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摄影:感受婺源古村的宁静秋色

2024-05-07

旅游摄影:感受婺源古村的宁静秋色(精选3篇)

篇1:旅游摄影:感受婺源古村的宁静秋色

入秋之后,“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的红枫叶进入观赏期,一眼望去层林尽染,山上许多树木的叶子变黄,变红,景色怡人,特别是在阳光的映照下,满山的红叶无比妖娆,处处入画。秋越浓,婺源的颜色就越红,因为婺源多枫树,山野田间、村口巷尾散落着许多古枫。一树一树的枫叶就会变得像火一样红,把黑瓦白墙的徽州古村照得更清晰了。

婺源古人,也是聚族而居的,一个村,往往只是由一个或两个大姓人家组成。可他们的村名,却和北方乡村起名的习惯不同,虽然也不乏简单地以姓氏、地势或者方位为名的,可更多的,却是雅致的,富寓意的,像“思溪”、“严田”、“菊径”、“桃溪”、“梅林”……在未见之时,只听到村名,便感觉到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秋季婺源摄影旅游微攻略

摄影是个耗费时间的活儿,再加上婺源秋季摄影景点分布得散而偏远,如果只有一至两天时间,旅游风建议来婺源摄影的朋友们以那建议以石城、长溪、江岭为重点,然后附带其周边的小摄影点。

婺源秋色最佳拍摄点:

1、北西环线拍摄点:清华镇:黄家水口林;大鄣山乡:菊径、石城;赋春镇:鸳鸯湖、长溪、严田古樟;浙源乡:察关村。 沱川乡:篁村。

2、东线拍摄点:秋口镇:上河、石门、黄源村河滩祥云寺的公路边;江湾镇:古坑、旃坑(潇江源大宗祠)、晓起、湖山村、篁岭、晓容村;溪头乡:江岭、龙尾村;段莘:阆山。

篇2:旅游摄影:感受婺源古村的宁静秋色

北西环线:

鸳鸯湖(6:00�D10:30与16:00,这个景点因要租船、以及喂食等才好拍摄),、黄家水口林(15:30)、菊径(7:00与16:00)、石城(06:25�D09:00)、长溪(06:30�D10:30与15:30�D16:30)、察关村(06:45�D9:30与15:30�D16:45)、严田(16:10�D16:40)水口处的石桥日落与红枫、篁村水口(6:30�D9:00与16:30),

资料

《旅游摄影:感受婺源古村的`宁静秋色》()。

婺源东线:

月亮湾(6:30�D8:00�D与16:30日落)、秋口上河(15;30)、石门(15:45)、黄源村河滩祥云寺的公路边(6:30�D8:00与16:00)、古坑(16:15)、旃坑(潇江源大宗祠)15:30、晓起(14:00)、江岭(06:30与15:30)、龙尾村(08:00与16:00)、湖山村(16:30)篁岭与晓容村(6:30�D10:00)、阆山(6:30�D10:00越野车可以上去,否则只能徙步,山上村子有简单食宿接待)。

最佳秋色时间段

具体的时间与气候有关,气温高就秋色晚,寒潮早就秋色早,但如果下霜次数多、阴雨天与干晴多、大风,叶易提前落,总的来说一般以11月中下旬�D�D12月初这时间段最佳。(注:阆山以及黄源村河滩祥云寺的公路边因海拔、树种的缘故秋色比其他景点早上10左右)

注意事项

1、枫叶红时,已经是婺源浓秋与初冬相连时分了,早晚天气寒冷,白天温度会在10度以上,但若逢阴雨那气温就会寒冷,所以得注意防寒(婺源属南方与北方的干冷不一样,建议衣着为三件或以上,如内衣加毛衣加外套(要厚实些)。

