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初中作文

2024-04-12

红楼梦初中作文(精选8篇)

篇1:红楼梦初中作文

我曾听过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他最喜欢品读《红楼梦》:红楼梦的最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了没落,适当反抗也捍卫自己利益必须的。以悲剧做结尾的中国古典并不多见。

我不明白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意思,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又重新走进了《红楼梦》的世界。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确实如此我们必须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初日本侵略我们,我们如果不站起来反抗那么也不会有现在的新中国。所以我呼吁大家适当的反抗是必然,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篇2:红楼梦初中作文

主人公贾宝玉,他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们家上上下下都是女子,当然掌管家的也便是女子。她们家因大小姐元春进宫当上了皇上的宠妃,而兴盛起。他们常常吟诗作对,自开诗社,当然作诗最好的是林黛玉。说起林黛玉,他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她自幼多病,身子很差,但他和贾宝玉是天配的姻缘,但因贾母看不上她,骗宝玉娶宝釵为妻,最后黛玉将最后一滴眼泪还尽,气绝生亡。宝玉也因黛玉生亡,选择出家,宝釵一人独守空房。当然,贾家也在这时败落。

里面我觉得里面最坏的是王夫人和贾母,她们根本不了解儿女子孙的心思,对于现代人来说,我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

我坐下来仔细想来想,红楼梦到底告诉我了什么……他让我觉得好像知道了什么,又好像不知道什么,所以至今有多少人在研究他、探索他。

“身浸淤泥而不染”——读了《红楼梦》有感 纪育灵

我手捧《红楼梦》,坐在窗前,眼泪不知不觉滑了下来……

这小雨使我想起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她自幼父母双亡,体弱多病,这便使得她愁情满腹,诗绪万千。后来,她到了金陵贾府。在贾府中,黑暗、的生活并没有污染她。她像一朵纯洁的白莲花,”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

在学校里,同学们经常带钱买零食。有一次,我也忍不住偷偷地带了钱,和同学一起去买东西,我吃着香喷喷的肉串,心里感到很舒服,一边吃一边和同学有说有笑。但是妈妈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说:”做人要做清白、纯洁的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你的将来。从那以后,我更加佩服林黛玉,她虽生活在生活奢侈的贾府,但是仍然节俭的生活。仍然像一朵莲花般纯洁、美丽、楚楚动人。

篇3:红楼梦初中作文

我有一套由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和由李贽评点的《西游记》, 课余之际常常拿来翻看, 感觉这种带有评点的名著非常好, 主要体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 有时甚至发现自己的见解与评注不谋而合, 心中不禁充满得意之情, 脸上流露出得意之色, 从内心深处就更加喜爱这套书了, 尤其是对脂评《红楼梦》更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在这部作品中小说写得好, 评语写的更绝, 可谓小说与评语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堪称双绝。

在评阅文章时, 我们抱怨学生的文章“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没有新意, 难道我们的作文评点不是这样吗?以固定和僵化的模式进行文章评阅, 反而要求学生的作文异彩纷呈、千姿百态,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 却要求别人去做, 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教师对学生作文要深入分析, 详细批改。阅读脂评《红楼梦》带来几点启示。

1 教师的角色定位———引导者与帮助者

教师是作文批改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而不是一味的指示或命令。批改作文的过程中, 老师要指出文中错误的观点与写法, 并予以改正, 不能硬性要求学生的思维模式按照自己事先规定好的模式展开。

鲁迅曾说过:“恶意的批评家, 在嫩苗的地上驰马, 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 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写作是一种潜能, 这种潜能需要被唤醒和激发才能实现喷射。教师如果总是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进行评判、指责, 那么写作的幼苗逃脱不了夭折的命运。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 老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学生灌输理论, 必然扼杀学生的写作灵感最终束缚学生的创作才华。

2 批语的优化———批语也要“文”

在品读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时, 我认为语文教师对作文的批语也要能“文”。例如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拢翠庵品茶, 脂评评云:

刘姥姥之憨, 从利。妙玉尼之怪, 图名。宝玉之奇, 黛玉之妖, 亦自敛迹。是何等画工!———能将他人之天王, 作我卫护之神祗, 文技至此, 可为至矣!

又如在五十五回评曰:此回接上文, 恰似黄钟大吕后, 转出羽调商声, 别有清凉滋味。

透过批语可以领略脂评语言的形象性和深刻性, 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语不是简单的理论评判, 而是流露出评者自身的独特感受, 在品读脂评《红楼梦》时, 犹如聆听两位大家在心灵上的对话, 又好比品味一杯清茶,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真情。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 曾自谓“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和感情被一部没有写完的书耗尽。

