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难点施工措施

2024-04-09

隧道难点施工措施(精选8篇)

篇1:隧道难点施工措施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叶俊豪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隧道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在特长隧道施工中快速施工,防止涌水、塌方、爆炸等恶性事故发生,就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措施

一、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建设重心已由沿海发达地区向西、北部,平原地带向山岭重丘地带转移,这就意味着高速公路建设隧道密集程度的加大,出现的特长隧道越来越多,且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在此,以我单位承建的中条山隧道为例,中条山特长隧道是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隧道全长9670米,左右分离式路基,复合式衬砌结构,地质设计上以Ⅲ级围岩为主,但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化复杂,各类型围岩交替出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以中条山隧道施工为例,对于熟悉掌握特长隧道施工要点,如何确保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防止涌水、塌方、岩爆等恶性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又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值得深入思考。

二、特长隧道的突出技术难点

1、隧道长,地质更加复杂,施工通风更加困难,通风方案的选择成为控制安全及进度关键技术。

2、特长隧道施工中,工期往往成为关键,进度压力通常较大。

3、岩爆

特长隧道由于贯穿山体比较长,因此埋深普遍较深,可能存在岩爆,岩爆的发生主要由地应力和岩性两个决定因素,在埋深大于200米的地段,在混合麻岩段,极其容易形成岩爆,岩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其中爆炸抛射型岩爆对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对隧道的破坏也有一定的影响。

4、塌方

这是任何隧道施工中,在不良地质段极其容易发生的施工,造成的群死群伤的事故教训的比较多。

5、涌水

特长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涌水现象,对施工人员安全威胁较大。

6、车辆伤害

因特长隧道施工作业面路线长且集中,施工车辆较多,且因路线过长驾驶员极容易形成视觉疲劳,对其他在洞内施工的人员容易造成车辆伤害。

三、解决措施

1、通风措施

1.1、对于长隧道机械通风成为控制进度的关键技术,机械通风及时到位。但首先我们要对通风量参数进行计算,这在特长隧道中尤为重要。

1.1.1施工人员所需风量 按式 Vp=vpmK 进行计算。

式中: Vp----施工人员所需风量,m/min; vp----施工人员每人所需新鲜风量,取3 m3/min; m----洞内同时施工作业的人数,取150人进行计算; K----风量储备系数,取1.2。

则施工人员所需风量为:

Vp=3×150×1.2=540(m/min)

1.1.2 爆破散烟所需风量

按下列两式进行计算并取大值进入总风量的计算。按瑞典大断面隧道通风估算式:

Vb=36Vq/t=36×160×1.2/20=345.6(m3/min)

式中: Vb----爆破散烟所需风量,m/min;

V-----爆破体体积,m;取爆破进尺3m计160 m; q-----炸药单耗,Kg/ m3;取1.2 Kg/ m3; t------通风时间,min,取t=20min。

1.1.3 使用柴油机通风量计算

由于在使用柴油机通风量计算上尚无标准公式,采用以下通量计算公式: Vg= Vo×N=2.8×610=1708(m3/min)式中: Vg------使用柴油机时的通风量,m3/min;

Vo------单位功率需风量指标,一般取2.8~8.1 m3/Kw.min,计算取2.8m3/Kw.min; N------同时在洞内使用的柴油机的总额定功率,Kw,计算时取 610Kw。1.1.4 维持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

Vd= 60Vmin×Smax=60×0.50×50=1500(m3/min)

式中:Vd------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m3/min;

Vmin------洞内最小风速,m/min;取0.50 m/min; Smax------隧道断面积,m2;取50 m2。1.1.5 洞内需要的最大风量

3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洞内需要的最大供风量由内燃装碴、运输设备控制,取其最大供风量为1708 m3/min。

1.2 通风机工作风量

Vl=(1+PL/100)V=(1+1%×2670/100)×1708 = 2164(m3/min)式中: Vl------通风机工作风量,m3/min;

P-------100m风管漏风量,PVC风筒漏风量取1%; L------风管长度,m;取2670m;

V------工作面需要的有效风量,m3/min;取1708 m3/min。

1.3通风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特长隧道在进洞1500m后即采用三级混合式通风,将一台SDF(C)—NO12.5 2×110型压风机安设在离洞口20m处,并连接Ф150风筒布至掌子面附近,掌子面炮响后开始送风。通风10分钟后,掌子面100m范围内空气即可置换完毕; 将一台SDF(A)—NO60 2×22型风机安设在1号衬砌台车上,掌子面炮响10分钟后开机工作,将浊烟吸入排向洞口; 将一台SDF(A)—NO60 2×22型风机架设在距掌子面500m处,随掌子面的推进适时前移,连接Ф60的风筒布至洞口,将浊气抽出。通风机开关由调度室专人负责,除爆破通风外,钻眼、出渣等仍保持经常性通风,确保机械通风经常化。这样才能保证在十分钟之内机械可到掌子面运渣,太太缩短通风等待时间。

2、特长隧道加快进度措施

2.1、首先合理组织,使设备与劳动力有机组合,特长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是重头戏。必须满足工期需要,必须成龙配套。能力必须有储备(储备系数>1.2),形成几条机械化作业线(掘进、出碴、支护、衬砌与仰拱、后配套)。既要舍得投入,又要合理投入。原则为:一是开挖能力大于施组要求能力;二是装碴能力大于开挖能力;三是运输能力大于装碴能力;四是设备配置的富余系数不宜过大,以避免造成部分设备能力的浪费。

2.2、用足时间,环环相扣;高效调度指挥;工序衔接紧凑,合理安排每道工序,压缩衔接时间。

2.3、选用长药卷,可以节省时间。

2.4、加强炮眼堵塞,使用光面爆破,控制超欠挖,可以提高爆破效果。

2.5、多工作面开挖;多工序平行作业(开挖、衬砌、铺底等);启动一切能够启动的工序;对特殊断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隧道空间。多分部、同步开挖。

2.6、出碴期间洞内排除一切阻路干扰。整平层浇筑、防水板供料等影响道路通畅的作业,出碴期间统统避开。

2.7、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位。掌子面钻爆开挖分立三个班组,每个班组施工时分区、定人,钻眼、装药、联线一体化,即每个部位的作业人员基本固定,钻眼作业者同时负责所钻孔的装药联线。每月底根据爆破质量、循环进尺及综合进尺对班组及个人同时进行考核评比。2.8、机械车辆保养及时到位。每循环出碴结束后,司机配合专职修理工对各自机械车辆进行仔细检修,检修完成后并将燃油料加好,做好日常检查保养,避免运输过程中损毁趴窝。

3、岩爆防护措施:

3.1、岩爆段开挖前,仔细核对相关地质资料,根据上述判断方法进行判断、分析,提前做好岩爆防治的技术准备和施工准备工作。

3.2、给施工人员配备钢盔、防弹背心,主要防治弹射型岩爆伤人。在支护区设专职安全员,同时通过视频监控,随时观察围岩状态,如发现险情,通过人员识别卡及时向作业班组负责人警示,作到及时支护或组织人、机暂时躲避。

3.3、在岩爆地段,开挖后及时向掌子面及洞壁进行喷洒高压水,降温除尘,润湿岩面,调高围岩的塑性,这在一定程度可以减轻岩爆的强烈程度。

3.4、对施工打眼台车进行改造,在台车上方及侧面设立柔性双层钢绳防护网。在进行钻眼施工时必要情况下需在掌子面处也设立钢绳防护网,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5、加强光面爆破,保证开挖洞室轮廓圆顺,避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加剧岩爆,在中等岩爆、强烈岩爆地段采取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措施。

