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管理规定

2024-04-15

会计人员管理规定(通用8篇)

篇1:会计人员管理规定

会计人员管理规定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

1.会计人员由企业财务部统一管理,企业内部需要进行独立或相对独立核算的部门,由企业财务部委派会计人员负责该部门的会计工作。

2.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

(1)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由企业领导会议经过研究讨论后决定。

(2)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聘用、解聘由财务部提出意见,并报企业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任免、调动、聘用、解聘手续。

第2章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任职资格

第3条会计机构设置。

1.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应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

2.未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应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并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3.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岗位可采用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但必须符合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单位的空白支票和有关财务印章不得由同一人保管。

第4条会计人员任职条件。

1.企业会计人员应持有《会计证》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

2.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正确处理各种财务会计事项。

3.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敬业爱岗,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本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

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企业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企业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5.身体条件,即要求身体状况能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第3章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管理

第5条会计核算制度。

1.各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2.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会计报表指标汇总和对外统一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3.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

第6条会计人员轮岗制度。

1.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可以采取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调换和有计划地定期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会计人员的轮岗期限限定为每3.会计人员在轮岗时应将原分管的工作情况向接交人员详细介绍,必要时写出书面材料移交并存档。

第7条会计工作交接制度。

1.会计人员工作调动、轮岗或者因故离职,都必须按企业《会计工作交接管理标准》的规定及时办清交接手续,否则不得调动、轮岗或者离职。

2.对于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因事暂时不能工作,需要有人接替或者代理工作的,应当按照《会计工作交接管理标准》办理交接手续;同样,临时离职或者因病因事暂离岗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也要与临时接替或者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3.会计机构负责人应督促经办人员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手续。

第8条会计人员培训制度。

1.大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熟悉生产过程,懂得生产经营,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会计队伍。

2.做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充实和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专业知识培训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3.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

4.建立业务学习制度,日常业务学习应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

5.企业鼓励会计人员的在职业务学历学习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第9条会计人员考核制度。

1.考核依据。根据会计人员在被考核期间的出勤状况、优质服务、核算质量、内控管理效果、业务学习和其他工作表现情况为依据,会计结算部领导、营业机构主管对所属员工平时工作情况随时记录,严格考核。

2.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客观公正,考核执行人对所属员工的考核尽可能用客观指标来衡量,尽量避免因各类弹性考核指标的不当运用而使员工工作实绩和能力考核出现结果失真,造成不公平现象。

一、出纳岗位职责

1、负责现金的收付,依据当天的现金收付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并清点库存现金,保证库存现金余额与现金日记帐的现金余额一致。

2、负责银行空白票据的领购、保管,办理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

3、保证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存款对帐单一致。

4、应认真填写发票事项、金额,确保每张发票填开完整规范。

出纳应当严格遵守的操作要求:

(1)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管理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

(2)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3)出纳人员每月核对银行账户,如有未达帐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会计或总经理处理。

(4)出纳人员应当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如发现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会计或总经理处理。

(5)超出限额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确保资金安全;

(6)会计人员应当履行监督、审计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对出纳人员实施抽查、盘点。

篇2:会计人员管理规定

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只设置一个会计机构,即财务部。

配备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

1)本公司正式职工(包括合同制职工)

2)应持有《会计证》和《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

3)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公司财务部的会计人员,40岁以上的,应具有财经专业的中专毕业学历或取得会计(或相关)专业技术的初级职称。40岁以下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财经或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专毕业学历或取得会计(或相关)专业技术的中级职称。

4)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包括六个方面:

(1)敬业爱岗。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本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敢于坚持原则,抵制和拒绝一切违法违规的财务行为。

(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公司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公司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5)身体条件。即要求身体状况能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2财务部门负责人的配备及其应具备的条件

财务负责人是公司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对包括会计基础工作在内的所有会计工作起组织、管理等作用。

会计机构负责人,除了具备会计人员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条件,即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2)专业技术资格,即要具有财经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会计师及以上的会计专业资格,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3)工作经历条件,从事电力企业财务工作5年以上,并且主管一个部门或一个部门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二年。

4)政策业务水平。即熟悉和掌握国家财政、税务、金融、投资、价格等有关法律、法规,熟悉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掌握电力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5)组织能力,即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会计人员的任免

