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2024-05-02

《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6篇)

篇1:《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用5以内的组成玩“造房子”的游戏,感知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关心周围建造的房屋,体会城市面貌的变化。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积木4块、长方形积木若干、房子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照片

1、说说幼儿园附近有哪些新的建筑,介绍它们不同的功用。

2、谈谈自己家的房屋什么样?几层楼?

3、小结:不同的房屋有不同的功用。

二、玩“造房子”游戏

1、教师介绍玩法:三角形为屋顶,长方形为墙,两块长方形的墙和起来是屋顶上的数字。

2、介绍规则:

1)按照屋顶上的`数字寻找可以组合的积木

2)每次组合的方法不能重复。

3)如果重复、错误需拆掉重建。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

三、观察房屋的变化,并讨论

1、看看搭好的房屋有什么变化?

2、讨论数字越大房屋就会越高的理由。

3、思考:现在要造一幢5层楼的房屋,要找数字几的屋顶?

篇2:《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

目前,江阴的新房子正一幢幢拔地而起,许多孩子家里都搬了漂亮的新家。那我们身边的这些房子究竟是怎样造出来的呢?参观过建筑工地后,孩子们感触很深。他们亲眼看到了工人在挖泥、搅拌水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造房子的情形,对房子的建造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经常模仿建筑工人的动作和建筑工地上的声响,自己玩起了造房子的游戏。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游戏情节,特地制作了相匹配的音乐,和孩子共同生成了这个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表现造房子的情节。

2、能大胆想象造房子的各种动作和房顶的造型,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幼儿参观过建筑工地,对房子的`建造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回忆造房子的过程

提问:小朋友,我们参观过建筑工地,那你们知道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2、听音乐感受旋律、节奏,并创编造房子的动作。

提问:在这段造房子的音乐中,你听见了那些声音,好象看见建筑工人在干什么?(幼儿边说边创编挖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动作)

3、听音乐完整动作,并创编房顶造型。

提问:刚才你造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你还想造怎样的房子呢?(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4、合作表演造房子。

(1)、师生合作表演造房子。

(2)、幼儿分组合作表演造房子。

篇3:赛博思: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成立于1995年的北京赛博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旨在转变传统建筑设计观念, 打造新型工业化建筑的探索之旅。

上个世纪末, 饱受全球气候变暖之苦的人们已经有了节能环保意识的觉醒, 并将能源、生态与人口、和平相提并论, 确定为二十一世纪全球面临的“四大课题”。与此同时, 赛博思敏锐意识到在建筑业大国——中国推行建筑工业化已迫在眉睫。

1998年, 公司在完成评估自身开发能力和充分的项目资金准备后, 毅然决然地启动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开发。

让赛博思始料未及的是, 这一开发整整耗去了十年, 项目启动初期, 团队仅有十几号人。后来随着钢结构住宅荷级系统开发建设的渐次推进和不断完善, 项目团队逐步壮大, 发展到如今的近百人。

由于该项目研发起点高、难度大、辛苦工作两三年仍没头绪, 收效甚微。团队中的一些人深感前途未卜, 便陆续退出另投他处, 项目第一负责人、公司董事长蔡玉春不为所动, 对项目前景依然信心满满, 并誓言哪怕最后剩下他一个人也要干到底, 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 大多数人留了下来, 怀揣着“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个梦想一直坚持到现在。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以周期开发长, 技术难点多而被称为建筑业“王冠上的钻石”, 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敢为人先的赛博思人一面孜孜不倦自主创新, 一面瞄准国际先进标准, 采用产学研之相结合的方法, 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化建筑体系的经验, 经过大量研究实验和工程实践, 终于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建筑体系—SBS-MCF低层装配式建筑体系和SBS-CFT多高层装配建筑体系, 并于2012年底获得了中国钢结构协会和云南省两个科技一等奖。这一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工业化所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既实现了从传统建筑设计转向现代建筑产品设计, 实现建筑像其他工业品一样标准化、大规模生产, 并流通向全球市场。

大规模生产SBS-MCF体系和SBS-CFT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建筑芯”, 它首次实现软硬件国产一体化, 具有抗震性能好、高负载、高质量、长寿命的优点。专家们一致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的成功开发, 扭转了建筑工业化产品技术长期落后于国外的局面, 后期将大批量应用于住宅、学校、专业建筑中, 有助于提升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

近几年来, 赛博思获得包括国家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武汉市十大科研专项在内的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取得了近20项国家专利, 向中国建筑业交出了一份完满的答卷。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赛博思人的这一梦想如今正伴随着其研发成果的实际运用而一步步变成可触可摸的活生生的现实。

2001年, 赛博思完成北京市基础总队职工住宅设计与施工, 6层高、1.1万平米建筑全部采用钢框剪结构, 为北京地区首创, 被列入国家住建部科技项目计划, 并一举通过验收, 2002年至2003年, 完成北京市经济开发区“青年公寓”小区的设计及项目管理, 总面积11万平米, 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钢结构居住建筑。

2002年, 赛博思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研发生产基地被国家住建部批准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

2006年, 完成了武汉赛博园6万平米钢结构小高层经济适用房设计与工程总包。

2008年, 完成了武汉市“紫润明园”15万平米钢结构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和总包施工建设。

2008年, 公司与宝钢集团共同研发的钢结构新技术开发系列项目, 其中“外套管式新型梁柱节点”和“开缝钢板剪力墙”技术, 通过国家住建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9年, 公司与控股子公司——武汉长丰赛博思钢结构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项目, 被列入武汉市政府“十一五”计划的十大科技专项。同年, 公司完成20万平米的武汉“黄金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工建设。

2010年, 赛博思挥师云南等地, 让自己的梦想不断延伸……

篇4:造房子(大班)

在大班初期,当物品的数量增多或呈无规则排列时,幼儿就可能会出现漏数、跳数、重复数等现象。因此,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快速地运用默数、目测、接着数、按群数数等方法,是大班幼儿需要学习的数学核心经验之一。为此,我们利用幼儿园现成的建构类玩具“磁力棒”设计了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根据图纸有目的地取材料并在磁性板上搭建房子来帮助幼儿获得上述数学核心经验。本活动使用磁性材料,便于幼儿拼接调整,将数、形加以自然结合,在特定的空间关系中识别物体数量,以综合运用这些数学经验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本活动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是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了解活动材料及玩法。第二环节是引导幼儿通过两次搭建,逐步从无目的地取材搭建提升到有目的地运用数学经验按需取材搭建(即一次所取的材料不多不少),以促进幼儿表征、交流、关联、推理与证明、问题解决等“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第三环节是引发幼儿继续建构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们反复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自己的数数方法,借以了解幼儿所使用的数数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用提问和总结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数数方法,如先数屋顶再数房间,从上数到下,从左边数到右边,等等,促使幼儿不断反思,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目标:

