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及赏析

2024-05-08

散文及赏析(精选9篇)

篇1:散文及赏析

朱自清散文赏析及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 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7.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②过圭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上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麦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意对即可)

2.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而自己虚度时日,内心感到不安。(意对即可)

3.第①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表现得具体可感。

第②句运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意对即可)

4.①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②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③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5.(示例)①时间在学生笔墨的流淌中,绘出了美丽的画卷。

②时间在冰山悄悄的融化中,汇成了浩瀚的江海。(主观题不设置统一答案)

篇2:散文及赏析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

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

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

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 “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

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

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我认为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作者以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不仅交代了梅雨潭的绿的成 因,还衬托梅雨瀑的美,又以梅雨瀑的美作陪衬,以显出 “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 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这平铺着的,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涟漪 静态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微波荡漾 动态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 波光软嫩 亮度质地 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 清澈 纯净 色彩 你却看不透她!

篇3:散文及赏析

“水流心不竟, 云在意俱迟。”杜甫向我们昭示:文人见山不是山, 文人望水不是水, 文人观物有自己的性情眼光。清代李渔也说:“山水者, 天地之才情也。” (《笠翁文·梁治湄明府西湖垂钓图赞》) 。在古代作家的心目中, 山水风物与人格气质可以相互沟通, 大自然以其风韵感染人, 人反过来可将其精神化, 从而形成一种“形而上”的人文山水自然风景。《文心雕龙·物色篇》将这一互动过程说得很形象:“山沓水匝, 树杂云合。目既往还, 心亦吐纳。春日迟迟, 秋风飒飒。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于是, 在文人足历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海、秀美的原野、翻卷的风云, 乃至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之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散文便问世流传, 成为了人类的精神营养。我们中学语文课本所编选的古代游记散文, 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内涵十分丰富。如果学生能真正跨越年代的隔膜, 细细品味, 不但可以从优美的语意表达中得到真淳的审美愉悦, 还能以文中那些天放广阔、自由无恃的神韵, 内涵深刻的人格精神, 感召学生的心灵, 使其性情升格于现代生活的压抑, 在回归天野的语意文字中获得超越, 从而也真正享受语文的润育。

本文简述的古代山水散文中饱蕴的儒家人格风范, 就是当代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精神食粮。

一、儒家融合自然, 天人合一的心境

儒家心境, 诚心守仁。仁者静, 仁者爱人, 仁者爱山, 仁者善待万物。这既是一种恬静宽和的心态, 又是一种敬重万物的眼光。敬则精神整肃, 生意盎然。见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万水千山仁爱行, 野花啼鸟亦欣然。

走进《与朱元思书》, 吴均在“风烟俱静, 天山共色”的富春江上“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意态悠然乐和, 万物仁心静观, 望秋云神飞扬, 临春风思浩荡。眼前的山水鸟兽在这种心态的吴均眼中已是鲜活起来, 山有“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的雄奇, 水有“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的清澈, 声音有“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不绝”的优美。山水灵气应和善意胸怀, 赏心悦目, 性灵升腾, 后来竟“窥谷忘返”, 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他从而也更深切地领悟了富春江。

走进《记承天寺夜游》, 我们便感受到色浅蕴浓、清淡含远的文字意韵, “庭中如积水空明, 水是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们也感受到作者优游不迫, 深微澄清的内在心境。文章结尾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直接标示出:赏美需要相应的心境!作者此时什么心境?经过谄害、贬谪, 他对生活已忧乐释然。“歌笑杂悲叹, 顷臾便堪笑, 风雨万事散。” (苏轼诗) 。江山风月本无主, 自古闲人常居之, “静则清明” (管子语) , 内感外应, 悠然融合。他从形而上的层面感悟到寺庙月下里荡漾着的性灵。

又走进《前赤壁赋》, 苏轼贬落黄州, 赤壁泛舟, 放眼渺渺苍穹, 水光接天, 清风明月, 尽情与客人“共适”。他们“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灵魂融入了赤壁万顷水月, 作者内心浸润着月下的水天逍遥。

