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中学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4-05-01

芦溪中学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5篇)

篇1:芦溪中学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学第一学期理化组工作计划

大洼中学 王晓敏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争提高理化学科的教学质量。通过扎扎实实课堂教学实践,坚定不移地深入新课改教学。紧紧围绕 “自主有效课堂”来开展工作,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教师业务能力培养:

教研组是一个集思广益、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的平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因此本学期教研活动以围绕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1、每位组员都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课程改革的研究,不断地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学习,加强校本教研。

2.以自主有效课堂为主线,以学习相关理论性文章为重点,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提高新课堂效率。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促进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及时把日常教学经验和调研成果进行提炼升华形成理论成果,从中探索出适应本校学生的教学方式。

4、注重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成败进行反思,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反思,对教学心得进行反思,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并在集备组交流会上进行交流、讨论。

5、拓宽教研课的评课内容,尽可能结合课改的体验把个人的想法和做法进行交流,把自身的思路和教学设计与大家探讨,达到课程资源的学习和共享,从中吸取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6、加强新教师的培养工作,新教师要勤学好问,积极听课,早日成长,指导教师要不吝赐教,最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二)组织活动:

1、教师方面:

(1)加强纵横向联系,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经验。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结合学校活动的按排,开展公开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组织的各种教学业务技能竞赛。

(3)以科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把集备活动、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整合起来,在做课题中学习和成长。

(4)适时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以是公开课前就公开的内容进行的集体备课,以可以就某个重点内容或疑难问题集全组组员的智慧进行讨论,以寻求教学的好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能使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5)组织好本组的示范课和新教师的听评课活动

2、学生方面:

(1)各学科针对学科特点开展一些学法讲座或知识讲座。(2)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知识,在研究和调查中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做的演示实验一定要克服困难认真做好,力求达到最好实验效果。

总之,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自主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与时俱进,脚踏实地,推陈出新,共同开创我组教研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组的成员一定会团结一致,积极扎实工作,以务实的工作态度,把我组的各项教研活动做好。

篇2:芦溪中学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王兰庄中学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考考试说明》《中学学科教学建议》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3、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 4、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研究高中物理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老师认真备课,共同研究,及时总结,教师及时记录课后记,一段时间后反思、小结。(2)优化课堂教学,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3).组织每位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二、重点课改内容: 本学期继续加强教研工作。根椐我校实际情况,以我校的`课堂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开展完课堂模式。做到个人集体并进。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四、教研 五、教研活动安排: 周次 形式 主讲教师 学科 年级 活动内容 2 集体 教研 4 集体 教研 6 集体 教研 8 集体 教研 10 集体 教研 12 集体 教研 14 集体 教研 16 集体 教研 18 集体 教研 20 集体 教研

篇3:中学体育教研组工作开展心得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教研 素质教育 合作交流

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新课程实施标准思想的指引下,体育教研活动如何开展?通过开展以教研组为自培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教研组是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要成为教学实施与研究的主体,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研”字浓缩着教研组的生存活力。

一、加强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一)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要不断汲取更新知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性强,涉及面广,学科知识,边缘知识,互相渗透、相互迁移。知识与技术之间的融通,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结构复杂,项目繁多的教育系统,它不仅涉及的因素多,而且随机性大。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手段以及教与学的配合等方面的因素是否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行探索与尝试。在当前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趋势下,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的体育教师必将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被淘汰。

(二)体育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基本功,更要有较强的钻研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多方面基本功包括了解学生、组织管理学生、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基本功。正确使用教材、合理组织教学、较专业业余训练的基本功;具有较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具有撰写教学论文的基本功;具有收集教育信息,加工处理教育信息能力的基本功。体育教师也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现在处在信息科技时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服务于体育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掌握这些相关知识已成为必然。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目前全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录入、分析都由我们老师自己使用电脑完成,各项专项成绩也由各专项老师用电脑录入档案。

