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2024-05-10

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精选9篇)

篇1: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三年级英语教案课件

内容与形式

(一)设计说明:

1.话题:Birthda

2.适合级别:1级

3.课题说明: PEPⅠUnit 6(B)Let’s learn

4.课时说明:1课时

5.学生情况说明:本案例适合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详案

1.课题名称: PEPⅠUnit6(B)Let’s learn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且会听说读6个单词:

car, plane, bat ,dll, balln, ball and ite。

能力目标: 1 能听说会读本课单词。在听说会读单词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句子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以及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挖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听到指令能够正确快速的反应。

情感目标: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理解并且听说会读6个单词:car, plane, bat ,dll, balln, ball and ite。

难点:单词的发音。

4.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5.课前准备:CAI,实物教具:(球.纸飞机.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风筝.小汽车.小船.玩具娃娃)

6.板书设计:

PEPⅠUnit 6(B)Let’s learn balliteballnplanecarbat dll

7.教学步骤及说明:

StepⅠ.War-up/Revisin.1.Greetings.2.Sing the sng “Ten Little candles”.3.Sing the sng “123”.思路:通过吟唱两首歌曲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复习数字。

StepⅡ.Presentatin.1.Present “ball”.T: Tda is sunn.It’s a sunn da.Let’s g t the par.(CAI)What’s this?

S: Ball.①Read.②Chant :Pin ball, pin ball, purple ball……

思路:ball这个单词第三单元已经接触过了,所以通过这首chant将ball巩固。

③Present “ bunce the ball ”.a.The teacher bunce the ball and 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eacher.b.T

思路:大声读和轻声读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师读的大声学生就轻生读,教师轻生,学生就大声,学生很喜欢,效果很好。

② Chant:

ite, ite, I lie u.u are nice, u are ne

② Hitting.思路:通过两个游戏来巩固所学的5个单词,让学生在掌握了这5个单词的基础上再去接受新的单词。

7.Present “bat”.① Read.② Give the teacher a sentence.③(CAI)Chant: R5

篇2: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以听说为主的基于学习英语必修三unit2课件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项目内 容

教学内容一段录音,讲述王鹏去图书馆寻找健康饮食的资料,巧遇这方面的专家,

于是向这个专家请教。通过这段录音,引发学生对合理搭配饮食的讨论。

学习目标从以下学习目标中确定四类、每类至少一项作为自己的本课时学习目标。

语言知识使学生对合理、健康饮食有更深入地了解及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语言技能通过听力口语等各种活动,训练学生提取信息,表达观点的能力。

语言运用

(1)学会在听力中抓住要点的技巧

(2)学会把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文化意识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健康饮食的意识。

情感态度 在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注意生活和学习上的合理安排。

学习策略

(1)自主地在新旧语言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2)自主反思本单元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将之迁移并运用到要学习中,

(3)主动拓展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信息。

任务

课时任务:听一段录音,获取相关语言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运用在口语活动中,

给一个胖女孩提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

评价标准从以下标准中选定至少两项作为你本单元学习的评价标准。

1、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

2、能把所听到的.信息运用到口语中。

3、借助同伴的启示与帮助,更好的完成任务。

学习

资源听力材料

预设

时间学习步骤学习目的教学方案学习方案学习资源

第1-5’导入引入

听力老师会用两个问题”Which illness do we still have today? “and “why we have this illness ?”引导学生进入听力材料,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听力训练的内容有一个心里准备。用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对回答问题及相关知识的联想。学生通过讨论为接下来的听力任务做好背景知识准备。教师

话语

第6-21’听力 进入听力训练,本课时的重点之一有了前面两个问题引入,再加上前面学过的READING部分,教师可以直接进入主题。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之后,学生完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再听一遍录音,再完成几个细节题,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可以大概获取听力材料的信息。首先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轻易回答,即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让学生对材料有个了解。之后,再进入深一些的问题。

听力材料

第22-25’信息

展示让学生把听到的信息以说的方式展示出来。 教师把学生所听到的材料信息用语句活词语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通过口语方式展示出来。学生

话语

第26’任务

展现 了解任务让学生了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为一个胖女孩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了解任务。

第27-39’任务讨论 强化语用意识和交流意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

尽情自由的讨论通过前面的讨论、听力,已经使学生把握了许多相关的信息,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这些信息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自己与同伴的讨论

