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

2024-04-23

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精选8篇)

篇1: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

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

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向.教务管理在育人方面大有可为.本文从务虚的角度提出强化四个教务管理的育人理念,又从务实的角度提出了四个育人途径.并且指出只有把务虚与务实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教务管理的育人质效.

作 者:李波 李静霞 刘亮 作者单位:北京,中国传媒大学,100024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007“”(22)分类号:G72关键词:教务管理 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篇2: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

小学科学是一门将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内容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大量的存在于教材之中。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科学课程的优势,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在科学活动课上,要巧妙地依据学生性格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好课内外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科学教学的德育目的。

一、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作用

科学教学作为小学阶段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学生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学科,也是展现出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主要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任务。同时,科学这门学科内设多种教学内容,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卫生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知识对于渗透德育教育起着积极地影响[1]。在科学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使教师发挥育人作用的大好时机。例如:科学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设置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假设,到底摩擦力大小是跟物体的重量,还是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再根据教材内容所设定的步骤进行实验设计,以此来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材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方法,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科学知识,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爱国情怀。例如:在学习古代科学家张恒所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科学知识,学习古代四大发明,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等,这些内容都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教师发挥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途径

1、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研读教材内容,找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学时尽量的将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德育教育贯穿整个科学教学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种子的发明》这一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行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了培养学生在做实验时要具有耐心和细心,教师可以给每人分发记录表,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成长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最后汇报实验结果时,很多学生由于通过细致观察和悉心照料,种子萌发的很好,而相反,一些粗心大意的学生身边的种子出现腐烂的现象,因此,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是需要有耐心、有恒心,使德育教育达到很好的效果[2]。又如:在学习《飞向天空》时,教材当中加入了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圆中国人民飞天梦的内容,教师可以以此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就教材内容来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总结学生们的想法并可以适当的引申我国为了实现飞向天空这一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述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的发展历程,通过在科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感悟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德育教学起到积极地影响。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育人教育

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实践习惯,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学习中提出一些简单的具体要求,从小事着手,进行多层次的训练,引导他们将道德认识付诸于实践,从而使育人教育发挥出实效。具体的方法有:首先,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学生常规训练,如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发言、有序的实验操作等。要将常规训练融入到科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之中,同时要求教师要每节课都强调,并适当地对检查结果予以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日里的科学教学课上,教师要积极充当德育教师的角色,从细节抓起,教育学生们把用过的实验设备放归原处,在使用时要爱惜实验器材,做到轻拿轻放。其次,在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耐心完成实验内容,以此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3]。例如:在学习《我的大树》这篇科学短文时,在组织户外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科学学科的观察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先进行整体观察,再将观察重点放在局部,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正确的观察的方法,同时能够认识到学习科学课程中的实地观察比利用画面观察获取的知识更多,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意义。

3、注重自我教育,将德育教育内化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德育品质,单靠教师传授和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在科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自我构建、自我教育。因此,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行确定探究活动方案,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课程的安排,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人人有角色,并且在小组讨论中给于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尽情的讨论与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提升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科学教学实践的需要。与此同时将德育教育溶于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篇3: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

1.领导分工精细化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 明确各自责任, 夯实安全任务, 把上级每次安全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位教师, 确保学校平安。我校始终坚持以中央、省、市、县的一系列有关安全工作重要批示及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 以“谁主管, 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 把“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实”为自我要求, 真正做到面面俱到, 以面促点, 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 责任落到实处, 工作做到细处, 齐抓共管, 确保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2.落实制度精细化

以制度为纲, 以落实为要。学校公布了“安全工作问责制度”, 实施了“学生安全全员目标责任制度”, 建立教师值班制度等二十多项安全制度。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若因玩忽职守, 造成事故,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决不迁就。从思想上为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校长负责, 将安全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 并进行严格考核,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 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制定各类安全预案, 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 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加大了对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 及时化解学校师生存在的矛盾,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解决, 做到管理处置有序。

3.签订责任精细化

学校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市教育局下发的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及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 从校长、副校长、中层、教职工到学生、到家长, 层层签订《安全全员目标责任书》, 形成一岗双责、全员目标、全员责任、全程管理的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班主任每学期都要作出本班切实可行的班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和总结, 切实将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学校也将此项工作的考核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参数。

