200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受检单位:*******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邮 编:314000 地 址:*******联系人:******* 电 话:*******检测项目:炭黑粉尘、噪声 样品数量:炭黑粉尘 14 份、噪声 4 个点 检测仪器: SFC-3BT 粉尘采样器、声级计采样时间:2008 年 10 月 13 日 检测时间:2008 年 10 月 13 日一、检测与评价依据 1、采样检测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 ;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 (GBZ/T 192.1-)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GBZ/T189.8-2007) 。 2、评价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详见表 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详见表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 。 表1 毒物名称 炭黑粉尘 职业病危害因素(毒物、粉尘)的国家卫生标准 PC-TWA(mg/m3) 4 PC-STEL(mg/m3) ― EL ≤PC-TWA 的 2 倍 备注 G2B第 1 页 共 5 页**************编号: 2008-*******注: PC-TWA 表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STEL 表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EL 表 示超限倍数;G2B 表示可疑人类致癌物。 表2 接触时间 5d/w,=8h/d 5d/w,≠8h/d ≠5d/w 工业场所噪声职业接触卫生限值 接触限值〔db(A)〕 85 85 85 备注 非稳态噪声计算 8h 等效声级 计算 8h 等效声级 计算 40h 等效声级注: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稳态噪声限值为 85dB(A),非稳态等效声级的限值 为 85dB(A);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时间不等于 8 小时,需计算 8 小时等效声级,限值 为 85dB(A);每周工作不是 5 天,需计算 40 小时等效声级,限值为 85dB(A)。 二、现场概况 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见表 3。 表3 存在 部位 碳性电池车 间底碗纸入 筒工序(5 号 A 线) 碱性投料车 间操作岗位 碳性拌粉车 间操作岗位 碳性电池车 间 碱性电池车 间(南)注 电解液工序 碱性电池车 间(南)涂 黑胶工序 危害因素 名称 炭黑粉尘 噪声 炭黑粉尘 炭黑粉尘 噪声 噪声 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操作方式 密闭 程度 敞开 接触人数 (人) 5 接触时间 (h) 5d/w,8h/d 防护情况机械化局部通风 防尘口罩 上吸风装置 防尘口罩 局部通风 ― ―手工 半机械化 半机械化 半机械化敞开 半密闭 敞开 敞开4 6 456d/w,4h/d 6d/w,4h/d 6d/w,8h/d7 噪声 半机械化 敞开6d/w,8h/d ―*******第 2 页 共 5 页*******续前表 3 存在 部位 碱性电池车 间(北)注 电解液工序 碱性电池车 间(北)涂 黑胶工序 三、样品采集 危害因素 名称 噪声 操作方式 半机械化 密闭 程度 敞开 7 噪声 半机械化 敞开 接触人数 (人)编号: 2008-*******接触时间 (h)防护情况 ―6d/w,8h/d ―本中心根据*******有限公司委托,并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 范》 (GBZ159-2004)等要求进行采样检测,采样时生产基本正常,样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检测结果与评价 本次检测评价结果见表 4、5。 表4 采样地点 危害 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mg/m3) 评价结论 补救措施 ― ―工人佩戴防尘口CTWA1.00 1.95 3.71CSTEL― ― ―EL 倍 0.25 1.68 2.4补救措施 有效性评 价 ― ― 防护有一 定效果碳性电池车间 底碗纸入筒工 炭黑粉尘 序(5 号 A 线) 碱性投料车间 操作岗位 碳性拌粉车间 操作岗位 表5 检测地点 碳性电池车间 底碗纸入筒工 序(5 号 A 线) 碳性电池车间 炭黑粉尘 炭黑粉尘合格 合格 不合格罩, 通风设施正常噪声检测结果 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 〔db(A)〕 噪声 噪声 86 85.8 评价结论 不合格 不合格 补救措施 无 无 补救措施有 效性评价 ― ―续前表 5*******第 3 页 共 5 页*******编号: 2008-*******检测地点 碱性电池车间 (南) 注电解液 工序 碱性电池车间 (南) 涂黑胶工 序 碱性电池车间 (北) 注电解液 工序 碱性电池车间 (北) 涂黑胶工 序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 〔db某某有限公司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报告书(A)〕评价结论补救措施补救措施 有效性评 价 ―噪声88.6不合格无噪声91.6不合格无―噪声88.0不合格无―噪声89.7不合格无―注: 噪声检测结果按照 40 小时等效声级计算。 检测结果表明: 本次检测碳性拌粉车间操作岗位炭黑粉尘浓度不符合 GBZ2.1-2007 标 准要求,碳性电池车间底碗纸入筒工序(5 号 A 线)与碱性投料车间操作岗位炭黑粉尘浓 度符合 GBZ2.1-2007 标准要求; 各噪声检测岗位噪声强度均不符合 GBZ2.2-2007 标准要求。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 (1)对碳性拌粉车间的.通风设施和防尘设施进行检查,查找炭黑粉尘超标的原因, 并相应的对设施进行改进。 (2)工人在作业时应注意作业方式,防止引起二次扬尘。 (3)公司为各车间接触噪声的工人配备防噪声耳塞,并加强检查督导,对个人防护 用品应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以确保能有效使用。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司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监测结果归档,并及时进行 公告。 (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 业健康检查。 (6)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的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第 4 页 共 5 页*******中文警示说明。编号: 2008-*******(7)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职业病防治计划,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及职业病危害告知等。 (8)如果公司的生产原料改变、生产工艺变更或新增项目,涉及新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须另行评价。 六、附录 附录 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附录 2 检验报告 附录 3 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第 5 页 共 5 页附录 1碱性电池生产车间 ② 碱性生产线北 ②涂黑胶岗位注电解液岗位②② 碱性生产线南碳性拌粉车间 碱 性 投 料 间 北 储存区 ① ①*******4 楼碳性生产车间 浆层纸入筒工序 (5 号 线)①②②碳性电池生产车间① 炭黑粉尘采样点② 噪声采样点*******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篇7: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概况 1.1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概况

