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2024-05-06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精选12篇)

篇1: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我们是小小消防员

一、活动课题的产生

10月12日两个学生把楼道里的安全疏散指示牌给弄坏了,我对两名学生进行了教育,并请了学生家长来商谈公物赔偿问题。家长说:“这东西有个啥用啊,不就是个灯吗”。由家长的一句话我想到了农村居民的消防安全问题,于是决定就此问题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我们是小小消防员

二、活动目标

1、增强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长消防安全知识

2、了解当前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农民对消防安全的认识

3、学生汇报实践成果,教师归纳总结,同村委会共同制定消防安全措施

4、锻炼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和学校领导协商活动安排,由校领导和学校周边四个村的村委会联系,得到村委会的支持。联系的村有(姚夏寨、大夏寨、后野营、安夏寨)校领导协调教师积极参与,2、制定出活动方案:定于周五下午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分四组,每组六人,由一名家长和一名教师带队到所在村进行调查,周一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3、准备调查问卷:a、村民们是怎样防火的,b、你所调查的村委会在消防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c、村民们了解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识吗,d、你所调查的村还存在哪些消防安全隐患。

4、查找消防安全资料,给学生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便于孩子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5、学校同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后勤工作,确保孩子们活动中的安全。

四、活动过程:

1.启动活动:10月14日下午3点,学生、教师和家长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按小组分别到四个村进行活动。活动时间两个半小时。

2.各小组先在所到村观察外部环境,查看消防通道,查找消防隐患

3.各小组到村委会了解村委会在消防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

4.各小组入户调查村民们家中的消防安全情况。

5.调查了解结束,学生由家长接回家中,学生整理调查结果。

五、活动成果

10月17日周一,我组织学生一起汇总调查结果,对学生的调查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解决学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1.成果归纳:村民们消防灭火基本上就是用水,不会使用灭火器,电路着火、油料着火、柴草着火不能区别对待。存在的安全隐患,柴草秸秆乱堆乱放,靠近房屋。部分村民家中用电线路老化,存在乱接线现象。村内没有消防水源,消防通道不畅通,部分地方消防车过不去。村委会对村民防火的安全教育不够。老百姓的防火安全意识淡薄。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大夏寨村街道狭窄,街道上有沙堆、砖跺,消防车辆无法顺利通行。后野营村村口有固定式限高路障,消防车无法通行

2.针对这次实践活动的结果,我同村委会取得了联系,决定由学校搜集整理防火安全教育材料提供给村委会,村委会利用广播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3.这次活动孩子们既了解了当前村民防火安全情况,又加深安全防火意识,掌握了基本的防火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活动反思:

1.对这次实践活动的回顾与分析:这次活动准备的比较成功,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互相配合,合作完成调查。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增长了消防安全知识,同村民们的沟通更加大方自然。学校的前期准备充分,后勤保障有力。

2.存在的问题:活动虽然很成功,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A活动时间的安排上考虑不充分,我们安排的是下午3点到5点半,这个时间段村民家中的主要劳动力都去忙于各自的工作,学生调查的人群主要是老人。影响了学生对村民防火意识的判断。

B、活动开展前没有去实地考察一下,这样学生一些疑问我也不能回答,我又去实地查看后才解决孩子们的疑问。C、调查问卷的制定时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在做调查时对问卷问题理解不透彻,造成有时曲解被调查人的意思。D、同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不够,学生去做调查,同村民沟通要看语言能力,记录数据要用到科学的统计方法,这些都需要其他相应学科老师的指导,同时学生们通过活动也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E,活动资料的搜集没有让学生参与,影响了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

3.问题的解决: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活动主题后,要充分考虑活动需要的时间以及活动需要调查的人群年龄结构。

(2)活动前教师要根据主题,有针对性的做一下实地考察,了解对活动有利方面和影响活动的因素。

(3)制定调查问卷充分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提前给学生们讲解清楚,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还要在进行调查时正确表达意思。

(4)活动开展前寻求个学科帮助,对活动中的问题分类,各科教师提前指导。

(5)活动准备阶段资料的搜集工作要让孩子们参与,他们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也可以到网络教室查资料,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们可以做的很好。

总之,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活动,它的实施体现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并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更加努力,开发出切合实际又有意义的活动主题,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篇2: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茶叶的聚会”课题研究活动--研究设想及指导方案