4.安全设施精细化

校园安全设施直接牵扯到师生的安全。近几年来我校加大投入, 不断完善安全设施建设, 先后配备了电警棍、警用钢叉、橡胶棍、辣椒水、盾牌、隔离堆和对讲机等警用器械在重点部位安装里红外线报警系统;在原有的监控系统基础上, 又增加了监控设施并与派出所联网, 安装了24个高强摄像头, 实现校园全覆盖监控;在警务室设立校园监控室, 安排专人值班, 实现了校园24小时监控, 使校园内不留安全死角。

二、推行程序化工作

1.学习法规程序化

我校每周组织教师利用例会, 学生利用班会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精神, 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使安全工作人人关心, 处处把关, 形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氛围和环境。

2.家校沟通程序化

学校非常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每当遇到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的调整及在每学期的开学、放假典礼会上及大型节假日放假前, 我校会对师生的安全提出具体要求, 并向每个家长发出《致家长的信》并签订《假期安全公约》, 及时互通信息, 共同防范。为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协同作战的桥梁。

3.隐患排查程序化

在校园的安全防范工作中, 我校始终坚持首先确保教育教学设施的绝对安全。重视校舍安全、设备安全、道路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 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硬件设施上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坚决杜绝安全事故隐患。学校在重点功能室安装了消防器材、监控器材;安全科每天对学校的用电、楼房、卫生进行巡查。分管领导不定期进行严格检查, 保证了全校师生的身心安全。

4.教师值班程序化

每天两名领导带班, 四名教师同一起保安值班。早、中、晚提前半小时到大门口值班确保学生安全秩序的上学放学。带班领导及时填写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好的建议给于采纳, 付诸实施。特别是楼道内的值班, 有效的杜绝了学生课间打闹、楼梯上下秩序学生安全违纪问题。节假日安排学校领导和教师值班护校, 保证节假日期间学校财产安全。

5.应急演练程序化

我校决定每学年举行6次应急疏散演练。分别在3月29日、5月12日、6月25日、10月25日、11月9日、12月20日各举行1次。学校在大厅和每个教室制作、张贴了疏散图, 在教学楼和校园对疏散路线进行了详细标识。通过演练全校师生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预防和逃生信号, 确保师生掌握逃生技能。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师生们从教学楼到安全地点速度一次比一次快, 所用时间一次比一次少, 成绩可喜可贺。

三、坚持创新化育人

1.安全教育创新化

首先上好安全课, 做到“三有”, 即有教师、教案、作业。安全课上要加强学生的教育, 促进安全意识提高和自护自救能力的增强。我们以安全教育为重点, 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特别是抓好交通、逃生演习等的安全教育。再次, 每周确定一个安全主题。每周都围绕安全主题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形成多样化的安全课。

2.心理咨询创新化

我校每周四课外活动定为我校的心理咨询日, 有经验丰富的具有资质的副校长亲自坐诊, 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排忧解难。及时观察、掌握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 发现问题, 立即与班主任、学生家长协商解决, 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宣传防范创新化

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对邪教、崇尚文明》和《中小学安全管理细则》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宣传栏、广播进行普法宣传。定期聘请司法部门的专家来我校做法律报告。学校对黑板报、宣传栏进行评比, 使学生在宣传活动中掌握法律法规。

4.特殊日子创新化

把每年的5月12日定为我校的地震逃生演习日, 11月9日订为我校的消防日, 并在当日进行安全防范演练。使学生不忘国难, 心系祖国, 为祖国繁荣而努力学习。

5.家校联手安全工作创新化

我校成立家长参与的校园安全工作委会, 一是有利于形成学校、家长来共同关心学生人身安全的氛围;二有利于让家长更安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三有利于学校和家长及时沟通热点、难点问题, 完善学校的自身发展。对于校园安全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篇4:大学“三育人”内涵探微

【关键词】大学 三育人 内涵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批准号:GD13XJY04)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陈明。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JK163)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陈明。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55-02