1.学习看图纸按需取材料搭建房子,提高有目的建构的意识。

2.正确点数20以内物品,继续积累不漏数、不跳数、不重复数等数数经验。

准备:

1.教师用的大设计图纸4张(如图1~4),大磁性板一块。

2.幼儿用的装订起来的小设计图纸两张,内容与教师所使用的前两张大设计图纸一样,大小大约是教师所使用的大设计图纸的四分之一。

3.磁力棒(在本活动中称“棍子”)300根以上,磁力球(在本活动中称“钉子”)150个以上。将这两种材料分类摆放在两张桌子上,以免幼儿取放材料时拥挤。

4.幼儿人手一份小磁性板、小箩筐、小地毯。

5.建议分组活动,每组以15人为宜。

过程:

一、认识造“房子”的材料

1.引出活动:建筑工人很了不起,他们能根据设计图纸造房子。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建筑工人,根据设计图纸造一模一样的“房子”。

2.出示大设计图纸和造房子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设计图纸和造房子所需要的“棍子”和“钉子”(教师边说边演示),待会请你们根据设计图纸取材料造房子。

(说明:教师介绍材料的目的,一是让幼儿了解搭建的要求,二是让幼儿了解材料的名称,为后续的交流作铺垫。)

二、按要求造房子

1.幼儿第一次造房子

(1)出示第一张图纸(如图1),贴在大磁性板上,提出搭建要求。

提问:你们仔细看看,这座房子是怎样的?(有一个三角形的屋顶、一个正方形的房间。)

提出要求:请每个建筑工人将自己手上的和老师这张房子造型一样的图纸放到面前,拿上自己的小箩筐去取“棍子”和“钉子”,然后坐到小地毯上按照图纸造一幢一模一样的房子。取材料时不要拥挤,要轻拿轻放,不要将材料洒落在地。

(2)幼儿坐到小地毯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说明:教师让幼儿坐在小地毯上操作,是为了避免建构活动中“钉子”不小心滑落发出声响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幼儿搭建房子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能否根据图纸造房子。如果发现个别幼儿搭建房子有困难,可提示他模仿同伴搭建的方法,或提供与材料大小一致的图纸,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搭建,以降低任务难度。如果幼儿还有困难,教师可与其一起完成搭建任务。)

(3)组织幼儿分享交流。

提问:请问建筑工人,造这幢房子需要几根“棍子”、几颗“钉子”?(幼儿一个一个地讲述自己所用“棍子”和“钉子”的数量。)

追问:造同样一幢房子,为什么用的“棍子”和“钉子”会不一样多呢?

(说明:在分享交流活动中,教师之所以要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说,一是为了培养幼儿完整表述的能力,二是有利于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并判断自己的结果与同伴是否相同。如果幼儿说出的结果与同伴不一样,教师可让幼儿当场验证,比如有幼儿数数的结果是“6根棍子5颗钉子”,有幼儿则是“5根棍子5颗钉子”,对此,教师并不急于评判,而是先让数数结果有误的幼儿验证,再让数数结果正确的幼儿验证,以引发幼幼互动,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小结:原来,数清楚“棍子”和“钉子”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上往下数、从下往上数、先数左右两边再数中间……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数数的结果肯定是一样的。

(4)引导幼儿现场验证。

提问:第一幢房子真的用了“6根棍子5颗钉子”吗?我们一起来边数边取下棍子(钉子)。

(说明:在该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边数边取棍子〈钉子〉,既再次验证了之前的结果,又自然地将“棍子”和“钉子”等搭建材料收回,一举两得。)

2.幼儿第二次造房子

(1)引导幼儿回顾、讨论、总结第一次操作情况。

提问:刚才在造房子时,有的建筑工人因为取的材料不够用,所以要来来回回跑好几次取材料,浪費时间!也有的建筑工人一下子取了很多材料,房子是造好了,但材料剩了好多,浪费材料!你们想一想,能不能只取一次材料就把房子造好,而且材料不多不少正好呢?怎么做呢?(预估幼儿想出来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数清图纸上需要几根“棍子”、几颗“钉子”,记在脑子里,再去取相应材料;一种是边看图纸边取材料。)

(2)出示第二张图纸(如图2),提出搭建要求。

提问:这幢房子需要几根“棍子”、几颗“钉子”?

提出要求:每个建筑工人只能搬运一次材料,然后按照图纸要求在磁性板上造房子,材料要不多不少,正好。

nlc202309090538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说明:幼儿取材料后,教师可及时用遮布将材料筐罩住,以免幼儿重复拿取材料,从而影响幼儿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该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取材料的方法、造房子的情况以及材料是否正好。)

(4)组织幼儿分享交流。

提问:房子造好了吗?材料不多不少正好吗?

(说明:在该环节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情况加以引导。如,当幼儿出现搭建成功但材料有剩余的情况时,教师可追问:“多取了什么材料?哪一根〈颗〉重复数了?”当幼儿出现搭建未成功、材料不够的情况时,教师可追问:缺少了什么材料?漏数了哪一根〈颗〉?)

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取材料的?你觉得哪一种办法更快更好呢?(幼儿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从上往下数〈先数三角形的屋顶,再数正方形的房间〉。②从左往右数〈先数红房子,再数黄房子〉。③记住第一次造房子时红房子所用“棍子”和“钉子”的数量,接着往下数现在的黄房子所需要的数量。)

提问:造这幢房子究竟应该取几根“棍子”、几颗“钉子”呢?

小结:要想把房子造成功,取材料时一定要仔细数,不能漏数、跳数、重复数。

(说明:在该环节中,教师一方面要观察和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数数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先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是怎么数的,再分别对幼儿采用的数数方法加以总结。如果数数结果有争议,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当场验证,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漏数、跳数和重复数,特别要引导幼儿关注图形“公用边”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晨晨数出的结果是12根棍子,红红数出的结果是11根棍子,两人的结果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哪一根棍子重复数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有意识地在图纸中使用红、黄两种颜色〈也可用其他颜色〉的“棍子”,既有助于幼儿根据颜色分类数数,也便于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数的组成、运算”等方式检验自己数数的结果是否正确,比如,红房子用了几根棍子,黄房子用了几根棍子,合起来共需要取几根。)

三、继续引发幼儿看图纸造房子的兴趣

提问:这里还有其他图纸(出示图3),想一想,造这幢房子需要几根“棍子”、几颗“钉子”?

提问:(出示图4)造平面房子时使用的数材料的办法可以用到造立体房子上去吗?

