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家长巧应对

2024-05-05

孩子犯错家长巧应对(共12篇)

篇1:孩子犯错家长巧应对

孩子犯错家长巧应对

对付孩子不是只有批评,这个爸爸妈妈都了解了,如今的孩子教育都开始转向“鼓励加油”教育,不是“批评指责”教育,然而太多的鼓励让孩子松懈,让孩子满足,适当的给孩子批评指责,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错至关重要。

【技巧】

一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亲子早教,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二是低声

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是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家长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方法】

一、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二、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三、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四、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

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他们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五、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六、批评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

对自己充满自信。

篇2:孩子犯错家长巧应对

您好!

我是xxx的家长xxx,对于我的孩子这次所犯下的错误我表示深深的歉意,是我对他的看管不够严厉,教育的不够彻底,导致孩子不能够明辨是非,在这次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是还没有琢磨透彻,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种方法。对孩子用打骂的一种方式自己又不忍心,好好的和他讲道理说他又不听,这也让我们家都感到十分的苦恼,加上孩子的奶奶又是过分的宠爱他,导致他的脾气也是不好。我自己也知道我们家孩子是个什么样的脾气,这次犯下的错误肯定是有他原因,当然别人肯定也是有一部分的,毕竟一个巴掌他也拍不响。

但不管怎么说我的教育也是有一定问题的,如果我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悉心教导的话肯定孩子就会听话很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哪个时候我的工作也正是关键的时候,每天都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也是为了能让我们这个家庭的条件更好,不用让孩子因为经济的压力成长受到影响。但却也因小失大,因为把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之中,导致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而孩子平常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的,而老人家都是对这些孩子比较溺爱,所以在很多时候孩子犯错了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及时的指出来,反而询问孩子的情况怎么样。等到我们做父母的工作稳定一点了。孩子也已经这么大了,已经懂得很多东西了,而这个时候我们在对他教育就有些让他难以接受了。而当初送他来到这所学校也是听说这所学校特别的严厉,能够管好学生,我们也是希望孩子能够在这里得到好的成长和教育。但又怎么会料到孩子还是犯下了这么严重的错误。

现在我自己想想也是有些醒悟了,关键时刻就应该下猛药,孩子现在已经这样了,如果再不好好管管的话,我想未来肯定也难免好的了。所以我和孩子母亲也是准备在最近这段时间严格看管他,等到他有所好转在放松一点。养不教父之过,我对于孩子现在的情况是有很大的责任的,我作为他的父亲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教育他,让他有些学坏了。我们家长现在也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后肯定会严格的教育他的,请老师您放心,他以后一定不会再犯下这样的错误,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篇3:孩子犯错家长巧应对

当下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未成年孩子上存在欠缺。有的班主任非常认真负责, 会经常和家长联系沟通。但当班主任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如实向家长反馈, 特别是孩子违反纪律时, 家长的言语中会体现出对孩子的包庇和溺爱。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自身的行为作风会影响成长中还不能正确判断是非的孩子。有的家长人前一套, 人后一套:与教师一起教育学生时, 能够和颜悦色、和声细语, 谆谆教导孩子;然而离开教师的视线之后, 则对于孩子的错误暴力相向。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种种欠缺。然而, 现在社会所谈的教育都是说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苦功夫。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却很少提到。孩子的过失或者存在的问题, 有时候不能单单将责任归咎于学校教育, 更多时候, 孩子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 特别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文化和背景以及家长的教养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发展, 性格的养成, 社会性的发展等。

关于家长教育欠缺的表现, 我们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对孩子极度不信任;二是对孩子过于溺爱;三是放纵孩子;四是对孩子实施教育暴力。正因为家长种种不良的教育, 导致出现不良问题的学生。“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家长的共同愿望。如何让孩子成为合格的公民, 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 应负起教育的责任, 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1. 信任孩子, 培养孩子责任心

有些家长常因孩子年龄小而替他做许多事情, 他们认为孩子干得既费力又不尽如人意, 还不如自己干, 又快又省事。这样孩子很可能永远也干不好, 久而久之, 孩子不但难以建立起自信, 还会缺少责任感。对于许多家长这种做法, 我们可以理解;但家长应该想到, 这时候更应该充分信任孩子。家长教育子女, 有时候要学会放手, 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未来他们才能够自立自强, 这样做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家长可以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除此之外, 家长还要配合老师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 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上学是为了学本领, 这是他自己的事, 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现在, 有不少家长将物质奖励作为对孩子表现好的奖赏, 这种刺激方式会削弱孩子的责任感的养成, 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态度, 而不是用物质刺激来修正孩子的行为的转变。