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丰富内涵的全面、准确把握,是有效开展这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开展“三育人”工作,首先要依据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创新育人理念,更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从而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一、“教书育人”的内涵

(一)“育人”最主要途径是“教书”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相当程度上也要依靠教师来调动。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所说的“道”和“业”虽然有他那个时代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含义,但还是从几个主要方面说明了教师的作用和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特殊地位。因此,教师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而且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一支最广泛、最直接的力量。

教书育人的途径丰富多样,但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从这一观点出发,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的阵地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即把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明确教师是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责任主体,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与教书育人质量的直接正相关性质,从而注重课堂教学,把握好这一教书育人的主场地、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着力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和成效。[1]

(二) “育人”过程与“教书”过程相统一

大学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教书之所以成为育人最基本最根本的途径,是因为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培植学生的思想观念、品德情操,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教学活动两个相辅相成的功能。如果只重视其中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实际上就导致教学的功能弱化和退化。所以,教学任务本身就包含着育人目标,没有达到育人目标的教学活动就不是高质量的教学甚至是没有完成其任务。也有人认为,教师只要把书教好,自然就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这种看法也是盲目和错误的。教书过程中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也就是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而绝非一个自发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教育内容,并善于将它渗透到教学之中。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尚,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高,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改进。教书育人必须贯穿于教师的全部教育过程中,做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任务与培养目标的高度统一。[2]

(三)“教书”之外仍需“育人”

教书是大学“育人”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只依靠教学这一途径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之外,还有多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育人途径,如心理疏导,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班集体活动,以及弱势学生的帮扶等。高校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这些途径和形式的教育工作。大学的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是承担这些任务的骨干力量,但真正做好学生的全面教育工作,只靠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教书”固然是大学教师的天职,但通过其他途径对学生实施教育也应当是高校教师的职责。[3] 由于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具有权威性,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往的机会多,学生信服教师,教师了解学生,这就为教师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多种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专业教师做学生工作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能收到更良好的效果。

二、“管理育人”的内涵

(一)管理育人过程具有延时性和弥散性

所谓管理育人,是指“管理者在执行规章制度,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行为的方法。管理育人就是把管理同教育结合起来,在教育中有管理,在管理中有教育”。[4]事实上,管理育人工作和活动经常会“溢出”和“弥散”到管理过程之外,并不总是与管理过程完全一致。一方面,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理念、制度程序、行为方式等都可能对管理对象施加诸多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并不局限于管理活动的过程之中。即使管理者在“八小时之外”,其社会角色、影响和作用同样存在。另一方面,管理育人工作中的管理者并不一定与被管理者直接的思想交锋和接触,而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来实现的,比如通过行政管理活动、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后勤管理活动等方面来体现,并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如。环境设施、制度规范以及人物榜样作用等形式来实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管理育人的客体具有中介性和交互性

由于管理育人工作中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要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通过一定的中介方式来进行,所以,其管理工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诸多进入学校场域中的对象,如来访人员、教师职工家属、以及进入大学校园的社会人员,也会感受到大学校园物质和非物质生态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因此,他们既具有被影响的客体性、又具相互影响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使管理主体、管理媒介、管理客体均具有中介性,这种中介性也就導致了一定意义上的主体客体性和客体主体性。比如,我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同时,又是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体和承担者。在一定程度上,“三自”管理模式不只是适用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适合对教职员工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由此可见,在管理育人工作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均互为主客体,使得管理育人活动具有中介性和交互性。

三、“服务育人”的内涵

(一)以生为本

“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提供精细服务、真情服务、特色服务。根据现阶段大学服务育人的特点,服务育人 “以人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管理性服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依照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实施民主、严格和有序管理。其次是保护性服务。作为教育消费主体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的权益,包括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学习权、知情权和申诉权等。要依法治校,重视维护学生权益,并把它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充分尊重学生,广开言路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各种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从而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感召力、凝聚力、亲和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再次是发展性服务。寓教育、引导于服务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并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共同设计未来职业生涯之路。[5]

