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

2024-04-17

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共8篇)

篇1: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

中学“优秀教师、班主任、师德标兵”评选细则

为贯彻落实县教体局“优秀教师、班主任、师德标兵”评选办法,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的激励机制,激励广大教师“爱教、爱校、爱岗、爱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本(试行)评选细则。

一、评选类别、范围 “优秀教师”评选对象为全校中小学一线专任教师,且连续在学校一线岗位工作两年以上。“优秀班主任”评选对象为全校中小学现任班主任,且从事班主任工作连续两年以上。

“师德标兵”评选对象为全校中小学现任教师,且从事教师工作三年以上。

二、评选办法

评选工作采用自下而上,逐级申报推荐的办法。

(一)个人申报,民主推荐,学校(单位)审核,由申报人按评选条件的内容准备相关印证材料,上报学区中心校初评。申报推荐对象确定上报前,要在本工作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天,接受群众监督。

(二)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上报县教体局进行评定。

(三)人选确定后,在县教体局网站和合格学校公示5天。

三、评选条件

(一)优秀教师评选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团结同志,遵纪守法。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无乱收费、乱订资料、有偿补课、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侮辱或不尊重学生家长等有悖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2.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善于运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学生,所教主要学科教学效果好,深受师生、家长和社会好评。

4.申报推荐的优秀教师为一线教师且连续在一线从事教学两年以上中产生,并且近三年年度考核至少一次为优秀,未受过任何处分和通报批评。

5、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成绩优异,所任学科在上一年度质量检测、中考成绩中位居全县前列。

6、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先进,有效果,在县校开展过教学公开课,积极承担课题研究。

(二)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

1.热爱学生。师德高尚,关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乐于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关心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歧视差生,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

2.热爱学习。自觉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修养,有较高素养,有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水平,育人方法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特点,学生中威信高,家长评价好;学科教学业绩好,无违规违纪行为;有德育或班主任工作的论文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获县级以上班级管理表彰奖励者优先推荐。

3.管理科学。潜心研究班级管理,善于团结班科教师,发挥班级教师团队作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善于与学生沟通,发现问题,适时予以帮助和引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客观公正,严谨规范。

4.业绩优秀。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学生成绩良好。班级管理业绩学校教师公认,上学年度班级综合考核名列前茅;所带班级学生无重大违纪现象发生。5.本人近3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

(二)师德标兵评选条件

1.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廉洁从教;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政治觉悟高,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拒绝邪教,自觉抵制腐朽文化。

2.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献身教育,不计名利,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标兵。教书育人,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歧视差生;为人谦虚,待人真诚。

3.勤奋学习,业务精湛。钻研学科知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精通教育教学业务,教学效果优秀;认真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履行课后辅导学生的职责,不搞有偿辅导、有偿家教或从事第二职业活动。4.规范言行,注重仪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衣着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不参与赌博和不健康娱乐活动。

5.近三年内教育教学业绩优秀,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率先垂范,成绩显著,促进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县、乡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近三年年考核至少一次为优秀等次。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县教体局及本校评选要求、细则开会传达给各位教师,对推荐人选要及时公示,保证评选推荐工作的透明度。

(二)坚持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将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推荐上来。2016、4、18

篇2: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

细则

根据库车县教育局《关于推选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候选人的通知》精神,为做好我校2013年推荐评选工作,拟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学科带头人

2、学校骨干教师

二、推荐评选范围及对象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从教学一线的双语教师中推荐选拔;

(1)

三、推荐评选条件

学科带头人: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以上;担任班主任工作累计2年以上;应分别具有小学一级职称;达到HSK成绩五级以上的成绩;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学生;作过一次以上县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或教师培训讲座(授课);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扎实教学基本功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持有英特尔培训合格证书;教育教学观念新,带头参加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效果好,成绩突出;须有区级以上论文或优秀教学成果奖。

⑵骨干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以上;担任班主任工作累计3年以上;应分别具有小学高级职称;达到HSK成绩六级以上的成绩;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学生;作过一次以上县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或教师培训讲座(授课);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扎实教学基本功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持有英特尔培训合格证书;教育教学观念新,带头参加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效果好,成绩突出;须有区级以上论文或优秀教学成果奖。

四、推荐评选原则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推荐评选工作原则是;