篇3: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我校在2005年换用了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 (第一版) 。这是一套难得的教材: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知识量丰富。随教材所附带的电子教案, 也给教师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 我们发现电子教案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有:Talking face to face部分没有单词解释, 扩充的知识点不能在对话原文中点击显示;第一至第三册的听力部分, 不能控制听力进度, 导致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不能就某一难点反复听;录音原文也不能在听的进程中点击显示出来;阅读部分, 没有文章的翻译;写作部分, 相关的语法点也没有在电子教案中显示出来。

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 自制了一些“课件”作为补充。有的老师将本单元的相关信息和知识点扩充, 做成漂亮的Flash, 新颖的画面受到学生的喜爱;有的老师将语法讲解, 配以练习, 精心用Powerpoint做出来, 令学生看起来更加直观。我们把自制的课件整合起来, 资源共享, 这样就不会在做课件上浪费大量的精力了。

二、“自制课件”的实践过程

我们首先收集原电子教案中所存在的不足。这一环节,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向学生征集使用这套教材的意见, 以及对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收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和意见进行总结和归类, 制定出制作新课件的目标。

在制作的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和文献的功能, 并参加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在围绕原电子教案知识点的同时, 改变课件形式, 补充并且添加相应的内容, 努力做到符合优秀课件的标准, 使其具有以下特点。

创新性:创新性是我们提高制作课件水平、教学水平的不竭动力。自制课件的创新性分为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内容创新要求我们选题恰当﹑内容丰富外创设饱满的情景,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技术创新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课件内容选取最佳的开发软件。例如Authorware提供了十一种交互方式, 利用这些交互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制作出生动可靠的效果界面。

针对性:对于知识难点, 我们制作了相应的专题或补充知识的连接。例如, 原课件没有语法部分, 我们自制了语法课件。针对“虚拟语气”这个语法,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个难点, 我们在课件里添加了充满“虚拟语气”的一首诗, 使学生在轻松地欣赏一首诗的同时就把这个语法理解透, 又如在讲解“Tricolored Ceramic”一文时, 我们下载一些“唐三彩”的照片, 制作成英文讲解的Flash。

启发性:启发性的原则要求我们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 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制作课件时, 素材的选用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要素。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特别注意“导入”这个开场白素材的选择, 例如在“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一文中, 我们剪辑并重新编辑了“铁人三项”的一段视频。精彩、激烈的画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此时, 我及时设疑:“What’s the triathlon?”“What’s the spirit of triathlon?”学生不难从刚才的画面中得知“铁人三项”的内容, 并且开始思索“铁人三项运动”的精神。这样就很自然地转入了这节课的学习。

三、“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补充作用

我们在制作“自制课件”的过程中认为,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起着补充作用, 对此,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 教材“电子教案”凝聚了教材编写组的心血与智慧, 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 经专家评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迎合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 成为众多学校的教材。其价值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自制课件”是以原“电子教案”为蓝本, 在其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开展的, 没有原“课件”就没有我们的“自制课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自制课件”对原“电子教案”起的作用只能是补充作用。

其次, 我们必须重视“自制课件”的补充作用。只享受教材“电子教案”的方便快捷, 不制作自己的“课件”不是称职的教师。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课件”, 按部就班,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所讲内容。如第三册第八单元, 有关“WTO”的文章, 阐述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挑战, 应该是写于将要入世前, 距今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不及时进行内容补充和更新, 学生会觉得不知所云。时代发展的迅速, 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都需要一线工作的教师不断地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添加, 使之更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最后,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改进起了推动作用。科技的进步, 知识的更新, 实际授课的需要, 要求我们不断地对教材和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进行调整﹑改变。《新编实用英语》 (第二版) 的出现,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改版后的这套教材, 不仅对内容进行了删增﹑更新, 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 而且从形式﹑内容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内容”和“电子教案”的更新, 离不开时代的发展, 也离不开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他们对“教材”﹑“电子教案”的优点与不足最有发言权。发现问题, 当然要解决问题。教师会根据教学实际, 自制一些“课件”, 对所讲的内容进行补充与引申。而制作的技术也会不断改进, 久而久之, “自制课件”的大量出现, 要求编者也要对教材“电子教案”进行相应的改进, 以满足教学需求。从这里不难看出,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改进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在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 教师不仅要继续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而且要与时俱进, 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补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满华.CAI课件评价关键[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2) .

