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铁实习报告

2024-04-25

最新地铁实习报告(共8篇)

篇1:最新地铁实习报告

最新地铁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一年的地铁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需要到地铁站去实习,以此来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到家。此次的地铁实习工作不仅能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同时我们学生也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或老师课堂讲不到的专业知识。通过这次的地铁实习工作可以增强我们学生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以后出去工作的适应。本次的实习要求学生认真刻苦完成实习内容,秉承广州地下铁道公司的服务宗旨,以诚恳的服务态度服务乘客。

希望通过这次的地铁实习工作,我们学生能从中获取宝贵的实习经验,为我们以后从事地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广州地铁(guangzhou metro)是XX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XX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现有1号线(西朗—广州东站)、2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3号线(机场南—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4号线(黄村—金洲)、5号线(滘口—文冲)、8号线(凤凰新村—万胜围)、广佛线(魁奇路—西朗)及apm线(赤岗塔—林和西)正在营运中,广州地铁现时的运营总里程为236公里(含广佛线佛山段)。但远远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为解决拥阻的道路交通,广州地铁在亚运后将进行新一轮的建设。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为600公里。广州地铁(含apm线和广佛线)大部分线路及车站都是建在地下,其中也有例外:4号线往南沙方向的后8座车站全为高架站,1号线有两座车站为地面车站,5号线有两座车站为高架车站。

广州地铁xx年——xx年发展规划:

xx-xx年线网建设的原则:一是衔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交通线网、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二是落实“中调”战略,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和提升线网服务水平;三是与城市建设计划和旧城改造计划相结合,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四是与土地综合利用相结合,促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城市整体现代化水平;五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及城市新经济增长极发展;六是兼顾效益,以客流疏导型线路为主,以利地铁事业的持续发展;七是兼顾需要与可能,既考虑城市发展和交通疏导的需要,又要根据市区两级财力,量力而行。据此原则,经反复研究,从全局统筹考虑,计划将如下新线纳入xx-xx年间实施:

(一)3号线东延线:从番禺广场到海傍,经过广州亚运城,主要为亚运城服务。

(二)4号线南延线:自四号线金洲站经资讯科技园延伸至南沙客运港,长11.7公里。主要功能为支持南沙临港经济区发展。

(三)7号线二期:由大学城南至黄埔大沙东,线路长11.3公里。主要功能为与一期共同增强广州南站客流集散能力,优化珠江后航道城市功能布局,支持大学城和长洲岛、XX区发展。

(四)8号线北延段:由在建的文化公园站继续向北延至白云湖,全长15.0公里。主要功能为疏解同德围地区交通并支持白云湖地区发展。

(五)11号线(环线):行经琶洲、新滘路、逸景路、芳村大道、火车站、广园路、火车东站、员村二横路,至琶洲闭合。全长42.4公里。主要功能为串联城市主要交通集散点,完善线网结构,提升服务水平。

(六)13号线(东西快线)一期:由鱼珠至新塘段,线路长28.3公里。主要功能为对接穗莞深城际线,加强东部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七)13号线(东西快线)二期:由鱼珠至凰岗段,全长31.5公里。主要功能为与首期共同构建城市东西快线,加强城市东西部区域与中心城区联系。

(八)14号线首期及支线(从化线及知识城线):主线嘉禾至街口段及支线新和至知识城段(知识城线),主线长51.2公里,知识城线长13.4公里。主要功能为落实城市“北优”发展战略、支持从化及知识城地区发展。

(九)16号线(荔城线):始于新塘镇,沿荔新公路经清水塘至荔城,全长31.7公里。主要功能为贯彻城市“东进”发展战略,优化我市东部交通体系,支持增城发展。

(十)21号线:由增城广场至黄村,主要功能为连接增城于市区。

广州地铁2020年规划方案 :

我市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在加强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区联系同时,着力提升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同时支撑中心城区与萝岗、番禺、南沙、花都、增城、从化四区两市的互联互达。规划线网结构由“环形线+放射线+x对角线”构成,并构建由13号线与3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支持“两轴两带”(南部产业拓展轴、北部优化发展轴,东部产业发展带、西部区域联动带)的产业发展。与此同时,为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预留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条件,增强了线网的开放性。在xx年线网基础上,2020年线网增加了3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清流)、4号线南、北延段(金洲-资讯园,黄村-水西)、5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6号线东延段(香雪-永和)、7号线(广州南站—大沙东)、8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10号线(天河客运站—东沙)、11号线(环线)、12号线(槎头—大学城南)、13号线(凰岗—新塘)(东西快线)、14号及支线(从化线及知识城线)、16号线(新塘-荔城,荔城线)、20号线(广州南站—琶洲,新客站联络快线)和白鹅潭联络快线(广州南站—白鹅潭),线网总里程677公里。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为期两个星期的地铁实习工作大概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作为一位地铁站务员在动物站大厅内巡视,二是在中低峰期作为一位跟车巡视员要上车进行巡视和文明乘车引导。我们上车后对列车卫生情况进行仔细巡视,同时对列车乘客的不文明进行引导,引导乘客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

第一部分:

地铁站务员

以地铁站务员工作任务:按照票务规章规定,负责售票、检票及其它的票务工作,按照地铁客运规章的规定,确保票务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负责车站内其它客运工作。出现紧急情况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与热情,不断提升个人服务水平。

工作范围

执行下列工作任务:

负责在售票处售票、检票、处理坏票、补票及处理乘客问询等工作。

负责从售票机收集票款和更换票盒,从出站检票机收票及更换票盒。

负责站厅和站台等处的站务工作,主动向需要帮助的乘客提供服务。

负责车站售票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操作。

监视乘客客流情况,巡查出入口、站厅和站台。

监控设备的维修情况。

1、岗位的主要工作介绍

按照票务规章规定,负责售票、检票及其它的票务工作,同时负责车站内其它客运工作。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与热情,不断提升个人服务水平。

2、岗位的工作难点及挑战

站务员工作要求认真负责,保持积极向上,对乘客要热情周到,保证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1.衣着平整,配套穿戴,不可敞胸露怀。禁止缺扣、立领、挽裤、挽袖、拖拉鞋。

