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2024-04-10

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共15篇)

篇1: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证明极限不存在

二元函数的极限是高等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为其定义与一元函数极限的定义有所不同,需要定义域上的点趋于定点时必须以任意方式趋近,所以与之对应的证明极限不存在的方法有几种.其中有一种是找一种含参数的方式趋近,代入二元函数,使之变为一元函数求极限.若最后的极限值与参数有关,则说明二重极限不存在.但在证明这类型的题目时,除了选y=kx这种趋近方式外,许多学生不知该如何选择趋近方式.本文给出证明一类常见的有理分式函数极限不存在的一种简单方法.例1证明下列极限不存在:(1)lim(x,y)→(0,0)x4y2x6+y6;(2)lim(x,y)→(0,0)x2y2x2y2+(x-y)2.证明一般地,对于(1)选择当(x,y)沿直线y=kxy=kx趋近于(0,0)时,有lim(x,y)→(0,0)x4y2x6+y6=limx→0k2x6(1+k6)x6=k21+k6.显然它随着k值的不同而改变,故原极限不存在.对于(2)若仍然选择以上的趋近方式,则不能得到证明.实际上,若选择(x,y)沿抛物线y=kx2+x(k≠0)(x,y)→(0,0)趋近于(0,0),则有l..2是因为定义域D={(x,y)|x不等于y}吗,从哪儿入手呢,请高手指点

沿着两条直线y=2x

y=-2x趋于(0,0)时

极限分别为-3和-1/3不相等

极限存在的定义要求延任何过(0,0)直线求极限时极限都相等

所以极限不存在3lim(x和y)趋向于无穷大(x^2-5y^2)/(x^2+3y^2)

证明该极限不存在lim(x^2-5y^2)/(x^2+3y^2)

=lim(x^2+3y^2)/(x^2+3y^2)-8y^2/(x^2+3y^2)

=1-lim8/

因为不知道x、y的大校

所以lim(x和y)趋向于无穷大(x^2-5y^2)/(x^2+3y^2)

极限不存在4

如图用定义证明极限不存在~谢谢!

反证法

若存在实数L,使limsin(1/x)=L,取ε=1/2,在x=0点的任意小的邻域X内,总存在整数n,①记x1(n)=1/(2nπ+π/2)∈X,有sin=1,②记x2(n)=1/(2nπ-π/2)∈X,有sin=-1,使|sin-L|<1/3,和|sin-L|<1/3,同时成立。

即|1-L|<1/2,|-1-L|<1/2,同时成立。

这与|1-L|+|-1-L|≥|(1-L)-(-1-L)|=2发生矛盾。

所以,使limsin(1/x)=L成立的实数L不存在。

篇2: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如图用定义证明极限不存在~谢谢!!

反证法

若存在实数L,使limsin(1/x)=L,

取ε=1/2,

在x=0点的任意小的邻域X内,总存在整数n,

①记x1(n)=1/(2nπ+π/2)∈X,有sin[1/x1(n)]=1,

②记x2(n)=1/(2nπ-π/2)∈X,有sin[1/x2(n)]=-1,

使|sin[1/x1(n)]-L|<1/3,

和|sin[1/x2(n)]-L|<1/3,

同时成立。

即|1-L|<1/2,|-1-L|<1/2,同时成立。

这与|1-L|+|-1-L|≥|(1-L)-(-1-L)|=2发生矛盾。

篇3: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二元函数极限的存在性是多元函数微积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证明二元函数极限的不存在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点. 下面通过具体例题分析如何借助同阶无穷小量来证明二元函数的极限不存在,并给出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2. 实 例

例1设,证明:不存在.

解极限的类型为型未定式,故可设即x + y与x2为当x→0时的同阶无穷小量) ,其中k为任意常数且不为零,由此得y = kx2- x.

因为与k值有关,故不存在.

例2设,证明不存在.

解极限的类型为型未定式,若将x与y视为相同的变量,则x与x + y具有相同的次幂,故可设y = kx,其中k为任意常数且不为零.

因为与k值有关,故不存在.

例3设,证明:不存在.

解极限的类型为型未定式,若将x与y视为相同的变量,则xy与x2+ y2具有相同的次幂,故可设y = kx,其中k为任意常数且不为零.

因为不存在.