1.1.1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承办单位 1.1.4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

1.1.5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地点

1.1.6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背景

1.3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产品应用领域

3.4.5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4.1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内容

4.2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新型智能终端体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篇8:公共卫生检测报告

目前, 国内外实验室确定HIV感染最常用的方法是检测体内HIV抗体。通常情况下, 其在感染后的3~5周才会出现[4,5], 这些方法并不能检测出处于AHI阶段的感染者, 同时由于HIV感染后缺乏典型的急性期症状[6,7], 造成许多急性期感染者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 但其血清和生殖器分泌物中的高浓度HIV含量却对于HIV的扩散有重要意义[8,9]。所以, AHI的检测不仅可以针对个体尽早实施干预或施行抗病毒治疗, 减少后续临床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而且在降低人群发病率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同时还对已有的HIV估计发病率研究给予数据的补充和支持。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AHI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AHI检出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的文献作一综述, 分享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为我国AHI的检测和干预提供一定参考。

1AHI检测

目前常用的AHI检测技术有:集合样本RT-PCR、P24抗原检测及其他方法。

1.1集合样本R T-PCR (Pooled HIV R NA R T-PCR)

1.1.1原理

由于AHI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很高, 即使将其进行稀释也能以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得到, 故可以将多份样本混合成样本池 (pool) 再以常规RT-PCR检测, 这是发现AHI感染者的有效方法。国外已有研究证实, 50~100人份的血浆混合物不会减弱核酸检测系统的敏感度[10]。

1.1.2标准方法

2000年Quinn等人[11]对于集合样本RT-PCR的标准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根据人群中HIV感染率的高低将一定数量的抗体检测阴性的样本进行多级混合, 即首先将多个样本集合成一个样本池 (pool) , 再将多个样本池集合成样本大池 (master pool) , 对样本大池进行常规RT-PCR检测。若样本大池结果呈阴性, 则可认为组成样本大池的所有样本均为阴性;若样本大池结果呈阳性, 则对组成样本大池的每一个样本池进行RT-PCR检测。若某一样本池检测结果呈阴性, 则可认为该池中的每一个样本均为阴性;若池结果呈阳性, 则再对池中的每一个样本进行检测, 最终确定HIV阳性的样本。

1.1.3研究进展

国外相关的研究机构开展的研究表明, 集合样本RT-PCR可以使检出率增加4%~12%[12,13]。Yin YP等在广西对ST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人群进行的研究表明, 该方法可使HIV感染的检出率增加3.9%[14]。同时, 集合样本RT-PCR检测还具有比单个样本检测节约成本、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等优点。所以, 在美国的一些大型实验室中该检测已经成为对高危人群AHI感染实时监测的主要方法[10]。目前常用的有三种样本集合模式, 即二级小型集合 (two-stage minipools (D2) ) 、三级分层集合 (three-stage hierarchical pools (D3) ) 和方列式集合 (square arrays with master pools (A2m) ) 。 (图1)

1.2 P24抗原的检测

1.2.1原理

P24抗原是HIV的核心结构抗原, 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与其他大部分逆转录病毒不会产生交叉反应。机体在感染HIV后, P24抗原是最早能从血清中检出的免疫标记物, 但略迟于HIV RNA的检出时间, 对P24抗原进行检测可明显地提前“窗口期”。

1.2.2标准方法

根据夹心ELISA原理, 首先以抗P24单克隆抗体包被酶联检测板, 之后加入待测血清温育。若待测标本中存在P24抗原, 则包被抗体会将其“捕捉”并与之结合。然后依次加入生物素化的抗HIV多克隆抗体、链亲合素化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和反应底物显色, 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OD值判断结果。

1.2.3研究进展

血清中存在的某些干扰物质易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产生假阳性, 故一般应采用特异性更强的中和试验加以鉴别, 同时在感染早期P24核心抗原量较少以及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碍了抗原的检测, 使得该方法灵敏度不高, 一般只有50%~60%的AIDS患者、30%~40%的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ARC) 患者和10%的无症状感染者检出P24抗原阳性。为了提高P24抗原在AHI感染者中的检出率, 近年来产生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主要有免疫复合物解离检测法、超敏感EIA、免疫吸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等。