走进《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他在寻找着大自然的灵胜, 寻找着心灵的寄托。当他爬上“不与培楼为类”的西山顶后, 极目四望, 悠悠大地, 人到山顶我为峰, 众山皆小, 万物邈远, 大地静穆……“内心突然不同凡响起来:“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形体超越凡胎, 精神超越人间,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达到了天人合一, 他从而享受了高山颠峰。

这, 便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儒学追求的至高心境。此时山水以其灵姿进入人心, 人心寄托于自然的神韵, 两两相化, 相融, 相忘……与万物和谐, 与万物相通, 世间高远的见识, 伟大的思想, 往往产生于此。如果我们的学生常怀这种与外物相悦相融之心, 静观万物, 那望山还只是土石吗?见树还只是枝叶吗?读书还只是黑字吗?内心进入其间, 相融相化, 也许“伟大”便常常产生。

二、儒士安贫乐道, 独善其身的情怀

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 谁来铁肩担道义?士!“学以居位曰士”,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原型。士, 腹有诗书气自华, 浩然正气的君子。他们在人生的高潮与低谷中都坚定地“独善其身”, 坚定地张扬自己“重仁、重义、重礼”的独立人格。

走进《陋室铭》, 刘禹锡得罪了权贵, 被贬至安徽和州作一名小小的通判, 人生挫折之大, 心头打击之大, 不堪细说。但他没有颓废, 没有妥协, 自我要求的儒学精神又从另一面大大地凸显出来。他在小小陋室里“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 阅金经”, 专心从事自身的精神文化修养。“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反而得到了身心的超脱与宁静。他还拿“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来自励, 坚实地操行着儒家人生的完善。“贫而无怨, 难;富而无骄, 易” (《论语·宪问》) 。宦海沉波, 刘禹锡安居陋室, 融入诗礼琴经, 其乐也融融。

走进《五柳先生》, 晋代陶渊明的精神要求也不低, 一旦他认定官场无益于他的心性之后, 毅然辞官回乡。在五柳树下的宅里“闲静少言”,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已志, ”精神沉浸于文化修养中。另一面又以酒助兴, 在酒中飘然似仙。面对家里,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他“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依然意态乐和“晏如也”。君子因穷吗?安贫乐道也!这正是:无其位, 有其德, 君子安之。他安适贫困, 精神融入诗酒, 其情悠悠。

走进《爱莲说》,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作为康郡太守, 饱受宦海混沌的重围, 但他坚守儒学节操, 独善其身, 以莲花自喻:“出於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好个花中君子, 高洁特立;好个人世儒生, 高风亮节。作者浊世独行, 融入莲花, 其行昭昭。

这, 便是儒士们安贫乐道, 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面对今天的滚滚红尘和名利诱惑, 士风, 仍是世风之根本。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固守知识本位, 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以美善华夏国风为担当, 则“士皆知有耻, 而国永无耻矣。”

三、儒士积极入仕, 兼善天下的胸襟

儒士追求, 内圣外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们“满腹装经史哲论, 一张口家国天下”。以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从杜甫“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从白居易“百姓多寒无可救, 一身独暖亦何情”都可以看出, 国家的治与乱, 政教的兴与衰, 这些儒士们忧患在心。匡救时弊, 政通人和, 乃是他们积极的人生追求。

走进《醉翁亭记》, 欧阳修被贬到滁州, 虽然自己的人生曲折很大, 但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滁州百姓的父母官, 努力做到“爱人”亲民, 施仁德于天下, 让百姓富足, 让百姓快乐。“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滁州百姓游山的康乐, 也正是欧阳修热心观赏的风景。“临溪而渔”, “山肴野蔌”, “太守宴也”。他和百姓一道, 同走入山野, 同吃于山野。“宴酣之乐, 射者中, 奕者胜, 觥筹交错”, “众宾欢也”。而“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眼前政治清明, 民风淳厚的场景, 正应和了作者的经世追求, 他志得意满, 怎能不陶醉呢?