2. 发现孩子优点, 赏识孩子而不是包庇溺爱

常和孩子聊天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 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因家长与孩子不良沟通引起的。通过聊天, 能及时增强父子 (或母子) 感情, 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发现孩子需要引导的问题。亲子之间的交流是随时随地的, 家长要善于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时间和机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如坐公车时可以和孩子聊聊汽车的问题, 在公园里可以让孩子讲讲花草的故事, 去商场时可和孩子聊聊各自喜欢的物品, 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问问孩子在学校的开心事。

家长要善于赏识孩子, 赏识包含着对孩子的尊重、体谅、赞赏, 孩子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的, 孩子的自信是夸出来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 要充分发现孩子的优点, 哪怕是一点点进步, 都可以成为家长肯定的理由, 都应该值得去表扬。而不能以“怎么这也不知道”“怎么这样吃不得苦”甚至“怎么这么笨”等来代替“你真行”“我想你会做到的”“你肯定赢”“没关系, 下次就会好的”。这种赞赏就是一种肯定, 它有别于家庭教育中的溺爱。

当然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 最好的赏识方式是鼓励, 在孩子面对困难时, 要让孩子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让他直面困境;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也应该为孩子打气, 促使他坚韧地面对挫折。试着鼓励你的孩子, 你会发现, 孩子会更快地进步和成长。

3. 父母身教, 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家庭教育有着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学校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 而家庭则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学校教育是教人成才, 而家庭教育是教人做人。儿童是通过学习和模仿来习得行为的。儿童善于模仿、意识单纯, 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 父母良好的身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会使儿童受益终生。

有时家长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 往往会表现出气愤、暴躁, 更有甚者会对孩子暴力相加, 殊不知, 孩子是一面镜子, 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模仿父母的, 孩子的行为折射出家长的种种不良行为和习惯, 而孩子只是在耳濡目染中, 逐步“遗传”了家长的不良行为。所以, 家长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首先要教育好自己, 做到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且身教要重于言教。孩子学做人, 第一个榜样就是家长。你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 作为家长,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首先就要从做优秀的自己开始。

4. 民主教育, 平等对待孩子

陶行知说:“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相信, 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极为关心。那是因为, 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一万万黄金还重要”, 所以万不可采用暴力手段来教育孩子。打骂孩子不但打击孩子的积极心态, 同时也摧残了孩子的肉体。没有健康的身体, 哪来孩子健康的发展呢?

家长的教育方式很多, 作为家长, 要正确做一个民主型的家长, 民主型的家长会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民主型家长必须研究孩子, 了解孩子的需求、兴趣, 了解孩子的特点、能力, 尊重孩子的个性,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功与失败, 能容得下孩子的过错, 多赞扬孩子的优点, 做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既做孩子的朋友, 又做教育孩子的研究者。如果能做到这些, 必将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家长的榜样言行、和颜悦色、儒雅风度, 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长如何做人, 如何待人接物, 其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文明还是粗野, 正确还是错误, 都将成为子女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合理补充, 现在家校合作是大趋势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教师的使命, 更是家长的职责, 让家庭教育配合好学校教育, 使教育体系的终生教育理念更加深入、完满, 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为人父母者应该广泛关注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凌皓.中国教育史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篇4:孩子“询问期”家长巧应对

3~6岁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经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询问期”。

询问期又可分为“第一询问期”和“第二询问期”。3~4岁属于第一询问期,他们喜爱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来提问。4~6岁属于第二询问期,他们会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前者询问名称,后者询问原因。这两个时期属于大脑迅速发展时期,它会带来语言与智力上的迅速发展。因此,“询问期”是个关键的时期,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应答得当,就能促进孩子智慧的健康发展。

“询问期”孩子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孩子总是探究自己身边的一切。以自然和人的问题占多数,其中自然问题最多。如气象、天体等方面的问题,它们的动态与变化在孩子心目中富有神秘感。

为什么不要嘲笑孩子的可笑问题?