(说明:该环节要根据第二环节幼儿的完成情况灵活把握,如果第二环节中幼儿的搭建和数数比較顺利,那么教师可引导幼儿对第三张图纸〈如图3〉所用的材料进行数数。如果第二环节中显示幼儿存在较大困难,那么教师出示图3、图4的目的是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可将活动延伸到区角中,以利于幼儿积累相关数数经验。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时机再组织集体教学活动。)

篇5:大班越造越好的房子教案

1、感知我们的房子越造越好,感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电脑演示文稿制作(内有房子的发展史、现代的家居房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由前次参观建筑活动引出欣赏文稿中的各种居住建筑。

2、观察比较:

(1)逐一观看山洞房、茅草房、无门窗的砖房、有门窗无水管设施的房子。有了自来水的房子、楼房、别墅,引导幼儿观察各间房子的进展,优缺点,教师根据及时帮助用语言提升经验,如:“房子越来越高了”等。

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引导下比较性地对各种房子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和阐述,在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我也及时地抓住了一些亮点进行提升,如:孩子讲到砖房比茅草房牢时,我就说:“原来房子越来越坚固了”,讲到现在丫头的房子用了琉璃瓦时,我就说:“原来在造房子的材料上也越来越好了,先进了”等等,用语言小结的形式,将房子演变的越来越好的特点给突现了出来,让孩子意识到“越来越好”的这种感觉,也是一种小阶段的经验提升。)

(2)观看房子发展比较图,引导幼儿用“越来越”的句式对房子的变化进行小结。

(3)欣赏一些现代的房子建筑,体会我们现在的房子更好了,生活越来越美了。

(孩子们看着那些很现代的富有美感的民居建筑,不由地发出感叹:“真漂亮!”“真好看”……,我想这就大到了我原来用这个环节的目的,他们体会到了一种美,拓宽了自己的经验和视野)

篇6:《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1、通过给虎爸爸造房子的过程,激发幼儿思维和说话的愿望。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创造力。

3、巩固幼儿对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各种废旧盒、积木、雪花片、水彩笔、彩色纸、老虎玩具。

【活动过程】

一、插入角色

问:这是谁?虎爸爸为什么这样着急的样子?(虎爸爸的孩子找不着了、虎爸爸肚子饿了找不到东西吃……)。原来虎爸爸家的房子被一场暴雨冲倒了,虎爸爸连忙造了一幢圆形的房子,可是圆形的房子会滚动,一滚动门与屋顶颠倒了,它非常着急,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虎爸爸造房子,你想造什么样的房子?

二、为虎爸爸造房子

1、小朋友讨论,互相商量:造什么样的房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小朋友讨论的很热烈,讲了许多形状的房子)

2、为虎爸爸设计房子幼儿分组,自选材料,(纸盒、积木、雪花片、水彩笔等材料(转载自

3、房子造好了,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设计的房子。

(小朋友造了各种形状的房子:三角形的、椭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楼房等)。请虎爸爸挑选房子,虎爸爸看了小朋友为它设计的房子非常高兴,感谢小朋友。接着虎爸爸挑选了一幢正方形的房子。你们说说虎爸爸为什么要挑选正方形的房子?(因为正方形的房子大、不会滚)对,正方形的房子又大又稳,小朋友懂得了要按动物的特征来设计房子。

三、这时来了许多小动物(小狗、长颈鹿、小鸟、大象、鸡妈妈等),它们的房子也被大雨冲倒了,听了虎爸爸的介绍,它们也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设计房子。小朋友们把剩下的房子介绍给小动物,(三角形的房子给小狗、长方形的房子给长颈鹿、正方形的房子给大象、又画了一个鸟笼挂在树上,送给了小鸟做房子)。小动物们非常高兴,谢谢小朋友们!不用谢!

篇7:《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在探索“我是中国人”的过程中,孩子们领略了天安门、长城的雄伟、嘉定法华塔的古老等,从中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对建筑产生了初步的感知兴趣。由此,衍生出了“我们的城市”中第一个版块“老房子、新建筑”这个内容。围绕活动总目标中“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这个目标,我选择了“越造越好的房子”这个题材,借助房子演变的过程,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积极变化,从而实现情感上的一个提升。在这个活动前,我曾经带孩子们参观了我们徐行地区的一些民居,看到了一些老房子、新建筑,有过一定的比较,也通过家园联系的方式,布置了请家长带孩子去观察周围民居的要求。最后我们的孩子居住的房子大多为外地借住在这里的,因而他们居住的环境和房子并不是很好,很多是平房,当看到一幢幢楼房时,都说:“真高呀!”“真漂亮呀!”等,人人都有一种想要居住在高楼里的愿望,这也是我们活动开展的一个已有的经验基础。

活动目标:

1、感知我们的房子越造越好,感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电脑演示文稿制作(内有房子的发展史、现代的家居房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由前次参观建筑活动引出欣赏文稿中的各种居住建筑。

(由于有了参观的经验,活动切入很快。)

2、观察比较:

(1)逐一观看山洞房、茅草房、无门窗的砖房、有门窗无水管设施的房子。有了自来水的房子、楼房、别墅,引导幼儿观察各间房子的进展,优缺点,教师根据及时帮助用语言提升经验,如:“房子越来越高了”等。

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引导下比较性地对各种房子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和阐述,在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我也及时地抓住了一些亮点进行提升,如:孩子讲到砖房比茅草房牢时,我就说:“原来房子越来越坚固了”,讲到现在丫头的房子用了琉璃瓦时,我就说:“原来在造房子的材料上也越来越好了,先进了”等等,用语言小结的形式,将房子演变的越来越好的特点给突现了出来,让孩子意识到“越来越好”的这种感觉,也是一种小阶段的经验提升。)

(2)观看房子发展比较图,引导幼儿用“越来越”的句式对房子的变化进行小结。

(这个句型很适切地将语言的练习整合了进去,在发展幼儿语言的同时,引导孩子对刚才的观察自己进行总结提升,我认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3)欣赏一些现代的房子建筑,体会我们现在的房子更好了,生活越来越美了。

(孩子们看着那些很现代的富有美感的民居建筑,不由地发出感叹:“真漂亮!”“真好看”……,我想这就大到了我原来用这个环节的目的,他们体会到了一种美,拓宽了自己的经验和视野)

3、想象内化:引导幼儿表述;如果自己家要造新房,你希望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环节上,我发现在老生和新生的身上他们的.表现明显不同,老生注重想象的东西,新生注重的是一个较现实性的东西,老生说的是一些生活中不存在的“如飞行的房子、会走的房子等”,新生说的是“要有卫生间,要有楼房,要粉刷得无颜六色”等,都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一些孩子还说到:"希望造高到可以从上海看到老家的高楼,这些都是来自于幼儿自身经验的设想,很贴切他们的实际生活。)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轻松愉快,只有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这一主线,贯穿在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活动过程以幼儿参与体验为主,避免了老师的单调说教,孩子们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去学习协商、体验,习得有益的社会交往技能,充分体现了社会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

【大班主题活动《越造越好的房子》教案】相关文章:

1.大班社会公开课《越造越好的房子》教案

2.幼儿园大班《越造越好的房子》教案

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越造越好的房子》教案

4.《越越》教案与反思

5.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越变越长

6.以越越为话题造句

7.沾光越沾越光,舍得越舍越得散文

8.越美越愚蠢美文

篇8:大班数学系列游戏:修房子 

1、充分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形与体的不同,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游戏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准备:规定一游戏区域,师幼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的正方体纸盒若干,

游戏一:修房子

游戏目标:初步感知六个面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拆开的正方体纸盒若干,浆糊、抹布。

游戏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大风把小动物的房子吹坏了,我们要帮助它们修房子。

2、幼儿两人一组,各选一拆开的纸盒,用浆糊将纸盒还原修好,修得又快又好的幼儿为赢家。

游戏二:粉刷墙面

游戏目标: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

游戏准备:正方体纸盒,调好的各色水粉颜料若干,每色颜料盒内放一支毛笔。

游戏过程:

1、教师:小动物的房子修好了,我们还要帮助它们粉刷墙面呢!

2、请幼儿在正方体纸盒的六个面上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互相说说自己刷了哪些颜色,比一比谁刷得最均匀,色彩搭配最漂亮。

注意事项:为防止颜料沾在手上,可提醒幼儿等纸盒的一面稍干后再接着刷其他几个面。

游戏三:标号码

游戏目标: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组成的。

游戏准备:

刷好颜料的正方体纸盒若干,用了幼儿写字的空白卡片、铅笔若干,浆糊、抹布。

游戏过程:

1、教师:小动物们快要搬进新房子了,现在我们要给房子的每扇门上都标上号码,请你先数数房子有几扇门,需要几张卡片。

2、幼儿数正方形的面,取空白卡片,写好上6的数字后,分别贴在纸盒的六个面上。

注意事项:用橡皮擦去卡片上的数字后,可反复游戏。

游戏四:砌围墙

游戏目标,

感知正方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其空间关系。

游戏准备:

正方体积木若干,“房子”若干。

游戏过程:

1、教师:为防止大风再把房子吹坏,我们得想办法在房子周围砌上围墙。

2、幼儿用“砖”(正方形积木)在“房子”周同拼搭、堆砌成“围墙”。

注意事项:此游戏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比赛。

游戏五:“算成本”(数正方体)

游戏目标:

培养空间想象力,体验数与形的关系。

游戏准备:修好的“房子”、砌好的“围墙”。

游戏过程:

1、教师:房子、围墙全修好了,用了多少材料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篇9:《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夹物向前行进跳,进一步发展幼儿推、拉、走的动作和听信号做动作的能力。

2、通过“造房子”贴“砖块”,巩固幼儿按形状进行分类的数学知识。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双脚并拢夹物向前行进跳、“造房子”贴“砖块”

教学难点:“造房子”贴“砖块”

活动准备

1、企鹅头饰、沙包人手一个,小推车人手一辆。

2、各色泡沫纸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砖块若干,鸡妈妈房子一座。

3、场地布置:树林、小路。

活动过程

一、形如环节: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在电视上看见过小企鹅吗?”

“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走路的吗?”

“小企鹅除了摇摇摆摆地走,还会怎么走?”

“对了!还会跳着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学企鹅“八字步”的走法与跳的动作入场地)

(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动作。)

二、基本环节:

游戏一:企鹅运蛋。

“昨天晚上一阵大风把鸡妈妈家的房子给吹倒了,还好蛋宝宝一个也没有碎,近有只坏狐狸,专门来偷蛋,鸡妈妈连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们就去帮鸡妈妈把蛋宝宝运到新房子里,好吗?”

“天气这么冷,为了让蛋宝宝不受凉,我们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间,然后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着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谁愿意来试试?”

1、个别幼儿示范练习,教师讲解并小结。

2、幼儿集体练习。“每只小企鹅拿一个蛋,夹好后试一试,夹得牢不牢。”

“在送蛋宝宝的路上,坏狐狸会来偷蛋,所以你们要非常小心,妈妈看到狐狸时就会叫‘狐狸来了!’,你们就马上把蛋宝宝用双手捂住,千万不能发出声音,让狐狸发现的话他就会来偷蛋,等妈妈告

诉你们‘狐狸走喽’,我们再接着送蛋宝宝回家。”

“鸡妈妈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较远,要经过小树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鹅们可要小心了,别撞到树和小路边的石头,好吗?”

游戏二:运砖。

“蛋宝宝已经安全送到了,真累呀!我们一边休息一边参观鸡妈妈家的新房子,咦!怎么墙壁上有这么多漏洞呢!可能是砖块不够吧!我们再去帮鸡妈妈找砖块补房子吧!”

幼儿跟教师听音乐做跳的动作一起去找“砖块”。

“这些砖块的形状都一样吗?都有什么形状呢?再看看房子漏洞的形状一样吗?”

“动动你的小脑筋,看谁能把房子上的漏洞补得最好!”

我们又可以用送蛋宝宝的方法来运砖块,一会儿每只小企鹅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砖块,用腿夹住它,把砖运到鸡妈妈家。

“哎呀!好累呀!休息休息!咦!怎么有这么多的小车!用小车来运砖的话应该会轻松许多吧!”

“每人找一辆小车,把砖块装到小车上,把砖块送到鸡妈妈家。”

(指导幼儿按形状不同,补好“漏洞”。并启发幼儿用小推车当刷子,粉刷墙壁,增强游戏性。)

三、结束环节:放松活动。

“我们帮鸡妈妈送了蛋宝宝,还帮它补好了房子,真开心呀!那么开心的时候,你是用怎么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的呢!”

鼓励幼儿用大声笑、跺脚、拍肚子、在地上打滚等形式来表现高兴,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们拿上自己的小车,和鸡妈妈再见,跟妈妈原路返回。(再次练习推、拉的动作)

四、延伸环节:

小朋友们,通过这天的游戏,今后我们可以练习几何形体分类,也可以拼图、搭积木等。小朋友们愿意吗?那我们以后再练习吧。

教学反思

关于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

“造房子”是孩子看得见,但摸不着的活动。活动让幼儿在了解生活的同时,感受生活,并通过活动挑战自己的运动技能。在运动活动中,幼儿身心愉快,活力无限。能充分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在运动活动中,让幼儿赋予“建筑工人”的角色,提高了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

同时,我以课改精神为指导思想,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且都想尝试的材料作为器械。用头饰、沙包、泡沫纸等作为材料,幼儿可以通过推、拉、走等动作技能完成运转过程,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幼儿参与运动活动的兴趣。

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我通过身体创造性活动“建筑工人、角色演绎”的游戏,通过让幼儿用身体模仿建筑工人的动作,引起幼儿参加运动活动的兴趣。健康有力的动作,加上节奏鲜明的儿歌,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给提了起来。