3.6、针对岩爆类型及大小,在岩爆段洞壁上提前打应力释放孔、爆破减震孔或施作超前摩擦锚杆支护,超前卸压、释放高地应力,减弱岩爆强度。

3.7、改变开挖方式,预留岩爆层。在强雷岩爆段,容易造成大量超挖,处理困难。施工中采用短进尺2m∕循环,预留2m厚的岩爆处理层,岩爆过后再进行二次扩挖爆破、支护。强雷岩爆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威胁最大,必要时进行避让,等岩爆强度基本平静下再进行支护,对强雷岩爆区域必须进行钢供架支撑、锚喷挂钢筋网进行支护,钢供架1榀∕m,与锚喷网形成联合支护体系。

4、塌方的治理

4.1预报先行,心中有数。切实要做好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必须有预案,打有准备之战。施工材料的准备;开挖断面的提前改变;队伍的技术交底;跟进工序的调整(衬砌、仰拱作业的安排);安全预案。

4.2选择合理开挖工法。大跨隧道辅助工法有全断面法、CD、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弧形导坑法、台阶法等。CD、CRD都要求用临时仰拱封闭断面。

在CD和CRD法中一个关键技术是中壁的拆除工艺。在中壁拆除作业的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判定中壁拆除时间和中壁拆除后的安全性。一般说,在隧道施工中维护断面的稳定基本上是用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来判定的。因此,在中壁法中,中壁拆除时间的判定和作业的安全性基准,也是以这种方法为依据的。一般在拱顶下沉7天内增量在2mm以下,作为拆除中壁的基准。同时,要计算中壁拆除后的下沉增量,根据拱顶下沉的增量,作为中壁拆除的管理基准。

一般单线铁路隧道宜采用短台阶。必须抛弃长台阶法等不合理开挖方法。只有短,才能封闭及时;只有短,才能衬砌适时跟进;只有短,才能预防“大变形”。在不良地质中采用长台阶,上部已开挖断面,一旦变形,常常不可收拾。这就是规范取消长台阶的重要考虑。越是不良地质,越需要“全断面”,超短台阶来实现。

临时横撑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对于变形收敛速度慢的不良地质段,除了加强支护外,在下台阶开挖前,主动在上台阶支护拱脚加一道横撑,限制变形是十分有效的。下半断面闭合后,再拆除临时横撑。也可以理解为这是CRD法的变通。

4.3 加强围岩的排险及进行开挖面的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开挖面用挖机排险,排险包括拱顶及掌子面,并对开挖面进行观察:岩层种类和分布情况,岩层强度、风化和变质情况;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性、填充物的形态;断层的位置、走向和破碎程度;开挖面稳定状态,拱部有无围岩剥落和坍塌现象;当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4控制爆破。限制单响药量。合理断面,才有合理爆破。狂轰乱炸是安全、效益的罪魁祸首,控制爆破的临界震动速度。

4.5断面及时封闭。在软弱围岩中,断面及时闭合是成功的关键。许多工程实践都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是极为重要的。这就是常说的“鸡蛋壳理论”。

4.6选择合理的支护手段。目前锚喷支护已发展为一种复合支护形式,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基础,与金属网、钢架等支护构件组合出现了锚喷网、锚喷架、锚喷架网等多种组合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断面和施工条件。锚喷支护与传统支护形式相比较具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隧道支护实践中应对其技术特点有清晰的了解,因地制宜、灵活、正确地运用这些特性,采取符合具体工程特点的支护方案,实现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并最终实现围岩稳定的目的。

4.7选择合理衬砌时机。按新奥法设计隧道衬砌,根据新奥法原理在初期支护完成后适时进行。二次模注衬砌时间应在围岩量测净空变化速率小于0.2mm/d,变形量已达到预计总量的80%以上,且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时方可进行,适时衬砌。在不良地质段、浅埋地段,需要特别强调衬砌紧跟,及时衬砌。按整体式衬砌设计的隧道,一般要求衬砌紧跟。在不良地质段,衬砌离掌子面约20米左右,围岩条件较好时,衬砌离掌子面约150米左右,根据施工机械活动空间灵活掌握。

4.8必须重视监控量测。建立量测体系,实现信息反馈,是指导动态设计、指导施工的关键。虽然你可能嫌麻烦,但是在不良地质隧道、特殊地段、特殊结构隧道施工中,量测尤为重要,不可小视。可采用超前钻孔并辅以地质雷达、地质素描等物探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前方的陷穴、塌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确保隧道质量和施工安全。

4.9仰拱先行。现代隧道施工的实践证实:隧道的失稳,通常是从底部开始。在软质围岩中,使全断面尽早封闭,以发挥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功能,维护隧道的整体稳定,是一个重要原则。关于仰拱,由试验得知,仰拱位移均比拱顶位移为大。从有无仰拱的情况看,有仰拱时位移减小很多,尤其是仰拱处的位移。这充分说明:底部结构控制位移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从毛洞和有仰拱的情况看,毛洞的最大位移不是发生在拱顶,而是在仰拱顶。其次是边墙处。而设置仰拱后,最大位移多转移到边墙。也就是说,仰拱不仅控制了位移的发展,也改善了位移的分布。这是极为重要的。试验说明:在λ>1的条件下,修筑仰拱是必要的。隧道的破坏或失稳,常常是从底部开始的。由此,影响到两侧壁,从而造成整个隧道崩塌。这是普遍性规律。

5、隧道涌水的防治

如掘进前方有大型隐伏含水体地段(需要结合施工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地质探水钻孔及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综合判定,查明前方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的分布状态及水量大小,根据涌水量大小、出水点、水压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帷幕注浆堵水方案(全断面预注浆堵水或局部预注浆堵水),并配备大功率排水机械,确保涌水及时排出,可采用隧道帷幕注浆止水。

6、预防车辆伤害措施

6.1、在隧道内设置明显的反光警示标识牌,提醒驾驶员控制车辆速度。6.2、可通过视频监控等有效的手段,密切关注车辆行驶速度,如发现超速车辆,及时通过广播喇叭进行警示,并对该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

6.3、因洞内光线不如洞外,所有进洞人员均需要穿反光背心或反光服。

结语

本工法针对特长隧道一些突出的技术难点以及这些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技术难点的解决措施的总结,是在特长隧道施工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经验,对特长隧道的施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篇2:隧道难点施工措施

生物岛~大学城隧道土建工程是连接仑头~生物岛~大学城隧道交通土建工程的二期工程,起点为生物岛,与仑头~生物岛隧道连接,终点止于大学城26号路与中环路交叉处,中间穿越生物岛与大学城之间的官洲河。生物岛~大学城隧道全长1338.587米,其中:水中沉管隧道长214米。