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人有时会觉得可笑,但家长必须注意的是:首先接纳孩子的惊奇心理,如孩子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那么,孩子久而久之就不再想发问了。即使家长一时答不上来,也应认真思考,可以说“是呀!多美的天空,咱们来查查百科全书,研究一下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孩子受到鼓励,以后才会继续发问。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喜爱发问。教师讲2+2=4,他还要问为什么?老师认为他不但笨,还破坏纪律,要他退学,可是他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而是拥有独特的想法,便在家里亲自教导他。后来,爱迪生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发明家,这正是善于栽培“询问期”孩子智慧嫩芽的典型。

为什么必须立即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情绪也易变化。孩子在发问的时候,是因为对当时该事物有强烈的印象。如果不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以“妈妈现在忙,别吵,等一下再问”来打发孩子,过一会儿,也许连孩子自己也会把问题忘得一干二净。即使记得,隔一段时间再回答,效果也会降低。

为什么要顺应孩子的智能来回答?

篇5:孩子犯错家长检讨书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女儿xxx,这次我要向你们坦白我犯的错误,我昨天向你们撒谎了,家里丢了个杯子,其实是我打碎扔了,对不起,给你们道歉了,同时也给你们检讨。

昨天下午放学回家,脾气不好,就在家里发泄,然后一气之下就把家里的一个水杯给打碎了,当时打碎的一瞬间,就脑子一片空白,我从来不敢在你们面前犯错,特别怕你们凑我,这次我竟然直接把杯子摔碎了,而且还不是不小心,而是故意的,这如果被你们知道,那肯定是要挨骂的,挨打都有可能,我一下就怕极了,赶紧把地打扫了,然后把杯子扔了。你们晚上干活回来,喝水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杯子,就问我杯子去哪了,然后我就撒谎了,我说我回来就没有看到那个杯子了,我怎么知道,你们看我不像撒谎的样子,就相信了我,然后妈妈就去找了找,结果没找到,也就放弃了,但是心里肯定是不开心的。

虽然你们看似不追究了,可是我昨晚上因为这事,我害怕极了,睡觉都睡不安,下午打碎了杯子的场景总在脑海里循环播放,我又想到了我还跟你们撒谎了,我觉得事情肯定要严重很多,因此晚上也就不同的反省自己,今天自己,然后后面做了个决定,就是跟你们坦白。因此我才能入睡。然后就是现在就在这里坦白昨天的事情,我也是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心里有气也不能拿东西砸,更不应该向你们撒谎,虽然做错事你们会凑我,可是那也是因为爱我才那样的,也是希望我学好,做你们的好女儿。但是昨晚去跟你们撒谎了,你们知道肯定是伤心的,我做错事不是向你们坦白,而是选择了瞒住你们,把自己的错误撇开,我是这样的无理。

我现在是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也不敢再向你们撒谎,以后做错的事一定向你们去坦白,认真的改过,努力做你们的好女儿。而且自己撒谎心中也是心虚的,都不敢抬起头去看你们,内心无止尽的后悔,连觉都睡不好,觉得很是难过,而且你们还是那样的信任我,我昨天那样的行为就是在欺骗你们,再次说声对不起,希望爸妈能原谅女儿这一次,继续关心我,帮我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不会去辜负你们对我的爱的。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篇6:孩子犯错家长检讨书

您好!

哎,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做家长的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造成的,所以才让这个孩子这样的不知道礼貌、这样的蛮横,竟让将学校的消防设施拿出来乱玩并且将它给损坏了。作为家长,自己的孩子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整个做家长的失职,我们愧对人母,也愧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学习,没有将自己学习到的道理教育给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俩将孩子带回家里多次想要教育孩子一顿,可是他爷爷奶奶拦着我们,不让我们打孩子,这是制止了我们的打孩子的错误行为,却也是让这个孩子变成这么不懂规矩没有素质的熊孩子的重要原因,我们惭愧啊。

