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2024-05-03

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通用14篇)

篇1: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固河卫生院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县卫生局领导;

根据卫生局2012年12月27日对我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督导,针对上级在督导中提出的问题,我院院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今后的工作制订了整改措施:

1、组织管理

(1)认真落实上级文件,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项目培训,包括医院全体职工和乡村医生并对其进行技术指导,(2)加强对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督导与考核。

(3)规范录入电子档案,并加强对所辖居民的随访和管理工作。

(4)建立完善的全体职工包村包片制,全力以赴、积极把精力投入到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上来。

2、健康教育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完善健康教育活动并且记录完整,提高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2)做好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教服务利用,积极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指导门诊和住院医生在门诊、住院患者的日志上针对性的有所记录,并对其进行健康指导。(3)把音像设备利用起来,并把资料整理好。

3、健康档案

(1)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制定奖惩制度,把信息全部无误、真实的录入到系统中。

(2)及时的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随访。

(3)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积极的进行健康指导和随访工作,4、孕产妇和0-6岁儿童

(1)深入开展对辖区孕产妇和0-6岁儿童的管理,并及时对其进行家庭访视和儿童健康查体。

(2)积极和乡村医生共同协作完善孕产妇和0-6岁儿童管理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3)把有关表格规范整理好,及时的录入到系统中。

5、预防接种

(1)及时按照县疾控中心布置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2)对所有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没有接种的及时补种,积极和乡村医生联系通知有关儿童家长,共同把接种工作做好,以提高疫苗的接种率,防治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3)经常核对接种卡、薄和金苗系统的一致和准确无误,完善三者的统一正确。

6、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加强组织领导,在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在医院各个科室有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传染病立即报告,明确责任,(2)加强对乡村医生进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指导,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到县疾控中心。

固河镇卫生院 2012年12月28日

篇2: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成立运行以来,我室依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以及相关各类文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

根据上级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适应当前基本医疗需求,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我室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0大类41项服务根据《规范》以及上级领导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认真核对相关数据,重新梳理、归档。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项目执行情况: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归纳如下:

1、个别人电话不通。有漏项。字体潦草。

2、健康教育版面无内容,无更换记录。

3、对个别人血压血糖控制不满意管理不到位。

4、儿童健康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5、孕产妇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6对街道上的饭店督导不到位

7室内卫生差,处方书写不及时。基础药物为实施全。

二、根据以上问题的整改情况

根据自查问题,我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方案。

1、认真核查电话号码及时更改换号电话更改漏项问题 认真书写。

2、健康教学版面及时书写记录及版面。

3、认真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及时指导病人用药。

4、积极整改非基础药物坚决下架不再销售。

5、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对辖区内饭店人员进行卫生督导、办理个人健康证。

牛墩村卫生室

篇3:西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报告

1 社区的基本情况

1.1 社区类型

西花园社区属企业社区, 随着企业逐年开采, 给居民带来了如水环境恶化、水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 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

1.2 地形、地貌、地理位置

西花园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 位于大同市西南, 距离市区8公里, 该社区东南与西韩岭乡毗邻, 西南与马营村, 西北与糖厂相邻, 东西走向长2公里, 南北宽2.5公里, 面积28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8℃左右, 冬季寒冷, 夏天天气凉爽, 昼夜温差大, 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属缺水地区。

2 社区资源

2.1 经济资源

以工业为主, 职工平均收入为1 500元/月, 公路相通, 向外可经口泉至大同市并与京大、大运、109国道相连, 交通十分便利。社区内有一街心公园, 职工俱乐部、体育场、健身房方便居民每天锻炼身体。

2.2 文化资源

本社区内居民文化素质较高, 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观念较强, 健康宣教的实施要求较高。社区老居民多数口味重, 食盐量在每人每日10 g以上。

2.3 社区机构资源

本社区有3所学校 (2所小学、1所中学) , 20多个私人诊所, 1所医院。西花园社区学校教师及学生人数的分布情况, 见表1。

2.4 社区人力资源

2.4.1 晋柴职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情况

见表2。

2.4.2 西花园社区居委会分布情况

西花园社区共1个街道, 5个居委会,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

2.5 社区可动员的潜力

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也渴望生活质量的提高, 均希望健康长寿, 故健康教育有很大的潜力。社区内有5个居委会, 负责4~5个社区居民的日常工作, 社区内有一老年活动中心, 可用来进行老年人健康宣教。

3 人口学特征

3.1 社区内人口概况

见表4。

3.2 人口出生死亡统计

2010年社区人口出生182人, 自然增长率为4%, 死亡89人。

3.3 民族构成情况社区性别及民族构成

见表5。

3.4 社区人口年龄构成

见表6。

3.5 居民文化程度情况

社区15岁以上人口文化构成见表7。

3.6 居民职业构成情况

社区15岁以上人口职业构成见表8。

3.7 经济收入状况

见表9。

3.8 残疾人情况

本社区居住的残疾人情况 (为入户进行登记的情况) 见表10。

4 社区人群一般情况及健康情况

4.1 社区就诊疾病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 按照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疾病中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结石、冠心病、脑血管病等。

4.2

中小学生到医院就诊主要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

4.3 慢性非传染病管理与患病状况

见表11。

4.4 职业病患病情况

共有矽肺患者13人。

4.5 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调查

4.5.1 主要致病的危险因素及不良行为

社区15岁以上人口主要致病的危险因素及不良行为占总人口的比例见表12。

4.5.2 体育锻炼情况

社区15岁以上人口各种类型锻炼率见表13。

4.6 服务满意度

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在西花园社区服务中心就诊, 对中心的满意度达90%。

4.7 居民医疗保障状况构成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占81%, 自费占19%。

5 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

通过分析以上资料和数据可以看出, 该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1) 疾病谱排序以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为主; (2) 职工卫生知识教育欠缺, 故普及职工的卫生知识和急救知识十分重要, 应定期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0%左右, 离退休人员占全部人口的15%左右, 老年人口也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

