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实习深有体会

2024-05-02

地铁实习深有体会(精选3篇)

篇1:地铁实习深有体会

小结以下几点深有体会的态度:

要有“一定要”的决心,就像爱情,爱与不爱,没有中间状态,中间状态带来的往往更多的痛苦与伤害:当一个人不是一定要的时候,连小石头都可挡住他的去路,只有“一定要”的人,再大的障碍都挡不住他想要的结果,

找到人生的真正所求,对之有着强烈的渴望与不可阻挡的向往,并时刻提醒自己这就是自己真正想要。

目标决定策略,策略决定计划,计划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多做一些一般人不愿意做的和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也许会成就一个不一般的人。

充满自信。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是由态度而不是技巧决定的。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成功者先相信,后看见。

专注,

一个人能真正做好的事是很有限的,唯有专注才能让你足够优秀。因此,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不要抱怨。对社会,对环境不要有太多的抱怨,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我能为这个社会提供了些什么。

所有借口都是蹩足的。弱者才需要借口,强者都选择坦诚面对,然后寻求解决方法。

胸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有胸怀包容自已或他人的过错,并随时准备着给予鼓励帮助。

善于学习。善于从外界获得力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比巨人更为广阔的视野。

甘于承受。保持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生命,对美,对痛楚。

身体健康。 这个是最基本的,少了它,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智慧。了解这个世界运作的各种规律,遵守并利用它创造更大的价值。

成熟。不任性随性。关注自身的时候多顾及他人的感受与需要,因为人的价值常常通过他人来体现的。

来自:深有体会的积极人生态度

篇2:地铁实习深有体会

深有体会的拓展培训

六月五号,一大早的起来,我们就准备了自己的洗漱用品,因为午饭过后我们就要出发了,去参加拓展培训了,地点是在巴南区樵坪基地,我们谁也没去过的一个地方了,大家都是满怀兴奋的心情去的了,这一次我们和炫彩公司的员工一起去的了,一车的人在里面谈论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了,50分钟的车程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全下车步行到了住所的地方,全体合了影,都说看看我们还未训练的.样子了,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样子了。然后我们搬发房门的钥匙,两个人一起住一人房间。我们各自都上去把行礼放好了,下面集合。培训正式开始了……

下来教练首先叫我们的排好队,热身运动了。这个项目叫“定向越野”,我们分成8小组去寻点,每队发一个图纸、一个指南针、一个打卡器,去指定的地点去找点,找到了去打卡了,最后以用时长短来分胜负,前提条件是要依序打卡的成绩才算数,我们这组共4个人,从中我们走了许多弯路,也轻信了别人的关点,不坚定自己的关点,但最终还是完成了5个找寻点,有一种亲身体验后的成功感,还是很不错的。

篇3:地铁与轻轨课程教学改革体会

《地铁与轻轨》是交通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主干课程, 对培养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地铁与轻轨》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工程施工方法多、学科综合性强等特点, 并且由于学生接触施工现场的机会有限, 缺乏现场经验, 故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 有必要对《地铁与轻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1,2,3,4,5,6]。

1 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落后

由于地铁与轻轨在我国发展时间很短, 该方面教材较少, 且现有教材大多面很广但深度不够, 学生学习后总感觉没有学到具体的东西。例如, 大多教材中对地铁施工中具体的施工方法写的非常浅, 如果不扩充学生根本没法在实践中应用, 并且现有教材也不能反映目前地铁与轻轨建设中的一些新技术, 所以急需能够体现地铁与轻轨建设重点内容的教材。

1.2 教学环境单一

目前, 地铁与轻轨课程的理论教学仍然采取40学时的室内讲授方式, 老师最多只能通过一些照片和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 现场一看就明白的专业名词, 却往往需要解释好长时间, 而学生仍然不太明白, 导致教学效果不好。此外, 实习环节也不太理想, 比如:实习现场有限;实习时间短而某一施工工序又较长, 致使学生不能看到完整的施工方法或工序;实习时间安排固定, 不便于针对性地看某一施工工序[4]。因此, 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应该向教室、工地和现有的地铁与轻轨场所综合环境方向发展。

1.3 教学方法单调

地铁与轻轨的教学基本上采用“老师讲, 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内容很多, 涉及多个专业, 老师每堂课几乎不停地说, 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甚至有学生干脆不来上课。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使学生形成了疲劳听课, 脑细胞缺乏兴奋点。因此应该向趣味性、刺激性和活跃性的教学方法转变。

1.4 课程考核方式死板

众所周知, 考试是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 对于高校来说, 由于教考没分离, 实际上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有什么样的考试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学习热情。地铁与轻轨课程仍然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逼迫学生记住书本上的知识点, 然而, 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把地铁与轻轨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所以, 这种单一的死板的课程考核方式应该向多方位考核方式转变。

2 教学内容改革

2.1 教材改革

针对地铁与轻轨课程教材落后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 采取了不指定具体教材, 制定相关的参考教材或文献, 编制精品课的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课堂听讲, 课下复习巩固课件, 由单一的课程书面教材, 转向最新期刊文献作为重要补充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可持续的教材体系。