我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 一定要带着一份真情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因为学生的文章是因情而发, 由感而作, 饱含着学生的一份真情, 所以老师也要用真情去对待学生的文章。假使我们用那种程序化的、固定化的批语去应付学生的文章, 如此反复几次, 学生就会认为写文章不过是自己在自言自语, 根本不会有人欣赏;批改学生的作文不过是老师在完成一项工作而已, 与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关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潜能就在这种环境下慢慢地枯萎凋零。在批改文章的过程中, 虽然老师有时感觉非常疲劳, 甚至有的教师戏称“搬山”或“愚公移山”, 如此不断地转移位置, 最后老师的头发也变白了, 也感觉不到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老师们的冷淡、机械式的批评与指责最终毁掉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因此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在作文的批语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让学生成为这种评语的欣赏者和模仿者, 实现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对话, 让真情在师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流淌。

作文批改试举几例仅供参考:

从血管流出的是血液, 从笔尖喷涌出的是情感。

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写在纸上, 就是好文字。

在情感里浸泡过的生活写在纸上, 岂能不动人。

联想, 丰满了文章;想象, 令文章神奇瑰丽。

3 重视旁批———情感交流的纽带

在作文批改时, 许多语文老师比较看重对学生作文的总批, 却意识不到对作文进行旁批的重要性。因为总批是一种概括性的、总揽全局式的、粗放的批改, 而旁批则是一种针对细节的批改, 它是一种深入、细致、具体的点评方式。在批阅文章时, 老师的感情会随着文章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进而对学生的作文给以不同的评价, 通过旁批的形式把这些评价记录在学生的文章中, 这些评价都是深入的、具体的, 并且通过旁批也展现了老师在阅读文章的情感历程, 比较容易产生心灵的交流,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行旁批时, 特别要留心学生在文中的情感变化, 是悲是喜, 借助旁批老师一定要把这种感情流露出来, 如果学生在文中用词不当或表达不清, 教师通过旁批加以引导, 同总批相比, 旁批的作用更加明显有效。

参考文献

[1]郑铁生.访王蒙谈《红楼梦》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2 (01) .

[2]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09) .

篇4:红楼梦初中作文

曾有人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上影响之大。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一直以她特有的光彩绽放在中国文坛中,吸引着千万读者。听说曾有人实验着把此书当成语文教材使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确,《红楼梦》中囊括了许多语文知识。语文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不妨就从书中取例,一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则可以激起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愿望,并进一步认识其巨大的价值。

在初中阶段遇到的大多数语文知识点,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实例,不信请看:

一、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写法在书中多有运用,特别是诗文之中最为显著。如:贾雨村寄居葫芦庙时,一心想着求取功名,一日吟了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借“玉”“钗”表达了自己飞黄腾达之志。再如,薛宝钗曾以柳絮作了一首词,最后两句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借柳絮道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薛宝钗表面罕言少语,似无所求,其实内心颇有追求。

二、巧用伏笔

《红楼梦》一书几乎无一闲笔,处处设伏。文中众多的伏笔使得小说中的繁多事情都有因有果,合情合理。

如小说第一回中写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草,后神瑛侍者要下凡,绛珠仙子欲去报恩,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读到这里,读者还诧异这还泪之说,可接着读下去,我们就明白这是为下文写黛玉多泪作伏了。

小说第七回写周瑞家的给众位姑娘送花,送给惜春时,惜春正和小尼姑智能儿玩耍,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里呢?”初读这里,我们以为只是玩话,及到最后,我们就明白作者一开始就在为惜春出家设伏。

三、设置悬念

《红楼梦》中悬念甚多,这些悬念牵引着读者的心,让人难以释卷。如小说第五回宝玉梦游警幻仙境,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读者心中不禁疑问:这些判词所指何人?到底何意?正是这些未解悬念引导着读者阅读下去。

再如二十二回写贾政猜过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宝钗的灯谜之后,思索: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皆非永远福寿之辈。而且因此伤悲感慨,夜不成寐。读者此时又不禁思索:一切真的如贾政所思吗?这几件物什到底预示着什么呢?小说中一个接一个悬念扣人心弦,引人深思,牢牢地吸引着读者。

四、虚实结合

小说中多次出现一僧一道,神仙一般的人物,来无影去无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这应是虚笔;还有宝玉梦中的警幻仙界,亦真亦幻,这也是虚笔;还有黛玉、凤姐、小红等人的梦境,都是虚笔。这些虚笔与贾府中实实在在的生活巧妙结合,融为一体,使故事扑朔迷离,增添了神秘性,也使小说可读性更强。

五、环境烘托

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个性、地位等,书中经常使用环境烘托的方法。如:黛玉初进贾府,见府内个个敛声屏气,而王熙凤一进门便大说大笑,这里是用环境烘托出王熙凤在贾府中不一般的地位。

书中第五回描写秦可卿的房间,“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满室的珠光宝气,富贵气象,这里用房内豪华的陈设烘托了秦氏的奢侈淫逸。

六、情景交融

《红楼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描写,这些描写能恰到好处地调动读者的情感,让读者与书中人物一同喜,一同悲,如身临其境一般。