2.无论是否当班,穿着制服均视为上岗。

3.服务牌应佩戴于左前胸第一粒扣子上方。

4.肩章应佩戴于左肩距肩膀5厘米处。

5.鞋袜要标准,保持干净。

6.头发整洁,发型优美,男职工头发长度适宜,女职工应梳短发或束发。

7.面部干净整洁,淡妆上岗,精神饱满。

8.主动热情,诚恳周到,文明礼貌,全面服务做到“四心”,重点照顾做到“四鼓劲”。

第二部分

地铁列车巡视员:

巧遇来自动物园站的地铁列车巡视员郭xx,1米78的个身子在车厢内格外显眼。

一路尾随,深深感受到地铁列车巡视员的不容易。列车开动及靠站的引力、行进中摇曳的车厢内拣垃圾、不文明行为劝说被漠视、穿梭人群时递来的异样眼光„„

觉得做地铁列车巡视员遇过最难受的事是什么?“就是你对他不文明行为的劝阻,他们不理会我,但也不会难受,因为我也尽力了。”那最开心的是事呢?“我给老人家找位置,他们很开心;我捡了垃圾,到终点站保洁阿姨都对我说谢谢;问路的,也知道怎样走,我自己也开心起来。”

曾多次,笔者都被远远抛在后面,然而郭文波的脚步从未停止、速度保持平稳,原来在多日的工作中,他已练就一身站如松的好功夫。笔者算过,大概6分钟他能在车厢走一个来回,从动物园至滘口约20分钟车程,来回40多分钟,约7个来回,即走了14遍车厢。

来到广州火车站,上车的人多了许多,小郭的左手已拿着一定的垃圾,单手扶着扶手杆依旧往前进,渐渐地,那高大的身影又在人群中消失,我伫在原地,百感交集„„

作为一位地铁列车巡视员,最大的职责就是在列车上巡视各种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或是正在驾驶室的地铁司机。引导乘客文明乘车,告知乘客勿在车厢内饮食,注意卫生,为有需要的乘客(老、弱、病、残、及怀抱婴儿者、孕妇)让座。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为期十五天的地铁实习工作的结束,伴随而来的是经验的总结!在实习中,我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我以诚恳的态度服务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乘客以及极力协助地铁工作人员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况,从而学习了解到地铁站的各部门的分工与协调,了解认识到直接面向乘客的站务员的基本工作任务。以及了解到地铁的环境(温度,隧道通风,照明控制,熟悉进路排列,地铁列车运行图)

这次的实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对于我们地铁专业的学生而言,亲自到地铁站去,是一种提前认识熟悉工作环境,以便以后的工作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百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首页12尾页

篇2:最新地铁实习报告

是在原郑州地铁规划(6条轨道,202公里总长)基础上增加了一条7号线,并对原有线路进行一定的修改而形成的。整个网络共由7条地铁线构成,总长256公里,可以满足远景年(2030-2040年)郑州市区700-800万人口规模需求,设计日运送旅客500-600万人次。全网络共设站192座,其中换乘站32座,各条线路均推荐6节B型车编组,建议2030年以前建成所有线路。各条线路具体说明如下:

(线路名称,全长,设站,编组,起点终点)

1号线,41公里,共设30站,6*B,高新开发区-龙子湖;

2号线,27公里,共设21站,6*B,惠济中心区-站马屯;

3号线,32公里,共设26站,6*B,欢河-加州工业园;

4号线,42公里,共设29站,6*B,高新开发区-南曹乡;

5号线,40公里,共设31站,6*B,新郑州站-新郑州站;

6号线,36公里,共设25站,6*B,马寨镇-姚桥;

7号线,38公里,共设29站,6*B,惠济中心区-加州工业园。

整个网络共由7条地铁线,256公里总长构成。整个方案修编后的主要说明如下:

1.增加了一条主城西部南北向的轨道线路7号线,该线路弥补了原方案中主城西部无南北路通的缺点,有效加强了整个网络的区域互通能力。

2.在主城北部和南部分布增加了一条东西向干线轨道通路。北部的东西向通路主要由4号线北段和6号线东北段共同构成,南部的东西向通路由7号线南段构成,这些在环线外构建的东西向线路通道有效的拉大了整个网络系统的框架结构,能够较好的满足郊区间的客流互通需求。

3.增加了向西南郊的延伸线路。这里主要指6号线西段延伸至马寨,候寨镇。

4.对于刚刚开工的地铁1号线的影响如下:1号线线路走向在修编后没有变化,主要是部分换乘站点需要作出相应调整。需要增加中原东路换乘站(和7号线换乘),黑庄路站换乘站(和调整后的6号线换乘),取消黄河东路换乘站(和原方案6号线换乘)。建议这三个站点可马上重新设计,延期开工。

5.郑州是全国人口最多省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人口聚集能力。该方案建议郑州市在城市向外扩张的同时,注意提高已建成区人口的容积率,使整个地铁网络的覆盖区域能够“装”得下700-800万人,这样各条线路的客源才能尽量保证充足,整个地铁

篇3:系列赛最新报告对话·收官之战

对话•CDSF秘书长眼中的收官之战

《尚舞》:张家港是中国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的最后一站,这个收官您是否满意呢?

尹国臣:作为分站赛的最后一站,张家港站总体来说很平顺,并没有太多的亮点。选手开场秀、媒体跟踪报道等内容都继续保持着,但让人感觉竞赛模式还比较单一,赛程编排得也比较紧,没有考虑到选手的需要,显得不人性化。张家港站在为媒体提供服务方面做得很不错,整个场馆布满了网络,有线和无线的都有,所有的媒体都可以实时写稿发稿,这和当地每年承办许多奥运项目国际大赛积累的经验是分不开的,这个设施可以作为硬性指标成为将来比赛的必备条件。

《尚舞》:在您看来,分站赛阶段有哪些值得关注和回味的内容?