(二)五全服務

即全心服务、全员服务、全面服务、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全心服务:服务育人主体把服务对象——全校师生当作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服务主体的“用心”程度将影响服务对象的“向心”程度。现实已经证明,甚至一个宿舍看护阿姨的眼神和微笑就可以决定今后“校友”对母校的记忆和回报。要警醒和反思的是,今天忽悠和敷衍学生的学校,明天凭什么指责“校友”对母校缺乏认同、感恩和拥戴?全员服务:现今,学生除了有个性上的差异外,还存在家庭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另外单亲家庭和独生子女的增多,更增加了针对性服务的复杂程度。但我们的服务宗旨要坚持“一个也不能少”,在服务上既要有全体共同的要求,又要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让进入到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校园的每一滴露珠都映现和反射太阳的光辉。全面服务: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不光是服务于学生的“成才”,更要服务于其“成人”,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养、人格和境界。全程服务:就是要求服务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到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还包括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学校都应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关注学生的不断成长和提升。尤其是不能忽视毕业生的“售后服务”,不能人走茶凉,而应将母校打造成全体校友永恒归宿和“心灵家园”。全方位服务:就是服务育人工作应涵盖入学、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实习、毕业、就业等方面,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内国外,不留服务盲区和死角,达至服务的地毯式全方位覆盖。

参考文献:

[1]邱国锋.论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主阵地和责任主体[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5):72.

[2]张久辉.对高校“三育人”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2):108.

[3]王旭东.简论教书育人[J].北京教育·高教,2007(2):24.

[4]戴锐.“管理育人”的内涵辩证与路径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3(5):20.

[5]江洪明.构建高校服务育人新体系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07.

作者简介:

篇5:如何选人、用人、留人、育人?

作为企业的管理或经营者,他们不一定要具有很深的专业知识,但要懂得领导谋略,特别是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方面的知识,识人、用人知识越精通越对事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刘邦是个不爱看书、不会武艺的市井之人,但他精通识人、用人之术,最后夺取了天下。项羽出身于官宦之家,知书达礼,武艺高强,但他不会识人、用人,最后只好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

历史教训值得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深思!

看看我们的现在,有的企业曾几何时多么辉煌,可是昙花一现。原因何在?追寻那些成功企业的足迹,它们无一不是选人、用人的成功者,无一不是聚集了一大批卓越的管理者和优秀的团队;而失败的企业也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选人、用人上都是失败者。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对人才可以说是求贤若渴。但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很少有人才战略的眼光,大都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赶鸭子上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一家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明确人才战略,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企业才能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企业“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提出的部分观点,仅供参考!

一、如何选人

1)树立正确的选人观念

1、高学历≠高能力、高能力≠最合适

文凭不等于水平,职称不等于称职、学历也不等于能力;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过去学过什么,并不能说明他将来的发展前途!

马库斯•白金汉和柯特•科夫曼合着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里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观点:人是不会改变的,选人不是选学历,不是选经验,更不是选态度、爱好和意志,而是选“才干”。有合适的才干,知识、技能、经验可以学习,态度和爱好也不是问题,如果选错了才干,无论他过去有如何优异的记录,也将是噩耗的开始。吉姆•柯林斯在其新作《从优秀到卓越》走得更远,他说卓越的公司在开始时多半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或者说他们也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是找到一群“合适的人”,这群合适的人自然会把公司带到辉煌的未来。

他们说的事情简单而又深刻:人力不是公司的财富,合适的雇员才是。“合适的人”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出来的。也就是说要么你从一开始就对了,要么从一开始就错了。

2、用人唯贤,德才兼备

大家经常会想到一个词:“德才兼备”。那么为什么呢?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用人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组织的兴衰和存亡。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从前有个蝎子想要过河,但它不会游泳。正在它发愁的时候旁边跳过来一只青蛙,于是它就对青蛙说:“青蛙,青蛙,你背我过河好吗?”青蛙回答道:“当然好,但我不能,因为你可能在我背你过河的时候蜇我。”“可我为什么要做呢?”蝎子反问道,“这对我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死了我也会葬身鱼腹的。“青蛙虽然知道蝎子的狠毒,但想想它的话也有道理,于是背着蝎子游到了水中。这时突然蝎子弯起了尾巴蜇了青蛙一下。疼痛中的青蛙大声喊道:“你为什么蜇我,这对你也没有好处,如果我死了,你也会沉下去的。”蝎子边下沉边说:“可你千万别忘了我是蝎子,只要我还是蝎子,就一定会蜇你的,这是我的天性。”