6 危险因素以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为主

本地高发性疾病的危险行为或影响因素主要是社区居民缺少体育锻炼、吸烟、嗜酒、超重、肥胖、口味偏咸等因素。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 高血压、糖尿病及其致病因素, (2)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3) 职工的健康宣教、急救知识的培训。

篇4: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边远山区;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52-02

1 基本情况

1.1 边远地区情况:调查的4个自然村分布在2个乡镇,均属我县边远地区,自然村离所在乡镇政府最近8公里,最远20公里,离县城最近32公里,最远51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613人,常住人口556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4.47%。

1.2调查方式:通过面对面与群众访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1.3调查对象:边远村屯群众共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其中30岁以下3人,38-43岁9人,50-60岁7人,60岁以上10人,平均年龄52岁;文化水平分别为高中3人、初中12 人、小学 12 人、文盲2人。

1.4调查内容: 主要是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每张问卷调查了1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政策的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参与情况。

1.5调查人员组成:均为县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流调人员,具有较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边远山区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37.93%(110/290)。见下表:问卷

内容按时

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是否收到宣传单是否建档免费

2.2 结果分析

2.2.1群众对预防接种等传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较高,知晓率为82.67%;对新增的项目如慢性病患者随访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30%,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晓率最低仅为6.9%。

2.2.2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人数与收到宣传单的人数一致,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的了解主要渠道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形式获得。

2.2.3 居民建档率为55.17%,略低于我县建档的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建档率为58.96%)

2.2.4边远山区群众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机会极少,仅为3.45%。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边远山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总体偏低,特别是对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项目知晓率极低。

3.2边远山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在家的农民以老人为主,很少有青壮年。

3.3边远山区农民对外界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靠宣传人员上门发放宣传单或到卫生院诊疗时获得信息,从网络、广播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较少。

3.4群众对疾病重医治轻预防的思想还未得到根本改正,对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未予以重视。

3.5群众对某些疾病特别是精神病普遍存在隐讳忌医思想。

4 建议

4.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我国一段时期内重大的惠民工程,是充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4.2加强宣传。以政府为主导,宣传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平台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依靠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从各个层面针对不同人群从不同切入点进行广泛宣传;对一些常规宣传形式覆盖不到的边远山区,可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对精神疾病等群众敏感病种,可实行个性化的宣传,提供个性化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要引导群众从重治轻防向防胜于治转变。

4.3强化培训。各级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的业务指导机构,要切实担当起培训的职能,积极行动,精心策划,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掌握相关服务项目的技能和技巧,并以自然村为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时适当选择或倾斜边远山区,让山区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篇5: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整改报告

公共卫生项目整改工作报告

我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单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调动医院项目办和社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工作进展怠慢,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情况和整改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镇、村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成立了由院长吴永清同志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全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社区遵照医院统一部署、采取入户调查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院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农村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各社区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是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医生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和社区医生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并建立档案。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并建立档案。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等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10和健康咨询活动10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20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11次。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2014年第一季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检查验收,工作进展相比以往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健康体检表及个人信息表部分项目填写不全,如生活习惯、口腔检查等。

(二)、高血压、糖尿病随访次数不够。

(三)妇保、儿保建立的档案份数达不到卫生局的要求。

(四)、部分工作人员及乡村医生对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五)、妇保科叶酸增补人数少,早孕建卡率偏低,系统化管理次数个别不够,系统化管理率偏低。

(六)、儿保科儿童0-3岁儿童体检次数不够,4-6岁儿童管理人数偏少。

三、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农村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病认识有偏见,造成卫生院精防医生进门难,使重性精神病随访和健康查体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村医队伍结构不合理、呈老龄化趋势。

三是我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部分孕产妇和慢性病人的随访服务落实困难。

四是公共卫生项目督导考核缺乏相应工作经费,建议建立督导考核经费拨付机制,在拨付项目经费时增加相应的督导考核经费。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强化督导考核,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公共卫生服务参与率。

三是切实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建设,提高惩罚力度,促进工作进展。

篇6: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为促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和任务落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2014年专家组对我乡20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指出目前我乡健康教育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就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二、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

1、我乡的健康教育场地符合要求,具有宣教功能,有“健康教育室”标签和部分健康教育工具如讲课白板、课桌椅等。

2、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8种以上,收发记录清楚完整;音像资料在6种以上,播放记录完整,真实性高。

3、卫生院、社区、卫生室宣传栏设置符合要求,照片未能显示何时张贴画面。

4、健康教育讲座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的记录完整,能包含照片、签到表、课件、活动小结等内容,但个别活动记录中照片位置不佳。签到表记录人数不完整。

三、整改措施

针对这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考核标准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宣传栏出版及落款格式,突出工作时间、主题、主办方等问题,解决实际工作的真实度、可信度。

2、落实健康教育工作中各种资料的收集标准,健全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做好归档工作。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健康教育资料,健全资料种类,形成完整的面向不同人群的教育材料,每次开展工作均正确有效的收集好图片、签到等现场资料,并按要求及时做好其他资料收集工作,分类归档,便于考核检查。

3、尽快开展慢性病管理及重点人群管理的中医药利用工作。

4、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加强健康教育培训,规范开展工作。加强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要求有序开展。

6、总结经验,发挥带动作用。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带动全面工作。

健康教育项目工作作为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国家标准仍然有一定的距离,需要我们下功夫把这项“软工作”作实作硬,让我乡健康教育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祥贝乡卫生院