尹国臣:从海宁到张家港,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的五个分站赛不仅有品质,而且各具特点。由于和总冠名商中顺集团签约较晚,海宁站是五个分站赛中准备相对仓促的一站,但作为2008年CDSF大奖赛的延续,总体还算平顺,明星和选手共舞是一个新颖的亮点,而且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竞赛雏形。

上海站在竞赛的组织、场地氛围的渲染方面做得比较好,竞赛流程也形成了一个全面而且细致的标准,并以此来规范比赛的方方面面。

香港站是CDSF首次尝试和同级的其他体育舞蹈组织协调办赛,这一站也是近些年来社会体育项目第一次走进香港,将中国一流选手和国际舞蹈明星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而中国公开赛的竞赛体制也给了香港同行启示,他们再三表示“明年一定要再来”。

由于和世青赛相结合,宜昌站很好地将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推向了世界,中国的青年选手不必走出国门就可以了解到当前世界舞蹈技术的走向和变化,同时也触及了一个敏感问题:怎样选择队员参加国际赛事。现在,根据评判规则和当值裁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选手成为基本方针,选拔赛的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参考数据。同时,宜昌站也是宣传做得最好的一站,主办方兑现了所承诺的“我们不是无所不能,但我们会竭尽所能”,除了中国公开赛新闻推广委员会的合作媒体,地方新闻媒体也做了很好的配合报道,但遗憾的是这些新闻宣传还停留在较浅的内容,对一些基本知识和竞赛的介绍都不太准确。

《尚舞》:分站赛阶段的裁判工作,哪一站让您印象深刻?

尹国臣:裁判评分最好的是香港站,譬如职业组拉丁舞决赛中,张劲/罗文清、邵克强/杨娜、陆宁/张丁方在五支舞上互有胜负,对比之下,张家港站职业组拉丁舞的打分就显得太保守了。当然,张家港站A组拉丁舞的打分十分精彩,往常现场亮分一结束谁是冠军谁是亚军一目了然,这次就连专业人士也要对着评分表细算才能得到结果。表面是王为/陈金赢了,但仔细核算就会发现原来是石磊/张白羽赢了,胜负之间差之毫厘。总体而言,因为是收官的一站,裁判们的心理会趋向保守,这一点可以理解。

《尚舞》:对裁判工作,您有怎样的建议和期待?

尹国臣:裁判要有“赤子之心,童真之眼”,要怀着爱体育舞蹈、维护体育舞蹈形象的心态进行评判,视天下学生为自己的学生。在具体执行裁判工作时,还要保持相对恒定的裁判标准,比如张家港站职业组的裁判从始至终都保持不变,A组的裁判从前24到决赛也都不变。

《尚舞》:我发现媒体对中国公开赛越来越关注,但竞赛规则和媒体需要之间有冲突,您准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尹国臣:比赛的主体是选手,媒体的介入能够很好地宣传比赛,打造出明星选手。选手作为竞赛的主体,我们当然要从选手的角度去考虑各种问题,也会更加配合媒体的需要。比赛将来一定是要电视化的,现行的竞赛模式还不适应电视化,怎样让比赛更有新意、更适合传媒介入,我希望体育舞蹈界的人士们多思考多讨论,向CDSF提供宝贵的意见。

对话·裁判瞩目的赛场风云

刘炼(CDSF社会舞蹈委员会副主任)

职业标准舞又出现了新组合,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不管是选手的个人成绩和声誉,还是对其他人的导向,拆档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一种考验。职业选手的成功和稳固的舞伴关系紧密联系,舞蹈需要默契,但默契不是优良的个人技术加短时间的集训就能做到的。比赛中,党奇和孙雅洁这对新组合的表现还不错,尤其是外形上比较般配,不过他们的磨合还不够,比赛中舞伴关系的处理不够理想,还有上升的空间,很值得期待。

张世华(CDSFC产业开发委员会主任)

从上海到张家港,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比赛的硬件设施都很不错,和每一站承办方的经济实力有直接关系,可是软件配备上还不够细腻。如果把比赛作为体育舞蹈产业中一个重要的商品运作,这次比赛有许多亮点,可遗憾也不少,尤其是对选手、对观众的服务意识还不强。对选手而言,比赛的软环境要比组委会眼中的硬环境重要得多。CDSF有必要强化比赛的软环境,使比赛更加人性化、细节化,比如主持人在比赛间隙向观众介绍怎样欣赏舞蹈,既能调动比赛氛围,还能给选手留出休整时间。有的组别选手水平不高,但音乐的长度和类型并不适合他们发挥,将音乐按照适合的人群更加细分,给选手充分的展示,会更受欢迎。这次比赛的市场开发还不够,除了赞助广告、票务,媒体介入的程度还不够,整个比赛的市场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陈淑民(CDSF竞赛委员会副主任)

这次少年组和少儿组的选手表现都很不错,和以前的比赛相比,服装基本上处于规定的范畴内,但是在鞋跟、领结、领口等细节上还不够注意。在10月落幕的International锦标赛出现了一个事件,值得所有的小选手和舞蹈教师认真思考:一对技术水平很不错的中国选手因为服装违规而失去了晋级资格,原因是男孩没有系领结或领带、女孩的鞋跟虽然没有超过规定高度但形状不对、舞伴分开手的动作超过了4个小节。现在比赛越来越规范,比赛对青少年选手的服装和化妆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希望老师和选手们引起警觉。

徐立伟(公开赛张家港站裁判)

A组拉丁舞一直都是选手和观众评论的焦点,裁判公正与否、选手是否具有与成绩相符的水准等话题总是围着这个组别打转。比如王为/陈金这次比赛的状态比宜昌站更好,并没有因为临场状态和成绩的波动影响心态;对比决赛圈,前12和前24的名次变动会比较大。职业组拉丁舞也存在和A组类似的问题,“张邵陆”是属于一个水平线上的选手,并且各有所长,张劲/罗文清具有很好的外形条件;对音乐的演绎我个人更喜欢邵克强/杨娜,不过他们给人的感觉是艺术性要强于竞技性,比赛时容易吃亏;张丁方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比之下,陆宁就显得表情生硬了些。从临场表现看,张劲/罗文清的桑巴舞有进步,动作显得更加柔和了,不过在牛仔舞时,罗文清的动作显得不够灵敏,没有和张劲保持在一个频率上。邵克强有时有一点含胸,如果展开一些效果会更好。

何跃春(公开赛张家港站裁判)

每一站都和综合性赛事相结合,赛事整体感觉很紧凑。我担任了香港和张家港两站的裁判,对比之下,我认为除了四大组别外还有必要设置单项舞蹈比赛和全能组别的比赛,刺激青少年选手全面掌握体育舞蹈。从少儿组、少年组和青年组的表现来看,拉丁舞的斗牛舞和桑巴舞是比较明显的弱项,而标准舞整体处境尴尬,如果以比赛这个杠杆鼓励甚至要求青少年掌握全面的舞蹈知识,不仅利于他们的发展,也能均衡各个舞种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后续力量。