1、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优中选优,宁缺勿滥;

2、坚持评审与考核相结合,注重工作实绩;

3、坚持“四公开一监督”,即政策公开,指标公开,考核成绩公开,评审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4、评选中对积极承担县级级以上公开课(专题讲座)的申报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

五、推荐评审程序

本次推荐评选工作采取定量评价的办法进行,坚持正确导向,紧扣评审条件,实行量化评分,突出竞争推荐,做到公平公正,确保优中选优。

六、定量考核:确定考核目标内容,根据个人申报资料进行量化评分,按得分高低确定初步人选。考核项目为:近5年县以上行政表彰,学校级以上教学赛讲等级,地区级以上教科研论文、著作、成果,公开课教学(专题讲座)等项目。

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推荐评选

篇3: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

一、学生缺位教师评价

1.教师评价目的“功利化”———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缺位

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定,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更是为了促进教师积极有效地教书育人。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中功利主义的影响,教育评价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教师评价也具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就学校来说,“现行的教师评价主要是从学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管理好教师,‘其目的是为了使学校正常地运转’”[1]。一些学校对教师实行的是奖惩性的评价,评价对教师职称晋升、奖金、加薪、解聘等有重要影响,优秀教师的荣誉对教师的职称晋升、奖金等有重要作用。由于评价所持的教育目标和标准更多与学生的分数与升学率有关,这样就促使教师踏踏实实地抓应试教育,使学校教学成绩与升学率不断提高,从而造就“名校”,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与认可,使学校得到更多优质生源和教育资源,形成良性循环;而教学成绩和升学率差的学校则逐渐被边缘化,“马太效应”显现,陷入差者越差的恶性循环。学校为了生存及获得更多的利益对教师抓得越来越紧,学校之间的竞争演变得更为激烈。

就教师来说,教师评价关系到教师的生存与发展。教学成绩靠后的教师往往面临难以晋级、奖金扣除等后果。而教学成绩抓得好的教师往往成为“优秀教师”,成为“名师”,这样可以更好地晋级、加薪,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高级的评奖机会,进一步促进自己的发展;加上评优名额有限,使教师十分在乎“优秀教师”的评选,使教师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

这样的教师评价使学校与教师过分关注眼前利益,而忽略了教育的长远利益与根本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评价既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作为完整生命的存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学校与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学生失去了快乐、灵性、创造,生命的光彩暗淡。

2.教师评价标准“行政化”———学生视角缺位

“学校教育评价中的教师评优晋级、学生评优评定、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多出自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或由学校统一规定。这种规定不仅涉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甚至还包括被评人数、评价时间等。”[2]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教师评价标准,目的是易于对教师进行评价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没有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标准缺少学生的视角。“从学生视角来判断教师的‘好’。已往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很少从这个角度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师评价中几乎‘不见’学生。”[3]

在“行政化”的标准制定中还潜藏着教师评价标准的“单一化”,目前我国教师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教师工作的“德、能、勤、绩”几个方面,但往往终极目标还是落在“绩”上,而这个“绩”主要是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其他的还有教学科研成果、公开课、获奖等,甚至还有一些资格上的要求。如某县十佳教师评选条件如下: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热爱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突出。

(2)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突出;2006-2007学年度在全县同类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教学中名列前3名(高中在全市同类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教学中居上游)。

(3) 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果,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并取得显著成绩。在市、县范围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较好履行青年教师帮带职责。

(4)教学特色鲜明,教学风格纯熟,近3年在县及以上多次开设公开课,并获得较高评价,在市优质课评选、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教学评比中获二等奖以上,并有1年以上毕业班任职经历和班主任工作经历。

(5)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0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量符合规定要求,具有相应教师任职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4]。

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条款中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没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只要没有犯较大错误都不影响优秀教师的评选。事实上,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评价教师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优秀教师一定是学生考试成绩好和升学率高的教师。教师为使学生考试取得高分,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采用各种高压的方式:强迫、惩罚、凶神恶煞、动不动叫家长等,这样的教师往往是学生不喜欢或者厌恶的教师。教师评价缺乏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优秀教师,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往往不是学生“喜欢的教师”,而是“让学生仇恨的优秀教师”[5]。