活动中,我让他们共同尝试不同的方法,从而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不同材料的选择,让幼儿有了很大的创想和发展的空间。由此,让我更加理解了“要让每个孩子在与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的探索,充分地表达”。所以老师要提供丰富的活动器材,并让幼儿自己决定玩什么和怎么玩,不过分限制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老师要启发幼儿思考,创造出新颖、有趣的玩法。

在此次活动中,激发和培养了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参与运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孩子们在运动活动中感到快乐。同时他们在合作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活动效果:通过了这次活动,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评价,在最后的竞赛游戏中,每个组从铺路到运转到最后的造房子,过程中各不相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形成了速度上的不相同,所以不能以此评判幼儿的游戏进行得“好”与“不好”。对孩子来说,只要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之中,就应当判断他们在很好地游戏。

如果重新上课该怎样做?我想在以后的评价过程中,要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10:《造房子》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房屋的发展变迁。

2.体会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变化。

3.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房屋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各种房屋,将之布置于活动室。各种现代房屋的照片(高层、多层、别墅等)。各种房屋效果图,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以前的房屋)

1、原始人住在山洞里、树上,有什么危险?

2、人们最初造的房子是怎样的,有什么好处与缺点?

3、房子只有屋顶和墙行不行?怎样使房子更明亮?

4、为什么做饭时满屋都是油烟?人们想了哪些方法改进?

5、为什么人们要在外面洗澡、洗衣?有什么不方便?可以怎样改进?

小结:以前的房屋有许多不方便,慢慢地有了改进。

二、交流分享(现代的房屋)

1、这些房屋你见过吗?你在哪里见过?

2、你最喜欢哪种房屋?说说喜欢的理由。

3、你最不喜欢哪种房屋?说说你的理由。

4、这些房屋和以前的房屋比,有什么好的地方?

5、除了这些房屋外,你还在我们的周围看到过怎样的房屋。

小结:房屋在不断地变化,越造越好;我们的上海在不断变化,越变越美丽。

三、设计房屋

房屋设计师们还在不断地设计新式房子(效果图),这些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越造越好的房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95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茶》》:大班教案《茶》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亲身体会中,加深对中国悠久茶文化的了解,通过看茶、制茶、品茶,激发幼儿动手尝试的愿望,体验动手参与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茶》教案吧。

篇11:小班数学:造房子

集体教学活动:造房子

主题:爱家

源自:教材《学习》(中班)P1页

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集体教学活动:

造房子

幼儿年龄:达达班4—5岁

执教者:南西幼儿园 郑弘

活动目标:

在玩造房子的游戏中,体验数序,尝试将房子从高到矮依次排列。

愿意和同伴愉快交流,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造房子的材料、1一10的数字卡片及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引出活动“造高楼”,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收集的材料进行造房子。

教师可在幼儿中任选一名幼儿作为“参照物”。规则:幼儿所造的房子要比“参照物”矮。

教师还可引领幼儿共同对“房子”比较验证,让幼儿,说说自己使用的是哪一种材料,共同检验

房子是否符合标准。

给“高楼”排排队

教师鼓励幼儿将所有房子放在一起从高到矮进行排列。规则:房子必须是从高到矮排的。

[1][2]下一页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排序情况,适当增加难度。改变个别幼儿建造房子的高度,让幼儿重新进行

排序(除了通过目测,还可以使用工具)

给自己的房子装上门牌号码

篇12: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建筑,被称作凝固的音乐、无声的画卷,而优秀的新建筑,往往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以上海世博园为例,其所有建筑广泛采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代表着21世纪的建筑新思潮——节能、环保、绿色、高效。作为世博会的永久建筑,“一轴四馆”不仅外观亮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自身实用性,也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出了表率。可以说,整个世博园就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绿色园区。

如今,由世博园引领的绿色建筑思路,已经成为整个上海乃至中国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世博会开幕前,围绕着筹备工作,上海全面展开了以世博会场馆为核心,覆盖市政、交通和环境治理的上百项重大工程,上海城建参与了其中的许多工程。世博会结束了,上海、长三角,乃至中国其他地区,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城镇化的脚步还将继续加快,其中PC技术必将大显身手。据悉,上海城建集团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已于去年11月取得国家住建部批复,从而正式成为上海首家以预制装配式住宅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基地,上海城建计划在三五年内形成年产200万平方米构件的生产规模,并实现年产值过百亿的目标。

日前,《新民周刊》记者来到位于上海保障房建设的大型建筑工地——上海浦东浦江镇保障房建设基地。这里地处闵行区鲁汇地块,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工程共分四期,由上海城建承建的“浦江一期”总建筑面积达61万平方米,其中的建筑工程大量采用PC技术。走进上海城建集团建筑工地,这里没有通常的建筑工地常见的泥浆遍地和尘土飞扬,也没有通常的噪声和喧闹,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吊装。在工厂里预先造好地框架、楼板、墙面、楼梯、阳台、窗框以及各种各样的内装预制组件,都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一边,几台塔吊正在有条不紊地起吊拼装。城建集团这一工厂化、标准化预制混凝土造房,颠覆了以往传统的造房方式,不仅工地干净整洁,工地劳动力也减少了三分之一,据了解,像这样的建筑工地,传统的农民工正在被经过专业培训的产业工人所取代。工人进入工地都要像进入地铁车站一样经过专门的通道用门禁刷卡,安全帽和工作服都是标准统一的着装,工地还设有专门的洗鞋池,人人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一改以往工地的脏乱局面。当我们的目光透过几幢矗立一半或即将封顶的楼房,看到后面一大批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上海A块经适房用地浦江基地一期项目工地,一个未来大型居民区似乎呈现在了眼前,不远的将来,地铁轻轨将在这里通行,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也将会在这里矗立……

在上海浦东浦江镇,上海城建集团所掌握的PC建筑技术已经在这个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浦江镇鲁汇基地瑞和新城项目中推广运用。届时,一期工程中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中的5.15万平方米的浦江保障房一期PC项目PC化率将达 50%至70%,明年计划建设PC住宅将进一步跃升至20万平方米。为确保PC技术的成功推广和首批PC保障房的高品质、高质量,上海城建将在保障房中率先使用简装模式,使室内空间得到更好利用。