1)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

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由公司领导会议经过研究讨论后决定任免。

2)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聘用、解聘。

公司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聘用、解聘由财务部提出意见,并报公司领导批准,方可办理任免、调动、聘用、解聘手续。

3)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单位领导的直系亲属不担任本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部门担任出纳工作。各供电营业所负责人不得担任本所会计员、出纳员。

4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及其责任制

在会计机构内部和会计人员中建立岗位责任制,定人员、定岗位、明确分工、各司其责,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落实责任和会计人员钻研分管的业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由财务部根据会计业务需要并结合会计电算化的特点确定。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存货、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成果(收入、税金、利润)核算、资金(投资)核算、工程核算、往来核算、总帐报表、综合统计分析、稽核,会计电算化管理、发票管理、档案管理等。

2)会计工作岗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可采取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的办法,确定财务部会计工作岗位的岗数。会计工作岗位设置须符合内部管理需要。

3)各会计人员须按工作岗位责任制进行工作,并自觉接受部门领导及公司领导的检查和考核。

4)会计人员工作岗位责任制必须以书面形式确定,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订和完善。财务部岗位责任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5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轮换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可以采取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调换和有计划地定期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所轮换的会计人员,必须符合或基本符合新的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暂时未能达到要求的,应创造

条件限期达到。

对调动的人员,按规定考核认定不合格的人员,病事假长期不上班的人员,工作中较长时间仍不适应岗位工作或严重失职的人员,都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进行个别调整;对按规定考核认定不合格被吊销《会计证》的人员,应调离会计工作岗位,并安排符合条件的会计人员,逐步实现会计工作岗位轮换。

在机构调整的时候或定期(一般3-4年),都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应根据每个会计人员的工作表现,适应能力和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情况等进行调整,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打破终身制。

对轮换岗位的会计人员,要按规定做好会计工作交接,并办好签章手续。

6会计工作交接

办理好会计工作交接,有利于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明确责任。会计人员工作调动、轮岗或者因故离职,都必须按我公司《会计工作交接管理标准》的规定及时办清交接手续,否则不得调动、轮岗或者离职。

对于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因事暂时不能工作需要有人接替或者代理工作的,也应当按照《会计工作交接管理标准》办理交接手续;同样,临时离职或者因病因事暂离岗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也要与临时接替或者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会计机构负责人,应督促经办人员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手续。

7会计人员的培训

1)大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熟悉生产过程,懂得生产经营、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会计队伍。

2)建立业务学习制度,日常业务学习应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

3)鼓励会计人员的在职业务学历学习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8会计人员考核

1)对财务部会计人员考核主要通过《本公司财务部个人日常工作考核表》进行考核,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对会计人员实行按月考核。

2)对会计人员的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履行本岗位职责的工作能力、出勤情况、工作成绩等方面考核。

3)在考核中,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作出显著成绩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财务部应建议公司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会计人员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受到错误处理的,应予以纠正;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不宜担任会计工作的,财务部应要求公司予以撤职或免职。

4)按规定考核认定不合格吊销《会计证》的人员应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篇3: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诚信这一词语所呈现出根本含义, 指的就是信用、诚实, 但如果说将诚信这一词语放入到现代社会的职业场景之中, 那么也就同样具备了极为深刻的内涵。会计诚信实际上就是现进诚信主体的会计信息生产、运用期间, 所必须要严格遵守的相关职业规范, 也就是确保完全客观、公正的将相应的经济活动充分的反映出来, 使得会计信息所呈现出的结果更具可靠性。、对于会计来说, 诚信就是其中所存在的根本生命力, 会计也正是凭借着这一诚信品质, 才能够得以持续的发展、完善, 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职业。

有研究表明, 国内会计造假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不足百分之一, 被曝光的会计造假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虚假会计信息泛滥, 导致会计的公信力大大降低, 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联合进行的一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 只有8.45%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完全可信, 而所有的机构投资者则认为不可信或不完全可信。

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会给国家、企业和投资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 而且会滋生社会腐败和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 完善会计诚信治理, 对于提高会计公信力, 赢得投资人的信任有着积极的意义。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是会计诚信的行为主体。重塑会计诚信, 不仅需要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更需要规范有效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来提供制度保障。