3.教师评价主体“上级化”———学生参与缺位

“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大多还是以领导为主,这种评价实质上是‘官本位’、‘领导即真理’的观念在教师评价中的体现。”[6]教师评价缺少学生的参与,教师评价中上级评价占据了主导地位。田爱丽与张晓峰调查发现87%的教师认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是“校长”,“表明在我国中小学中,主要实施的是以校长为评价主体的教师评价制度”[1]。优秀教师的评选同样缺少学生的参与。一些地区和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的一般程序是:上级派出指标—学校组织教师民主推荐—学校领导组成评委进行评议并公示—报送到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审批同意。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价中往往看不到学生参与的影子。本来学生长期与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教诲,是最有资格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评价的,学生是评价教师的主体之一。然而学生在教师评价中缺位了,在优秀教师评选中缺位了,这些没有学生参与评选而选出的优秀教师会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眼里和心里是装着校长?上级?还是学生呢?

二、学生回归教师评价

1.回归教师评价的生命意义

教育是人的事业,教育是生命的事业,必须直面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促进人生命意义的完整与成全。由于“理性主义”的影响及我国的历史、发展等原因,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缺乏对人的关注,教育常处于“无人”的状态,对教育中的生命缺乏关注。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教师评价应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与发展的促进。美国在“评定2003年度‘全美教师团队’候选人时,是从两个维度来加以考量的:一是该候选人是如何恰当地鉴别和处理学生的种种需求的,二是候选人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7]。

学生全面发展目的要回归教师评价首先要使教育回归“人”,回归生命的教育。需要教育从“抽象人”的图像指引转为“具体个人”的图像指引。我国教育长期处于“无人”的状态,一是对人的不关注,二是“抽象人”的图像长期以来是我国教育的人学图像,是以抽象的、普遍的、“类”的人存在指导教育。“抽象人”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与生命,脱离了真实的个人,实质上是“无人”的教育。以“抽象人”为指导的教师评价,评选出的优秀教师也因此缺乏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评出的优秀教师往往“千人一面”,缺乏教师的生命在场。试想,这样没有生命和个性的教师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他们能实现生命与生命的流动吗?他们能培养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具有鲜活生命的人吗?这样的人学图像下,学生也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缺乏生命的活力与个性、“具体个人”是在生活中的、具有自己鲜明特点与个性的、真实生命的人。“具体个人”的教师评价是对人及生命的评价,是促进教师生命成长的评价,评价的教师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存在,是有自己风格与特点的存在,是以生命教育生命的存在。“具体个人”的教师评价促进教师对“具体学生”的关注,教师关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及生命意义的实现,使学生一个一个的生命得到独特、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师评价理念:教师与学生是活生生具有生命的人,是“具体的个人”,教师评价既要促进教师的生命成长,更要以此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实现生命的意义与幸福的达成,而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叶澜、张文质等人提出和实践了生命化教育,强调对学生理解、支持、关爱,以生命为基点,注重人性,教育中充分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促进生命的完善与发展,提升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教育要转向生命化教育,教师评价要转向生命化教育评价下的教师评价,关注教育中的人、生命、精神,使学生达成生命的意义,走向教育的根本目的。

2.回归教师评价的价值体现

教师评价标准的“行政化”与“单一化”使教师评价脱离了教师主体,也脱离了学生主体。一些地方和学校的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连教师都不能参与其中,说不上话,更不要说被认为是“受教育对象”的学生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是生活于一定历史与场景的人,具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眼光与视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优秀教师的标准。学生是真切感受教师教书育人效果的人,感受教师对自己成长及生命发展的帮助与促进,学生对优秀教师评定的标准才真正是教师评价的价值所在,只有为学生喜欢和欢迎的优秀教师才具有真正的价值,优秀教师只有为生命存在的学生所认可才体现教育的价值。我国的教师及研究者对“学生喜欢的教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得到不少学生喜欢教师的品质,但这些品质和标准却较少进入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中。为此,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师评价标准时,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多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教师,结合学生的视角来制定教师评价标准,使学生的生命在场于教师评价,使学生的视角在场于优秀教师的评选,评选出学生真正喜欢的“优秀教师”。