对话·选手期望的公开赛

曹秋云(十项全能第五名、青年组标准舞第九名)

赛程排得太紧了,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整个上午都不比赛,15号下午3个小时内我就跳了24支舞,算上换衣服、检录、候场的时间,一直手忙脚乱。我的队友雷莹更惨,她A组标准舞比我多跳了一轮复活赛和复赛,真不知道如果进了半决赛,她会累成什么样子。

黄鑫(A组标准舞第27名、A组新星标准舞第五名)

从第一站到现在,我一直没有机会进A组前24,尤其是香港站,参赛选手并不是很多,我的成绩也不理想,所以对裁判是否公正有所疑问。但是这次比赛我很仔细地观看了各个组别的比赛和最后的成绩,尤其是四大组别的打分,觉得裁判其实挺公正的,A组拉丁舞决赛,现场亮分时我都不知道谁是最后的冠军,有悬念的感觉很爽,真的很吊人胃口。

胡中(少年A组拉丁舞第三名、少年组拉丁舞第四名)

A组的竞争好强啊,感觉每进一步都好困难,明年我们就可以参加A组的比赛了,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好好磨炼。如果公开赛设置少年组,我们一定第一个报名参加,有没有奖金无所谓,有积分的感觉其实挺好的,是对我们辛苦学习的一种见证方式嘛!

李奇龙(A组标准舞第14名、青年组标准舞第二名)

由于身高和性格的关系,最近我接连换了两个舞伴,现在成绩下降了一些,原有的积分也都作废了。虽然换舞伴不是提高成绩的最佳选择,但我觉得有一个身高和性格都搭配的舞伴更利于长远的发展,我会坚持参加比赛,而且现在的舞伴也很信任我,比赛对我们而言是最好的磨合和锻炼。

对话·领队想说的话

黄平(东台市少儿体育舞蹈训练中心教练)

我觉得小孩子的服装应该规范,小孩子本来就很漂亮,在我的印象中,以前的比赛小孩子一个个打扮得怪模怪样,让人感觉很难受,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不过我还是有一些困惑,比如少年组比赛不仅有服装规定,还规定不得超过指定套路动作,但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还有人使用假睫毛、技术动作超出规定范围,裁判们是不是应该重视起来呢?

严小玲(厦门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领对)

技术是一半的分数,意志品质就是另外一半的分数。比赛最好能够设置一个新的组别,给更多的选手一个展示的机会,使他们从心理上能够得到一种认同感和满足感。这样才能刺激更多年轻选手参与比赛的欲望,刺激他们在舞蹈上的追求,也更利于裁判们发现有潜力的新面孔。

徐丽君(内蒙古通辽市代表对领队)

每一次参加比赛都有收获,尤其是这一站,我们的两对选手表现都不错,小选手陈硕和李亿还获得了业余少儿A组拉丁舞的第二名。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为什么每次比赛都在南方呢?每次我们往返一趟的费用都不少,不少时间都花费在路上了。明年能不能在北方设置几站比赛呢?

在比赛间隙,联合会召开了中国体育舞蹈国家队出征第五届东亚运动会行前教育大会,宣布了第五届东亚运动会的出征队伍名单,比赛将于2009年12月5-6日在香港举行。名单如下:

领队:林洁

副领队/管理:尹国臣

拉丁舞教练:马骏

标准舞教练:沈毅

拉丁舞选手:张劲/罗文清、石磊/张白羽、范文博/陈世瑶

篇4:北京地铁书刊市场调查报告

一手调查

今年,天津地铁在停运近十年后将恢复运营;同样,南京市也将加人拥有地铁的行列。地铁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图书分销渠道。

调查小组针对北京地铁的乘客进行了地铁书刊市场的调研,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地铁书刊分销模式。

调查小组在北京地铁见到,唯一与地铁书刊有关的,就是一些身穿蓝色制服的地铁工作人员在站台附近兜售北京当地的报纸。据粗略观察,仅有《环球时报》、《信报》、《新京报》、《法制日报》等几份报纸,数量和品种极为有限,根本难以满足乘客多元化的要求,更别说什么地铁书刊市场了。

调查组专门访问了几位卖报的工作人员。据悉,前一段时间一纸文件下来,北京地铁原来所有的书报亭全部被取缔。至于取缔的原因,说是安全隐患(不少站台相对较窄,设置报摊进一步突显地铁站台的狭窄)。另外调查组从侧面了解到,书刊进入地铁,每年要交纳的入网费,也就是进入地铁的特许运营费,就达1万多元。

随着地铁的发展,“地铁经济”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书刊进入地铁,构建地铁营销网络,也是当前传媒经济的—个重要趋势。国内别的城市中,地铁书刊网络的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北京地铁虽然暂时取消了书报亭的运营,但在地铁书刊发展的大潮流中,日后也必然重新繁荣。这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见表1)

地铁书刊内容及其运作

地铁是报刊杂志的重要分销渠道。但是,这条渠道也令众多报社杂志社极为头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铁书报摊时而运营,时而停办,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2004年,上海地铁书报摊被迫停运;今年6月,北京地铁书报摊也被令关门,原因是存在安全隐患。这些举措都给本来就不成熟的地铁书刊市场带来巨大的打击。被停办后的北京地铁书刊基本靠有限的地铁工作人员来发行,即被北京地铁集团公司所垄断。

现在的北京地铁书刊市场,存在不少问题。(见表2)

从上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有将近40%的人认为地铁里书报刊种类贫乏。的确,北京地铁书刊在取消报刊亭之后,每天仅有销售的便是《环球时报》和本地的几份日报——《新京报》、《信报》、《法制日报》等,再加上一份免费的时尚杂志《D壹周》,就几乎没有别的书报刊了,图书销售等于零。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每一家地铁书摊或者书店摆出的杂志就不下百种,另外还包括不少畅销书,甚至还有一部分学术书。

“缺少正规书店”这一项紧随“书报刊种类贫乏”而居其次。这也说明现在地铁书刊市场一个普遍问题,重报纸杂志,轻图书销售。其实地铁作为一个重要的分销市场,完全可以承载图书销售的功能,并成为重要的图书分销渠道。这点从一项调查统计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见表5)

(表3)如果地铁站内开一个书店。您希望它有哪些图书? 有57%的人认为畅销书在地铁中同样很有市场,另有1/4的人认为相对低价一点的书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地铁中完全有可能尝试图书销售并获得不错的业绩。