2 现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对会计诚信的制约

2.1 会计职业从属性的客观存在

会计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企业对于信息子系统加以管理, 会计本身在企业委托之中, 实际上仅仅只是属于一个中介性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在企业委托人、代理人形式下的中介关系之中, 会计本身是直接受到相关企业内部人负责人的是委托, 来对于其企业的当局加以管理, 也就是说, 其本身是间接性受到企业外部体系所委托的, 例如债权人、投资方等等。特别是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 会计人员所呈现出的劳动工资制度、人事制度等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会计人员更多是以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身份存在, 属于单位所招聘的工作人员, 这类职位的人员, 其本身所涉及到的任免、福利、薪酬、升迁、奖惩实际上都完全通过所在单位的相关业绩进行调整的。会计人员的工作也就成为了单位管理体制、领导下的职员, 在这一过程中, 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完全掌握了用人的权利。

2.2 会计人员面临“二律悖反”的困惑

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特性、天然从属性因素, 导致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本身在诚信修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茫然、困惑。通常情况下, 会计人员本身是不允许和单位的管理人员、员工之间存在任何特殊性质的经济纠葛, 那么在这一基础之上, 会计人员出现失信现象、无法现象的原因, 也就不仅仅是利益因素, 更多的是对于岗位、待遇、职业上所进行的维护。也就是在个人利益本身和诚信原则之间出现任何矛盾的过程中, 也就是会计人员在职业岗位、职业道德上失去平衡的时候, 会计人员本身在这一过程中, 也就必然会出现进退困难的情况。如果说完全坚持相关的原则, 并且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开的信息客观, 那么会计人员就必然会遭受来自于同事、上级的巨大压力, 严重情况下甚至于受到失去职业岗位的威胁影响。但是如果说不坚持自身的原则, 单纯的听从领导的意见, 针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 那么又会导致会计的诚信原则受到影响, 在这方面的背景之下, 会计诚信显得极为苍白。

2.3 会计人员的诚信度往往取决于单位负责人的影响

由于会计本身是完全受到委托来对于企业的当局进行管理的, 那么其本身在经济事务上的确定、计量、记录, 也就更多的是朝着代理人本身的意图来执行操作处理的, 再加上代理人、委托人这两个部分所表现出的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 引发的最终结果, 也就是只能够通过有利于代理人的会计受到委托来管理当局, 这也就直接对于外部的委托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会计人员本身在单位上所呈现出的从属特性, 导致其会计功能真正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大小受到了直接影响, 而这种从属性并不是随着会计人员本身的主观特性来转变的, 完全受到了职业道德水准的影响。只有在单位负责人本身道德水平高的情况下, 才能够真正的遵纪守法, 促使会计工作得以强化, 但是如果说单位负责人本身的道德水平并不高, 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导致会计人员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唆使、授意, 针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 甚至于和某些股东、领导来合谋进行相应的会计违规操作。

3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3.1 创新会计委派制

早在1998年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就提出要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随后开始了会计委派制试点。所谓会计委派制, 是指由政府部门或产权单位作为所有者, 向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委派会计人员, 受委派人员代表委派部门监督被委派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 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 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 从而有效地遏制以往“领导定调子, 会计填数字”的现象, 较好地保证《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的履行, 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实践证明,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形式。

3.2 建立会计公司的基本设想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这两项会计职能的分社, 实际上仅仅只能够为会计失信状况防范措施提供了一个基础, 但是要真正的使得这一防范措施转变为实际, 那么就需要针对其中所存在的会计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 促使会计人员能够完全脱离管理当局所呈现出的管理权利, 保证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独立性。这种机构不应该由政府设立, 因为政府代表着国家利益, 而在企业投资者中, 不只是国家, 还有集体和个人;有国内的投入, 也有国外的投入。由政府出面组织会计管理机构, 有仅代表国家利益之嫌, 因此会计工作的管理机构必须是社会组织。笔者认为, 成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会计公司, 负责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 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3.3 会计公司模式的运作

3.3.1 建立会计行业新的用人机制。

一是对现有的在职会计人员, 一律取消干部或职工身份, 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通过严格筛选后由会计公司招聘使用;二是大中专院校的财经类毕业生可直接进入人才市场, 由会计公司招聘使用。被聘用的会计人员与会计公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双向选择、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同时, 国家应以法律形式明确各单位、各部门所需会计人员只能由会计公司提供。