水中段沉管隧道施工采用固定轴线干坞法,在干坞内完成管节预制(管节分为E196m、E2114m、E34m三节),分E1、E2+E3二次浮运出坞,按由南端岸上段向北端依次沉放,在水下采用水力压接法完成E2+E3与E1的对接(E2与E3在干坞内完成对接)。本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土方开挖60万方,造价人才网水下基槽土石方17.5万方,结构混凝土方量共40590方、钢筋用量6412吨,边坡支护锚杆97080根,围护桩110根,连续墙47槽段.)、工程范畴大、技术面广、涉及工法多、工序转换频繁(分为水中段、接口段和岸上段)、管节预制精度要求高(几何尺寸误差会影响管节浮运沉放、隧道安装位置、对接质量及接头水密性)、混凝土抗渗、抗裂、配比要求高(大面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难度大,干舷高度有严格要求,混凝土配比控制很关键)、工程防水施工要求高(各项技术细节的处理极为重要,管节结构防水为一级防水、工程监理岸上段为二级防水,一级防水设计要求不能出现渗漏——滴水不漏)、钢构件预埋件多且安装精度非常高、管节的浮运、沉放、对接、基底处理及最终接头施工工艺复杂,姿态测量定位难度大、管底处理填充难度大(为确保填充均匀、密实、管节运营期间不发生不均匀沉降,施工过程有大量的水下、水上作业,施工难度大)。根据生物岛~大学城隧道土建工程施工情况,监理部总结沉管隧道施工监理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沉管隧道工程施工监理的重点

1、干坞支围护结构的安全稳定与基坑变形的监控。干坞深度平均为14米,坞口最深达22.826米且支围护结构形式多、止水抗渗要求高,干坞距官洲河仅15米,干坞深度范围均为遇水易崩解、裂隙发育较好且地下水丰富的<6>、<7>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地层。因此,干坞支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或支围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与干坞基坑变形的监控是监理工作的重点。

2、管节砼的配制。根据施工图设计规定:沉管管节采用C35、S10砼,砼容重为2.39t/m3,容重允许偏差为-0.01~+0.01t/m3;管节砼容重是控制管节起浮时干舷值的的基本要素,砼质量的不均匀性会造成管节在完成一次舾装后、二次舾装前的起浮干舷值的严重偏差,施工图设计要求管节在完成一次舾装后的干舷值应控制在50~100mm,如果管节在完成一次舾装后的四个角点的干舷值偏差超出【50、100】mm范围时,必须经设计单位计算二次舾装件、调整防锚层的厚度及压载水箱的加载标高来控制管节完成二次舾装后的起浮干舷值,在管节起浮时的四个角点的干舷值满足50~100mm的条件下,保证管节平稳起浮、安全浮运。管节砼既要考虑容重的控制,又要兼顾管节的防水抗渗要求,对砼的配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配、比对才能确定砼的配比。

3、管节E2+E3、E1的浮运沉放与水下对接。根据施工图设计,管节E2与E3在坞内完成初步拉合对接并一次浮运出坞,在水下与E1管节完成对接。①在干坞内采用上、下二组共8台千斤顶,每台千斤顶的有效张拉力不小于2000KN,有效行程不小于500mm,进行E2与E3拉合对接施工,当GINA止水带压缩量达5.5cm时再采用PC拉索连接锁定E2与E3,完成E2与E3的初步拉合对接;②沉放。管节沉放采用对接端设鼻托、自由端设两个600T的千斤顶支撑,在沉放过程中应控制管节的姿态,即往管节内的压载水箱均匀加载,保证相邻水箱内最大水位差:E1≤28cm、E2+E3≤10cm使管节均衡下沉,当沉放的管节与对接端距离接近1米时,应放慢移位和沉放速度,要绝对避免沉管端头与对接端发生碰撞,当测量数据反映管节鼻托梁的上下导向装置开始接触后,通过千斤顶将管节缓缓地搁置在临时支撑垫块上并使用千斤顶配合吊缆调整沉管管节的设计纵坡、横坡;③水下对接是采用抽排水压密的方法完成沉管管节在水下的对接工作。在水下对接前,由潜水员进行管节端头的钢端壳、止水带等对接面预埋件的安装情况检查,检查完成确保无遗漏后,打开管节端封门上的进气阀与排水阀,抽排出接头间的水,利用管节之间不平衡水压力完成管节接头对接,当GINA止水带的压缩量达到9cm时,再采用PC拉索锁定连接,完成对接工作。可见,管节的浮运需大型工程驳船加上牵引导向装置完成,沉放与对接工作要在水下作业完成,施工精度要求高、安全作业风险大。因此,管节沉放与水下对接是沉管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控制对象,是决定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4、沉管灌砂基础。沉管隧道的基础采用灌砂法施工,灌砂基础的材料为砂与水泥熟料的混合物。砂的粒径或级配、灌砂压力及灌入砂相应的扩散半径、灌砂的密实度、灌砂的方向顺序等都是决定沉管灌砂基础质量的关键因素,由此亦可知灌砂基础的质量优劣决定沉管隧道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与寿命周期,对于砂的级配、灌砂压力及相应扩散半径、灌砂密实度等施工技术参数必须采用1:1模型,模拟水下工况进行试验确定,做为指导施工的依据。在灌砂施工时应从对接端向自由端的方向按排数顺序,先中间、后两侧依次灌注,在自由端尾部留一排孔暂不灌砂,待下一管节沉放后再灌注,灌砂过程应派潜水员检查管节底部两侧砂盘扩散情况并监测管内千斤顶的顶力变化,发生异常应停止灌砂。灌砂基础施工完成后,拆除管内千斤顶,使管节完全坐落在砂基础上。

二、沉管隧道工程施工监理的难点

1、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锚索施工质量控制。本工程干坞的支围护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桩锚支护、墙锚支护、挂网锚喷、钢支撑与钢筋砼支撑。干坞土体开挖根据支围护结构的形式划分,干坞坞口段为垂直开挖段、坞体为放坡开挖段,垂直开挖段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放坡开挖段按照“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组织施工,在开挖过程对支围护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实施监测。在诸多支护结构形式中,锚索施工质量受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最大,本工程干坞土体开挖深度范围处于<6>、<7>地层,属于遇水易崩解的全风化、强风化地层,且裂隙发育较好、地下水丰富,对于锚索施工质量控制极为不利,只能从改善施工方法、工艺方面去解决锚索施工的质量问题。

2、管节砼浇注的温度控制与砼抗裂缝措施。根据施工图设计,管节砼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强度指标、防渗抗裂指标,要求管节砼强度达到C35条件下,满足砼具有S10的抗渗能力并且不允许出现大于0.1mm宽、25mm深的裂缝。沉管管节做为水下工程主体结构要承受水深22米的水压,就工程正常使用功能而言,其防渗抗裂技术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据分析,管节砼裂缝主要来源于砼内外温度差、砼干缩二大方面。因此,在裂缝的控制措施方面必须从砼配制、砼内部降温、保湿养生与保温等方面综合考虑。

3、管节对接预埋件安装精度的控制。管节端头涉及对接、拉合的预埋件包括:钢端壳、PC拉索、鼻托梁、钢剪切键与钢筋砼剪切键等,管节端头预埋件的安装精度是保证管节顺利、准确对接、拉合的条件。施工图设计规定,钢端壳的面板、翼板做为安装GINA止水带、OMEGA止水带的构件,在管节对接拉合后要满足接头的止水防渗要求,要求其表面平整度≤3mm;PC拉索做为管节与管节之间的连接构件,要保证管节两端PC拉索能顺利对接,要求其平面位置偏差≤5mm;剪切键做为管节与管节对接的主要受力构件,要满足管节对接后的高程偏差≤5mm。据分析,影响管节端头各预埋件安装精度的主要因素如下:①钢构件的加工制作偏差与焊接变形;②预埋钢构件在砼浇注时,受砼侧向压力、砼振捣力影响产生变形、偏位;③砼收缩变形对预埋钢构件平面位置的影响;④现浇钢筋砼构件在砼浇注时支架、模板的变形及砼自身的收缩变形。要确保管节端头对接拉合构件的安装或施工精度,要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在构件预埋或安装完成后、砼浇注过程、砼浇注完成等阶段进行多层次监测控制,出现偏差及时调整。可见,管节端头对接拉合预埋件的设计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影响因素多、质量保证难度大,是沉管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工程部位。

