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圆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2024-04-18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400字(精选7篇)

篇1:以圆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明天就放假了,此时天南的、海北的,都纷纷穿城越市回归到那个自己朴实的小镇,只因那里还有我们的牵挂————父母。

其实,所谓的节日都是骗人的:年兽谁也没见过;七夕的牛郎织女即便真有,牛郎在人间的话,活到现在早就不知道哪一辈了,在天上的话,人间一年天上一天,他们天天见面,比你活得还滋润,也没什么相约的意义了。至于眼下的中秋,更不知该如何评判,如果嫦娥真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美好,那么她还呆在广寒宫做他的千年青春梦做什么,早就在后羿去世后和他一起投入轮回了。

所以,所谓的节日都是先人们编的故事,目的不过是让大家能够常回家看看。让漂泊的人归根,让思念的人聊以慰心,让多年不见得旧友能有机会再相聚,这才是节日的意义。

说白了就是为了一个情,亲情、友情、爱情,什么都好,有了情,不管你现在在哪里生长,守着家人你就觉得自己有根,有活下去的意义和希望。有了情,我们的心灵才能感受到阳光的照耀,不被黑夜扭曲,社会也才更安定美好。

所以,过节了,大家该回去的回去,该相聚的相聚,什么电子产品、高科技技术也比不上见面所带来的喜悦。

晚上,在秋天的清亮澄澈的月光下,搬一张八仙桌,把一个月饼分成几份,一家人一起幸福的吃完,不为什么明天的期盼,只为眼下这美好的团圆。

不祈天涯,不寄明月,只用这一双脚,把自己带到你的眼前。

祝大家中秋幸福。

篇2:以圆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画0,很快,一个新的圆诞生在我手中,它也可以称为零,只不过意义不同,零是指没有、无的意思,它的范围很小;而圆呢,在我们身边真是数不胜数,回家的路上,柏油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圆井盖,那不是圆吗?去买早餐的时候,那一张张圆圆的烧饼,这也是圆哪!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呦,真乐!这圆真是神通广大,让古人都想知道它,什么圆周率啊、圆柱圆锥,都带着圆,有谁不想认识它,了解它。

还有公园里的摩天轮,旋转木马,不都绕着圆走吗,直到人们头晕目眩,有人还为了画出更好的更标准的圆,专门设计了圆规,只要一旋转,一个圆便出现了。

篇3:话题作文的创新思路

一.揭示象征含义, 进行创新思维

对于话题作文中提到的事物要借助想象的力量, 挖掘事物的象征意义, 赋予特殊的内涵, 可以获得立意上的创新。

例如, 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可以从桥本身的作用出发, 揭示其中的许多象征意义。桥, 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 当你要摆脱困境, 度过灾难, 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 顿入光明之地的桥。从这点出发, 就可挖掘出“桥”的许多象征性的特殊内涵:母亲是桥, 她是赋予我们生命的桥。父亲是桥, 他是培养教育我们, 使我们形成高尚人格的桥。老师是桥, 他们指导我们摆脱愚昧和无知, 不断地追求科学知识, 实现远大理想的奉献之桥。朋友是桥, 是一座用世界上最可贵的感情筑起的友谊之桥。自己也是桥, 是一座特殊的桥, 独立桥, 透析和反省自我的桥。还可以揭示许多:“心桥”, “智慧的桥”, “命运的桥等”。

二.拓展思维领域, 进行多角度创新思考

面对一个作文话题, 思维不能只走一条路, 要呈“辐射”状态展开思维, 即从事物的每一个方面, 每一个特点, 甚至每一个因素出发, 展开思考、联想, 这样一条思维射线的落点, 就可能产生新的立意。

例如, 以“树”为话题展开思考。从种类方面想, 有松树、柏树、柳树、白杨树等。就白杨树而言, 可从形体方面想, 她高而挺拔, 迎风搏斗, 不屈不挠, 形如边防战士, 毫无怨言的坚守在边境上, 站岗、放哨。这就是一个新的立意。从长势看, 他枝枝叶叶向上, 紧紧围拢, 这不象征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精神吗?由此可以引出一个观点:团结就是力量。

这种思路, 是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展开思考, 多一条思维的射线就多出了一条立意。