走进《岳阳楼记》, 一生宦海, 几许沉浮的范仲淹, 饱尝了人生的高峰低谷, 但他一生始终实践着儒家的“君子应不乐寿, 不哀天, 不荣通, 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 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努力通过“止于至善”的仁德、圣德境界来实现自己“忧患天下, 兼济天下”的儒学胸怀。他们认为仁者在岳阳楼上看到“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满目萧然”的洞庭景象时, 不应“感极而悲”;同时看到“春和景明”、“一碧万顷”、“皓月千里”的洞庭景象时, 也不应“其喜洋洋”。他倡导君子应“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应“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孟子“忧以天下, 乐以天下”的入仕口号。范仲淹时代, 国家内忧外患, 百姓积弱积贫, 经世立业的儒学者, 他怎能不忧呢?

这, 便是儒家入仕济民, 兼善天下的胸襟。如果我们的学生也积极继承这种人生的政治情结, 何愁他们不关心社会, 不关注现实?何愁他们会患“自私冷漠”之病?且经天, 需要经天之才;纬地, 需要纬经之能。理想越高, 动力越强, 学习的热情更足!

此外, 《石钟山记》中的儒学“格物致知”思想, 《游褒禅山记》中的“明志”意识, 《桃花源记》中的儒家人伦关系, 《满井游记》中的“天人四时感应”, 《醉翁亭记》中的“和为贵”等等, 都是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 一一察之, 汲而取之, 都是很必要的。

云山苍苍, 云水茫茫, 儒家之风, 山高水长。两千年来, 中国每一次民族精神的大统一、大凝聚, 无不源于儒家文化一次又一次的重光。“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相信, 对儒家文化了解得越多, 理解得越深, 愈能使传统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获得新的生命, 学生的精神底蕴也越厚实。

篇4:散文阅读赏析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散文撷取了生活中让人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温暖”的几件事来叙写,无论是雪天里抱起滑倒在马路中孩子的中年女人,还是雪地里帮助拖车的乡亲们,事情虽小,但以小见大,在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热情赞美了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在结构上,作品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文中的“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作者恰到好处地将看似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文中有近十处描写雪景的句子,作者灵活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抓住雪花的特征来写,被感动的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地抒发了感怀,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譬如“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一句,用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进行对比,有力地烘托了中年女人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的品质。文末“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一句,深情地赞美了雪花,进一步抒发对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阳湖名城51幢乙单元1201室

篇5:散文及赏析

一、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了最后一喻。这一喻有什么不妥呢?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但在这里不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篇6:散文及赏析

一、基础巩固

1.字音辨识

渌水()殷岩泉()訇然()...

鸾鸟()澹澹()忽已暝()...

石扉()青冥()觉时()...

魂悸()长嗟()剡溪()...

东南坼()垆边()层巅()...

2.词语理解

(1)烟涛微茫信难求_________________.

(2)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 ...

(3)势拔五岳掩赤城_________________.

(4)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 .

(5)渌水荡漾清猿啼_________________.

(6)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 .

(7)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

(8)栗深林兮惊层巅_________________ ..

(9)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

(10)游人只合江南老_________________ ..

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水澹澹兮生烟。

(2)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3)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

(4)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

二、阅读鉴赏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 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①。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②。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③。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①明星:华山仙女。②卫叔卿:仙人。③胡兵:指安禄山的军队。

(1)从表现手法看,这首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何相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抒情主人公的角度看,这首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比较,说说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lùyǐnhōng/luándànmíng/fēimínɡjuã/jì

jiēShàn/châlúdiān

2.答案:(1)实在(2)遮住天空(3)超出(4)依据(5)清澈(6)天黑、夜晚(7)这里用作动词,震响(8)使……战栗,使……震惊(9)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10)只应

