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林两江四湖的作文

2024-05-10

游桂林两江四湖的作文(共5篇)

篇1:游桂林两江四湖的作文

我们坐游船先从杉湖出发,由于现在是晚上,灯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看!那就是日月双塔,日塔金碧辉煌,高四十二米,像是一个巨人穿上了金色的衣服。银色的是月塔,它虽然比日塔低一些,但身上银光闪闪,一点也不比日塔逊色。

再过一会儿,就能看到一座晶莹剔透的桥,叫水晶桥,整座桥用水晶建成,多么漂亮。

不知不觉,船到了榕湖上,榕湖有两座仿建桥,一座是古溶双桥,它是仿颐和园的一座桥建的,而不同的是,古榕双桥,是以双桥形式建的。第二座仿建桥是仿河北省的赵州桥建的,没有桥墩,左右两旁各有两个小洞。

过了榕溪桥后,很快又看到了一座桥,叫迎宾桥。桥上灯光五颜六色,好像在欢迎我们。

之后,再过了桂湖的丽泽桥、观漪桥、宝贤桥、四清桥和宝积桥,就到了木龙湖了。木龙湖上有座桥,叫解放桥。这座桥看起来非常古老,但人们依然喜欢这座桥。

游了“四湖”,该到“两江”了。桃花江,多好听的名字呀!听着就知道那里是桃花满“江”。桃花江的桃树多得不得了,春天从远处看去,就像一片粉色的海洋。

很快,美丽的桃花江和我们告别了,迎接我们的是漓江。漓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

我们的船快航行到终点了,刚才错过的朋友一定要赶快坐下一班船去领略桂林两江四湖的美景吧。

篇2:游桂林两江四湖的作文

我看过风景

迫不急待地我们登上了两江四湖的游船,阵阵清风吹来使我们激动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悠闲地欣赏景区内新建成的名桥博览园、名花名树博览园、亭台楼阁博览园、雕塑博览园。虽然它们是人工合成的,却惟妙惟肖,水面上那层轻轻漂浮的水雾给人一种误入仙境的感觉,

两江四湖果然美不虚传,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是那么独特,大元帅陈毅曾经说过宁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亲爱的朋友们,在这美丽的环境中,你不想来这里游玩吗?我真不想离开这里啊!

篇3:游桂林两江四湖的作文

桂程在2012年完工后, “两江”、“四湖”将实现真正贯通, 游客可通过乘船游览“三山林

两洞”。

﹃﹃据了解, 1998年, “两江四湖”一期工两江三山程的建设实施, 使内湖与漓江、桃花江相四两互贯通“两江四, 湖彻”周边景观的改造底改善了内湖水质, , 并通过对实现了“显

湖洞

山露水、连江接湖、清淤洁污、引水入湖”, 依托环绕桂林城市核心区域的环城水系, 构建了舒适宜人的开放式城市中

﹄﹄央公园, 凸显了桂林“城在景中, 景在城全贯可以中”的城市风貌, 受到广大市民和中外游通船客的青睐, 被原建设部授予“人居环境范

上例奖”。如今, 为提升桂林老城区风貌, 科学保护漓江, 给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游环境, “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环境综合

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据介绍, “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造面积约10平方公里, 整治改造包括“两江四湖”滨水第一层建筑的街景立面改造、相关立交周边环境一批重要节点改造、多条道路改造等内容。

据悉, 在此次“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综合整治工程中, 将疏浚整治河道8.8公里, 桃花江流域沿江建有的原有堰坝都将拆除, 改由橡皮坝取代, 建设徐家、肖家两级橡胶坝及船闸。通过完善桃花江补水工程, 借乌金河把漓江水引入桃花江, 实现桃花江的通航。

此外, 还将通过截断桃花江沿线外部污染源, 新建水道, 使桃花江与四个内湖连通, 构成“两江四湖”二环水系, 使得“两江”、“四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今后, 游客和市民便可坐船通过桃花江到达芦笛岩, 在欣赏桃花江沿岸优美田园风光的同时, “三山两洞”的全程游览也可以通过坐船来实现。

据了解, 桂林“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预计投资6亿多元, 将于2012年竣工。