这是一个很传统、很古老的智慧故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很有用处。也许有些人会说,人虽然本性难移,但我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得到改善的,或者说选拔人才的关键是要看才干和个人能力。这两点当然不否认,但更认为在注重这两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这个人的本性和人品。后期培训当然会改变一个人,比如行为习惯和行为动机,也许你可以举出很多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但要改变一个人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通常是我们一些中小型企业负担不起来的。优秀的企业通常是将选拔合格的人才放在首位,而不是培养人才,尤其是考虑企业运营资本和战略经营时机的时候。

所以选拔人才在先,培养在后,而不是普遍培养,重点选拔。那样不但费时费力,还会造成部分人员因为失望而产生不必要的流动。

挑选人才的方法是: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它的危害难道不大吗!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单位和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而导致国家覆亡的太多了!所以管理企业、治家、治国者如果能审查德和才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就不用担心失去人才了!

2)使用科学的招聘流程体系 步骤一: 分析工作

首先要撰写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并确定该职位的关键指标(KPI)。这里要规定胜任工作所必须的个人品质和技能。明确岗位所需任职资格。步骤二: 选择选聘方案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测量不同应聘岗位的人员资格,例如进取性、外向性和数字能力等,需要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每种不同的选聘方法对不同的指标敏感程度不同,有效性也不同,我们常常会组合多个工具测量不同的指标,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选聘方案。步骤三: 实施选聘方案

主持选聘的人员和场地很重要。一般来说,所有候选人应该在同样环境下、被同一组选聘官测试。而且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测试人员可以显著的提高选聘的有效性,这是因为培训鼓励面试人员遵循最优化程序,从而使偏见和误差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小。步骤四: 把选聘结果与工作中的绩效联系起来

精心选聘的目的是希望能找到高绩效的员工。所以当员工进入公司或调任另一新岗位后,应持续追踪他的绩效水平,并检验选聘结果和实际绩效之间的关系。步骤五: 验证及改进选聘方案

根据步骤四,应该定期根据绩效监测的记录验证和修改选聘方案,并作出调整,使得公司的选聘有效性持续提高。

二、如何用人

1)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如何用人,充分发挥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是有很大技巧的。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溪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所以,管理者要真正的了解员工的优点与缺点,发挥、发扬他的优点,将他的缺点规避或转移为与其他人配合的优点。把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比如说:“文人”要他舞大刀,这就是放错了地方。2)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如今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经营企业不仅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特别多的企业家,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家还没有意识或认识不够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为中国最多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你走了,不知后面有多少人想来呢!殊不知一个适合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人是多的是,可拿过来就能全能发挥,不耽误工作,真正能够接受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也就是适合的人又有多少呢?所以企业管理者们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念。使用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为主,刚性管理为辅,放低您的高度,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每一位员工,他们也会同样的来对待你。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士为知已者死,人为知已者用”。3)要有科学的激励机制。

现在有很多企业把激励理解得过分狭窄,并把激励和奖励视为等同,造成了很大的偏差。激励离不开奖励,也可以把奖励称为激励的一种推动机制。也就是说它应该是员工通过努力后想要得到的,这是一种向上的推力,它同时也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基本前提。再者,激励管理也离不开牵引机制,它是一种向上的拉力,主要有价值牵引机制。4)要有合理的约束机制。

激励管理也需要压力,或者说需要约束机制。因为任何奖终究会有失效的一天,而且现阶段人们的需求日益丰富多变,管理者很难持续找到适合大众的奖励方案。简单地说,前面有胡萝卜的同时,后面好再放只老虎,这样才能跑得更快。也就是说,要约束员工发展、进步的方向以及速度。在一些重要岗位,有意识地做好人才储备,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多岗”和“一岗多人”,一旦有人离开某个岗位,立即能有合适的人员自动补上,不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影响。企业要根据岗位变动的情况,提出岗位需求说明。同时,替代岗位人员的培养还有助于员工内部形成竞争意识,因为有一定数量的后备人才储备,个别人就不会因为岗位的重要性而产生自我膨胀的心理。