2、进长溪村与上石城的山区公路,弯多路窄,前者19座以上的客车是不让进的,后者33座以上的客车也是不让上的。

篇3:旅游摄影:感受婺源古村的宁静秋色

本文关注的, 正是这种复杂的现实情境中, 古村落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何去何从。通过2015年1月上旬在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的田野调查, 分析该村徽派建筑景观变迁的表征、动因及影响, 试图通过一些片段, 来还原古村落建筑景观保护所处的复杂情境, 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现状的措施与建议, 以期能够为古村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筑景观的保护工作, 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 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表征

1.1 李坑村概况

李坑村, 坐落于江西婺源县秋口镇, 距县城12.8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 村民以李姓居多, 现有260余户, 1400多人, 辖4个自然村。李氏一族颇重文教, 历代人才辈出, 有文武进士13名。明代以后, 徽商大兴, 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回到家乡, 除建设私宅外, 也出资修建宗祠、书院等公共建筑, 李坑因此成为婺源东部规模较大较富裕的村落之一, 曾被誉为“婺东第一村”。清道光十二年, 盐商失去了行盐专利权, 整个徽商失势;加之近代时局动乱经商不便, 村民生计逐渐从外出经商转向留守务农, 村落经济逐渐下滑。

改革开放以后, 村中青壮年多靠外出务工维持家中生计。1998年, 村民自发开始经营旅游。2001年, 村落旅游承包给私人经营。2003年, 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007年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景区经营权, 运营至今。

1.2 李坑村建筑景观概述

李坑村的聚落主体位于一个东西向的狭长山谷内, 山谷东边是封闭平坦的盆地, 都是水田。两条溪流在盆地里发源, 在村落中心汇合成一条溪流继续流出村口。村中的传统建筑均为徽派风格, 依山面水而建, 溪流两岸架设多处小桥连通, 院落之间用青石板巷道连接, 形成井然有序的组群布局。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 木构架为主, 装饰上多用砖、木、石雕。

李坑村的建筑布局在明清两代已基本定形, 是一处较具规模的古村落。在居民私宅之外, 至1961年还保留有宗祠12座, 庙宇17座, 以及文昌阁、文峰塔等大量公共建筑。60-70年代, 村中的大部分公共建筑被毁, 仅余民国年间建的申明亭和几座石桥。此外, 还存有四栋明代住宅和数十栋清代住宅。旅游开发以后, 经营者租用了李瑞才故居、大夫第、李书麟故居、铜绿坊和李知诚故居五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作为参观点, 其余古建筑则由屋主支配。

1.3 李坑村建筑景观的现状

1.3.1 聚落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村落人口的增长, 村中原有的宅基地已难满足村民的居住需求, 2008年, 李坑村所在的秋口镇政府采用招拍挂的方式, 在景区外的201省道两侧新规划了一批宅基地, 面向秋口镇下辖行政村居民出售, 新建的房屋多为三层砖混结构, 并要求参照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装饰立面。新区距离景区入口约500米, 但与老村的聚落景观有明显的差异, 基本形成了新旧分区的空间布局。

350乡道和横跨李坑上空的瑞杭高速高架桥的修建, 景区入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商业区和停车场的建设、村口旅游商贸区的建设, 都在一步步的蚕食着李坑古建筑群周边的田园景观。2014年, 在旧停车场外围新建的生态停车场, 占用了村中第五小组近20亩水田, 所有这些因素, 都使得李坑村的外围逐渐呈现出一种景区化和城市化景观的视觉特征。

1.3.2 核心游览区建筑景观的“形存神亡”

从村口大樟树到村落中心通济桥约400米长的区域, 是景区的核心游览区, 也是村中古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区域。无论是建筑外观, 还是内部的布局、摆设、雕饰等, 均保存完好。临水而建的徽派建筑, 倒映于秀丽溪流中, 与错落有致的石桥木桥一起, 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意境。