篇4:探讨桂林两江四湖景观美学配置

景观概况

早期的桂林湖塘密布、水系发达,唐、宋时期便有了水上游览活动,乘一叶轻舟可尽览城中景致。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人类活动的干扰,城区水质恶化,河湖断裂,严重损害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针对这种情况,从1999年到2002年6月,由桂林市委、市政府进行组织规划的“两江四湖”工程,经过三年改造,终于连通,再现了历史上“一水抱城流”的景致,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格局,成功打造了桂林旅游新品牌,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发展和整体形象。

景区的自然美、人文美和意境美

1.自然美

自然美是社会性與自然性的统一。社会性其根源在于实践。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在以水为主体的两江四湖景区,滨水景观作为一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物本身具有外在美,如景观造型的形体美和色彩美,嗅觉感知的芳香美,听觉感知的声音美等。而这种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获得,其中,以视觉的感知权重最大。

2.人文美

“两江四湖”滨水景观中的建筑与周边的环境相呼应,联结多个景点,汇聚大量名人故居及遗址传说等,建筑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尤其夜景优美壮观,比如杉湖中心的日月双塔便是一亮点,塔内的灯光、投射到其表面的灯光和周围的色彩完全一致,使得夜晚的双塔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华丽效果。

来此游憩的有兴致盎然的旅客,在游览中触摸着桂林城市的厚重,亦有本地居民,茶余饭后或闲逛、或锻炼,不约而同来到“两江四湖”,使此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3.意境美

意境美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联想、理解等审美活动获得的内在美。在此,景观不只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弦外之音,这种象外之境即为意境,它是“情”和 “景”的结晶。对景观意境美的认识,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美学素养等密切相关。在“两江四湖”景区,人们看着美景名胜、人文遗珍,投射到各自的脑海中,必定延伸出不同的意境和趣味,赞叹着眼前所见散发的神奇魅力。

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

1.变化与统一原则

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繁杂的变化变成最高度的统一。变化与统一是景观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两江四湖”景观建设时,强调色彩、质感、形式等各种构景元素上的变化,同时也力求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比如古榕双桥参考了圆明园玉带桥的构造,主要在桥型上突出特色,并为了与周边环境相搭配而设计成双桥形式,使其在整体气氛的渲染下,显得统一,仔细看去,周围每棵树又有着不同的姿态,和而不同,赏心悦目。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2.对称与均衡原则

在景观配置中,对称与均衡原则可算是景观创作的精华。能确定景观脉络的秩序性,带来整体的稳定感。

各种体量与质地等具有不相似性的元素,依照均衡性的原则搭配,形成的景观将会弥补其差异体现其融合。均衡分为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两种形式。在此,是以自然式均衡为导向。随处可见植物竞自由地生长,整体布局适宜稳定。

3.比例与尺度原则

由于具有空间三维特性,景观各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形成美感。而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要考虑其在时间上的三维变化。无论硬质或软质景观均须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两江四湖”做得很好,比例和谐,一切都如量身打造般,还不时出现点睛之笔。

4.韵律与节奏原则

作品要活泼有趣,就必须有韵律与节奏。两江四湖景区结合地形使常绿林和景观林呈地带性交错配植,给人以起伏、交错的韵律感,产生活泼、动态的美。

5.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衡量一个作品是否适用的最终标准。它不仅要满足环境美化这一中心要求,还要满足游客在时效性及经济性等多方面需求。水体构成了景区的主体核心,同时装点、衬托了其它景观。

有效改善了城市中心区给人的单一印象,充满了自然的灵性,改善了生态环境,也给压力颇大的现代都市人打造了一个不需远行便可放松身心,聚会休闲的好去处,成为桂林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6.主题与情节原则

主题与情节原则并非景观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常能给作品增添文化因素,带来更多趣味和紧凑的结构。

“两江四湖”中风格迥异的三大景区搭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使得桂林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如知音台的设计以中国古代乐器琵琶为主景,周围配合涌泉、古木、溪流等副景,展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内涵,设计灵感源自王正功与桂林山水的历史渊源。桂杉湖的建筑以两广及桂林名亭、名楼为主,木龙湖景区以宋代的历史文化遗迹为背景,建筑形式参考了宋代建筑及岭南建筑的特点。人们在各“情节”中穿梭,领略不同的主题,这些要素共同打造出了具有桂林独特魅力的山水旅游文化及内核。