三、如何留人 1)事业留人

职业生涯计划是人员进入企业之后,根据具体个人的条件和知识背景情况,由员工和管理者一起探讨的。让员工在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企业一起成长、一起发展,既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又可让人员为自己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不愿离开企业。好的职业规划对他们有着重要作用。2)感情留人

现代的企业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尤其是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因为业务人员流动性大,他们长期在外,企业不能对他们像放出去的小鸟,不管不问;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加强交流,要了解业务人员在外的困难和苦衷,比如他们在外的衣食住行,口袋里有没有钱等,尽可能做好他们的后勤工作。往往在员工的生日或节日之时,打一个问候电话,就能体现企业管理者对下属的重视和尊重,用充满温情的方法,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用真情留住业务人员。

3)职务留人

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使业绩突出的人员总是不断产生升职的念头,业务人员想升主管,主管想当经理,所以,对业绩突出的人员“封爵”,给他们荣誉和表扬。如,企业设立销售精英、金牌销售、销售大王等称号,鼓励大家学习,优秀的经理给他们加个总字,也未尝不可。4)待遇留人 金钱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工作动力,也是所有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硬件”。越有能力和经验的人员,他们获得报酬也应当越高。薪金是人才的价值,是人才发挥能力的物质动力。尽管薪金不是决定人才留与否的惟一因素,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工资越高越吸引人。一套有效的薪资系统可以不断激励人才工作积极性,创造好的业绩。比如,薪资用80:20理论,奖励20%优秀人员,60%中间的让他们有着压力,而剩下的20%差的人员应给予辞退,建立一个有奖有惩的薪资系统。留住优秀的人员,使企业的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让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如何育人

1)营造优良的企业品质和文化

有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人生,态度决定成败”。人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和品质,一个企业或组织同样具有独立的性格和品质。要向正直、诚信、和谐、友善的方向发展,由大环境来感染和带动个体的发展,只要企业品质、文化方向正确,那么,所有的员工都会跟随。他们的个人素质就是得到提高。2)鼓励员工犯错误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情况,那么做为企业领导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员工犯错误呢?有人可能会说:“批评!”。那么批评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会说:“让犯错者受到教育”。没有错,可是批评真的能让员工受到教育吗?不恰当的批评会不会增强员工的抵触心理?所以笔者此处的鼓励并非真正的“鼓励”而是要让管理者正确看待和处理员工犯错误。以正确、客观的看法和方法去看待和评价员工的错误,不是批评目的是教育。让其明确产生错误原因及后果,那员工就会真正地、努力地去改正并主动承担后果。说白了,就是让他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错的后果是什么。那么,员工同样的受到了教育,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3)适合的培训

“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任何人都会渴望学到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价值。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培训呢?这个问题好多企业都没有认真的去考量,而是看到什么培训火、认为什么培训好就对所有员工进行。这是错误的做法,所有的培训一定要从员工需要和企业发展需要出发,不可如此安排,可能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起反作用,浪费人力和财力,吃力不讨好。所以培训一定要从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个人需求来甄选课程,使课程与实际需要相符,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再以培训来引导员工向企业目标方向努力,这样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助推企业更好的发展。

篇6:教师如何教书育人(模版)

教书育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指明了教师应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和接班人,是对教师全部活动的普遍要求,同时,教书育人又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教师对社会的贡献就是教书育人。笔者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阐述点滴看法,使广大的教育同仁从思想上重视教书育人,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在新形势下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地在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教书育人”这一原则。

怎样做到“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既有充实的理论依据,又在当前新形势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曾说过:“任何章程、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机构,不论设计得如何奥妙,都不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能形成性格”。古人云:“师者,模范也。”学生通常是通过教师讲授、指导、示范、演示、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教育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给学生以影响,因而教师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教得不错,但育人却远远不够:表现在讲台上散布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通过学生家长拉关系、走后门;自己言行不一等等,这些都给未成年的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使“教书育人”成为一句空话。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而行动应是无声的语言,前者使学生信服,后者使学生更为佩服。所以重“身教”要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首先做到;教师的“身教”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教师自己的言行首先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且,细微之处也应检点自己的言行,以免引起不良影响。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掌握教材、教法与育人的内在联系

