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纪党员处分的会议纪要

2024-04-14

违纪党员处分的会议纪要(共15篇)

篇1:违纪党员处分的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XX年7月2日

会议地点:XX

参会人员:XX

会议主题:XX

会议决议:

1、支部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党员经常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增强法律意识,学习党的章程,增强组织观念,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提高支部的战斗力。

2、对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的章杰、杨政、王小武三位党员根据支委和支部大会的讨论决定,报请上级党委和纪律检察部门给予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3、为严肃党的纪律,维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政令畅通,杜绝党员违纪违规的案例重发,今后凡出现类似情况的,按党的纪律处分作最高开除党籍的处分。

4、以上纪要经支委扩大会和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实施。

篇2:违纪党员处分的会议纪要

地 点:金沙县×乡(镇)×村×办公室

主持人:×××(职务) 记录:×××

出 席:××× ××× ×××……

××× ××× ×××……

缺 席:×××(说明缺席原因) ……

(支部全体共×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名)

列 席:×××(职务)、×××(职务)……

会议议程:按照程序对违纪党员×××同志党纪处分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表决,支部形成决议.

一、主持人介绍党员参会情况和会议主题.(今天,我们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本支部实有党员×人,应参会×人,现有×人出席,占应到会人员×%,会议有效.今天我们还邀请×××、等几位同志参加,大家向他们表示热烈欢迎.今天会议是按照程序对违纪党员×××同志党纪处分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表决.会议由我主持,介绍会议议程,……….)

二、主持人(或请上级纪委、调查组成员)介绍违纪党员错误事实.(×××,男,×年×月出生,×族,×文化,×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月任×职,现任×职.违纪事实:简要案情,包括违纪发生时间段、地点,违纪手段,违纪情节,涉案金额,违纪所产生的后果,造成的社会影响等,以及本人在案件调查中的表现.如果属司法机关移送案件,则说明法院判决结果.)

三、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内容.(如第×条第×款.请与会同志酝酿,充分发表意见.)

四、违纪党员×××发言:(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认识与申辩)

五、支部党员(列席的除外)发言:(对犯错误党员的违纪事实、性质和处理进行讨论,记录者要记录每名党员发言的主要内容)

×××:××××××.

……………………

六、休会,支委同志根据与会党员的发言结合支委的意见拟提出给予违纪党员的处分决定.

七、主持人宣读支部的处分决定: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八、支部有表决权的党员进行表决(举手表决或无记名表决).

九、宣布表决结果(赞成、反对、不表态意见各多少人),宣布支部的最终处分决定.

十、宣布党支部处分决定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篇3:大学生违纪处分适度的量度

一、处分是否依据合理的规则

处分规则是实施违纪处分的直接依据和具体尺度,如果规则本身存在问题,那么,严格依规则办事必然带来处分“无度”的后果。因此,处分规则的适度是违纪处分适度的前提。

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直接涉及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的主要有两部规章,即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但由于相关规定多为原则性的条款,不具直接操作性,从而在违纪处分上为高校留出践活动机会和经验,不得不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屏幕”与外界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现在的社会处于“第二媒介时代”,普通个人可以成为各种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可以对任何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交流,加之媒体个人化对信息的把关的降低,各种不良信息在媒体上呈现,缺少认知辨析能力的大学生,难免会被误导和诱惑。

1. 大学生

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作为“网络原住民”,大学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参与方,只有大学生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快速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们日常所接触的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报刊、手机、校园广播等,这些媒体具有自身的特性,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和使用。不论在认知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技能。如何清楚认知自己和媒介、媒介和社会的关系,搞清楚媒介在自身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是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

2. 学校

许多大学开设有媒介素养相关课程,以期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于媒介功能、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认知,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媒介,利用媒介,能自觉抵制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迎接信息时代特有的挑战。

学校应该创建一种良好的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3. 家庭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对人的影响也是最基础的。大学生在家里可以接触到电视媒体,电视庞大的传播范围和视听特性,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量也大。现在电视媒体呈现“泛娱乐化”现象,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尤为必要和紧迫。

家长应该及时作为大学生信息接触的“把关人”,指导他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我国各高校在以上两部规章的基础上均制定了适用于本校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虽然高校在处分规则的制定上拥有自主权,制定的规则内容也彼此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处分规则的适度性无法量度。处分规则的适度与否,有其具体的判断标准。

第一,规则的制定必须合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违背相应的法律要求,不能超越法定的权限范围。高校制定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虽是学校内部的管理规则,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游离于法治原则之外,它必须服从于作为其法律渊源的宪法、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否则,规则本身就是无效的。

第二,规则应合乎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规则应体现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第三,规则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不应模糊不清或过于宽泛,“其措辞应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何种行为是许可的,何中行为是禁止的;用语应有较一致的解释,不应导致任何理解上的歧义和困难”(1)。即规则应保证学生能明确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要求及行为的后果,以免导致高校违纪处分权的滥用。

第四,规则必须公之于众,获得学生的认同。公开规则一们选择和使用媒体信息。

4. 社会

社会作为一个“大容器”,承载着各种信息,也承载着游弋于信息中的各类受众,社会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各种传媒和社区都肩负着“环境再构成作业”的任务,在信息繁冗的时代,更应该为大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政府

政府单位由于拥有特殊的权力,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可以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确保媒介素养教育的正常进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颁布和签署了一系列的法规条文,深入阐述和部署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值得我国相关单位学习借鉴。

另外政府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进行资助,采取各种措施,直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和协调。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和组织合力进行,参与的多方力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性使得其成为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不二人选。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但需要针对大学生,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有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加强传媒素养教育,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应该引起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蔡帼芬.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在有限课时内增强《遗传学》教学效果

高明波

(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大连

摘要:《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时被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如何增强教学效果是一个重要课题。作者总结了多年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增强教学效果的多种方法:强化遗传学史教学;视频辅助教学;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等等。

关键词:遗传学有限课时遗传学史视频辅助人文素养

遗传学是多门生命科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遗传学教材中每一章都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规则,预防违纪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学生的反馈促成规则更趋于合理化。