核心区内的李瑞才故居、大夫第两处参观点, 是绝大多数李坑游客必到的景点。建筑内部的空间, 都被屋主分割成1-2平方米左右的空间, 用于出租或自营旅游商品, 具体的种类包括樟木制品、本地土特产、香烟、投掷硬币有奖游戏乃至祖传自制痔疮膏等。建筑内的业态, 基本与李坑历史文化和徽派建筑文化无关。溪水两岸, 密布着近百家旅游商店, 出售大同小异的商品, 俨然是一条滨水商业街。来李坑游览的游客, 多数只是沿溪畔漫步, 拍摄几张有代表性的景物照片, 逛逛水边的商店, 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一般为2-3个小时。

1.3.3 非核心区域建筑景观的“形神俱毁”

相比核心区域, 非核心区域建筑景观的现状更让人痛心。一方面是公共建筑倒塌破败后无人管理, 与李知诚故居一墙之隔的古书院, 倒塌已有多年, 断壁残垣, 野草没墙, 至今无人管理。另一方面, 2014年国庆节之后, 李坑的非核心区域开始出现爆发性的建房热, 至2015年元旦期间, 新增四层砖混建筑67栋。这些新房密布于通济桥上游的溪流两岸, 在体量、材料、外观、内部布局和细部装饰方面, 都是纯粹的现代建筑。调查期间, 大部分新房尚未竣工, 满目尽是脚手架, 建筑垃圾随意地堆放在溪水中和过道上, 机器轰鸣, 尘土飞扬, 游客多止步于通济桥。

笔者在过去的十余年间, 曾多次到访李坑, 亲眼见证了李坑从一个古意悠然的诗意村落, 逐渐蜕变成高架桥下熙熙攘攘的热门景区, 但2015年这次调查所观察到的现状, 建筑景观所遭受的破坏程度, 远甚于之前。

2 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动因

2.1 传统徽派建筑与居民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

2.1.1 传统建筑的功能布局不能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要求

李坑的传统民居, 多为高墙深宅的徽派三合院, 采光主要靠天井, 外墙的窗户少, 面积也较小。除厅堂光线充足之外, 其他居室多是阴暗潮湿。房屋内部用木质墙面和楼板分隔空间, 难以营造多层居住空间, 久经岁月后, 木材也容易腐朽坍塌, 村中有不少清代民居已是危房。房屋内部没有接通排水排污管道的卫生间, 也很难改建, 居住其中确有种种不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传统建筑已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

2.1.2 传统建筑的空间容量不能适应村落家庭人口的增长

李坑村自北宋年间建村, 至今已有千余年, 一代代的繁衍生息, 村落人口规模自然逐步扩大。近几十年来, 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 婴幼儿死亡率的不断下降, 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旅游发展以后, 较之周边的其他村落, 李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人均收入, 仅门票分红每年每人有两千多元, 因而近年来, 李坑适婚女性中少有外嫁者, 嫁入的周边和外地女性却一直在增加。种种因素, 都使李坑村的人口规模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子女长大成人成家后, 必然要求更多的居住空间, 砖木结构的徽派建筑无法通过增加楼层来营造居住空间。古徽州地区的传统做法, 是在第一进院落后, 新建一进院落。在住宅已经非常密集的李坑村, 这种做法显然已行不通。

2.2 建筑文化景观保护的经济成本与机会成本较高

古建筑保护的高昂经济成本, 也是众多居民选择拆旧建新的重要原因。

首先, 木质古建筑的维修成本较高。在已有宅基地上新建砖混建筑, 以建筑面积来算, 大约的建设成本是700元/平方米 (不含装修) ;进行旧房整修, 仅一名木匠每天就要支付220元工钱, 而且很难请到技术过硬的, 加上购买木材的花费, 维修成本不低于新建。

其次, 拆旧建新能够提供更多的旅游经营空间和盈利机会。调查中, 笔者走访了多户正在建新房的村民, 询问房屋用途, 他们新建的一般是三层半的新屋, 一楼的前半部分是门面, 可用于出租或者自营, 村中核心游览区20~30平方米的当街店铺, 年租金约在7~8万元, 非核心区的同等面积店铺, 年租金约在2~3万元;其余的房间, 除自住外, 均可用于经营餐饮和住宿, 旺季时, 一间房的日租金均在200元以上。选择旧房整修, 则相当于放弃了这些可观的盈利机会。换言之, 保护古建筑, 对当下的村民而言, 是一种机会成本非常高昂的选择。