因为我们夫妻俩的工作都是比较忙的,所以平时也是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拜托我爸爸妈妈他们照顾教育的,虽然帮助我们照顾了孩子的。可是也正是因为“隔代亲”让他们 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平时犯了错误也不知道制止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他今天这样的情况,这就是活脱脱的“熊孩子”,平时在家里熊一点也就算了,今天竟然在学习里面拿着学校的消防安全设施在校园里面乱玩,并且还将它给损坏了,这是直接破坏了学校的公共财产,并且消防设施是维护学校所有师生安全的重要工具,要是出现意外情况的其他是能够救命的设备,这个熊孩子就它给就是造成了非常非常大的错误。我在这里,代表我们全家向学校的所有老师领导,自己全体学生真诚的说一句:对不起!我向大家保证,这件事情是绝对不会就这样结束的,我短短的对不起三个字也对不起给大家造成的损失,所以我会让孩子好好的检讨自己的行为,告诉他这么做造成的危害性,并且也希望老师给这孩子一个教训,让他教育做一个月的值日,让他知道这件事的教训!

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我恩家长的身上,因为我们没有教育好他,让他变成了一个没有高素质的孩子,不知道要维护好公共财产,不知道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这是我们家长的失败。这件事之后我们夫妻俩也知道自己必须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了,我们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告诉他道理,同时也要跟家里的长辈说清楚这样子下去的危害,这不是对孩子的宠爱是对孩子的伤害,所以我们也不会让长辈再这样溺爱孩子下去了。

最后,我们夫妻俩再一次的向大家表示抱歉,真的对不起,给大家造成困扰了!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

篇7:孩子犯错时家长只问八句话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经典八问: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篇8: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打

为了更好地促使孩子心理健康, 在管理教育上, 家长对孩子不切合实际的无理要求, 要做到绝不“心慈手软”。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 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爸爸妈妈难免一次回来。或者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做母亲的, 总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 所以他有什么要求, 也尽量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 能做到的, 她也一定做到。一直被妈妈这样宠着, 也慢慢有了小脾气。有的事妈妈不答应, 他就耍无赖, 使小性子。举一个一位家长曾经告诉我的一个实例吧。有一次, 睡到半夜, 孩子忽然醒了, 硬是要吃蒸饺。深更半夜的, 到哪儿去买蒸饺?母亲为难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现在外面没有卖蒸饺的。咱们再睡一会, 天一亮, 妈妈就给你去买, 啊。”孩子仍然不依不饶, 哇哇大哭起来。做母亲的最后也火了, 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顿。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溺爱害了孩子, 也苦了自己。很多的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制造负担的。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 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 甚至变本加厉。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 但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 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 有时候, 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 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那么, 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一、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孩子犯错误时, 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 因为冲动地打孩子, 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 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 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 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 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 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二、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 无须过多批评, 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 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 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 牛奶打翻了, 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 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 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 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三、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 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 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 玩具不收拾好, 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 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 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 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四、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 比如, 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 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 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 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 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 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 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 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 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五、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 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 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 他为什么会挨打, 这次要打几下, 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打的时候不要太重, 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后, 一定要哄哄孩子, 让孩子明白, 打了他, 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 即使他错了, 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 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六、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 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 没有警示作用, 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 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 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篇9:孩子叛逆期家长巧应对

进入12岁之后,孩子们开始步入青春期,他们会变得不喜欢听他人的负面评价,不愿听父母的唠叨,更不喜欢父母做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决定。此时的他们会出现叛逆、发脾气、不听话、顶撞父母等行为,这其实是因为生理的变化导致的心理变化。他们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但心理的发展脚步无法跟上节奏,追求独立的他们就是通过这些叛逆行为来宣布独立的。孩子叛逆,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

沟通交流是重点

小升初之后,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逐步增加,面对家长、老师及同学们的人际交往压力,出现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此时,家长们不要着急,不要单纯地为孩子们的行为而焦虑,我们可以静下心,与孩子好好沟通,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如果大家都无法说出来,那就让孩子画出他的世界吧。孩子可以用绘画等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来宣泄自己内心压抑的情绪,这样既可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又能够以隐晦的方式向周围人传达内心的想法。通过绘画,家长就可以帮孩子分析事件背后的意义,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前进。

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

十二三岁的孩子有一個显著的行为特征是独立与幼稚并存,他们想要追求独立,但行为上总是或多或少表现得稍显幼稚。他们也会为自己幼稚的行为而羞耻,进而更想要独立。如若我们不给孩子尊重,不给孩子锻炼、思考、选择的机会,害怕他们犯错的话,那么,孩子会更加叛逆。所以,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吧,给这些小大人们一些自由成长的机会吧!

