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学化教育的害处

2023-04-24

第一篇:幼儿小学化教育的害处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

刘义忠

其一,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这些年来,幼儿园孩子开始背书包像小学生一样上学。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还要我抱要我背,却还要背上书包,大字不识的孩子,书包里还有上十本像模像样的所谓幼儿课本,小儿郎缘何背起大书包?

其二,造成孩子从幼儿就开始厌学。家住江西省南昌市师大南路的江女士发现,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天都会带作业回来,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喜欢的玩具都不怎么摸了。“5岁就学会乘除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以内加减法,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抄写一页汉字、两页英语单词„„孩子每天都喊累,最近不想去幼儿园了。”这并非是什么“神童”。事实上,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背起大书包,学着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艰涩知识。一位小学生家长非常后悔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超前教育,双语、奥数样样齐全,上小学一年级时确实表现出色,但到三年级后,成绩便很一般了。”特别让他焦心的是,孩子已经出现厌学迹象了!

其三,夺去了幼儿们欢乐幸福的童年。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幼儿园的情景,表情像个孩子:“那会儿阿姨带着我们坐在小凳子上念儿歌,到院子里玩‘丢手绢’,下雨了还能玩泥巴。”可是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变成了“大人”,不会唱儿歌玩游戏。升学“指挥棒”当头,由不得家长不急。

其四,刮起家长的盲目竞争歪风。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其五,挫伤孩子自尊心。“儿童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园长郑润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年了,深谙幼儿成长规律。该幼儿园的王玉廷老师说:“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六,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广州市某小学老师“大羽妈妈” 证实了这一点,她在博文《提前教育让小学老师苦不堪言》中说,在刚接手的班级中,全班30个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济南市公安局幼儿园教师牛箫楠说,孩子在0—6岁期间,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只能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在学龄前期不断灌输各种知识,很有可能让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七,让孩子失去幸福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小就学算术和语文。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她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幸福感,长大后能创造幸福吗?”

其八,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郑润华引用教育家卢梭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她告诫家长:“孩子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意义,孩子的成长没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需要时间逐步完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成长的马拉松长跑,才是成功的教育。是不是输在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赢在终点。”奶奶咋孩子三岁是教1+2=3,孩子总是等于8,孩子根本无法接受,到一定年龄却自会了。“急功近利式的先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学习中占优势;而在游戏的自发学习中,在对环境探索的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智慧,具有持久学习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爱华指出。

其九,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其十,刺激教育经济腐败。五花八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向幼儿倾售,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提高班神童班„„赚孩子们的钱。家长们盲目教育消费,不单是破财,更是伤害了孩子,使孩子未老先衰。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特别强调,“要防止小学化倾向。”据悉,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进行技能强化训练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坚决抵制社会上以幼教为名进行的不科学甚至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二篇:转帖: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 [复制链接]

其一,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这些年来,幼儿园孩子开始背书包像小学生一样上学。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还要我抱要我背,却还要背上书包,大字不识的孩子,书包里还有上十本像模像样的所谓幼儿课本,小儿郎缘何背起大书包?

其二,造成孩子从幼儿就开始厌学。家住江西省南昌市师大南路的江女士发现,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天都会带作业回来,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喜欢的玩具都不怎么摸了。“5岁就学会乘除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以内加减法,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抄写一页汉字、两页英语单词……孩子每天都喊累,最近不想去幼儿园了。”这并非是什么“神童”。事实上,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背起大书包,学着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艰涩知识。一位小学生家长非常后悔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超前教育,双语、奥数样样齐全,上小学一年级时确实表现出色,但到三年级后,成绩便很一般了。”特别让他焦心的是,孩子已经出现厌学迹象了!

其三,夺去了幼儿们欢乐幸福的童年。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幼儿园的情景,表情像个孩子:“那会儿阿姨带着我们坐在小凳子上念儿歌,到院子里玩„丢手绢‟,下雨了还能玩泥巴。”可是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变成了“大人”,不会唱儿歌玩游戏。升学“指挥棒”当头,由不得家长不急。

其四,刮起家长的盲目竞争歪风。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其五,挫伤孩子自尊心。“儿童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园长郑润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年了,深谙幼儿成长规律。该幼儿园的王玉廷老师说:“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六,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广州市某小学老师“大羽妈妈” 证实了这一点,她在博文《提前教育让小学老师苦不堪言》中说,在刚接手的班级中,全班30个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济南市公安局幼儿园教师牛箫楠说,孩子在0—6岁期间,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只能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在学龄前期不断灌输各种知识,很有可能让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七,让孩子失去幸福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小就学算术和语文。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她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幸福感,长大后能创造幸福吗?”

其八,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郑润华引用教育家卢梭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她告诫家长:“孩子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意义,孩子的成长没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需要时间逐步完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成长的马拉松长跑,才是成功的教育。是不是输在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赢在终点。”奶奶咋孩子三岁是教1+2=3,孩子总是等于8,孩子根本无法接受,到一定年龄却自会了。“急功近利式的先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学习中占优势;而在游戏的自发学习中,在对环境探索的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智慧,具有持久学习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爱华指出。

其九,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其十,刺激教育经济腐败。五花八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向幼儿倾售,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提高班神童班……赚孩子们的钱。家长们盲目教育消费,不单是破财,更是伤害了孩子,使孩子未老先衰。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特别强调,“要防止小学化倾向。”据悉,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进行技能强化训练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坚决抵制社会上以幼教为名进行的不科学甚至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 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

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关注。

第四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近日,一个中班的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很聪明,可现在到了中班了,还不会加减法,不会写字,有的孩子在其他幼儿园,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你们幼儿园整天教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些有什么用啊?”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同时,有一种深深的担忧。现在确实有一种“拔苗助长”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认字、写字、会算术越早越好。而一些幼儿园为其生存,只能去满足家长的错误要求,不得不违背幼儿教育《纲要》,对