例4设,证明:

解极限的类型为型未定式,若将x与y3视为相同的变量,则xy3与x2+ y6具有相同的次幂,故可设y3= kx,其中k为任意常数且不为零.

因为与k值有关,故(不存在.

3. 小 结

通过上述例题可以看出,人为选取特殊的路径,即设置y的表达式,使得f( x,y) 中的分子分母为同阶无穷小量,从而利用极限结果的不唯一性证明了这类多元函数极限的不存在性.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例题分析同阶无穷小量在证明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中的应用,给出了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篇4: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一)合同附随义务与主给付义务

合同附随义务仅指在合同履行阶段产生的,为保护当事人利益或辅助实现给付义务而产生的通知、协助、保密、保护等义务。主给付义务,简称为主义务,是用以决定合同关系类型的基本义务,是合同关系中固有、必备的。从主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定义可以看出,二者区别比较明显:第一,主给付义务决定合同关系的类型,在合同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附随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不决定合同的类型,却受特定合同类型的约束。第二,主给付义务是一定客体的给付,关于主义务的请求权可以让与;单纯的附随义务所涉及的是“如何给付”,而非一定客体的给付,因此附随义务亦不构成可让与的请求权。第三,主给付义务构成双务合同中的对待给付,一方不履行,对方有权拒绝履行相应的对待给付;附随义务原则上不得主张对待给付的法律效果,一方不履行对待给付义务时,对方不得援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自己的给付义务。第四,主给付义务是合同的根本义务,一方不履行主给付义务将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相对方有合同解除权;违反附随义务只会发生损害赔偿请求权,权利人原则上不能解除合同。

(二)合同附随义务与从给付义务

从给付义务,简称从义务,仅有辅助主给付义务的功能,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它存在的目的,在于确保债权人的利益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在于决定合同的类型。从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都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不具有独立的意义,都是为主给付义务服务的。对二者的区别学术界仍存在争议,德国通说认为,应以可否独立以诉请求履行行为为判断标准加以区分。可以独立以诉请求的义务为从给付义务,有人称之为独立的附随义务。不得独立以诉请求的义务为附随义务,有人称之为不独立的附随义务。

我们认为,从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

1、目的或作用不同。通说认为,从给付义务的目的在于实现给付利益,确保履行利益的实现;而狭义的附随义务在于弥补给付义务的不足,以确保债权人固有利益的完整。简言之,“从给付义务旨在使主给付义务得以满足;而附随义务的价值在于实现合同利益的最大化”。可见,二者与给付的关联程度不同:从给付义务,与对价有关,与主给付义务的履行密切相关,足以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附随义务没有对价可言,即使违反也不影响合同目的的达成。例如,空调的出卖人负有组装、交付合格设备的义务,因为其目的在于给付利益的实现,属从给付义务;空调的出卖人负有的说明空调使用方面应特别注意的事项、警告使用空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副作用的义务,目的在于维护相对人的固有利益,是附随义务。

2、法定或约定的可能性不同。依据通说,从给付义务的发生根据有三种:基于法律明文规定,基于当事人约定,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及补充的合同解释。附随义务的法源基础,一般认为是诚信原则,“不过从现今之发展趋势……附随义务亦可能基于法定、约定或是单从诚信原则而来”。从内容上看,从给付义务的内容通常为增加一种物的给付(如交付车辆的相关文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妥善包装)或完成其他行为(如提供资讯)等,法定或约定的可能性很高。附随义务虽有法定化的趋势,但仍以不确定性为基本特点,法定或约定的可能性比较小。

3、可诉性不同。按照通说,能够独立诉请履行的为从给付义务,不能独立诉请履行的为附随义务。换言之,对于违反从给付义务者,对方可请求其履行之;对于违反附随义务者,对方不能请求其履行,通常仅发生请求损害赔偿问题。这一标准可用于区分实务中的从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这里所说的附随义务不能独立诉请履行,是指附随义务本身不能成为诉讼请求的客体。例外情况是,附随义务被违反,并且构成积极侵害债权,债权人可以以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名义诉请债务人负赔偿的责任。

4、法律后果不同。二者的违反都可以引起损害赔偿,但赔偿范围有所区别:按照通说,原则上违反附随义务所应赔偿的是固有利益的损害;从给付义务的目的在于确保主给付义务的实现,如果违反导致主给付义务无法履行,会发生履行利益的赔偿问题。另外,由于从给付义务以确保和辅助主给付义务为目的,因此从给付义务违反后如导致主给付义务不能履行或无利益,则可产生同时履行抗辩权或解除权。附随义务的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固有利益,原则上违反后只是产生损害赔偿,而不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或合同解除的问题。