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关心他们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永远都长不大的。但在十几岁的孩子心里,他们已经长大了,爸爸妈妈不能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了。所以,爸妈请改变一下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要仍以对待幼儿的方式对待他们,不要每日的关心还停留在必须吃什么、必须穿什么的层面上,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样大家都会倍感轻松的!

信任是最好的成长催化剂

青春期的孩子们,自尊心与自信心处于极度紧张又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我们唠叨他的成绩不好、在外人面前批评他、在公众场所不给他面子等,都会直接伤害到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所以,无论孩子对与错,我们给出了客观的评价与看法之后,选择信任他,他自然会感受到父母给的温暖,进而会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孩子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家长不愿放手让孩子独立、自由成长,不给孩子尊重与沟通。青春期的孩子坚强与脆弱并存,只要家长们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绽放生命之花的绚烂!

篇10:家有“小赖皮”家长巧应对

文文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玩着他的天线宝宝,“文文,快点,别玩了,要去上幼儿园了。”妈妈大声喊着。

“我不去幼儿园,我昨天说过了,你们不给我买咸蛋超人我就不去幼儿园。”文文固执地说着。

“文文乖,玩具过两天妈妈会给你买的,我们先去上幼儿园吧!”妈妈的语气已经近乎哀求。

“我说了不去就不去,你什么时候给我把咸蛋超人买来,我就什么时候去幼儿园。”文文一边说一边把正在玩的天线宝宝扔在地上,用脚去踩,一边踩一边叫,“你们看,我现在连天线宝宝都没有了,你们一定要给我买新玩具了!”

5岁的文文在家里惯用的招式便是“赖皮大法”,只要父母稍不顺他的心意,他就施展出他的耍赖神功:低头玩他的玩具,对你不理不睬;要不就大哭大闹;甚至撒泼摔坏家里的东西……总之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家里有个这样的赖皮孩子可怎么办呢?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拒绝,同时又避免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呢?这就要求父母根据孩子的不同情绪来区分对待。让你的孩子了解某些特定的动作、行为是你所不赞成的,这一点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面对小赖皮,请坚决说“不”。

“妈妈,我要那个小熊玩具!”、“妈妈,我还要那个奥特曼!”……3岁的壮壮到了玩具商店,着魔似的要东要西,妈妈不顺从他的要求,他便赖在地上大哭大叫,极尽所能的令妈妈难堪。任凭妈妈软硬兼施、好话说尽,也是无用。最后还是妈妈俯首投降、心不甘情不愿地任凭其“勒索”。

家长心理:

相信许多年轻的妈妈都遇到过上述情景:孩子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就大吵大闹,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起作用。父母开始是不同意的,但看到孩子又哭又闹就心软了,在孩子的这种“一哭、二闹”的威胁下就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正确做法:

1 区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要冷静、坚决而理智地说“不”,无论孩子怎样哭闹也不妥协。

2 幼儿自制力和分辨力都很差,需要成人及时的提醒和必要的约束。

3 3岁多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家长可以跟他讲清楚为什么不买那个小熊。在此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谨慎、有耐心、理智地对孩子进行管教,通过这件事让他知道,不是他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得看他的要求是否合理。

4 分散孩子的精力,让他把注意力先转移到别的他感兴趣的事上,不要让孩子在一件事上纠缠不休。

5 教孩子使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其实,有时孩子并不知道他的某些举动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大哭大闹会使他们感觉好一点,他们能通过这样的`举动达到他们的目的,比如让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玩具。

特别提醒:

1.家长说“不”就要做到。

面对撒泼耍赖的孩子,家长说“不”就要做到。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说出“不行”就要做到。带孩子逛商店,孩子非要电动汽车,家长说不给买,孩子又哭又闹,家长一边说孩子不听话,一边又给孩子买了。这样孩子就会认为家长说话不算数,只要自己发脾气家长就会妥协。对于做不到的事情,家长就不要说“不”,如果说了就要做到,无论孩子采用什么方式,家长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让孩子感到家长说话是算数的。

