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2024-05-08

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通用7篇)

篇1: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传承技艺中的积极作用,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大政发〔2011〕46号)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大师工作室),是指由高技能人才领办,依托在我市登记注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培训机构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开展技能培训、研修、攻关、交流活动的工作团队。

第三条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大师工作室选拔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

第四条 大师工作室应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一)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形成技术创新团队,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实施技术改造和技能创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操作法,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开展技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加快高技能人才集聚,为技术研修、创新、教学改革等提供交流平台。

(三)开展带高徒、传绝技活动,以技能大师为项目(工种)带头人,多渠道为企业及社会培养技能骨干,年均培养8个以上青年技术技能骨干。

(四)承担政府和社会委托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师资培训任务。

第五条 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应获得过国家及省、市级技能人才或技术人才方面的荣誉称号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技能人才:

(一)有重大技术发明或者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创造出同行业公认的先进操作法,明显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在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和技术攻关中,掌握关键技术、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三)对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应用、推广,直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四)具有绝招绝技并可以大力推广或在拯救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明显实效。

(五)在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第六条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的原则,按以下程序开展大师工作室选拔工作:

(一)组织推荐。参加大师工作室选拔的单位,通过单位自荐,经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初审后,在规定时间内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以下申报材料:

1.《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表》一式4份(详见附件),可登录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下载;

2.申请报告。包括工作室所依托的单位情况、申报工作室职业(工种)、工作室领办人情况、工作室基本条件、工作室成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所在单位对工作室的支持措施,以及工作室成立后的工作计划目标等。

3.申报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文件以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有关证件。

4.证明材料。包括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技术成果证明及获奖证书等。

(二)集中评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按照审阅材料、考察现场、集中评议、实名表决等程序,提出大师工作室候选名单。

(三)命名授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候选名单在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单位,授予“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匾;对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授予“大连市技能大师”称号。

第七条

对大师工作室市政府将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经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备案后自主开发职业资格类或专项职业能力类培训项目的大师工作室,根据项目开发要求和工作量情况,市政府将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开发经费支持。对取得国家及省、市级技术创新成果的大师工作室,市政府将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对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大师工作室,市政府将按有关要求和规定标准给予补贴。上述补贴和奖励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八条 大师工作室每2年选拔一次。已获得“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的,两年后经考核合格,继续保留称号,并获得相应补贴。第九条 大师工作室团队成员中的高技能人才,可优先受聘兼职技工院校指导教师。

第十条 企业要有在职人员担任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退休人员领办大师工作室的,薪酬由企业和退休人员协商确定。所聘用的退休人员必须能坚持正常工作,年龄不超过70周岁。

第十一条 建立大师工作室评估制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定期对享受我市有关政策的大师工作室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取消“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收回“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匾,是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将不再享受我市大师工作室的有关政策:

(一)申请设立的单位被注销或撤销的;

(二)领办人调离原工作单位,且无符合要求的人员接替领办的;

(三)领办人或大师工作室因违法违纪行为或者重大过失,给国家、集体、他人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

第十二条 各有关单位要为大师工作室提供必要支持,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在本行业、本地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第十三条 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使用政府补助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相关人员徇私舞弊的,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大师工作室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化运作。已获得国家或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的,经核实有关证明材料后,可享受我市大师工作室的有关政策。大师工作室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年总结及当年计划报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大连地区反洗钱信息工作,促进各机构和反洗钱人员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反洗钱调查研究水平,实现反洗钱信息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反洗钱信息报送工作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连地区反洗钱信息工作应符合国家的反洗钱监管政策,为反洗钱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内容应实事求是、全面客观、贴近反洗钱工作实际和研究前沿。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连辖区人民银行金州新区中心支行、各支行、各银行机构、证券期货机构、保险机构、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支付机构(以下统称各机构)以及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大连中支)确定的其他机构。

第四条 人民银行大连中支反洗钱处负责对辖区内反洗钱信息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并设立反洗钱信息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具体管理和考核工作。

第五条 反洗钱信息的内容包括:执行反洗钱政策法规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和新方法;反洗钱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创新措施和工作成效;反洗钱工作经验; 对反洗钱监管部门的工作建议;国际反洗钱领域新动向、新进展;反洗钱工作动态、风险提示及案例;人民银行大连中支布置的反洗钱信息收集、数据统计或课题调研等。

第二章 反洗钱通讯员制度

第六条 人民银行金州新区中心支行、各支行和辖区各机构应指定1-2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作为信息通讯员。

第七条 通讯员的基本要求:

