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观察日记

2024-04-21

霾观察日记(精选13篇)

篇1:霾观察日记

雾霾日记

早晨的时候天很黑,像一个宇宙黑洞一般,没有任何阳光雨润。‘滴答!’手机屏幕亮起了黄莹莹的光,“――大雾黄色预警,请居民们做好出行准备……”一则天气预报突然出现,原来这可爱的天气是雾霾啊!

我本没有戴口罩的习惯了,雾霾又严重了,迫不得已又被安装了口罩十一月的冷天还是那样冷,只是没有了去年的那场大雪,今年的大雪没有如约而至,或是想晚点儿到来吧……

边想着,就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路上了。我似乎忘了点什么,但好像我快迟到了,我骑车子骑的很快,很快……

离家不远的`老桥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我摔倒了!索性老桥还是给我个面子,没有让我摔得太惨,只是薄厚的羽绒服擦破了皮毛,大腿的膝盖没了腿毛,左手的胳膊没了汗毛……许是受那雾霾天气的影响,今天的老桥格外的打滑,上面湿漉漉的,没有一丝丝干燥。

今晚回忆一番,竟笑出了声,哈哈哈,特尴尬了!

篇2:霾观察日记

你看那山坡上,那寸草不生的土地没有一点绿草红花的点缀显得那么荒凉,一切的源头都是那上坡顶上的化工厂。你看它烟囱飘出来的浓浓黑烟。破坏着地球的臭氧层衣服。我向化工厂飞去。看到的一只同类,我飞了过去。只见它奄奄一息的对我说”快走,这烟有毒“我看着它,依依不舍的飞向远处。我相信那些愚蠢的人类会受到惩罚的。我用恨恨的眼光审视着那化工厂。可惜我只是一只麻雀,力量微小。

几个月过去了,化工厂依然运行着,但是人类却已经为他们的所做所为付出了代价。你看那都市里的雾霾。是地球觉得人类已经迷失了么?然后放出雾霾提醒人们么?

所幸,人们已经知道错误,有不少人都在保护环境。但是泼出去的水还装的会来么?人类只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了,如果人类还不知悔改,那么地球灭亡之日也是人类灭亡之时

篇二:

早上,我发现外面雾蒙蒙的,连山都看不清楚,太阳也懒洋洋地躲在被窝里不肯起床,能见度非常低。打开电视,新闻里也都在说这个事情,原来这几天南京,安徽等地区的学校都因为雾霾天气停了课,杭州也让学生停止了所有的户外活动,大家外出还都带上了口罩呢。

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通常人们说的雾霾实际上是由雾和霾这两种天气组成的,雾霾天气看起来像起了大雾一样,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大雾是由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而霾则是因为空气中极细微的灰尘颗粒,细沙颗粒,病毒颗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他们交织在一起就是雾霾天气。这种天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如果吸入了这些细菌,病毒,就很容易生病,严重的话还会致死。”

据我所知,雾霾天气都是由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等二次污染造成的,所以我们现在除了要减少户外活动,多喝开水之外,更应该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让雾霾天气远离我们。

篇三:

雾霾天气早晨醒来,很难再看到以前那蓝色的天空,经常是一大片浓浓的雾笼罩着,连近处的大楼都模糊不清,这就是最近几天糟糕的雾霾天气。

近几天的报纸上,一直都登载有关雾霾天气的报道,今天的报纸上还有一个醒目的“最近空气质量不会明显好转”的大标题。空气质量的确很烂,学校里的广播上说有重毒污染,要求我们不要在操场上做运动,在那脏兮兮的空气里运动,感觉自己成了吸尘器。

这几天天气变暖了,但这满天的大雾还是挥之不去。从窗户里眺望远方,还是一片迷茫,近处天空的一角似乎有了些好转,呈现出了点蓝色,但仍然透着灰。我和奶奶出去散步时,感觉人就像被罩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里,呼吸十分困难,气体吸进嘴里还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干粉味。

篇3:课堂观察日记

地点:新洲小学

授课教师:李玲丽老师

上课内容: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

观察者:郑丽华

今天上午, 在新洲小学六楼的大礼堂里正在进行新洲小学“立足实际, 提高质量”的教学展示暨校长杯教学大赛活动。比赛进行到第二天, 我第二节课观摩了李玲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19 课《七颗钻石》, 进行了近距离的观测。这位年轻的女教师虽工作还不满两年, 但综合素质很好, 学历高, 研究生毕业。课上, 她教态亲切而自然, 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得非常顺利, 她的整个教学过程及相关课件的呈现让人眼前一亮。

上课伊始, 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导入环节。李老师通过复习生字词, 激发想象,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孩子们, 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吗?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 献上一份爱心吗?今天, 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生动的童话故事, 去感受人间真情。”接着, 李老师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学生齐读词语后, 老师亲切地夸奖读得真好。这时, 老师抛出另一个问题:“钻石在你们心目中有什么含义, 代表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纯洁、珍贵、宝贵、晶莹等, 老师随即板书。老师再层层导入:“那么这个故事里的七颗钻石, 又有什么含义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老师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