在现场项目经理的陪同下,记者随后来到了浦江镇城建集团工地建设指挥部。据这里的城建市政项目经理张喆介绍:城建工地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工地建筑工人的人员比例是1:3,大大高出传统的建筑队伍,而城建PC技术体系项目管理人员中的骨干,大都是高学历且去过海外经过培训的专业人才,而工地的建筑工人则是集中招募过来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工人,从而组成了这支城建的PC“特种部队”,又被称作城建的“黄浦一期”。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现代预应力预制结构研究室主任薛伟辰告诉记者,在欧美发达国家,可持续建筑已成为新世纪发展的重点,它不仅使建筑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而且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建设规模巨大,对能源需求和资源供给有很大矛盾等具体情况,应有借鉴有选择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结合执行我国建筑标准,特别是抗震防火标准,从规范、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入手,加大建筑科技创新的力度。PC技术从过去的大量采用一次性木板现浇的做法开始向工厂化钢模预制过渡,从而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走有我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的发展道路。薛伟辰教授说:“科技创新提升了企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又使城建集团科技开发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奠定了PC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1992年到2012年,伴随着上海飞速发展的脚步,上海城建也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的20年,20年来,作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的上海城建员工,承建了上海300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从隧道到轨交,从高架到公路,从燃气管道到污水治理,从打造城建精品到全面推广可持续建筑,都印下了城建人的汗水和足迹,记下了城建人的奉献和智慧。“上海城建集团,挥写都市辉煌”的勉励之语,激发着城建职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第一:国内率先在施工中应用双圆盾构——M8线轨道交通工程;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沉管越江隧道——外环隧道;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工程——上中路隧道和上海长江隧道……这20年,是上海城建经营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20年,是上海城建团结奋进、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20年。国家和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培育了上海城建从弱到强,由小变大,走向全国,跨入海外。

据统计,建筑业是典型的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对人类环境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其中,建筑业对地球能源的消耗、对水资源、木材和耕地的占用,每年都有上升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地球的生态失衡、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和水源污染。上海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住房建设监管处处长张立新认为:建筑界正在发展的PC技术,也是意识到建筑业自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之后,积极探索如何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的一种做法。张立新博士说:“今年6月市政府相关文件已明确了上海未来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目标、重点和具体的鼓励措施,对本市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的重点是推进试点项目的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建设的双管齐下。保障性住房由于户型相对比较单一、规整,有利于户型的标准化,也有利于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因此在保障性住房中的试点,也是我们重点推广的一个领域。”

上海城建的实践,是探索未来可持续建筑有效途径,更是一项建筑领域的“绿色革命”。让建设过程更环保、让建筑本身更节能,近几年来上海城建的重大工程无论是建设过程还是建设目的,都更加强调以保护环境为己任。“不能在建设发展与破坏环境之间画等号,不能把美好生活与生态环境对立起来。”在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上海城建如此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近年来,上海城建主导的“绿色工程、绿色安装”评选活动,得到了业内企业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实现施工安装的节约安装、环保安装、优质安装和高效安装,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让重大工程获得“绿色生命”。

科研先行,造福上海

近几年,上海城建集团在住宅产业化领域,逐步实现了旗下城建设计总院、地下设计院、城建置业、隧道股份、城建市政、物资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团式作战的合作推进模式,企业先后成立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上海预制装配住宅研发中心、上海大学-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及上海城建BIM信息化仿真中心,为持续推动上海的建造方式向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提供前沿技术支撑。

目前,上海城建的企业科研已全面实现“133411”工程,即拥有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专项学科技术中心,3个院士工作室,4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城市天然气专家顾问室,1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形成了一个三级技术开发平台,通过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本企业技术体系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来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科技成果的产出服务。

为进一步探寻住宅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记者来到了位于肇嘉浜路的上海城建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研究总院的二楼是PC深化研究部,二楼走廊的尽头,就是仿真研究中心。通过研究中心的大屏幕投影电视,记者看到了上海城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的几幢样板房,从房屋框架到外墙面、内装修,全部采用预制拼装。据了解,两年前,由上海城建集团先期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上海首个“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1号实验楼如今已经建成。实验楼所采用的住宅产业化模式,未来将会在实际中进一步运用。坐在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的办公室里,你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上海许多建筑工地都有望告别“街头混凝土搅拌车来回疾驰,施工现场泥泞脏乱,建筑外墙容易开裂,房屋保温层定期补修”的场景。一种“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的新型住宅产业化模式将会逐步取代传统的混凝土现浇建筑模式,将上海引入一个建筑品质更高、寿命更长、保温更佳、环保性能更突出的全新建筑时代。

上海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崔勤告诉记者,在PC工地现场,可以拼装出高品质的商务楼、住房、体育馆以及任何你想要的建筑形式,住宅产业化模式将使建筑精度精确到2毫米以内,较传统混凝土现浇施工精度提高3—4倍。崔勤向记者介绍,上海市政府已在去年正式颁布《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若干意见》,上海将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并于2015年内实现本市装配整体式住宅面积占住宅开工总量的20%左右,逐步实现全市新建公共租赁房和内环线以内新建住宅全面采用装配整体式住宅方式建造,PC化率3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不少上海市民将有望在近几年内就体验到这种全新的高品质绿色住宅。

在二楼的仿真研究中心,崔勤院长进一步介绍,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未来将会打造成一个集住宅产业化技术研发、试验、生产、示范为一体的“产、学、研”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目前,上海城建在PC技术上实现突破的同时,引入国内外建筑业信息化的先进理念,采用“建筑信息模型”即BIM技术,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利用BIM技术逐步实现PC建筑建造前的虚拟建造和仿真,施工过程的4D、5D管理及建成后运营维护数据的共享。崔勤解释说:“以前我们要想看到一个房子长得什么样子,人住进去舒不舒服,我必须等到这个房子盖完之后才知道。现在有了BIM技术之后,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房子是什么样子,人走进去之后感觉是什么样,包括房屋的造价,包括每天的耗电量是多少,里面的供暖通风好不好,包括可以预知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每间房间的光照情况。一年的维护费用是多少,所有这些方面都可以提前规划、设计。同时,未来上海城建PC项目中采用的每一块PC预制构件都有一张量身定做的信息记录单,详细记录了PC构件的设计明细、用料及现场牢度、精度测试结果。有关人士介绍,这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将伴随构件一生,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输入相应代码,就可追溯至某块墙板、楼梯的生产厂家、设计师甚至建造工人,为建筑产品质量的可溯可控提供保障。”

据悉,近期,上海城建集团还将在位于奉贤海边的研发中心动工建造预制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2号实验楼,在纯PC技术的基础上,将引进PC住宅与工业化装修一体技术,进一步加入大批新型节能材料和建筑工艺实验运用。“比如,将采用‘墙板夹芯保温’技术,通过工厂化预制将保温材料像做‘三明治’一样内置于混凝土墙体内,保温性能更好、抗火性能更强,且可实现无机保温材料与建筑同寿命,免除了外墙保温易受腐蚀及老房保温层失效的烦恼。”同济大学薛伟辰教授介绍说。

由于目前上海每年采用PC技术建造的建筑占全市新开工建筑的总量不到3%。目前,上海市政府已明确制定了本市加速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的路线图和时刻表,并通过容积率补偿等方式,对率先进入该领域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住宅产业化需要的不仅仅是PC技术,更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客观上也对企业的准入门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篇13:《造房子》教案

1、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一个整体中,部分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在为小猪造房子的游戏中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中、小房子三幢;同样大小的房子轮廓操作板(幼儿人手一份),每组一份三种大小的砖块。

三、活动过程

(一)参观三只小猪(小黑、小白、小花)造的房子

1、拿出大、中、小三幢房子。提问:这是小猪三兄弟小黑、小白、小花的家,谁的房子最大?谁的最小?