免费报刊

在国外,地铁的快捷性消费特点也正契合了免费报刊零成本、信息量大、即时消费的特点,读者在地铁口随手即得。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有一份《地铁报》,6年前,它还只是一个构思。如今,这份惹人注目的免费小报,已成了成千上万上班族的必读物。其母公司Metro International S.A.集团自1995年在瑞典出版首份免费报章以来,数年间已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个城市发行免费报纸,成为全球最大的免费报纸集团,香港是该集团登陆亚洲的首站。

我国大陆地区地铁免费报刊的发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数北京地铁的免费杂志《D壹周》(通常拥有其会员卡才能获得)和上海地铁的免费杂志《下一站》;另外,深圳地铁也于今年4月28日投放其第一份免费杂志《地铁时代》。

广告是免费报刊的衣食父母。那么,广大地铁乘客对于免费报刊上如此之多的广告,会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呢?(见表4)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超过80%的人对免费报刊的广告并不反感,甚至有22.9%的人很喜欢免费报刊中的广告,认为这些广告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可见,免费报刊的广告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令人讨厌,尤其是那些确实很好或者很有价值的广告。

在欧洲,免费报刊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极为艰苦的历程,它曾受到传统报刊的重重阻挠和破坏。在法国,免费报刊刚刚投放到地铁时,它甚至遭到了传统报刊指使的人的没收和破坏,其发行人员还遭毒打;在德国,一场关于免费报刊是否合法的激烈争论持久存在,甚至还诉诸法律。

连锁经营

在具体运作模式上,连锁化应该是地铁书刊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北京地铁主要还是流动的销售人员卖报,不仅效率低下,也难以满足广大地铁乘客的要求。(见表5)

从表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了“流动销售人员”一项,印证了人们不太喜欢这种零散的销售方式。

而在地铁书报摊连锁这块,广州市地铁就做得不错。目前广州市地铁下面都是统一的“新报亭”,归属于广州每日新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这种统一的标准化运作,不仅改善了地铁书刊市场的整体环境,也大大丰富了地铁书刊的内容和品种。据调查,每个新报亭杂志不下百种,报纸也达到好几十份,完全不输于地上的街头报亭。

地铁书刊的连锁运营不仅表现在书报摊的统一运作,更表现在具有连锁经验的大规模外资的进入。地铁市场一直是准入门槛较高的一个分销市场,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是难以瓜分这块蛋糕的。日前,即将投入运营的南京市地铁传出消息,贝塔斯曼集团准备进军南京地铁书刊市场以抢占先机,如果运作成功,这毫无疑问将冲击我国地铁书刊市场现有的封闭格局,激发起一轮激烈的“地铁书报刊大战”。

篇5:最新地铁实习报告

2020春运期价广州地铁运营时间

2020年春运将于1月10日启动,广州地铁也即将进入春运模式,并采取多项措施助旅客平安返乡返穗。其中,1月24日(除夕)线网延长运营服务1.5小时,1月22日~23日(腊月廿八、廿九)及1月29日~30日(年初五、年初六)共4天线网延长运营服务1小时。

01、提前部署保障运力安排

节前春运阶段(1月10日~21日)为返乡客流高峰,预计线网日均客流将达865万人次。

传统花市及春节期间(1月22日~30日),线网客流将较日常有所下降,日均客流约为469万人次。

节后春运阶段(1月31日~2月18日)为返穗客流高峰,届时线网日均客流将回升至约898万人次。

为满足春运期间旅客的出行需求,地铁各线路分别安排1~3列备用车,做好应急运力储备,同时密切关注与火车站、机场、客运站相衔接的线路和车站客流情况,当出现大客流时,及时调整增加列车,做好大客流疏导工作。

02、延迟收车便利乘客出行

根据春运期间乘客出行特点及方便市民节日出行,广州地铁将延长线网运营服务时间,分别为:

1月22日~23日(腊月廿八、廿九)及1月29日~30日(年初五~年初六)广州地铁全线网运营时间延长1小时

1月24日(除夕)广州地铁全线网运营时间延长1.5小时

同时,二号线在此基础上往嘉禾望岗方向再延长15分钟,期间列车沿途停靠洛溪、昌岗、公园前、广州火车站和嘉禾望岗站,停靠站点只下不上。

为方便春运返程旅客,二号线、七号线将加开夜班专列:

1月31日~2月11日(年初七~年十八,共12天),二号线广州南站往嘉禾望岗方向延长运营服务75分钟,加开列车沿途停靠洛溪、昌岗、公园前、广州火车站和嘉禾望岗站,停靠站点只下不上;2月5日~11日(年十二~年十八,共7天)。

此外,1月12日、1月19日、1月26日、2月16日(均为周日),二号线广州南站在尾班车后,将于23:45和次日00:00各加开1列往嘉禾望岗方向的夜班专车,沿途停靠洛溪、昌岗、公园前、广州火车站和嘉禾望岗站,沿途停靠站点只下不上。

七号线广州南站往大学城南方向延长运营服务75分钟,加开列车沿途停靠汉溪长隆、员岗和大学城南站,停靠站点只下不上。

“春运”注意事项

2020年春运已经开始,为确保在春运期间行车安全,公司要求全体驾驶员认真做好以下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增强安全行车意识,服从指挥,文明行车,严禁超速、闯红灯,及时避让非机动车及行人,避免人伤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春运期间要注意防火、防劫、防盗,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夜间车辆必须选择安全地点停放,关好车窗,拉好制动,确保安全。

每天出车前,认真做好车辆检查工作,防止缺水、缺油等,发生故障及时修理,坚决杜绝开“带病车”上路营运。

春运期间时值冬季,气候易出现雪、雾等,易造成道路结冰湿滑,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要控制好车速,遇有紧急情况要提前降速,采取预见制动,视线不足50米必须停车。

发生事故及时报警、报险,遇有人伤事故注意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及时报警等。

篇6:最新地铁实习报告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北京尚无规划地铁通河北

时事政治:昨日,从市规划委获悉,北京近期建设规划中,并无修建地铁到

河北的线路规划,不能把地铁和更大范畴的“轨道交通”概念混淆。

地铁不适合远距离出行

市规划委表示,北京近期建设规划中,尚没有规划地铁线路通至河北,这并

不是新闻。“社会上的传闻,很可能是将轨道交通和地铁的概念混淆了。”规划

专家说。

此前,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北京和周边区域的合作发

展中,肯定会重点研究交通连接到周边地区的问题,但以什么方式接驳,还要进

一步研究。专家表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连接一直在研究,但应该不会采用地铁的方式。