如二十六回写黛玉晚饭后去找宝玉,丫头们偷懒不肯开门,“黛玉越想越伤悲,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料黛玉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俱“不忍再听”,“俱忒愣愣飞起远避”。这里是环境与人物相映衬,写出了黛玉心中的极度悲苦。这些情景交融的描写使读者悲其所悲,思其所想,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七、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许多人物都被描绘得活灵活现,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与作者多角度的刻画人物是不无关系的。作者不仅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行动等多方面进行细致描绘,还善于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如林黛玉,书中的正面描写极多,如写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侧面描写也有不少,如凤姐同平儿议论家中的公子小姐时,说黛玉“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立体,让读者从多角度欣赏人物形象,从而认识更深刻。

八、联想和想像

至于联想和想像,书中的大多诗文中都有运用。如黛玉的《咏白海棠》中有这样诗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子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平平常常的白海棠,经黛玉的联想和想像,竟是如此美丽多情。

除了诗文之外,书中人物大都是青年男女,正是做梦的年龄,所以都极善于联想和想像。例如贾宝玉就因黛玉的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联想到黛玉、宝钗、香菱、袭人终会无可寻觅,自身也将不存,甚至花柳、园子或许易主等等,顿时“心碎肠断,恸倒山坡之上”。

九、运用典故

书中引典处甚多,如薛林二女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里就引用了乐羊子妻为劝夫而断机杼和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咏雪的典故。赞美了薛宝钗有乐羊子妻之厚德,实是贤妻;也赞美了林黛玉有谢道韫之高才,堪称才女。

除了诗文中多用典外,人物谈吐中也常用典。如黛玉原疑宝钗,后来由于宝钗的真心劝导,感激不尽,遂与宝钗相好。宝玉不知其故,便用一句“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来讯问黛玉。黛玉一听即据实相告。引用典故能使人物談吐更风雅有趣,还能言简意明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思。

十、避讳

从《红楼梦》中还可以看出古人的避讳讲究。如林黛玉的母亲名唤贾敏,所以黛玉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作“密”字;写字遇“敏”字,必减一二笔。

我们能从《红楼梦》中学习的语文知识也远不止以上所列举的,还有很多,如:前呼后应,以小见大,精巧的结构布局,内容的详略安排,波澜起伏的叙事技巧,律诗的作法,诗词的鉴赏……这些实非一文所能道尽。我相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此书,一定会大有所益。

篇5:初中作文红楼梦读后感

再有就是,妙玉,晴雯之类了。妙玉虽以“槛外人”自称,然而青春芳龄的她,却难做到出家人应有的置身红尘外,无情无欲清净无为。宝玉过生日,她会送上粉红信笺,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祝芳辰”,宝玉则是经岫烟授意回帖“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这一“外”一“内”,看似调侃,朦胧中也蕴涵着几许情意。可惜宝玉对妙玉即便有情也是敬重之情居多,偶有世俗之情一闪而过他也会当作是一种罪过,惟恐亵渎了圣洁高贵的俏丽女尼。这便是妙玉的悲哀了…… (1)(2)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是不是真的不爱宝玉呢?我个人意见,她是爱的。请看,她总是与袭人拌嘴,虽然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惯袭人,但是其中就没有一点嫉妒吗?袭人说了句“我们”,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讽刺。她还讽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两件太太给的衣服就喜笑颜开,但是后几回,她却抢着送东西说也要去“显个好”,宝玉给麝月梳头时,她躲在门口偷听,她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注意这宝玉,注意着和宝玉接近的丫头,例如小红和宝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断。她曾笑着说“没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为她时时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头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爱一个人,她总想要和宝玉站的平等一点,她不能象袭人那样谦卑的爱一个人,她有她的特点,有点象野蛮女友,漂亮却不温柔,袭人曾笑宝玉“每天不挨她两句硬话衬你,是再也过不去的”,可见,晴雯这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手段还是有用的。但是,她的人品难得,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在大观园的环境中,终是没有容身之处,说实话我非常喜欢晴雯这个角色的性格,不说喜欢她的原因是,爱情的吸引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篇6:初中作文红楼梦读后感优秀

虽然黛玉对宝玉的不考功名欣赏,可她却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只是厌恶功名罢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 没有认的!

再说说她的纯洁和不着一丝心机。林妹妹读《西厢记》,这在当时酸的上是一本禁书,特别是对于大家闺秀来说,更是不能读。林妹妹根本没想这么多,她读《西厢记》是带着对张生和崔莺莺执着爱情的崇拜来读的,是欣赏其间的美。宝姐姐批评“林妹妹怎么读这样的书呢 我告诉老太太去。”宝钗在黛玉心中落下了好姐姐的形象。可宝姐姐呢 真的好吗 她处处留下端庄贤惠的美名,可是在偷听别人说话被别人发现时却说“林妹妹刚走过来。”以此来诬陷林妹妹。这到可怜了林妹妹,找不到知己,没人能倾听她的话,也只有和宝玉能谈得来,便经常在他面前耍小性子。

篇7:初中作文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的一些诗词都有一种

冷峻的色调,颇含哲理,都能使人读后引发无限的感慨。

如“生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句诗则告诫我们不要去做坏事,一旦做了,就迷失本性,难以回头,不能自拔,你去偷去贪去抢去贿,虽能幸福一时,但最终损害终生啊!