(三)体育教研组长做好领路人,开展好体育教研工作

体育教研组长作为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和教学与科研的带头人,成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典范,有句话说得好,“教研组长不只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还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学校体育教研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在平时工作时要模范带头,要学会吃苦,能带领本组共同教研,共同参与制定学校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在执行学校体育活动各项决定时能带领本组成员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做好整理工作,将研究结果上报上一级分管领导。

二、加强体育教研组教学管理

(一)转变评课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研活动时体育教师一律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针对教材某一内容,能者为师,体育教师共同学习与实践。其要求是:从理论到实践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立足大家全会为目的。在课中为师者简单介绍课的目的及重点学习的内容后。大家根据本次课内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后,不是师者先讲解示范,而是每人实践一次。然后大家再相互观看下再实践,最后是师者示范指导,这时大家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讨。这样一来体育教师不但掌握了教法,也学会了学法,同时有会了指导纠正错误的方法,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了提高。另外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自然地体现出来了。将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有为学生服务的态度,乐意做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二)在教学中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体现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

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完善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定性评价,试点了“专项素质”评定,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情况进行建档,努力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身体和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动态性的全面评价。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要把学生视为空白,现在的学生摄取知识的途径已远远超出教学本身,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为好,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那么就要求体育教师教学思想要有转变就是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把学生教会,使他们水平得到提高,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

三、合作交流促进团队成长

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只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团队”精神的思想内涵,才能让体育教研组当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在这所说的合作交流,不单指校外的体育教学合作交流、组里的教学合作交流,还包括不同学科间、不同岗位间的合作与交流。一个教研组当中,需要有教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这种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互动,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而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一个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拧成一条绳,形成一股合力。

篇4:四合中学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组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学研究工作,本学期在校长室、教务处的指导和关心下,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贯彻新课改新理念,结合“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为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创建一流学校贡献力量。理化生教研组按照初拟定的计划开展了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新课改,促进理、化、生教学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校大力推进的新课改,更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在教改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理、化、生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我们组积极学习有关新课改的文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利用网络搜寻并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和追踪新课改的动态,正确把握理、化、生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并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 根据我校分年级,分学科的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我们采取由执教老师构思,写出主备教案,然后同课教师共同参与,写出辅备教案,提出不同的思路,想法、看法,课后共同分析、反思。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相互交流,也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理、化、生教学工作向前发展,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稳步前进。

三、利用示范课、公开课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我组每学期每人至少一到两节公开课,我们的公开课、示范课都开展得很扎实。先由执教教师先简略说,然后再讲课,同组教师听课,同组评课,通过这样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另外,理化生教师还积极广泛地参与跨年级、跨学科听课,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学期听课15节课,我们每人都能完成。听课后及时的反思自我教学,从而都有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自己的本学科教学,同时听课后尽量做到当天评课,开展扎实评课活动,真正地起到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听评课活动,凸现了骨干教师带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结论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通过教材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了解一定的实验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技能深化、兴趣培养等很有帮助。学生积极的参与,并在学习中得到了较好的反响。通过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放飞他们的思维,也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从而也为他们在中考理化实验加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凸现合作精神

我们理化生教研组有8位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可贵的是,老师们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他们都把教好所接的的班级作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在常规教学中相互探索教学中的问题,比如:个别教师能自制作课件,熟练操作多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家经常把网上下载的课件加以修改后进行利用,或制作课件,把精心制作的课件无私的奉献出来,在组内实行资源共享,尤其在历年的中考过程中,都能制定复习计划并按计划扎实开展复习工作,有时发现一份不错的练习或试卷,都要拿来互相借鉴,彼此都没偏私,在找题出卷子方面大家都能愉快地分工合作,在这些工作中我组教师工作做的很到位,这几年来,我组中考的理化成绩也较为理想。