三.展开联想, 进行创新思考

这种创意思考, 不直接从事物本身去想, 而是通过联想找到与原事物相关的事, 这些相关的事都以原事物为圆心, 写作时, 在外围圈上任找一个点展开来想, 就可能产生新意。

如以“墙”为话题写作文。我们先找到许多与墙有关联的事物, 例如睹墙忆事, 可以回溯历史;托墙思人, 可写亲友挚情;托墙寓意, 可以抒发生活激情;借墙说理, 可以阐述事物真谛;可表现长幼间观念的差距, 描述同辈间感情的隔膜等。这样去想, 思维就开阔了, 立意的层面会多起来。

四.突破局限, 进行创新思考

对于有些话题要突破局限, 用新的观念去审视它, 阐述出新义。如以“路”为话题写文章, 要写出新意, 关键在如何看“路”写自然之路容易雷同, 如果突破局限去想, 可以写“一条充满孤独之情的夜归路”“爱心资助的求学路”“羞愧与希望交织的复读路”“榜上无名的脚下路”等。还可以再拓一步去想, 由“就业之路”表述调整心态再就业并不难的道理;由“泥泞路”阐述“平路脚印浅, 泥泞脚印深”的人生感悟;由“跌过跤的一段路”比喻“走出人生挫折”等。

五.反向立意, 进行创新思考

面对一道作文题, 人们通常都是顺着题目的意思去写, 顺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 这是一种求同思维, 难以出新。其实可以发挥求异思维, 反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 只要言之成理, 就应该肯定。例如以“雪”为话题来写作, 若从正面思考可赞美它的洁白、纯净等。若从反面去写, 可批判它的虚伪, 掩盖了污泥浊水, 粉饰了虚假的现状;也可以批判它的冷酷无情等。

创新求异要遵循一条原则, 就是合情成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可以逆反去想, 有的已是一条公理, 表述又很确定, 就不能为求异出新而去否定。

篇4:以圆为话题作文700字

在原来,圆规并没有被发明出来,那么古代人,是怎样画圆的呢?在课堂上,我们猜想,人们曾经可能用过这样的几个方法:其一,是一只手的大拇指固定不动,中指张到最大,围绕着大拇指旋转一周,但这个方法不能保证大拇指的位置是否移动,显然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其二,是用水杯的底部,围绕着它,画一个圆,这个方法能够保证圆的准确性,但无法改变大小,还是不够完美;其三,张开一只手臂,贴在黑板上,抡起来画一个大圆,这个方法更加行不通,圆太大了,连黑板都没有了它的容身之地;其四,找一根鞋带或细线,一头系上铅笔,用手固定住另一头,将线拉直,用铅笔围绕着另一头旋转一周,一个完美无瑕的圆就画好了。这个方法最大限度地模拟了圆规,既能控制大小,又很精确。

而现在,圆规已经很普遍。学会使用圆规,也是很重要的:首先,用右手拿起圆规的把柄,将两脚分到指定的半径距离,然后,将尖脚扎在圆心上(不能移动),用力旋转,最后,按要求标圆心、半径和直径。

那么,与圆有关的概念又有什么呢?我们认为应有以下几点:1、圆心(O):用圆规画图时,尖脚所在的点。圆心确定圆的位置。2、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无数条。半径决定圆的大小。3、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有在圆上的线段,有无数条。4、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等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5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2r=d;半径长度是直径的?;?d=r。6、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关于圆的周长的,有以下几点:1圆周率(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实际应用通常取π=3.14.2、公式:C=πd=2πr。

篇5:以圆为话题的作文

可我终究还是一个人在这寂夜里徘徊,享受夜带给我的清静,享受业带给我的寂寞,几颗星星试探地探出头看看我,似乎怕我撕夜时把它们也撕碎,我漠然抬起头,望着夜,眼中闪着无力抑或无奈的光,它们终于敢大胆出来了,而我也终究没有撕夜,我享受夜给我的寂寞,星星享受夜给它们的闪亮的舞台。

茫然望着夜,盯着星,寒风吹过,不小心吹落一滴泪,在面颊上划过一道冰冷的痕迹,借着星光如珍珠一般落下,在风中滑过一道优美的曲线滴下,也许,将来它会孕育成一朵忧伤的黑百合。泪滑过后的痕迹在寒风中如刀割一般,眼角涩涩的,风,吹干了我的眼泪。