又如“金满箱,银满箱,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也是如此,

曹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话具体形象地道出了人世的无常,这又比“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多了几分惆怅,即是久经沧桑的看破,也是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我读了以后忽的有种对人世的茫然感与深沉,有一种从心底里发出的叹息。

篇8:红楼梦初中作文

读者如果仔细“书缝”, 就能够“体会”得到高明的作者定将阅读爱好者所急欲了解的事情与真相, 其实早就“放”在了我们眼前。

我将自研究《红楼梦》以来的成果与心得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一方面自我纠错, 另一方面也提出一些今后研究的方向、范围等;既是抛砖引玉, 更是呼吁国家与社会重视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传及传承, 以无愧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祖先与自己的良心。

一、作者问题

我之前几篇论文已将《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与说明。随着研究及“考古”的不断深入, 以及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与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也发现了一些小错漏, 但我有关作者问题的观点却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 以及证据的不断发现而更加坚实。错漏之处是因为“想当然”便随手写下, 于今难以“覆盖”与“抹掉”, 很是后悔不迭, 并借此机会加以指出与改正。

《红楼梦》的著作权应该属于李鼐, 清康熙朝苏州织造李煦之子, 笔名脂砚斋, 晚年曾用名于景廉。如何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 不仅需要确凿的史料证实, 而且需要下苦功夫钻研、科学的探索精神与方法、耐心于自甘孤独寂寞, 以及严谨的逻辑思辨推理能力, 等等。否则, 都将经受不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关于作者问题, 几百年来,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我乃一介微之人, 何德何能, 意欲“独揽朝纲”一统天下?唯有事实真相是“上帝”, 我也仅是朝拜者及仰慕者而已。过去, 现在, 以及将来, 研究“苏州李家”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 都是大有人在的。就我所能够看到的非常有限的公开资料中, 迄今为止, 仅仅发现台湾的皮述民提出过“苏州李家”中李煦的另一个年长的儿子李鼎是作者的观点。皮述民“推断”出李鼎出生于1697年, 而在我所发现的山东昌邑“姜氏族谱”中, 赫然写着1697年出生的乃是李鼐, 但我却并不是在皮述民的研究之上“进行”下去的, 我的研究是“自然生发”的。我在提出李鼐是作者的观点且公开发表论文阐述, 下决心投身于《红楼梦》的研究之后, 大约在过了一两年时间的2007年年底, 借助去北京搜寻访查有关“苏州李家”后代及其家族坟冢之机, 去国家图书馆查阅有关海外“红学”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在国家图书馆的港台书籍阅览室中, 才看到了皮述民所著的一两本书, 知道了他的观点。如果皮述民提出的是李鼐乃作者的观点, 我或许会于2008年的年头, 斟酌再三之后, 就终止自己研究《红楼梦》的“专业”之路。我认定作者出自“李家”, 但之所以很快地就否定了老大李鼎而确信是老二李鼐 (当时还没有查访到“姜氏族谱”) , 一则书开头所言“背父兄教育之恩”一句, 二是因为曾经“泛读”杂书时, 看到有一篇文章中说李鼎早死。不过令我感到十分遗憾的是, 其时我还没有开始专注于专题研究《红楼梦》, 因而“放”过了这篇文章及其所刊登的杂志名, 更未想到追本溯源。

从2006年开始, 我每年都至少去北京一趟, 贯彻我的“田野调查”思想及理念。几年来的收获与发现, 证明了我思考方式的正确, 并出乎预料之外地不仅与“北京风筝”产生了缘分, 更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 而且发现了“老于家”这条线索。我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借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 尊重事实, 点滴积累, 不懈努力, 不迷信权威, 不屈不挠地进行研究,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还原历史真相。