4、坞门拆除。根据干坞坞门支围护结构的形式、管节浮运沉放的施工工艺顺序及坞门所处于的工程地理位置,坞门临江,在施工图设计时既考虑干坞土体开挖的支护与止水,又考虑到方便拆除,所以其支围护结构形式有钢管桩、锚索、素砼地下连续墙支护与高压旋喷桩止水,当干坞内管节预制完成进入浮运沉放施工阶段时,必须将坞门拆除而引入江水,达到坞内管节起浮拖运出坞要求。因此,坞门拆除涉及的工作内容包括:解锚、爆破拆除素砼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割除钢管桩等。坞门拆除过程要充分考虑二方面的影响因素:①炸破施工与水下作业的施工安全问题;②素砼地下连续墙爆破时产生的振动波对已完岸上段主体结构(距坞门6米)及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在方案可行、措施到位、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开展坞门的拆除工作。

5、二次围堰。本工程二次围堰采用梯形混凝土重力坝的结构形式,通过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施工。二次围堰的稳定牢固及有效止水是关键,因本工程二次围堰分层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作业要充分考虑水流速、水位、涨退潮等对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的影响,尤其是浇筑至形成截水层时,涨退潮时水流作用力对模板会造成冲击变形甚至冲垮及混凝土被冲刷流失造成质量问题,从而造成分层施工缝不紧密而渗漏水。

篇3:隧道难点施工措施

GZH-14标走行线区间暗挖段ZXDK1+110~ZXDK1+532隧道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江北惠州大道附近, 从广汽本田合峰店向西南方向的林屋村、三新村延伸。全段为矿山法隧道, 大小里程均与走形线明挖段隧道相接。其中, 区间隧道ZXDK1+246~ZXDK1+334下穿既有京九铁路线, 穿越角度约38°。京九铁路里程为K2255+817, 新建莞惠城际里程为ZXDK1+291, 与铁路斜交, 夹角为38°;区间隧道下穿既有京九铁路线采用矿山法施工, 对既有铁路影响范围长88m, 走形线为单洞双线隧道, 最大毛洞宽为13.2m, 线路最小间距为4.537m。本文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1]。

2 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下穿铁路前首先进行挖孔桩的施工, 然后进行D型梁吊装的施工, 扣轨及线路架空加固后进行下穿铁路暗挖隧道的施工 (见图1) , 暗挖隧道施工完二衬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进行相关检查, 然后恢复道床及线路并拆除D型梁。

3 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

在进行隧道开挖期间要保证下穿京九铁路的安全运行, 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开挖期间的安全问题, 本文下面例举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1) 隧道塌方。在实际的隧道工程建筑中出现塌方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低压发生变化, 导致岩石和泥土的松散进而产生大规模的坍塌现象, 或是爆破引起土质松散坍塌现象。

2) 隧道涌水。在隧道施工中因为含水层的地下水由于水头压力和其他压力的综合作用下, 排开各种阻力大面积的涌入隧道的现象, 这种涌水有时会伴随着突泥, 如果对其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 会造成坑道堵塞等问题, 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

3) 瓦斯爆炸。因为瓦斯存在于地下岩层中, 进行隧道开挖会使部分瓦斯随处流散, 当瓦斯浓度达到5%~16%并遇火源、且氧气含量达到12%接触时会引起爆炸, 严重影响了隧道工程的进程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2]。

4) 缺乏相应的紧急救助措施。现在许多工程由于缺少相应的紧急预案措施, 当遇到紧急问题时, 一般按照经验来进行处理。但是,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因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事故又具有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 且事故大, 发生前没有预警, 如果在发生事故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方案, 那么当事故发生时, 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 慌乱不合理的措施往往会造成更大程度上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在施工中如何实现既有线扣轨天窗的操作也是工程实施中需要克服的难题。

4 对应的解决措施

为防止塌方、涌水、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对京九铁路的影响, 要求在对其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方案为:

1) 针对塌方对策。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中的规范进行施工。对隧道每天定时定点进行安全检查, 对开挖撑子面、漏水点、破裂带进行着重检查, 做好洞内监控量测及地表沉降观测, 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理。

2) 对线路进行封锁或慢行方案。在D型便梁的挖支墩桩开始施工前, 需要建设部门向铁路营运部门申请对车辆限行的要求, 限速为30km/h。施工中如果需要对列车慢行或封锁铁路时, 应提前向铁路部门提出相关计划, 并提交相关资料申请天窗点。要求施工单位在正式批准的地点和时间内完成施工操作, 以保证按时开通铁路或解除慢行, 以保证铁路的畅通, 方便人们的出行。另外, 在实行封锁、慢行施工的期间, 需要安排驻站联络员随时与车站保持联系, 防护员负责设立有关防护的标识, 施工人员需要全面配合, 以保证每个细节都做到清晰、明确, 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

3) 挖孔桩方案。为保证既有线铁路运营的安全, 在进行隧道下穿铁路施工前, 需要采用D型便梁对其进行托起加固, 使其架空, 沿铁路纵向分成中间主跨和两端副跨的样式开始进行该方案的实施。在施工前需要对既有线道床进行加固, 以防止挖掘途中出现塌孔, 然后根据架空图的要求孔位, 再由人工进行开挖, 在挖掘时需要保证挖成孔与孔壁的钢筋砼护壁施工同步, 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严禁超挖和忽略护壁。待桩挖到深位后, 封闭孔桩前需要检查孔桩的深度和桩底的平整度, 以确保孔桩平稳受力。

4) 使用管线探明。在进行挖孔桩施工前需要对地下进行清理并对地下结构物和管线的埋设进行初步探测, 要保证地下电缆管线的安全。在探测前需要与相关供电部门和铁通部门进行产权单位安全协议的签订, 进行探测时需要有关产权部门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进行操作。

5) 既有铁路加固方案。为保证在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中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 需要对下穿铁路线前和轨道进行架空加固, 在加固进行前要申请列车通过施工地点时限速慢行或禁止通过, 以便线路架空和穿横抬梁的施工能够正常进行。因为本文案例中的位置处理京九铁路轨道上、下线无缝线路处, 在进行无缝线路加固时需要提前与线路维修部门取得联系, 了解轨道的基本情况, 然后进行施工。

6) 接触网加固方案。对接触网立柱进行地面预加固, 有利于缓解因D型梁基础桩的开挖工作进行时扰动立柱, 进而影响到铁路的正常通车的现象。

7) 加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原则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建立健全事故救援体制、制定有效的紧急救援预警方案, 是保障一项工程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针对各种风险源和目标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 能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损失, 为施工中的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3]。

5 结语

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时, 为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和隧道的施工安全, 不仅需要考虑到的施工的方法是否有效, 更重要的是重视对铁路的加固;为保证隧道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施工单位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统一, 共同维护既有铁路的安全;最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不仅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 还应该强化监控测量, 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整体的质量[4]。

摘要:近年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我国新建线路下穿既有铁路的工程越来越多。在既有铁路下的进行隧道施工不仅难度大, 也存在的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例如爆破引起土体下沉造成的塌方等, 影响隧道上方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行,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为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需要铁路部门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 以防治不必要的意外产生。论文以京九铁路为例, 根据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对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难点与控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隧道下穿,施工问题,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华.浅谈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9) :296.