教学的第二环节是理解课文, 让学生感知想象,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请四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一边认真听, 一边思考:你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分别自由说“有趣、感人、神奇”等。老师深入一层问:“接下来水罐还在变, 请同学们拿起笔, 快速浏览, 找到后面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学生找到句子后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后来水罐全部变化的句子, 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些神奇的句子。“一起小声地读一读, 读出水罐神奇变化的味道。”逐渐归纳出:变成金的, 由金的变成了七颗钻石和水流, 最后变成了七颗星星。老师逐渐形成板书: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

教学的第三环节是感悟环节, 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合作交流。

李老师紧接着说:“再次回到课文, 找找水罐发生这些神奇变化的原因?”学生找出第一次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一说。”学生自由地小声地读一读, 找出原因。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原因。“小姑娘找到水后, 心情怎么样?” (喜出望外) “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生板书:救妈妈)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姑娘爱妈妈, 有孝心。 (生板书:孝心、孝顺)

接下来是小组合作学习: (1) 找到后面几次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来; (2) 读一读这些句子; (3) 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 (4) 进行汇报: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一一指名上台板书赞美小姑娘的词语; (5) 指导品词品句:请大家一起读读母亲的话, 读出母爱的伟大。母亲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正当小姑娘要喝的时候, 进来了一个过路人, 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小姑娘为什么“咽了一口唾沫”? (她很口渴, 想喝水) 小姑娘把生命之水给了一个陌生的过路人, 你体会到什么?是呀, 这种爱更加无私、更伟大!引导读:水罐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 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此时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理解, 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深刻地体会到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的第四环节是扩展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续说故事。孩子们, 有了这股巨大的水流, 大地还会像课文开头见到的那样吗?那会怎么样?学生仿造说第一段话。

教学的第五环节是探究环节。李老师问:故事的题目为什么是《七颗钻石》?通过探究, 学生弄清楚是因为钻石象征着小姑娘纯洁、晶莹剔透的心灵。老师此时总结:孩子们, 这个故事充满了浓浓的爱, 因为爱, 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因为爱, 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着钻石般美好心灵的孩子。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交流环节。李老师通过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让学生在这首充满浓浓爱心的乐曲中联系身边的实际, 寻找感人的事例, 让教育主题得到升华。

“在我们生活中, 有没有这样的实例呢?有, 就在这段时间, 我们学校二 (6) 班的吴泽晏不幸患病, 我们全校师生, 还有社会各界人士, 都纷纷为其伸出援手, 让人感受到了一股股的暖流。除了募捐, 生活中还有许多充满爱心的实例, 让我们一起品味感受一下。”有了老师亲历其境的描述, 再通过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课件同时出示一系列的爱心图画, 在歌声的渲染下, 孩子们的内心被一幕幕感人的事例所感动, 在心里思索:打算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用爱心对待生活。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结束了这堂课。

课堂诊断报告

李玲丽老师和我是同在四年级组, 同一个办公室的。作为一名高学历的年轻语文教师, 李老师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佩服。在比赛之前, 我亲眼目睹了李老师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备课, 悉心研究教材, 反复请教年级组长胡青青老师和特级教师郑冬梅老师。她最后一次是在我任教的班级试讲, 我听完试讲之后感觉她整个教学流程虽然完成得完整、流畅, 但缺乏一根主心骨, 其教学的重难点没有突破, 旋即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她也特别谦虚好学, 虚心请教, 对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弄懂, 而且当天晚上自己就琢磨到深夜一点多, 努力把课备得更好、更精准。今天她能展现给大家一节这么精彩的比赛课, 使我不得不赞叹她进步的神速。

从这节课的课前准备来看, 李老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包括让学生学习生字词, 熟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基本脉络;精心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 查找相应的配乐音频, 提前搜集体现学生爱心事迹的一张张真实的照片。课上, 李老师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 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李老师这节课能抓住教学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品读语句, 使学生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能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从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来看: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 三年级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童话, 对童话很感兴趣。根据教材这一特点,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出发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课堂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互相交流,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的全部放到小组中进行, 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 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 同时知道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 学生对课文内容虽容易把握, 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 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 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这篇童话的情节发展又是出人意料、充满神奇色彩。李老师的导入设计就抓住了本篇童话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说故事神奇在哪里,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本文情节发展的特点。

篇4:观察日记三则

昨天老师让我们写观察日记——泡绿豆。我先拿了一个盆,接了点水,抓了把绿豆。一松手只听见“扑通扑通”一个个跳进水里。它们在水里上下翻滚着,跳着欢快的舞蹈,很快它们就沉入水底,静静地躺在水底舒舒服服地睡觉。这些绿豆的颜色是深绿的,像一颗颗绿色的翡翠。捏上去硬硬的。我心想;我的小绿豆啊,你快快长大吧!