(一)热爱本职工作和信息调研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具有主动性,具有反洗钱工作经验2年以上,熟悉反洗钱法律法规。

(二)新闻敏感性较高,调查研究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第八条 通讯员的工作职责:

(一)快速、准确地对本单位反洗钱工作的工作动态、经验做法、探索创新等进行报道。

(二)了解国际国内反洗钱动态,收集、整理、报告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意见和建议,分析并研究各类洗钱风险因素,积极开展信息反馈和调查研究。

(三)按时完成人民银行大连中支交办的各项信息调研 等工作任务。

(四)主动加强与人民银行大连中支的日常沟通,积极参加反洗钱通讯员工作会议及其他相关活动。

第三章 反洗钱信息的要求及考核标准 第九条 反洗钱信息的要求:

(一)反洗钱信息可结合实际自行选题,也可选择人民银行大连中支确定的题目。

(二)反洗钱信息的内容应符合反洗钱政策方向,观点正确、视野开阔、有所创新。信息中如有引用数据,应注明来源,翻译、编译类信息应附外文材料原文。原则上,动态类信息每篇在500字以上1000字以内,调研类信息每篇不少于2000字。

(三)各机构每季度至少上报1篇动态类信息,全年不少于4篇。其中不含《大连市反洗钱宣传工作方案》中要求上报的信息。

(四)各机构全年至少上报1篇调研类信息。完成人民银行大连中支布置的调研课题的,可将调研成果作为调研类信息上报。

第十条 考核标准。人民银行大连中支根据信息情况对各机构信息工作进行考评。总分由基础得分和加减分两部分组成,即总分=基础得分+加减分。其中基础得分为60分(包 括动态类信息40分,调研类信息20分),累计减分项以基础分值为基准,扣完为止。加减分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一)加分标准:

1.反洗钱信息被人民银行大连中支采用,加1至5 分/篇。

2.被大连中支《大连反洗钱动态》采用或行级领导批示,动态类信息加5分/篇,调研类信息加10分/篇。

3.工作方法或经验成果被人民银行大连中支以印发文件或会议交流等形式进行全辖推广,加15分/篇。

4.被人民银行总行《反洗钱工作简报》、《送阅信息》、《参阅件》及人民银行网站反洗钱子网站等采用,动态类信息加20分/篇,调研类信息加30分/篇。

(二)减分标准:

1.各机构每少报1篇动态类信息,减10分;每少报1篇调研类信息,减20分。

2.上报的信息存在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减1-5分/篇;上报的信息不及时,减1-3分/篇,超过规定时限3个工作日视同未报;存在抄袭,捏造或篡改数据,杜撰、夸大或隐瞒事实等问题的,予以退稿,并减10-30分/篇,情形严重的,直接降至零分。

第四章 反洗钱信息的报送及评审 第十一条 各机构应对所报送的反洗钱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注重信息的质量,确保上报的信息动态准确无误,调研成果数据真实、内容可靠,具备原创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严禁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各机构对不参与公开评审或发表的信息,应在报送时以合理方式注明。

第十二条 反洗钱信息的评审时间段原则上为每年的1月1日至本年的12月31日。

第十三条 人民银行大连中支将根据反洗钱信息的采用情况,择优向人民银行总行《反洗钱工作简报》等信息平台推荐。

第十四条 人民银行大连中支适时对反洗钱信息的上报和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对反洗钱信息工作成绩突出的机构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报、迟报反洗钱信息,不能按要求完成人民银行大连中支布置的信息调研任务,抄袭、提供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的机构和个人予以批评。

第十五条 各机构应于每季度最后1个月的10日前上报动态类信息,于9月30日前上报调研类信息。对人民银行大连中支安排的调研任务或报告材料,各机构应按照相关要求按时上报。

第十六条 各机构的反洗钱信息要以纸质(加盖公章)和电子方式同时报送,其中电子方式报送至FTP/信息收集/反 洗钱信息工作专夹/各行业/季度的目录下,报送的标题统一为“投稿单位—稿件题目—日期”格式(例如: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题目—20120608),并在上报信息调研中注明作者姓名、单位、手机,格式要求见附件。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人民银行大连中支反洗钱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一

动态类信息和调研类信息的写作格式要求

一、文章的左上角注明类型,字体为仿宋四号,例:信息(或调研)。

二、文章标题字体为黑体小二且加粗,居中,例:

应高度关注信用卡非法套现引发的风险隐患

三、文章第二行写明作者单位,姓名,手机,字体为仿宋四号,居中,例:(XX银行,张XX,138XXXXXXXX)

四、正文从第四行开始,字体为仿宋小三,首行缩进2格,例:

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网络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用卡作为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已渗透到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五、一级标题:字体为黑体小三且加粗,首行缩进2格,例:

一、典型案例 六、二级标题:字体为仿宋小三且加粗,首行缩进2格,例:

(一)王XX非法经营案 七、三级标题:字体为仿宋小三,首行缩进2格,例:

1、案件特点 八、四级标题:字体为仿宋小三,首行缩进2格,例:(1)犯罪团伙之间有大量交叉结伙套现的行为

九、调研类信息中如有参考文献,要附在调研信息后面,字体为仿宋四号,并注明:作者、著作或论文名、期刊名、出版年月等。

十、文章结尾:右下角注明撰写日期,例:2012年7月16日。附件二

动态类信息和调研类信息的写作模版

应高度关注信用卡非法套现引发的风险隐患

(XX银行,张XX,138XXXXXXXX)

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网络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用卡作为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已渗透到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典型案例

(一)王XX非法经营案

1、案件情况

2、案件特点

(1)犯罪团伙之间有大量交叉结伙套现的行为

(2)一人控制大量银行卡,通过交叉使用进行套现活动

(二)张XX非法经营案

......二、潜在风险分析

(一)信用风险

(二)法律风险......三、原因分析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作者、著作或论文名、期刊名、出版年月。

篇3: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我市继续教育基地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突出特色,保证质量”的原则,由市人事局予以认定。被认定的各类基地不改变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与继续教育相关的业务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

第三条 大连市乡土人才培训基地、长线专业毕业生技能转换培训基地等纳入市继续教育基地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 继续教育基地的主要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按照对外发布的培训科目,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授权举办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远程在线教育培训、地域及国际间智力交流培训等,

2、认真做好在本基地接受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考试、考核、结业证明发放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

3、按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基地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及时报送市人事行政部门。

第五条 继续教育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1、高等院校及具备《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

2、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相应的教学、实验设施;

3、有一支与所承担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培训层次相适应的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较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较高素质的培训管理人员队伍,

4、有健全的基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培训登记管理、培训经费管理、后勤保障管现以及培训效果评估、跟踪反馈等制度。

第六条 市继续教育基地认定的基本程序:

1、具备继续教育基地条件的办学机构本着自愿的原则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大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信息采集表》,经主管部门同意后,递交市人事局;

2、市人事局对申报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对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并确认共培训的专业范围和方向。

3、经认定的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局对社会发布,并同时定期发布各基地继续教育培训科目名录。

第七条 市人事局对继续教育基地实行定期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地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相关的管理情况、建设发展情况、培训效果评估等。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年底前应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自查总结,并应向市人事行政部门报送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计划。

第八条 各基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须按照物价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培训费用,不得巧立名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九条 对不按规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劣,社会反响不佳,借继续教育名义乱办班、乱收费的,将取消其继续教育基地资格。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篇4: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大 连 市 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大连市国家税务局文件

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大劳发[2007]179号

关于印发《大连市劳动用工

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市、县劳动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秩序,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率,根据《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2006]46号)和《关于印发〈辽宁省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劳社发[2007]48号)的有关规定,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制定了《大连市劳动用工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有利于及时掌握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进一步增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各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我市境内所有用人单位在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的机制普遍建立;到2008年底,依托劳动保障“金保工程”业务专网,实现省、市、县三级劳动用工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使我市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体系基本形成。

二、切实加强领导,推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顺利实施

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区、市、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劳动关系、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监察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劳动用工登记工作小组。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用工登记与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相互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要根据工作需要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配备相应人员及必要的设备,为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创造条件,确保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顺利实施。

三、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落到实处

各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尽快制定本地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落实工作责任。要深入开展对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宣传,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真正了解建立这项制度的重大意义。要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改进工作方式,优化工作程序,设立必要的工作窗口和联系渠道,充分利用已有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提供制式表格下载服务,为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用工登记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可采取提前通告、上门服务、跟踪催办和监督检查等办法,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办理用工备案。要建立劳动者信息查询举报机制,劳动者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网上到劳动保障部门查询用人单位是否给予登记,登记的内容是否真实。对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没有登记或登记内容不真实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及时立案查处。

各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请于2007年10月20日前将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报至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市劳动保障局将加强对区、市、县工作进展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建立调度制度,并按季度上报

工作进展情况。

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连市国家税务局

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二○○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劳动用工备案办法通知

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2007年10月16日印发

大连市劳动用工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辽宁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2006]46号)、《关于印发〈辽宁省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劳社发[2007]48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为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劳动用工备案。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办法进行劳动用工备案。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劳动用工备案(以下简称用工备案),是指用人单位按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劳动用工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其主体资格、用工行为以及劳动合同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予以登记备案的行为。