依旧一个人在寒夜里徘徊,在无尽的夜里迷失了,只有与星的距离告诉我其实我还在原地,曾向夜空发誓,不会让他们看见我的眼泪,一次次只有夜还有星见证了我的眼泪,无奈地笑着,自己挺坚强的,却感觉心又一阵刺痛,泪又一次顺着上次划过的痕迹如刀割一般再次滑过,滴入无尽的夜,即使它成为了忧伤的黑百合,也只有夜与星才会看到。

心一次次在夜的桎梏里做着困兽之斗,经历残酷的煎熬,只有在这寂夜我才可听见心中最真实的声音,体会心中最真实的感觉,而明日我又得带着微笑伪真的面具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想必之下,我更喜欢这种真实的感觉,尽管它如此的短暂。

暂别了,寒风中的寂夜;暂别了,最真实的心灵;暂别了,闪亮的星星。

篇6:以圆为话题的作文

它们你一言,我一语,吵着吵着,不知什么时候就都睡着了。

车窗做了一个梦。它梦见它走在大街上。它看见了一辆在街上缓慢行驶的汽车,汽车下面有四个圆形的轮胎。车窗生气极了大声地叫道:“变!”轮胎变成了方形的,汽车也不能再行驶了。司机大发雷庭,吼道:“是哪个缺少公德心的家伙把我的汽车轮胎变成了奇怪的方形?快给我变回原来的样子!”车窗见了,赶快给那位司机赔礼道歉,并且把轮胎变回了圆形。

轮胎也做了一个梦。它梦见自己在游乐场里玩耍,玩的好不快活。但是,它看见了一个方形的商店,生气地说:“变!”商店变成了圆形,里面的食物全滚了出来,洒落一地。有一些用玻璃瓶装着的,摔在了地上,破了。店主见了,怒火冲天。他看见轮胎,对它吼着说:“是不是你,把我的商店变成了圆形?害得我要经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轮胎看见了,连滚带爬地跑开了。

篇7:后话题作文的前瞻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伴随着话题作文“三自”而来的, 又恰恰是若干不确定的毛病, 包括立意的似有似无、文体的亦此亦彼、行文的若即若离等。基于此, 话题作文的命题也由毫无任何限定的单一概念型话题, 如:诚信、转折、纪念, 调整为带有一定限制性的短语型话题, 如:心灵的选择、双赢的智慧、生无所息或生有所息, 并进一步调整为更具指向性的关系型话题, 如: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人文素养与发展、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随着语文高考话题作文的出现及调整, 有关应试的研究、技巧、训练也如影相随以至登峰造极。宿构、套作渐变为话题作文难以精确评价的痼疾。譬如:从任意一位先贤或名人的言谈举止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诚信”的力量, 感觉到“心灵的选择”的意义, 感悟出“人文素养与发展”的重要, 进而感慨“生无所息或生有所息”和“双赢的智慧”。难怪有人说:逮住一个人, 写出一篇文;设定一由头, 扯着话题走。

在经历了一个由放到收的过程之后, 话题作文已不声不响地开始淡出。实行分省自主命题以来, 话题作文更是渐行渐远, 特别是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来的这几年, 话题作文已形单影只, 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间, 全国各地分省命制的高考作文题中, 就只有个别省市以话题作文的形式来命题。很明显, 语文高考的“后话题作文”已经到来。但是, 前前后后将近十年的话题作文, 其影响早已超出高考的范围, 不仅高中生直接受其影响, 就连中考乃至小学的作文训练也时有话题作文的影子。尤其是话题作文对学生写作的文风、文品、文思、文脉的负面影响都大有积重难返之势。在毫不贬低话题作文开拓、进取、激活、创新的历史价值的同时, 面对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 我们也应该前瞻性地反思话题作文的贻害, 以利更为准确地认识作文教、学、考的症结所在。

首先是审题立意的泛化。

由于话题作文只要求所写“与话题有关”、“在话题范围之内”, 结果是以简单的是非认定或者宽泛的认知评价来言说话题成了一条捷径和套路。写议论文, 多从正确和错误、应该和不应该、能够和不能够等几方面做表态式的议论, 假如话题本身的大是大非很明确, 一文的立意也就基本框定了, 假如话题较为“中性”, 就可好可坏来个双向立意。如果写记叙文, 则只要所言之人或事属于话题的范畴即可, 哪怕与话题没有必然的联系, 也可给它贴上话题的标签。话题与立意之间若即若离的结果, 使作文的审题立意渐进为一种泛化的预设。