3.3.2 会计人员由会计公司管理, 其工资、奖金、劳保福利等均由会计公司负担。

会计公司可通过考试划分会计人员等级, 再根据派入单位的会计核算复杂程度以及工作量、工作难度, 确定基本工资和考核系数, 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差错率、会计监督情况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年报审计意见等进行考核, 发放奖金。会计公司在对会计人员考核时, 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 按期对委派的会计人员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 制度的执行情况, 会计人员守则执行等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3.3.3

如果所委派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行为, 不依法执业而使用人单位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 如协助企业偷税, 有意协助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 除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外, 更主要的是要对会计公司进行处罚, 追究连带经济责任, 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解散该公司。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会计行业所表现出的诚信缺失现象, 并非是在会计行业中所存在的一个特有问题, 会计诚信也同样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诚信体系, 也就是说, 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仅仅只是我国当前诚信度水平较低的一个映射。本质上,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教育部门、政府行政部门, 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诚信缺失现象。那么诚信建设完善不仅是会计诚信所需要加以重视的, 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此一来, 才能够使得会计诚信能够真正的回归于会计体系上的正轨。

参考文献

[1]何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2) .

[2]邢风云.会计诚信之我见[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6) .

篇4:会计人员管理规定

关键词 会计人员 管理体制 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主要由国家掌控的计划经济,再到国家逐渐下放权力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到现在国家只对经济起指导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计在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会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也逐步登上世界舞台。经济活动由国内扩大到国外,企业会计人员由原来的向国内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变成了还需向国外的投资者和使用者提供信息。而传统的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面对这一改变时,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渐渐显示出了其弊端。近年来,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出现了严重的失真现象,给地区和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不良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必须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积极的体制改革。

一、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现状

经过50多年的摸索与探究,我国建立了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身份的界定、资格确认、工作职权规定等内容,归根结底,包括对会计师注册的管理和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两个大的部分。一个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要保证会计人员能够向决策者提供科学真实的会计信息。纵观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企业和主管部门对会计机构负责任和主管人员进行任免和考核,而会计实务和具体操作的准则制定和考核权却在财政部门,实行人权和事权的分开,该体制更多体现的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要求,并未真正意义上对信息活动起到监督作用,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显示出了极大的弊端。以监督体系为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行会计监督主要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部分构成。当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时,监督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则形同虚设。

(一)会计人员无法真正对单位负责人实施监督

在单位内部监督中,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监督、审计人员对会计的监督、审计和会计对单位内部部门和经济活动的监督、审计和会计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而在单位内部,会计、审计人员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上下级的关系,由于这一层关系的存在,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根本无从实施。这样就导致会计人员提供了真实的会计信息给负责人,但负责人却臆造虚假却合法的信息。

(二)社会监督,实施可行性低

《会计法》明文规定注册会计师有权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监督审查、国家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部门有监督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有关会计法规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监督,并且受国家法律保护。这些所谓的社会监督对企业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在实施中却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支付审计费,所以不具有可行性,且效果不值得肯定。

(三)忽略了所有者和债权人的监督

在《会计法》中规定了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三个部分,却忽视了与本企业利益最相关的所有者和债权人的监督,未进行该部分的规定。所有者和债权人与企业利益直接相关,有权利和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监督,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法规在这方面却是一片空白。

二、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发展

从当今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存在这严重的弊端,进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发展改革的指导原则

改革是希望通过有效有力的监督,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要遵循下面几条原则。

1.体制改革必须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身份作出明确的规定,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具体具备何种职能权利,只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才能够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会计人员更好的发挥其职能,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

2.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当代经济的需要。因此,新的体制必须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新的管理体制,能够很好的调动会计为单位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的积极性。

3.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4.体制改革最终是为了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体制改革必须牢牢抓住这一点,首先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降低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成本,再者,保证该管理体制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发展改革的设想

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内外利益的相关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其真实性至关重要。从当今管理体制和现状分析,可以发现,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关键在于会计人员的地位并没有真正独立开来,所以改革必须实现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体制改革的设想。