第四条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区市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工登记管理工作。

税务行政部门按照其职责,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用工备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用工登记 第五条用工备案内容包括:用工登记、劳动合同签订、解除、终止和失业登记等。

第六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进行用工备案,并统一使用《劳动合同登记手册》。

第七条下列情形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用工备案:

(一)用人单位新招用员工的;

(二)已招用员工续订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与员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

本办法实施前已招用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到所管辖劳动保障部门补办用工备案手续。

第八条用工备案可采取下列形式:

(一)直接备案,即用人单位将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直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二)邮寄备案,即用人单位通过邮寄形式将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三)网络备案,即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形式将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所管辖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用工备案。

用人单位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时,应到实际经营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用工备案。

第十条用人单位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初次办理用工备案时,应当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明副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十一条外地单位在本市以租赁柜台形式从事经营活动的,应持单位所在地营业执照副本、授权委托书、本市协作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和合作协议,在本市进行用工备案。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名称、法人代表、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应在30日内办理用工备案变更手续。用人单位注销后,应在15日内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注销手续。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办理用工备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自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用工备案。

用人单位招用外籍人和港澳台人员在我市就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用工备案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办理招用人员备案时,应提供《劳动合同登记手册》、与被招用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书、被招用人员的公民身份证、《失业证》、签订劳动合同人员名册等材料;招用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工种(专业)的人员,须提供被招用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办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备案时,应提供《劳动合同登记手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人员名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或退休手续等有关材料。

通过邮寄或网络备案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及时查验上述材料。

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用人单位办理招用人员登记手续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备案手续时,应在《劳动合同登记手册》、《签订劳动合同人员名册》或《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人员名册》上加盖用工备案专用章,并注明备案日期。通过邮寄或网络备案的,应提供备案回执。

第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用人单位办理用工备案手续时,应实行微机化管理,并建立统一共享数据库。录入微机信息应包括:

(一)用人单位名称、地址、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保险登记编号;

(二)劳动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民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险编号;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间、劳动合同期限、岗位(工种)、劳动报酬等。

第三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保障资料审查、社会保险登记或依法申请变更登记,核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额、结算保险待遇时,要出示《劳动合同登记手册》。

第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核准企业《工资总额使用手册》时,要以《劳动合同登记手册》记载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人数为准。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税前扣除工资薪金实行备查制,在日常经营中应提供《劳动合同登记手册》、《工资总额使用手册》、与被招用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书、被招用人员的公民身份证明等相关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检查核实。

第二十条对拒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履行用工备案义务或备案内容不真实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

察机构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辽宁省劳动合同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大连市劳动合同规定》等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章 附则

篇5: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0-04-01 生效日期: 2000-04-01 发布部门: 大连市民政局

发布文号: 大民救发[2001]5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办发[2000]1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民政部19号令《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辽民发[1999]9号文件《辽宁省社会福利事业机构执业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福利机构是指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出资兴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含精神病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大连市有关法规和规章,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各区、市、县民政局依照本办法规定权限和职责,负责本辖区内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

第五条 经各级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社会福利机构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各级财政、税务、物价、城建、规划土地、卫生、公安、公用事业、电业等部门应依照各自的职责,积极支持和帮助社会福利机构的创办和发展。

第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社会福利机构。

第二章

设置与审批

第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要根据本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制定规划,申办社会福利机构必须符合设置规划。

第九条 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以下称申办人),凡具有相应的条件,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民政部门提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筹办申请,并填写筹办申请表。

第十条

申办人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书。

(2)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及简历。

(3)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意见书。

(4)可行性研究报告。

(5)机构设置报告(包括机构名称、宗旨、组织机构、所有制形式、房间和床位设置情况、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及其它事项)。

(6)土地合法使用证明或房屋权证书(租赁房屋必须出具经公证机关公证且租赁期限十年以上的房屋租赁合同)。

(7)依据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共同发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图纸。

(8)资金来源及银行出具的资金状况证明。

(9)若由双方以上合作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机构的,应提供合作方共同签属的法律文书。

(10)非大连市户籍的申办人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交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介绍函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第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筹建审批:

(一)政府投资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直接到市民政局办理审批手续。

(二)社会组织和个人申请兴办社会福利机构,设置地在市内四区,设置床位30张以上的(含30张),直接向市民政局申请办理审批手续,设置床位30张以下的,向设置地所在区民政局办理审批手续,由区民政局报市民政局备案。设置地在金州区、旅顺口区、开发区、度假区、长海县、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设置床位50张以上的(含50张),由所在地区(市)、县民政局负责审核后报大连市民政局审批。设置床位50张以下的,由所在地民政局直接办理审批手续,并报大连市民政局备案。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提出审批意见。