篇7: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项目绩效考核整改报告

2018年度,我院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大力开展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任务。X月XX日,我院接受了县卫计局组织的今年上半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现针对在本次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考核,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资料整理、归档不够完整、规范,存在部分缺项漏项错项,部分项目存在不规范填写与空缺;居民健康档案填写、电子档案录入有部分空项缺项,健康评价资料不完整,随访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电话更新不及时;部分报表逻辑错误;部分辅助检查项目未能开展;部分项目已开展缺少工作记录;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方案;缺健康讲座满意度调查、培训质量调查问卷、整改落实措施、传染病培训课件;未设置发热、腹泻门诊;预防接种有部分漏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知晓率低;“两病”健康管理资料不完整;卫生监督协管部分工作记录不完整;学校结核病工作、中医药服务工作亟待提高等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落实各项目责任人 岗位职责,根据年初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计划,统筹安排,修改制订好工作方案和考核细则,分解任务,落实人员,将工作稳步推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二)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及时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在院内组织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开展培训,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随访管理、中医药服务等知识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咨询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力争使大多数居民都能了解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目的和意义。

(四)进一步细化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档案录入信息真实、完整,确保无空项、错项,无前后逻辑错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信息,及时更新居民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使用率。规范各类花名册的填写及档案的整理。

(五)加大村医考核,完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方案,督促、指导村医开展工作,提高村医业务知识水平。

(六)规范重点人群随访管理及体检工作,及时录入随访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健康干预措施等动态信息,努力提高随访服务质量,提高健康体检质量及体检率。

(七)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对随访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随访干预措施。加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

(八)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多元化宣传,增加宣传栏版面,加强影像资料播放,并有记录,努力提高居民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

(九)搞好免疫规划工作,按时接种扩大免疫疫苗和加强免疫疫苗,提高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加强与辖区托幼机构的联系,做好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工作,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十)严格执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各项制度,加强培训和院内检查,及时规范上报。

(十一)根据卫生监督协管任务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任务和临时性任务。加强非法计划生育巡查。

(十二)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等工作。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吸取工作经验教训,确保如期完成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任务。

乡卫生院

篇8: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1.1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

“所谓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就是政府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和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 以及人工、耗材等相关成本核定给予的财政补助[1]”。目前, 我国政府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主要是以下两种:直接提供和政府购买。鉴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的方式存在着低效率、低质量等不足, 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进行购买服务模式的探索。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其本质就是通过向符合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 改变目前政府兼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筹资与生产责任的现状, 将其筹资责任与生产责任分离 (即购买者与提供者分离) , 并在其服务提供过程中较好地利用市场工具, 引入竞争机制, 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服务质量, 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 是一种“政府承担, 定项委托, 合同管理, 评估兑现”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方式[2],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政策性亏损补助和专项经费补助。西方国家许多年前已经开展了此项改革, 其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改革已经启动, 其中成功并值得借鉴的地方有2005年推行的北京模式[3], 2006年推行的江苏无锡模式[4], 2007年的推行山东潍坊模式[5]。

1.2广西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的政策制定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揽, 政府包揽的最大弊端就是“养人养机构”、排斥市场力量参与、缺乏竞争活力、影响服务供给效率。为了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 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新路子。为了指导地方更好地开展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以下简称购买服务) 试点工作) ,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6]10号) 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 (财社[2006]61号) 制定了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核定财政补助的规定。2007年6月15日广西区政府制定并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桂政发[2007]16号) :各地政府试点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 根据社区服务人口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相关成本, 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核定财政补助, 这标志着广西购买服务政策的提出与购买试点的启动随后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实施办法 (试行) 的通知 (桂财社 (2007) 5号) 与自治区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桂财社[2008]71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及标准 (试行) 》的通知 (桂卫妇社[2007]26号) 规定政府购买卫生服务政策决议、服务项目、购买方式, 标志着广西政府购买政策试点配套制度的制定。随着区政府《实施意见》、《实施办法》的制定, 广西十四个地级城市相继制定实施细则以及相关规定。但是自治区政策制定之后, 地方政府政策推行却进展缓慢, 大多数城市的工作还集中在前提条件的准备上。2009年9月柳州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打破了购买服务的僵局 (具体情况可见《柳州市2009年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与《柳州市2009年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 , 为各地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起到了示范作用并积累了经验总结。

1.3广西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的政策推行情况

柳州市政府于2009年9月印发《柳州市2009年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柳卫妇社[2009]75号) , 市卫生局和82家社区服务机构签订协议, 通过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 使城市居民免费享受11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此, 柳州市政府每年要拨付5000万元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柳州市政府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所覆盖的服务人口, 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 (明年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 的标准安排补助经费。购买服务合同签订后, 城区卫生局对未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有的服务区域, 优先调整给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 保证公共卫生服务无盲区。为了确保卫生服务机构能切实为居民服务, 柳州市政府对这些卫生机构设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在合同签订年度绩效考核中, 取得优秀、优良、良好、及格档次的机构, 分别可获得该级补助资金绩效部分的100%、90%、80%、70%, 不及格的机构不得享受财政补助。柳州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 通过这种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 今年力争使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达60%以上, 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达80%以上[6]。

应该说, 柳州市的大胆实践是广西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有效执行典范。但是从学理上看依然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不只是简单的购买行为, 是社区卫生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体制的战略调整, 因此政策推行前的认知宣传与认可培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政府购买卫生服务的意义、服务项目等内容, 保证政府购买与群众享受的有效衔接。另外, 政府购买服务是一个系统化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要处理“中间”关键环节的制度设计, 核心是购买项目的专家论证机制、购买价格的第三方精算机制以及考核后补贴的后付机制;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前奏”环节的铺垫工作。核心分两步, 第一步认知度的提高, 认可度、忠诚度的培养, 做到市民认知、中心认可、政府认可, 第二步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合理布局, 通过招标的形式引入利用社会优质社会资本, 形成公私竞争的格局。“前奏环节的铺垫工作解决之后还要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后续”环节的保障机制, 核心是政府常态化财政投入和中心服务能力构建机制、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中心零差率销售的药品购销体制以及医疗保险进社区的配套机制。“前奏”环节的铺垫工作解决是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有服务卖”的问题;“后续”环节的保障机制主要解决的是“卖的服务物美价廉”的问题;“中间”关键环节解决是“买什么、怎么买”的问题。可见三大环节环环相扣。