1.真正意义上实现会计人员的独立化。在目前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中,会计人员附属于企业,受企业负责人的领导,行使职能非常被动。要想真正实现会计人员的独立化,可以将原来企业内部执行核算、记录、财务报告的会计人员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营业性财务会计服务公司。这样,会计人员不再受原来企业负责人的管制,成为了独立活动的主体,是独立于利益相关单位的第三者。专门为利益双方收集资料,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公正的财务会计信息。另外,为了避免利益某单方面和财务会计服务公司串通谋取非法利益,由国家专门的机构和运行机制对其实施监督,并颁布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由专门的运行机制对其进行约束,作为独立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自主管理、自我经营、自负盈亏,并进行依法纳税,是具有法律人格的法人实体。在整个流程中,企业委托会计服务公司进行会计服务,会计服务公司首先对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真伪性的审核,然后进行核算整理,最后将信息提供给利益相关的各方,这样就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实现会计人员的企业化。在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中,改变如今会计人员受企业和政府双重管理的现状,相应的可以在企业内部只设置管理会计。具体来说,新体制下,管理会计只是企业内部一个机构,该机构不直接受企业的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预测、监控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然后为受托代理人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提供可能。而会计工作的动力是其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挂钩。

3.被服务企业支付会计服务费。会计人员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服务公司,作为利益相关方的第三者,通过对企业财务资料真实性的审查后向被服务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被服务的企业承担会计服务费。同样,在众多财务会计服务公司中,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生存法则。其服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资料更具代表性、提供资料的时效性等是其进行竞争的主要对象,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所以,财务会计服务公司,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必须不断地在实践、学习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4.委托人的规定。财务会计服务公司要真正实现独立,必须置身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外。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可能成为委托人,这就会造成一个委托权混乱的局面,这是肯定不允许发生的,所以,必须明确委托人。笔者认为,外部利益相关者不可以成为委托人,只有国家以及内部利益相关者可以,比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监事会和内部职能部门及职工。而国家、股东大会、经营者三者进行任意组合成为委托人都会造成种种弊端,不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化。其中,监事会是由股东、董事、职工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综合分析,由监事会作为委托人是最佳选择。

5.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监督机制。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会计服务公司和利益单方串通弄虚作假,必须设置专门的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监督机构或部门对其实施监督。这个监督可以是国家监督,也可以受制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下属职能部门的监督,还可以是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在发生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严重威胁其他利益方的正当利益时,受害方有权对其进行起诉。

6.财务会计服务公司和被服务方法律责任归属问题。财务会计服务公司和被服务方之间是以真实可靠地财务会计信息为主要内容,会计公司负责向被服务方真实提供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的财务信息。因此,资料必须保证其真实合法性,否则企业利益相关者有权利就该问题对服务公司提起诉讼。

7.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的派驻人员与被服务对象内部职能部门的权利和义务。派驻人员主要起一个沟通桥梁的作用,是代表会计服务公司进驻企业收集真实的资料,并进行合理的财务核算。在此期间,职能部门负责提供有效资料,派驻人员有权利对资料等进行监督审核。同时,作为服务性的工作,派驻人员有义务就其资料信息、核算方法等对被服务对象进行说明。

三、结语

由于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活动由国内逐渐转为国外,而目前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日渐显示出弊端,导致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安全的保障,给企业、地区和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要想真正改变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的现状,就必须使会计人员真正从企业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置于利益相关方之外,成为独立的第三者,受专门委托人的委托进行财务会计活动,并接受多方面的监督,以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更好的为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学会编.会计管理新模式,会计委派操作指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年 9 月第 1 版.

[2]马晓芳.会计市场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年12 月第 1 版.

[3]王殿龙著.会计委派理论与实务.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2 月第 1 版.

篇5:会计人员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会计人员范围及其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计人员,是指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

(一)出纳;

(二)稽核;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

(四)收入、费用(支出)的核算;

(五)财务成果(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核算;

(六)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

(七)会计信息分析应用;

(八)会计监督;

(九)会计档案保管;

(十)其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

第四条 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遵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相关专业资格资质证书,或持有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或相关专业学历(学位)证书,且持续参加继续教育的,表明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第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根据会计工作需要,自主任用(聘用)会计人员。

单位任用(聘用)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应当符合《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单位对任用(聘用)的会计人员及其从业行为负责。

第六条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单位不得任用(聘用)其从事会计工作。

第七条 有下列行为且情节严重的人员,单位在五年内不得任用(聘用)其从事会计工作: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二)私设会计账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聘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有下列行为且尚未构成犯罪的人员,单位在五年内不得任用(聘用)其从事会计工作:

(一)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的;

(二)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的。

上述违法人员的行业禁入期限,自其违法行为被认定之日起计算。第八条 单位应当根据内部管理需要设置会计岗位,明确会计人员职责权限。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会计人员管理机构)依法对单位任用(聘用)会计人员及其从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 会计行业自律组织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指导督促会员依法从事会计工作,对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会员进行惩戒。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备案。