六、问题和反思

教师相对较少,相互交流的机会相对就少;配套的教具匮乏,且损毁较多,亟待修理,教师在教学过程进行教具制作,实验配套上的工作量较大;“从生活走向理化,从理化走向社会”在STS教学中还较为肤浅;另外,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五、今后的措施 积极搜集反馈意见,加强集体备课力度,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继续开拓学生的视野,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教学素材,把教研组的建设和课改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我们组在过去的一学期中,精诚团结,在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理化生教研组 2015年1月20日

四合中学理化生教研组

篇5:芦溪中学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计划人:姜现新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教务教科处的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理科组的集体力量,开展教学教研,鼓励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小课题研究,提高我校理科教研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对实 践的指导作用。组织全体理科教师师搞好学习理论学习,以先进 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领会教材的 编写意图和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严格 执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减 负增效的目的。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臵”、“批改”、“课后辅 导 ”等重要环节。

(1)备课:树立每位教师的集体质量意识,切实做好备课1

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实行提前一周备课。

(2)上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课前要“温课”,在教 学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理科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布臵、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 要在质上有所提高,注意保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批改要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点评,尤其关注后进生的点评,要有一定的纠 错措施。

(4)辅导: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教师要确定好培优辅差 的学生名单,要定期的、有计划的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尽力做 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3、加强教学教研,聚焦课堂教学。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从实际出发,及时反思,认 真研究,撰写有独到见解的反思与心得。

(2)本学期理科教研组每位老师至少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每位老师听、评课达学校要求,并做好记录及评语,通过相互借 鉴取长补短,形成浓厚的教研风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本学期理化老师根据学科特点精心组织复习及模拟考试。

4、认真抓好毕业班和非毕业班教学工作。

(1)九年级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理化生老师要齐心协力 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回顾和总结上届九年级毕业班教学中得失。根据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系统全 面细致地梳理初中的知识,加强中考命题研究,积极收集中考信 息,研究中考试题特点,预测出题方向,理科组的每位教师坚持 做适量的中考题。其他教师也要关注毕业班教学,献计献策,争 取使我校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做好七、八年级数学的教学研究与常规教学,任课教 师要面向全体,抓两头带中间,单元测试要收到实效。知识梳理、试卷命题落实到人。

5、积累和完善教学资源

理化生组的任课教师要依据自己的教学对象,要求学生准备 一本错题集,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和典型习题收录 整理到错题集中,整理的同时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症结,是概念 不清还是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是理解不透还是知识运用失误。错题集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综合学习资料的宝库,是学生走向成 功的铺路石。

6、加强教师自身的建设。鼓励教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 方法,尤其在多媒体应用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三、工作措施、1、组织教师学习教研工作计划,收集教师的宝贵经验,改

进工作措施,努力使教研工作计划为大家所接受。

2、每月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以督促本组教师 及时完成自己的工作。

3、组织教师开展集体评课、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优 质课等活动。

4、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教法”、“学法”活动,并作好 记录。

5、组织开展组内的活动竞赛。

6、学期结束,收集教师个人资料并整理归档。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教学计划。

2、开学第一次常规工作检查。

3、分配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内容。

三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

2、学习“高效课堂”理论。

3、提出近两周来理化生科目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讨论解决。

4、开展公开二次备课、实践“三段六步”导学案教学活动。

5、常规工作检查。

四月份:

1、迎接期中考试并出好理化生科目考试试卷。

2、做好考后试卷分析。

3、组织理化生教师开展公开教学活动。

4、九年级进入全面复习。

5、常规工作检查。

五月份:

1、开展理化生科目公开教学活动。

2、九年级理化、八年级生物进入全面复习。

3、常规工作检查。

六月份

1、组织搞好九年级毕业考试与八年级生地考试。

2、迎接期末考试。

3、常规工作检查。

4、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七月份:

1、资料存档。

2、组织理化生科目教师布臵暑假作业。

上一篇:人饮工程设计下一篇:《骑驴》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