其次是文体意识的淡化。

话题作文对文体的解禁, 一开始就一步到底, 即“文体自定”。既然“自定”, 那也就是说, 不管写成什么样都可以自由地确定这就是一种“体”, 当然也就无所谓统一的规范的标准了。由于无论怎么写都可以算作是“本人自定的文体”, 结果叙非叙、议非议的四不像作文大行其道。待到发现文体的体貌已严重失形, 赶紧将有关文体的要求改为“文体自选”, “选”当然只能立足于已有的规范的文体。可是, “文体自定”所造成的信马由缰已变成了无从驾驭的脱缰之驹了。话题作文淡化文体意识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第三是行文结构的弱化。

立意的泛化、文体的淡化必然使行文结构要么套路化要么随意性。最典型的就是采用“~~是A、是B、是C”或“~~可以A、可以B、可以C”的模式, 其中, ~~为可任意更换的话题, ABC则是预设好的并可以形成关系的诸如精神思想、行为目的、结果影响等等说法。这种提前的预设或说法, 使三段式的评说和议论变成了一种既无的放矢又不明究理的空架子。只强调围绕话题, 上下文用叙取议, 既不关照彼此, 更不注意远近, 段与段说东道西, 既不考虑深浅, 更不分析松紧。“意识流式”的结构泛滥, 思路是一个大问题。

第四是语言表达的异化。

话题的宽泛使语言表达的着力点变得既无需琢磨又难以确定。无需琢磨是指话题本身的属性很“稳”, 难以确定是指话题发散的边缘极“广”。两种情况都使作文在对话题诠释、演绎、阐发时完全可以若即若离。于是, 不伦不类空灵浮泛的议论或抒情大行其道, 具体表现为, 华美的辞藻时不时出现在飘逸的行文之中, 不确定的甚至晦涩的提法、说法置于全文的醒目之处, 貌似富有思想或哲理的排比句凭空而出。但乍看的深刻却不能掩饰从内容到立意的苍白, 甚至说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说, 连作者本人都是云里雾里。

不管是话题作文命题本身所造成, 或者说是为应对话题作文而生成, 上述思维定势、架构模式、呈现方式等, 无一不深刻影响着作文的教学和训练, 并且从高三层层下压到教学的各个年段, 盛行之时, 就连小学生也写起了话题作文。很快, 话题作文成了任何人都可涉足且只要拉扯就能成文的一种随意性极强的表达。“话题是个筐, 什么都可装”带来的是宿构与套作的泛滥, 这又直接威胁着高考作文评价的公平与公正。话题作文的退出势在必然。

现实的情况是, 语文高考的作文命题已经开始转身, 即由话题作文转向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 可语文作文的教与学却仍然在话题作文的影子下踯躅。那种把命题当作话题, 从材料提取话题, 尔后一切皆按原先话题作文的模板加以复制的作文随处可见。譬如要求以“绿色生活”为题作文, 类似于“绿色生活, 要有理想来指引;绿色生活, 要用精神来支撑;绿色生活, 要靠知识来实现”的泛化式议论就铺天盖地而来。给材料作文, 就从材料的某一方面推出一个说法, 再以该说法为话题作文。不难看出, 背离命题和跳脱材料的作文很多时候都是话题作文的习惯性动作在作怪。

以伪深刻来掩饰真苍白, 用空论道来替代实见解, 这已成为当下高考作文虚空的通病。病之根乃应试的急功近利, 病之源则是冲着作文考试的等级标准揣摩得分之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种影响至今难以消弥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就是授技法讲对策的作文教学和训练, 曾在话题作文的考试中颇见成效。如此的作文教学和训练, 败坏的显然已非写作本身, 其对学生文风、文品的误导都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品质的形成。结果是, 题目稍为“玄虚”一点, “大而空”的作文就滥;题目一旦指向或贴近生活, “小而假”的作文就多。

上一篇:野餐作文300字下一篇:高考单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