2014年10月3日 晴

吃过早饭我就急忙跑去厨房观察绿豆。我惊奇地发现,绿豆竟然比原来大了一倍,个个长得肥肥胖胖。它们深绿色的外衣变成浅绿色了,泡绿豆的水也变成浅绿色的了。用手摸一摸,绿豆变软了,真神奇啊!到了晚上,大部分的绿豆肚子胀得把外衣都撑破了,露出了嫩白的肚皮。我给绿豆换了一次水,盖上了一层湿布。

2014年10月5日 晴

早晨我迫不及待去看我的绿豆宝宝们,只见它们全部脱去了外衣,露出了白嫩嫩的身体。光光滑滑的,好像一个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绿豆中间冒出来细细的,长长的小芽,有的像一个小逗号,有的像一个“Q”,有的像一个钩子,形形色色,真可爱。

我久久凝视着盆中的绿豆芽,觉得植物简直太有趣了!太神奇了!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沙台小学种子文学社四(1)班 指导教师:许秀娟

篇5:山村雾霾日记

用电视剧《乡村爱情》主题歌里的一句话说,“我的老家就住在东北那个屯,别看屯子不咋大,有山有水有树林……”风景好,空气好,邻里乡亲关系亦好,虽然我们离开老家二十几年,但村子里的父老乡亲并没有淡忘我们,疏远我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总会通过各种关系让我们知道,我们呢,盛情难却,就是人不到,礼一定到。

周六,天气晴好,无风,无雪,无霾,恰好有请,回老家去参加远房大伯家儿子的儿子的参军庆典。别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可人家孩子一去千里之外,一别千日之多,乡里乡亲的,见个面,道个别,理所当然。正好顺便出去散散心,权当旅游了,一举双得。

尚未进村,远远地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那声音,复制出家乡一张张似熟非熟的面孔,粘贴出一桌桌丰盛的酒席,激活着我的心,听着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的鞭炮声,我们来不及打开车窗,透一透山村野外的新鲜空气,看一看秋末冬初的灵山圣水,赶紧提高车速,唯恐赶不上孩子参军庆典的序曲。

我们一下车,乡亲们就围了过来,问寒问暖,很是亲热。“放假了吧?看你们的工作多好啊,又是寒暑假,又是双休日的,哪像我们……”“放假还早呢,要小年跟前儿吧。”我回答。“孩子上大学了吧?”“都结婚了!”“啊?这么快,我怎么不知道呢,不是挑你,拿婶当外人了不是……”“没有,没有,我们只是简单招待一下新亲,老家这边,都没给信,”我们赶紧解释着。“真是的,你们也没啥事情,总得网络一下人情啊。”没看清是哪位好心人在点拨着我们。

过日子,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谁家没有个事呢,我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应承着:“那是,那是。”

大家说着,笑着,簇拥着,绕过摆在地上的大红挂鞭,穿过大门口高高的彩虹门,见到了忙得团团转的大伯大妈,“大老远来的,冷吧,快屋里坐,这俩孩子,什么事也落不下。”丈夫连忙应承,“大伯家的.事儿,必须的。”在老家坐席,屋里算是雅间,上座,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大多数人都是在外面坐席的,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亲情、乡情在一场场酒席中延续着。我们在院子里靠墙的一角坐了下来,一桌十几个人,认识的不认识,互相搭讪着,回趟老家,别让人挑礼。闲聊中得知,村西头的大兵哥明天办六十六,预备二十几桌呢。我和丈夫不约而同地对视一下,立刻读懂了彼此的眼神,在这儿吃完饭去那儿随个礼,免得明天再来。

突然,鞭炮声响起,震耳欲聋,我知道吉时已到,宴席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过了一会儿,还不见上酒上菜,我悄悄地转过身去,向乌烟瘴气的厨房张望,同桌的张家大嫂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谗了吧,有你吃不完的席,那是老郭家二儿子小卖店开业,你不也得去随个礼儿吗?”这个,也得随礼吗?我哑言,疑惑。

这时,过了年就七十岁的姑奶小声对我说;“不怕你笑话,姑奶都借钱随礼呢。”声虽小,可大家都听见了。“可不是吗,知道吧,下个月还有两份呢!”“我也不瞒着,三泉从北京打工是挣俩钱儿,一半都随礼了。”说这话的我们不认识,但听口气准是三泉的媳妇,可三泉是谁家的后生呢?“高等卖苞米呢,也不知道今年是个啥价钱。”“这年头,粮价不涨,礼钱总涨,五十元钱都拿不出手了……”

听着这些无可奈何的谈话,我的心一阵阵发紧,唉!抬头看看丈夫,丈夫正仰头看着天空,目光迷茫,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十点五十八,大伯家一万响的鞭炮准时响起来,直震得人心颤,硝烟、纸屑、尘土……漫天飞扬,雾霾一样浑浊,令人睁不开眼。

篇6:关于雾霾日记50字

雾霾是今年冬天的话题,最近雾霾经常在外面“游手好闲”,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出行。

我向人们提议: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少开汽车,出远门乘公共汽车,最好骑单车,少排放废气,避免雾霾,保护地球!