【活动课题的提出】

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客来敬茶也成了一项传统的礼节。中国的茶文化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我国是茶叶大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它始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乐)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饮用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古至今,种茶、采茶、制茶、品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开展“茶叶的聚会”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茶历史,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指导的班级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农民工子女,他们对中国茶文化都不太了解,在学校大队部开展的“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的熏陶下,学生对茶的认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那么简单了。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茶的知识,包括:茶的起源(历史)、茶的品种、茶叶的采摘及制作、茶叶的选购及鉴别、茶叶的分类、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茶与健康、家乡的茶等。

本次研究的课题的对象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学习,初步形成了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而本次活动将更加注重学生整体规划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基本的统计知识;能更完善的拟定活动方案;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成果形成的方式及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初步学会自我审视、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及不足。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叶的基本知识;

2、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和基本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技能;

3、能较好地拟定活动方案,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4、通过了解家乡的茶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活动目标的达成策略】

在课题的选择与准备阶段中,我采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按照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组探究。对于重复或偏离主题的话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分组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均匀搭配,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第二阶段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我班的学生比较难于完成,主要是因为全班学生中只有

一、两个学生家里有电脑,为收集资料造成了大大的不便。为了锻炼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实地考察”法:亲自到学校附近的“贵州茶城”了解茶的品种、品质;对购买茶叶的人员进行采访,以便使学生了解茶的好处等。这个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和勇于解疑、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另外,我还与信息技术的老师一起,利用信息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查阅资料,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专业术语时,教师还可以及时地给他们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技能并能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经过精心的准备以后,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了,第三阶段主要是学生的汇报交流。在活动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不但要关注本组的研究课题,还要留心别组的研究课题。每个小组的记录员,要准确地记下别组汇报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善于观察、积极思考、乐于质疑的学习态度。通过前几个阶段的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为成果展示与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两

大类:

1、文本形式。调查货考察报告、小论文、建议书等;

2、实物形式。图片、小制作、录像等)对中国茶文化进行宣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活动前准备】

(一)资源准备:

1、学校有图书室可供学生查阅理论资料;

2、利用信息技术课,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和制作成果作业;

3、学校附近有“贵州茶城”,方便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

(二)学生活动准备:

1、调查记录表;

2、访谈记录表;

3、调查报告记录表。【活动时间】 两 个 月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课题的选择与准备阶段

【活动目标】

1、学会确定小课题的研究内容;

2、在分组分工中学习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学生选择调查内容,组成研究小组,完成小组调查计划,初步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结果统计的基本方法;

4、学生自由聘请指导老师(校内、校外各一名)。

【教师指导要点】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一起为确立活动课题做准备。教师帮助各个小组确立活动课题及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调查内容。

二、向学生介绍调查的具体方法和过程,提出注意事项:

1、预先设定调查目标;

2、资料收集的方法:学校图书室查阅、上网查阅、到“贵州茶城”进行实地调查;

3、在调查访谈活动中要注意礼貌、注意安全。

三、根据学生选择的调查内容,全班人数,每个学生的能力、性格、爱好等对学生进行分组。

全班共48名同学,共分为8个组。每组6名同学.四、各组制定调查计划。

五、教师检查制定的计划并对其给予评价、建议。

六、各小组根据计划进行分工,确定活动形式、时间、地点。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及阶段交流

【活动目标】

1、实践活动通过查找文献、上网、访谈、到“贵州茶城”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2、学习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3、完善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结果统计; 4、组内交流讨论,完成小组活动方案。

【教师指导要点】这一阶段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并通过对活动记录的评价,适时地指导学生安全、有效的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

一、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进行调查、考证活动,要求学生做好调查记录。

二、学生回到学校后,教师询问调查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学生的调查记录作出评价。

三、把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疑问及解决的方法详细记录,并写下活动的感受。

四、全班进行“活动中的感受”的阶段性交流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评价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形成成果;

2、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展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学会反思,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的习惯。

【教师活动要点】这一阶段活动,教师应倡导学生汇报形式的多样性,在展示过程中作出适当的评价,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研究的课题。

二、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1、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汇报形式

(汇报形式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1、静态。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绘画作品、手抄报、宣传标语、倡议书等;

2、动态。包括主题演讲、节目表演、演示操作等)

三、小组反思本次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师适时评价,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篇3:浅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 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 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于生活, 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 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 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小题大做, 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适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