2广西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试点成绩与问题

2.1成绩

广西自治区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探索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道路上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相继制定与不断完善, 为购买服务的试点奠定了前提条件二是政策试点前奏铺垫工作与后续保障机制取得成效, 前奏铺垫工作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趋于合理以及社会资本的进入, 后期保障机制的建设主要表现在政府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以及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建设与社区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 前期铺垫工作与后期保障机制为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与推行提供了腾飞的“两翼”。但是在条件基本具备的同时”一体“ (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 的建设没有大范围启动;三是柳州市启动的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为其他城市的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示范作用与经验支持。

2.2问题

试点工作起步晚, 进步慢;决策科学, 执行低效, 试点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一是试点工作的”点“的数量不足。上下方面:试点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等发达城市, 中等、欠发达城市试点工作没能开展;左右方面:试点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的城市社区, 没有向下延伸到县城社区。二是试点工作的”试“的深度不够, 政府购买范围还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服务, 没有延伸到基本医疗服务, 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康复保健等内容, 才能符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三是试点进行的前提工作与保障工作没有建立健全, 试点缺乏推行的条件, 没有解决向谁买、买什么、多少钱、怎么买以及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实卖的问题;试点的后续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健全

2.3启示

首先, 政府思想重视与财政投入是试点的基础性环节, 试点地区与项目纵向上难以扩展、横向上难以扩宽, 基础原因就在于政府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发达城市要解决重视不足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要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其次, 政策的推行理论上要具备“谋定而后行”的条件, 谋定是执行的前提, 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试点数量不足与深度不够的原因是缺乏深入的调研与学术研究, 所以形成了要做, 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局面。2009年自治区重点研究课题日前已经将“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方式与绩效考评模式研究”确定为重点研究课题[7], 说明广西自治区政府对政策研究的重视。再次, 政策推行前的铺垫工作与保障性制度设计是政策试点的关键性环节。主要表现在体制方面, 卫生服务主体还未建立健全;服务项目的专家论证制度、服务价格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服务提供的生产监管制度还未建立健全。

3广西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对策建议

关于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推行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三管齐下”。宏观层面, 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推行必须具备政府重视与学界研究两大前提条件, 政府财政投入是政策推行的能力问题, 学界研究是政策推行的认知问题。中观层面, 要扩大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点”的数量与“试”的深度。微观层面,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局部试点与全局推广必须构建“一体两翼”的推行模式:“一体”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政府购买合理流程与配套机制, 合理流程与配套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性环节。两翼包括: (1) 作为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前提环节的社区卫生机构合理布局与社会资本合理进入; (2) 作为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保障环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 以及医疗保险制度与药品政府招标采购制度。一体两翼推行模式具体推行如下:

3.1前奏环节的体制设计

第一任务:思想上解决“为何买”的问题。政策要采用多种方式, 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购买服务的重大意义以及具体操作流程, 争取社会的认知、认同, 为政策的推行获得民意支持。

第二任务:责任上解决“谁来买”的问题。政府应该成为试点与全面推行的理论宣传员、制度设计师、体制建设者、保障提供者, 而不仅仅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购买者。

第三任务:解决“向谁买”的问题。一方面, 严格机构准入标准, 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绩效作为准入、考核、退出的核心指标。另一方面, 完善市场机制、通过招标竞争和居民选择相结合办法实施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3.2关键环节的制度构建与流程设计

第一任务:解决“买什么”的问题。组织社区卫生专家严格论证, 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公共卫生需求, 确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的类型与项目;并根据社会需要与经济发展进一步扩

第二任务:解决“怎么买”的问题。首先是确定“多少钱”。为保证服务项目定价科学合理, 建议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独立精算。

第三任务:解决“怎么付钱”的问题。实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核,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畅通居民投诉渠道, 强化专业化机构的经常性监督和评价, 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

第四任务:解决“卖”的保障问题。首先, 建设生产监管制度。规范服务提供, 为确保购买到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 建议引入ISO质量管理理念, 编写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其次, 保障生产能力, 培养社区工作需要的适宜人才。

3.3后续环节的配套保障体制建设

为了保证让广大社区居民能够长期系统、持续地享受到优质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广西应该从提高供给能力与扩大有效需求两个方面强化后续配套保障机制的建设。

首先,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是关键。一方面, 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政府财政主要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以及人才培养、激励三大方面, 有效提高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医疗服务体系一体化化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整合能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整合能力, 前提在于建设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交流的常态化互动机制, 大型医院对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支持、人员培训、专家住诊;关键在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能调整, “中间”的治疗职能上调,

其次, 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有效需求是保障。一方面, 通过医保政策进社区提高居民卫生服务购买能力。目前, 医保政策进社区, 要在“进”的基础上实现保障范围的扩大与保障水平的提高, 并实现上、中下三类医疗机构在保障水平的梯度结构另一方面, 通过社区药品购销政策促进卫生服务物美价廉。当前城市居民存在的“看病难”问题, 根源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不足:需而不求 (该就诊而不就诊, 该住院而不住院) 。而需求不足的根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费用过高, 二是居民购买能力有限 (医疗保险问题) 。因此, 扩大社区卫生服务需求, 必须在“医疗保险进社区”的基础上, 建议通过政府招标采购药品的新模式降低社区卫生服务费用, 实现“两手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Z]. (财社〔2006〕61号) .