“轨道交通有很多种,地铁、轻轨、市郊铁路、国铁都是轨道交通。地铁是

一种短距离、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它速度不快,而且站点较密,刚起步就要停车,不适合较远距离的交通出行,否则运行时间会很长。”专家还认为,地铁线路过

长,对于后期的运营和安全也都会带来风险。

总规修改尚处调研阶段

据介绍,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处于调研和准备阶段,市规划委已于4

月完成了总规修改的工作方案。专家表示,这只是总规修改的工作方案,要由北

京市政府上报国务院,并获得批复同意后才能正式开展总规修改工作。据了解,在北京的总规修改中,会涉及京津冀的交通协调问题。例如要加快与天津市、河北省在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对接,以区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枢纽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依托,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而具体交通

如何协调,也要在总规修改完成后才能开展。

■ 背景链接

此前,北京地铁拟通河北一事已多有传闻。

2010年,时任河北省常务副省长的赵勇曾披露北京、河北两地地铁有望实

现连通的消息。2012年,有网友称北京地铁6号线将在终点通州东小营站后预

留两站,作为延长至燕郊使用,但随即被规划部门辟谣。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北京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汇总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资料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资料

篇7:地铁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姓名 :

校外指导教师姓名 :

专业名称 :

实习时间 : 报 告张凡顿小红刘金鹏车辆检修2012-3-12至2012-6-30习

一.实习目的1.掌握地铁车辆检修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轻轨车的各项结构及性能

3.能识别和运用各种作业工具。

4.验证和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融入到工作中

二.实习内容

我相信这次实习所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也将会成为我人生的一笔无形的财富。记得三个月前来到武汉地铁,心里感到有一种优越感。因为很少学生能有这样的机会进入这么好的公司实习。来到这里,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环境太好了,还有这里制度很严格,员工上下班的秩序也很好。初到这里我很不习惯,带领我们实习的是车辆部门的工程师刘金鹏老师,从接待我们进着公司实习的第一天开始到实习结束,他就是很热情很有耐心的教导我们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挥洒着在学习上付出得汗水,对武汉地铁有陌生到认识,有认识到熟悉,又从熟悉到应用得转变。对列车得性能、对列车得牵引、制动对线路的信号系统都有了一定得了解。回忆着与师傅指导员和领导共同度过得美好时光,收获了全新得轻轨行车理解得概念。让我对武汉地铁检修岗位有了更好得认识。每天看着来来往往得武汉地铁列车早晨出场晚上入库,让每位乘客都得到最宾至如归得服务,我为自己是一名武汉地铁得工作人员而感到光荣。我尽自己最大得努力去学不知道的知识,去学习检修技能和故障处理,我相信在武汉地铁的学习培训将为我以后工作奠定一个扎实得基础,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工作上碰到难题时处理的信心,调动主观能动性,我很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操作规范,服从领导的管理,现在已能够熟练掌握排除列车各种故障的方法,并且能将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还能把遇到并掌握的故障处理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不断完善排故方法,提高了自己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自己的责任意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轻轨“窗口”岗位中的一员理应更加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才能真正的把“地道服务,贴心一路”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这次实习对我们影响更大的是使我们了解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文化体系,这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企业文化分为三层含意:1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2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3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系列精神文明成果的抽象、升华和规范,它是企业群体共同价值的反应,又要求企业每个企业职工接受、传播和遵从导向作用,它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宗旨。轻轨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挂没洗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运营是轻轨运输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轻轨运输安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轻轨安全运营的因素主要在于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以及社会灾害等。我建议轻轨运营管理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宜传教育;2)装备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系统;3)监理监事及报警系统;4)制定应急方案;5)进行模拟演练;6)事故放生后要注意乘客的紧急疏散

三.实习体会和总结

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间在武汉地铁实习的时间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受益非浅,给自己以后的学习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作为以后自己身在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车辆检修。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肩上比别人多了一份责任感,在工作中需要自己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全列车上一两千人的安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在工作中要求我们有很强的责任心,驾车中来不得半点马虎,集中精力,按章操作,时时把安全二字放心间,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行车时要处处想到安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检修必须员工做到以下几点:

一、执行力好,领悟力好;

二、业务精通,要点清晰,应变能力强;

三、性情平和,团队意识好;

四、遵纪守法,责任心强;

五、善长总结分析,善于灵活应用;

六、组织纪律性强,大局意识好;

七、协调能力强,沟通技巧熟;

八、谦虚谨慎,务实肯干,能“吃亏”。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选择了车辆检修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

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车间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单位的利益损失

总的来说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受益非浅。我在那里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进一步体会到了做人的原则。公司的宗旨是: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去公司的第一天,老师们就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正直、要实事求是,诚以待人,人品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我充分的体验到了你如何待人,他人也会如是回报。总之,在公司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脱离了学校的庇护,开始接触社会、了解我们今后工作的性质。不但增长了专业知识,还学习到了不少为人处是的方法。

篇8:最新地铁实习报告

2007年起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实质趋同,也大大提升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此后财政部陆续出台了准则讲解、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对准则体系进行了完善。2010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3年7月,再次发布了新的概念框架讨论稿,其改革思路对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未来修订或制订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因此本刊特约请研究人员从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入手,分别从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会计计量、其他综合收益概念及列报等角度探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

导言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其他方面——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都要以财务报告的目标为基础,在逻辑上服从并服务于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决定了主体向报告使用者所提供信息的含量,所以概念框架的设计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财务报告的目标而展开,财务报告的目标在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框架》的发布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2010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发布,其间经过了21年,这21年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原有的会计理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于主体信息的需求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报告的目标必然也要做出改变。为了实现以原则为导向的国际准则的趋同,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4年联合发起的概念框架的修订工作,在2006年7月和2008年5月发布了两个重要的讨论稿和征求意稿后(IASB.Discussion Paper-Preliminary Views on an Improv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July2006;IASB.Exposure Draft of an Improv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May2008),IASB与FASB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最新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如下界定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对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在做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时是有用的。这些决策包括买入、卖出或持有权益和负债工具,和提供或偿还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信用。