【2】龙雪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8) :333.

【3】熊昌根.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方法总结[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35) :121-121.

篇4:隧道难点施工措施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测量控制;重点与难点;解决办法

前言:地铁隧道施工难度和危险性都较大,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进行精确的测量,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还应当对施工测量的流程不断进行完善等。现阶段,施工人员应当对施工测量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清晰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的测量入手,对施工测量展开了研究,希望对我国地铁建设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1.测量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

1.1网形设计

在测量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进行网形设计引入洞内控制网的过程中,需要对JM 32135、CP111146加密网、CPII网在隧道进口和出口洞外中的体现等进行应用。联系测量需要针对洞内外平面控制网来进行应用,联系测量的实现是建立在边的连接基础上的。如果隧道处于圆曲线之上,因此必须对网点进行设置,并保证其可视性。综合应用高程和平面,二者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四等三维控制网,这样一来,可以促使精度和可靠性在测量洞内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1.2采集外业数据

这一措施是针对导线网而实施的,在实施地铁隧道测量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较高的精度体现在洞内控制导线网当中。施工人员应对施工具体换进进行掌握,从而促使横向贯通精度在隧道中得以体现。明确测量精度等级和主要技术要求在隧道洞内导线测量中的体现.此时需要对基座棱镜和莱卡1201(1-1.5ppm)全站仪进行应用,提升测量设备的规范性。按照网形设计,因对洞内施工控制桩进行充分应用的基础上来敷设导线点,如果布点采用单独的形式,应将其在设站便捷、保持简单以及受干扰程度低的地点对其进行敷设。洞内设施同点间实现之间应当拥有超过1.5m的距离,这样一来,有利于对电缆沟槽和后水沟的贯通复测。在观测导线网水平角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的观测法是全圆方向,而对向观测法应有效应用于高差和边长当中。

1.3外业测量要求

相关仪器和设备在实施导线测量之前,应当进行质量以及精确性检验,在测量过程中,也应当实施定期检验,实测过程中的照明以及通风作业至关重要。在对洞外控制点进行联测的过程中,后视JM 32135和CPIl2146应分别作用于进口和出口CPIlll46和JM 32164,在这一基础上有效检测源洞外的控制点,如果较差的结果产生于原测和检测当中,必须保证其在限差要求之内,才能够进行施工。精度在测量洞内导线的过程中的体现,应高于网形测量设计,同时还应当积极采用防爆措施来提升安全性。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应将分期敷设应用于洞内导线当中,在新的导线建立以前应对原有敷设点进行科学的检测,保证其施工后形成闭合环。

2.施工测量

导线测量中线法是测量洞內施工的最佳途径,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通常会选用先对先进的设备,针对全站仪的应用,其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激光指标和激光测距的目的,而计算机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构建专门的数据库,对该线路中相关的线位参数进行保持和处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同隧道放样程序进行有效的配合,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对隧道中任意一点进行推算,同时可以判定超欠挖现象是否存在,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在对中线点测设过程中,如果应用导线,那么由于周期性存在于导线网的新点布设当中,就可能导致距离在导线点和施工面当中边长,此时就需要对线位控制点进行临时的敷设,此项环节施工中,水平角以及边长高差的测量应对方向观测法进行应用,对单导线方法操作进行设置,如果后视边长比前视边长短,且这一差值超过了1.2倍,则测量工作将无法有效实施。此时可以对自由观测的方向放样进行应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附近两个目标点进行寻找,在特殊状况下,应对自由测站进行构建,并保证其应用目标点至少三个,还应当确定一个复核点。

其次,在钻爆施工以前,必须将隧道中心线在开挖断面当中进行明确标识,同时还应当对开挖断面轮廓线以及轨顶高程线进行明确标识。

再次,在对断面和段落进行开挖以后,因保证净空断面测量的及时性,对超欠挖数据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开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20cm以内进行开挖断面的测量工作。

再次,测量仰拱断面过程中,因以隧道中线为基础,向其两侧进行测量,测量间隔应保证在0.5m以内,对轨顶线进行设计并明确高差在开挖仰拱底中的体现。

最后,测量二衬净空断面的过程中,在严格遵守测量规范的基础上,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的存档,这样一来,在工程完工以后能够提供大量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确定台车模板是否产生变形现象的主要依据。

结论:综上所述,众所周知,交通运输同国家经济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紧密的联系,我国在积极进行地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多种不同的地形,其中隧道施工就是整个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提升地铁隧道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施工测量中的重点与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和施工测量两个角度出发展开了研究。

篇5:隧道难点施工措施

1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分析

隧道工程是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需要建设的工程,但是因为隧道自身的特点,导致隧道施工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施工的工艺也相对复杂。隧道施工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隧道工程建设中不可预知的因素众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通过对以往施工工程的调查发现,在施工之前虽然会采取相应的地质勘察工作,但是对于全部的地质情况还是没有足够的了解以及控制,对于隧道工程建设区域存在的泥石流、瓦斯底层等地质不能够有效的预测,对隧道工程的有效进展造成了许多阻碍。第二,针对建设区域的地质变化而言,因为隧道工程对于原有地质结构特点产生一定的破坏,对于该区域内的地质变化情况不能提前预知,使得整个隧道施工工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因此我国隧道工程建设中常有塌方等危险事故发生,工程的安全性不高。第三,工程各个施工环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隧道施工技术应用中,每一个技术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一项施工环节结束后,后续施工工作马上开展,这样后续工作会直接覆盖前面施工环节,同时也为工程质量的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往往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最终对整个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公路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隧道得到很大发展,同时对于施工地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非常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塌方、泥石流等事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路隧道施工中已经通过勘测技术对其进行防治,但是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避免,不能完全的防止,因此还是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对此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分部施工法

进行公路隧道施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底层松散的现象,对此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分部施工的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固围岩。

2.2超前支护法

进行公路隧道施工的时候常常会有临时性的支撑围岩结构,包括一些地段会出现问题,类似于非粘性砂土层太厚,从而影响工程施工,对此我们会选择采用超前支护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在隧道开挖面的前方边界围岩处插入锚杆、钢管、钢板等一些附属物,从而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一定的`保障,防止出现塌陷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加上注浆加固工艺,这样会大大提高支撑性能。

2.3超前灌浆法

篇6: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第一节

工程特点

本工程仓库分为仓库1~4,共分两层,全部为立体货架式仓储模式。一层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屋面采用大跨度轻钢结构,集装箱卡车通过引桥直达二层。工程量大、工期紧;建筑总高,仓库区层高为,夹层,办公区共5层,1-4层层高,5层层高。9m高400×700、800×900、600×1500、1400×1700mm大梁大跨度施工;车道箱梁施工;9m高柱子混凝土一次浇注;9m高柱子模板加固;大跨度梁预应力施工;短期完成大面积钢结构屋面吊装和玻璃幕墙;加工车间和材料堆放场地小,水平运输量大;基础施工阶段正好在雨季,雨季影响基础施工;大面积混凝土浇注,板面标高的控制。我们针对这些特点及要求进行逐项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和技术方案,并将其作为施工过程管理的重点。