二、合同附随义务与不真正合同义务

不真正合同义务,或称间接义务,是民法理论上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对方通常不得请求履行,违反它也不发生损害赔偿责任,而仅使负担该义务方遭受权利减损或丧失不利益。我国《合同法》第 119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这条规定的不真正义务实际上是受害人的减损义务,在法律上,他并未负有不损害自己权益的义务,但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损害发生或扩大,应按公平原则要求,依其程度承受减免赔偿额的不利益。学者多认为不真正义务是一种负担,法律并没有赋予它有利于相对人的拘束力。不真正义务的作用在于约束债权人,是一种独立的义务,违反此义务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附随义务对合同当事人有一定的约束力,若违反应向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是真正的合同义务。

篇5:合同期满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公司存根)

XXX,性别: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该人员系公司合同职工,合同期自XXX年XX月XX日至因XXX年XX月XX日止。公司接受本人的离职申请,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双方已解除劳动关系。

本证明一式两份,员工与公司各执一份,双方自此再无劳动争议,特此证明。

威海市银河XXXXX有限公司 XXX年XX月XX日

本人已收到威海市银河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于 开具的离职证明。

签收人: 签收日期:

-----------------------------骑缝章-----------------------------

离 职 证 明

(员工留存)

XXX,性别: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该人员系公司合同职工,合同期自XXX年XX月XX日至因XXX年XX月XX日止。公司接受本人的离职申请,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双方已解除劳动关系。

本证明一式两份,员工与公司各执一份,双方自此再无劳动争议,特此证明。

篇6: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马相龙律师,山东元华律师事务所

【基本案情】张某(女)与刘某于211年举行结婚仪式,但未登记。婚后育有一女一子。2014年6月,刘某在北京某工厂打工时工亡,经协商该工厂赔偿其亲属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共计110万元。协议达成后,该工厂将110万元赔偿款汇到刘某父亲账户。刘某的父亲为了侵占赔偿款,就将孙女、孙子抢走,后经过110处警处理,张某只把儿子带走了。张某为了要求孩子应分得的赔偿款,就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判决刘某的父亲向孙子支付其应分得的赔偿款27万多元,有监护人代为保管;驳回孙女的诉讼请求。双方不服该判决,均提起上诉。

【二审刘某之父提出亲子鉴定申请】一审三次庭审,刘某的父亲均出庭,对张某提供的两个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均未提出质疑,也未否认刘某与两个孙子的血缘关系。然而,刘某的父亲提起上诉,称两个孩子与刘某不存在血缘关系,并提出亲子鉴定申请。我方不同意对方做亲子鉴定,理由是一审中对方认可两个孩子与刘某的血缘关系,并且张某又提供两个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最重要的一点是刘某已经火花。主审法官认为,因身份关系案件,即使对方一审认可,二审又提出质疑,法院也是同意对方的申请,如果我方不同意鉴定,那么就推定对我们不利。最后,我方提出,可以同意对方鉴定申请,但是对方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刘某与其父亲的血缘关系,否则祖孙血缘关系不能推定父子关系的存在。

二审法院通过技术部门咨询相关鉴定机构,由于刘某已经火化,其样本无法取得,而两个孩子与刘某父亲之间的血缘关系鉴定结果并不能当然推断出两个孩子与刘某的血缘关系,故不同意刘某父亲提出的鉴定申请。通过张某提供的出生医学证明、住院病历医技以及其他证明进行综合认定,两个孩子与刘某存在亲子关系。

【法院裁判】二审法院判决刘某的父亲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两个孩子支付61万多元。

篇7:未签订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

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向劳动者给付劳动报酬,而由劳动者提供职业性的劳动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既然你在公司工作且接受了公司的管理,公司也发给了你相应的劳动报酬,那么你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你若要主张双倍工资的话首先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你和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存在。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同时该通知也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篇8:超越数存在性证明与判断研究