在1989年IASC发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如下界定的: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对于很大一批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是有用的,财务报表还反映了管理当局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保管责任或受托责任的实施成果。

不难发现,2010年的概念框架和1989年的框架中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出现很多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取代了“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告使用者由“很大一批使用者”演变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以及进一步突出了“决策有用性”。那么这些新的变化是否更加合理?此外,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是否将“维护金融稳定”列为财务报告目标的争论从未停止,那么“维护金融稳定”是否该成为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的最新变化与争议对界定我国未来的财务报告目标有哪些启示?本文试图通过规范性的分析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IASB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目标的最新变化

IASB 2010年发布的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的目标重新进行了界定,最新的财务报告目标与IASC 1989年发布的《框架》中所界定的财务报表的目标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变化源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取代了“财务报表的目标”

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与IASC1989年框架一个最直观的区别是明确使用了“财务报告”替代了“财务报表”。1989年的框架指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附注、其他报表和解释材料。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ASC 1989年的框架关注的仅仅是财务报表,可以看出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的范围更大了。

但遗憾的是IASB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财务报告的定义及其边界,并且在其接下来的修订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财务报表,比如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等。同时在“财务报告”概念的基础上重新抽象出一个最新的概念——“通用目的财务报告”。IASB指出,关于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界限、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与特殊目的财务报告界限的讨论将会在概念框架项目的以后阶段进行。所以在2010年发布的概念框架中并没有明确财务报告的界限,而是直接使用术语“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明确指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

由于报告使用者的类别众多,不同使用者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从理论上讲,报告主体应该针对每一类型使用者的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目的财务报告,但从实务而言,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抛开繁杂沉重的编制工作不谈,另一个重要的难题是报告主体无法准确获知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方法或程序,以及会计信息(或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在其决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因此,“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因为大量的报告使用者需要相似的信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可以满足大部分报告使用者可能的信息需求。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提供报告使用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比如宏观经济状况及预测、政治事件和行业未来展望等,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是为了满足大部分报告使用者的一般信息需求而编报的,那些具有特殊信息需求的报告使用者并不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服务对象,比如公司管理层、政府监管部门、税收征管部门等,但并不排除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对于特殊的信息需求者在客观上也是有用的。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外部使用者,比如投资者、债权人等。这些外部使用者不能直接要求报告主体向他们提供信息,但又必须依赖这些信息来做出决策或评价。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所对应的特殊目的财务报告并不属于概念框架的讨论范围,在不能满足所有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的情况下(理论上也不存在其他形式的报告能够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我们只能追求使用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来满足大部分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需求,因为这样可以保护大部分报告使用者的利益,所以概念框架和本文讨论的财务报告仅限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由“投资者导向,转时“投资者与债权人导向”

关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IASC于1989年发布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框架》中,有“一大批使用者”的表述,同时明确了这一大批使用者包括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与公众。虽然上述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不可能完全由财务报表来满足,但是仍然存在着对所有使用者来说是共同的需求。投资者是企业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可以满足财务报表能够满足的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所以,1989年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投资者导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是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

而IASB 2010年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第一章中明确指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并且明确管理层、监管机构和公众等其他报告使用者不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即使财务报告对他们来说有时也是有用的。所以,IASB 2010年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投资者与债权人导向”。

从IASB概念框架(包括1989年的框架)中关于财务报告(表)主要使用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经历了从“投资者”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视角与理念的转变,即从“所有者视角”到“实体视角”的转变。将投资者列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一种“所有者视角”,而将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列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一种“实体视角”。在所有者视角,财务报告关注的是投资者或股东的利益,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这在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经理人制度不健全的经济环境下是可行且合理的,在那样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自行管理自己的企业,投资者往往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债务,这些因素是“投资者导向”产生的根源,也是将投资者列为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所有者不再亲自管理企业而是雇佣经理替他们经营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资本需求的增长,新的商业形式也不断出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负债经营,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资本提供者也只承担有限的债务并且职业经理人与资本提供者(投资者、债权人)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实体视角”理论便应运而生,在这种视角下,财务报告不再仅仅关注投资者的利益,不能仅仅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还要关注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的信息需求,因为从实体的角度看,他们也是企业的资本提供者,他们的信息需求同样应该得到满足。这种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实体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包括了“所有者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二者并非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三)最新的财务报告目标进一步突出了“决策有用观”

IASC 1989年发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框架》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同时反映管理层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

受托责任存在的前提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存在明确的委托、受托关系。如果受托与委托双方中,任何一方的模糊与缺位,都将影响受托责任的履行,基于这样的经济环境,受托关系是通过委托、受托双方直接往来所形成的,而不是通过资本市场形成的,因为在资本市场中,资源的委托、受托关系变的模糊。笔者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较为切合实际,它使得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相一致;而在资本市场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投资者或债权人等报告使用者对其决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他们更需要的是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有用观”更切合实际。

从它们所提供信息的内容上来看,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某种程度上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财务报告的主体应该是受托人(即管理层),委托人要依赖于受托人提供的信息对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决定是继续维持受托关系还是更换受托人,这对于委托人来说本质上也是一种“决策有用观”。

IASB同样认为,“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是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授信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决定买入、售出或者持有一项权益或债务工具取决于他们期望因此而获得的回报,比如股利和市价上涨等。现有和潜在的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决定提供贷款或其他形式的信用取决于他们期望获得的本金、利息和其他形式的回报。而他们对这些回报的预期取决于他们对企业未来净现金流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评价与判断,所以他们就需要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他们评价和判断企业未来净现金流,这些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资源、对企业的要求权以及资源和要求权的变动和企业的管理层是否有效地履行受托责任。对受托责任的评价包括受托人在不利经济因素影响下是否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资源、企业是否遵守了法律、规章和合同条款等。因为受托人对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影响到企业获得净现金流的能力,从而影响到报告使用者对所获得回报的预期以及资源分配的决策(买入、售出、持有、提供贷款等),所以报告使用者评价受托责任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所以,IASB认为“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

IASB与FASB同时还指出,在概念框架中没有明确使用术语“受托责任”,但仍然对“受托责任”的涵义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对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对于委托人评价受托人的受托责任也是有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受托责任(stewardship)”翻译成其他语言可能会产生理解差异,从而可能造成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误解。既然“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那么使用“决策有用性”作为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词则更为合理。