篇7:观察雾霾小学生作文300字

我从报纸上得知,近期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有人戏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看不到你!”十里“霾”伏让广大市民心生恐慌,妈妈总是对我说空气污染太严重了,不能出门。许多行人出行时都戴上口罩,以此来应对恶劣的空气质量,却总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前两天降过一场雪,大家对这次降雪充满期待,以为雪后雾霾就会消散。然而雪后雾霾依在,不少地方的空气质量更差了。报纸频频报道这种恶劣天气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让我也对雾霾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针对持续的雾霾天气,各地出台不少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如限制车辆出行,淘汰老旧车辆,以气代油等等。可是,我想,这还不是根本,政府部门应该从根本上着手解决相关问题。

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刻不容缓!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还世界一片洁净!

作文三:雾霾下的畅想

我是一只麻雀,我在人类世界中穿梭.他们说人类的智慧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的..高等动物就是人类对自己的称呼.在我看来,人类分明就是地球上的最愚蠢的动物.

你看那山坡上,那寸草不生的土地没有一点绿草红花的点缀显得那么荒凉,一切的源头都是那上坡顶上的化工厂.你看它烟囱飘出来的浓浓黑烟.破坏着地球的臭氧层衣服.我向化工厂飞去.看到的一只同类,我飞了过去.只见它奄奄一息的对我说”快走,这烟有毒“我看着它,依依不舍的飞向远处,我相信那些愚蠢的人类会受到惩罚的.我用恨恨的眼光审视着那化工厂.可惜我只是一只麻雀,力量微小.

几个月过去了,化工厂依然运行着,但是人类却已经为他们的所做所为付出了代价.你看那都市里的雾霾.是地球觉得人类已经迷失了么?然后放出雾霾提醒人们么?

篇8:写好观察日记, 充实习作积累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充实的生活, 丰富的积累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写好观察日记既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许多著名作家都有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身边就备有一个笔记本, 时时注意把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记下来。中国古代也有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 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 积累写作素材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指导提炼素材

习作来源于生活。但我们在积累素材, 写观察日记时, 也应该注意不能把日常生活中所有看到的、听到的全写下来, 而应该通过观察—分析—再观察—再分析, 要做有心人, 要有选择地、有意识地记录生活中内容丰富、有意义而不同寻常的事。初写日记, 学生喜欢用汇报工作式的语言, 写自己一天的生活, 例如:早上起来干什么, 吃过早饭去上学, 中午放学回家吃中饭, 下午再去上学, 晚上回来吃晚饭。这虽然是一天的生活过程, 但对写作却毫无意义。我们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 把观察到的加以提炼, 看哪些是有意义的, 值得写的, 哪些是可以略去的。然后让学生明白:并不是什么都能写进日记中, 要经过观察、分析, 选择有意义的东西写。

(一) 从课堂中提炼素材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之所以总是感到没什么可写, 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 没有看到或听到一些事物, 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认识、观察生活。为此, 我把生活引入了课堂, 通过表演再现各种生活场景, 让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比如:为了指导学生写好一个活动, 我在上课开始, 兴趣盎然地和学生一起吹泡泡。期间, 我引导学生留意吹泡泡的步骤, 观察吹泡泡时同学的动作和神情, 还引导学生对泡泡的形状、颜色进行观察、想象……这样, 学生在开心玩的过程中, 习作素材生成了, 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 从课外活动中提炼素材

不仅在不同的生活中体验不同, 即使是相同的经历, 也会有着不同的体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比如:春游、消防演习、献爱心、综合实践活动等, 都可以组织学生谈体验:有的对公园的迷宫情有独钟;有的学生晕车, 把晕车的感受说得很正真切;有的学生对公园的假山浮想联翩……这些, 让学生走入生活, 感受生活, 创造生活。教师要抓住这些契机, 帮助学生挖掘素材, 引导他们写下自己的体验与收获, 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日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基本上能选择有意义的素材, 如殷悦同学写自己第一次洗碗, 把自己第一次洗碗的小心翼翼和拙手笨脚描绘得惟妙惟肖:“我拿起沾满洗洁精的碗, 呀, 真滑, 我可得小心啊!我紧紧地抓住碗边, 右手用抹布使劲一擦, 不好, 一不留神, 碗掉在了盆子里, 洗洁精和油污溅了我一脸, 我用手一抹, 这下, 我可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花脸’了。”

二、确定观察范围

写好观察日记的首要, 是解决观察问题。虽然现代生活丰富多彩, 但在学生的眼里却缺少发现, 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观察的范围, 以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观察, 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指导。

(一) 校内景点日记

学生可以选定学校的一角来写观察日记。这一角可以是静态的, 如水池、花圃、树林等等;也可以是动态的, 如体育活动区、课外活动区等等。写静态景物时, 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不同, 有天气阴、晴、雨、雪的不同;写动态时, 天天都有变化。