(三)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组织和个人,华侨以及国外的申办人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向市民政局提出筹办申请,并报市政府外经贸委及外事、公安等部门审核后,由市民政局办理审批手续。

(四)对符合设置规划和条件的,审批部门应当向申办人发放《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批准筹办通知书》。根据机构设置规模,批准筹办通知书的有效期分为六个月、1年、2年。对不予批准的,审批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办人。市民政局直接审批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告知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区(市)、县民政局,以便监督。

(五)经同意筹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具备开业条件时,应当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十二条 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机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标准:

(1)有经过审批部门核准的机构名称。

(2)有固定的机构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并设置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相关要求的卫生所(站)或医务室和医务人员。

(3)福利设施建设要符合建设部、民政部联合颁发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符合国家安全防火、卫生防疫、环境保护标准。

(4)有完善的机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

(5)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经过培训持有岗位证书的护理员、相谈员、调膳员和符合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医务员和特教员,服务人员与生活能自理的老年养员的比例为1:4-7,与不能自理的老年养员的比例为1:1.5-4;与健康儿童养员的比例为1:6;与婴儿、残疾儿童养员的比例:1:1.5-3;与精神病养员的比例为1:2.5-6。

(6)有足以开办和发展社会福利机构的经费,开办经费按床位数计算,每张床位不低于5000元。

第十三条 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机构,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书面报告。

(2)审批部门发给的《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的批准筹办通知书》。

(3)审批部门发给的《社会福利机构冠名申请表》。

(4)房屋所有权属证书或经公证机关公证的租期不少于10年房屋租赁合同。

(5)建筑、消防、卫生等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书。

(6)(7)(8)(9)验资证明及资产评估报告。机构的章程和规章制度。

工作人员名单、有效证件复印件及健康状况证明。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十四条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验收完毕。经验收合格的,由审批部门发给《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对验收不合格的,审批部门提出整改意见,书面告知申办人。

第十五条 申办人取得《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应当到相应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实行检查制度。社会福利机构在每年3月底以前,持《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及副本并提交本工作报告和下一工作计划,到审批部门办理检查登记。

第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变更名称、场所、负责人及性质的,应当按照设置审批程序报审批部门批准。各区、市、县民政部门批准变更的,要向市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分立、合并或歇业,应当提前三个月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报送有关部门确认的清算报告及相关材料,由民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对其进行评估和处置,同时要妥善安置好已收养人员,经原审批部门核准方可办理手续,歇业或撤销的要进行注销登记,并收回设置批准书。

第三章

服务与管理

第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用工制度,并与所聘用的工作人员签订用工合同。

第二十条 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无任何传染病史。

(2)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无任何劣迹史。

(3)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4)必须经过民政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二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并实行院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

第二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须按照市民政局统一设制的合同书文本与收养对象或家属(监护人)签订服务合同,并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与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孤儿或者弃婴时,应当经民政业务主管部门逐一审核批准,并签订代养协议书。

第二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根据收养对象的特点开展服务,并坚持心理援助与生活援助并举,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并重,行政性管理与专业化服务同步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 在服务工作中,分别设置护理员、相谈员、医护员、特教员、调膳员职位,并各司其职,格守其责。

第二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中各职位人员均需经过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二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要按个案建立收养对象健康档案,有条件的福利机构要对养护对象健康状况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建立个案软盘档案。要定期对养护对象进行检验,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养员,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防疫部门。

第二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餐具、清洗被褥和衣服,达到基本无“四害”标准,养员无虱子寄生。

第二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配置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组织开展有益于养员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二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收费,应持民政部门审批手续及成本核算报告到物价部门审批,并办理收费许可证。

第三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对养护对象实行财务公开。其收益应当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分配使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的资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社会福利机构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租赁或者转让时,须经民政部门和登记机关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在对外交往中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第三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活动。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第三十四条 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财务状况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每三年对全市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对先进社会福利机构和为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

第四章

政策优惠

第三十五条 经民政部门审批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一)各地要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在基本建设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二)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1、城镇人口不足6万人的街道办事处要设立一处老年人综合福利服务设施,同时附设一处可容纳30名左右老人的养老院。

2、城镇人口超过6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则按上述要求增加老年人综合福利服务设施数量。