二、处分是否能保障学校管理有序化的实现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以良好的学校秩序为保障,违纪处分对消除个别学生违纪行为给学校秩序的建立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应看到这一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处分的适度性的把握。违纪处分如果不适度,不仅不能有效地维护秩序,反而会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成为秩序本身的破坏者。因此,实现管理的有序化是保障处分适度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处分适度与否的判断标准。

在高校管理秩序的构建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忽视管理对象的个性发展和利益要求,依靠强制和权威建立的秩序。我国高校的管理多倾向于该种模式。学生违纪处分的施行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的对立面,作为简单的教育权利的承受者的前提下进行的,对教育秩序的认识和维持更倾向于一种强制性的服从和制裁”。另一种意义上的秩序是通过沟通协调建立起来的秩序,较为尊重管理对象的意愿和应有权益,是自由与秩序统一于一体的真正意义上的秩序。这正是现代高校管理应追求的秩序目标,也是适度的违纪处分中应建立的秩序模式。要保障这种秩序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生在违纪处分中是否被赋予了以下权利:

第一,学生是否有参与权。学生是构建学校秩序的主体要素,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违纪处分以违纪学生为承受者并会给其带来直接的影响,不应该将学生排除在处分各个环节之外。学生通过参与处分活动,包括处分规则的制定和处分结论形成的全过程,一方面能促成违纪处分趋向于公正合理,减少不当处分引发的争议和纠纷,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形成对违纪处分的认同和尊重,进而自觉遵守纪律或自觉校正违纪行为,实现管理的有序化,而不是依靠学校强制和学生“惧罚”心理来保证的秩序。

第二,学生是否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的权利和自由。违纪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对学校实施违纪处分的依据和结论予以审视,并对处分的适度与否作出判断。当学生的判断与学校的处分结论不一致的情况下而又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时,极易导致管理秩序的破坏,即便能够维持表面的稳定秩序,也只能是以牺牲学生的权利和自由,依靠学校的强制力和学生的绝对服从建立起来的非真正意义上的秩序。因此,学校必须保障违纪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对违纪处分进行全面审查,从而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否定违纪处分实施的判断依据和结论。

第三,学生是否享有权利救济的权利。违纪处分如果过度行使,容易造成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侵害,学校应保障学生的权

学科,内容丰富,发展非常快。但是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遗传学理论课的教学时数被不断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遗传学教学质量是一个普遍的难题。通过多年的《遗传学》教学体会,我总结出在《遗传学》教学中注重以下几方面可以显著增强教学效果。

1. 把遗传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以故事的方式讲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史都是教科书里轻描淡写的部分,但这部分其实最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1]—[3]。经典遗利有得到救济的渠道,学生通过这些渠道维护自己受损的权利,有助于学校纠错的同时,更能避免因处分不当造成学校管理秩序混乱。

三、处分是否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走出传统教育忽视、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的认知误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这一教育理念也向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即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如何协调学校的纪律要求与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校纪律及违纪处分制度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之间并非互不相容,相反,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和适度的违纪处分为保障。

一方面,适度的处分应当为学生群体的个性发展提供保障。从人的社会性看,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孤立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作为个体的学生也就必然不能避开学校组织去实现其个性发展。学生个性能否得到充分发展与学校组织环境紧密相关。学生的个性发展依赖协调运转的、稳定的组织环境作为平台,当学生的违纪行为破坏这种协调和稳定时,需要由学校的纪律约束予以化解和平衡,包括采取必要的纪律处分。故此,适度的违纪处分的量度首先体现在该处分是否实现了学校组织环境的良性运转的修复,从而为组织中的每一个体的个性发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适度的处分应当促成违纪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人的个性品质有良莠之分,有积极消极之别。纪律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惩戒违纪行为,引导学生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弘扬其个性的积极方面,矫正其消极方面,使其良好的个性品质日臻丰富和完善。因此,适度的处分“不应通过广泛地窒息个人基本自由的方式来达到只需狭窄限定就能达到的结果”(2),处分适度与否还应当看它是否为违纪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了最大的空间。

注释:

(1)劳凯声主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二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7.

(2)劳凯声主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二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7.

参考文献

[1]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3)[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

[2]吴克禄,詹晖.论高校学生处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J].江苏高教,2004.No.4.

①劳凯声主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二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7.

篇4:浅谈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维度一】从学生角度:循循善诱,指导归因

面对这种违纪的情况,我们班主任首先做的应该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不去用之前对此学生的“刻板印象”在心中预先评判出事情的对错。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循循善诱,让违纪学生说清楚事情的发生过程。之后,通过学生周围同学的信息提供,更客观地了解事情。然后,和学生再次谈话。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再去看待事情的错误,最后再去评判别人。如此的一个归因过程,会使学生对自身的错误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更好地修正自身行为。

【维度二】从同学角度:树立榜样,有效帮扶

一个人行为习惯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自身的意识觉悟,还需要外在环境的帮助,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换位置等方法,将该学生换到平时表现相对优秀的学生身边,并提醒他要以优秀学生为榜样,逐渐提高自身;另一方面,可以安排班级的班干部,在其再次犯错的时候进行善意提醒,避免错误重复犯,进而有效帮扶。

【维度三】从班级角度:情感熏陶,奖励机制

班集体作为学校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安排学生活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效场合。

(1)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召开班会课,针对这种违纪情况,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其了解到违纪行为的危害性;(2)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实行互相监督机制,对表现好的小组及优秀个人进行奖励,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改变成为一种自然。就这样,实现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不仅使违纪学生的行为获得了改善,也是对全体班集体的一次教育,进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维度四】从家长角度:交流情况,协调互助

家庭是除了学校以外学生的第二大活动场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班主任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询问学生最近在家的表现情况,是否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违纪情况;再者,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道德教育,让其回家以后也要将改正继续下去,使改善后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全面地使学生认识到违纪情况,改变自己。

以上可以看出,对待和处分违纪学生也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在日常过程中,多去琢磨学生的心理,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更公平地解决这种行为,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篇5:党员违纪处分决议