2.在对孩子说“不”的同时,给予他所需要的关注和爱。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要经历两次心理反抗期,第一次在两岁后就可能出现。父母对孩子要有原则,但两三岁的孩子毕竟不是成人,过多的道理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还没到那个程度。因此,母亲可以利用孩子对他的依赖,用语言及非语言的表现让孩子感觉到“拒绝”,例如“妈妈生气了。”要告诉他“你这样做我不喜欢。”

其实孩子在最初形成某种行为定势和情绪反应时,成人如果未加明确制止,孩子就不知道允许做和不允许做的界限在哪里,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界限。同时,家长在对孩子说“不”的同时,应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关注和爱。

二、面对小赖皮,请给他一个拥抱

谦谦的感冒刚好,就非要到外面去玩。爸爸劝他:“谦谦感冒刚好,不能到外面去玩,爸爸和你在客厅玩吧!”。“不行!”谦谦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哭起来。面对哇哇大哭的谦谦,爸爸一筹莫展,是带宝宝出去还是把他留在家里任其大哭大闹?

家长心理:带宝宝出去吧,他病刚好,真怕他着凉了;不带他出去吧,他又在家里大哭大闹的,要打打骂骂他吧,对着这个大病初愈的孩子又狠不下心来,这可怎么办呢?

正确做法:

此时,不要对孩子发火,不要生硬地责怪孩子:“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啊,跟你说了,你病刚好,这么出去会感冒的,你真不听话。”相反地,你可以走过去抱起孩子说:“我知道不让你出去玩你很生气,妈妈来抱抱你吧!”把宝宝的头靠着自己的头,让孩子渐渐安静下来。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讲不能出去玩的道理:“爸爸妈妈都喜欢你,我们可不想让你再感冒了。明天天好了,我们一起去玩好吗?” 有时候,一次随意的拥抱便能控制孩子的怒气。其实孩子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从满足生理的需要向社会性需要过渡的,孩子希望成人与他身体的接触。当孩子情绪激动时,拥抱和爱抚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通过充满爱意的身体接触,可以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情绪。

篇11:犯错孩子巧处理

关键词:巧妙;处理;犯错;引领;反省

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奖学生糖果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对待犯错的孩子时能乐观地看待学生的犯错,耐心而平和地进行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不愧为我们教育的典范。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也总结了一些巧妙处理学生犯错的方法:

一、欲擒故纵巧处理

好动、调皮、贪玩是学生的天性,所以,学生在无意识中会犯错,这时学生本身就畏惧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一味的用呵斥、制止、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不但不能杜绝学生的顽皮,甚至还会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运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原本想制止学生不再犯错,就引导学生继续犯错,巧妙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愿犯错,甚至厌恶犯错。案例:“汽车顶棚上的蹦跳。”小汽车车主为制止小朋友在汽车顶棚上蹦跳,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居然设置奖品,但用每次奖品急速递减的方式,使学生对蹦跳热情迅速退却,不愿蹦跳,不再犯错。

二、学科文化巧引领

每个班上都有少数差生,他们缺乏自信。有些差生思想上有偏颇,长期以来觉得受教师学生的歧视,认为自己很差劲,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破罐子破摔,甚至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遇到此类犯错的孩子,可用学科文化影响他们,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轨道。比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判断“因为a大于c,则ab大于cb是否正确”时,我抓住这个有利机会,让孩子们明白:a大于c,则ab大于cb,需要b是正数。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结果也可能改变,a大于c,则ab小于cb,需要b是负数,比如,孟母三迁。有时增加一个元素b,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

三、换位思考促反省

学生的是非观念并不十分明确,以自我为中心,跟着感觉走,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常常引发矛盾。甲是A组组长,他在检查作业时不慎摔倒,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声,其中乙的笑声最响亮,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班会上,我设计了三个节目:一是盲人摸象;二是心心相印,让学生猜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成语意思;三是重演打架事件。并趁机引导全班同学换位思考,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此后,我班打架的事件很少发生,同学之间再也没有看到当别人难堪时而幸灾乐祸的现象。

四、延时悬挂冷处理

学生犯错误常常让人十分气愤,老师可能会因为火气大来一场“暴风骤雨”,措辞激烈,狠狠批评学生,无法正确评估孩子的过错,容易把学生的过错无限放大。此时,教师的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教师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可能使局面难以收拾,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效果。老师最好采用淡化的态度,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做处理,留待以后从容处理。

五、扬长避短慎处理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子骄子,有的学生天生残疾,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拮据,甚至还有学生是孤儿。这类特殊学生有特殊的心理,他们自尊心特强,同时又自卑、自闭,或心态不平,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这类学生犯错,教师的处理要谨慎,要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尽量扬长避短,让劣势变优势,发现缺陷美,发挥自己的优势。

总之,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抱着一份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犯错,看待学生犹如看待若干年前的自己,抑或是若干年后自己即将长大的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善于接纳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每一次的挫折成为他们成长的契机。

篇12:孩子犯错家长需要检讨!