“鼎”、“鼐”二字在小说中, 以“忠靖侯史鼎”、“保龄侯史鼐”而现, 现今已发现的手抄本及刻本中, 有将“忠靖侯”、“保龄侯”的爵位都“给”了“史鼎”的情形, 则“鼐”就真真切切地成了“夹缝”, 几近湮灭矣。关于作者, 其次的证据, 便是《李煦奏折》, 以及姜氏族谱, 外加几十年来都真假难下定论的敦敏《瓶湖懋斋记盛》一文 (这又牵涉到《废艺斋集稿》的真伪问题了, 是谓“案中案”) 。我根据追索与研判, 断定《废艺斋集稿》和《瓶湖懋斋记盛》作假的可能性不大, 且《废艺斋集稿》是李鼐除《石头记》之外的另一部未出版著作, 因而也将《瓶湖懋斋记盛》中敦敏的有关叙述作为我论证李鼐是作者, 而不是曹雪芹的论据之一, 更是我认可李鼐晚年曾用名“于景廉”的唯一证据资料。“老于家”在北京城中的存在是事实, 人证物证俱有。“于氏风筝”也有传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线索追寻, 也是我研究《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假如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 则“反证”就在于, 敦敏、敦诚兄弟俩, 以及现今所知生前与曹雪芹交好的张宜泉等人, 为何不在所作的诗词中加注“传奇《红楼梦》的作者乃是曹雪芹。”一句, 而只说其人“工诗善画”而已。难道曹雪芹真值得他们不约而同地“避讳”吗?另外, 书中提及“山东青州”, 而山东乃李鼐的故乡。事实上, 我最开始研究《红楼梦》, 就是从“姽婳词”进入所谓“红学”这扇“万劫不复”大门的。书中, 宁国公乃“贾演”, 而姜氏族谱上, 李鼐的曾祖父便是单字一个“演”, “真”是“巧合”。裕瑞在《枣窗闲笔》中, 是直截了当地否定了曹雪芹是作者这一观点的。我看到有文章“信誓旦旦”地否定了裕瑞的《枣窗闲笔》, 斥责其为“后人伪托”。“脂批”否认曹雪芹是作者, 应该是确凿的, “大家”又非得一口咬定“脂批”是肯定曹氏著作权的, 好在“脂批”早就公开影印出来了, “大家”是可以各自判断的。“有人”干脆就把“脂批”整个否定掉了, 就认为自己所说的观点是对的, 真是可笑。

仅以“自执金矛又执戈”来断定作者自书自批, 或许有人认为不仅单薄, 而且是孤证;那么,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则就不是明说了吗?还有“脂批”所言:自有取乐之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难道没有吗?李鼐就是曹雪芹的叔叔, “谁”又能否定得了?我踏入“红学”之门的最初缘由, 只是为了弄清“脂砚斋”是“谁”这个问题, 并没有想很多其他事情, 也不是先入为主地冲着否定曹雪芹是作者这个问题去的。自撰自批及作者与脂砚斋是同一人的观点, 是在仔细阅读资料并反复思考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并且前人也是有过相关“怀疑”及看法的。“大家”不妨把那些相关资料都找来看看, 相信也能够得出与我一样的结论。

关于作者问题, 我如今需要指出并改正的地方, 就是我在第一篇论文中, 曾经主观认为李士桢是于1633年, 被孔有德、耿仲明“挟持”去了辽东等, 这是我感情用事的一大败笔。我后来与现今的姜氏族人接触交流, 据他们说, 李士桢是于1642年清兵攻打昌邑城时被俘投降的, 并之后改姓李, 昌邑县志上都有提及与记载。虽说按照“正统”观念, 此乃李士桢的“瑕疵”及“不齿”, 但事实却是绝对不能否认与篡改的。我“对比”小说中, 作者借助男主人公贾宝玉之口, 说出不主张“武死战, 文死谏。”的观点, 禁不住“哑然失声”矣。对于“姜氏族谱”, 出于研究目的不能不提及, 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我并未仔细审看原版族谱, 而李士桢墓志铭原文我也未见。据我在网上搜索查阅得知, 族谱中有与墓志铭中“冲突”的地方不在少数。我自己也有许多很奇怪及迷惑的地方, 比如“鼎”、“鼐”两字, 异于同辈族兄族弟名字中的“斜土”旁用字, 很“另类”, 想必其中是定有缘故的。网上说, 清代《昌邑姜氏族谱》一共六次刻印, 分别为: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六十年、乾隆三十三年、嘉庆二十二年、同治九年、宣统元年。当年我去山东昌邑, 族谱并未看全, 根据“听说”记下第一次与第六次分别刻印族谱的时间, 即康熙三十七年与光绪三十四年, 我在之前的论文中, 使用的也是这个时间点而并未仔细核对族谱, 如今看来是疏忽大意及不严谨所致。我后悔当时自己被高兴及激动冲昏了头脑, 以致造成莫大的遗憾, 希望大家谅解。“曹学”是慢慢成形的, “存在即合理”, 全盘否定也不符合科学的精神, 而需要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我尊重他人的研究与劳动, 更没有“一棍子都打死”的意识及动机。我自己也吃了不少所看资料讹误的苦头, 比如我当年“兴致勃勃”地前往北京通州, 意欲寻找李士桢的坟冢, 在我所看到的资料中“说”地址在“北京通州黄瓜园”, 去了才知道当地只有“红瓜园”并无“黄瓜园”。我后来在族谱上看到, 写的却是“王瓜园”。

因为我早年对于清宫的选秀制度一无所知, 所以, 我在第一篇论文中所犯的另一个重大错误, 便是“主观”地认为康熙皇帝的嫔妃王氏, 是康熙南巡时, 被时任苏州织造李煦“敬献”给康熙皇帝从而进入皇宫的。如今, 我也为自己的这个“想当然”而深感羞愧, 更时常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及无知而自责。在研究《红楼梦》一段时间之后, 我之所以提出看懂《红楼梦》必须至少过三道关, 亦即语言、历史与自身阅历等, 乃是深有切身体会的。