学生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要重视课堂上的教书育人工作,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也必须通过一定的书本知识来实现。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吃透教材,要做到:突出教材中明显的育人因素,深挖教材中的暗含因素,及时补充与教材有关的教育材料。有些教材受多方面的制约和局限,不能及时与国情和形势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把最新信息和时政材料充实到讲课中,以弥补教材中教育因素的不足。总之,教师应积极挖掘育人的各种因素,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体现教书育人的原则。

3树立整体教育观念,使学校教育积极走向社会,沟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成长全面负责,实行综合育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通过完成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来实现育人的目的。实际上真正达到育人目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因为学生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再者他们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他们也对社会感兴趣,并且青少年心理上不成熟,可塑性强,善模仿,易被不良现象影响。所以,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在总的教育目的前提下,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不单纯局限在学校里和课堂上,而要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深入家庭,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综合教育的功能。达到方向一致,目标统一,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创造教育环境,家庭配合实行家教的综合教育体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要付出努力,争取主动。很多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春游、秋游,定期家访等,确实提高了育人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这为我们教书育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因人而宜,因材施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书育人

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育不应有单一的模式。况且如今社会更需要新型人格,而今天的学生也与前一二十年前的学生在很多方面截然不同,突出表现在自立意识强,凡是总要问个为什么、不落俗套、喜欢冒险、思想活跃等,这就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怎样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怎样使教师有效完成育人任务,就摆在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眼前。我的看法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敢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事多转换角度,采用灵活多样的育人途径。“疏导”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善于疏通,不压制;敢于引导,不放任;采取说理,比喻、榜样、讨论、争辩、感化等形式把学生引导到正确道路上来。另外,前文所谈的家访、春游等还有办墙报、读书会、演讲、进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等等,都能使育人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并且事半功倍。

篇7:浅谈如何教书育人

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工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因此,教书育人是对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呢?下面浅谈一下我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加强思想教育

教师为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必须有意识地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融化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预期效果。比如: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我们可以举“在某某运动会上,我国金牌的枚数是某国的几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或者把我国的粮食增产问题等放在百分数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感,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

三、通过教师自身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能否在学生心目中塑造好自身的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关键是能否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

教师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必须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教书育人还要求教师具有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着力提高自己的品质修养,以影响学生行为品质的发展。

篇8: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运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质培养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综合水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来看,努力加强学校教务学籍管理工作,为社会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教务学籍管理工作要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务管理队伍。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和计划性,由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教务处学籍管理部门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性的开展管理工作。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学籍管理的趋势和方向

1.1“以人为本”的含义

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上来,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一名从事学籍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体会很深。学籍管理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如何在我们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以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等各方面的需求,做好各项工作,是我们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1.2 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随着我校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形势下学籍管理的工作内容相当繁琐,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但是学籍管理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1.2.1 学籍管理要“有法可依”,才能实现“以人为本”

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并不否认以制度管人,制度管理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它们是管理文化中相互相依赖的两个方面。制度管理一般包括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内部自身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体现在学籍管理上就是建立健全学校的学籍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细则。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学籍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我们对我院的学籍管理制度做了修改《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新的学籍管理规定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二是强化学籍管理,体现规范化;三是细化教学管理。加上一系列相关细则,使我院的学籍管理工作更加“有法可依”,从制度上保证了“以人为本”的可行性。

1.2.2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更加注重学籍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功能和激励体制,而不是按照传统模式过分强调学籍管理工作的管理的功能和监督机制。通过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障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成才潜能,凡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就要在学籍管理中明确肯定,凡是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都要去除,而且要坚决地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育人环境。