篇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第1部分 判断题

题号:Qhx010566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义务而不是权利。B、错

题号:Qhx010567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2.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应当自取得资格的当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B、错

题号:Qhx010565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强化服务,注重质量,全面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A、对

题号:Qhx010568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4.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遵循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支持并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A、对

题号:Qhx010564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5.为加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

胜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B、错

第2部分 单选题

题号:Qhx010573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6.参加会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考试,每通过一科考试,折算为(D)学分。

A、6学分

B、8学分

C、12学分

D、24学分

题号:Qhx010572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7.本次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自(D)起施行。财政部2006年11月20日发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06〕19号)同时废止。

A、2013年1月1日

B、2013年6月1日

C、2013年7月1日

D、2013年10月1日

题号:Qhx010569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8.(A)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A、会计人员所在单位

B、财政部门

C、税务部门

D、工商部门

题号:Qhx010571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9.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应当在(C)内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关证明材料向所属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办理继续教育事项登记。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题号:Qhx010570 所属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解读

10.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B)学分。

A、18

B、24

C、30

篇7:会计人员交接管理制度

会计人员交接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的工作交接,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的工作的连续性及交接人责任是否明确的问题,务必按制度执行;

第一条 基本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变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所经管的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不得变动工作或者离职,不得结算工资等。

第二条 交接准备:移交人在办理移交手续前应及时办理完毕未了事项,包括对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凭证的,应填制完毕;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加盖经办人员印章;整理应该移交的各种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说明等,同时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各种账簿、报表、现金、有价证券、印章、相关的文件资料及其他业务用品,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写出书面材料。

第四条 交接:交接双方要按照移交清册列明的内容,进行逐项交接:

1、现金要根据会计账簿余额进行点交,不得短缺;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帐簿记录一致。

2、所有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负责;

3、银行存款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财务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帐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帐户余额核对,核对清楚后,才能交接;

4、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业务用品等,也必须移交清楚,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密码和有关数据应当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移交,以检查电子数据的运行和有关数字的情况;

5、交接工作结束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以明确责任,同时,移交清册由一式三份,交接双方以及公司各执一份,以供备查。

第五条 监交:会计人员交接必须由专人负责监交;

1、主管级(含)以上人员办理工作移交时,由总经理或公司指定专人监交;

2、一般会计人员移交,由财务主管监交;

第六条 临时工作交接:财务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因病暂时不能工作需要有人接替或者代替工作的,也应该按照以上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 移交后的责任:移交人对自己办理且已移交的财务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能因为财务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第八条 其他有关管理规定

1、所有的财务审批程序必须自下而上,经会计主管审核后报有关领导审批,否则,财务部应拒绝付款或报销。

2、公司的收支情况、有关财务数据、财务文件资料,是公司高度商业秘密,未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批准,不得向无权获悉的人员提供资料或透漏。

3、财务的印章、支票管理:会计、出纳印鉴必须各自保管,任何时候不能同时一人掌握全部印章。印鉴应各自亲自保管和使用,不能让他人使用。

4、收款收据、银行支票由出纳购买并保管;

5、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出口专用发票由会计主管指定专人购买、保管及开具,严格领用和核销手续;

篇8:会计人员管理规定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表明, 任何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时都要有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要有专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而保证财务人员处理业务有据可依, 会计指标才能具有一致性。然而在高校实际的会计工作中,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使得会计人员对账务的处理方法比较随意, 没有按照会计可比性、一致性的原则进行会计工作, 给会计核算和会计统计处理工作带来不便和麻烦。

(二) 没有足够重视对账环节

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对会计账薄和实物款项进行定期的核对, 保证会计账薄的数据记录和实物款项的数据相符合、会计账薄的数据记录和有关的会计凭证相符合、会计账薄的数据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内容相符合。然而一些高校, 财务不太重视对账环节, 没有定期核对各往来款项, 对款项的数额来源去向根本没有把握, 造成了人为的坏账损失;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对固定资产定期核对, 很容易造成财产的损坏和丢失。

(三) 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规定各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 必须要根据核对无误、记录完整的会计账簿数据和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编制, 要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说明清楚和内容完整。然而一些高校为了掩盖财务状况、科研经费和专项资金违规使用的情况, 通常会制作假的会计报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造成财务报告的数据严重失真, 不仅不能如实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而且使校领导由于不能正确了解财务现状而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