3.答案:(1)云青青兮欲雨(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乾坤日夜浮(4)月涌大

江流(5)春水碧于天

4.答案:(1)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2)《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鄙视黑暗的现实世界、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塑造了一个与官场决裂、清高出世的诗人形象。而《古风(其十九)》则表现了诗人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思想,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了自己因愤世嫉俗而对超越现实的仙境的追求。这种逃避现实的思想实质上是源于对现实的关怀,所以在这首诗中当他目睹安史之乱生灵涂炭时,又从遗世独立的幻想中回到了严酷的现实,表现出对叛军的切齿痛恨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可以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诗人对远离现实的“仙境”的向往,而《古风(其十九)》则是向现实的回归。

5.(1)【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理解诗歌中的感情,必须对诗歌的意境有个正确的把握。厉鹗既是狭义浙派的奠基人,又是广义浙派中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诗,所写不仅仅是风景画,而是对山光水色的欣赏,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人有所思,值得回味。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像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根据以上体会,便能很好地组织答案。

答案: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可)

(2)【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要明确常用的几种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其次,仔细观察题目中所限定的两句诗,将这两句诗细化到每一个词语和字。最后,在答题的步骤上应该注意,不能只是简单地说

出用了什么手法和技巧,还要结合用这种手法和技巧所达到的效果。

答案: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篇7:《起点之美》散文赏析

到现场观看赛跑,多数人总愿选择离终点最近的位置,我却偏爱在起跑线附近观看。运动员在起点上的美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当运动员们在起点脱下外面的罩衣,露出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先略事活动臂膊腿脚腰肢,再渐渐弹跳着、抖擞着,准备进入比赛,那神情,那体态,那气氛,就已非常之优雅;等到运动员们在起跑线上找准自己的道位,在裁判员一声威严而悠长的预备——声中,各自凝聚起他们灵魂的注意力拼搏进取,并透过他们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筋腱显现出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那他们简直就是一列力与美的活雕像。家里有了录相机后,我常把这样的场面录下来,并用慢放、定格的方法细细品味起点之美。我看清了在比赛现场往往看不清楚的运动员们的面部表情。那起点上的表情实在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倘若说恋人的表情是人类延续不灭的象征,那么,起点上的表情便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人生的终极点只有一个,然而起点却有许多。运动场上的`起点是明显的,生活中的起点往往较为隐蔽。一个想向文坛进军的青年在深夜灯下铺开了稿纸,用手中笔郑重地写下了第一行字;一个刚到单位报到的大学毕业生,头一回走进办公室,他尽量大大方方地望着大家,大家都好奇而友善地望着他;一个才把趸来的川橘铺排在货位上的个体户,用戴着厚厚的棉手套的双手捂捂冻得发红的耳朵,嗡声嗡气地发出他的头一声吆喝:大橘子保甜咧——;一位才任命的局长,不大习惯地坐在来接他开会的轿车里,想同司机说句亲热的话却不知该拣哪一句说;一个非常走红的大明星,倚在沙发上读别人新送来的剧本,刚刚开始觉得里头的那个女主角有点嚼头;一个明天要应考的中学生,把捧着的课本贴在胸前,在忍痛关闭了的电视机前点着下巴背诵单词

预备——生命之神在行使裁判员的职责,向人们发出悠长的指令。

凡凝神谛听他的指令并尽全力准备投入的人,都是美的。

尽管在终点处会出现绝不平衡的场面,文学青年的稿子也许会被退回;走向生活的大学生也许会碰到许多的钉子;卖橘子的个体户这一回也许不能大赚;新上任的局长也许不久便调离;大明星的下一部戏也许会砸锅;中学生第二天应考时也许会失常;谁也保不齐在那等待着我们的终点上不会落伍、失败甚至被淘汰掉。

然而,对于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更弥足珍贵。一时的终点上的失美,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可怕的是寻找不到新的起跑线,失去了在预备声中大大振作起来的力与美。

