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2024-04-29

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通用5篇)

篇1: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实验

为了用实验来证实麦克斯韦高深莫测的电磁场理论,验证电磁波的确存在,赫兹精心设计了一个电磁波发生器,对“电火花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赫兹用两块边长16英寸的正方形锌板,每块锌板接上一个12英寸长的铜棒,铜棒的一端焊上一个金属球,将铜棒与感应圈的电极相连。通电时,如果使两根铜棒上的金属球靠近,便会看到有火花从一个球跳到另一个球。这些火花表明电流在循环不息,在金属球之间产生的这种高频电火花,即电磁波,麦克斯韦的理论认为由此电磁波便会被送到空间去。赫兹为了捕捉这些电磁波,证明它确实被送到了空间,他用一根两端带有铜球的铜丝弯成环状,当作检波器。他把这个检波器放到离电磁波发生器10米远的地方,当电磁波发生器通电后,检波器铜丝圈两端的铜球上产生了电火花。这些火花是怎样产生的呢?赫兹认为:这便是电磁波从发射器发出后,被检波器捉住了;电磁波不仅产生了,而且传播了10米远。

赫兹测量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实验,选择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5米、14米、6米的教室。在离波源13米处的墙面上安装了一块4(米)×2(米)的锌板。当从波源发射出的电磁波经锌板反射后,在空间便形成了驻波。赫兹先用检波器测出电磁波的波长,再根据直线振荡器的尺寸算出电磁波的频率,最后,用驻波法精确地测量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背景知识

1887年11月5日,赫兹将他发现电磁波的研究成果总结在《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一文中,寄给了亥姆霍兹,论文中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亥姆霍兹一口气读完了论

文,非常高兴地立即写信给他的得意门生:“手稿收到。好!星期四手稿交付排印。”仅过3天,赫兹就收到了老师的这封复信。谁也没有料想到,赫兹竟用如此简单的自制仪器验证了麦克斯韦如此深奥的电磁场理论,赫兹的论文出色地解答了1879年亥姆霍兹提出的悬赏难题,由此荣获柏林学院的科学奖。从此,电磁波的存在得到了确认,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从此以后,赫兹便专门从事电磁波的研究,他发现,电磁波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过墙壁,不过遇到大而薄的金属片便被阻挡住了。他还测定了电磁彼的波长,并计算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发现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一样快。

1888年1月,他完成了《论电动效应的传播速度》论文,并把论文寄给了老师亥姆霍兹,赫兹在论文中肯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赫兹的这篇论文发表后,受到全世界科学界的瞩目。后来发现X射线的伦琴教授写信向赫兹祝贺,赞扬他的这些实验是近几年物理学中最优异的成果。

篇2: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关键词】输变电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对策

引言

一个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会感到困惑,这是因为这项工作中较难的莫过于两类项目,一类是生态建设类项目(包括各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篇章),一类是输变电建设项目。前者难,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定量不易,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好下。后者难,是因为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在预测与影响篇章里,通篇谈的都是模式预测和类比分析,其模式千篇一律,缺少可类比性,故不能深入探讨其环境影响问题,从而给建设方和广大公众留下了无穷的隐患。文章作者在通过多年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审评、公众参与、乃至现场纠纷调停等实践基础上,从输变电项目涉及的重要概念入手,对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容易引起混淆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旨在这项工作不断完善,以促进电力、环保工作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1.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重要专业术语和容易混淆的术语