(二) 家庭景点日记

学生可以在家中选定一些场景来写日记。如院子、花圃、盆景、鱼池、阳台、花草、树木等, 还可以通过房内不同方向的窗户取得许多景点和景物。对于这些景点、景物, 动态的可以天天写, 静态的可以抓住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变化来写。只要肯动脑, 这样的日记, 一年之中也是可以写出很多的。

(三) 动物习性日记

在自己家里、邻居或者同学家里, 可能养有鸡、鸭、鹅、兔、狗、猫、鸟、虫、鱼之类的动物, 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等等, 都可以写出很多的日记。

(四) 植物生长日记

在学生的周围, 花草树木、蔬菜水果之类, 很容易见到, 可以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来写观察日记。这样, 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又掌握了一些植物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学生都积累了不少素材, 而且能提取其中有意义的写进日记, 所写日记内容丰富多彩。

三、学生自由地写

日记不同于一整篇文章, 形式比较自由, 可长可短, 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也可以是一个小片断、一个随想, 可以加题目, 也可以不加题目。

学生写日记时, 我们不要过多地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完整的文章写出来, 让他们自由发挥, 既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让他们经过努力获取成功, 尝到胜利的喜悦, 又可以增强日记的可信度, 不至于盲目追求长而致使学生东拼西凑。对于能写出篇幅较长的日记的学生, 则悉心指导, 使他们更上一个层次。三年级刚学写日记, 王保琰同学就写出了一篇水平颇高的日记《卖水果》。写妈妈下岗后, 为了这个家起早贪黑摆小摊———卖水果的事情。经过指导, 她写道:“卖水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挣钱真不容易, 起早带晚, 风吹日晒, 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 妈妈卖了好多水果, 才挣了几元钱。看着妈妈这么辛苦, 我真想扑进她的怀抱, 说一声:‘妈妈, 您辛苦了。’”对于语言组织较差的学生也不要心急, 要循序渐进, 有序指导, 让他们逐步掌握。总之, 我们指导学生写日记时要兼顾两头, “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注意内容真实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 作文要说真话, 说实在的话, 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真话”, “说真话”就是感情要真实, 不说违心的话;“说实在话”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 内容实在;“说自己的话”就是不造假, 不套话连篇, 不说人家现成的话。有个学生是这样写他爸爸的:“爸爸的嘴真大, 一碗面顶多三口就吸完了……”多么真实可信。他爸爸说:“看了孩子的作文, 虽然觉得自己不怎么美, 但这是事实啊。”可见, 真实多么可贵!

“文章不是无情物”, 要以情动人。因此, 写日记不仅要真实, 还要以情感人, 情真才能意切, 才能使读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篇9:小白兔观察日记

小怪到我家

今天,我和妈妈去花鸟市场,那边有好多小兔子,我高兴地趴在笼子前看着他们,想选一只最最可爱的小兔子带回家。突然,我看见一只特别奇怪的小兔子,它全身雪白,身上没有一点花纹,只有嘴巴边上长着一块小小的黑色斑点,蹲在那里使劲地吃东西,好可爱哦!我一下子选中了它,还给它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小怪”。老板告诉我,现在兔子太小了,还不能吃青草,也不能喝生水,要给它喝开水,也可以吃一些苹果皮和西瓜。哈哈,我怎么觉得这个小家,伙跟人似的啊!

7月4日 星期三 晴

小怪爱吃西瓜皮

今天,给小怪吃过饲料后,我们切了一快薄薄的西瓜皮给它吃,小怪看起来很喜欢吃西瓜皮,当我把西瓜皮放到小怪眼前,小怪很快就叼住了,开始“喀喀喀”地啃起来,看着它可爱的样子,我们突然想给它拍个照片,于是,我就打开了笼子,让它走出来吃。小怪真不愧是小怪啊,它一离开笼子,居然像人一样笔直地站了起来,急着来吃我手上的西瓜皮,黑珍珠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怕别人把它的西瓜皮占为己有呢!

7月5日 星期四 晴

爱干净的小怪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装了一盘饲料放进它的笼子里,然后就坐在地上看着它吃,可能是因为饿了一个晚上,小怪吃得特别香,嘴巴两边像青蛙一样一鼓一鼓的,还发出“咯咯咯”的声音,一会儿就把一盘饲料给吃完了。我想,它吃了这么多应该很渴了吧,就给它倒了一碟水,它迫不急待地把头伸出来喝,然后把两个前脚伸进水里像人一样开始洗手了,左搓搓右搓搓,好可爱啊!妈妈说,小怪比我还爱干净呢,我要向它学习讲卫生的好习惯1

7月10日 星期二 晴

我和小怪跑步比赛

今天,我和小怪举行了一次跑步比赛。我也像小怪一样趴在地上,用双手和双脚一起爬,小怪开始跑的时候,我也马上开始跟着爬,一开始的时候,我比不过小怪,它跑得好快啊,我怎么也跟不上它,妈妈看得哈哈大笑。后来,小怪跑到了过道上,那儿有一摊它自己弄翻的水,这下它可跑不快了,4只小脚像穿了两双溜冰鞋,一跑就滑,一用力,4只脚就趴向四面八方,我终于抓住机会超过了它。我赶紧宣布,跑步比赛自己得了第一名,哈哈!