第二节

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招标图纸和工程特点,我们认为工期紧任务大、施工场地狭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高支模施工等是本工程施工技术的侧重点,针对以上重点,我司拟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序号

重难点

分析

应对措施

工期紧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工程量庞大,工期要求210天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关键线路为主线,协调各专业交叉施工;

2、确保各种资源足够和及时就位。

3、本工程四个施工区同时作业,在各区内组织流水施工,部分工序穿插施工。

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质量控制

1、具体详见“预应力专项方案”

高大支模施工

9m高400×700、800×900、600×1500、1400×1700mm大梁大跨度施工。9m高柱子混凝土一次浇注;9m高柱子模板加固;柱截面尺寸最大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是施工重点。

1、采用满堂式钢管脚手架体系,编制高支模专项方案经有关专家论证审查。

2、具体详见“模板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四个施工区域同时作业,施工区域面积大,二层梁板混凝土浇筑最大量在3000m3以上,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组织与管理、混凝土的防裂控制至关重要。

1、控制各种原材料(如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的质量和对原材料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使用合适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以减少水化热。

3、选择生产量大质优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供应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4、现场组织管理上要严谨科学,工艺上采取分区分层浇筑、分层捣实的方法。

5、加强混凝土的测温与养护工作。

现场材料水平转运

加工车间和材料堆放场地小,水平运输量大。

每个施工区域滞留一部分约40m×60m的区域作为材料临时堆放场地,铺设临时道路通往材料堆放区,材料直接运输到位,堆放到使用地点。

施工面积大,交叉作业多

本工程占地面积约75000平方米按,由于工期紧,各专业施工施工交叉作业大,现场安全文明及总包管理难度大。

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各专业提前做好进场准备,做好现场交接和成平保护,与各分包签订管理协议,各分包遵守总包现场管理管理,配合总包搞好现场安全文明等工作。

砌筑和装修操作架

本工程层高9m,砌筑和装修操作搭设和装修材料运输是难点。

内外墙砌筑搭设多拍操作架,操作架成阶梯桩,砌体和装修材料分阶段向上人工搬运;顶棚抹灰搭设钢管满堂脚手架;独立柱装修围绕柱四周搭设双排钢管操作架。

测量控制

测量控制基准点的传递;大面积板面标高的控制。

1、办公区设置高空测量转换层,并在各层进行联测,参照相关规定及标准对测量误差精度评定,以保证转换测量精度。

2、利用激光垂准仪投测点位,用全站仪进行投点的闭合测量和数据平差计算确定测量平台上的基准点。

3、测量施工前,计算出每个构件的控制点位的坐标,模拟构件安装及构件控制点位的测量。

4、混凝土浇注前,以方格网形式预埋好短钢筋,在钢筋上打好标高,浇注混凝土前拉线控制板面标高,确保大面积板面混凝土水平。

总承包管理与协调

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同时分包队伍多,交叉穿插作业多,施工总承包管理是施工重难点。

1、完善总承包管理体系,采用项目管理系统对各个专业分包进行工期、质量、安全的全方位系统管理。

2、现场材料转运区域随施工阶段不同进行调整,施工高峰期需场外设材料转运地产,在总承包管理中严格按照施工部署执行。

篇7: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A、钻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事爆破及操作机械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予上岗。爆破按设计进行施工,控制装药量,光面爆破,防止造成超欠挖、塌方等不安全事故。爆破面平顺,避免应力集中而导致开挖面掉块、初期支护开裂等不安全事件。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

钻眼人员到达工作面时,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钻眼采用湿式凿岩机,严禁在残眼中钻眼。钻孔台车进洞经过的道路和临时台架,认真检查安全界限,并有专人指挥,就位后不得倾斜。

洞内爆破作业,进行统一指挥。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在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及时支护、发现涌泥涌水未经妥善处理时,严禁装药爆破。爆破人员随身携带电筒,防止点炮途中突然发生照明熄灭,并设事故照明。

爆破后经过通风排烟,检查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经检查确无不安全因素后,工作人员才进入工作面。两个工作面接近贯通时,加强两端的联系与统一指挥,加强测量工作。当两工作面距离20m时,停止一端工作,将人员及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处设立警告标志。

B、爆破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联线、起爆及瞎炮处理,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洞内各爆破作业做到统一指挥,爆破前调度人员通知受影响的相邻工作面人员、车辆撤离到安全距离外,一般距爆破工作面的距离不少于200m。

爆破期间,所有动力及照明电路均断开或改移到距爆破点不小于50m的地点。每日放炮时间及次数根据施工条件明确规定,爆破前爆破人员严格检查爆破网络,确保一次起爆。

遇到下列情况时严禁装药爆破: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支护;发现可能有高压水及泥涌出地段。

爆破后必须通风排烟,且其相距时间不少于15分钟,并检查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等,妥善处理后,工作人员才准进

入工作面。

C、装碴运输及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合理选择安全可靠的施工机械,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和验收。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运行中严格执行定时检查和日常检查制度,不得随意扩大机械使用范围。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进行。机械在通过公路桥梁时必须慢行,履带式机械通过是应铺垫防护材料。

各种运输设备不人料混装,各种摘挂作业设立专职联络员;进入隧道的内燃机械与车辆,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汽油机械与车辆不进入洞内;装载料具时,不超出装载限界,装运型钢拱架、管棚等长料具时,捆扎牢固。

隧道装碴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满足装载机械安全运转,设置专人指挥,并由专业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免机械碰断电线或碰坏已做好的初期支护,确保安全。

在洞口、横通道口处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人员指挥交通。洞内的车辆、施工机械、模板台车等,在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限界显示设施。运输车辆在使用前详细检查,不带病工作。行驶车辆保持一定间距,洞内道路经常洒水,加强养护。洞内倒车与转向,做到开灯、鸣笛或有人指挥。

在向洞内运输爆破器材时,雷管与炸药放置在带盖的容器内分别运送。有轨机动车运输雷管和炸药时,两者不在同一列车上运输。人工运送爆破器材时,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停留,且有专人防护。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炸药与雷管分别装在两辆车内专车运送,由专人护送,严禁其他人员搭乘,汽车排汽口加装防火罩。

D、洞口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为保证洞口段施工安全,在现场调查时详细掌握洞口附近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等,根据洞口段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预先制订出当一旦发生险情时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除地质条件较好可直接开挖外,一般须在施做超前小导管、锚杆、钢筋网、护坡和喷射混凝土加固之后再开挖洞口段;当有坍塌可能时,须进行超前长管棚或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在超前预支护下再进行暗洞开挖,以确保隧道洞口加强段

施工安全。

E、锚杆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危险征兆,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指定专人按规定定期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防止因锚杆滑脱而造成不安全事故。

在注浆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认真检查、清洗机械管道和接头,检查后,还应经过试运转方可正式作业,以防止发生剧烈振动、管道堵塞等现象。

注浆人员及所有进入隧道施工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穿带防护用具,人人遵章守纪听从统一指挥;同时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隧道施工工地。