子桐是一个相对比较“听话”的孩子,所以我经常觉得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误,我也能从自己身上找到根源,事后反思往往觉得需要检讨的是我们成人!

一、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真的犯了多大的错,而是因为我们的心情不好。

记得去年的六一我带子桐去公园玩,路过一个“小溪”,她到边上玩耍,伸手撩水的时候脚上踩上泥巴了,要在平时,我肯定会温柔的说:“没事,回家妈妈给你刷刷。”可是那天心情特别差,于是我就爆发了:“你玩吧,玩吧,看你脚上弄的泥巴,我走了!”我假装转头就走,子桐吓的在我后面跟着跑,大声说:“不敢了妈妈,我再也不敢了!”脚上的鞋都快跑掉了!事后我后悔极了!孩子觉得自己玩水错了,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二、有时候我们给孩子提供了犯错的机会,而我们却回过头来责骂孩子。

子桐三岁前我做饭或者干家务的时候经常会缠着我,有时候我就顺手给他一些本来不该玩的东西,子桐觉得新鲜就自己玩去了,但是经常是我做完饭的时候发现家里被弄得一塌糊涂,于是小小怒火被爆发了,忏悔啊!

三、有时候光顾着忙自己的事情,比如上网,然后忽略了孩子。

其实在家里上网本来就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有时候回答网友的问题,浏览网页,写写博客,为了避免子桐缠着我,就给他自己找点事情干,可是他一旦自己做什么就一定会有一些小差错,例如把贴画贴的到处都是,玩具玩的满地,翻出来N久不用的东西……于是我都会抱怨,觉得孩子怎么这样不省心。

四、有时候我们事先并没有告诉孩子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去做。

好多时候在事前我通常懒得和孩子说这说那,例如有一次买来一个新玩具麦克风,那时候子桐最喜欢当演员给爸爸妈妈表演节目了,麦克风的底座上的音量控制是扭动而不是拔起来的,我装好之后就给子桐玩,他不知道原来那个按钮是扭动的,一拔就拔坏了,我就会觉得怎么刚买来的玩具就弄坏了,这孩子。

五、有时候是我们的日常的坏习惯影响了孩子,而我们自己还不知道。

有一次子桐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说你为什么躺着,妈妈不是说过了,不能躺着吗?结果人家说,我和爸爸一样,爸爸就是躺着看电视的!所以其实孩子是在效仿大人,效仿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这是错误的。

还有听老妈讲一个小女孩才六岁多便随便斥责她妈妈,什么“你连头绳不会绑,你怎么怎么样。”其实那个妈妈本身对老人说话平时就是那个样子,所以说孩子犯下这样的错误完全是受了妈妈的影响。

六、有时候为了面子而自认为孩子犯了错。

子桐有一阵子特别不喜欢叫人,大概是三岁半左右的时候,看见人就当没有看见一样,妈妈知道这是正常的,过一阶段就好了,可是还是脸上挂不住,觉得别人会误以为我怎么教育出这样的孩子,于是有时候也会斥责子桐。

七、有时候与隔代的赌气教育让我们觉得孩子犯了错。

好多时候当我们与老人争执有矛盾的时候最容易导致孩子犯错,例如我们不想让老人太溺爱孩子,索性对孩子的要求就更高,或者朝着与老人做法相反的方向要求孩子。

有一次在小区广场看到一个妈妈让孩子做摇摇车,孩子非要坐第二次,妈妈不让,奶奶说坐就坐吧,结果妈妈就爆发了。其实要是奶奶不在,我觉得妈妈也许就让孩子坐第二次了,可能觉得奶奶太溺爱孩子了,心中有些不爽吧。

身教胜于言行,愿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能三省吾身,为孩子做一个榜样。

上一篇:油库车间实习总结下一篇:2018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