在主题选择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 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协调, 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使孩子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 因此,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引导孩子设计与自己生活、年龄和兴趣相关的主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 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要求活动主题在选择时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学校的特色, 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开发主体的教师, 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 挖掘学校资源, 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

篇4:谈谈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设计活动方案

地理学科强调实用性,为此我们在学生学了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后,可指导学生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在绘制前,教师要先明确一些典型建筑设施如学校大门、教学楼等的名称及相对位置,然后指导学生结合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表面上纷繁枯燥,同时受课时限制,广大师生普遍感到难教、难学。为此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摸索形象性、趣味性的记忆法,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追求优质高效。如对于江西省的简称,就有学生说了八个字“南昌起义,说干(赣)就干(赣)”,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江西省的简称,还记住了它的省会。

二、结合重大节日设计活动方案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和我国政府都确定了一些重大的环境节日,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等。在重大环境节日来临之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以“摘录”或“手抄报”的形式进行专题交流。

如针对我们当地河流污染严重的问题,可先组织学生探讨水资源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水是生命之源”;然后要求他们实地调查,探寻河流污染源,并经过讨论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公益广告词。

三、结合时事新闻设计活动方案

学好地理需要不断的、大量的知识积累,而时事新闻里就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一方面带领学生捐钱、捐物;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学习地震的相关知识,尤其让学生知道抗震救灾的应对措施。

四、结合学科联系设计活动方案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跨的边缘学科,与其他学科必然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不仅涉及历史内容,而且还暗含了地理信息。在讲授“省级行政区和自然环境”时,就可联系此诗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画出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标出途经的省份和重要山脉、河流的名称,并用小卡片写出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此学生对长征的地理概念清晰、历史线索明确、课文理解深刻,可谓“一箭三雕”。

五、结合乡土地理设计活动方案

学生对家乡的山水和风土人情能感受深刻且其感觉也生动真实,结合乡土地理设计活动,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崇高的志向。为此可经常跟一些社区和商家联系沟通,通过参观、调查等方式让学生走进社会和生活,最后写出体会或调查报告。体会或调查报告不要求篇幅,重在提出有关家乡建设的创造性的建议。

例如,我们举办“‘欢迎到我家’——旅游线路设计比赛”,先让学生在课前对自己家乡做调查,并让其在课堂上以“导游”这一角色向班上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内容可以是人文方面的,如民俗风情、当地小吃、风景名胜古迹等;也可以是自然环境方面的介绍。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明显增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培养。

篇5:《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第十二课 季节与我们的生活

隆昌县石燕桥镇油房小学 李远慧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四季的特点,教育他们用各种方式感受身边的世界,知道季节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有关。

教学要点:

1、认识四季的特点。

2、知道四个季节中的我们吃什么,穿什么,有什么有趣的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有一首歌非常流行,歌名叫《娃娃》,你们会唱吗?跟我一起来唱这首歌,好吗?(带领学生有表情唱歌曲)

刚才我们唱的歌里有哪种景色呀?(雾)那有谁知道雾经常出现在什么季节?(冬季)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节与我们的生活》。(板题)

二、寻找“四季在哪里”

1、刚才我们说到了冬季会出现雾,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和冬季相关的事物吗? 学生汇报

2、想看看老师看到的冬季是什么样的吗? 欣赏有关冬天的图片

3、同学们看了老师眼中的冬季,你们还喜欢哪些季节的哪些事物呢?告诉老师。

学生自由发言。

4、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想快点告诉你们我眼中的春、夏、秋、三个季节是怎样的。

5、欣赏表现春、夏、秋的图片。

6、同学们说得这么好,也欣赏了这么多有关季节的图片,感觉到各个季节怎么样?(非常美)那你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你们眼中的四季好吗?