2、拿出正方形的砖块。提问:

(1)你觉得谁的房子需要用的砖最多?为什么?

(2)猪兄弟们造房子分别需要用几块这样的砖呢?

(3)你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4)你们发现砖块的多少和房子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3、小结:一样大小的砖,大房子用的数量多,小房子用的数量少。

(二)我们也来造房子

1、出示贴有房子轮廓的操作板,引起活动的兴趣。

(1)小猪会造房子,真能干!看,我这里也有好多房子,这些房子和小猪家的房子有什么区别?

(2)这些砖块大小怎样呢?

(3)请小朋友选择一种砖块造房子(只选一种砖),数一数你造房子用了多少块砖?等会儿把你的结果告诉大家。

2、幼儿模仿小猪“造房子”。

小朋友人手一张大小相同的房子外形轮廓,选择一种大小的肆无忌惮进行拼搭。要求:填满整幢房子,不能有空隙,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讨论并验证。

(1)你选择了哪种型号的砖(大号、中号、小号)?一共用了几块?

(2)造同样大小的房子,用的砖块数量一样吗?为什么?

(3)造同样大小的房子,所用的砖块的大小和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4、小结:造同样大小的房子,大砖用的数量少,小砖用的数量多。

(三)游戏:为小猪造新房

1、交待游戏规则。

(1)小猪在兄弟听说小朋友造房子的本领很大,都想请小朋友来为它们造新房呢!看,小猪把砖都准备好了!

(2)小猪希望你们造房子所用砖块的数量要尽量少,你们需要挑选怎样的砖块呢?大家开始试试,看看谁造房子又快,用砖块数量又少?

小朋友自由组合,为小黑、小白、小花造新房。教师巡回指导。

2、集体验证。

(1)数数每幢房子用了多少块砖?

(2)谁造的房子用的砖最少?为什么?

篇14:幼儿园中班造房子教案

1、幼儿能说出自己家及周围环境中建筑物的特点。

2、幼儿知道城市建设在不断变化,房子也在越建越好。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家长利用放学、休假时间带领幼儿观察城市的变化。

2、新、旧城区的变化。草房、砖房、海草房、普通楼房、别墅、高层楼房的图片和照片等。

重点难点:

1、幼儿通过图片、照片能够理解城市的日益变化,房子也同我们的生活一样在越建越好。

2、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能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讲述出来。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程

eg:我们家住在昌鸿生活小区,周围有健身器材、诊所、停车场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家住的小区漂亮吗?为什么觉得漂亮?

2、观察分析我们的房子

(1)出事草房、砖房、楼房、别墅等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图片上的房子都一样么?哪里不一样?

(2)城市与农村中房子的不同样子

师:现在小朋友们住在城市里,几乎住的都是楼房。可是在农村,许多房子都是矮矮的平方,你们见过么?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的楼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让幼儿观看城区的旧图片与新城区的做比较,让幼儿说一说之间的区别。

师:小朋友们,你们更喜欢住在哪里?为什么?

3、教师总结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多美啊,既漂亮、干净、整洁、还非常舒适。周围的设施环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捷。

活动延伸:

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呢?

2、在未来的生活中又能出现怎样的漂亮楼房呢?

活动反思:

篇15:《小熊造房子》小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尝试用组合图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2、能在建构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帮助小动物的情感。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尝试用组合图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难点:能在建构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

2、玩具小熊一只

3、各类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模板及固体胶、白纸、油画棒每组若干,教师示范用具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昨晚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熊的房子都吹倒了。小熊没房子住了,它需要小朋友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引发观察兴趣:你们看,小熊找到了什么?

二、拼拼贴贴,创造房子

1、观察认识材料

1)小熊找到了哪些形状的材料?(出示四种形状模板)

2)分别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让我们试试用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师示范模板拼搭新房,并启发幼儿来尝试设计不同的造型,一起来想想如何来添置窗、烟囱和门。

三、激发创作,共同参与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造新房。

(2)启发幼儿寻找可以做烟囱、门、窗的图形。

四、欣赏活动

请幼儿相互欣赏拼搭的房子,激发下次活动的兴趣。结束语:“小熊很高兴,请你们一起到外面玩玩吧!”

教学反思

小班后期的幼儿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但将这些图形的组合起来拼搭还尝试得不多,经常可以看见孩子们用积木积塑塑造房子的`形象,所以这一内容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为激起幼儿的兴趣,我采用“小熊造新房”的故事情景,鼓励幼儿帮助小动物,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来拼搭房子的平面造型,并尝试寻找合适的材料来添置烟囱、窗、门等,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及创造力。在引导幼儿讨论的时候,注重孩子们的想法,示范后故意不添置门窗,而是请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一同来解决;又如有幼儿想到“门上还有一个把手”,当即就对他表示了肯定,并引导幼儿考虑可以用添画的方法;活动指导时也尽量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进行拼搭、添画。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总的说来,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兴致都十分高,在拼贴作画中体验了动手乐趣,目标基本完成。

篇16:用房子造梦

“暖男”“有爱”“设计男神”……他在电视上的表现似乎超出了平常人对建筑设计师的想像,人们更愿意用性格化的词语形容他。他设计的房子不再是仅仅打造华丽外观,而是细致到亲手用缝纫机为户主DIY储物袋,以小孩子的手掌拓印制作门铃,把保存着一家人记忆的木梯子嵌在墙上,做成书架……

王平仲最近改造的一间房子成了旅游景点:一个12平方米、三代人居住的上海弄堂蜗居,从杂乱逼仄中逃脱出来,变身为简约、明亮的四室一厅,老中青4个人各得其所。

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参加了一个电视台的节目。都市里有住房难题的家庭,在设计师帮助下,在有限时间里,使用有限资金,为其房屋进行“改造”。

无法成长的家

不久前,幸运落在顾老先生家里。9月底节目播出后,他家一直很热闹,不时有各路人来参观学习。他索性开着门,坐在狭小的客厅里,偶尔跟来访者搭几句话。

这是上海老城区,距离南京路步行街仅几栋房子的距离。老旧弄堂里,过一辆摩托车都要小心翼翼,头顶是杂乱的架子、电线和衣服。在一片百年老屋包围下,顾老先生家的白色门框、木质地板显得格外“现代化”。

