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知识点整理

2024-05-22

初一知识点整理(精选6篇)

篇1:初一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4.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5.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6.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相互连接,形成食物网

8.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9.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

10、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

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1.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4.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6.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7.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8.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19.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21、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25、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 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③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 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③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30.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见七年级上册P90页

31、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3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2、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

33、桃花的结构 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36、导管的功能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7、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

条件:光能、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第四单元

39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4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 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书P43)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鲜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书P80)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图)(P82图)

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血液

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

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结构:(图)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

中枢神经系统 ——脑:1.小脑2.脑干3.大脑 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2.脊神经3.脊髓

神经系统的功能 :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1)生长激素的作用:

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2)甲状腺激素:

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年缺碘会引起呆小症。(3)胰岛素(胰岛分泌)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59.技能训练:[设计对照实验] 见上年级下册课本P109页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第五单元 61.水生动物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6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63.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64.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65.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66.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67.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在生态平衡中心重要作用(2)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68.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1)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2)细菌的结构: 有 :1.鞭毛 2.荚膜3.细胞壁4..细胞质5.DNA区域6.细胞膜 没有:1.叶绿体2.成形细胞核(3)细菌的生殖方式:①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由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②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④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⑤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不能萌发成细菌。

69.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

70.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71.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细菌:1.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2.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3.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7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①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CO2,水,无机盐。②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 与动植物共生:1.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2.根瘤(根瘤菌与植

物共生)

72.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 见八年级上册课本P69页 第六单元

7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74、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7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76、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篇2:初一知识点整理

第1课 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一、Word:

1、页面设置,横向

2、字体格式,字形字号颜色下划线着重号上下标空心阴影

3、段落格式,对齐方式缩进间距

4、设置图片格式,单击右键,环绕方式,颜色和线条,大小,亮度,裁剪

5、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

6、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

7、表格插入表格

二、指导材料:

信息:通常是指事物和消息中具有的含意。往往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味道等。

信息技术:指人们获取、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

(人对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如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等实现的,计算机对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可以获取和输入信息的各种装置,如键盘,鼠标,话筒,扫描仪,触摸屏,传感器等来实现)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进行存储、复制、识别、分类、排序、查找、分析、检测、筛选、计算、编辑、控制、变换等加工处理。

三、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代:电子管,1946年2月,美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标志着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第二代:晶体管

第三代: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五、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自动化水平高,能够进行逻辑运算,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应用领域P8)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举例说明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P8

第2课 与计算机的亲密接触

1、word:格式分栏 视图页眉页脚插入书签,超级链接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置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各部件介绍)

3、常用单位字节B,换算关系:

4、内存分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既可随时读出信息,又可随时写入信息,通常说的内

篇3:注重知识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考复习,地理知识,整理方法

从近几年文综地理试卷来看, 彰显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俗话说“基础不劳, 一切徒劳”。只有坚持“回归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地理学科考查范围非常广, 知识内容庞大复杂, 复习时间又相当有限, 若单纯机械地“炒旧饭”, 不仅时间不容许, 而且达不到高考文综试卷的能力要求, 同时还会导致学生感到没有新意, 激发不起学习的积极性。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在人的思维参与下, 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 即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方法, 对知识进行处理, 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之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网络化的过程, 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知识的内化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在高考复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通过对地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即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 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梳理, 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网络化, 是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考能否获胜的关键。

一、构建知识模式, 形成认知结构

希卢姆认为: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原理, 有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中, 就不容易忘记。构建地理知识模式揭示知识的构成状况, 是构建认知结构的重要方法。运用地理知识模式, 指导学生学习, 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使学生认识地理问题有个基本思路, 分析地理问题有章可循, 以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二、总结知识规律, 加深理解记忆

地理规律是指地理事物或现象在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趋势, 是对许多零碎地理知识地有机统整。在高考复习中, 采取分类、归纳、整理、比较、假设推理、简图导出等方法将教材中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内容, 从部分到整体, 从一般到特殊, 逐步加以归纳分析,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其知识结构系统条线分明、脉络清晰, 化繁为简, 便于知识理解记忆。并引导学生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起来对比, 运用“是, 不是”“不是, 是” (即应该是这种气候类型, 但为什么不是;应该不是这种气候类型, 但为什么却是) , 引导学生抓住共性的基础上掌握个性, 如赤道附近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 但在赤道上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不是?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远离赤道, 本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但为什么却是?