数起源于数, 一个一个地数, 也就有了自然数。然而, 自从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计数起, 直到19世纪以前的漫长历史中, 几乎没有人感到需要给数加以严格的定义。随着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十七八世纪, 数学分析蓬勃发展——到了19世纪, 由于分析学本身逻辑基础不严密, 在前进中出现了困境, 特别是B.Bolzano, K.Weierstrass, B.Riemann等人先后举出了处处连续而不可微函数的例子, 使数学界大为震惊。人们感到不能把分析学的理论系统建筑在不可靠的几何与物理的直观臆想上, 而必须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也就是说, 数学分析的理论奠基, 必须有严格的实数理论。1889年, 在意大利数学家G.Deano给出了自然数公理的基础上, 迅速地将其扩张到整数环以至扩张到有理数域。终于, 在19世纪末, 德国数学家G.Cantor使用有理数基本序列建立了实数理论。在此同时, 另一位德国数学家R.Dedekind用有理数的分割从另一侧面对实数进行了构造。

一、实数系统的构造

(一) 有理数域的不完备性

有理数域是一个对加、乘及其运算的逆—减与除四种运算封闭的、稠密的有序域, 如果从有限的算术角度看, 有理数域已是很完美的数系了。但是, 从分析方面考虑, 分析学的最基本的极限运算下, 有理数域却不是一个封闭的数域, 也就是说, 有理数域是“不完备”的。可以证明一个收敛的有理数序列, 一定是有理数基本序列。事实上, 若nli→m∞qn=q0, 则对任给的正有理数ε, 都有自然数n0, 当自然数n>n0时, 有, 于是, 当n>n0, m>n0时, 有。所以{qn}也是一个有理数基本序列。

现在要问:“如果{qn}是一个有理数基本序列, 是否也一定收敛到一个确定的有理数呢?”回答是否定的。

考察有理数基本序列这里给出的{qn*}是一个有理数的基本序列, 但是不收敛于任何一个有理数。

(二) CANTOR实数系统的构造

正因为有理数域有着本质上的缺隙——“不完备”性, 就决定了有理数域不能作为分析学立论的基础, 而必须寻求新的数系来满足严格的分析学立论的逻辑基础的需要。下面就对实数的Cantor构造加以阐述。

1. 在全体有理数基本序列{qn}所组成的集合M上引入下述定义:

有理数基本序列的等价:设{qn (1) }与{qn (2) }都是有理数基本序列, 如果nli→m∞ (qn (1) -qn (2) ) =0。就称{qn (1) }与{qn (2) ) }是等价的。记为{qn (1) }~{qn (2) }。

2. 实数定义:

有理数基本序列的集合M按等价关系“~”划分的每一个等价类称为一个实数。我们用R表示全体实数的集合。

3. 有理实数:

设q0是一个有理数, 则每一项都等于q0的序列{q0 (n) }确定一个M的等价类。这个类里的任一有理数基本序列都以q0为极限。从而, 可把该等价类看成是由有理数q0生成的, 它所确定的实数就称为有理实数。

4. 无理实数:

如果有理数基本序列{qn}没有有理数的极限, 就称以它为代表的等价类所确定的实数是无理实数。例如, 有理序列{qn*}, 其中的等价类所确定的实数, 就是无理实数一自然对数的底e。

5. 实数的加法与乘法:

设实数α、β是以有理数基本序列{qn (1) }与{qn (2) }为代表的等价类, 称以{qn (1) +qn (2) }及{qn (1) ·qn (2) }为代表的有理数基本序列的等价类分别为实数α同β的和与乘积, 记作α+β与α·β。

6. 正有理数基本序列:

有理数基本序列{gn}称为是正的, 如果存在正有理数ε0和自然数n0, 使自然数n≥n0时, 不等式gn≥ε0成立。

7. 正实数:

由正有理数基本序列等价类所确定的实数称为正实数。记全体正实数的集合为R+。由上述构造的实数集R关于加法运算是一Abel群。

我们以Q*记为R中全体有理实数组成的集合, 显然Q*是R的子域。设q是任一有理数, q*是其对应的有理实数, 做映射:σ:q→q*, 其中q∈Q, q*∈Q*;则有:σ (q1+q2) = (q1+q2) *=q1*+q2*=σ (q1) +σ (q2) ;σ (q1·q2) = (q1·q2) *=q1*·q2*=σ[q1]·σ[q2], 故σ是同构映射。如果q10, 所以σ[q2]-σ[q1]=σ[q2-q1]=[q2*-q1*]= (q2-q1) *∈R+, 即σ[q2]>σ[q1], 从而σ是保序映射。可见有理数域Q与实数域R的一个子域Q*同构, 因此, 实数域是有理数域的扩张。