[2]史济民.多媒体应用与开发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制作“英语情景会话”课件

1 准备素材

1)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录音机”软件录制一段对话,保存为“duihua.wav”(作为课件素材备用)。该对话共有3句,具体内容如下:

Boy1: Hi, Yang Ming, This is my brother, Sam.

Boy2: Hello, Sam! How old are you?

Boy3: I’m six.

2)从网下载一张漂亮的背景图片,作为课件背景。

2 制作课件

打开Flash MX软件,新建一个Flash文档,修改文档大小为640px×480px。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命令,选择准备好的背景图片将其导入到舞台,调整图片的大小与舞台相吻合。

2.1 制作元件

1)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创建一影片剪辑,名称为boy1。在该影片剪辑窗口的当前层的第1帧插入如图1左所示的人物图形;然后在第3帧插入关键帧,将图形调整为图1右所示的状态;最后在第4帧按F5键插入普通帧,即通过两张图形的反复切换实现人物讲话的动画效果。

2)与1)方法相同,分别制作名称为boy2 、boy3的两个影片剪辑。效果如图2、图3所示。

3)执行3次“插入/新建元件”命令,创建3个图形元件,名称为boy01、boy02、boy03;分别将boy1、boy2、boy3元件第1帧的人物图形复制到该boy01、boy02、boy03元件编辑窗口的第1帧,并将人物的手臂位置进行简单调节。

2.2 制作场景

1)单击“场景1”按钮,返回到场景。连续插入9个新图层,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声音”“标记”“boy1”“boy01”“boy2”“boy02”“boy3”“boy03”“按钮”。

2)在“声音”图层导入声音文件“huihua.wav”,在“属性”面板的“同步”选项中选择“数据流”的播放模式。根据声音长度将时间轴延长到150帧。

3)将播放指针移到第1帧,通过不断按回车键控制播放指针的运行与停止,记录下每一句话占据时间轴的位置和长度。记录如下:boy1——10~61帧;boy2——82~120帧;boy3——135~145帧。

4)在“标记”图层的第10、61、82、120、135、145帧分别插入“空白关键帧”。在第10帧,输入文本“Hi, Yang Ming, This is my brother, Sam.”,并将其置于一个指向“boy1”的白色矩形内;在第82帧,输入文本“Hello, Sam! How old are you?”,并将其置于一个指向“boy2”的白色矩形内;在第135帧,输入文本“I’m six.”,并将其置于一个指向“boy3”的白色矩形内。

5)在“boy1”图层的第1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将“boy1”元件置于该图层的第10帧,在该图层的62帧插入空白关键帧。

6)将“boy01”元件置于“boy01”图层,在第9、62帧插入关键帧,在第1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即时间轴的第10~61帧没有“boy01”元件。注意保证“boy1”“boy01”两图像的基本重合。

7)与上述两步骤类似,将“boy2”“boy02”“boy3”

“boy03”元件置于相应的图层。只是“boy2”元件位于时间轴的82~120帧;“boy02”元件在时间轴的82~120帧为空白帧;“boy3”元件位于时间轴的135~145帧;“boy03”元件在时间轴的135~145帧为空白帧。时间轴效果如图4所示。

8)从“公用库”中找到两个按钮并拖放到“按钮”图层,分别为其添加文字“播放”“停止”。分别选中两个按钮,在“动作”面板添加框1、框2所示动作代码。在该图层的第1帧添加“stop();”代码。

篇5: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第6页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 反应

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 CO2↑ 仪器 装置 P36 图2-8(如14的A)或P136.图2-9(14的B或C)(如14的B或C)P43.图2-15(如14的B或C)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 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 是CO2。收集 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 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 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

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 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 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

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流,使试管破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 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 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 体积的4%—74.2%点燃 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瓶口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MnO2 点燃

点燃

第7页

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S + O2 ==SO2(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3、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 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③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

成白色固体P2O5)④3Fe + 2O2 ==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 冰”。

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检验CO2)氧化性:CO2 + C == 2CO 一氧 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作燃料

2、冶炼金 属

②还原性:

3CO + Fe2O3 == 2Fe + 3CO2(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

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

2、含Cu2+ 溶液、点燃

点燃 高温 点燃

高温

点燃

第8页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绿色: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 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①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 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第9页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 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篇6: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语文