结语

“两江四湖”景区充分利用各水系特点,结合周围环境并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城市为大背景,打造了“城景交融”的滨水景观,展现了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塑造了宜人舒适的城市环境,是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优秀范例。

篇5:游桂林两江四湖的作文

1 桂林“两江四湖”工程概况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其由喀斯特地貌而发展形成的自然山水景观, 造就了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风景特色。但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 桂林的迅速发展建设中的不当措施给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水污染首当其冲。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打造城市特色风貌, 桂林市于1998年正式启动了环城水系改造工程, 即“两江四湖”工程。工程分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于2002年5月正式竣工通航, 二期工程于2010年启动, 预计在2016年年底前实现通航[1]。

“两江四湖”工程 (见图1) , 是桂林市的大型的环保工程、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大型的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两江”指的是漓江和桃花江, “四湖”指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一期工程以疏通、整治中心城区的“两江四湖”为主要目标, 改造建设环城水系7.33公里, 水面面积38.59万平方米, 其战略思想概括为“连江接湖、显山露水、清淤截污、引水入湖、修路架桥、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二期工程主要以桃花江的环境整合治理为目标, 改造水系2.5公里, 通过清淤截污、兴建水街等工程, 让桃花江再现往日清澈秀丽的胜景[2]。

2 环城水系改造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2.1 城市风貌的内涵

城市风貌, 作为城市物质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 体现着城市的景观与面貌、风格与水准, 承担着展示城市精气神的重要作用[3]。城市风貌的评价体系较为复杂, 方法众多。有学者曾经做过大量调查问卷, 研究城市风貌的评价因子, 最后得出以下的评价因子 (表1) 。下文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评价因子中“视觉客体”内容的研究分析, 总结归纳“两江四湖”工程在城市风貌中的积极作用。

2.2“两江四湖”工程对城市山水风貌的提升

“两江四湖”一期工程疏通联合了桂林市中心的主要水系, 还原了宋朝时桂林古城“一水抱城流”的水城风貌。榕湖和杉湖为连心湖, 位于市中心地带, 两湖分别因湖边密集种植的树木而得名。榕湖沿岸布满浓密的大大小小的榕树, 夏日里树叶繁茂、根系发达, 为游客提供隐蔽之所。杉湖沿岸有一排排杉树整体矗立着, 像士兵一样守卫着湖泊。桂湖较狭长、南北向, 湖边也是桂花树成林, 每到金秋十月, 桂花开花的时候, 香溢四散, 整个桂湖甚至整个桂林市都可以笼罩在弄弄的香味中。桂湖北面的骝马山和老人山也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两座小山均高150米左右, 与桂湖110米宽的湖水相得益彰, 这样相近的高宽比, 让人走在湖边有亲切宜人之感, 更容易体会到桂林青山秀水的魅力。最体现桂林山水的当属漓江段了, 虽然“两江四湖”工程中只包括了一小段约2.5公里长的漓江, 但集中了漓江市区段的精华, 流经桂林市区最有名的“三山”之二:伏波山和象鼻山。“两江四湖”工程的水系改造, 让原本“山是山、水是水”的分立格局, 变成了山水一体的和谐统一格局, 加强了人们对山水的体验感, 提升了中心城区的山水风貌。

2.3“两江四湖”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

在“两江四湖”工程之前, 桂林中心城区只有三个湖, 即榕湖、杉湖和桂湖, 当时这三个湖是分立的, 且湖泊与两条江之间也有一定距离。规划设计人员现场勘测地形及查阅相关资料, 发现据史料记载, 桂湖与漓江之间还存在过一个小的湖泊。于是, 为了复原古代生态连通的环城水系, 工程最终决定开挖第四个湖泊, 将之前分立的两条江和四个湖泊连接在一起, 使不流动的湖水流动起来。在开挖“两江四湖”工程的过程中, 涉及的各条水系都进行了整治、疏通, 一期工程共挖“四湖”土方50余万立方米, 经过整治, “四湖”水面面积38.59万平方米, 容积78.24万平方米[4]。通过整治, “两江四湖”沿岸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水质有了明显提升, 鱼类等生物多样化发展, 大量绿化布置在沿岸两侧, 洪水对内湖的灾害大大减弱等等。