3、4岁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

那么,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我认为,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对幼儿是一种摧残。幼儿认知力、理解力还没有达到小学生的水平,让幼儿去学习小学知识,孩子们只能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其实,让幼儿们深感头痛,枯燥难学的小学知识,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让他们学习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让他们提前学习这些知识就显得很难了。许多幼儿教师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没有太大的意义,浪费幼儿宝贵的时间,使幼儿教师没有时间对幼儿进行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只是一种短期效应,从长期看作用不大,实践证明提前学习的幼儿只是在小学一年级时略显其优势,随着年级的增加,这种优势就不明显了,到了高年级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提前学习只能使幼儿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幼教专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此时幼儿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备,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地强制灌输知识,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专家认为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孩子想像力。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一些家长也表示幼教小学化不仅让幼儿身受其害,家长也苦不堪言。孩子学习中的疲劳和痛苦首先传导给家长,使家长的情绪也焦躁,家长既想和孩子完成幼儿园不该学的知识又不想让孩子太辛苦了,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因此,幼教小学化也常常让家长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幼儿教育小学化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此,家长们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幼教《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那就是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幼儿园应给幼儿培养出其人生发展所需要的诚心、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幼儿园的教育。其实,学习就像造房子一样,地基不打好,怎能盖房子,连房子造起来的第一步都没做好的话,谈何房子呢?学习也是同一个道理,而幼儿园正是打地基的阶段,是一个好的开始还是一个坏的开始,取决于在幼儿园阶段的方方面面。近几年国家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上个世纪,中国幼儿园教育都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人们对幼儿园的概念是可有可无的,导致了有的人甚至不上幼儿园,而现在幼儿园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全面普及幼儿园教育,同时对幼儿园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所要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里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求幼儿获得多少的知识,会背古诗、认识多少个字、会做几道数学题,而是以孩子开发智力为主、开拓创造力、训练正确的认知能力,比如上厕所、吃饭、整理玩具、进行游戏、分饭菜、捡树叶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微小示例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期,学前教育也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学前教育的得失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们也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正确优质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家长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早期教育。有的家长不惜财力、物力、盲目的、缺乏科学性的教育小孩子,有的甚至逼迫小孩子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哪怕孩子本身不喜欢。现在的孩子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的丧失了孩子的天性、智力因素、情感、交往等方面,也失去了美好的童年。而作为幼儿园一方,在诸多幼儿园的竞争压力和家长们的急切逼迫下,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不得不多传授一些知识给小孩子,有些情况严重的幼儿园就导致忽视了孩子的日常行为能力、习惯问题、沟通交往能力,使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不快乐。

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专家鉴定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迎合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纳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严重危害了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在生理心理上,也与幼儿的发展规律不吻合,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现在双语幼儿园已经全面遍布起来了,家长不让孩子学习英语输在起跑线上,不嫌贵,纷纷把孩子送到双语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对幼儿身体发展的影响。幼儿园阶段是幼儿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压力过于大,把孩子的玩耍时间剥夺,强制性、长时间的要求幼儿学习专注,导致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久而久之会出现反应迟缓,经常发呆等症状,必然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正常发育。现在的幼儿园普遍让幼儿呆在教室里面,拍麻烦,大多给幼儿玩一些积木,都不愿带幼儿走出教室,享受一下大自然,使孩子的游戏时间缩短了,同时也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多给孩子去大自然看看的话,更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爱想、有好奇心、在不断地寻找新鲜感、什么东西都想去碰一下,而小学化倾向却扼杀了孩子的这种天性,剥夺了孩子在玩耍中该得到的乐趣。强大的压力压在一个幼儿园孩子的身上,他们在心理上得不到疏通,不像大人可以自己变通,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限,严重的危害到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幼儿出现思维不灵活,目瞪口呆,缺乏想象力等症状。

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认为以下途径可以参考:

一、幼儿园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体健康发展。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多开展室外活动,不管是做游戏还是上体育课。一方面是锻炼孩子的身体,强壮他们的体魄。另一方面是教师开展这种课程也比较灵活,提高孩子的合作、动手的能力,特别是一些个性孤僻的孩子,能让他们大胆的放开身来做游戏。

二、幼儿园对教职工进行多方面的进修,使教师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不同,在教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上有所调整。幼儿园园长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教职工。要依据当今幼儿园发展的形势来进行课程改革,灵活、有效地制定一些计划出来,比如说分班上课,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就是这样的,星期一星期二上午的课是要求分班教学的,一半同学在教室上课,一半同学在午睡室上课,虽然教师会辛苦点,同样的内容要上两遍,但这样达到的效果要好,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孩子。

三、注重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幼儿园教育在教学方法、形式、教学环境都与小学教育有所不同。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传授知识,有严格的课堂纪律,是以学知识为主,而不像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好幼小衔接,在大班期间没有处理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所以,对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也不可忽视。往往在大班的时候,幼儿园会组织去参观小学,让他们体验到小学的教学模式。

其实,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是一样的。人类没有考虑到自然的发展规律,就向大自然无限量的夺取东西,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地震、洪涝灾害、海啸等都说明了人类对自然地迫害,忽视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旦没有了规律,环境就会向人类做出相应的惩罚。如果幼儿园教师也忽视了幼儿的发展规律,破坏了幼儿本身要发展的路线,那么幼儿的“生态环境”也会遭到威胁。

中三班:吴晓燕

2014年1月

上一篇:幼儿园常规教育重要性下一篇:幼儿园防拐骗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