3.回归教师评价的服务主体

“师生关系是一种评价关系。学生是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人。”“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标也同样传递出这样一个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8]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怎么样,服务对象的学生最有发言权。教师评价不是抽象的,而是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中,基于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来进行的。每个学生都是活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生活世界,有自己的成长历史,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擅长的智能,当然也有不擅长的智能与缺点。有的学生在学校中“如鱼得水”,成绩、表现都很优秀,备受教师关心与帮助;有的学生却成绩平平,行为常有越轨越距,常受教师批评指责。无论哪一种学生,他们都渴望获得教师的尊重,认可与赞扬,支持与帮助,需要教师热情、耐心、宽容、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以生命唤醒生命,促进发展与生命的成长。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与支持了吗?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适合吗?———这要由学生说了算。在美国一些州的优秀教师评选中,常常有学生的参与。在我国,由于评价主体“上级化”,学生常被排斥在优秀教师评选之外,排斥在教师评价之外。

优秀教师评选要学生“人在场”,要学生的“生命在场”,要一个个具有自己眼光、认识、个性的学生“个体在场”,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我国,中小学生参与教师评价还比较少,我国一些中小学开展了“学生评教”的工作,“学生评教”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评价。但是,学生评价教师的不仅仅是评价教学,学生评价教师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要保证学生参与教师评价,科学与客观真实地对教师进行评价,需要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教师的机制。

第一,构建学生评价教师的组织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分别组建学生评价教师的组织机构,开展学生评价教师的有关工作:一是积极宣传学生评价教师的积极作用,重在宣传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促进学生评价教师顺利实施。二是组织实施学生参与教师评价。在优秀教师评选中必须有学生评价教师的程序和环节,学生评价教师在教师评价中占一定的权重。三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使师生之间、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能良好地交流,消除隔阂,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构建评价管理监督机制。为了保证学生评价教师能落实,为了保证学生评价教师的客观公正与科学合理,还需要构建评价管理监督机构与制度,对学生评价教师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

第三,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教师的程序与方法。为使学生评价教师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应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教师的程序与方法。需要构建上级部门、学校、评价专家、教师同行、学生、家长、教师本人等共同组成教师评价主体,多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采取科学的评价手段,排除各种干扰和无关因素,减少评价的偏差。为避免评价中的高利害关系,可以采用“教师自主模式、学校主导模式、第三方介入模式”[9]等方式开展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中学生的回归实际上是教育中人的回归,是教育真正关注人并促进人发展的回归,是生命的回归。教师评价中学生的回归是我国教育中对人的忽视的纠正,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及发展,更好地关注学生生命及意义的达成。教师评价要以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将学生的视角纳入教师评价标准,将学生作为教师评价的主体之一,教师评价需要以此建立可操作的标准和程序。只有这样,才能评选出真正关心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摘要:优秀教师评选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但由于我国教育中对人的忽视,对学生的忽视,当前我国以优秀教师评选为代表的教师评价存在三个主要问题:教师评价目的存在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缺位,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存在学生视角的缺位,教师评价主体存在学生参与的缺位,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走偏。为此,我国的教师评价需要回归教师评价的生命意义,回归教师评价的价值体现,回归教师评价的服务主体。

关键词:教师评价,优秀教师,中小学教师,人,生命

参考文献

[1]田爱丽,张晓峰.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2]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岳海伟.由“优秀教师评价”想到的[J].中小学管理,2011(7).

[4]http://www.jsdhedu.cn/content_static_folder/2007/08/c3571s.html.

[5]曾颖.让学生仇恨的优秀教师[J].教师博览,2008(1).

[6]卞金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7(3-4).

[7]冯大鸣.谁是今日美国的好教师?—2003年度全美优秀教师评选结果分析[J].中小学管理,2004(1).

[8]曲中林.教师活在学生的评价中[J].教育学术月刊,2012(5).