7月13日 星期五 雨

小性长大了

小怪到我们家已经有整整10天了。这10天里,小怪长大了很多,圆圆的身子变长了,长长的腿变得有力了,跑步也越来越快,快得让我都抓不住它了。它从一个新客人变成了我最最亲密的好伙伴,我知道了它爱吃西瓜皮,爱干净,爱玩,还特别爱吃香香的饲料。它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第一次买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妈妈又给它买了好多回来,小怪长得好快啊,不知道再过10天,小怪又会长大多少呢,我希望小怪长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可爱。

篇10:霾观察日记

一、加强观察指导, 激发观察兴趣

兴趣是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对于有兴趣的事, 学生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做。因此, 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 具体的事物, 生动活泼的目标, 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 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观察日记有“看”有“写”, 是实现由说话到写话, 由观察画图到观察生活的过渡。抓好这个过渡, 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指导并激发观察兴趣。如夏收到来之前, 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师生站在蓟运河大堤上, 举目四望。近处, 河水潺潺, 花草争芳;远处, 蓝天白云, 金色麦浪, 尽收眼底。置身于这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丰富了生活, 扩大了视野, 开拓了思路, 激发了情感。陶醉, 神往之情, 启动了学生的心扉和写作欲望。这时, 教师抓住时机, 鼓励启发学生, 大胆地将耳闻目睹的情景, 在头脑中还原、整理, 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学生们兴趣盎然, 一个个将自己捕捉到的素材变成习作, 形象色彩跃然纸上。起步阶段, 要求不宜过高, 只要能把观察所得用语言文字描写出来, 就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以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给观察方法, 培养观察习惯

兴趣是基础, 方法是关键。学生有了观察兴趣, 教师还要及时交给他们观察方法。把观察的“钥匙”交给学生, 使他们具备独立观察的能力。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 但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时空的先后与距离, 机构的整体与部分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要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 采用不同观察顺序的方法。这样写出来的日记才言之有序,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如指导观察人时, 要抓住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克服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的毛病。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选择观察到的材料, 通过分析、比较, 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特征, 找到不同事物的差异。如三年级学生刘静从观察到的大自然四季不同景色的材料中, 把握了“春华秋实”的不同特征, 在一则秋假观察日记中用“火红的高粱、含羞低头的谷穗、绽开笑脸的棉花……”来描述金秋十月华北平原上的丰收景象。

学生掌握观察方法的同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事物, 养成对什么都感到有兴趣, 有劲头。什么都想去看一看, 听一听, 闻一闻, 摸一摸。如发现一枚新邮票, 看看它是什么图案, 反映什么内容。新来一位同学, 注意他的外貌、语言、行动, 捕捉其性格特点。总之, 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强化观察训练, 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决定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生初步掌握观察方法, 能够写出观察日记的同时, 还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 采取他们乐于练、练得好的训练方法, 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使他们的观察日记言之有物。如参观区文化馆举办的菊展后, 一名学生在观察日记中仅仅罗列了一大堆花的名字, 没有具体内容, 最后以“简直好看极了”结尾。针对这一情况, 老师告诉学生:世界上的事物是五彩缤纷, 千差万别的。菊花品种那么多, 不能都写出来, 应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品种, 细心观察, 具体描写。这个同学受到启发, 再次进展厅对“碧波仙子” (菊花名称) 的颜色、外形进行了细心观察。再重写的观察日记中, 不仅写出了它怎样美, 还写出了自己的想法。这篇观察日记的内容就充实多了。

解决这类问题, 要针对儿童认识事物的情况和心理需要, 有意识地组织专题观察, 预先布置观察任务, 明确观察重点和要求。这样送上一程, 提高学生“看”和“写”的能力。

开展观察比赛, 比一比, 看谁的观察细致;赛一赛, 看谁的观察日记写得具体、生动、有条理, 这也是强化训练的一种好办法。评出的优秀作品可以写到“班报”上, 也可以张贴在班内的“习作展览”专栏里。鼓励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自由选择观察, 启发观察联想

观察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要启发联想和想象, 使观察日记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能力之后, 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鼓励他们到生活的海洋中去, 让他们去观察事物, 观察生活, 观察社会。这样有利于他们写真人真事, 抒发真情实感。只要坚持天天练笔, 持之以恒, 通过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来鉴别效法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运用, 形成能力而得心应手的过程;就是通过观察和自身矛盾斗争, 矫正、升华认识的过程。这样既解决了“没事可写, 没话可说”的问题, 又培养了健康的文风, 并使学生在观察、描述中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发展了个性, 实现了质的飞越。如王小梅同学在一则观察日记中叙述了一群蚂蚁怎样拖走一只死苍蝇之后, 以“我想, 一个人的力量很小, 大家团结起来, 力量不就大了吗?”结尾。这样, 通过观察和联想, 从现象中抽象出其中的道理, 深化了主题, 提高了写作水平。