F、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前,详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浮石;根据喷射方式,采用合适的降尘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对从事喷射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

在开始喷射作业前,由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喷射时发生因软管破损或接头断开等引起的事故。

在处理管路堵塞时,喷头应有专人看护,以防消除堵塞后,喷头摆动喷射伤人。

在喷射混凝土施工时,为避免供料、拌和、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应有统一的联络信号和联络方法;喷射作业由班组长按规定的联络信号和方法进行指挥,防止因喷射手和机械操作人员之间联络不佳造成事故等。

G、钢拱架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在钢拱架制作和搬运过程中,应将钢拱架构件绑扎牢固,以防发生整体构件或连接铁件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

钢拱架架设时由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初喷混凝土层的变化情况,防止落石或坍塌引起伤人事故。

在架设钢拱架前,采用垫板等将钢拱架的基础面垫平;架设时,采用纵向连接杆件将相邻的钢拱架连接牢固,防止钢拱架倾覆或扭转及变位等质量事故。

对钢拱架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扭曲、压屈等现象或征兆时,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应使其它人员迅速撤至安全地带,防止因坍塌造成伤亡事故。

当进行钢拱架顶部连接时,属于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以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平衡、牢固的脚手架上,克服麻痹思想,合理佩戴安全带,防止发生人员坠落事故。

H、衬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衬砌台车作业地段距开挖作业面拉开一定的距离,台车下的净空保证车辆能顺利通过,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台车上不堆放料具及其它杂物,混凝土两端挡头板安装牢固。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或管道时,先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大型车辆在调车人员的指挥下通过模板台车,此时,在台车内部作业的人员应暂时离开,不得站在模板台车内部,避免不安全。

模板台车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灌注二次衬砌混凝土的作业人员站在稳定的脚手架上,并佩戴安全带。防止异物进入混凝土料斗中,当有异物进入时,首先停止拌和机运转,然后方可取出异物,以免损坏机械设备。

当泵送混凝土的管路或接头发生堵塞时,首先消除管道中的压力,然后拆除接头,进行疏通作业;此时,在接头前方不得站有其它作业人员,以免发生泵送混凝土伤人事故。

I、隧道内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供电电压,动力机械电压采用380V,成洞地段照明采用220V,工作地段照明采用36V。由于本工程有特长隧道,采用10KV高压电进洞。因此,在洞内设置移动式变电站,将高压电流变为400/380V,再送至工作地段,变电站紧跟衬砌工作面。

高压电缆架设在离地面5m的高度处,成洞地段架设在衬砌的拱墙上。由变压器出来的低压,设置配电箱,箱上加锁,钥匙由电工掌管。220V照明线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动力线采用橡皮电缆输送。在全断面开挖地段,洞内电线穿入穿线管,每根电线根据用途做不同的标记,并做好登记,埋在开挖底面下20cm、衬砌边墙内侧处;在分断面开挖地段,开挖下导以上断面时,用木制三脚架靠边架设电线,待开挖下导时移入地下。衬砌后安设瓷瓶与横担固定在边墙上。仰拱先行段在施工仰拱时,取出电线,仰拱施工后埋在边墙内侧处,衬砌完成后移上边墙,并做到顺直、美观,绝缘良好。

在接近工作地点处设置携带式照明变压器,将220V电压变成36V供工作面

照明。移动灯具和手提作业灯,使用胶皮电缆及螺口灯头。照明灯具在成洞地段采用没有眩光、透雾性能强的高压钠灯,在开挖面、工作面采用亮度高的低压卤钨灯,在洞门口的场外照明采用清晰度高的镐灯。

低压电气设备加装触电保安器,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加装防护罩。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防爆电气设备,在安装前由合格的防爆电气检查人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才予安装,使用期间定期进行测试与检查。

J、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中的通风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隧道内的空气成份每半月取样分析一次,含尘量每月检测一次。施工时的通风,设专职人员管理。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人员不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放炮前后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出风口设置喷雾器。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

K、爆破器材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严格爆破器材的管理。对于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入库、发放、使用、退还、销毁和保管等工作,按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建立严密的专项制度。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公安、物资、爆破作业四大员为组员的爆炸物品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对爆炸物品的安全负总责。爆炸作业四大员由政治可靠,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并经公安机关培训后有合格证的内部职工担任。

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要求其对我单位的爆炸物品库认真制作档案,并经常对爆炸物品的管理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和执行处罚。

爆破器材的选址建库符合有关规定,提出计划,报相关公安部门审批,并取得“储存许可证”。库房建筑必须具备较好的防盗、防火、防爆炸性能。库房远离居民区500m以上,炸药库、雷管库及看守房呈三角形分开建设,距离不少于30m。库房地面设置防潮层,墙上留通风孔,并安设φ16钢筋及双层防护网,库房门设置双门双锁,宽度1.2m,里层为包铁皮的木门,外层为防盗门。墙采用37墙的砖混水泥结构,房顶采用不低于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墙面用白石灰涂刷三道,房内净高2.7m。存放高度1.5m,堆垛之间留通道,堆垛距离库

墙30cm,底部垫高30cm。置放雷管时铺设胶质皮垫,码放整齐,不得超量。库内保持通风良好,库存量与公安机关批准的容量相符。库房周围设置警戒隔离区和警戒标志,安设报警器、避雷针,警戒区内及警戒区附近的树木砍伐干净。警戒区内不准架设电线,警戒区外四周安设探照灯,喂养狼狗,实行人防犬防。库房的选址及建成后申请当地公安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储存爆炸物品。严禁在库房内吸烟、用火。严禁将火种和其他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带入仓库,并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看守值班室专人24小时看守,值班人员由政治可靠、责任心强、无吸烟习惯的6个人员组成,并配备必要的自卫防护器械。值班室安装程控电话,确保联络畅通。

爆破器材的购买按程序向所在地县以上公安机关申领《爆炸物品购买证》,方可采购。采购到公安部门指定并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专业公司购买。运输爆炸物品由公安部门协助,由具有合格证的押运员押运,同时向库房保管员办理交接、清点,办理入库手续。

爆破物品储存在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并验收合格的库房内,由取得合格证的保管员专门管理。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审批、检查、登记制度,做到帐目清楚,手续齐全,帐物相符。

爆炸物品向所在地县以上公安机关申领《爆破物品使用证》后使用。使用时由现场负责人、保管员、爆破员、安全员核写登记表,领取当日使用量。爆破作业由经过培训合格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证》的正式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爆炸物品不被盗不流失。爆炸物品库制定库房管理制度、安全防范措施等规章制度并上墙。保证24小时有人在位值班,严禁脱岗失控。施工剩余的爆炸物品当天清退入库。变质和过期的爆炸物品及时清理出库,认真清点,登记造册,报有关部门批准,在指定地点销毁,并及时清理现场,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转让、倒卖、易物、私存、携带爆炸物品。

接触爆炸物品的人员必须办理《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各级安全员形成网络;建立安全技术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确保领取、发放、使用(销毁)、清退四本帐帐目清楚,并严格每道程序的签字审批。

建立爆破物品台帐,严格执行领发制度,设监炮员跟班作业,检查每班爆破

用药量,剩余炸药及时回收入库。每天进行帐物核对,确保爆破器材不流失。

严格控制爆破参数,减少对已完构筑物的震动影响,防止震裂和飞石冲击已完工构筑物。

爆破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爆破作业。作业前确定警戒范围,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警卫防护。严格控制装药量,按设计的装药量装药,确保周围建筑物设备和人身安全。并在爆破前负责通知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后再实施爆破。