3、建设社会福利设施,要严格按照规划和福利机构建设、建筑标准及规范实施,建成后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各级人民政府对此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应酌情给予减免。

(三)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项目免征营业税;对社会福利机构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四)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执行。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 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取得”。社会福利机构可以经政府批准,通过划拨国家土地、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方式使用土地。

(六)征用或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建设社会福利机构,免缴土地垦复基金。

(七)免缴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八)用电按最优惠价格收费,用水按居民用水价格收取。

(九)各地在制定本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时,要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为服务对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社会福利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并申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可根据劳动保障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14号)的规定,经审查合格后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人员中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的社会福利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十)对社会福利机构中收养的(包括社会福利机构在社区和居民家中分散寄养的)就读于小学、初中的孤儿,要按有关规定免收杂费、书本费;对被高中(职业高中)、技校、中专、高等录取的孤儿,要免收学费、住宿费。

(十一)对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孤残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先推荐就业,免费给予上岗前的培训。社会福利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法保障职工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权益。对进入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并享受社会保险的人员,社会保险机构可委托社会福利机构代办其养老金发放等服务性工作。

(十二)对获得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按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法人注册登记时,有关部门应优先办理;对未获得民政部门批准而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有关部门不应办理法人注册登记手续。

关联法规:

第三十六条 社会办社会福利机构执业期间享受与国家办的福利机构同等的优惠政策。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社会福利机构,有关部门有权终止给予优惠政策,必要时,有关部门可以追回减免的费用:

(1)擅自利用社会福利机构的固定资产和场所从事非福利性经营活动的。

(2)擅自转让、出租、出借社会福利机构固定资产和场所的。

(3)未按本办法规定向养护对象提供服务或不守合同侵害养护对象合法权益的。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民政部门根据情况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直至建议登记机关取缔或者注销登记,并按管理权限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审批部门批准,擅自筹办社会福利机构的。

(2)未取得《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擅自执业的。

(3)未经审批部门批准,分立、合并、歇业、解散社会福利机构或者变更机构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或活动超出许可范围的。

(4)社会福利机构年检不合格,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或者不申请办理年检手续,继续执业的。

(5)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租《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

(6)进行非法集资的。

(7)违反国家关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侵害养护对象合法权益的。

(8)其它违法行为。

第四十条

民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务收据,罚款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有关部门行政执法内容的,作出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关联法规:

第四十二条

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的审批人员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施行前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篇6: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0-11-23

实施日期:2011-01-0

1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加强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工程质量及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基础设施是指与房屋建筑工程配套的供水、供电、供热、燃气、消防、道路、桥梁、路灯、排水、环卫、绿化、挡土墙、电视、电信、邮政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指教育、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设施。

第四条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全市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并具体负责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其他区市县、先导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规划、消防、环保、供水、供电、供热、燃气、市政、电视、电信、邮政、教育、民政、物业等有关单位和其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工程情况,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第二章 竣工验收

第五条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

第六条 房屋建筑工程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一)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三)对于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四)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五)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包含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六)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并已交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规费。

(七)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八)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是否符合规划条件进行了核实,并出具核实证明。

(九)环保部门出具了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公安消防部门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出具了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十)自来水公司、供热单位、燃气公司对相应的供水、供热、燃气系统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出具同意接收文件。

(十一)电业局对供电系统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出具验收合格证明。

(十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道路、桥梁、路灯、污水、雨水、绿化、挡土墙等工程进行了质量监督。在市政设施管理机构对排水系统已接通城市管网和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对化粪池、垃圾收集设施、废物箱等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出具验收合格文件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相关规定对房屋建筑工程配套的基础设施办理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十三)广播电视台、通信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专业部门对有线电视网络、电信基础设施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出具同意接收文件。

(十四)邮政部门对信报箱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出具认可文件。

(十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第七条 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报告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二)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

(三)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7个工作日内将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书面通知负责监督该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并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书面通知教育、民政、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等与公共服务设施有关的部门参加竣工验收。

(四)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

3.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4.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形成经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参与工程验收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应当协商提出解决的方法,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第八条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评价,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程序、内容和组织形式,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还应附有下列文件:

(一)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三)本办法第六条

(二)、(三)、(四)、(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项规定的文件;

(四)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五)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六)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九条 负责监督该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教育、民政、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等对相应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功能进行检查。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并要求建设单位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条 工程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一条 对包含若干个子单位工程的单位工程,当其子单位工程具备独立使用功能且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可对子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二条 分期建设的住宅小区项目,可以实行分期竣工验收、分期交付使用。但必须保证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应予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先期设计、先期施工、先期验收、先期交付使用,其中包括:幼儿园、社区管理用房、物业用房等。