篇11:观察日记三则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

我准备了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一些饱满的绿豆和半杯清水,准备开始泡豆。我先把绿豆放在杯子里铺平,再把清水倒入杯子,妈妈说,水不能放得太多,这样豆子有氧气,才能长得好。

晚饭后,我去看望我的绿豆,除了清水变混浊之外,绿豆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到了临睡之前,我发现绿豆皮有裂缝了。我想,浸泡一夜后的绿豆会是怎么样的呢?我真盼望它赶紧发出又嫩又壮的芽来。

2007年10月6日星期六 晴

清早,我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我的绿豆宝宝。我发现浸泡了一夜的绿豆竟然脱下了绿色的外衣!

我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绿豆,我发现下面长根了,旁边还有一个像剪刀一样的东西,可我怎么也无法看清楚它的“真面目”。我灵机一动,去抽屉里拿出放大镜,再把一个已经脱皮了的豆子拿出来,放在放大镜下认真地看了一会儿,发现那原来是绿豆的芽,淡黄色的,大约有二三毫米吧。我高兴得欢蹦乱跳,妈妈也满脸笑容地说:“等明天,幼芽就会长大……”我仔细挑出了绿豆皮,并为绿豆又换了一杯清水。

不知明天会怎样,真令人期待啊!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晴

吃过早饭,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宝贝豆子。嘿嘿,我的豆宝宝长出小辫子了!妈妈告诉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豆芽。小辫子真有趣,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卷的,还有的是半卷的,就像理发师给它做过头发一样漂亮!那胚胎就像一双小手,呵护着豆芽慢慢长大。

篇12:霾观察日记

分析现在的作文教学, 不难发现,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 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习作技巧方面, 而不去引导学生收集习作素材。这样的教学, 很有可能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学生写作文, 是要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通过评议与文字表达出来。离开生活这个素材, 就如同加工产品没有原料一样。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 甚至感到头痛。针对这种情况,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一) 必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在习作课上, 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句话:“其实用心来写作文是快乐的, 做生活的有心人, 你会发现, 作文原来如此有趣。”因为写作文是件很轻松的事, 只要自己“用心”去写作文, 只要是你眼中所看到的, 你心中所想的, 哪怕是你的手曾碰过的, 你都可以把它描写下来。这样, 就算是一根柱子, 一块橡皮, 一丝灰尘, 都逃不出你的手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刻刻都注视着生活, 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把你身边所发生的事都记叙下来, 一段短小的情景, 一句温暖的话语, 一个信任的眼神, 都可以做为你笔下的宝藏, 用心来写作文, 是轻松快乐的。心想到了什么, 手就记下什么!习作, 真的如此有趣, 试试吧!经过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 学生对写作充满了信心。

(二) 要培养学生积累习作的素材, 从身边的小事中慢慢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学生阅历不深, 阅读面窄, 肚子里的东西少得可怜。那么, 怎样才能更好地积累素材呢?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积累、运用本》, 坚持写观察日记, 并坚持不懈, 除此之外, 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什么, 写什么。

课文是学生积累习作的最好素材, 每学一课, 都让学生把课中的优美句子摘录下来, 这些闪光的诗句、语句不仅要求写下来, 而且要求学生会背, 同时也要求按不同类型的体裁仿写课文。

2. 看什么, 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每天的课外书、电影电视、与他人的谈话, 都是积累习作素材、写观察日记的良好途径。例如: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就可以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或《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从看过的影视节目中写《我最爱看的影片》或《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等等。总而言之, 无论看什么, 写什么, 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才能写出具体的内容来。

3. 干什么, 写什么。

学校组织大扫除, 就让学生写大扫除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今天值日, 就让学生写出今天是怎样值日的, 心里是怎么想的;“六·一”节快到了, 该怎样以实际的行动迎接“六·一”儿童节等。这样学生就感到有写不完的内容, 由课本知识走向生活, 题材不断扩展, 内容也从学校、家庭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根本上解决了习作的源头问题。

(三) 评优激励, 激发创新动机

一个人的情绪越低, 注意力也就越分散, 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 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在作文教学中, 要变批评为评优。评优的实质就是激励。就作文教学而言, 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 教师应通过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 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 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 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 放胆表达, 拓展创新思维动空间

作文教学中, 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 有创意的表达。让他们自由表达, 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 自己选材立意, 不限体裁, 不规定字数、时间, 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这时, 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例如《海边的我》、《我想飞》、《我的未来》、《我的理想》……写出了学生想象中的意境, 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幢憬。值得一提的是, 鼓励学生放胆表达, 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 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 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 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情感, 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 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 培养学生习作技巧, 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