学生动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展示作品。

8、同学们画得太棒了,我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画的他眼中的四季,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

三、谈话:一年四季不仅给我们带来美丽的景色,还能带给我们许多礼物呢。你能在四季中找到哪些礼物?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对。大自然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的礼物,那我们课余时间就去找一找,动手做一做,送给你的朋友吧!不过,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礼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自主学习

1、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食、行都能体现,我们一起来看看四个季节中的我们都吃些什么,穿些什么,有哪些活动吧。看书上46页的表,同学们自己填一填。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汇报结果。

2、小组交流:你和身边的人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把交流的结果填在横线上。学生汇报。

五、引导学生行动

1、谈话:不管什么季节,我们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会特别开心,对吗?现在我们就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自己所喜欢的季节里穿的衣服吧。

2、告诉学生设计要求。

(注:时间允许就在课堂上完成,时间不够就作为作业下去完成。)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领略了四季的景色,还知道了四季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让我们懂得了只要认真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四季更多的魅力。

板书设计:

篇6: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的方法。【教具、学具】:

投影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画:

观察这两幅图画,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谁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来。学生发言

看来,观察也是有方法的,掌握了方法,就能用最短的时间,观察到最多的内容。

2、板书课题:

观察的学问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观察的学问。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问题与思考

要想学会观察,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都有什么方法。小组交流 指生发言 师相机总结板书: A 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这幅图,按怎样的顺序观察,能最快找出它们的不同? 生观察 思考

师总结:从上到下 从远到近等顺序 这样既快,又不容易遗漏。B 抓住特点进行观察

观察不同的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出示图画:

观察此图中的桌椅,可以从-------、---------、----------等方面入手。

2、观察与思考

观察一种学习用具,想一想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交流 指生发言

3、实践与体验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的方法,下面请大家来实践、体验一下,测测自己的观察力。

出示图片:

两幅图中的圆圈,你觉得哪个大?打个小? 学生交流

图中藏着几个人?

你看到了什么?

小提示:可以借助尺子等工具,使观察结果更加准确。

三、实践与体验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请独立完成书本第4页,观察水果的表格。生填写表格 是巡视指导。生汇报观察结果

四、总结与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7: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设计

主题:在寻访中感受美的魅力

金华四中  何俊英

活动实施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实施者:何俊英

活动时间:12月——1月

一、问题的提出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席勒把美称为“我们的第二造物主”,肯定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的积极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过上美的生活,度过美的一生。然而因为两点一线的生活,因为繁重的学业,学生的眼睛很少能看到美,学生的心灵很少能感受到美!美,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对美的理解,过于简单狭隘。七年级第三单元中的《春》、《济南的冬天》等几篇美文学习后,我忽然想,何不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自己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呢?在寻访中感受美的魅力!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大自然,感悟社会生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从而获得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情感目标:

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使学生内心自然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后让学生谈谈什么是美?学生的回答可能较简单狭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疑问,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师可问学生《巴黎圣母院》中的卡席莫多美不美?一个长相一般的人,当他在花样滑冰时动作优美自然舒展,这时你觉得他美不美?一个残疾的人美不美?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让人不能不惊叹她的美丽和端庄?梦娜丽莎的微笑又美在哪里,让人那么着迷?学生的眼界打开后,求知欲被激发后,再让学生搜集资料,谈谈对美的新的认识;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人生天地之间,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的美,那就是自然美、社会美和文学艺术美。让学生按照研究兴趣寻找合作伙伴,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计划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务。

第三阶段:实践寻访阶段——通过搜集、观察、采访等方式,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用画笔描绘美,用文字描述美,还可借助相机等工具,将美的瞬间定格。拥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后,小组再进行资料的整理加工,进行独具特色的成果设计(采用制作幻灯片、录象带或编杂志、画册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发展自己。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让学生代表主持班会,分组展示作品,交流在寻访“美”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五阶段:评价总结:请学生写下对自己的评价(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待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二)、活动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

目的:美的形态,大致说来,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时间: 1周

过程:

一、学习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后,引出“寻访感受美”这个主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教师只需作简单的引导,目的只在于开阔学生眼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介绍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

二、学生带着疑问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后再请学生谈谈对美的新的认识。

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寻找合作伙伴。

四、小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计划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务。如寻访感受的是文学艺术的美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可分为美的散文,美的诗歌,美的戏剧,美的小说;美的绘画作品,美的音乐作品等。可以整体把握,也可以专攻一个小主题,例如专门查找一些美的绘画作品进行分类研究。由学生自己定向,自己制定,自己把握。教师只是适当时候给予指导。

第二阶段:实践寻访阶段

目的:通过亲身实践发现美、欣赏美,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在寻访美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不美的现象,这会引起他们深深的思索。美与丑的对比,更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时间: 3~4周

过程:

一、小组成员按照制定的方案或单独行动,或集体行动,开展实践活动。

二、拥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后,小组再进行资料的整理加工,进行独具特色的成果设计(可采用制作幻灯片、录象带或编杂志、画册等形式)。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感受到的美,用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将各种美的图片进行剪辑,配上说明文字,装订成册,用FLASH或PPT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这不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目的:让学生通过成果的展示,互相欣赏。相互交流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也有利于学生经验的积累。

时间:两节课

过程:

一、      选出班会小主持人四名,到各组了解情况后,将班会的流程设计好。准备好几盒优美的古典曲子磁带在班会时播放,营造良好的艺术欣赏氛围。

二、邀请部分家长、任课教师参与班会活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大学里教美学的教授参加,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三、班会上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成果。

四、请学生自由上台发言,谈自己参加此次活动后的感受。

五、家长自由发言。

六、师小结寄语。

第四阶段  评价总结阶段

1、个人评价。

2、小组评价。

四、活动结束后教师的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活动前的准备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活动后的反思更为重要。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中的得失记载下来,教师的组织能力也就能在认真的总结反思中得到提高。

篇8: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与设计

专家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纬度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下面,简要谈一谈笔者在确立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切合学生的生活世界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而包罗万象,小到个人的生活、学习、交往等活动,大到学生身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这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活动资源。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反映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的活动主题也可以是相当灵活的,它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因此,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

例如,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生却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正确食用早餐,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确立“早餐学问大”这个主题;学生上下学时,学校门口的交通异常独特,我们可以确立“学校门前的交通状况”这个主题;拥有一份健康的友谊,能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变得有趣有益,那我们可以确立“朋友的相处之道”这个主题。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从而进行筛选,选择有价值的主题展开活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确立主题时,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学习活动,并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与兴趣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确立主题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确立学生喜欢的、乐于探究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主题,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他们不断研究、探索的欲望和动力,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游戏是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一大爱好,以此为契机,我们可以确立“儿童游戏调查”“游戏是把双刃剑”等主题;学生喜爱观看动画片,我们可以确立“走进动画片”“我看卡通”等主题;学生不爱喝开水,喜爱喝饮料,我们可以确立“饮料与健康”“走进饮料世界”等主题。带着兴趣展开学习,相信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这堂课上也一定能收获很多。

三、综合学校的特色文化

在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文化建设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任何一门课程,它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凸显了全新的学校文化。因此,立足校园生活生成的主题,学生不仅熟悉,而且资源也相对较多,可操作性较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必须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从而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

例如,学校的德育类活动基本都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基本导向,那教师就可以把学校德育类活动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确立“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少年”“我爱我的祖国”“学会感恩”等主题;例如,我校在足球操中表现突出,教师就可以确立“我与足球”“足球文化”等主题。

四、整合多门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可以来源于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等学科的内容。主题既可以根据学科内容的课外拓展来确立,也可以根据这些学科之间的横向贯通与整合来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教师在确立主题时,可以将其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和巩固。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所以,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加强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活动主题,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例如,在上完小学思想品德课“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后,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可以确立“××河水质大调查”“认识水世界”等主题;在学完小学语文《信任》这一课后,教师可确立“做诚信小公民”“诚实与信任”等主题;在学完小学英语Festival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确立“中西传统节日大调查”“中国传统节日”等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课程资源取之不尽,选择一个良好的主题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不断创设新的主题,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使我们的课程走得更远,我们的学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篇9: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与设计

关键词:综合实践;学习兴趣;特色文化;学科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国家只出台了基本的指导纲要,至于具体怎样开设,则由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对于这门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课程,如何确立活动主题?怎样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有效挖掘教育资源?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一直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专家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纬度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下面,简要谈一谈笔者在确立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切合学生的生活世界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而包罗万象,小到个人的生活、

学习、交往等活动,大到学生身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这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活动资源。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反映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的活动主题也可以是相当灵活的,它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因此,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发

展的。

例如,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生却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正确食用早餐,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确立“早餐学问大”这个主题;学生上下学时,学校门口的交通异常独特,我们可以确立“学校门前的交通状况”这个主题;拥有一份健康的友谊,能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变得有趣有益,那我们可以确立“朋友的相处之道”这个主题。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从而进行筛选,选择有价值的主题展开活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确立主题时,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学习活动,并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与兴趣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确立主题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确立学生喜欢的、乐于探究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主题,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他们不断研究、探索的欲望和动力,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游戏是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一大爱好,以此为契机,我们可以确立“儿童游戏调查”“游戏是把双刃剑”等主题;学生喜爱观看动画片,我们可以确立“走进动画片”“我看卡通”等主题;学生不爱喝开水,喜爱喝饮料,我们可以确立“饮料与健康”“走进饮料世界”等主题。带着兴趣展开学习,相信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这堂课上也一定能收获很多。