第三章 配套设施移交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配套设施移交手续,接收单位应当及时配合接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配套设施移交后的保修责任。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将红线内道路(非市政道路)、桥梁、路灯、排水、环卫、绿化、挡土墙、消防、邮政等设施移交给物业公司管理,由物业公司出具同意接收文件;将红线内的道路与市政道路连接后,移交给市政设施管理机构管理,如果红线内含有市政道路,一并移交,由市政设施管理机构出具同意接收文件。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将幼儿园移交给项目所在区市县、先导区教育主管部门,由区市县、先导区教育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接收文件。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将社区管理用房移交给项目所在区市县、先导区民政主管部门,由民政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接收文件。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将物业管理用房和属于业主所有的公共停车泊位移交给全体业主,由物业公司代为接收,并出具同意接收文件。

第四章 竣工验收备案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到工程所在地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十九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5日内,完成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第二十条 工程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二十一条 包含若干个子单位工程的单位工程,其所有子单位工程都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和相关材料:

(一)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及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和备案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应当由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四)法律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

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五)自来水公司、供热单位、燃气公司出具的同意接收文件。

(六)电业局出具的验收合格证明。

(七)道路、桥梁、路灯、排水、垃圾用房(箱)、绿化、挡土墙等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八)广播电视台、通信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专业部门对有线电视网络、电信基础设施出具的同意接收文件。

(九)邮政部门对信报箱的设置出具的认可文件。

(十)区市县、先导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出具的同意接收文件。

(十一)区市县、先导区民政主管部门对社区管理用房出具的同意接收文件。

(十二)物业公司对红线内道路(非市政道路)、桥梁、路灯、排水、环卫、绿化、挡土墙、信报箱和物业管理用房、属于业主所有的公共停车泊位等出具的同意接收文件;市政管理机构对市政道路出具的同意接收文件。

(十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十四)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对工程竣工档案初验合格后,核发的《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初验合格证》。

(十五)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住宅工程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第二十三条 备案部门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竣工验收备案文件,验证文件齐全后,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签署文件收讫。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5份,备案部门1份,建设单位4份。

第二十四条 分期竣工验收的项目,必须保证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应予配建的公共设施先期竣工验收备案。

第五章 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第二十五条 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整性,进一步落实和保证本办法的有效实施,国土资源和房屋局的产权管理部门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外,还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规划部门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了整体规划核实并出具了规划核实证明。

(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单位工程已全部进行了竣工验收备案。

(三)施工机具、临时工棚、建筑垃圾、剩余建材及构件等全部清除,并经物业公司检查合格出具认可文件。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按照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无本办法相应条款的,按实际情况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按法律法规规定,可不实行物业管理的房屋建筑工程,本办法中涉及物业管理的条款,由其相应的管理单位负责执行。

第二十八条 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其规划设计用途进行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建设单位不得出租、出售。国土资源和房屋局的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在公共服务设施的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其规划设计用途。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整性负责。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后,未按本办法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备案、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其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拥

有的及其参股企业,不得再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活动;对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其项目所在地的土地、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将该行为视为不良经营行为,在大连市房地产诚信网和大连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监管网上予以公示。凡在大连市房地产诚信网和大连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监管网上被公示的建设单位,所建设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和房屋所有权证。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不得利用工程竣工验收之机设立名目,进行收费或变相收费活动。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工程符合出具认可文件或同意接收文件条件而不出具相关手续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及《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 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不适用本办法。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7:大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

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公司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绩效考核体系,适应公司生产经营建设和发展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的考核,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是指考核过程不受性别、职务、文化程度及感情色彩等因素影响,根据考核的条件和标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被考核人作出准确的评价。

(二)注重实绩,是指重点考察被考核人通过主观努力,为企业做出的劳动成果,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益。

(三)民主公开,是指通过征求意见、民主测评等方式,公开对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进行考核,以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第三条 考核对象:聘任期内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

第二章 组织与分工

第五条 考核工作按照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专业分类,分别由公司有关职能部门组成考核组分类负责,具体负责考核工作。

(一)公司考核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干部、工会及相应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公司考核组按照专业分类下设各专业考核小组,负责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考核工作。

(二)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考核结果 进行汇总,根据考核结果提出续聘意见,并向公司汇报。

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六条 考核内容具体包括:政治品德、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能力、敬业勤业四个方面。

(一)政治品德:是指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在政治思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树立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在道德品质方面,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工作业绩:是指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的工作实绩。工作实绩可分解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效益和贡献等。工作数量是以岗位规定的工作任务量为标准,考察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完成任务的情况。工作质量是考察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在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时是否达到工作要求。