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 “交代”的, “有可能”是李鼐晚年的情形, “有可能”又改名叫做“于景廉”。关于《废艺斋集稿》, 我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关注研究调查求证, 花费了许多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理清弄懂, 迄今为止还不到阶段性给出令人信服结论的时候;就我自身的感觉, 就是那些确信《废艺斋集稿》为真的人, 甚至于包括已故的吴恩裕老先生本人, 也未必就仔细地阅读过敦敏的那篇《瓶湖懋斋记盛》, 看清看懂了其本意。

作者明确了之后, 对著书动机, 我“总结”为:《红楼梦》乃是作者“有感而发, 有才而作”。几经修改, “愈出愈奇”。

我的作者是李鼐的观点, 也为大观园原型应当为圆明园之说, 增添了又一有力证明。

“点透”了“一从二令三人木”乃是一个繁写的“撿”字, 对于明了此书的本旨, 也就会更深一层。

二、版本问题

1.《红楼梦》是作者已经有结局的一部小说

虽然现今我们只能看到《石头记》的前八十回, 但根据现已有的史料, 是可以确信《石头记》乃是有“大结局”的小说。“脂批”中说到“五六稿迷失”, “稿”字的用法应当与现代汉语无异。王梦阮、沈瓶庵于《红楼梦索隐》中, 提及“红楼一书, 内廷索阅, 将为禁本”的说法, 据我所知, 目前暂时为“孤证”, 但“恰好”印证回答了“脂批”中感叹“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的隐情。八十回后, 有抄家的情节描写“很犯忌讳”, “迷失”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既遗憾于《红楼梦》无尾, 又为侥幸至少看到其书三分之二而感到“艳福”不浅。

2. 关于现已发现的几部手抄本《石头记》

因为我几次进京, 都由于相关“规定”而没法得见己卯本、庚辰本的“真身”, 我既表示理解, 又是对于版本问题三缄其口的原因之一, 毕竟未得见“真迹”, “道听途说”的研究版本, 其可信度是要大打折扣的。

虽说己卯本与庚辰本也有很大不同, 但底本“应该”都是小说的第四稿。如果敦敏的《瓶湖懋斋记盛》为真, 对照时间, 则敦敏、敦诚兄弟俩也“应该”是从“这”第四稿开始看的。我仔细琢磨吴恩裕先生所著书中的《瓶湖懋斋记盛》前半篇, 认为作伪的可能性很小且难度很大。《废艺斋集稿》中的那十几种技艺, 别说其中一门靠自学成才都很难, 统统一起精通的难度更大。何况“手艺活”, 过去社会里那可都是作为“传家宝”, 是养家糊口的营生, 绝对都是轻易不外传的, 难道说作假去骗自己的后代与徒儿吗?

甲戌本很“诡异”。我刚开始接触甲戌本时, 除了感觉稍稍有点奇怪之外, 也同大多数人一样地相信胡适之先生所说的一切描述;可问题“恰恰”就在于这十六回很“蹊跷”, 不是连续的十六回。胡适之先生含糊其辞, 只字不提甲戌本的详细来历, 只说“重金购得”, 而何时何地从谁手中购得, “异样”于他“跋”庚辰本的情形。从他对甲戌本的重视程度, 谁都知道这个手抄本的重要意义及价值。我曾经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资料室查阅胡适书信原稿, 在蛛丝马迹中发现了胡适之先生的“隐情”。

关于甲戌本, 上海博物馆N年前曾经由胡适之大儿媳之手, 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花重金 (我听说是五万美元吧) 购回了胡适之先生当年离开北平时所带走的那一部手抄十六回甲戌本《石头记》。我从有关报道中知晓了这件事后, 就自费亲自跑到上海博物馆想了解详情, 未曾想在上海博物馆门口被门卫挡住了, 让我通过电话与馆方相关部门及人员联系沟通。在电话中, 我说明了来意, 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之外, 馆方矢口否认上海博物馆收藏有甲戌本, 并言谁告诉我这个消息的就去问谁, “他们”从未听说过。我问电话另一端的人是谁, 回说管他是谁呢, 总之是不会告诉我的。几年时间过去了, 这个号称代表上海博物馆的人, 其态度之恶劣, 在我的印象中依然是那么深刻。之后, 我借助拜访沪上“红学家”的机会, 提到我在上海博物馆的遭遇, 他们都说知道上海博物馆收藏甲戌本之事, 同时, 也打着圆场让我不要介意。我无语, 也放弃了再次前往上海博物馆“对质”的念头。更为“诡异”的事还在于, 我回到武汉之后, “碰巧”在网上看到, 沪上有私人声称其家中收藏有甲戌本, 其人曾多次与上海博物馆交涉争辩, 说上海博物馆买到的那本甲戌本是赝品。我想这也许就是上海博物馆对我否认且态度不好的“心中隐痛”吧。事实上, 有人已经在著书中多少解开了这个谜团, “说”当年胡适之先生曾经让他的私人秘书手抄了一部甲戌本《石头记》, “据说”是为了送给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标点出版《红楼梦》时, 进行参考校对所用。围绕着甲戌本, 又“衍生”出来了一系列真真假假, 有有无无的一篇“文章”。