[2]刘军民.关于政府购买卫生服务改革的评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47 (1) :35.

[3]《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Z]. (京发〔2006〕19号) .

[4]《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Z]. (锡政发[2005]165号) .

[5]《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Z]. (潍政发〔2007〕71号) .

[6]居民享受, 政府买单[EB/OL].柳州新闻网.2009-08-03 10:28:08.

篇9: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关键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79-01

随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患者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关系日益复杂,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及矛盾。随着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药物滥用问题的逐渐增多,药品不良反应(ADR)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本文收集了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278例,根据药物品种、剂型、科室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中规律,以期指导后续临床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收集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呈报的2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病人基本资料、药物不良反应种类、给药途径、药品累及器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的比较

2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滴注194例(69.78%),口服给药41例(14.75%),局部外注给药6例(2.16%),皮下注射给药5例(1.80),肌肉注射6例(2.16%),静脉推注2例(0.72%),其他24例(8.63%)。

2.2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分布

按照药品分类方法将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如下表1所示,结果显示抗感染类药品引发的ADR例数最多57例(20.50%),包括:氟喹诺酮类23例(40.35%,占比最大),头孢菌素类14例(24.56%),硝基咪唑类11例(19.30%)及其他。

2.3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

在2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累及器官或系统包括骨骼系统37例(13.31%),消化系统139例(50.0%),听神经系统32例(11.51%),视神经系统29例(10.43%),血液系统22例(7.91%),内分泌系统19例(6.83%),其中累及消化系统例数最多。

3讨论

随着传统医学从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型,药学及其相关服务成为目前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临床和门诊用药安全、药品质量等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可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质量管理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的不良反应报告,以期找寻其中不良反应规律,就常见、多发性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针对性预防。

本文结果可知,在多种给药方式中,因静脉滴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可能与静脉类药物使用增多,静脉用药易受环境、药物颗粒、配伍等多重因素影响[2]导致。引起对于注射类药物需严格掌握患者适应症,选择适合的给药方式,可以口服给药的尽量不要注射,可以肌肉注射的,则尽量不要静脉滴注或者推注,必须静脉推注的则要严格监测用药过程。表1结果分析可知,目前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仍然较多(20.50%),这与目前抗生素滥用、医疗监管不严格等原因有关,提示需加大抗生素合理药用的宣传力度,督促医生注意药物禁忌,了解药物用法,同时需告知患者抗生素滥用危害和不良反应症状,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上报。本文结果可知,消化系统(尤其是胃肠道系统)目前累计器官或系统最多,

其可能是因为目前口服类给药比例大,而口服给药后常需经过胃肠道吸收,药物会作用于胃肠道局部,进而发生ADR[3];因此临床应适当调节胃肠PH值,加用胃黏保护剂,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有过敏史,按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特别是长期用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必要时及时进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ADR发生。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药师职能逐渐受到关注,要求其积极参加临床药学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适应临床药学工作的需要。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全方面的综合工作。医师、药师、护士应该进一步加强药物相关知识学习,从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入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改变日益泛滥的滥用输液、滥用药品等医疗陋习;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宣教工作,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诊疗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大程度的发挥其治病救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J]. 中国药物评价, 2014,9(4):254-256.

[2] 刘花, 冯变玲, 杨世民,等. 我国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国药房, 2014,10(12):1062-1066.

篇10:社区卫生服务站整改报告

关于校验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整改报告

201年月,县卫生局检查组对我站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了现在审查,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社区居委会及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成立整改小组,在县卫生局、县卫生监督所、中心卫生院的指导下,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并制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等系列相应的整改措施、实施方案。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范人事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

按照《执业医师管理办法》、《护士条例》等法规的要求,医、护、药、技人员必须持证注册上岗,对目前未取行执业资格的护士由服务站指定的相应科室负责人带领下工作。同时建立人事档案,将在岗人员相关资质、资格证书复印存档备查。

二、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1、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监督控制体系

A、建立有完整的医疗管理组织,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充分满足了临床需要。

B、各科负责人深入到临床第一线,随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隐患和不 足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C、站里成立了质控小组,对全站当月医疗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改正。12、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标准化作业体系

A、完善各科人员岗位职责,各部门主任,对其工作职责积极学习并认真履行其职责。

B、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

1)、医疗投诉处理制度,2)、落实医疗核心制度,3)、传染病防控制度,4)、院内感染工作制度,5)、处方点评及病历评审工作制度,6)、消毒、隔离制度,7)、药品、器械管理制度,8)、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制度,9)、人员培训、工作自查、重点科室监测工作制度,10)、人员岗位职责等。

C、开展了培训

1)、强化基础训练,护理培训2次;全院业务学习4次; 合格率98%。

2)药品、设备管理规范,加强了培训,分类正确、标记清楚,相关医

护人员对设备和药品能够熟练操作。

3)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职责,健全医疗记录,规范检查审请单和报告

单,门诊日志、门诊处方。

4)、公开透明各项收费标准。

三、提高了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

把医疗安全作为服务站发展永恒的主题,追求卓越,持续改进,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1、为使服务站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形成站内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自觉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加强教育。站里通过举办讲座、开设法制课和安全教育

课,增强职工的医疗纠纷防范意识,二是以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为载体。增强了职工的安全责任感。

三是定期深入科室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按照全方位、不留死角、整改到位的要求。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到位。四是规范对外广告,事实宣传本单位的执业范围的技术水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服务站各科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要求,明确有关岗位的安全工作责任人,以强化站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便于职能部门监督、通报情况。要完善档案管理记录制。对全站的安全工作的布置、检查、整顿情况建立规范的档案,准确记录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站里建立自下而上的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各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向主管领导报告,属于职权范围的要认真解决。