对于 党支部 同志 的违纪行为,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建议给予同志 处分。

党委

篇6:党章关于处分违纪党员程序的规定

党章关于处分违纪党员程序的规定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重要或复杂,或给党员以开除党籍的处分,应分别不同情况,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根据上述规定,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分为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一般程序即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特殊程序即在特殊情况下,由县级(含)以上党委、纪委直接决定党员的纪律处分。实践中,对企业、农村、机关、社区等党的基层组织中的普通党员给予纪律处分,履行一般程序的比较常见。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程序下,临时党支部没有处分决定权。临时党支部由执行某项临时任务的党员组成,党员临时在这个支部过组织生活。他们的组织关系仍在原来的党组织。由于临时党支部在组织上的临时性,它所担负的任务与正式党支部的任务也就有很大的不同。临时党支部没有对违纪党员执行纪律处分的职权,因此不能对违纪党员作出处分决定。确需给违纪党员处分的,可以临时党支部名义将该违纪党员的违纪情况和处理建议上报上级党组织或转交违纪党员所在党组织,由他们决定是否给予违纪党员党纪处分及给予何种处分。对于担任较高职务的党员,多数是按特殊程序办理的。例如,省纪委审查副厅级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由省纪委直接决定其纪律处分,并报省委批准,不走支部大会决定程序。特殊情况是指哪些情况?1996年中央纪委《关于对党章第四十条第一款所称的“特殊情况”如何理解的答复》明确规定,“特殊情况”包括:(1)秘密程度较高,不宜由基层党组织讨论的;(2)所在的基层党组织瘫痪,或该基层党组织领导人同违纪问题有直接牵连的;(3)所在的基层党组织拒不处理或故意拖延不作处理的;(4)所在的基层党组织撤销或合并,无法作出处理的;(5)跨地区、跨单位的案件需由共同的上级党组织作出处理的;(6)遇到各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作出处理的;(7)其他省级或省级以上党组织认为必须直接作出处分决定的情况。2001年,中央纪委对《关于农村基层党支部没有条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答复进一步规定,在个别村党支部由于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等原因,致使没有条件召开支部大会,不能按规定形成支部大会决议,无法讨论决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问题的情况下,对违纪党员给予纪律处分,应当由县级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直接作出处分决定。但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需要注意的是,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第四十八条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团结党外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领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根据党章的上述规定,党组由“指导”改为“领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并且有权讨论和决定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由于党组具有了处分党员的权限,处分违纪党员的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也需相应地调整和变化。例如,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查办案件工作三个流程图(试行)》《中央纪委对〈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的批复》等规定,派驻纪检组对驻在部门司局级以下干部违纪问题调查结束后,由于党组、纪检组均无党纪处分决定权,纪检组需向驻在部门机关党委(纪委)提出党纪处理建议,并移送有关案件材料,此后再将案件交由支部大会决定,并报机关党委,由机关党委征求党组意见后,按以下程序办理:(1)对处级以下干部的党纪处分,由机关党委批准,报中直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备案;(2)对司局级干部拟给予党纪重处分的,经中直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报中直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批准,并报中央纪委备案;(3)对司局级干部拟给予党纪轻处分的,报中直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批准,并报中直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备案。在党组具有处分权后,上述程序也应进行相应修改。(叶研)

篇7:违纪党员处分的会议纪要

一、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党纪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二)在组织核实、立案审查过程中,能够配合核实审查工作,如实说明本人违纪违法事实的;(三)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四)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五)主动上交违纪所得的;(六)有其他立功表现的。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释义》,第(一)项规定的主动交代,指涉嫌违纪的党员在组织初核前向有关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初核和立案审查其问题期间交代组织未掌握的问题。实践中,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铁因“自动投案,主动交代违纪违法问题”等,被予以从轻、减轻处理。

第(二)项规定的是在组织核实、立案审查过程中能够配合核实审查工作,如实说明本人违纪违法事实。本项规定重在强调“如实说明本人违纪违法事实”,既包括本人单独实施的违纪行为,也包括在共同违纪中参与实施的行为。实践中,辽宁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杨锡怀因“能够如实交代违纪违法问题且大部分问题组织尚不掌握”等,被予以从轻处理。

第(三)项规定中,“同案人”主要指与被审查人共同参与、实施了违纪行为的人,其中既包括党员和党组织,也包括非党员和非党组织。“其他人”,主要指没有与被审查人共同参与、实施违纪行为的人,其中既包括党员和党组织,也包括非党员和非党组织。

第(四)项规定中,“主动挽回损失”,主要指违纪党员或党组织在其实施的违纪行为已经造成损失的情况下,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挽回损失的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主要指违纪党员或党组织在其违纪行为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主动采取弥补措施,消除影响的行为。“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主要指违纪党员或党组织在已着手实施违纪行为,但尚未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主动放弃继续实施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第(五)项规定,主要强调的是主动将违纪所得上交组织,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不包括退还违纪所得的情形。实践中,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建华因“主动全额上交违纪违法所得”等,被予以从轻处理。

二、免予处分

党纪处分条例对免予处分也作了明确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对于党员违犯党纪应当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但是具有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可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或者组织处理,免予党纪处分。对违纪党员免予处分,应当作出书面结论。

这其中,适用的违纪党员仅限于构成违纪且应当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如果党员违纪情节和性质严重,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的处分,则不能对其免予处分。

三、提出从宽处罚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对提出从宽处罚建议作了明确规定。监察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一)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二)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三)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四)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释义》,第(四)项规定中,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是相对于一般立功表现而言,主要包括:一是被调查人检举、揭发他人的重大犯罪行为,如揭发了一个犯罪集团或犯罪团伙,或者因其提供了有关犯罪的重要线索,才使一个重大犯罪案件得以查清;二是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三是协助监察机关抓捕其他重大职务犯罪被调查人;四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这里所指犯罪行为,既包括重大职务犯罪行为,也包括其他犯罪行为。一般而言,被调查人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提供查清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阻止他人的犯罪活动,或者协助监察机关抓捕的其他被调查人,被调查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监察法明确规定,监察机关提出从宽处罚建议,需要经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这是为了确保决策程序公开公正,防止随意性,有利于给予与被调查人罪责轻重相适应的法律制裁,也有利于体现对悔过自新的被调查人宽大处理的政策意图。