数学

英语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2)小组讨论。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教学反思:通过直观教学,学生能很明确的分辩出四边形的图形,了解其特点。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2)再拿出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拉一拉。(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

2、在方格纸上“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3、折一折、剪一剪。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还掌握了它的边和角的特征。

教学反思: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能实践操作,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提高学习兴致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课时:周 长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43页例

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⑶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5.巩固

(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教学反思: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认识周长,但在练习中描出图形周长时,有勾边的现象,说明对周长这一概念还模糊,或不会结合周长的意思去描绘周长。需加强认识。

(2)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教学反思:通过实物开展教学,找周长,求周长,学生清楚长正方形周长的求法,但喜欢用加

法求,对与简算(即公式)思维上差生不理解,需进行差生补导。

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1)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与长正方式周长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灵活。第六课时:估 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4例5,46页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⑴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⑵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⑶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⑸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⑴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⑵46页做一做第二题: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

教学反思:学生以有长度这一基础概念,能结合生活经验正确估计和判断物体的周长。对于影起错觉的图形,我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清晰的分析出物体的周长,并学会了对边相等,可用移动与组合的方法来比较复杂的图形。

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单元结束时 期 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平均错 误率

速度 有余数除法 6%以内 8道/分钟 4%以内 10道/ 分钟

复习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

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P120-121 3、4 P124 3、4 第3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P121 5、6 P125 5、6 第4课时:四边形 P121-122 7、8 P125 7 第5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P122 9、1 P125 8 第一课时: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教学目标:

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共享资源

1、让学生说说三位数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说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到的三位数有哪些?

2、汇集资源:估计学生会说到:人数、钱数、重量、长度„„

二、提出问题,编计算题 让学生根据“人数、代数、重量、长度”等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答的问题。

三、系统整理

1、加、减法分别抽1题,(连续进位,连续退位)进行计算(估算)

2、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①计算法则 ②易错地方 ③验算

四、组织竞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做对全部题目

五、小医生治病(根据本班学生平时易错的地方)

六、揭示课题,全课总结

七、独立完成书本作业 教学反思:让学生通过复习万以内加减法,理清万以内加减法这一知识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内容,促进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万以内加减法来解决,并在复习中找出学生常犯错的问题,了解学情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

全面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充分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内容:P122、9 10 P125 8 教学目标:建立时、分、秒时间观念,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吨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教学过程:

一、重建知识结构 出示一系列不完整的动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请看!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

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的时间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2、看完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你们有什么想法?(补充完整)。

3、小结并揭题: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复习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广,给知识的系统整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整理:①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分别有哪些? ②怎样整理? ③对刚才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吗?

2、感受大小 ①这些时间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呢?说说什么时候用时间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质量单位?

②分别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

③找一找,生活中1个单位大小的实例。④强化:(估计、估测)1小时、1分钟、1秒钟你能分别做些什么?

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

3、进率 ①填写: 时—→分—→秒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②强化记忆:如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③单位换算

3千米=()米 2分米=()厘米 8000m=()千米 40毫米=()厘米 5000千克=()吨 2小时=()分 4吨=()千克 7分=()秒

4、应用

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我的身高是15(),体重是15()茶杯的高是10(),书本的厚约()厘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大象的体重约()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②计算:3千米-200米=()米 7000千克+5000千克=()吨 2分-20秒=()秒 ③书本作业

④选几个单位名称,让学生写数学短文。

三、探究生活问题

1、目测指定实物的长度、重量?

2、说说时间单位的应用?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并熟记了它们之间的进率。教学反思:复习计量单位这一内容,让学生对知识得以分类记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几个要点内容的记忆,并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用,灵动能力。第三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爱心小屋”展示图、汇报表。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学生自由出题。请全班同学每人出一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分排(或分组)全写在黑板上。[说明:每一位孩子都要出题、做题,突出了“面向全体”参与性强。]

2、计算。算出每题结果并板书。可由第二排学生做第一排学生出的题,其他依次类推。

3、分类。师:黑板上这么多题,咱们把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好吗?可以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说明:让学生在自己分类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同时也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4、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类。可能的分类有:

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笔算(不进位;进位;有0的乘法)②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5、总结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在做这些题目时,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说明:引导学生总结注意事项,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总结归纳效果要好。] 可能会这样提醒:我想提醒大家,做估算时要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来计算。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是:在做“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用简便算法来计算。[说明:使学生体会到,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的可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才用笔算。]