2.3 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客观上推动了居民拆旧建新

老房子的居住拥挤、生活不便等问题, 在李坑村发展旅游之前便已存在。当时村落整体的经济水平低下, 村民多以务农为生, 大部分家庭都不具备建新房的经济条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李坑村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名村, 大量村民广泛的参与其中, 受惠于旅游。按人头发放的门票分红、出租店铺和摊位的租金、售卖旅游商品和经营餐馆旅馆的收入、受雇于景区经营企业的工资, 都大大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也在客观上为部分居民新建房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2.4 管理部门、村落居民和景区经营方的保护不力

古建筑是李坑旅游赖以发展的根本, 村民、管理部门和景区经营方对此都有着共识, 对于村中拔地而起的突兀高楼, 三方都觉得终将毁掉李坑旅游的未来, 但是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的现状, 却与三方的保护不力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

一是管理部门的规划缺位和管控不当。秋口镇和婺源县的有关部门对李坑村的建房需求, 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划, 仅要求新建房屋不得超过三层, 外立面须采用徽派式样。对于已经存在的违章建筑, 主要靠几年一次的综合整治活动统一拆除, 最近一次是2011年, 执法人员拆除了各类违规违章建筑208间, 期间景区关闭了四个月, 暂时的遏制了村中的建房之风。平常的建筑景观维护工作, 主要由村民委承担,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 根据情节, 对村民处以1-2万元不等的罚款。从李坑的现状来看, 综合整治和违规罚款显然并非长期有效的措施。

二是村民缺乏古建筑保护的强烈动力和知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每一位受访村民都认为应当保护村落的古建筑景观, 但在生活需要和强大的经济动力面前, 这种意识很难转化成事实的行动。许多村民认为, 新建房屋仅是超出了要求高度半层, 对立面进行仿古装饰后, 并不会对建筑风貌造成很大的破坏。绝大部分村民对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二者缺乏认知。村中参观点之一的李知诚故居, 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司每年支付给屋主三万元费用, 加上出租院内摊位和收取游客触摸古树的费用, 旅游年收入逾十万元。为了改善居住条件, 营造更多的经营空间, 屋主按照房屋原貌, 花费二十余万对建筑内部进行了重建, 被文物部门以“破坏文物罪”拘留数周, 公司也将该景点从参观线路上剔除。访谈中, 屋主对这样的处理非常不解, 周边的村民则多是慨叹景点关闭后, 拉低了周边店铺的租金, 几乎没有人真正意识到屋主的行为性质。

三是景区经营方缺乏对古建筑文化保护的行为立场。相比管理部门, 公司是在场的经营管理方, 对村中建筑景观的变迁感受清晰深刻, 保护古建筑的态度鲜明, 在其与李坑村签订的协议中, 也明确将保护建筑风貌列入村民的义务之中。但公司是一个市场主体, 没有执法权, 面对村中越演越凶的乱拆乱建现象, 也只能是告知村民委扣押违规户的当年分红, 除此之外, 别无他法。

自2014年国庆假期后的这场建房乱象, 在短期之内能够满足部分村民的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需求, 却使李坑村的建筑景观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随着这一批新房的落成, 李坑村又将增加几十处接待设施、数百个床位, 能够容纳更多的游客在村中住宿。过夜游客的大规模增加, 对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又是一场考验, 村中已不再清澈的溪流, 将承担更多的排污压力。一些多次来访的游客, 对这样的变化已有明显的察觉。任由其发展下去, 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终将不再。李坑的旅游业前景, 也终将暗淡。