(三)技术水平和能力:是指担任现职岗位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工作能力。主要包括一般能力和发展能力,一般能力主要有:文化知识水平,技术(技能)业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等。发展能力是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一般能力的廷伸,属于一种潜在的能力,包括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的特点,以及经过培训和实践之后能够迅速提高的能力。

(四)敬业勤业:是指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的工作态度和勤劳敬业精神。具体包括事业心、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内容。事业心及工作态度是衡量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是否热爱本职工 作,工作中能否积极主动,认真负责、钻研业务、不断进取的标志。工作效率是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在工作中简捷、准确、迅速,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量的能力。

第四章 考核等次标准

第七条 按照量化考核标准,根据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的岗位工作性质,对政治品德、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能力、敬业勤业逐项量化,分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标准。考核分值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称职、59分及以下为不称职。

第八条 根据专业技术(技能)工作特点,在考核标准中,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能力占75%,政治品德、敬业勤业德占25%。具体量化考核标准见:《齐鲁公司首席专家量化考核评分表》附表

一、《齐鲁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量化考核评分表》附表二。

第五章 考核方法与步骤

第九条 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考核工作为考核,按照专业分类,每年考核一次。

第十条 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考核的步骤如下:

(一)成立考核组和相关专业考核小组。成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坚持原则、群众威信高。同时考核前要认真制定考核计划。

(二)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考核,要在本单位、部门、车间负责人主持下进行个人述职和民主评议。

1、个人述职的内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年来的政治品德、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能力、敬业勤业状况作出认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 本内述职报告,填写《公司首席专家考核表》或《公司首席技能大师考核表》,重点说明本所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益,所取得的经验、体会和进步,同时实事求是地解剖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提交取得的成果,发表论著(论文)、译文、荣誉称号等证明材料。

2、个人述职后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主要采取口头评议和书面评议,通过口头评议进行全面定性评价,通过对考核要素的量化评分进行书面评价,即在规定的考核表上,对各项考核要素进行合理评分,形成量化结果。

(三)考核组根据个人述职和民主评议,结合《齐鲁公司首席专家量化考核评分表》和《齐鲁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量化考核评分表》量化考核情况,参照专业考核小组评价意见,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按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做出综合评价。

第六章 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十一条 考核结果作为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聘任、续解聘、薪酬、奖励及落实其它相关待遇的重要依据。

(一)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聘解、奖惩,要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按优秀、良好、称职三个级别进行奖励兑现;考核不称职的,给予缓聘或解聘。

(二)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岗位工资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归类:

公司首席专家岗位工资类别按20-23类归类,公司首席技能大师按17-20类归类。

1、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初次聘任上岗,在相应岗位类别区间内,按不低于原岗位工资类别,由低到高,就近确定执行的岗位工资类别。原岗位工资在相应岗位类别区间内的,再提高1个类别执行;低于相应岗位类别的,按最低类别执行。

2、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在考核优秀的,下一的岗位工资类别可提高1个类别。岗位工资类别,公司首席专家已达到23类或公司首席技能大师已达到20类的,不再提高。

(三)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奖金按照以下原则兑现:

1、公司首席专家的奖金兑现标准,按不低于公司副总师奖金标准执行。

2、公司首席技能大师的奖金兑现标准参照本单位(或公司机关部门)副职奖金标准执行。

3、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在聘期内实行绩效考核兑现制度,奖金和经营目标考核工资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月度考核由所在单位具体组织(公司机关按管理权限由分管部门组织考核)。奖金每月随各单位绩效考核按70%进行兑现。本内,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且考核称职以上的,根据年终考核结果统算,扣除部分予以补齐。其中考核优秀的按100%予以补齐,考核良好的按90%予以补齐,考核称职的按80%予以补齐;考核不合格的,不再补发。

第十二条 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自聘任次月起,薪酬待遇改按本办法执行,其它待遇停止执行;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解聘后,薪酬待遇按所在岗位重新确定。

第七章 考核要求 第十三条 公司考核组对考核工作要严密组织,规范操作程序,注重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业务(技能)水平和能力的发挥,力求考核结果的公正、准确性。防止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的评价失实,给依据考核结果而进行的奖惩工作造成失误。

第十四条 各单位领导要重视对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人员的培养、管理和工作的支持;积极配合公司考核组做好对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的考核工作。

第八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各单位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高级专家、首席操作(作业)师绩效考核办法。

上一篇:游武夷山的作文650字下一篇:2023年少先队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