篇8:浅谈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 维度一】 从学生角度:循循善诱,指导归因

面对这种违纪的情况, 我们班主任首先做的应该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不去用之前对此学生的“ 刻板印象”在心中预先评判出事情的对错。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循循善诱,让违纪学生说清楚事情的发生过程。之后,通过学生周围同学的信息提供,更客观地了解事情。然后,和学生再次谈话。 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再去看待事情的错误,最后再去评判别人。 如此的一个归因过程,会使学生对自身的错误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更好地修正自身行为。

【 维度二】 从同学角度:树立榜样,有效帮扶

一个人行为习惯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自身的意识觉悟,还需要外在环境的帮助,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换位置等方法,将该学生换到平时表现相对优秀的学生身边, 并提醒他要以优秀学生为榜样, 逐渐提高自身;另一方面,可以安排班级的班干部,在其再次犯错的时候进行善意提醒,避免错误重复犯,进而有效帮扶。

【 维度三】 从班级角度:情感熏陶,奖励机制

班集体作为学校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是教师安排学生活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效场合。

( 1) 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召开班会课,针对这种违纪情况, 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其了解到违纪行为的危害性;( 2) 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实行互相监督机制,对表现好的小组及优秀个人进行奖励,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改变成为一种自然。 就这样,实现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不仅使违纪学生的行为获得了改善,也是对全体班集体的一次教育,进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维度四】 从家长角度:交流情况,协调互助

家庭是除了学校以外学生的第二大活动场所,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班主任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 询问学生最近在家的表现情况,是否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违纪情况;再者,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道德教育,让其回家以后也要将改正继续下去,使改善后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全面地使学生认识到违纪情况,改变自己。

篇9: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键词: 处分;申诉;复议;诉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43

一、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概念及性质

《教育法》规定,学校有权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处分。《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赋予高校校长对学生进行处分的权利。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

高校对于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制定正是源于国家有关教育法律规范对高校的授权,为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利,对有违纪(也包括违法、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处罚(包括五种形式: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是高校基于维护正常的管理需要,对违反学校纪律性管理规定的学生处以相应惩罚的管理权力。

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性质上属于行政权力。原因有三:(1)高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是在《教育法》等法律规范的明确授权下行使对学生的处分权的;(2)高校在行使学生处分权时是代表国家履行教育管理的职能,处分目的是希望最终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3)在处分学生时,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等的法律地位,处分具有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以上均符合行政权力的特点,因此此权力应属于行政权力。

二、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现状

目前,各高校现有的违纪处分制度问题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越权制定、以下犯上、责惩失当、救济不畅。

(一)越权制定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定,惟有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才有权对基本权利加以限制。违纪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其中,开除学籍显而易见是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属于基本权利范畴。对于开除学籍的处分应由立法机关立法,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应严格按照法律内容和精神,进行详细规定。目前,对于开除学籍这类处分的依据从立法层面来说是缺失的。

(二)以下犯上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低位阶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得与高位阶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相抵触。作为高校内部规则,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明显属于低位阶的规范性文件。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与《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相比,明显加重了处分程度,甚至有少数高校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内容以外,巧立名目处分学生。

(三)责惩失当

《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与学生违纪行为的程度相适应。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应按照上位法合理行使其在受权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学生因违纪行为承担的责任与处分应该相适应。但现存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仅以《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第17条中规定为例,“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根据此规定,对于同样的旷课学时数,各高校的规定却是五花八门,最为轻微的是不处分,只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最严重的则是开除学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救济不畅

关于权利救济,《教育法》提及了申诉和诉讼,《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了申诉。尽管申诉和诉讼是出现在明文里面的,但诉讼属于何种诉讼,则不得知。实践中,因为高校法律主体地位的不明确,在受案范围方面还存在着争议,各司法机关或者不予受理,或者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间来回踢皮球。这就意味着,目前明确的对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救济的仅仅只有一种形式,即申诉,包括校内申诉和校外申诉。前者是向高校提出,后者是向高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行政法的传统理论是,对于行政行为不服,有三种救济途径: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学生对学校的违纪处分行政行为不服,也可以寻求以上三个途径进行权利救济。显然,目前的救济渠道是单一的、不畅通的。

三、完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内容

完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内容,应该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位阶原则、比例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凡属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①“凡属于国家的重要事项,特别是涉及人民基本利的实现与行使的事项,必须由法律规定”。②对于高校来说,开除学籍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只能由法律做出规定。我们应在《高等教育法》中对开除学籍的法定情形、实施程序、监督机制、救济渠道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根据其内容和精神进行细化,但绝对不可创设。

位阶原则是指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应遵循层级效力,低位阶的不得与高位阶的内容和精神相矛盾或抵触。应努力逐步完善教育立法,依据《立法法》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予以整理,将违反上位法内容和精神的下位法修改或废除,尽可能地避免冲突,进一步形成一个层级分明、逻辑严谨、科学完整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校所制定的学生违纪处分制度不应该与比它位阶高的法律规范相冲突,更不能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利。高校在制定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时应严格依据宪法、各部门法、教育法、教育部门规章制度以及高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的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使目标与手段之间处于适度的比例之中”。③行政主体在所有能够实现合法的行政目的的方式中应该选择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影响最小、损害最轻的方法。高校对学生行使违纪处分权时,应该坚定地牢记育人的初衷,充分考虑育人目的与处分方式之间的合适比例,不能因小过而重罚,应实事求是,责惩相称。另外,对于一些可量化的处分,比如旷课时数等,应该由《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比例原则作出统一规定,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严格落实,避免出现以前不同的高校之间学生错误相同而处分结果却大不同的现象。

四、扩展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救济渠道

学者林莉红认为:“对行政行为实施的救济,应形成一个系统。对不同的行为应相应设置不同的救济途径、方式和方法。反之,救济途径、方式和方法亦应与被救济的行为相适应,应根据被救济行为的不同特性设置具有与被救济行为相适应的程序和制度。”④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救济渠道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校内申诉就是行政申诉,是学生认为高校在违纪处分过程中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依法向高校提出重新处理的制度。