二、与财务报告目标有关的争议

(一)“维护金融稳定”是否该成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学术界对于会计计量方法提出了很多质疑,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夸大了资产的内在价值,是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本质上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因此有人提出来应该将“维护金融稳定”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维护金融稳定是监管者和财政政策制定者的责任,财务报告也应该关注他们的信息需求。

对此,IASB与FASB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财务报告应该如实反映经济实质,并尽可能地与经济实质出现最少的偏差。也就是说财务报告只需如实列报即可,这种如实列报没有必要迎合金融稳定的目标,即没有必要考虑这种如实列报是否能够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此外,如果将金融稳定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可能会产生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比如有些人认为维护金融稳定最好的方法是要求主体不报告或推迟报告主体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化,这种要求显然会剥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的知情权,这显然与IASB或FASB的使命(为资本市场参与者服务)是不一致的。虽然维护金融稳定不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但提供了相关可靠信息的财务报告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也是有利的。

总之,维护金融稳定是监管者的责任,而财务报告只需要做到如实反映即可。例如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一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是1元,那么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如实反映出该项资产的价值是1元,如果该项资产的价值因为某种原因下降到0.1元,那么财务报告仍应该如实反映出该项资产的价值是0.1元,哪怕金融系统会因为该项资产价值下降到0.1元而变得动荡,所以金融系统的动荡不能归因于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只是做到了如实反映,不该成为金融不稳定的替罪羔羊,所以“维护金融稳定”不能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业绩评价”是否该成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最早开始出现时就是为了对管理层进行业绩评价,从而解脱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业绩评价包括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本质上是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实施业绩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投资者,管理层有时候也会对自己的业绩进行自我评价,但管理层不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财务报告是为了满足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需求,而管理层可以从企业内部直接获得与主体有关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投资者通过评价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来做出经济决策,从而决定是继续持有投资、还是增加投资或者退出投资。业绩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业绩评价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做出经济决策,业绩评价的本质仍然是“受托责任观”,而“受托责任观”已被“决策有用观”所包含,所以,笔者认为“业绩评价”与“决策有用观”是不矛盾的,它已经被包含在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之中。

(三)投资者与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是否一致

投资者与债权人都是主体的资本提供者,投资者提供的是股权资本,债权人提供的是债权资本,从表面上看他们的信息需求是不一致的。投资者要求的往往是资本增值、股利收入等,所以他们需要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债权人要求的往往是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所以他们也需要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是一致的。但仔细分析,投资者和债权人各自对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则是不相同的。投资者对于未来可获得的净现金流量有着较高的心理预期(必要报酬率),这种预期往往高于债权人对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预期(即股权资本成本大于债权成本)。此外,主体资本中的长期资本往往来自于投资者,而短期资本往往来自于债权人,所以,投资者对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时间要求大于债权人,投资者要求主体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具备令其满意的现金流,而债权人往往只要求主体在债权存续期间内具备相应的偿还能力即可,并且投资者所能承受的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也要大于债权人。

由此可见,投资者与债权人的信息需求在本质上是不一致的,所以最新的财务报告目标由“投资者导向”转向“投资者债权人导向”,即财务报告不仅要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还要满足债权人的信息需求。

三、来自IASB概念框架的启示

(一)财务报告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

无论是IASC 1989年的框架,还是IASB 2010年发布的概念框架,都将财务报告的目标摆首要的位置。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报告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其他方面一—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以及具体准则的制定都要源于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以其为导向。

(二)应明确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界限

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与1989年框架最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用“财务报告”取代了“财务报表”,但最终发布的概念框架实际上重点关注的仍然是“财务报表”,虽然已经明确了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没有明确划分两者的界限,IASB也并没有发布其他形式的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界限应该尽快进行权威的划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附注、其他报表和解释材料。财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显然要比财务报表多,可以将管理层讨论分析、补充材料等正式列入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公司年度报告可以成为财务报告的参考形式。

(三)“实体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是必然选择

“所有者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是投资者导向,主要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这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较多的经济环境是合理的,而在现代经济环境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企业的资本需求也不断增加,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都是企业的资本提供者,“实体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应该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其他授信人)导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应该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满足这些人信息需求就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大部分的信息需求。

四、对界定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启示

我国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如下界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与IASC 1989年的财务报表目标在表述上高度趋同,“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并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和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会计准则在未来必然做出很多修订,我们可以从IASB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目标的最新变化中得到一些启发,以便重新界定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

(一)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不能忽略“受托责任”

“决策有用性”是IASB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词,这里的“决策有用性”包含了“受托责任”,在国外的经济环境中,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其他授信人),他们评价管理层是否履行受托责任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做出经济决策。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政府和社会公众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尤其是公众)有时候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不是(或不仅是)为了做出经济决策,而是单纯地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我国的社会公众本质上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但国有资产的受托人往往是政府有关机构或部门,公众可以接受受托人没有做到国有资产的增值,但绝不可以接受受托人对国有资产的浪费和不当处置。由于政府和社会公众在我国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所以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仍然应该明确要反映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这样才能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监督国有资产。

(二)财务报告的边界要有所扩大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这样的表述与IASC 1989年框架中的财务报表的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该披露的信息与资料。这实际上是IASC 1989年框架中财务报表的概念,在IASC 1989年的框架中已经明确指出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附注、其他报表和解释材料。IASB在2010年的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定义财务报告的概念,但很显然,IASB财务报告所包括的内容要多于财务报表(包括附注),而我国仅仅将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信息资料定义为财务报告,这仅仅是狭义的财务报告,其本质仍然只是IASB概念框架中的财务报表。

在未来与IASB实现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财务报告的范围,可以参考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形式进一步丰富财务报告的内容。

(三)我国在进行准则趋同过程中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不宜改变

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中明确指出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虽然未明确使用“主要使用者”的字眼,但不难得知上述四类使用者就是我国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由于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我国的政府和社会公众往往比国外的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财务报告有更强烈的需求。我国的政府同时扮演着投资者和监管者的角色,而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制度,国有企业本质上属人民所有,从而使我国的社会公众对财务报告有着更强烈的需求,社会公众有着监督国有资源的愿望,而财务报告是公众监督国有企业资源最直接的工具,所以在我国,除了投资者和债权人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上一篇:学习伴我成长教案下一篇:小浪底风景区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