篇8:散文及赏析

一、描写细腻, 化抽象为具体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 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它是平凡的、短暂的, 是不可捉摸的。但是季先生通过细致地观察, 抓住这一特定时分的典型景物进行细致传神的描摹, 反复运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在黄昏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来表现黄昏这一时间概念。文中以“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 树梢上涂上一层金黄色, 一群群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为黄昏的主底色, 摇曳多姿地描绘出黄昏的美。

季先生笔下的黄昏是什么呢?“像一阵灰蒙蒙的雾;像一片扩散的云影;像下了大雪的中夜;是夕阳的余晖从树叶的稀落处, 透过了架在树枝上的蜘蛛网, 漏了进来, 一条条的灿烂的金光, 照耀得全林子里都发着棕红色, 合了草底下毒蛇吐出来的毒气, 幻成五彩绚烂的彩雾……”除了色彩的描绘, 还有质感上的把握:“黄昏是朦胧的, 像一个春宵似的梦;黄昏是短暂的, 不知什么时候漫上来, 在他们心头一掠, 又不知什么时候走了;黄昏像一首诗, 一支歌, 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 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得说不出来的东西……”

如果说黄昏是短暂的, 是不可捉摸的, 那么季先生成功地拓展了这一特定时分的时空概念, 极大地丰富了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魅力。季先生不仅写了家乡的黄昏, 还想象了大平原、大森林、小溪、小村、沙漠、非洲的黄昏;不仅写了夏天的黄昏, 还写了冬天的黄昏。黄昏在季先生笔下虽然短暂却不单薄, 虽然朦胧却很厚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黄昏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景象。文章化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 具有强烈的视听效果。

二、深厚的学养

时间是什么?这是哲学家至今也没有说清楚的命题。但是季先生却通过一系列的追问, 寻找黄昏的来龙去脉。发挥自己渊博的知识, 通过想象天真地探寻黄昏的来历。虽是一厢情愿, 却也合情合理、情趣盎然。否定黄昏从西方来———西方正亮着红霞;否定黄昏从南方来———南方只充满了光和热;没有探讨是否从东方来———因为那是白天的开始;所以用排除法———只能是从北方来。因为北方通过想象而得的景象最后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北冰洋蜕化而来, 蜕化出来然后又扩散开去, 漫过了大平原、大森林……来到我们的国土里。然后又走到南方去, 漫过南墙, 漫过南边的那座小山, 漫过美丽的南国, 一直到辽旷的非洲。最后又不知所终地揣测:“随了淡白的稀疏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空、爬上了天河……压在蝙蝠的翅膀上钻进了屋檐。”季先生避开直白, 通过描绘黑夜降临时人们司空见惯的典型景象, 形象有趣地告诉读者, 黄昏从白天来又走进了黑夜里。季先生学贯中西, 写此文时为1934年, 即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 也是中国内忧外患交织的年代。是年夏天, 正为毕业找工作发愁的季先生接到了济南省立高中校长宋远吾先生的邀请, 回母校担任国文教师, 月薪一百六十元, 多出大学助教的一倍。大概因为季先生发表过一些文章, 虽出身德语专业竟被认为文学家。可见, 清华园扎实的学术基础是季先生散文表达的前提。

三、富于旋律感的音乐美

季先生在早年的习作中就自发地追求文章的节奏美。在济南上高中时, 他曾写过一篇回故乡奔丧纪念父亲的文章, 深得时任国文老师董秋芳的赏识。董老师在作文本每页上面空白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 又一处节奏。”季先生后来回忆说:“这正中我的下怀, 我写文章, 好坏姑且不论, 我是非常重视节奏的, 我这个个人心中的爱好, 不意董老师一语点破, 夸大一点说, 我简直感激涕零了。”季先生讲过, 写散文要有节奏感, 有韵律感, 似谱乐曲, 回环往复。《黄昏》很好地体现了先生的这一美学追求。“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 树梢上涂上一层金黄色, 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这一黄昏时分典型的景物成为全文的主旋律, 不仅使首尾呼应, 而且中间还出现两次。文中还有其他描写, 但也都是主旋律的多次变调变式。文中还有一个副旋律———“这黄昏, 像一个春宵似的梦, 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在文中也反复出现了四次, 共同奏出一曲《黄昏曲》。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感、韵律感, 增强了黄昏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魅力。读罢全文, 主旋律还在耳边萦回, 使人看到一幅印象派大师的油画, 还听到一曲优美的音乐。后来季先生的另一篇佳作《富春江上》也遵循这一审美追求。“青螺数点, 微痕一抹, 出没于烟雨迷蒙中。”这一句对富春江的绝妙描写作为全篇的主旋律, 和《黄昏》堪称姊妹篇, 达到了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四、积极的情怀