3、把握服务站安全的特点

一要把握安全隐患的细微性。站里的安全隐患往往是某一方面的细小疏忽、某一环节的不规范性、某一种程序不落实造成的,一些细小失误极易导致事故发生。二要把握安全隐患的广泛性。站里工作涉及医疗活动交往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每一时刻都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安全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要把握安全隐患的潜在性。隐患来自于麻痹,意识上麻痹、思想上放松、行为上粗略,是最大的潜在隐患。

通过这次审查,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以往的工作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同时这也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将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坚持做

到以下几点:

1、充分巩固本次整改的成绩,按现定的方案更加深入地、更加细致地、更加规范地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作为服务站管理工作的中心。

2、要抓好员工的培训,特别是新进员工,除了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服务规范、行为规范的培训外,重点是抓好岗位技能、技巧培训、三基培训,经过培训合格才能正式聘用上岗。

3、把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作为全站的行为准则。

4、严禁使用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管理病人,开具处方。

社区卫生服务站

篇11: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工作总结报告

卫生局:

根据卫生局关于印发《2010年莱城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莱城区卫发„2010‟54 号)的文件精神,按照“规范服务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XX镇卫生院“规范服务行动”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而后按照方案步骤进行深入开展。现就活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规范服务行动”,是促进医院固本强基,保障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就医环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积极开展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推动“卫生强基”工程和“两好一满意”活动在我院深入开展,促进我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我院于2010年12月,召开了“规范医疗服务行动”自查整改工作动员会议,成立了XX镇卫生院“规范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制定XX镇卫生院“规范医疗服务行动”自查自查标准,并根据标准在2011年1月进行全院自查整改,通过自查,有针对性地深入进行整改,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自查整改结果

(一)我院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医疗服务要素管理合法规范

1、我院内设科室登记、注册、变更、校验及时合法,提供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医疗服务,无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执业及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等问题。

2、全院医护人员具备执业资格,严格按注册专业、地点依法执业,无未取得执业资格人员从事麻醉、B超、心电图等工作。

3、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了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卫生局的医疗技术准入工作指导和监督,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对我院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我院医疗核心制度建设完善,落实到位

我院建立健全了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三)我院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管理严格

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2010版)》、《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和格式(试行)》,对我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病历书写培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病历,医院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

(四)我院临床用药和辅助检查合理、规范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38号)和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临床检验结果“一单通”的通知》(鲁卫

医字【2010】47号)等有关文件,对我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我院未发现乱检查、乱用药等现象。执行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我院全部配备基本药物。我院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五)我院医疗服务流程合理,环境良好,服务优质

我院科室布局合理,简化划价、收费、取药或检查环节;科室标识规范、清楚、醒目;配备导医人员,明确职责任务,主动为就诊病人提供服务;不断改善门诊、病房条件,配备饮水设施,为病人提供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六)我院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严格规范

医院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对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等,收费透明,接受群众及社会监督;医院无违规收费现象;医务人员无“开单费”、“统方费”、“处方费”等现象。

(七)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输血管理安全有效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专人管理,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加强院感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病

房、感染性疾病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对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要求清洗、消毒和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时,程序合法;

(八)医疗纠纷处理及时有效,医患关系和谐

按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改进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的制度体系;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成立了医院平安医院建设领导方案及实施方案,建立了XX镇卫生院重大医疗纠纷处置应急预案;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设立医务科,成立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受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

(九)我院后勤服务管理规范,安全生产

重点对放射科、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排查,排除隐患,认真抓好遗体处理、氧气供应、安全生产等各项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十)我院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合法有效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我院防控传染病的人员进行培训。

(十一)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医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训练和岗位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实行学科带头人讲课制度。不断增强我院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通过此次有针对性的自查整改,进一步提高了我院服务能力

和服务水平,消除了医疗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卫生强基”工程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入发展,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XX镇卫生院

篇12: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我们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对“四风”问题、廉政建设问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反省,深挖了思想根源,提出了整改措施。现就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重事务轻政治:整天忙于事务,政治学习抓的不够紧,对“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

二:“自命不凡,不主动向群众学习,总认为自已是对的,工作是努力的,没有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

三:在艰巨繁重面前,有畏难情绪,在问题矛盾面前退缩,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直接亮剑。在点滴成绩面前,沾沾自喜。

四:学习上,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

五:艰苦奋斗精神不够强,对自己要求还不够严。

六:对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表现在工作方面不够深入细致,求真务实。

二)、整改及主要措施

1、政治方面的问题。切实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党员及书记,在这一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明确回答坚持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反对什么,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

2、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及表现。自觉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行动走进群众;努力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有只争朝夕、雷厉风行,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工作激情和敬业精神。

3、官僚主义方面。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暧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主动走出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期盼、掌握群众需求。

4、享乐主义方面。自觉抵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行为,真正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

5、奢靡之风方面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时刻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做到思想上、言行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力求做到防微杜渐,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以上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和整改措施,还不够深入,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要向古人学习,“日三省乎己”,虚心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入查摆和剖析,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力争思想上有新的境界,工作上有新的起色,作风上有大的转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篇13: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1“十二五”成效评估

1.1 主要成效

1.1.1 观念意识不断转变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观念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参与转变,政府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责任感、主动性全面增强。乡镇卫生院完成了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从单纯的医疗功能转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生指导、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功能。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从“重医疗,轻预防”逐渐向“医疗与预防并重”转变,工作方式变过去的“坐堂等诊”为“主动问诊”,服务主动性明显增强。