3. 关于在俄罗斯的《红楼梦》版本

列藏本《石头记》前言中, 提及1820年俄国第十届传教团成员季姆科夫斯基在华购买了两部《红楼梦》, 其中一部购买价为八两白银, 俄国人称作是“描写一个满清豪门家族兴衰的讽刺小说”;第二部仅费了一两五钱银子, 俄国人称之为“爱情故事”。2007年年底, 我前往国家图书馆意欲查阅己卯本《石头记》, 借机向馆方提意见, 希望国家图书馆能够出面, 查找到这两部明确有俄国人文字记录的《红楼梦》版本, 结果如同我第一次将论文投给《红楼梦学刊》的情形一样,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具有官方记录的版本, 其学术研究价值远远高过现今国内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由此可见, 研究《红楼梦》版本, 不能不把目光投向且聚焦于俄罗斯。

《红楼梦》抄本及刻本, 不仅仅流传并留存于俄罗斯, 其他的如日本、朝鲜、英国等一些国家, 当年出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 在其图书馆和私人藏书中, 也都有“藏身”之地。就《红楼梦》版本学研究来说, 在资料收集与整理方面, 注意力应该多放在国外。

4. 八十回后

通行本八十回后, “应该”是有原作者原稿的, 只不过我认为有可能是原稿中“应该”原本是八十回之前的部分。《石头记》修改稿至少“五六稿”, 许多情节变化很大, 特别是我认为从《风月宝鉴》到修改稿, 由于加入了“大观园”的“戏份”, 情节与结构不可能不大动“手术”, 以求“立意”的高、新、巧。版本之“乱象”从开始就埋下了料想不到的“伏笔”。客观上, 就程伟元、高鹗两人在《红楼梦》流传过程中的贡献而言, 程高二人的功绩也应当不亚于曹雪芹。

三、《红楼梦》研究的展望

1. 现今的研究方向与范畴

我认为研究《红楼梦》至少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学术研究, 求真求实还原小说撰写的过程、历史、流传, 等等;二是在兴趣爱好之下的“茶余饭后”研究, 索隐、评点、引申、探佚、联想, 等等, 也都应该属于《红楼梦》研究的范畴。只要是因《红楼梦》而起, 就可算作广义上的“研究”。

既然确认小说开篇的那一段话是自序, 总结《红楼梦》研究这么多年以来, 如此之多的探讨成果, 则不仅曹雪芹是实有其人, 而且情僧、吴玉峰、孔梅溪也都是实指真人。在《红楼梦》的修改过程中, 曹雪芹是参与者及主创者之一, 理应属于“责任编辑”无疑, 因而今人怎么颂扬曹雪芹, 我认为都不过分, 是经得起历史、时间, 以及后来人拷问的;包括程伟元、高鹗在《红楼梦》流传过程中所作的贡献, 也都是应该肯定与称赞的。

我认为, 围绕作者与版本这两个基本点, 研究小说的创作、修改、流传, 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从历史、文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 方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由此而言, 不仅需要加强对于曹雪芹的研究, 而且需要重视对孔梅溪、吴玉峰、情僧的研究。关于《红楼梦》研究, 除“红楼”之外, 也有“四大家族”, “李氏”、“曹氏”、“孔氏”、“吴氏”, 等等, 而按照“脂批”的说法, 世上又何止只有“四大家族”呢?

2. 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

《红楼梦》的“横空出世”, 离不开社会现实, 所以研究清朝历史, 甚至于明史, 以及中国的整个封建王朝史, 也应该是《红楼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根据前人及我本人的初步追究与研判, 发现“孔梅溪”是孔子世家中的某位有一定影响及名气的人。

“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则牵涉到了作者与版本两大方面。曾经“昙花一现”的靖藏本《石头记》, 又牵扯出来了夕葵书屋及吴鼐。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其中的《情僧录》, 我曾在查阅“八旗子弟书”相关资料时, “惊奇”地发现也曾经被人提及过。我初步研判, 畸笏、畸笏叟不仅是同一人, 并且是曹頫的可能性最大, 而且也“应该”是这个“情僧”、“空空道人”的“原型”。曹雪芹有个叔叔寄寓寺庙, 而出狱之后的曹頫, 最有可能的栖息地, 也非寺庙莫属。

《红楼梦》的研究工作其实才刚刚起步, 诸多问题及谜团还有待解决。

3.《红楼梦》研究的“走出去, 请进来”