爆破作业由专人统一指挥,爆破时所有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爆破后经过通风排烟,检查人员才进入工作面检查。经过安全检查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

L、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首先采用地质法与钻探、物探相结合的综合地质预测预报方法,探明断层破碎带地段岩石的强度、岩性、岩层的破碎程度、涌水压力和涌水量等情况。

篇8:浅析地基施工难点及处理措施

1 地基问题

概括地说, 地基问题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强度和稳定性问题。当地基没有很好的承载力或者承载力在长时间下产生超负荷变弱的时候, 基地就会受到损伤, 或是局部或是整体剪切破坏。

(2) 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3) 注意施工要点。

下面我用几个案例简单介绍这四点:浙江萧甬铁路发生地基整体下沉事故, 二零零五年五月, 在浙江萧甬铁路余姚西至驿亭区间, 发生一严重的下沉问题, 由于地方一砖瓦厂取土, 致使铁路地基土体严重移位, 路堤整体下沉, 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行, 其他路径此地的客车都改变了行车路线, 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够, 局部剪切遭到破坏造成的, 剪切破坏有以下几种:

1.1 整体剪切破坏

对压缩性较小的密实砂与坚硬粘土地基, 基础埋深较浅时, 就会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在基础周围地面有明显隆起现象。

1.2 局部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的地基塑性变形区位于基础下方, 滑动面未延伸至地面, 地面略有隆起现象, 但房屋不会明显倾斜或者倒塌。

1.3 冲压剪切破坏

对压缩性较大的松散和软土地基, 当基础埋深较深时, 基础四周的地面不隆起, 建筑物没有很大倾斜, 基础就像切入土中一样, 建筑物产生较大沉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楼建筑在城市当中层出不穷, 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好看。但是楼房林立的速度并不能代表质量的优良。因为很多房产商为了节省资源, 缩短时间, 想把楼房尽快地盖起来, 尽快地卖出去, 对于楼房的质量并不太在意。所以现在新建高层建筑物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 像墙体渗水、下水道堵塞等等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这是因为地基没有很好的承载力, 造成的不均匀下沉, 所以房子才出现这么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上海青浦地区地基不均匀沉降。

上海青浦地区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因为其地基属软土层, 对于楼层多的住宅, 出现这种状况比较严重。当楼房沉降到一定限度时, 在建筑物底层会出现很多的裂缝, 形状各异, 此类裂缝一般都是在房屋建成后, 不长时间出现的, 而且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时间越长, 会在原来基础上, 变的越来越多, 直到地基下沉稳定, 才不再变化。

地质钻探报告真实性如何, 对多层住宅的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所做的工程地质报告能如实地反应当时的情况还有试验情况, 然后结合设计要求, 作出细致对比, 同时给予整体评价, 对设计和施工的不足, 要提出来并给出建议。在往常的地质报告中, 有的工作人员马虎、偷懒, 所提交的报告中有很多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地方, 有的根本就没有做到位, 也没有记载, 有的甚至就直接抄袭。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 出具假的报告, 这样建设单位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就很大。

地基施工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施工要点:

例如, 我去年监理的宁波市新杨木碶河工程 (百丈路—通途路—杨木碶河) , 该工程是一条3.50公里长的市区内河改造工程, 河岸上是景观、绿化、假山, 沿河堤岸边还有公园式的人行道, 河床底与河岸标高差3.5米, 设计正常河道蓄水标高2米, 河道与河岸采用石砌挡墙砌筑。

做为监理单位, 在工程动工之前就进驻现场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和对工程本身情况及周边情况的总体了解。在对工程勘察报告和实地了解的过程中, 发现宁波地区的地下土质一般是面层1至2米是耕作土壤, 以下的土质全都是海泥质的湿显性淤泥, 在这一地区, 很多建设工程的基础施工, 在土方开挖过程经常会出现涌土、土方侧滑事件。在工程开工之前的图纸会审时, 设计人员介绍了本工程是地处邻海地区、内河常年积水、极少出现枯水现象、以及考虑节约投资, 在设定石砌挡墙下土方侧向滑移面时, 安全系数值取定为1.0。由于已对本工程前期情况做了充分了解及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 监理单位在工程开工之前就将河道土方开挖工序列为工程的危险源, 对河岸与河道交接处的石砌挡墙砌筑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审核, 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要有一个确实有效的技术保证措施方案, 防范本工程的石砌挡墙侧滑事故的发生, 并强调了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绝不能重演类似工程出现过的工程事故。

经多方分析, 一致认为在施工过程中围堰的河内侧会出现枯水情况的可能性, 此时将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而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 提出在不改变设计图纸中的4米长钢筋砼桩、2排1.2米×1.2米的情况下, 利用围堰用的6米松木桩, 打在钢筋砼桩之间的位置, 并采用梅花点的形式进行加强补桩, 起到加固地基土方侧向滑移的作用, 最后完成了石砌挡墙的施工, 同时也证实了这一施工保证措施确实可行。施工单位采取了这一技术保证措施在经济上造成一些损失, 但即能有较地保证工程质量和避免施工过程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减少了围堰松木桩用完需外运等费用。

2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主要分为基础工程和沿途加固措施。有的工程, 不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 而只采取基础工程措施;无论什么样的工程, 都有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来施工, 不需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就可满足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 已进行加固后的地基则被称为人工地基。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因此, 对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 以确保工程质量。

地基问题的处理和预防,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2.1 从钻探报告入手, 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地质钻探报告是有很强专业性的, 一般的人是做不了这样的报告。所以必须要严谨和真实。钻探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计依据, 所以, 地质勘测人员素质一定高, 各方面综合素质也一定要高, 这样才能使钻探报告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2.2 分析报告, 认清所建地基地质

在地质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软土问题, 对于处理软土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强夯法。强夯置换法相对于与强夯法适用的环境宽松一点, 它适用于像高饱和度的粉土等, 这样地基上变形控制不做太过严格的工程。在设计之前, 绝对不能少了现场的实验, 这是对它的性能有个大致的掌握。

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都是加强土本身的性能, 提高其强度, 减少压缩性。

还有一种常采用的措施就是砂石桩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像粉土、黏性土、素填土等等的地基, 它能提高土承载重物的能力同时还有让其保证有好的稳定性, 降低压缩性。就饱和粘土地基来说, 某种条件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与强夯置换法所适应用的环境一样, 也是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这种情况下, 砂石桩就要和软粘土混合成复合地基, 这样才能稳固地基、提高承载力。

2.3 从施工入手, 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建筑所需的砂浆、砖石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 地基土层的变化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 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一定要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对重大工程的设计一定要请专家们参加。也有一些大的工程, 因没有一个完善的设计部门, 还一直遵循着保守的概念, 以及不多的经验。所以这些还有待于亟需改善。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 地基基础施工是最重要工序之一, 在整个建筑当中地基基础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 对于地基的施工方面的技术和方法也更加的重视。根据本人多年工作经验, 提出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如何发现问题及预防。

关键词:地基问题,建筑材料,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静.注浆加固技术在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01) .

[2]黄小玲.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8) .

上一篇:企业培训,决不是用来娱乐的!下一篇:工伤保险条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