1.1几个重要的专业术语。1.1.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称为电场。电场是统一的电磁场的一个方面,它的表现是对于被引入场中的静止电荷有引力作用。1.1.2磁场。当导体通过恒定电流时,在其内外还存在一种特殊形式的物质叫磁场。不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就恒定磁场。磁场是统一的电磁场的又一个方面,它的表现是对于其中的运动电荷有力相作用。1.1.3电磁场。随着电流的变化,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电场都要在临近激发磁场,一般说来,随时间变化的电场所激发的磁场也随时间变化。概况的讲,充满变化的电场空间,同时也充满变化的磁场。按照感应电流概念,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磁场都要在临近激发感应电场,一般说来,随时间变化的电场所激发的电场随时间变化。因而,充满变化磁场的空间,同时也充满变化的電场。这两种变化的场,电场和磁场,永远相互联系着,形成统一的电磁场1.1.4工频电场。输送电能需要一定的电压和电流,由于输电线路导线存在电压,传到线与大电之间形成电场。距输电线路越近电场强度就越强,随着与导线间距的增加,电场强度降低很快在距离2m以内的空间,其电场强度基本上是均匀的。衡量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弱的是电场强度。没受人体和周围物体影响的就为非畸变电场。当电场中有人或物体存在时会使空间电场发生畸变,对电场起增强或减弱作用,这种电场称为畸变电场。其计量单位采用V/m或kV/m。1.1.5工频磁场电力设施运行时,导体中的电流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在生活环境中,工频磁场与工频电场一样,通常来自电力的输送与应用。磁场一般不受周围物体影响,只有铁磁性物体才会使磁场产生畸变,对磁场有屏蔽作用。交流(50Hz)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磁场属极低频磁场,在非磁性媒质中工频磁场强度(H)和工频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为B=?0H,式中为?0空气的磁导率。1.1.6输变电导线及变电站周围存在有感应场。环保部对即将修订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拟将标准名称改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在该导则的编制说明中明确写道:由于输变电工程的工作频率较低,为50Hz,其附近几千公里范围相当于“近场区”,“近场区”内的电场和磁场互相独立,不相互激发,并不是“辐射”场,为与其他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一般意义上的“电磁辐射”)区别,故本标准不采用“电磁辐射”这个概念。1.1.7近场。在满足条件γ<<λ的区域为近区场(简称为近区,这里γ为从发射原点到电磁辐射所能到达地方的半径,γ为波长)。1.1.8远场。同理,在满足条件γ>>λ的区域为远区场(简称为远区,这里γ为从发射原点到电磁辐射所能到达地方的半径,γ为波长)。

1.2容易混淆的专业术语。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及电磁辐射这四个专业术语最容易混淆,其定义见上文。

2.输变电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由于我国开展环境保护时间不长,环境标准立法很薄弱,体现在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标准上尤其如此。总体来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多头、无序”现象较严重:从颁布标准的部门看,既有GB国标的,又有行业HJ头;从发布系统来看,既有综合部门,又有行业部门的(环境保护系统、卫生系统、电力系统等)。执行起来很不统一。为执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对统一起见,很有必要对这些标准进行搜理,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服务。

2.1《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是原国家环保总局制订的,该标准较早提出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限值,开宗明义提出了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采用了比吸收率(SAR)作为基本限值,将暴露分为职业暴露和公众暴露,但该标准存在的不足是:①没有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的评价标准,只规定了标准的适用频率范围为100kHz~300GHz,而把工业频率50Hz排除在外。给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留下了未予说明的空缺,在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标准引用偏差。②在100kHz~300GHz频率范围内辐射的基本限值都是SAR。因为在高于10GHz的频率范围内,各种场渗入组织的深度非常有限,SAR无法精确测量,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此时测定功率密度更加适合描述基本限值。③该标准没有对电磁辐射近场与远场相区别。从事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研究知道,自然界的生物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及体内电磁场的分布与外界的辐射强度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而,其功率密度、电磁场强度等均不能反映电磁场与生物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及内部变化。所以在测量近场辐射时,应该采用基本限值SAR作为限值判定依据。

2.2电磁辐射。GB8702-88经过十多年运行后,原国家环保总局又制定了《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这个标准仍然沿用了电磁辐射这个专业术语,是不科学的。很多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在其出版的环境影响报告或文件中仍然使用“电磁辐射”术语,是不严谨的,是不科学的。准确的专业术语应该是“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