4 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调控策略

4.1 合理规划, 满足村落居民的内生发展需求

在自有宅基地上改建或新建房屋, 本是村民的合法权利, 但私有的古建筑又是古村落旅游地的重点保护资源。因而, 在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中, 居民对现代建筑的居住要求和古建筑景观的保护一直是突出的矛盾。对于村民内生的发展需要, 一味的以禁止新建来应对, 容易激化矛盾, 引发冲突。对此, 属地政府有必要对村落居住空间和建筑景观保护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李坑村为例, 2008年规划的新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建房需求, 但新批宅基地高昂的售价, 超出了大部分村民的接受范围, 因而没有发挥长效作用。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和经济能力, 科学规划居住新区, 是改善乱拆乱建、保护古建筑群落的首要措施。

4.2 科学激励,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古建筑保护

我国的《文物法保护法》明确了私人所有古建筑的所有权, 并要求所有者依法妥善保护文物。但旅游村落古建筑保护的高昂成本, 常常使保护和维修成为屋主的沉重负担。与权利不对等的义务, 往往难以维持。对此, 属地政府的文物保护单位, 应积极提供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 在确保文物保护资金到位的基础上, 增强古建筑保护的技术扶助, 同时应加强古建筑保护知识的普及, 引导居民切身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来。村落旅游经营者作为古建筑保护的受益者之一, 也应当为古建筑保护积极出力, 例如明确资源使用费各部分的用途, 加大资源补偿费用的支付力度, 确保古建筑景观在被利用开发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保护。

4.3 控制流量, 并实施景区旅游经营准入制度

在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 我国业已形成“区内游、区外住”的基本理念。但是在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开发中, 超容量超负荷的接待游客现象, 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以李坑为例, 有限的村落空间, 260余户原住民, 每年接待游客逾百万, 村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均已超负荷运行。近几年落水、电资源的紧张和溪流的污染, 都已经非常明显。旅游高峰, 村中的步道常常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易造成游客跌落河道等安全事故。管理部门和景区经营企业对游客流量不加控制、对景区内旅游经营不设门槛的放纵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中高楼遍起的态势。为保证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景区游客容量的测算和控制, 对景区内旅游经营实施准入制度, 已成为必要之举。

4.4 调整业态, 注重古建筑保护的“形神兼备”

妥善的保护古建筑实体, 是基础工作。但是缺乏生命力的静态保护, 必将使古建筑文化失其风采, 难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古村落旅游地的建筑景观保护工作, 尤应重视形式与内容的双管齐下。在妥善保护古建筑实体的基础上, 挖掘古建筑文化的精华和亮点, 注入文化底蕴深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旅游商业业态。在吸引游客更深入的欣赏、了解古建筑的同时, 能够逗留其中, 体验到深刻的乐趣, 也可以为村民参与旅游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机会。

5 结论

古村落旅游地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景区类型, 既是保护与开发交锋之所, 也是社区与景区交融之地, 如何在妥善保护古建筑景观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的发挥其资源价值;如何在推进原住民社区发展的同时, 推动村落旅游的长足发展;这二者都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江西婺源县李坑景区的实地调查和研究, 笔者认为, 该村建筑景观正在经历的剧变, 不仅是村民改善居住条件、创造经营空间等内生发展需求的行动体现, 受到经济水平提升的客观推动, 也与制度缺位、管理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文中提出了合理规划居住空间、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适当控制游客流量、实施旅游经营准入、调整历史地段业态等调控策略, 期望能够为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摘要:如何在妥善保护古建筑景观的基础上发挥其资源价值, 如何推进村落社区与景区旅游的共同发展, 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景区的田野调查, 深入剖析该村徽派建筑景观变迁的动因。研究表明, 建筑景观的变迁, 是村民内生发展需求的行动体现, 受到经济水平提升的客观推动, 也与制度缺位、管理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合理规划居住空间、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适当控制游客流量、实施旅游经营准入、调整历史地段业态等调控策略。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地,建筑景观,变迁

参考文献

[1]郑建鸿等.婺源古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初探——以理源和李坑两古村落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1) .

[2]陆林等.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5 (05) .

上一篇:齐齐哈尔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9.2万吨1,3-丙二醇设计)下一篇:质量振兴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