三、分析知识内在联系, 构建思维线索

实践证明:孤立地死记硬背地理知识, 只能学到一些零散的知识, 如果以某一思维线索整理, 就能获得一串的地理知识。因此, 在教学中, 要力求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知识结构, 通过变换角度 (如空间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 或以某种载体来整合知识, 内化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运用知识的线索, 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 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 进而结成“知识网”。如以区域地理为载体, 对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进行重组:位置 (经、纬度及海陆位置) ——地形、地质——气候、自然带——河流、地下水——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环境问题——发展方向;在哪里 (区域定位) ——有什么 (区域特征) ——为什么 (地理特征成因) ——怎么样 (有哪些优势和存在哪些问题) ——怎么办 (如何解决和发展方向) 。

四、比较知识异同, 突出本质特征

比较法是地理学的重要方法。比较法可分:类比法———对同类事物比较, 包括同类同型事物的比较、同类异型事物的比较、异类而共性事物的比较等。纵比法——对发展过程各阶段、等级系统各层次、延伸方向各部分的比较。横比法——对不同地区的同一地理事物、或两个以上同类地理事物的各个方面等进行比较。中心内容比较法——以一个对象为中心, 分别与几个对象为参照进行比较, 以突出中心地理事物的内容。综合比较法——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都较多的比较方法, 内容全面、角度多样, 有助于全面了解完整的地理事物。通过比较知识异同, 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加深对要领的理解;加强知识联系, 便于掌握和扩大新知识;同时促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 利于发展思维能力等。例如, 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在成因和特征上存在的异同;中亚地区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和特点上的异同。

五、突出主干知识的多向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和编码储存在大脑中, 待遇要时提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 越能表现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就越利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系统论明确指出:各部分知识的相加不等于各部分知识之和, 知识的整体要大于各部分知识之和。因此, 在高考复习中, 我们可以从一个问题 (信息) 出发,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充分发挥想象力, 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 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如气候知识, 我们可以从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象灾害、气候评价、与土壤和动植被的关系、相关自然带、与地形的关系、与河流的关系、对工业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对水利建设的影响、对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对交通的影响、对军事的影响、对洋流的影响、对旅游业的影响、对聚落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六、抓住主导因素, 把握区域总体特征

地理环境是由诸多环境要素综合的产物, 这些环境要素, 既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组成因素, 又处于与其他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 对于每一处环境的形成, 必定有一个主导因素。因此复习时, 根据地理事物形成、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抓住主导因素, 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篇4:知识的加工和整理

1、通过游戏等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知识的加工和整理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活动,去体验自己在记忆过程中所运用的加工和整理的方法,并初步掌握几种知识的加工和整理的有效策略。

2、所有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方法,并在比赛、练习等过程中,了解知识加工和整理的方法。

3、学生能够在游戏、实例分析、比一比赛一赛等活动中锻炼自己积极参与课程的意识,提高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一、认识“知识的加工和整理”

游戏 “撕撕撕”

材料:长方形白纸一张/人;要求:游戏过程中不准提问、不许偷看;步骤(第一:1)请闭上眼睛,拿起刚才那张白纸,将纸对折;2)再对折;3)然后在纸的右上角撕下一块;4)左上角再撕下一块;5)然后在两个缺口之间再撕个半圆形;6)现在,将纸的右下角再撕下一块;7)睁开眼睛,将纸打开,看是什么形状?8)有没有人跟我的一样?有谁跟我的不一样?找找本组内有几个和你一样的人。第二:你找到了几个?----一个?两个?没有? 说一说你们在完成这个游戏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概括并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这个游戏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的大脑不是复印机,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大脑并不是简单地将接收到的信息、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下来、印在脑子里,而是会依照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喜好、认识、理解、个人当时的情绪状态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然后才做出相应的反应,而由此做出的反应也会不尽相同。但不同的反应结果又可能会为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干扰我们的思路。那我们如何才能正确理解知识的本意,并做出正确的反应?也就是要如何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才最有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主题---知识的加工和整理

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的观点是大家要记住的。一个是: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大脑对知识的加工和整理---这一点在刚才的游戏我们已经得到了验证。另一个是:知识的加工和整理是存在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学完今天的课程后,也会得到验证。

知识的加工和整理是完成学习必不可少的、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力保障,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牢固的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这里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

二、有效的加工和整理策略

(一)分类法(归类法)

活动:比一比 赛一赛-----看谁记的快,记的准

1、指导语:请看我即将出示的材料,上面有16个词语,请你在30秒内尽量把这些词语记下来,可以不按顺序,要求不许用笔写下词语。

2、出示16个词语:大别山、天坛、黄河、首尔、博物馆、北京、昆仑山、潮白河、故宫、长白山、动物园、尼罗河、泰山、悉尼、恒河、东京

3、统计学生记住的词语个数(举手),请几名记得比较多的学生起立,测试他们能背诵出多少个词语。

4、讨论:谁来说说你刚才用了哪些策略、方法来帮助记忆? ----自由发言

(再次出示词语)上面这些词语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真的是这样吗?--不是,这些词语,其实是有章可寻、可以归类的资料,如果能把这些词语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归类,组成几个较少的部分,例如:刚才这些词语,可分为四大类:城市、河流、旅游景点、山脉。