1.1.2 财力投入不断增加

区、镇(街)两级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从2011年的人均25元增加至2015年的41元,增长幅度为64%。其中,区本级财政五年累计投入9 718万元,达到74%。除2011年外,卫生事业费用占当年总GDP均大于0.3%,高于省内六个样本城市[2]。见表1。

1.1.3参与力量不断加强

公共卫生工作队伍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公卫人员由原来卫生院的“防保人员”扩展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护士和防保人员组成的家庭责任医生团队。实施机构增至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服务站。区级专业机构由原来的防疫站扩展为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3个专业机构,技术指导全面加强。

1.1.4 服务项目不断扩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最初的9类22项扩展到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慢病管理、中医服务、卫生监督协管、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等12类45项服务。服务对象覆盖户籍人口及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结核病和重性精神病人等,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通过五年来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健康水平有效提升。法定报告传染病控制在100/10万以下,连续多年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稳定在3‰,儿童死亡率5‰以下,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5岁,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

1.2 存在的主要矛盾

1.2.1 工作提升“快”与观念转变“慢”的矛盾

近年来,各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之高、提升之快前所未有。从数量上看,工作量呈倍速增长;从质量上看,效果评价位列第一。面对工作的新形势,少数单位领导的观念转变滞后,重视程度参差不一。从政府层面看,有些还放在社区卫生中心这个平台上开展,主要依靠专业机构的力量推进,没有纳入政府的层面加以领导组织、统筹协调,造成工作动力不足。从各社区卫生中心来看,“重医疗、轻预防”的观念依然存在,不少单位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作副业被动应付,没有作为主职积极推进。

1.2.2 服务内容“多”与公卫人员“少”的矛盾

“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逐年增长。从服务对象看,户籍人口46万、流动人口近24万,总计70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有0.5万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重点人群超30万人次,服务内容多达12类45项。而目前全区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仅有298人,其中专职176人、兼职53人、乡村医生69人,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总数的36%,人均服务人口高达2 330人,且人员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编外聘用人员多达163人,占51%。

1.2.3 群众需求的“高”与服务质量的“低”的矛盾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像滨湖区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群众不但希望长寿,而且希望活得健康。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但从现实来看,国家现阶段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全国普惠性质,项目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只能满足基本保障,达不到群众需求。如老年人体检希望到大医院,并增加做CT等项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想要配进口药等。主观上,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高的问题确实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造成业务不精、服务质量不高,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引发依从性和支持率较差。

1.2.4 服务覆盖“广”与防保网底“漏”的矛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向全人群、覆盖全社会,面广量大的服务工作必须依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运作有序的工作网络才能有效开展。而目前滨湖区工作的主力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服务站、村卫生室防保力量薄弱,网底缺失现象严重。卫生服务站布点虽然到位,但人员匮乏、素质较低的情况较为突出。原有的乡村医生队伍逐渐萎缩,目前全区共有乡村医生69人,年龄45岁以上占50%,退休留用占25%。预计今后5~10年间,所有乡村医生都将退出。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村级没有卫生协管力量,造成社区卫生中心工作无法落实。

2 形势分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新目标,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3],是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4]。因此,以疾病预防、保障健康为目标的公共卫生服务将成为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和承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纵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政府主导和重视是这一事业发展的前提[5]。公共卫生实质上是一种公共政策,其主角必然是政府[6]。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需要切实转变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从原来的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转变。因此,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保障全民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必将成为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抓手,工作成效也将成为考核地区发展、考量干部政绩的新标准。

找准区域定位,建设“最美湖湾新城”,不仅有“显山、露水”的生态环境,还要有“高效、均衡”的社会保障,更要有“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公平理念在卫生服务领域的重要体现[7]。如果没有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最美湖湾新城”的称号将名不符实。从现状看,滨湖区虽为经济发达地区,但每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较为突出。2015年,区慈善基金和红会救助病人达500余人次,这些疾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只有健康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最美湖湾新城”建设中,必须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滨湖健康水平的提高。

随着滨湖区城市化的推进,原有的村民迁入楼房变成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思想观念的改变,健康成为群众幸福的第一追求。滨湖区历史上乡镇工业发达,小化工、重工业等污染企业众多,遗留下来的潜在健康危害逐渐显现。同时,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健康问题叠加的严峻形势,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慢性病、传染病、肿瘤、精神疾病等高发,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在公共卫生发展的历史经验中,中国公共卫生六十年成效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8]。因此,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健康危害因素干预,有效免除或缓解人民群众疾病,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度,是惠及当下、利及千秋的大事。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领导力和组织力

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职责,公共卫生服务属于纯公共物品,政府作为提供主体,应该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付费并进行管理[9,10],加快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下部门组织、专业机构实施的工作格局。

3.1.1 领导有力

切实把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保障群众健康放到执政为民、考量发展的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两级政府加快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总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把公共卫生工作发展列入当地社会事业同规划、同部署,保障公共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列出重点难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政府层面跟踪督办,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群众得到实惠。

3.1.2 保障到位

根据项目实施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加快建立公共卫生资金使用预决算制度,区、镇(街)两级上年末根据服务总量编制经费预算,年初按照服务数量预拨,年底根据数量和质量严格考核后核算,确保专款专用、按劳付酬。通过预决算制度的实施,切实改变目前资金使用无序的状况。

3.1.3 职责清晰

进一步厘清政府和专业机构在公共卫生中的职责分工,确保领导有力、实施有序、结果有效。全面加强区、镇(街)两级政府领导主责,通过目标制订、任务下达、组织发动、考核管理等工作,确保工作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强化区级卫计部门考核主体责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的实施主责,准确掌握项目实施要求和技术标准,通过规范细致的工作,让群众享受到政府免费提供的优质服务。