二、发展练习

1、用投影仪出示,书第89页上的三道题及小精灵的提问:“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2、组织学生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理由。

3、学生汇报并解答。

4、师小结:学习知识很重要,可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三、“用数学”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新的一年快要到了,希望小学准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购买一些礼物。敬老院里有9位老人,分别住在3个房间里。几位老师到“爱心小屋”去选礼物,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爱心小屋”展示图。“都有哪些物品?价钱是多少?”“你准备为住在3个房间里的9位老人们买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你买的东西提一个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的提问:买三台VCD需要用多少钱?买9束鲜花大约需要多少钱?„„

根据同学们提问题的情况,适当给予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说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要求:

a、四人商量,选定1—2人问题,由小组长执笔进行记录。b、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用哪种算法最合适。

c、列式解答。推出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可能汇报的情况有:我们想为老人们每人买一把舒服的椅子。我们提的问题是:买9把椅子大约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我们想为老人们买3台电暖器,分别放在3个房间里。问题是:买3台电暖器需要多少钱?带1000元钱够不够?算式是„„

4、检查黑板上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解决完了,如果没有解决的,再集体讨论解决。

5、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小组,发小红旗。[说明: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师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收获:如果希望小学准备用2000元左右的资金来办这件事,怎样做更合适?

篇7: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一、学习用品

penpencilpencil-caserulerbookbagcomic bookpost cardnewspaperschoolbagerasercrayonsharpenerstory-booknotebookmagazine

二、人体

footheadfacehairnosemoutheyeeararmfingerlegtail

三、动物

catdogpigduckrabbithorseelephantantkangaroomonkey

fishbirdpandabearliontigersheepgoatcowdonkey

四、人物

friendboygirlmotherfathersisterbrotherunclemanwomanMrMisslady

mommotherdadfatherparentsgrandparentsgrandpagrandmaauntcousinsonclassmateprincipaluniversity studentpen pal palpeople

五、职业

teacherstudentdoctornursedriverfarmersingerwriteractoractressartistTV reporterengineeraccountantpolicemansalespersoncleanerbaseball playerassistantpoliceman

六、颜色

redblueyellowgreenwhiteblackpinkpurpleorangebrown]

七、食品

ricebreadbeefmilkwatereggfishtofucakehot doghamburger

noodlesmeatchickenporkmuttonvegetablesoupice-creamCokejuiceteacoffee(breakfastlunchdinner)

八、水果、蔬菜

applebananapearorangewatermelongrapeeggplantgreen beans

tomatopotatopeachcucumberstrawberryonioncarrotcabbage

九、衣服

jacketshirtT-shirtskirtdressjeanspantssocksshoessweater

coatshortssneakersslipperssandalsbootshat

十、交通工具

bikebustrainboatshipcartaxiyachttaxi

jeepvanplanesubwaymotor cycle

十一、杂物

windowdoordeskchaircomputerboardfanlightteacher’s deskpicturewall floorcurtaintrash binclosetmirrorend tablefootballpresentlampphonesofashelffridgetableair-conditionerphotoplateknifeforkspoon

ballkiteboxvioline-carde-mailtraffic lightmoneymedicine

十二、地点

homeroombedroombathroomliving roomkitchenclassroomschoolparklibrarypost officehospitalcinemabookstorefarmzoogardenstudy

playgroundcanteenteacher’s officegymwashroomart roomcompanyfactoryfruit standpet shopnature parktheme parkbankvillagecity

十三、国家

China/PRCAmerica/USAEnglandCanada/CAN

十四、天气

coldwarmcoolsnowysunnyhotrainywindycloudyweather reporter

十五、景物

riverlakestreamforestpathraodhousebridgebuildingrain

cloudsunmountainsky

十六、植物

flowergrasstreeseedsproutplantlea

十七、星期

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weekend

十八、月份

month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

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year

十九、季节

springsummerfall(autumn)winter

二十、方位

southnortheastwestleftright

二十一、患病

have a feverhurthave a coldhave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have a sore throat

二十二、数词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eleventwelve

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

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firstsecondthirdfourth

fiftheighthninthtwelfthtwentieth

二十三、形容词

bigsmalllongtallshortyoungoldstrongthinactivequietnice

kindstrictsmartfunnytastysweetsaltysourfreshfavouritecleantiredexcitedangryhappyboredsadfinegreatheavynewfathappyrightlittlelovelybeautifulcolourfulprettycheapexpensivesickbetter