特别是研究《红楼梦》版本, 必须“走出去”, 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相关史料。“请进来”, 亦即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及学者, 加入到喜欢与研究《红楼梦》的队伍中。《红楼梦》的研究, 也需要改革开放, 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真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显学”。这不仅仅是我的一个愿望, 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四、我在研究《红楼梦》过程中, 所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从一开始, 我就紧紧围绕作者与版本这两大问题展开研究, 一方面从“故纸堆”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 一方面进行“田野调查”。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并不十分了解别人研究《红楼梦》的成果与现状, 只能在我所能够看到的有限资料范围内, 通过仔细阅读并反复琢磨, 以及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推理进行研究。比如在我所生活的湖北省武汉市, 不仅我所工作的高校图书馆, 就连湖北省图书馆及武汉市图书馆, 也都没有订阅及收藏《红楼梦学刊》, 因此不仅使我的研究颇受影响, 而且条件之差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遭遇许多挫折, 但我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然而, 有许多困难与瓶颈, 却不是光靠自信与具有探索真理的精神就可以解决的。比如人的习惯思维模式所造成的偏见;比如对于权威的盲目迷信;比如中国学术界一直以来存在的学派森严, “门阀”观念, 师徒名分, 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以及一些早年成名的权威根本就听不进不同的意见, 等等, 都是我在学术研究与交流过程中, 时常遇到并不得不直面的“尴尬”事。因为“半路出家”且毫无名气, 人轻言微, “红学界”既不接纳我, 我也进不去。其实, 傲慢与偏见对我的伤害, 在心理层面及情绪上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由此而接触不到国家级的档案及资料, 却是自打我从事《红楼梦》研究以来, 时刻折磨我的一大伤心事。我既无强大的经济基础, 又无必要的研究平台与名分, 一些线索明知可以追索下去, 却不得不常常萦绕在心头而难以付诸行动。

我希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不仅可以突破目前困扰我研究的瓶颈, 而且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灿烂光辉的中华文化及文明。我也愿意做一个小小的铺路石, 希望更多人, 更加聪颖的饱学之士, 在我研究的基础上, 不仅更上一层楼, 而且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无论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只要《红楼梦》研究的大事业能够后继有人, 健康与科学地进行下去, 个人的荣辱得失就不足挂齿。

五、我的《红楼梦》研究对当今“红学”研究的影响与冲击

最初的草稿中, 原本并不打算谈这一点, 修改的时候又加上了。一方面, 我十分感激在我研究《红楼梦》的历程中给予我大力帮助与鼓励的许许多多热心快肠的人们, 另一方面, 也切身感受与体验到了人性中最阴暗晦涩龌龊的那一面, 为了一己之私而“猪油迷了心窍”, 数典忘祖。因此, 我不能只说好的一面而丝毫不提相反的那一面, 只颂扬而不质疑不愤慨, 否则不仅就与我研究《红楼梦》这么多年以来的境遇与处境“自相矛盾”, 而且片面不说, 实际上我也就是在说假话、大话、空话。

“李鼐是《红楼梦》的原作者, 笔名脂砚斋”, 这是我研究《红楼梦》最核心的观点。如果我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的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那么我除了诚恳地接受批评之外, 也愿意向那些客观上由此受到我这种错误观点误导的人们道歉。如今的问题却在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我的有关《红楼梦》作者是谁的观点, “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那么, 即将“意味”着什么?想必谁都不是傻瓜, 明眼人一目了然。作为我本人来讲, 头脑始终是清醒的, 深知做事难, 做成一件大事, 更是难上加难, 更何况因此还将影响到许多人的声誉、地位等。我的《红楼梦》研究之路, 恰如我2005年、2006年那两年所思考的不出意料之外, 注定将会是艰难曲折, 磨难不断的, 前方不可能是一片坦途。

前人在有关《红楼梦》资料搜集与整理方面的工作与研究, 对于我的《红楼梦》研究帮助很大, 我也是深表感激的。即便是那些伪造及赝品曾经误导了我的思维与推理, 我也不会因此而憎恨某人, 牢骚人性及人心。人在做, 天在看。错漏之处比比皆是, 最后还请专家学者多多指教。我还有时间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也希望同好们共同努力, 把《红楼梦》研究进一步地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余运彪.《红楼梦》作者的考证.文教资料, 2007 (2) .

[2]余运彪.“李”冠“曹”戴——《红楼梦》著作考析.中国教学与管理, 2007 (6) .

[3]余运彪.《石头记》的价值——《红楼梦》研究新进展.文教资料, 2008 (8) :中旬刊.

[4]余运彪.《红楼梦》研究的新发现及发现的新材料——关于姜氏族谱的初步研究及对有关问题的看法.文教资料, 2009 (9) :上旬刊.

[5]余运彪.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考——浅探《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李鼐与吴敬梓的渊源, 文教资料, 2010 (7) :上旬刊.

上一篇:南沙秋游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元调语文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