“行政复议是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⑤学生认为高校在违纪处分过程中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依法向高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起审查请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该违纪处分进行审查,并做出相应处理,这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却被称为向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诉。对照行政复议的定义,此申诉很明显实质上就是行政复议。可见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虽然没有名文规定行政复议制度,却实际实施了行政复议制度。为了让该行政行为名副其实,再加上我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九款早已明确将保护受教育权和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一样纳入到了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于理于法都应该将《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这类申诉修改为“行政复议”。

司法是救济的最后环节。在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救济的程序问题上,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四种处分因对学生影响较小,考虑到诉讼经济成本、精力成本和社会影响,不必进入司法程序,可以按照行政申诉、行政复议顺序逐级进行。凡是因开除学籍而引起的纠纷,因剥夺学生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即学生认为高校开除其学籍严重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高校的处分行为进行审理和裁决。开除学籍可以按照“穷尽行政救济原则”最后进入司法程序,即按照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顺序逐级进行。

注释:

① 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47.

② 马怀德.行政法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49.

③ 尹晓敏.高校处分权的行使与比例原则的适用[J].高教探索,2005(3):45-47.

④ 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41-49.

⑤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79.

篇10:党员处分会议讲话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工作中,我县严格按照《**市不合格党员认定及处置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组织试点单位党支部扎实开展了不合格党员认定处置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目的明确

XXXX党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为标准,遵循坚持标准、立足教育、严肃处置、强化管理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疏通党员队伍的出口,完善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激励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支部书记务必抓好此项工作,要求党支部及时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及时传达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同时,此次工作目的是通过评议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措施办法,抓紧把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一是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学习上级处置不合格党员有关政策文件精神、领导讲话等,领会活动的意义;二是通过进行专题培训,准确掌握政策和工作要求,准确把握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标准、处置程序和政策界限,积极支持和参与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三是通过学习,让全体党员干部明白此次活动旨在立足教育、惩前毖后,要坚持发扬民主、科学评判、严格程序、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科学推进,确保实效

(一)科学制定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标准

按照《XXXXX区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安居区处置不合格党员试行办法>的通知》(XXXX委通„20xx‟67号)要求,结合新时期党员队伍的特点,充分考虑XXXX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任务的党员特点,制定出适合本支部党员实际的评判标准,提高认定标准的针对性。

(二)合理设计不合格党员的评定程序

根据各岗位党员的具体情况,注意辩证分析不合格党员的不同表现特征及其产生原因,正确把握有意与无意、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组织、表象与本质、偶发与经常等关系,综合分析,去伪存真,科学甄别。要合理把握尺度,从教育、挽救党员的角度出发,合理确定宽严尺度,防止出现操之过严和失之于宽的错误倾向。

(三)认真开展民主评议不合格党员活动

党员本人在党支部大会上作自我总结,汇报自我评议情况。然后,进行党内互评。对照党员标准,组织党员互相评议。评议中要是非分明,敢于触及矛盾和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避免不负责任的评功摆好。党内互评后,还可以通过座谈会或民意测验等方法,广泛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并逐一对照《XXXXX处置不合格党员试行办法》相关规定,确定是否属于不合格党员。

(四)开展对评议不合格党员帮扶工作

党支部对党员综合评议情况全面审核后,按“坚持标准、立足教育、严肃处理、区别对待”的方针,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落实谈心谈话和帮教措施,使限期改正的党员尽快改正错误成为合格党员。

四、狠抓落实,成效明显

篇11:关于违纪旷课的处分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办字(2010)第6号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学生违纪处分分为以下五种1、2、3、4、5、警告 严重警告 记过 留校察看 开除学籍

二、对违纪学生处分必须公平、公正、公开。

建立必要的学生违纪处分办法,既是学校贯彻从严治校,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违纪进行处分,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做到事实清楚,材料充实,定性准确,处分适当。

三、对无故旷课者予以以下处分:

10—19课时警告

20—29课时严重警告

30—39课时记过

40—49课时留校察看

50—60课时开除学籍

学生考勤按学生考勤办法执行,学生考勤记载必须真实准确。每周考勤原始记录经各班考勤员,辅导员签字报学工处审查统计原始考勤材料送办公室保存备案,留档备查。

四、凡我校学生,未经辅导员允许夜不归宿,经教育不改者,予以违纪处分。

五、对忽视安全的责任追究。凡我校学生忽视安全规定,造成学校财务或同学财务严重损失者给予违纪处分,并追究其经济责任。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六、违纪处分的程序与管理。

1、凡在本学期受处分而未取

消处分者,学校综合操行评定为不合格,应记入本人操行评定档案。对学制已满尚未取消处分者不发毕业证书,按结业处理。

2、给予学生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和留校察看,均由学工处会同教务处讨论决定,由学工处发文公示与公布。给予学生开除学籍处分,由学工提出意见,院长会议研究决定,由学院发文公示与公布,并报上级广播电视大学备案。

七、本办法从公布之日执行。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篇12:企业处分严重违纪的员工

企业处分严重违纪的员工,须满足三个条件:(1)内容合法:公司有明确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并且不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良俗;对于规定的严重违纪行为内容最好做到量化,必须系统总结并结合企业的管理实践,例如“连续2天旷工属于严重违纪行为;严重违纪公司可以解聘等”。

(2)程序合法:劳动纪律相关制度公示,民主征求意见;(3)证据充分:员工严重违纪最好让员工先有事实的确认之后再行处理,如果缺乏有效严谨的证据建议还是谨慎处理为好。

篇13: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探讨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 既要依靠教育, 又要依靠管理,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手段, 而管理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是高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院系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也是辅导员、班主任挽救和教育学生本人, 同事教育、警告其他学生的一种手段。

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高校施行的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均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05年3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章、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五种。各高校在制定本校具体的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时, 采取的办法多是根据2005年3月25日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国家发布的有关规定, 结合工作实践当中总结出的经验, 将学生可能做出的被认为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言行进行分类, 并将学生违反规定的行为与处分进行对应, 最终形成明确的纪律和制度。