这次你们再试着背诵一下(10秒),是否觉得比第一次容易了?这里当然有前次记忆的基础,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进行了分类整理,使它们处于短时记忆的范围内(7±2个单位),背诵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由此可见这种分门别类进行记忆的方法可以使记忆更快、更准确。----这种分门别类进行记忆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加工和整理策略,我们称之为“分类(归类)法”。

为什么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呢?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大衣柜,如果我们先将这个大衣柜分隔成多个抽屉,然后再把来自外界的信息放入适当的抽屉中,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不仅量少而且联系紧密,这样知识便可长久而正确的保留下来,需要时方可随意取出,也就是说容易想起来。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练习来验证一下:请你运用分类法记忆下面这些词语

[练一练1]:15秒

A列:狗、帽子、挂钟、眼镜、桌子、猫、衣柜、鞋子、鹦鹉、戒指

B列:按动物、穿戴在身上的、家庭用品进行分类。

[练一练2]:30秒

A列:(分类前)桌子、纽约、粉笔、工人、椅子、黄河、医生、黑板、农民、狮子、病人、美国、老虎、律师、长江、法官

B列:运用结对子法归类:桌子——椅子、美国——纽约、老虎——狮子、粉笔——黑板、工人——农民、长江——黄河、医生——病人、律师——法官

教师评价

对知识进行归类标准有两条:一是按知识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属性归类(数理化的公式、定理,语文、英语的语法);二是按知识的外部联系或非本质属性归类。如可按单元归类、同类知识归类、易混淆的知识归类。

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在学习的最初环节可以运用分类法帮助识记知识,在保持、巩固知识的环节----也就是复习的环节同样可以运用分类法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从而建立起知识体系。

提问:这时我们怎样做呢?你有什么具体的归类方式呢?

---学生自由发言

归纳:

种属关系结构图:例1:食物图例2:生物(“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二)整合法:有些知识以小板块的形式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里,在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

一览表(列表法):例1: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知识;例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间的关系

图示法:

例1:包含关系图:数学四边形

例2:交叉关系图: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3:循环图:物质的三种形态转化图、地方文化与旅游业关系图

例4:棱锥图:学习效果金字塔、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金字塔、中学生一日食谱金字塔(也可以列表)

(三)发散法(思维导图法):以一个知识内容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知识,进行发散思维,找到知识间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如:“伪装”。 (出示图)

三、课堂检测交流:

请你运用今天学过的任何一种加工、整理的方法,对下面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

选择一:生物---“植物体的器官”

选择二:心理---“知识的加工整理”

【分类(归类)法、结构图、整合法、列表法、图示法、包含关系图、交叉关系图、循环图、棱锥图、思维导图、有效的加工整理策略、知识加工整理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课后延伸