三、综合学校的特色文化

在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文化建设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任何一门课程,它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凸显了全新的学校文化。因此,立足校园生活生成的主题,学生不仅熟悉,而且资源也相对较多,可操作性较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必须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从而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

例如,学校的德育类活动基本都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基本导向,那教师就可以把学校德育类活动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确立“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少年”“我爱我的祖国”“学会感恩”等主题;例如,我校在足球操中表现突出,教师就可以确立“我与足球”“足球文化”等主题。

四、整合多门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可以来源于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等学科的内容。主题既可以根据学科内容的课外拓展来确立,也可以根据这些学科之间的横向贯通与整合来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教师在确立主题时,可以将其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和巩固。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所以,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加强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活动主题,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例如,在上完小学思想品德课“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后,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可以确立“××河水质大调查”“认识水世界”等主题;在学完小学语文《信任》这一课后,教师可确立“做诚信小公民”“诚实与信任”等主题;在学完小学英语Festival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确立“中西传统节日大调查”“中国传统节日”等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课程资源取之不尽,选择一个良好的主题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不断创设新的主题,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使我们的课程走得更远,我们的学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刘光义.为有源头“主题”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0(5).

篇1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我爱过大节!

活动背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仅有“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也在世界各地发生着。此时,深入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为自己的文化自豪。同时,也应该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的看待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而中外典型节日就是感受中外文化的窗口,所以本次活动将选取中外节日各三个作为活动内容。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学校教室内

活动设计课时:4节课

活动目标:

1、让同学们对中外几个重大节日有一定的了解。感受到这些节日的美好,爱上这些节日。

2、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自己比较出几点中外文化的不同。

3、通过小组合作,切实增加同学的团队精神和分工协作能力。

4、提高搜集资料,整合筛选有用信息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活动准备(老师):

1、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准备好大小、形状相同的纸条,各纸条上写好一个节日的名称(不重复)。

2、各组组长上台抽取一个节日作为该组准备的内容

3、告诉同学活动内容,和课堂程序,方便同学准备内容。

4、提示同学可以准备的方向:节日的起源,现代意义,节日的庆祝方式等等

5、提示同学怎样使用网络和图书馆来搜集资料。比如,告诉他们可以查的网站,以及可以参考的书籍

6、平时多和同学沟通交流,随时帮助他们准备主题和节目。

7、各种奖品。

活动准备(学生):

1、小组讨论,小组长决定最后的分工,包括参与课堂内的程序分工,课外搜集资料的分工以及呈现方式。

2、准备与节日有关的图片、资料以及.表演时所需的道具

3、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适时调整自己的方案。

课堂环节:

一、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各组准备好与该组准备的节日相关的图片,依次上台展示。以便于同学对节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猜对的小组可记一分,最后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得分最高的小组可获得最多奖品,其余每组的同学也都有奖品。竞赛机制的加入可以调动参与积极性。

二、我是小老师

按组次顺序,上台向其余组讲解本组节日的相关内容,分组员讲解节日来源、日期、庆祝方式等,讲解形式不限,讲解借助工具不限,道具不限。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发大家的创作力。提高同学的演讲能力。也会迫使小组口才较好的同学帮助口才较弱的同学准备这一环节。其他每组派一个代表给台上讲解的小组打分。满分为十分。分数最高的小组可获得最多的奖品,其余各组也有鼓励奖。老师可适时补充内容。

三、我是小演员

各组需针对本组所准备的节日,表演一个节日,表现形式不限。通过节目更好的感受节日。

四、活动评价

1、同学评价:

(1)评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组,可以点评该组的优点和不足之处。(2)评评自己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3)评评自己的不足和从参与此次班级活动的收获

2、老师总结本次班对活动的开展情况,点评各组表现,提出最优秀的几点和最值得改进的几点。

3、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节日的心得。形式不限。内容可以是参与准备此次班级活动,也可以说自己喜欢的节日,甚至是在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里发生的故事,或者是他们认为什么样的节日才算节日,或应该有什么节日。和节日有关即可。

五、反思

1、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2、如何改进。

篇1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设计

1.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了解校服发展的文化历史,明确校服的特点与功能,加强学生对校服的关注,提升学生对学校与学习的热爱和责任感.