2 现行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不足之处

在长期的工作时间过程中, 总结了与200余名违纪学生的谈话记录, 查阅其他高校现行学生的违纪处分制度, 以及从目前发生的高等学校学生状告高校的案件来看, 现行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模式存在以下不足。

2.1 对违纪学生的教育作用不足

纪律处分的首要作用是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 使违纪学生切身感受到违反纪律的成本, 建立起对纪律的敬畏感, 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加强自我约束, 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而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 学生对违纪处分的主观认识就是一次谈话、一份文件、一次通报, 在这“一次”结束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处分”一词很快即被课程、作业、生活中的琐事冲淡, 逐渐丧失对违纪学生的震慑力。其次, 由于现行的违纪处分制度中对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四种处分的违纪后果没有做出差异化规定, 甚至连处分期大都统一为一年, 违纪后果的同质化造成学生在主观上感受不到不同处分之间的区别, 进而使逐级累加的处分模式的震慑效果难以发挥出来。最后, 因为纪律处分与具体行为对应, 当学生因为某一行为受到纪律处分, 此处分对该生其他类型的违纪行为形成的警示教育作用较为有限。

2.2 对其他学生的警示作用有限

纪律处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即是对其他学生的警示。通过对违纪学生的处理, 将书面上的纪律条文变为具体的事例, 从而对其他学生形成震慑,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进而在整体上维护学校学习、生活秩序。但现行的违纪处分模式, 仅能在学生的违纪行为足够严重或累积达到一定量时方能产生后果, 对于其他学生, 尤其是偶有违纪但尚不足以构成处分的学生来说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 很多学生对违纪处分都报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违纪处分本应具备的在更大范围内的警示作用较为有限。

2.3 违纪处分制度的约束力不强

可以看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种类的内容, 部分借鉴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关于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的模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 对于各级纪律处分的违纪后果、处分时效的规定有着明显的差异, 惩罚力度逐级加大。且作为约束对象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绝大多数为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人, 受到党纪处分通常会导致工作中的考核、晋升等切实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甚至是长期影响, 违纪成本高昂, 从另一个方面也强化了共产党员加强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

但是高校却不具备这一条件, 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约束对象是学生, 学生违纪后能够产生的现实后果有限, 仅限如不能参与评奖评优, 取消各类资助的评选资格, 延期发放毕业证, 不予发放学位证等, 过低的违纪成本造成了违纪处分制度的约束力有限。

2.4 处分撤销缺乏明确标准

现行的违纪处分制度中, 在违纪处分如何撤销上大都没有制定明确标准, 在相关条款中往往采用类似“在处分期间有悔改和进步表现者, 有突出表现者, 经本人申请、学院审核、学校批准, 可撤销处分”的模糊措辞。而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制度中缺乏明确标准, 通常是违纪学生在受到纪律处分期满后提交书面申请, 只要处分期该生没有重复违纪现象, 即予以撤销。此种做法的结果, 一方面导致处分的撤销成为一个形式上程序, 另一方面造成了违纪成本的降低, 即学生违纪后只需安分守己一段时间, 而不需为其之前的违纪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作出事实上的补偿。如此, 自然会使纪律处分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大打折扣。

3 关于如何改进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一点设想

如何改进高校现行的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使其更加适应高校的特点, 在维护校园教学、生活秩序上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用。经过对实际工作的长期思考和总结, 认为在现有制度条件下, 好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 制度充分量化, 操作执行方便; (2) 处分种类简明, 不同层级处分区别明显; (3) 违纪后果直观, 警示作用显著; (4) 处分撤销标准明确, 且撤销处分有成本。

综合以上几点, 高校还可以借鉴现行的交通违章处罚制度的模式, 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变, 对高校的学生违纪处分制度进行改进。

(1) 引入违纪点数概念, 通过具体的数值衡量学生违纪行为的严重程度, 学生的违纪行为不再与具体的处分种类相对应, 而是与具体的数值相对应。

(2) 简化处分种类, 由原来的五级精简为两级或者三级, 每级处分与一定的违纪点数对应, 即不管学生做出何种违纪行为, 只要累计的违纪点数达到一定数量, 即给予处分。同时对每级处分的时效、后果做出明确的层进式的规定, 例如:一级处分时效为六个月, 处分期内取消评奖评优、申请资助的资格, 但不通报家长, 处分材料不装入档案;二级处分时效为十二个月, 处分期内取消评奖评优、申请资助的资格, 通报家长, 材料装入个人档案, 不予发放学位证或延期发放毕业证;三级处分, 开除学籍。

(3) 建立违纪点数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查询系统, 让每一个都学生可以随时直观感受到违纪行为造成的后果, 不仅是已经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 包括偶有违纪行为但未达到处分标准的学生, 让纪律与每一个学生都发生现实关联, 而不仅仅是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

(4) 以违纪点数为依据制定违纪处分撤销的配套制度, 如学生必须通过义务劳动、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时数来抵消之前累积的违纪点数, 只有在处分期满时违纪点数归零或降至一定标准, 学校、院系才受理学生提出的撤销处分申请, 即违纪学生只有在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作出补偿后方能撤销处分, 不但违纪行为本身有代价, 撤销处分也有成本, 实现严入严出。

参考文献

[1]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Z].

[2]吉林大学本科学生违纪处分规定[Z].

[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Z].