经过前面构造扩充后的实数域R是否可以弥补原有理数域Q关于极限运算不封闭的缺隙呢?也就是说, 实数域R是否是完备的呢?经过证明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

二、代数数与超越数

(一) 超越数存在性的CANTOR证明

CANTOR对超越数存在性的证明主要是基于以下事实, 即实代数数是组成了一个可数集合, 而实超越数集是不可数的。

所以我们有以下命题:实代数数集可以与正整数集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或者说实代数数集与正整数集具有相同的势。

考虑所有代数数组成的集合, 即所有形如a0xn+a1xn-1+……+an-1ω+an=0, (其中ai互素, a0为正, 且方程式不可约) 方程的实根。定义方程的高度N, N=n-1+a0+a1+……an, 其中ai表示ai的绝对值。对于给定的一个N, 有有限多个代数方程与它对应。在这些方程中, 我们除去那些可约的方程。因为与N的一个给定值相对应的方程个数是有限的, 故相应地也只有有限多个代数数, 我们用φ (N) 来表示N对应的代数数的个数。

现在根据N和每个N对应的代数数按顺序排列, 我们就可以得到代数数集与正整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 即证明了代数数是可数的。

现在我们考察以下命题:在数轴上的任一小段上, 总有无限多个不属于给定可数集的点, 即由数轴上一小段所表示数值的连续统, 其势大于任何给定可数集的势。这个命题间接地说明了超越数的存在性, 只需要把命题中的可数集取为代数数集就可以了。

为了证明这个命题, 我们构造如下的代数数表。

其中, 所有的代数数都用十进制小数形式表示, 则没有一个数是会以9的无限序列结尾;因为等式:1=0.9999999……99……表明这样的数是个完整的十进制数。如果我们能构造一个十进制小数, 它在上表中找不到, 且不以9的无线数结尾, 则这个数必定是个超越数。利用CANTOR指出的简单办法, 我们能找出不只一个这样的数。例如, 假设一个超越数的前五位小数已被给定, CANTOR的方法如下:它的第六位小数取为非9的且与第一个代数数的第六位小数不同的数;第七位小数取非9的且与第二个代数数的第七位小数不同的数;如此类推, 用这种方法, 我们就得到一个十进制小数, 它不以9的无限序列结尾, 也不包含在上表中。这样, 命题得证, 即超越数是存在的!

(二) 刘维尔数

早在CANTOR之前, 法国数学家刘维尔就通过构造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超越数的存在性, 即他通过代数数的一个有理逼近性质, 构造了一个的超越数, 其构造方法如下:

如果ξ是一个n次实代数数, 则只存在有限个有理数p满足ξ-p燮1 (q叟0) , 该性质给出了实代数数必须qqqn+1满足的一个条件, 凡不满足这个条件的实数一定是超越数。刘维尔根据这一原理, 构造了第一个超越数:。

(三) 几个常见的超越数

1. 超越数e

1873年, 法国数学家厄米尔特应用微积分的工具证明了e是一个超越数, 他的主要证明思想略。

2. 超越数π

1882年, 林德曼证明了π的超越性, 他的主要证明过程略。

3. 一个定理及其关于超越数的推论

我们首先给出一个定理:设α1, α2, ......, αm是m个互异的代数数, 如果有m个代数数α1, α2, ......, αm满足, 则αi=0, i=1, 2, ......, m。