1.3急性期感染的其他检测方法

1.3.1病毒分离

采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培养HIV, 其分离阳性率可达到95%~99%, 但必须用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P24抗原或HIV逆转录酶进一步确诊。由于对防护措施、实验设备的要求极高, 操作复杂, 不能作为常规方法进行推广, 但能为病毒感染早期及临床艾滋病期提供诊断依据。

1.3.2第四代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将HIV抗原和抗P24抗体同时包被载体, 可以一并检测HIVP24抗原和HIV抗体, 可作为P24抗原阳性但HIV抗体尚未阳转阶段的检测试剂, 检测P24抗原的灵敏度需>30pg/ml。该方法由于载体面积有限, 并且需要同时包被P24单抗和HIV抗原, 吸附量均受到限制, 易产生相互干扰, 使检测灵敏度受到影响, 目前国际上仅在血液中心等部门用于献血者常规检测。

1.3.3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目前HIV病毒研究和血液筛查中应用最广泛的定量核酸检测方法[15], 是将RNA的反转录 (RT) 和c 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 (PCR) 相结合的技术。灵敏度高而且用途广泛, 但同时存在因各种原因污染而造成的假阳性, 需进行核酸序列的测定加以确认, 并不能单独用于HIV感染的确诊。

1.3.4荧光实时定量PCR

改变了传统的电泳终点检测, 可以进行实时监控[16], 得到相应的S型扩增曲线。依据急性感染后病毒血症发生的机制, 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即病毒载量检测完全可以作为急性期的检测技术。我国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发展迅速, 2002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SDA) 批准了第一个HIV荧光PCR检测试剂盒。

1.4急性期感染检测方法的比较

虽然集合样本RT-PCR已经成为AHI检测广泛使用的方法[7,17,18], 但对于不同地区来说, 选择适合的检测技术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 表1对常用的AHI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表1显示:检测方法各自有其特色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何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结合地区特点和开展条件选择, 并且正确应用适当的检测技术, 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方向。在AHI检测开展过程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检出率较低, 与经费投入程度无法匹配等, 都需要疾病控制部门逐步解决。

2AHI检测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2.1及早发现HIV感染状况, 并给予正确的临床处理

仅有30%的AHI感染者在核酸检测呈阳性时出现急性期的典型临床症状, 与此数据相一致的是在北美有30%~50%的新发感染者未被检测出来, 而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对于AHI感染者而言, 在感染早期即获知自己的检测结果, 不仅可以更早获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 同时对于自己的性伴和家人也可以做到更好的保护。一些小范围的研究表明:如果可以在感染早期进行抗病毒的治疗, 那么一段时间之后, 当CD4+水平在较高位置得到维持, 并且血清中HIVRNA的水平较低时, 可以停止服药, 及早的治疗还可以缩短潜伏感染的半衰期, 维持CD4+细胞的功能[19,20,21,22]。

2.2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 防止二代传播

感染后的最初几个星期, AHI感染者体内会出现一过性的高病毒血症, 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也显示, HIV的含量会在AHI早期达到第一个峰值 (peak) , 传染性很强, 在此期间发生的高危性行为对于AIDS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AHI感染者传播HIV的可能性比慢性感染者高26倍。所以我们一般也将AHI时期称为“窗口期”, 不仅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无法在血清中发现HIV抗体, 也是因为在这一时期, 无论是感染者自己, 还是作为监测部门的相关医疗机构, 都无法准确获知感染的状况, 更谈不上及早的介入治疗和采取干预措施。部分访谈式结果显示, 大部分感染者在得知检测结果之后虽然不愿意告诉别人, 但是会减少发生性行为的次数和采取安全措施, 这样不仅可以使该人群及早得到监测, 对于溯源研究和AIDS的控制也有重要意义。

2.3丰富了发病率监测资料

不仅是中国, 几乎所有国家都无法回避HIV感染者的“冰山现象”, 无法获知感染的准确状况, 仅靠常规的抗体检测结果来预估发病率显然并不合理, 无法很好的进行临床的治疗和流行病学的干预。Pilcher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表明:单独进行抗体检测仅能检测出96%的HIV感染者, 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则可以发现AHI患者[7]。如何根据已有的数据资料推测本地区的HIV发病率, 从而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防制策略, 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英国已在2008年将第四代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列为医疗体检中的首选方案[23],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提出可以将AHI列入常规监测项目。

2.4进行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 做好高危人群的防制

AHI与MSM群体中HIV传播的关系早已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 1994年, Jacquez等人便提出:在MSM人群中, 发生于急性期的交叉感染在HIV的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4]。Brenner等在Quebec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MSM队列中近一半的AHI来自于其他AHI患者的传播。有23.8%的MSM表示在被感染之前, 曾与不少于5人有过高危性行为, 并且这一现象在感染之后也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25]。由此可见, 在MSM人群中开展AHI检测不仅能尽早对感染者采取治疗和干预, 而且对于HIV在该群体内部的传播可以起到很好的切断作用。同时, MSM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也成为AHI检测技术实施的最佳对象之一。

3展望

上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题目下一篇:描写幸福的好词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