篇4: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

一、参评对象

全省中小学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

二、参评要求

1. 内容与形式:基础教育基本理论探讨、学校管理、教书育人的教育实践和教改经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教育评价、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案例、课题研究成果等均可。论文必须由作者自己撰写,非原创作品一律取消论文评审资格。

2. 篇幅、个人简介:文章正文3000字之内,用A4纸打印(一份),正文之后标清个人简介: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学校全称及地址、邮编、联系电话。

3. 呈报形式与程序:参评论文需报书面和电子文档各一份;以学校为单位填写“首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申报表”,报至本县(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由县(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汇总制表后统一报省教育科学院(汇总表提交书面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三、评选办法

1. 论文评选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工作,不收取评审费用。

2. 本次评选分别设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本次评选还设立优秀组织奖,凡评选活动中呈报论文量多质高的教科所、学校,均可获优秀组织奖。

3. 评选中涌现出来的有创新价值的优秀论文,将择优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部省级教育学术期刊《现代教育科学》的《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普教研究》三个理论期刊上公开发表。

4. 本活动将编辑、出版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科研成果丛书选集,被选编论文作者可获赠优秀成果丛书一本。

5. 中国基础教育网、吉林省素质教育研究网、《现代教育科学》期刊网、中小学校本科研网为本次活动提供媒介支持,第一时间公布获奖作者名单,同时为广大参评教师提供论题筛选、论文参考、文献检索、获奖公布等信息媒介支持。

四、论文报送截止时间

报送截止日期:2010年11月5日

奖项公布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五、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 系方 式:请以学校为单位与本县(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联系

评委会秘书处: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101室

联 系人:刘宇 吴清旸

电话: 0431-85336718 0431-85386524 13756864485

篇5: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探索教学改革,表彰先进,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评选范围与比例:

1、评选范围: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各级各类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以及其他教学辅助人员;

2、评选比例:优秀教师评选比例不超过教师总人数的15%。

评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书育人,爱护学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事迹突出;

2、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备课,教案规范,教学各环节均能认真负责;

3、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有明显成效;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欢迎;

4、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5、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全年级前列;

6、凡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取消该优秀教师评选申报资格。

(1)不服从本单位教学任务安排者;(2)发生过教学事故者;

(3)病假、事假累计超过1周(含1周)以上者或有旷职行为者;(4)无故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教改以及大型活动者;(5)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或违反法律法规者。评选程序:

(1)根据优秀教师评选条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审查有关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比例推荐候选人,并填写《杏林小学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推荐表》,一式两份,报教导处。

篇6:学校优秀教师评选方案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表彰在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特制定优秀教师评选方案。

一、评选范围

评选范围: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我校教学任务的在职在岗教工。

二、评选条件

(一)师德要求

1.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守纪律,乐于奉献。

2.教师个人行为有益于学校声誉。

(二)教学业务

1.教学常规工作完成好。

2.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

3.能积极参加本学期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集会、升旗等集体活动。

4.能严格执行上、下课时间,不旷课。5.能积极完成各种计划和总结。

6.按质、按量出色完成课堂教学工作,班级反映好,学生评价高。

7.坚持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8.积极投身工作,在学校本课程建设中作出突出成绩,得到相关部门积极肯定。

(三)教学效果

1.任教班级学科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平均分好。2.采取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学科学生进步显著,学科竞赛成绩好。

3.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有明显成效。

4.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改革进取,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风格,其教法在校内形成良好影响。

三、凡在本教学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该优秀教师评选。

1.不服从我校教学任务安排。2.发生过教学事故。

3.病假、事假累计超过10天或有旷工行为。4.无故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5.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或违反法律法规。

三、评选程序

1、本人申请 申请人填写好申报表,并将申报表和参评材料交系部评选工作小组。

2、初评

各系根据评优指标和工作实绩,确定初评人员名单,并将名单和有关材料报学校评审组。

3、审查

学校组织评审组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考评,报学校领导办公会议讨论拟表彰人选。

4、公示

将评选结果在我校师生中进行公示。

5、每学进行一次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公示合格的优秀教师,拟在学校表彰大会上予以表彰。

四、奖励办法

1、优秀教师获得者,授予“学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元。

2、优秀教师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之一。

3、优先向上级行政部门或新闻媒体推荐个人先进事迹。

4、优秀教师作为校名师评选的重要参考条件。

篇7:学校优秀教师评选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叫xx,来自xx院。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主要从事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完成超过200课时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思考、研究教学内容,努力践行“一主三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寓教于学,其实我们引导学生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说:关于人生的目的、理想与信念、人生的价值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也使我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的努力进取,面对困难与挫折能够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另外在课余时间我也积极与其它老师、学生们坦诚交流。并且积极参与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这些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使我觉得教学的工作并不是枯燥无味而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轻松自然。