2.4“两江四湖”工程塑造城市标志

“两江四湖”工程在景观的打造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成功塑造了多处有标志性的节点及建筑。其中, 榕杉湖景区中的日月双塔是工程中最为突出景观建筑。日月双塔采用了铜质材料建筑日塔, 琉璃材料建筑月塔, 塔高30~40米, 位于杉湖的湖中心, 比邻而立。两塔之间以一条18米长的水下水族馆相连。日月双塔构成了榕杉湖乃至市中心片区的核心景区之一。特别是当夜幕降临时, 日月双塔分别呈现金银两色, 塔身通体照明, 两塔相生相伴, 在平静的湖中熠熠夺目, 与湖边高低错落的树林照相呼应, 给桂林市的夜色增添了生机。此外, “两江四湖”工程中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建筑小品, 沿水边有多处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亭台, 湖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桥梁。丽泽桥是我国第一个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 可以通车, 造型优美, 塔体和桥身都呈大红色, 故市民称之为“红桥”。还有宝积桥、玻璃桥等等都成为了非常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标志性景点。

2.5“两江四湖”工程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两江四湖”工程整合创新了许多历史文化资源, 工程重新建设了木龙湖景区, 将原有的零碎的宋代遗址古墙重新修葺, 把这个木龙湖景区打造成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桂林宋代风貌城。景区内修建的景点包括宋街、古宋城、听荷轩、木龙夜泊、浅桥鱼影等宋代古建筑群景观, 让游客游览时仿佛时光穿梭, 置身在宋朝一般[5]。除木龙湖以外, 在“两江四湖”工程的其他景区中也处处彰显了设计者对历史文化景观的设计, 榕湖湖畔唐代桂林城的南大门也被完好保留下来。登上这座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门, 可以包揽湖光山色。围绕古南门, 还有北宋著名文学家的“黄庭坚系舟处”仿古建筑小品和千年大榕树保留景观等等。

2.6“两江四湖”工程中值得改进之处

“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工程, 大体而言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水系改造工程, 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设计模仿过多, 原创较少。湖泊诸桥分布在市中心环城水系上, 有“赵州桥”、“亚历山大桥”、“水晶桥”等等, 但是桥的设计多为各种模仿作品, 少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大胆创新。 (2) 设计缺少民族特色。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各色文化, 但是“两江四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较少, 沿湖的园林设计未能充分结合桂林的风土人情, 展现壮族及山水文化的特色, 把水文章做活。 (3) 绿地养护管理欠佳。“景观漏洞”现象普遍存在:如枯死植株或被人踩死的植物未能及时补植, 久而久之成为行人的“捷径”;对灌木修剪出来的枝叶, 常常未经合理的处理而任其覆盖其上, 既不利观瞻, 又影响植物生长;有些大树的枯枝未及时清除, 成为安全隐患;亲水栈道内侧的植物未做任何修剪, 阻挡了观景视线等等。

3 结论

水是城市的灵魂, 成功的水系改造对城市整体面貌提升有很大帮助。桂林“两江四湖”工程的水系改造总体而言是非常成功的, 特别对于提升城市景观风貌而言, 例如城市山水风貌、生态环境效益、城市标志、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有很多积极影响。当然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 未来对于工程的维护和建设还要通过各方的努力共同不断改善加强。

参考文献

[1]左华.桂林环城水系整治及生态修复—城市水利工程[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6, 26, (1) :14.

[2]丘连峰, 邹妮妮.城市风貌特色研究的系统内涵及实践—以三江城市风貌特色研究为例[J].规划师, 2009, (12) :26-32.

[3]刘慧.城市风貌特色评价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11.

[4]左华.桂林环城水系整治及生态修复—景区景观工程[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6, 26, (2) :221-226.

上一篇:《同歌》节目主持词下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考点突破 考点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