培养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用心去发现, 这样才能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例如写事的记叙文, 要注意给学生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作顺序方面, 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也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或者倒叙顺序来写, 不过, 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写人为主的文章要遵循写人的表达方式来要求学生, 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写景状物的文章, 要注意静态与动态的描写。观察人、事、景、物要有一定的观察点, 或由近到远, 或由远到近, 或由下到上, 或由上到下, 或按一定的空间位置, 或不同地点的转换, 来观察。

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要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 即要写出人人心中有, 但人人笔下无的文章。吃别人嚼过的东西, 就感到不香。例如有个学生学过写景状物的文章后, 她用书上描写的方法, 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景物, 她在《雨后的葡萄》这篇文中这样写道:“雨后的葡萄真是美丽啊!叶子遮着一串串葡萄, 在雨水中舒展着, 有的静静地躺在碧绿的藤上, 像一位穿着草绿颜色的衣裙、戴着浅绿帽子的少女睡在荷叶上;有的悬挂在空中;还有的被一片片又嫩又绿的叶子遮盖着, 似乎是一位娇嫩的小姑娘害羞地躲藏在叶子下面。一串串的铜铃上留着一粒似珍珠的水珠,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似珍珠发出刺眼的光芒, 使人想摘下一串尝一尝。我摘下了一粒, 剥掉皮, 拿在手中, 就像冰凉的软球, 放在嘴里, 滑而不腻。太阳发出的光芒照在雨后的葡萄上……”

通过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坚持写《积累与运用》的实践, 学生也摆正了积累与运用的关系, 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只有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用心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 就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把以前“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觉行为。现在, 绝大部分同学每天写观察日记, 有个别同学要求自己写两篇观察日记, 一学期就写了200篇左右的日记, 他们从不同体裁、不同类别, 多角度多方位地写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 坚持写观察日记, 是提高习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篇13:观察日记六则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跟爸爸妈妈回乡下的老家。到家后,妈妈把一个小塑料袋递给我,说:“你跟爸爸去种木瓜吧!”我高兴地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面的木瓜籽乌黑发亮,像一颗颗圆润的黑珍珠,摸起来感觉又黏又滑的。我心想:这不起眼的小黑籽能长成高大的木瓜树吗?

带着疑惑,我跟爸爸进了菜园。爸爸用锄头松土,我拿起木瓜籽点种。木瓜籽种好后,爸爸找来一些拌有草木灰的细土,均匀地撒在上面,像是给木瓜籽盖上了暖暖的被子。

初见小苗

2015年5月3日 星期六 晴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我发现园子里的那些木瓜籽早已经发芽长叶、高出地面一尺多了。小小的叶子是那么翠绿,那么好看,像绿色的小精灵在跳舞。我猜它们应该是想看看这新奇的世界了吧!我高兴地给它们浇了些水,希望木瓜树快快长大。

忍痛割“苗”

201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晴

过了两个星期,木瓜苗又长高了不少,其中有一株长得特别壮,看上去非常喜人,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爷爷对我说:“这些苗子只能留下一棵,其他的都要拔掉,不然挤在一起全都长不大,甭想结果。”我无可奈何地看了看这些木瓜苗,它们一棵挨着一棵,像一群亲兄弟说什么也不肯分开似的。怎么办呢?这么好的苗子,除掉了多可惜呀!唉,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应该间隔远一点再播种的。

绿意盎然

2015年6月17日 星期六 晴

一个月后,那棵“玉树临风”的小木瓜树长得已经快和我一般高了。太棒了!瞧它那笔直的主干,多像我结实的小胳膊,就连叶柄也有我的食指粗了。硕大的叶子张开着,像一个个肥厚的大手掌,想要拥抱我。那满树的叶子生机盎然,像刷了绿漆似的,油光发亮。我心里想:“小木瓜树啊,小木瓜树,你什么时候才能结出香甜的木瓜呀?”

满树花开

2015年8月29日 星期五 晴

两个多月过去了,我又迫不及待地去看木瓜树。哇!它长得比我都高了!树干也长了一大圈,差不多有我的小腿粗呢!树干上长叶柄的地方开出了很多小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乳白色的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好像要破裂似的……满树的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而此时,我心里更美,仿佛看到了美味的木瓜就在眼前。

等待瓜熟

2015年10月3日 星期五 晴

趁着国庆长假,我再次流连于老家的木瓜树下。只见它粗壮的树干上,挨挨挤挤地挂着二十来个椭圆形的绿色木瓜,好一幅大丰收的景象!大的木瓜已经有香瓜那么大了,小一点的就像一个个雪梨;那刚结的木瓜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指头,“小指头”上面的树干上还有一簇簇的花在陆续开放着。我心里特别的高兴,木瓜树终于结果了!可是奶奶说,要等到年底木瓜成熟、外皮变红时才能摘呢!看来,我还需要耐心等待哦!

(指导老师 李寿良)

上一篇:轴对称图形剪纸下一篇:又到米兰飘香时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