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我在网院主要负责华中师范大学网络学习的平台及相关业务的日常管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十分繁琐。每天上班打开电脑后,首先要登录QQ,浏览来自华师网院的5个工作群:招生、教学、教务、学籍、财务。五个工作群意味着相对集中的五项业务都指向我一个人,而我除了接受指示还要上报或下达。相对上报来说,下达的工作量大、难度高。首先下达的学生对象从数量上来说近两百人主要分布在3个QQ群,但他们专业、层次、年级非常的分散,很难集中统一,而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常在QQ上待命。因此组织好下达内容之后,首先通过QQ群发出信息,然后搜集回复者,接下来要通过短信平台转达,再收集反馈信息,最后还要通过电话确认无反应者,最郁闷的事就是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拨打学员电话时听到这样的声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请查询后再拨!:):)

在网院工作还有一个特别之处,经常需要节假日加班。说到这里我也要感谢一下我的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我也很难安心的顺利的完成我的工作。就在今年三月份的一个周末,一边是华师期末课程考试的关键时刻,一边是我的`孩子连续发高烧哭喊着要我陪,是我的家人安慰孩子带孩子去看病让我放下家里的事,能够顺利的完成学校的工作。诸如此类的工作与生活中交织的大小事很多,在网院接触的学员大多也是有家庭的成年人,相信他们能来学校参加考试顺利完成学业也是要克服许多诸如此类的困难。作为他们的老师与管理者,我会经常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困难与问题,与学员们相处融洽。

总之,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方法上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学习、完善和提高。在此我想表达一下我的一点认识:我觉得工作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事,我们才能真正收获内心的平衡、淡定和一份属于自己特有的从容。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多年来对我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使我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谢谢大家!

【学校优秀教师评选演讲稿】相关文章:

1.学校优秀教师评选工作总结

2.评选优秀教师个人简历

3.学校优秀教师演讲稿

4.优秀教师评选工作的总结

5.优秀教师评选的申请书

6.优秀教师评选述职报告

7.优秀教师评选个人简历

8.评选班干部演讲稿

篇8: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细则

一、夯实基础,营造文化

教研组建设的前提是奠定与夯实各项基础,形成运行机制与研修文化,在这次评选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参评组都十分重视教研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又不停留于通常的建立文本性制度条例,确立人所共知的“几定几落实”(如:定内容、定主题、定时间、定主讲等),而是更加重视从研修文化营造的角度全方位地加以体现。比较典型的有:

1. 研修内容注重全面和基础性

南洋中学数学信息教研组长期以来本着特色研究常态化的思路,逐步形成了常规工作布置系列、考试情况反馈系列、公开教学研究系列、组内优秀论文和教学反思展示系列、读书活动系列等五大教研内容,基本涵盖了教师研修的各个方面,各系列内容视教学工作的重点以及需要进行合理组合,形成学期教研组活动方案,成为恒定支撑常态教研组活动的核心内容。

逸夫小学数学教研组针对小学阶段的基本培养目标,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自2002年起,始终抓住学习习惯培养这一基础性工作,以数学教学作为载体,从宏观的年段培养目标与操作要求序列制定,到微观性的具体培养细节与形式的探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形成了以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性教研内容,取得了显著效果。

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紧紧抓住“有效练习”的主题,围绕传统的“三精”原则,即“精编、精练、精讲”进行持续的研究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教学经验体系,有效地改进了教师课堂教学。世界外国语中学综合理科组为了实质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两个一”,即当天作业不超过一页,周末作业不超过一张的要求,并以实验教学作为突破,潜心研究教学的效益问题。

由此可见,这些教研组在确立教研内容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现状诊断分析基础上的相对恒定性,围绕这些看似传统但却基础的内容长期坚持,才有可能取得实效,形成特色与积淀。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由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决定的,教研组活动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2. 研修文化的建立应从多方位介入

教研组的研修文化并不是某种虚无缥缈、理想化的“应然”状态,这次评选出的示范、优秀教研组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研修文化的建立要抓住有效的实体,并注意从多角度来考虑和介入。