通过以上这个定理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证明e和π的超越性。

推论1:e, eα (α为任意非零代数数) , π是超越数。

证明:若e是代数数, 则有:0=1·e+ (-e) ·e0, 其中1, -e是代数数且不为零, 则与给出的定理矛盾, 所以e是超越数。

同理可证明eα为超越数。

若π为代数数, 因为i是代数数, 所以iπ也是代数数, 于是eiπ是超越数, 但eiπ=cosπ+isinπ=-1是一个代数数, 矛盾, 所以π是一个超越数。

推论2:设α是代数数, α≠0, 则sinα, cosα, tgα都是超越数。

证明:设sinα是代数数, 因为α是代数数, 所以iα, 2isinα都是代数数。

其中:1, -1, -2isinα均是代数数, 不全为零, 矛盾, 所以sinα是超越数。

同理可证明:cosα, tgα都是超越数。

推论3:设α是代数数, 若α≠1且α≠0, 则lnα是超越数;若α≠0, 则arcsinα, arctgα为超越数;若α≠1, 则arccosα是超越数。

证明:设lnα是代数数, 令β=lnα且β≠0, 则有eβ=α是超越数, 与题设矛盾, 命题得证。

同理可证明arctgα (α≠0) , arccosα (α≠1) 的超越性。

结论

尽管从超越数被发现以来, 数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超越数, 以及判断和构造超越数的方法, 但我们至今仍然没有能够判别所给数的超越性的具体方法, 比如e+π, 虽然我们证明了e和π都是超越数, 但我们不能判别e+π到底是代数数还是超越数。再比如欧拉常数:, 我们甚至不能判断它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因此判断一个数的超越性和无理性是相当困难的。

摘要:由于有理数域在无限这方面存在不完备, CANTOR构造了实数系统, 使实数域完备。从而引起人们对超越数的观察, 在证明了超越数的存在性后, CANTOR给出了一种简单构造超越数的方法, 刘维尔和林德曼也做了相关研究, e和π是目前所发现的大量超越数中最常接触到的两个。

关键词:超越数,代数数,CANTOR证明,构造判断,超越性

参考文献

[1]A.N.Parshin;I.R.Shafarevich.数论IV-超越数:英文影印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1

篇9: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我和几个同乡到一货运公司先当搬运工,后当装卸工,干了快一年了。上班时,老板没提签合同的事,我们想提,可听人说,法律承认事实劳动关系,签和不签劳动合同,工资、补偿、保险等待遇都一样。签劳动合同没啥必要,就没再提,请问是这样吗?

读者 寰宇

寰宇读者:

篇10: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同志,性别,周岁,系我公司员工,工作岗位为:,身份证号码:

,在本公司工作年限为

年;因

原因提出辞职。

一、按下列第 条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1、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2、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7、连续旷工3日,全年累计旷工5日的,按自离处理。

8、合同固定期限届满即自然失效,双方不愿续签合同的。

9、因其它原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日期: 年 月 日。

用人单位(章): 劳动者(签名): 送达时间: 年 月 日 签收时间: 年 月 日

备注:1.其他原因指辞职、辞退、开除等情形。2.用人单位依照以上第2-7条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书》不需劳动者签

名。3.本《证明书》一式贰联,第一联劳动者收执;第二联用人单位员工档案留存。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证明书

同志,性别,周岁,系我公司员工,工作岗位为:,身份证号码:

,在本公司工作年限为

年;因

原因提出辞职。

二、按下列第 条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1、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2、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7、连续旷工3日,全年累计旷工5日的,按自离处理。

8、合同固定期限届满即自然失效,双方不愿续签合同的。

9、因其它原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日期: 年 月 日。

篇11:如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然而由于劳动者在先前防范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等到争议真正发生以后再想要收集和固定证据的时候,很多可以作为证据的材料已经消失或者早已落在用人单位的手中。劳动者无法举证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的各项请求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认为,如果没有劳动合同书作为证据的劳动者必须提交其他有效的材料作为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第一,认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考的证据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因此,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这些法定的证据材料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劳动者本人在收集“(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时,前提是要能够证明其他劳动者和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接下来才是让这些劳动者出具证人证言,证明本人和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第二,与上面五项列举相关的或类似的材料也可以作为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

例如:(1)医疗保险手册;(2)暂住证;(3)印有单位名称的工作服;(4)同时具有劳动者姓名和用人单位公章的文件,等等。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一个实在的载体,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且用人单位无法或者很难用相反的证据推翻本证的证据效力。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列举的这几项不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明文规定的确定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因此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1

有可能不单独地或者组合地把它们作为认定劳动关系存在事实的证据, 这就需要将这些材料与其他材料一起作为证据配合使用。

第三,现实情况中很多劳动者会采取电话录音的形式,来取得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在内的各种想要证明的内容。

电话录音的优点在于,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在电话中释放在劳动争议中对于劳动者一方有利的信息,而且通过电话录音取得的视听资料证据一般来说不会被作为非法证据而予以排除。但是,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也有其缺陷所在:

首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视听资料,应当先辨别真伪,再结合整个案件的其他证据来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直接依据。

其次,电话录音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容易被剪接和伪造,用人单位一方往往会在庭审过程中声称视听资料存有疑点即对其作为证据的真实性或者合法性进行质疑。

最后,对于电话录音中对方身份的不确定以及对方没有用明确而肯定的语言来承认劳动者想要对方证明的内容,这些都将进一步削弱视听资料原本就不是很高的证据证明力。因此,劳动者在收集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在内的证据的时候,切忌认为电话录音是无所不能的。

第四,在涉及安全生产行业中的劳动者,可以借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作的文书作为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人身伤害后,要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并作书面记录。日后,在进行工伤认定以及工伤赔偿争议处理的过程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所作的书面记录可以作为劳动者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四条、第七十条的规定,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

(3)劳动者填写的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

篇12: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单位(岗位)________同志的劳动关系(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条 款规定自 年 _______月 日起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后附申请书

本人签字 用人单位经办人签字

用工单位经办人签字 用人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装入职工档案

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的证明书--1 兹有我单位派遣到 单位(岗位)同志的劳动关系(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条 款规定,自 年 ______ 月 日起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后附申请书

本人签字 用人单位经办人签字 用工单位经办人签字 用人单位盖章

****年**月**日

****年**月**日

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的证明书--2

_____ ___同志:

本单位与你的劳动关系(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条 款规定,自 年 月 日起终止(解除)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请持此证明在规定日期内到以下部门,办理离职相关手续。

1,请在日内到工作岗位所在部门办理离职交接手续。签字

2,档案在中科智达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存放的,请在7个工作日内到公司办理档案转出手续。

经办人

单 位 盖 章(用工单位)

****年**月**日

劳动法 第三十九条 第二款、第三款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住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

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篇13: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此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综合性较强, 常考查空间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适中.

【例1】如图所示, 平面ABEF⊥平面ABCD, 四边形ABEF与ABCD都是直角梯形, ∠BAD=∠FAB=90°, BC= (1/2) AD, BE= (1/2) AF, G、H分别为FA、FD的中点.

(1) 证明: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2) C, D, F, E四点是否共面? 为什么?

[解题思路]要证明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只要证明GH∥BC或GB∥HC即可;要证明C, D, E, F共面, 可通过证明四边形CDEF中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即可.

(1) 证明:由题意知, FG=GA, FH=HD, 所以GH= (1/2) AD.

又BC= (1/2) AD, 故GH=BC.所以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2) 解:C、D、F、E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BE= (1/2) AF, G是FA的中点知, BE=GF, 所以EF=BG.

由 (1) 知BG∥CH, 所以EF∥CH, 故EC、FH共面.又点D在直线FH上, 所以C、D、F、E四点共面.

【方法指导 】解决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常有以下方法:

(1) 借助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项判断来解决问题;

(2) 借助空间几何模型, 如从长方体模型、 四面体模型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 结合有关定理, 肯定或否定某些选项, 并作出选择.

二、线线、线面位置关系

此类问题多以多面体为载体, 求证线线、线面的平行与垂直, 在解答题中往往作为第一问, 难度一般不大, 适当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常用方法, 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线线、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相互转化能力.

【 例2】 如图所示, 正三棱柱A1B1C1ABC中, 点D是BC的中点, , 设B1D∩BC1=F.求证: (1) A1C∥平面AB1D; (2) BC1⊥平面AB1D.

[解题思路]本题可先挖掘正三棱柱中有关的线面平行及垂直关系, 第 (1) 问可利用“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 第 (2) 问可利用“线线垂直”证“线面垂直”.

证明 (1) 连接A1B, 设A1B与AB1交于E, 连接DE.

∵点D是BC中点, 点E是A1B中点,

∴A1C∥平面AB1D.

(2) ∵△ABC是正三角形, 点D是BC的中点, ∴AD⊥BC.

∵平面ABC⊥平面B1BCC1,

平面ABC∩平面B1BCC1=BC, AD平面ABC,

∴AD⊥平面B1BCC1,

∵BC1平面B1BCC1, ∴AD⊥BC1.

∵点D是BC的中点,

∴∠BDB1=∠BC1C.

∴∠FBD+∠BDF=∠C1BC+∠BC1C=90°.