篇5:初一下册短语整理

初一下册短语整理

在阳光下in the sun 2 长城 the Great Walll, 3 拍照 take a photo take photos take a picture, take picture 4 玩得高兴have a good time, have a great time, enjoy oneself,have great fun 5 购礼物buy presents, shop for presents 6 等待wait for,7 很喜欢做某事enjoy doing sth.,8 和某人说话talk to sb.talk with sb 9 谈论某事talk about sth.,10 学校郊游a school trip,11 告诉某人某事tell sb about sth.,12 此时此刻at the moment,at this moment, at this time13 下班leave work,14 喝下午茶have afternoon teea,15 走路去酒馆walk to thepub,16 去听歌剧go to the opera,17 吃午饭have lunch,eat lunch 18 吃早饭have breakfast,19 吃晚饭havedinner,20 看望朋友see friends ,visit friends 21 写明信片write a postcard, write postcards,22 帮助某人做事help sb.do.sth., help sb.to do sth.help sb.with sth.,23 动身去某地leave for, 24 离开某地去某地,leave…for,25 去上班go to work,26 走路去walk to27 看芭蕾舞表演 watch a ballet,28 喜欢做某事(习惯),like doing sth..,29 喜欢做某事(暂时)like to do sth,30 热爱做某事love doing sth.,31 在夜晚at night, 32 把某物寄给某人send sth.to sb.33 为某人买某物buy sth.for sb, buy sb.sth.34 玩游戏play games, 35 一整夜all night,36 写信write a letter,37 用手机聊天talk onthe cell phone,38 喝咖啡drink coffee,39 呆在家stay at home,40 喝酒have a drink,41 打扮get dressed42 因…而感谢thank you for,43 美好时光a good time,44 待会儿见see you soon,see you later, 45 记下write down,46 享受阳光enjoy the sun,47 对某人来说很重要be important to 48 用电脑use a computer,49 打扫房子clean the house,50 扫地sweep the floor51 为…做准备get ready for,be ready for 52 工作at work,53 听老师讲listen to the teacher,54 做饭cook the meal,55 做卫生do some cleaning 56 购物do some shopping,57 做阅读do some reading58 扫去sweep away,59 观光 游览do some sightseeing,60 好运good luck,61 坏运bad luck,62 在午夜at midnight,63 一整年all the year round,64 在元旦那天on New Year’s Day,66 穿上put on,67 几天a few days,68 一种a kind of69 买衣服buy clothes,70 给某人某物give sb.sth ·give sth.to sb 71 从…得到get….from,72 对…感兴趣be interested in 73 上节钢琴课havea piano lesson,74 做作业do one’s homework 75 在工作 be at work, be working,76 查看我的电子邮件check my e-mail 77 复习准 备考试revise for a test,78 呆在床上 stay in bed,79 野餐have a picnic,80 参加聚会go to a party 81 在周末at the weekend,82 听音乐listen to music,83 在晚上,in the evening84 几个 a few,85 在周六下午on Saturday afternoon 86 早起get up early,87 在一个朋友家里at a friend’s home,88 期待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89 登长城walk up the Great Wall,90 中国文化Chinese cultrue,91 外国文化foreign culture 92 躺在沙滩上lie on the beach,93 想做某事want to do sth.,94 想要某人做事want sb.to do sth.95 与某人交朋友make friends with sb.,96 外出go out,97 去骑自行车go cycling 98 去购物go shopping, 99去游泳,go swimming 100 从…到from…to,101 做计划make plans,102 坐飞机take the plane,103 环游世界travel around the world,104 下周末next weekend,105 玩电脑游戏play computer games,106 坐公共汽车take a bus,107 坐小汽车take a car,108 坐自行车ride a bike,109 举办晚会have a party,110 在将来in the future,111 把某物寄给某人,send sth.to sb.112 在电脑上on a computer,113 在家里学习study at home,114 我不确定,I’m not Sure,.115 通过电子邮件by email,116 没有一个人no one,117 在黑板上on the blackboard ,in autumn,

篇6:初一读书笔记(写写帮整理)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一)

摘录:我的戒备其实是多此一举,星期五对我真是诚心诚意,事事都依顺我,处处都体现忠心、爱心。他对我情真意切,像是小孩子对父亲。我敢说,要是事到临头,为了保我的命,他会甘心拿出自己的性命来。

感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鲁滨逊的冒险生涯中,星期五算是他真正的知己了。为了鲁滨逊,他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主人,你叫咱死,咱就死!”那坚定的话语,包含着多少忠心啊!这份忠心源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二)

摘录:我先沿着岸边朝着从前停泊小舟的哪一个地方走去,然后爬到以前攀爬过的小山上,去看看那块深入海底的礁石。我仔细观察着海水,发现原先的急流没有了。以前这里水流湍急,有一次在这里我差点翻了船。小舟现在或许是被那剧烈的风吹到原理海岸的地方流走了。

感受:有一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鲁滨逊也可以说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极力约束自己的放浪行为,不再去干一些冒险的事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于又按捺不住自己航海冒险的渴望。这不,他又准备好了充足的粮草和一条小舟,开始自己的远航。哦,上帝,保佑他吧!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三)

摘录:根据船上的日历,1686年12月19日,我终于离开了这个海岛,一共在岛上住了27年两个月零19天。我乘这条船航行了半年多,在1687年7月11日抵达英国。计算起来,我离开英国已经35年了。我回到英国,人人都把我当成外国人,好像我从未在英国住过似的。那位替我保管钱财的恩人和忠实的管家,这时还活着。

感受:望着这一串串数字,我不禁感慨万千:这28年来,鲁滨逊所经历的苦难与成功,全部凝于这几行字里:建设荒岛家园、建造乡间别墅、收获第一桶金、与星期五初识„„经历了这么多,鲁滨逊再次回到故土,那种兴奋、激动时无与伦比的。现在,我知道,沉静的性格、坚持的毅力、超人的勇气都是在困难、危险的情况下磨炼出来的。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四)

摘录: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我亲眼看到了他们所干的令人发指的事情的遗迹:一滩滩血,一堆堆骨头,一块块人肉。一看到这些,我立时怒不可遏,心里盘算着:下次再看见他们过来干这种坏事,一定要把他们消灭干净,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有多少人。显然,他们到这岛上来,并不是经常的,因为,又过了15个月,他们才再一次在那里登岸。

上一篇:客运站岗位目标责任书下一篇:教师思想政治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