首先,以实用可行的专题为引领,创设“鲶鱼效应”,驱动教师的研修。

所谓实用和可行,意指研修专题的素材源于组内教师的实际需求,也即教学中的突破点和空白点,直指教师专业知识的短板,如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与目标的匹配”“学习性活动中材料跟进的有效策略”“在科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培养幼儿分类能力”“调试创生《年》的课程活动方案”等。

其次,关注非正式研修活动,使研究“浸润”于教师的常态生活。

零陵中学化学教研组、汇师小学外语教研组都有一个充满人性与关爱的教师团队,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关注各类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匹配性的研修项目为驱动,努力营造相互信任、公开自我的和谐氛围,除了预设性的专题教研之外,善于抓住常态下的“主题性聊天”等契机,做到自然的一事一议,进行观点和思想上的深度沟通,构建知识共享的“心理场”,努力使教研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

再次,注重专业之外的人际沟通,凝聚组内教师的人心。

在具体的现场观摩和访谈中,不少教研组的组长谈到了除了专业活动之外,如何与组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华东理工大学附中政治教研组的“凝聚力工程”,西南位育中学语文教研组体现“致中和”办学理念的“上下同欲,和合交往”团队文化,以及爱菊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文化建设”等,他们一致认为,高质量的专业活动有时也有赖于专业之外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即“功夫有时在专业活动之外”。

二、聚焦教师,成就智慧

教研组的主要功能在于研究和学习、培养和指导,教研组的所有活动均指向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的形成。在这次评选中我们发现,不少示范、优秀教研组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聚焦于教师的智慧养成。

1. 具体甄别,按需培养

西南位育中学语文教研组共有41位教师,按照教师专业发展进程看,组内大多数教师尚处在专业上的发展期,年纪比较轻。对此,教研组进行了系统思考与谋划,提出了“凝聚内力,借助外力,整合推进,优化显效”的思路,探索“群体相融,个体发展”的教研实施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的实际需求,分别开展了“菜单式研修”“阶梯式研修”和“实战式研修”来增强教研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汇师小学外语教研组在原有的教师培养“一人一策略”基础上针对组内“两新教师”(新毕业的职初教师、新调入的教师),提出了三项培养基本策略:即提供一个情景去体验,留给一个空间去思考,搭建一个平台去展现,进而让这些教师在新的环境和岗位上迅速成长。与此同时,教研组还建立了名师基地学员带教校骨干教师,校骨干教师带教职初教师的组内三级培养指导机制。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教研组内的教师存在着差异,教研组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甄别这些差异,充分利用好这些差异,并加以合理转换利用,进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组本”培养。

2. 创新方式,引领探究

教研组建设中的核心部分是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但是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不应仅仅是对浮于表面鲜亮活动形式的简单直观判断,而是应聚焦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教学经验的改组与完善。在这一方面,这些示范、优秀教研组中出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性做法。如宛南实验幼儿园中大班的“问题引领下的渐进式教研”,他们提出了旨在激活教师已有经验的“问题方阵”,为教师在具体教研活动中提供一个明晰问题、初步归因的思考框架,以此作为工具,有效地将案例呈现——梳理归纳——启发拓展等研修环节有机组合,有效地引导教师展开反思。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外语教研组和高安路第一小学数学教研组等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分别尝试引入“思维导图”和“创意板”工具,引领教师展开递进性探究并强化互动研讨过程中教师创意的产生和优化。

此外,南洋中学数学信息教研组则创新教师学习理论的方式,开展开放性教研活动前的10分钟书目文献推介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前,作为热身,由组内一位教师介绍和推荐近期自己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如《有效教学论》《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到实处》《数学学习效率的比较研究和教学对策》《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七宗罪”》《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调适修改》《关于双曲线函数的再认识》《向量分解定理的图象分析》等,这种经常性的推介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介入,让教师关注本学科教学的前沿与动态,使理论研读恰当地嵌入教师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教研活动的开放性和信息量,汇师小学数学教研组创建了学校数学网站,设立多个栏目,集知识发现、积累、共享和创新于一体,有效地拓展了教研的时空,使教研活动成为全天候的学习与探讨。

教研组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尽可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以教师的这一需求为出发点的。聚焦教师的什么很值得深思。从这些教研组的经验可以看出,聚焦教师的核心就是聚焦他们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以及他们向个体智慧的转换,在这一点上,目前发现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完善与提升,同时在区域内推广运用。