2.通过整理分析各项资料,培养学生统计、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信息运用等综合素质.

3.学习校服样图的设计.通过学生自主

设计校服,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开发

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一课时)

生成主题,确定小组,制订计划。

第二阶段:小组活动(一周时间)

小组自由活动,教师跟踪指导。

第三阶段:拓展活动(一周时间)

大胆畅想,学习设计,动手制作。

一)生成主题、确定小组,

制定计划:

1、创设情境,生成课题。

2、确定小组活动子课题。

1)有关于校服的历史和知识、特点类的。

2)有关于对现今校服的满意与否的态度问题的。

3)有对于校服的提议和创意的。

3、组建活动小组。

*漫游校服文化组

*调查校服印象组

*探询校服建议组

4、拟订小组活动计划。

*展示预设:围绕“现在的学生是否还需要穿校服?” 开展辩论会。

指导:

①观看《第五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录像

②其次,推荐学生阅读《孙子兵法》

③然后要指导各方队员对辩论进行可能性设想

④开展模拟演练

校服出现的现实性问题:

①样式单一,颜色呆板;

②质量一般,易磨难洗;

③尺码不能适应身体变化;

④不能适应季节变化;

⑤学生日益追随时尚。

指导:

1.联系教材,自主学习。

2.走访商场,观察其他童装设计。

3.学习设计,大胆创新。

4.学生根据喜好,结合图样去制作。

三、活动成果展示与评价

以多种方式展现各组成果:

1开展各类特色汇报活动。

2利用“少先队阵地” 展示各组的活动资料。

3利用墙报展示学生设计的小报、结合自己的活动经历所写的心灵日记、活动总结。

4组织学生以信件、广播等方式,向学生、学校、社会发出有关珍爱校服和改进校服设计的倡议。

5各组将组内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并为其起一个相应的主题名称,集结成为班级特色“活动集锦”,在班中的“图书角”展览。

总体评价:

自评、互评,师长评价、社会邀请的相关专业人员评价。

1、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2、在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篇12: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设计

主题:学会理财

1、教师:每个同学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学会合理利用金钱,管理零花钱。

2、在课堂上教师提出建议,师生共同确定了主题

二、活动背景设计

不少家庭对下一代的理财教育缺乏有目的的启蒙教育和引导,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零花钱要多少给多少,甚至把零花钱作为对孩子读书的激励手段,使孩子少有勤俭、理财概念乃至上大学及工作后仍是缺乏理财和自我管束能力。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和体验,帮助他们了解学会理财是学会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引导他们负责任地储蓄、消费和投资,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三、活动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同学们理解什么是“理财”,科学的理财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每个同学认识到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以及养活孩子的艰辛。改掉部分同学身上铺张浪费、在物质上互相攀比的毛病,形成勤俭节约的好风气。

3、能力目标

同学们学会科学理财,合理利用金钱,理性分配零花钱,将父母给的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四、活动内容与方式设计

1、理财小知识以板报、手抄报的形式。

2、赚钱体验组织学生收集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卖。

3、积攒零花钱以一个月为期限,同学们各自将父母给的零花钱数和自己的开支记下,了

解一个月以来自己的开销情况。

五、活动准备设计

1、将全班同学分小组,安排各自负责的任务。

2、告知家长该次活动的目的,取得家长信任和支持。

3、与本次活动要接触到的社会相关人士进行接洽,得到他们的支持。

六、活动过程及指导设计

1、部分小组负责收集废品变卖,一个组负责板报,一个组负责手抄报。每个小组在活动前

向教师提交人员分配计划表和详细的活动方案。

2、除了小组工作,每个同学要进行“积攒零花钱”计划,认真记录数据。一个月后进行数

据汇总。

3、收集废品变卖、板报、责手抄报项目活动中,教师予以适时的指导。

七、活动成果展示

1、整理活动中的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

2、活动总结会议,交流成果与经验。教师指出不足并帮助改进。

3、将成果进行总结,展出。

4、评选该次活动中表现优秀分子并予以奖励。

上一篇:职业技术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格式下一篇:从《穹顶之下》谈对中国低碳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