(四) 内、外监督不到位

关于财务方面, 有利益就要有监督, 但是有的高校在会计方面的内、外监督不到位, 有的高校财务系统的运作比较落后滞缓, 不能及时的对各项财务活动记账, 造成很多财务人员把收缴的款项挪为私有, 长此以往挪用的公款数额越来越多, 最后造成了犯罪行为。因而近年来高校会计人员的职务犯罪现象比较频繁, 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财务运作和学校名声。

(五)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 必须要按照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操作。然而一些高校的会计人员, 没有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不认真审核原始凭证, 随意填制记账凭证, 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甚至还有将科研经费进行造假的情况。在一些高校中, 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时, 存在虚假会计事项, 主要目的就是套取经费。比如使用假的发票来套取资金, 让商家开列与发票内容不一致的经济事项等。

二、加强会计人员管理,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1、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会计人员缺乏会计法规意识, 是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和会计人员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 经常性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

2、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指导工作

高校要根据最新的高校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内控规范制定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业务流程, 确保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候有据可依, 规范操作。再定期召开财务部门内部反馈会议, 让会计人员及时汇报处理业务时发现的新问题和原有制度、流程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部门领导要及时从这些反馈意见中汇总出制度和流程需要修订的地方, 上报校党委会, 促进财务制度完善和流程优化。

3、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

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认真对待每一项会计任务, 让每一个环节都达到规范标准, 如审核原始凭证的支出标准和运用科目、摘要的规范化。还要实行岗位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会计人员, 使其具有相应的财务责任。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服务水平, 要制定相容职务会计人员的AB角制度, 即某岗位第一责任人因故不在岗, 也有第二责任人员把工作完成, 这样能使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也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教职工。

(二) 逐步完善和规范会计工作的各项制度, 追求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

1、健全内部牵制机制

内部牵制主要内容就是账目间的核对, 通过岗位的分离, 可以保证账目的准确无误。作为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对岗位的限制性规定、对限制性岗位的检查办法。高校的所有会计人员必须要遵守学校批准授权的程序、范围和权限, 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会计工作。

2、建立健全稽核制度

在高校的会计机构内实行的稽核制度, 主要是对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和会计业务工作质量的监督和稽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稽查和监督, 可以加强会计机构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要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质量, 在高校会计机构设置稽查岗位是很好的选择措施, 会计稽核人员可以定期的检查会计账薄、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 还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 帮助和指导会计人员处理业务。所有这些工作都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加强了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

(三) 对会计人员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完善奖惩制度

上面提到, 部分高校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 还是在职业道德方面, 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最基本的工作规范, 坚守岗位职责。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对具备良好素养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 反之则要进行惩罚, 不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物质方面, 都要为所有的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

(四)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 加大内外监督力度

做好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必须要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想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 使他们树立起诚信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财务部门内部定期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 组织会计人员通过自查、抽查和互查的办法,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另外还要强化内部外部的监督, 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建立良好的监督平台。内部审计主要是指财务系统内组织专门人员, 对高校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独立的审查, 从而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维护财经纪律和提高经济效益。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要想进行监督检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要定期审计学校的财务收支, 加强对财产物资和学校资金的管理, 提高各项资金物资的使用效率;第二, 审计学校国有资产变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 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第三, 审计学校招投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对设备、物资的管理使用进行审计;第四, 对校办企业进行审计, 促进校办企业的规范运作和内部管理;第五, 对学校的修缮工程和基建工程进行审计, 保障修缮和基建资金的合理使用, 节约学校的成本。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对社会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高校的会计工作在高校财务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作用, 然而在很多高校, 会计人员素质比较低, 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差,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影响高校财务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要想规范高效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高校会计工作效率和水平, 必须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管理, 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减少职务犯罪, 还可以规范会计基础, 从而能能够保证会计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高校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葛彩虹.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6)

[2]吴爱春.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工作组织的探讨[J].财经界, 2013 (5)

[3]岳建斌.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4)

[4]左瑞忠.当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12 (16)

[5]朱晓霞.试论推动会计集中核算制标准化的有效使用[J].中国经贸, 2012 (20)

上一篇:拉封丹寓言:变成太太的母猫下一篇:缺氧作业应做好那些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