2.2 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地铁与轻轨课程体系庞大, 重点不突出, 部分内容与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和背景不符合的特点, 大刀阔斧地改革其课程体系, 删减一些科普性内容, 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有难度值得重点介绍的内容, 经过优化的地铁与轻轨课程内容见表1。由表1可见, 课程内容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2.3 设计训练

地铁与轻轨课程主要包括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等内容, 仅仅通过讲解而缺乏设计训练是绝对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要求, 见表1。因此, 该课程必须增加课程设计训练这一环节,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设计规划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案, 安排学生完成, 达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2.4 现场实践

由表1可知, 地铁与轻轨课程三大设计模块以及施工模块都要求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后才能完成, 所以必须增加学生现场实践的环节, 形成对地铁与轻轨设计和施工的感性认识, 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条件。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应该安排课前针对某城市一条地铁与轻轨线路进行完整的长距离参观考察, 第2章理论课结束后再回到该条线路或设计单位参观考察, 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车站的建筑设计的实践应该安排学生课前针对某城市某地铁或轻轨车站实地考察, 第3章理论课结束后再回到课前考察的车站进行回访, 形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地铁与轻轨的施工, 如果条件许可, 要求学生必须针对明挖法、盖挖法、新奥法和盾构法深入施工现场, 在第5章讲课前后进行现场实习。

3 教学方式改革

3.1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由过去单一的考试, 转为课程创新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践和期末考试等综合性考察。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地铁与轻轨课程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写作课程创新论文, 具体方法为:教师拟定几个综述性的论文题目, 并提供各个题目的相关文献10篇以上, 将学生分组, 每组一个题目, 每人针对同样题目进行写作, 另外, 抽出一人总结其他人的论文, 并在最后讨论课给全班同学作报告, 最后教师点评并结合一定的评分标准给每个学生打分, 得到课程创新内容的成绩。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老师也从中了解了该学科的发展现状, 可谓一举多得。通过一学期的实践, 效果很好。

期末考试出题方式需要改革创新, 传统题目类型对考试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功不可没, 然而仅仅这些不能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不能发挥考试这根指挥棒去指挥学生训练这方面能力的作用。增加创新型试题的数量, 比如增加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分析题,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避免考试作弊事件的发生。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的考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这样, 地铁与轻轨课程考核就变成了上述几项的综合性考察, 对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消化知识、提升能力、大胆创新、合作交流和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非常有利。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目前地铁与轻轨教学方法单一问题, 多方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逐渐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学以致用和勇于创新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媒体教学[7], 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扩大与每个同学的交流, 创新论文的写作答辩以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革, 教师从粉笔字中解放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上。虽然多媒体教学法能更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内容, 但它也仅仅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 并不能完全的代替其他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多媒体演示的效果, 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配以适当的讲解和概括等[5]。当然, 多媒体的利用是建立在教师课下辛苦备课基础上的, 备课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收集相关的网络课程, 参考现有的教学成果, 收集讲课过程中相关内容的图片和视频, 变抽象为具体。实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媒体教学。

一般地, 大学学生和教师除了课堂接触外, 课下很难有较多的接触。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 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成为可能[8], 具体可通过电子邮件、QQ和飞信等环节, 真正实现教师和每一个学生的交流,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课程论文是一个再普遍不过的名词, 大都是随便抄抄应付了事, 大多学生很喜欢课程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考察, 因为这样几乎没有不及格的可能了, 然而此处所说的课程创新论文大大超过了课程论文的概念, 具体操作如上文所说。通过这学期的实施, 课程创新论文达到了预期目的, 不过还是有几个学生由于不重视, 竟然没有及格。课程创新论文出现不及格现象是学生没有想到的, 但给分有理有据不及格同学也无话可说了。

自信心是一个人工作与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自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灌输学生“我能行”的思想,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了。

4 结论

1) 指出了地铁与轻轨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以及地铁与轻轨课程存在的问题:教材落后, 教学环境单一, 教学方法单调和课程考核方式死板。

2) 给出了教材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 设计训练改革和现场实践的具体改革思路和方法。

3) 课程考核方式转为课程创新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践和期末考试等综合性考察。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扩大与每个同学的交流, 创新论文的写作答辩以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欧尔峰.地铁与轻轨课程建设构想[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2009 (11) :288-291.

[2]刘伯鸿, 李国宁.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J].甘肃科技, 2010, 26 (7) :173-174.

[3]李杰, 李娜.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 (2) :66-68.

[4]田江永.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30-32.

[5]李红霞, 张小娜.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教改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向导, 2010 (5) :44-45.

[6]赵军, 张猛, 王建强, 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 (2) :140-143.

[7]孟德光, 懂艳英, 张明, 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4 (1) :64-6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铁实习深有体会】相关文章:

深有感触精选05-03

深有感悟的风景作文04-25

读了鲁宾逊漂流记深有感悟05-13

上一篇:施工工程概况下一篇:初中学生军训感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