今年5月份,顾老先生的儿媳徐美霞写信给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组,讲述家里情况:12平米的一室内,住了三代四个人,包括3岁的孩子。“环境很灰暗,采光很差,”当期节目的编导周文静还记得第一次到她家所看到的情形:进门就是一张不足1.8米的床,小孩子吃、喝、玩、睡的全部活动都在床上。

厨房不到1平米,还是在室外搭建的违章建筑。顾老先生每天早上从阁楼上下来,就不愿再回到那个无法站立的“盒子”。

68岁的顾老先生已在此住了57年。一家人急于改变,却买不起房子。节目的主题最后被定为“无法成长的家”。

徐美霞报名之后,节目组曾派很多设计师到她家中查看,但都觉得改造难度太大,一度想要放弃。她再次写了一封邮件,信中言辞恳切, “真心希望可以有机会来改善现在的居住环境,让长久压抑的心情有个舒缓的空间。”

按照规则,房子重新设计改造前,徐美霞一家必须暂时搬离,并且签署保密协议,中途不能回来。这是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也是为了将来呈现他们看到新家后最真实的反应。

两个多月时间,王平仲把设计重点划分出了13项,一条条去执行。新建一个阁楼,分割出6个独立空间。设置有可折叠的餐桌,可折叠的纸片椅,“为了不占用空间”。卫生间使用马赛克瓷片,视觉上会让空间变大。

改造前,他还曾为徐美霞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量了身高,合理削减卧室的高度,让一楼和阁楼上都有站立的空间。

当人们感叹设计师的细心和周到时,王平仲一方面觉得高兴,另一方面又觉得是件不好的事情,“这反映国内的起点太低了,所以大家才会觉得这了不起。”

“设计师不是为自己设计房子”,他一再强调自己的感悟,“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在为委托人量身打造空间的时候,他应该有一套严格的逻辑程序,而不是想當然地凭借自己的喜好”。

设计改变生活

一家人的生活因为一套房子而改变,这在《梦想改造家》中成了最大的看点。当房子彻底改造完毕,焕然一新,徐美霞回到家中,竟掩饰不住泪水。孩子也显得活泼好动起来,“小孩子掩饰不住的”,在王平仲看来,“那是一种空间带给人的舒适感。”

今年第八期的节目名为“断桥边的家”,委托人陈英来自杭州。她的房子位于西湖旁边,风景绝佳,不过加上搭出来的阁楼,仅30多平方米。木质老房,二楼无法通水,洗衣洗菜都要跑到一楼。“每天上下楼至少20多趟”,陈英说,更要命的是,附近每家每户都没有厕所,20年下来,每天早上用痰盂去外边倾倒粪便成了这里住户的习惯。白天则到隔壁的饭店去解决问题。

12年前,陈英的丈夫遭遇车祸去世。她希望大儿子成为顶梁柱,这给儿子带来了无形压力,他们经常争吵。每次吵完,大儿子就住在外边,很少回家。陈英希望他能搬回家来住,同时两个儿子都需要一个独立空间。

临近马路、房子隔音效果差,二楼没有上下水,缺乏卫浴设施……“他们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大多数现在的中国家庭已经解决了的”,设计师沈雷在国内设计圈颇有名气,这些改造对他来说驾轻就熟。设计只花了一周时间,施工用了一个月。

但他想的不止这些,“我希望通过设计带来的一些价值,让他们不管是妈妈还是两个儿子,燃起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产生喜欢的感觉,爱这个家的感觉。”沈雷观察到,因为家庭变故,陈英的两个儿子对生活有一种漠然的态度。他抽空带他们全家去了自己的公司,“因为那个小儿子将要读设计,我告诉他设计是怎么一回事。”

陈英家有一个放了十年的火腿,婆婆送的,已经不能再吃。沈雷把它用有机玻璃封存了起来,“类似博物馆的处理方式,让房子跟过去有了连接”,然后告诉他们,“过去的东西都封存起来了,你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电视节目中,陈英的大儿子回家了,她告诉他:“我们19年不开心的地方提早过掉了,真的都好了。”然后流下眼泪。

节目编导姜江介绍,节目开始的前两年,采取纯公益形式,赞助商出资 ,现在做成了一个收费版,委托家庭承担的只是硬装和软装的材料费和人工费,设计师不收取任何费用。

从化妆到整容

在上海老城区,居住面积狭小、拥挤、老龄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顾老先生的房子改造完成后,弄堂里不少人开始打电话给节目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他中了大奖”,邻居们认为顾老先生一家人运气好。

王平仲去年改造的一个石库门建筑,同样成了景点。改造前,原有的外观因为违建,已经看不出来石库门的特点。“我喜欢这种老建筑,代表着上海”,王平仲说,“最初是以前租界时期的文化设施,所以这个空间变得不一样,有它演变的历史过程。”那期节目创造了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率。

王平仲来自台湾,2000年从英国伦敦大学建筑设计系硕士毕业后,他曾在当地工作过一段时间,2002年来到上海。

很多人对他说,“你好聪明,上海是个很大的市场”,王平仲并不反驳。事实上,当初做这个决定源于一场家庭变故。在伦敦工作期间,曾为国民党高级军官的爷爷突然去世,对他造成很大的打击。王平仲开始思考以后去哪,一个直觉告诉他,上海离台湾最近。

但12年前刚来这里时,王平仲看到的是混乱的市场。“行业规范并不是很严谨”,当时很多普通人对设计完全没有概念。每次跟别人介绍自己是设计师,别人都会回一句,“设计师,哦,搞装修的。”

近些年,王平仲看到了变化。国外很多优秀建筑设计师来到中国,盖了很多顶级的房子,让人开了眼界,觉得建筑可以长成这样。”很多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再把室内设计当成一个装饰行业。

回到“梦想改造家”,王平仲说,每期节目之所以要找不同的设计师,也是因为“设计没有标准答案”,“十个设计师,会有十种不同的结果,这是最有趣的地方”。

节目中遭遇年轻人,设计师还会面对更多的压力。“年轻人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们不是完全交给设计师,他们要参与进来”,80后设计师范继景的委托人就是一对90后小夫妻。整个设计过程中,两个小夫妻不断地打来电话:“要有独立的工作空间”“要有朋友聚会的公共场合”“要为三只猫提供娱乐场所”“不能要酒店的风格”……但房子只有30平米。

“你尽管把要求提出来,要求越多,对我来说越是好事情,因为这样我才能把所有的都统一考虑。”范继景并不觉得他们要求苛刻,从最终的呈现来看,房子还是让两个小夫妻从担忧的“惊吓”变成了“惊喜”。

在王平仲的工作中,他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优质客户,“他会告诉你,我找你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觉得你能处理他的空间。而不是先讲什么风格。”

上一篇:羊水栓塞、DIC急救简报下一篇:先进班集体的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