篇14:如何正确运用违纪解雇处分制度

A公司是一家跨国知名金融机构。A公司与吴先生签订自2011年6月1日起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其工作岗位为投资部高级经理,基本工资为税前每月18,000元。2012年6月28日,A公司以吴先生在劳动合同期间严重违反公司考勤休假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合同。2010年7月1日,吴先生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A公司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补发仲裁期间工资。

庭审中(1)A公司提供2012年6月15日、6月19日考勤监控录像,该录像显示吴先生在2012年6月15日8时41分21秒、8时49分10秒各打卡一次,17时22分56秒、17时24分34秒各打卡一次, 2012年6月19日8时40分 46秒、8时41分38秒各打卡一次,证明吴先生存在代他人打考勤卡的严重违纪行为,A公司据此与吴先生解除劳动关系。经质证,吴先生辩称不知谁的考勤卡放在其办公桌上,与其考勤卡混在一起,无法辨别。一直以来,A公司均不允许代打卡,但究竟哪张考勤卡是自己的,吴先生无法辨别。由于害怕同事见到自己连续刷卡,而引起“明目张胆地代人打卡”的误会,故在刷第一次卡后,看看周围无人再刷第二张卡。因不存在主观恶意,故不属于违纪行为;(2)A公司提供《考勤及休假管理办法》,该《考勤及休假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公司严禁代打卡行为,一经发现,代他人打卡者将给予警告处分,并罚款60元,请他人打卡者当日按旷工处理,代他人打卡或请他人打卡在一个月内累计超过三次(含三次)者,视为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行为,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且尾部载有吴先生的签名,证明A公司规章制度规定代人打卡累计达到三次以上,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A公司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无须经过警告、记过等程序。经质证,吴先生确认知晓该规章制度;(3)A公司提供告知函,证明已将解除吴先生劳动合同的决定通知工会。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劳动者负有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基本义务。吴先生作为劳动者有依法维护其权益的权利,A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亦有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权利。A公司提供的吴先生工作考勤录像显示,吴先生的确存在上班期间重复打卡的行为。对于吴先生对监控录像的解释,吴先生完全可以将两张卡交由人事部门鉴别这一更为简单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自己无法辨认考勤卡的困境,而不必明知A公司不允许员工代打卡而小心翼翼地重复打卡,吴先生的上述解释不具有合理性,不予采信,故确认吴先生系代他人打卡。根据A公司规章制度,吴先生代人打卡在一个月内累计达三次,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A公司据此解除与吴先生的劳动合同,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故对吴先生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申诉请求,不予支持。

律师点评

本案是一起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纠纷案件。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吴先生的工作单位是知名金融机构,其企业性质要求员工应秉持诚信品德,合法合规提供劳动。A公司规章制度中规定代人打卡累计达到三次以上属于重大违纪行为,公司有权立即解除合同,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也不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形。吴先生明知公司上述禁止性规定,仍实施了该等违纪行为,应属故意违纪。因A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将吴先生的这种行为列为应当解除劳动合同的严重违纪行为,故仲裁委员会认定吴先生行为构成严重违纪行为成立。

违纪解雇处分是用人单位行使用工管理权的重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用人单位解雇犯类似错误的员工都会得到法律上的支持。滥用解雇权对劳动者工作权利造成的侵害是“致命的”,故法律对用人单位滥用解除权的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是相对严重的,包括用人单位应恢复劳动关系或者支付二倍的经济补偿金(选择权通常在于劳动者,而非用人单位),并且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裁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恢复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劳动者在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即使劳动者在该段期限内未提供任何劳动)。

用人单位如何才能正确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司法实践中应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规章制度合法有效并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者告知的,可以作为司法机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并履行告知义务,是一个有效规章制度必须符合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第二,劳动者的行为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在处理违纪员工时可以提供的证据形式包括照片、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当然当事人的事件说明或者检讨书也是证据的形式之一。

第三,劳动者的违纪行为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被列为应当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及规章制度,是其应有的基本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应事先树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列明“严重违纪”范围并公布施行。如违纪处罚方式“缺位”,势必使企业在处理违纪员工时陷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

此外,从解雇程序上看,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固然不必提前通知,但做出解除时仍要通知劳动者本人,并办理相应的签收手续。《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还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前述案例中A公司在解雇程序上做的比较完善,也是最终获得法律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企业还应当正确认识违纪解雇制度的目的及价值。制定并完善违纪解雇制度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解雇员工,而应在于督促员工切实履行劳动义务,依法维护企业运行所需的客观秩序。也并不是全部违纪行为都需要采取解雇手段进行调整,只有在警告、记过、调岗均已无法维持经营秩序时,才最终动用解雇作为终极惩戒手段。违纪解雇制度的实际运作与企业正常运营的必要管理建立客观合理的联系,才能保障用人单位解雇决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促进企业增效与用工管理协调发展。

篇15:违纪处分、处罚条例

学生违纪处分、处罚条例

为了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加强校风建设,规范学生在校行为,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对学生违纪行为处分、处罚做到有规可遵、有章可循,特制定《学生违纪处分、处罚的条例》。

一、违纪处分、处罚的种类、裁决与执行。

1、违纪处分等级(七等):

(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记大过;(5)留校察看;(6)勒令退学;(7)开除学籍。

2、凡受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须由班主任写出书面报告,年级组长签署意见,并附有一定违纪事实材料和当事人的检讨书,报政教处审批。

(1)学生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由政教处审批,勒令退学处分,由校委会审批;开除学籍的处分报教育局审批。

(2)学生违纪行为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要根据划分责任附带经济赔偿。

3、学生若有违纪行为,班主任应先与本年级组长和分管领导依据条例标准协调处理,处分由校政教处执行,校内公布(书面张贴或大会通报),并通知家长。有关处罚记录一律如实地载入学生档案。

4、学生受处分后不得享有奖学金、助学金待遇,不得授予任何

1/7

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等)。

5、学生受处分后,确有悔改表现的,经本人申请,班主任、年级组长同意,报学校政教处审批,可以撤销其处分。

6、在学生受处分期间,若再次违纪,实行升级处分。

7、学生违纪之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及时地改过,态度很好或积极揭发其它违纪行为的,可考虑从轻处罚或免予处罚。

8、对自动退学、勒令退学的学生,可开具转学证明,勒令退学的毕业班学生,不办理毕业证。

二、学生违纪行为及其相关处分、处罚。

第一条:违反国家的法律,触犯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刑法的各种行为,除受国家法律制裁以外,学校将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二条:学生打架、闹事处分、处罚。

1、五种情况从重从快处分、处罚:

(1)邀集或指使外校学生或社会青年,在校外或校内殴打我校学生,调查属实的。

(2)唆使同班同学或有亲威朋友关系的其他班级的同学到其外班或寝室进行闹事或进行报复,导致群架发生的。

(3)在打架中,不了解事发原因,不主动平息事态,而是唆使或组织学生打群架的,导致事态扩大和进一步恶化的。

(4)在打架中,动用刀等凶器或木、铁棍棒的,不论是否导致伤害的。

(5)在有矛盾双方争执中,先动手导致打架的一方从重处罚。

2、三种情况相对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

(1)在打架后,主动向教师或学校诚恳地承认错误的,态度很好的。

(2)打架后主动报告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通过学校组织来处理的。

(3)在双方的争执中,被打而没有回手的一方,不予以处分、处罚。

3、具体处分、处罚如下:

(1)凡是动手打架的双方都必须叫家长到校,轻则要写打架经过、检讨书、保证书,并在政教处备案;情节较重,则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交押金和受校纪处分;造成严重影响的则勒令退学。

(2)凡是与家长签订协议书后,受过记过以上处分的,第二次再打架的或有重大违纪行为的一律勒令退学。

(3)唆使外校同学或朋友在校外或校内殴打我校学生一次即一律勒令退学,严重的要交送公安局处理。

(4)在我校组织、唆使打架的为首学生,根据情节轻重,将受到至少留校察看处分,并交押金1000-5000元,情节严重的要勒令退学。

(5)凡在校内外打架中,运用凶器或木、铁棍棒等打人,根据致伤轻重,至少要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并交押金1000-5000元,情节严重的要勒令退学。

(6)凡是在我校打架中先动手一方,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对较重处分、处罚。

(7)在打架中,受伤一方,医药费要根据双方各自责任来分担。

第三条:严禁私藏管制刀具、各种凶器、棍棒等,学校将开展不定期搜查,一经查获,将通知家长,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严重的劝其退学或开除。

第四条:学生偷窃处分、处罚。

1、通知家长到校。

2、退还钱物或照价赔偿。

3、第一次偷窃50元以内受记过处分,100元以内(含100元)受留校察看处分,100元以上勒令退学;第二次偷窃不论数量多少劝其退学。

4、对偷窃团伙主谋的,一律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处分,严重送交公安机关。

5、暗藏赃物、赃款或包庇偷窃行为一律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五条:凡辱骂、恐吓、严重不尊重教职工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对屡教不改的,甚至殴打教职工的,除赔偿医疗费、营养费以外,还要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并送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条:凡有敲诈勒索行为的学生,给予留校察看处分,严重的要勒令退学或开除。凡实施抢劫的学生,一律开除。

第七条:严禁校内赌博,一经查获,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以上处分。严重的要劝其退学或开除。旁观者(未参赌同学)知情不报的,受警告处分;提供赌具受记过处分。

第八条:严禁学生抽烟、喝酒,一经发现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屡教不改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自己抽烟、喝酒,并带动其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或严重后果的,将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

第九条:严禁不经班主任或教师批准,擅自离校,特别是爬围墙出校上网现象发生,一经查获,一次的给予留校察看处分;两次的要勒令退学。

第十条: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对故意破坏公物,损坏门、窗、桌、凳、玻璃或其它学校设施,除按规定罚款外,还要受到记过以上处分。

第十一条:凡学校组织考试有舞弊行为的,除该题以零分计算或该科以零分记档外,还要给予警告处分,对情节恶劣、严重地影响考场纪律的,要给予记过处分。

第十二条:严令禁止一切不安全行为发生。凡乱买打火机、乱点蜡烛,乱动各类电器设备、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入校园,单独或私结团伙外出游泳、郊游、野炊等,一经查出,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退学处分。

第十三条:严禁学生进入“三室二厅”和网吧,一经发现或查实,给予记大过处分,对屡教不改的,处分升级直至勒令退学。

第十四条:住读生一律在学生公寓就宿,不准在校外借宿或留宿,未经寝室管理员同意,不准他人在公寓留宿,一经查实,给予警告处分。

第十五条:学生不得乱串寝室,特别是未经管理员同意男生不得进入女生寝室,一旦查获,给予其记过以上处分。晚上男生进入女生寝室的,一律勒令退学。

第十六条:严禁学生谈情说爱。若发现属实,学校将通知双方家长,并对其说服教育,对屡教不改要给予其警告以上处分,实在无法挽救的要勒令退学。

第十七条:凡传看色情、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籍和影视作品,传唱下流歌曲,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受警告以上处分。

第十八条:在校男生不得留长发、怪发、不准打赤膊、穿背心、拖鞋进入教室;在校女生不准涂口红、指甲油,不准佩带饰物,一经发现,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十九条:学校严禁学生染发,第一次染发,给予警告处分,并勒令其染回,第二次再染发,将勒令退学。

第二十条:严肃课堂纪律,上课自习时不得大声叫喊、谈笑等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一经发现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写出检讨书,屡教不改者给予其警告处分。

第二十一条:提倡节约粮食,讲究清洁卫生。不准乱倒剩菜剩饭、乱扔瓜皮果壳、纸屑,不准随手抛洒垃圾,不得随地大小便,一经发现给予批评教育,令其维持相应地段卫生,屡教不改(三次)给予其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二十二条:学生按时报名注册,无故逾期不到者,按自动退学论处;学生休学期满而不办理复学手续的,按自动退学论处。学生请病、事假期满而不回校者,按旷课处理。

第二十三条:严格遵守考勤纪律。上课、自习、晨读、早读集合或其它形式集体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如有特殊原因,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请假时,必须持书面请假条,一天内由班主任签字批准,两天以上由家长同意,班主任签字同意,学校领导签字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一学期内:

旷课累计10节学生:受警告处分;

旷课累计20节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

旷课累计30节学生:受记过处分;

旷课累计40节学生:受记大过处分;

旷课累计50节学生:受留校察看处分;

旷课累计60节学生:受勒令退学处分;

(白天正常上课缺席按7节计算,晚自习按3节计算)

第二十四条:凡故意撕毁、涂改校内布告、广告、通告、通知的学生,受警告处分,屡教不改给予记过处分。

第二十五条:学生一学期没有重大违纪行为,但小错不断,特别是自己不学习,带动其他人不学习,对班风学风影响很大,科任教师和学生反映很强烈学生,经班主任上报,学校审批,将劝其转出本校。(但一学期至少要通知家长两次以上到校)

育英学校政教处

上一篇:酒店领班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机械设计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