2 必须把学籍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学籍管理是通过对学生的编级、转系(专业)、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等一系列规定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的。而思想教育是正面的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榜样示范、启发引导,达到教育的目的。把学籍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1)要善于抓住学籍管理的典型事例,对广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以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增强教育的效果。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学籍管理中出现的学业年限已到确不能领取毕业证的情况,进行了处理。将处理结果进行通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把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制性纪律约束相结合,就能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针对学风不好,考风不好,考试违纪呈上升趋势的情况,我们加强了学风考风考纪教育,讲考试违纪的危害性及后果。提倡公正、公平竞争,正确对待荣誉、名利,考出真实成绩。对于考试中作弊的学生,视其情节,严格按照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该通报批评的就通报批评,该处分的决不姑息迁就。这样做既可挽救违纪学生本人,又教育了广大学生。

3 必须把激励机制引入学籍管理之中

在学籍管理中,引人激励机制,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籍管理规定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是实现学籍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根据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学生雄鹰素质评分考核办法》和《学生奖励条例》,这是对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之一。要想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引进激励机制,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激励学生。

3.1 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有意识地把品学兼优的学生树立成榜样,使其成为大学生效仿的对象。对他们来讲有一种榜样就在身边的亲近感,有一种自己通过努力也能达到的感觉。激励他们去比学赶帮超,争当先进。

3.2 奖惩激励

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就是用物质和精神需求来满足人们一定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奖励对学生而言是对其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适时地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奖励,使其产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他们保持和发扬已经取得的成绩,信心百倍地去争取更大的成绩。惩罚也是激励的一种形式。在学籍管理中,批评、处分等惩罚从另一方面实践着学校的教育目标。适当运用惩罚,能够警示本人、教育他人,促使他们沿着正确的轨迹行进。

3.3 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不仅要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学籍管理有章可循,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我们不能局限于按规定办事上,作为学籍管理工作者,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用防治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学籍管理。针对学籍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是实行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好办法。狠抓考风考纪,考风考纪不仅要抓考前教育,而且还要按考试管理探定设置考场,凭学生证、身份证入考场,监考老师认真负责,加强考场巡视,在客观上不造成舞弊的可乘之机。

3.4 有针对性

学籍管理制度中的针对性,主要指针对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例如:针对近几年来学生考试由于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考试违纪人数呈上升趋势,我们依据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考试管理规定》。对于违反考纪的学生,该课考试成绩作零分处理,参加重修重考。并视其违纪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处分材料记人学生档案。取消评先、评优、奖学金、专升本等资格。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考试舞弊之风,确保了考试顺利地进行,对学风好转起到了促进作用。

4 通过利用现代化设备规范教务学籍档案管理以通过优质的服务来育人

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文件也急剧增加,从而增加了教务学籍档案收集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教学学籍档案保管和利用的压力。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我院就实行教学学籍档案分级管理,学校、教务处、各系都有教务学籍档案收集的专门人员。学院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制定出了教务处及各系(部)的收集范围,指导各部门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落实好教务学籍档案的收集工作。教务处、各系、(部)负责学籍档案收集的人员定期向学校档案室提供教务学籍档案目录。

运用现代化手段,实行科学管理。教务学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还必须依赖于工作方法的改进和现代办公技术的应用。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大,如果沿袭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学籍管理档案,学籍管理人员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也就谈不上为学生服务,更谈不上通过服务来育人。因此,积极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和设备,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务学籍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将现代办公技术与教务学籍档案管理相结合,是实现教务学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因只有规范了才能更好的服务,只有在优质的服务中才能起到育人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创新中发展着,作为为社会输送各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教务处学籍管理工作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摸索新经验,开拓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吸取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在创新中打开新的工作思路,设计适合本院的教务学籍管理方案,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务学籍管理工作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作为教务学籍管理者,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向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有经验的管理者学习,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本院校完善教学学籍管理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在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充实学籍管理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籍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引入激励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学籍管理措施,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卞粉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体会浅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2).

[2]刘力.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3]卫炜.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探析[D].兰州大学,2007.

[4]靳敏.我国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5]吴娟,骆桂峰.提高学籍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

[6]李萍.新时期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素质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

上一篇: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下一篇:喜结良缘白头偕老 真心祝愿好友新婚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