3.2 提升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3.2.1 加快构建“大卫生”格局

围绕“老、孕、幼、残、病”等重点服务对象,由政府牵头,联合老龄、民政、妇联、工会、教育、残联、派出所等部门,加快建立“大卫生”格局,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建立各部门工作联系制度,针对当前工作中群众知晓率、依从性不高等难点,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利用专业部门的工作渠道和平台加大宣传组织力度,加强和群众的沟通,把公共服务的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同时,把群众的信息、需求及时反馈给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使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2.2 加快完成网底建设

坚持“重心前移、充实一线”的原则,全面加强村(社区)防保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基层防保网底缺失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通过中心派驻、外聘和外调等多种途径配足配齐人员,建好一线专业队伍,开展网格化管理。

3.2.3 加快理顺管理机制

进一步强化区卫计部门和镇(街)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重管理机制。卫计部门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把业务考核成绩及时反馈给镇(街)。各镇(街)负责对各中心的全面管理,根据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和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有效改变目前“吃大锅饭”的现象,全面激发中心的工作积极性。

3.3 增强队伍的专业性和战斗力

3.3.1 完善激励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评价和绩效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吸引医护人员自愿投身公共卫生工作。加大对公卫工作岗位的政策倾斜和奖励力度,严格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引导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爱岗敬业、专心工作。开展全员培训,促进全面提升,对公共卫生人员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系统化培训,提升专业技能,适应岗位需要,提升他们的职业满足感。

3.3.2 健全用人机制

合理规划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计划地吸收、录用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和全科医生,着力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承载能力。特别是针对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缺乏的岗位,从区级层面加快研究引进人才办法,适当降低招录标准,加大人才引进步伐,尽快解决“人才荒”问题。

3.3.3 定向培养机制

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实际困难,由区级以上政府研究出台定向培养乡村医生政策。根据地方需求,委托高校“订单式”培养乡村医生,切实打造一支扎根基层、踏实工作、贴近群众的乡村医生队伍。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专业分布合理、人才梯队健全、年龄结构优化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3.4 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依从性

3.4.1 规范服务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教育,切实转变服务模式,主动进村入户、面对群众,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学习规范,强化业务培训,制定实施标准,完善服务流程,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专业的公共服务。

3.4.2 优质服务

切实转变服务模式,主动进村入户、面对群众,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全科医生主体责任,组建全科医师责任团队,以人为本、防治并重、全程服务。发挥财政、医保、医药等综合政策杠杆引导作用,吸引居民自主签约服务。构建“三位一体”综合防治管理服务模式,实现预防、诊治和管理的有机结合。

3.4.3 特色服务

根据实际,开展特色服务、打造服务品牌,满足群众需求。遵循“费随事走”的原则,探索政府购买基本公卫服务新机制,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有序引导其他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服务,保证政府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有效转化为等量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实效,努力实现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楠.从均等化角度探析公共卫生支出结构问题[J].社会与政治,2008,1:98-99.

[2]宋俐,陈连生,王民生,等.江苏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现状实证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4-6.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7-38.

[4]李莉,樊立华,周浩,等.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4):9-11.

[5]王中华.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看政府职能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5):637-638.

[6]束军,沈耕耘.SARS战役后关于公共卫生的几点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4,17(6):27-29.

[7]刘梅.城市社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S1)152-153.

[8]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六十年的成就与展望[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3-4.

[9]严妮,沈晓.公共产品:我国卫生服务分类与服务生产和提供方式的理论分析[J].理论月刊,2014,(5):158-161.

篇14:固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面临的问题

1.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欠缺、人员素质过低、结构不够合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从调研结果来看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欠缺、人才素质过低, 难以满足现在公共服务工作的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2.配套资金不足、不能及时到位, 存在资金沉淀和挪用现象

经费补助没有全部、及时到位, 服务机构只能用医疗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展开工作, 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同时,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被延迟拨付。还有就是,由于一些地方官员思想存在问题, 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用作其他项目。

3.不同地区间、城乡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

由于部分地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人管理系统的缺失,所以不同地区服务利用不均等。由于我国既有城市又有乡村,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且农村公共服务地广人稀、健康意识较弱等,造成城乡居民服务利用不均等

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质量的对策

1.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低下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国家或地方积极培养人才,对人才实施鼓励政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在录用人员是实施聘用制,坚持择优录取,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原则。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例如,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地区交流管理经验,加强学习以促进工作顺利进行。优化人员结构, 建立以全科医生团队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更好地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2.关于公共服务专项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当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筹资和投入体制;其次,当地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有关部门的对资金的监管,同时建立公共服务的财政体系,以减少资金流失,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最后,服务机构要积极得申请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和当地政府相应经费及时全部到位, 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有了经费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公共服务工作开展会更加顺畅。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问题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确保群众受益

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积极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与经费补助政策,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以保障服务的公平性和普及性。根据目前实施情况分析,定期的考核、监督工作已经形成制度, 将岗位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缩小地区差异, 形成重点倾斜

项目经费应尽量倾斜到重点保障地区, 根据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变化合理地确定重点项目, 根据当地财政情况合理选择资金投入的重点地区, 确保资金向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众倾斜。部分地区居民居住密集,可以根据服务人群大小对村卫生室的经费补助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中,随着基层医药卫生综合体制的改革,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乡村医生主要收入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为了使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发展壮大,多数地区将服务工作倾斜到了村卫生室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提高其补助等政策。

3.及时调整经费标准,保障项目质量

财政投入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顺利推进的关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定的标准,但是公共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可预料的实际问题,加大了经费的需要,而国家或地区投入的经费难以满足部分地区的服务需要。

结语

为了提高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政府应该确保经费及时全额投入并加强管理,服务机构应该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健全监管和考核机制,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上一篇:树皮中学2009年工会工作总结汇报下一篇:10月捐赠仪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