二十四、介词

inonundernearbehindnext toover

in front tofromtofor

二十五、代词

Imemyweusouryouyourhehimhis

sheherititstheythemtheir

二十六、动词

Playswimskateflyjumpwalkrunclimbfightswingeatlikehave

turnbuytakeliveteachgostudylearnsingdancerowdo homework watch TVread bookscook the mealswater the flowers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make the bedset the tablewash the clothesdo the dishesuse a computerdo morning exerciseseat breakfasteat dinnergo to school

have English classplay sportsget upclimb mountainsgo shoppingplay the pianovisit grandparentsgo hikingfly kitesmake a snowmanplant treesdraw picturescook dinnerread a bookanswer the phonelisten to musicclean the room

write a letterwrite an e-maildrink watertake pictureswatch insects

pick up leavesdo an experimentcatch butterflies

count insectscollect insectcollect leaveswrite a reportplay chesshave a picnicget toride a bikeplay the violinmake kitescollect stampsmeetwelcomethankworklook helppassshowusecleanopenclosestopwaitdrivesendfeelbecomethinkwearput ongo homego to bedplay computer gamesdo houseworkempty the trashput away the clothesget off(on)take a tripgo on a tripread a magazinego to the cinema

二十七、疑问词

what(什么)what colour(什么颜色)what time(几点)what day(星期几)

how(怎样)how old(年龄多大、几岁)how many(多少)how much(多少钱)how tall(多高)how heavy(多重)how long(多长)how big(多大)how large(面积多大)who(谁)when(什么时候)whose(谁的)where(在哪里)why(为什么)which(哪一个)

二十八、be动词

amisarewaswere

二十九、助动词:

dodoesdid

十、情态动词

篇8:《英语ABC》课件解读

(1)开发工具:Flash8.0。

(2)运行环境:Wi n d o w s 9 8及以上操作系统,Internet Explorer 6.0或以上,Flash Player8播放器。

二、课件特点

(1)占用空间小。

(2)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3)运行环境简单,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要求低。

(4)画面绚丽多彩,内容丰富动感,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课件操作方法

(1)双击运行“英语ABC.swf”即可运行该课件。

(2)进入界面点击操作按钮即可。

四、课件简介

本课件是针对3~5岁幼儿设计的英语课件。通过生动的画面使幼儿在动感的节奏中学习歌曲,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同时拼图游戏可帮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学习目标

(1)通过歌曲《ABC Song》理解和感受儿歌的语言、节奏及整体语感。

(2)利用拼图游戏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3)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注意倾听,听懂所接受语言。

六、课件详介

《英语ABC》是根据歌曲而制作的动画Flash,通过生动的画面使幼儿在动感的节奏中学习歌曲,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同时利用拼图游戏使幼儿进一步掌握26个英文字母,将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寓教于乐。学唱英文歌曲要运用知觉、感情,直接渗入大脑,形成记忆。本课件画面绚丽多彩,内容丰富动感,卡通的背景图案对幼儿的视觉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引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吟唱歌曲,培养幼儿准确的英语发音,流畅的语流。

本课件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3~4的幼儿通过课件的学习掌握新的英语歌曲,提高对英语的兴趣;4~5岁幼儿利用拼图游戏复习已掌握的知识,同时利用鼠标的拖拽练习小肌肉的灵活性。巧妙运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语言学习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在一起,让幼儿在丰富的画面中欣赏歌曲,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具体内容介绍:

(1)简洁而又艳丽的开始界面(如图1所示),引发幼儿的注意力,有助于幼儿在自主学习时简单方便地进行选择。

(2)字母拼图游戏(如图2所示)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记忆力,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锻炼小肌肉的灵活性,并能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3)生动的画面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卡通字母生动形象(如图3所示),可加强对字母的记忆。

(4)歌词的显示(如图4所示)有助于幼儿记忆。

篇9:英语UINT4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课件教案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附:育种方法小结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方法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杂交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粉)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优缺点 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方法简便,但

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纯合子。器官较大,营养 物质含量高,但结实率低,成熟迟。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 技术较复杂。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4、类型:显性遗传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隐性遗传病 伴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

(二)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 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 X染色体)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 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注意事项:

1、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

2、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 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但方法复杂,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子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

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 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½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上一篇:司法局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