三、项目驱动,深入开掘

教研活动专题化,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将专题转化成教师实质性的探究与学习活动绝非易事,就目前而言,这一将教研与科研合一的想法尚未见到令人信服的做法与经验(有些做法成本过高,常态适用性差),在这次评选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可能性,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 以重大项目实验为载体,细化操作,统领教研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外语教研组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验项目作为研修的基本内容,在学校整体实施方案的框架内展开深入教研,目前已完成了本学科六至九年级的校本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的统整,教学方案的设计等系统性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同时还从课程体系建立的高度对初中英语课程校本体系及其运行进行探索,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展开类似探索的教研组还有西南位育中学语文教研组的“语文学科学期课程统整实验”,徐汇中学音乐教研组的“初中音乐舞蹈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上海师大三附中体育教研组的“初中体育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启新小学、世界外国语小学、逸夫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小学数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统整的实验”,以及东安新村第二小学体育教研组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校本体育课程构建”等。这些教研组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根据本校和组内的实际,不同程度地从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展开教学研究,将任务分解到人,并以此为载体,精心策划相应的教研活动。除此之外,上中路幼儿园中班教研组着力探索将课题研究转换为教研内容,落实到具体课例,再上升为纳入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教研方式,这种从技术操作角度研究和实践科研与教研合一的教研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 关注生成性问题,连续驱动教师的研修

研修项目是教学问题经加工提升后的产物,鉴于教学的复杂性和教师学习的自我主导性特点,示范、优秀教研组普遍比较重视教研过程研讨主题的生成性和多变性,通过追踪,把握研修的线索,融入教师的各项学习活动,充实教研的内涵。

南洋中学数学信息教研组长期坚持进行“校本习题开发”的研究,从起初的合作建立题库起步,再进行习题的功能分类,直至校本习题的有效批阅反馈。随着习题开发探索实践的深入,教研组随时捕捉和发现派生出的问题,从宏观架构到具体批改反馈细节,形成系统的问题链,让教师连续地在探究中理解和领会有关习题设计及其使用的原理和知识,促进对这一内容的认识与经验改组,构建起个体的系统教学知识,驱动组内教研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东安新村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期以“咬尾巴”的方式,展开系列化课例研究,在观课中发现现象,加工成专题,并以这些专题链为载体,进而形成环环相扣的听课、评课研修系列,使听课、评课活动趋于系列与结构化。

高安路第一小学数学教研组实施的教研活动后续跟进环节,通过学校知识管理平台,将教师课堂实践中的问题集中呈现,引导教师深化探索。

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关注探讨研究中的生成性问题,及时展开归因分析,并不断驱动后续教研,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完善、充实教研内涵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教研组长发挥“骨干”与“首席”作用

这次评选产生的示范、优秀教研组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组长的专业素养普遍比较高,具体表现在:首先,组长自身具有较高的本学科专业素养,他们绝大数是市、区、校教学骨干,在组内有专业话语权;其次,组长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善于利用自己的专业资源,主动提供给组内同伴,做到知识共享(部分组长还负责组内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带教);第三,组长思考问题比较全面,比较注意组内教师的实际和需求,采取措施设计和策划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有的还善于利用多种资源,形成开放性的研修环境,做到观察在前、思考在前、研究在前;第四,组长具有比较健康阳光的心态,工作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激情,影响感染组内同伴,这些综合性的专业素养与人格特质,如同乐队的首席,较好地凝聚了人心,带领团队发展。

因此,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教研组长这一关键人物的确立与培养,组长素养高了,那么教研组建设也就“纲举目张”了。

为了使以上这些经验更加系统和完善,进而向构建学习型教研组迈进,仅从评选本身的后续效应来看,我们认为:

首先,要组织力量对这些示范、优秀教研组的初步经验进行加工和梳理,分别寻找出今后的突破点和再生点,予以放大和提升,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使其系统与结构化,形成徐汇区校本研修与教研组建设的特色材料。

其次,作为及时跟进,举行各类专题现场研讨和教研组长专项培训研修,在梳理提升基础上,从实践与理性思辨结合的层面全面介绍和宣传这些教研组的典型经验,做到评选一届,引领一批,辐射一片,同时逐步构建区域性教研组长研修课程。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18雷雨下一篇:对股市在我国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