季先生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学成于清华, 他身上既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深受清华风气的影响。清新、活泼、民主、向上的清华生活是季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促成了他旷达、乐观、高雅、淡泊、热爱美好事物的性格。在《黄昏》中, 先生反复赞美黄昏, 怀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 观察黄昏、描摹黄昏、赞美黄昏, 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匆匆时光的珍惜, 不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更给人以哲理的启迪。被人们关在门外的就只是黄昏吗?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先生启迪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留意身边的生活, 进而热爱生活、欣赏生活, 赞美真善美。

五、平易亲和的语言

季先生虽是大学者, 但文如其人, 文字冲淡平和、行文自然。季先生的散文全部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语气舒缓而平静, 字里行间又无不渗透着浓浓的情思。我们从季先生的文字里, 看到的是先生从容、平和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情、热爱家乡的情怀。季先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黄昏、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黄昏, 貌似信马由缰, 实则匠心独运, 意趣所至, 挥洒自如。

黄昏是美的, 比黄昏更美的是季先生笔下的文字和胸中的情怀!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篇9:散文阅读赏析

葛 闪

本地一文友打来电话,说他老家的一个故人明天要来作客,叫我到时过去作陪。

次日上午,我就精心将自己打扮了一番——穿上西装,打好领带,把头发理得一丝不乱,皮鞋擦得是能照出人影儿。和文友同处小城,且住地也距离不远,本可不必如此正统,但是人家有故人上门,我可不能在着装上有失仪态,让人落了笑话。

早早到了朋友家里,他的故人还没来,和我简单聊了之后,他便开始忙碌了起来——朋友说,就在家里炒几个小菜,既经济实惠,又显得亲切温馨,远远比下馆子要好。

朋友在厨房间里叮叮当当地忙活了起来,而我则在客厅里看着电视。无意之间,我瞥到客厅的地板上显得有点脏污,似乎已有数日没有打扫,便准备拿起拖把好好打理一番。正好,朋友从厨房出来,连忙阻止了我,说不用打扫,这样就挺好的。

我微微一愕:老家的故友前来,把地拖得干干净净岂不更好吗?既能窗明几净,又是对故友的尊重,也不至于失礼。

朋友微微一笑,告诉我说,他的这个老家的朋友,一直久居于乡下,且这几年来生活一直很窘迫,混得很不如人意。就连县城,都很少来过。而朋友的家,他更是第一次踏足。所以朋友觉得,还是不打扫了,就这样迎接他的到来。

我被朋友给说懵了——这是否打扫地面,与迎接故友前来难道还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朋友看出我心中的疑惑,便解释道:“来自农村的他,生活一向拮据,到我们城里来,难免会感到手足无措,拘谨不安。我若把地拖得明亮亮的,房间整理得过于整齐,他反而更加拘束,说话聊天,都会很放不开。”

我顿时明白了朋友的用心良苦。

(摘自《彭城周末》2013年11月29日)

赏析:

关于呵护别人的尊严,关于维系自己内心的善良,不在于做多少轰轰烈烈的事。其实生活中,真正的善良和尊严,在于每一个细微处都能替别人小心翼翼地设想到、考虑到。

上一篇:幼儿园听课制度下一篇:服务与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