∴BC1⊥B1D.因为B1D∩AD=D,

∴BC1⊥平面AB1D.

【方法指导 】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 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很好途径, 其中过特殊点作辅助线, 构造平面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当然, 记住公式、定理、概念等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三、面面位置关系

此类问题多以多面体为载体, 结合线线、 线面的位置关系, 涉及的知识点多, 综合性强, 通常用于考查面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及性质, 以及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 方法指导 】 解决空间两个平面位置关系的思维方法是“以退为进”, 即面面问题退证为线面问题, 再退证为线线问题, 充分利用面面、线面、线线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

参考文献

[1]柯厚宝, 柯延伟.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及证明[J].试题与研究, 2009.

篇14:不存在合同关系证明

一家建筑公司曾把其承包的建筑工程中的电梯安装部分,全部发包给李某个人负责,而李某并没有相应的法定资质。半年前,我受雇于李某从事安装业务时,不慎因卡住双脚而严重受伤,不仅住院治疗4个多月、花去19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七级伤残。鉴于李某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我曾多次要求建筑公司担责。但其一再以我并非其所聘用,甚至对我被李某所雇一无所知为由拒绝。我向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后,其也作出了不予受理决定书,理由为我与建筑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请问:在不具有劳动关系的前提下,我是否绝对不构成工伤?

读者:肖玉竹

肖玉竹读者:

你的情形同样构成工伤,即建筑公司、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的做法是错误的。

的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之规定,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构成工伤的前提,也是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是否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性要件。但是,这并不等于只要不存在劳动关系,便绝对不能认定为工伤。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五)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前款第(四)、(五)项明确的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有权向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追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也指出:“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也就是说,鉴于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防止用人单位规避法律责任和保护弱势劳动者的利益,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的申请中,应当坚持劳动关系为一般审查,兼顾特殊情形下审查的原则,而不能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一概否认。与之对应,本案情形完全吻合:一方面,虽然你只是被李某所雇安装电梯,建筑公司甚至对此一无所知,但由于李某只是个人,并没有相应的安装资格,决定了建筑公司对李某的发包当属非法,建筑公司也就不能以你非其所聘而推卸用工责任。另一方面,你的伤害发生在从事李某承包的电梯安装业务过程中。

篇15: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张建征

--------------------【案情】

政府投放一批新能源试运营项目试验车(随时可能收回),某汽车出租服务公司取得该批次的出租车经营权。实际运营中,该司将A出租车承包给案外人时某;时某将该车承包给蒋某,双方约定由蒋某负责该车的经营管理、驾驶员招聘、车辆维修、事故处理等。蒋某又招用具有出租车从业资格的薛某驾驶该车。

薛某主张从2014年4月8日起,驾驶该车实际运营,且向法院申请调取了《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备案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载明填报单位为前述某汽车出租服务公司,姓名为薛某,工作单位盖有该司办证专用章。薛某虽认可公司未对其进行管理,且运营收入不直接交纳给公司,但认为公司在未通知的情况下,将车辆收回,致使其失业,要求确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并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解析】

对于薛某能否凭借《登记表》主张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国家对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驾驶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从业资格制度包括考试、注册、继续教育和从业资格证件管理等。薛某主张的《登记表》系驾驶出租汽车必经程序,属于出租车驾驶员获得从业行政许可的一项凭证。该备案登记属于行政登记,系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而非劳动管理的需要,不应当作为认定劳动关系存在的可参考凭证。

交通部《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申请从业资格注册或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填写《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登记表》,持从业资格证及与出租汽车经营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协议或者经营合同,到发证机关所在地的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注册。据此,薛某既可能是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将要驾驶出租汽车的驾驶员,也可能是取得出租汽车运营权者聘用的将要驾驶出租汽车的驾驶员。机动车行驶证、道路运输证、运营牌等属出租车营运所需具备的证件,系该行业的特殊性所在,并不当然表明公司的成员属性和劳动法上的隶属关系。

本案中,用人单位的招用记录,应当具有工作岗位、用工时间、工作报酬等基本内容,具有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且无需向行政机关登记备案。《登记表》并不具备招用记录的内容,不能视为公司对薛某的招用记录。薛某并不向公司交纳运营收入,亦不受公司管理,双方并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一致意思表示,不能仅依据《登记表》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上一篇:招投标过程中业主方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下一篇:锅炉房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