2.3卫生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由原卫生部制订,其特点是:以电磁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能带来有害影响;针对作业场所,分别制定了工频、高频、超高频、微波等频段的辐射卫生标准;在标准中采用了最大容许暴露量的概念。但该卫生标准并没有包括对工频感应电磁场的场强进行限定。随着经济社会与文明程度的发展,变电站和高压线等产生工频感应电磁场的辐射源,已广泛进入人群密集区,因此,应对工频感应电磁场的场强加以限定。

3.输变电项目中的暂态电击效益

什么是暂态电击效益?当人体处在电场环境中,其人体表皮肤触及电场中带不同感应电位的金属物体时,在接触瞬间可能感到刺痛,这一现象称为暂态电击效应,也称间接耦合效应。当居民住宅与变电站距离较近、架空输电线路在跨越或邻近居民房屋时,即使消除了民众对健康方面的担忧和顾虑,但对其居住环境及心理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当空气湿度大时,有些住在高压架空线路下方的民众投诉最多的问题是被“电”到。例如,在2007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和时任省长罗清泉,曾在省卫生的报告关于山峡地区宜昌市**村居民“电屋”的报告上批示:“请省卫生厅、环保局开展专业监测”。另据2007年6月7日京华时报报道:因50万伏高压线临近房屋頂,居民经常被电,晾衣服的铁丝上也有电。2009年11月11日华商报报道:行人刘某从十字路附件的高压线下走过时,听到高压线吱吱声,握着伞杆的手突然发麻。2009年12月1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惠东县梁化镇220k鹿江至东澎输变电线附近十多名小学生雨天打伞经过时,曾遭电击。2014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奇闻:房子也带电这个诡异‘电屋能住吗?”,报道称邓某2002年改建的房子,从改建的那一刻开始,就发现了自己的房屋出现异样,建筑工人在扎钢筋时发现钢筋上隐隐有电流流过,只要在潮湿或者下雨天,他家三楼的花草、衣架等物全都带电,他新建的第三层楼竟然成了一幢诡异的“电屋”。每年的4、5月份时,带电的情况会特别严重,一般能测出电压24伏左右。另据2007年7月份,在湖北省三峡地区某地某村实施监时,曾有居民向工作人员及当地政府投诉:他家住的房屋是一个“电屋”,下雨、打伞及晾衣服等都会被电击一下,很苦恼,要求搬迁。上述种种现象引起人们的极大恐慌,实际上,这些所谓“电屋事件”,电击等,不过就是典型的暂态电击效应实例。研究表明,当与地绝缘的人独立处于输电线下电场时,感应电压低于1.2kV时,人体不会有电击感覺。物体在线下感应比较高的电压,和蓄积比较大的能量时,使得人体接触时,发生暂态电击的可能性增大。采取适当措施如增加输电线路的离地高度,设置屏蔽措施和被感应物体有效接地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暂态电击。

4.不少输变电项目滥用预测模式

输变电项目采用什么模式预测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强度,是个科学问题,由于国家对此尚没有强制性规定,为节省环评经费及大上快上项目,不少环评单位占国家空子,滥用预测模式,导致结果大相径庭,贻误商机。正确的预测方法与预测模式应该是:采取国家标准推推荐的预测模式,如《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推荐的模式。经过权威学者或部门认定了的模式。可是,目前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普遍采用的预测模式有很多是自制的模型,其检验结果自然很不如意。

5.输变电项目应知晓如何降低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强度的主要方法

5.1降低工频电场强度的主要方法。5.1.1相序排列优化。对于同塔多回路输电线路,可采用相序优化来降低地面电场强度,同塔双回线路一般可降低25%-35%[江建华输变电设施工频场环境影响综合报告(输变电设施工频场环境影响及标准研究报告之四上海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2005)],同塔四回路线路可降低25%-45%[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规范TS60479-1(20005)人体和家畜的电流效用瑞士:IEC2005]。对于采用单回路塔型,平行走向的多回路线路,这种方法只起次要作用,只能达到5%-10%的降低效果,通常,不同回路的相相同向之间的几何距离尽可能远,以达到降低电场强度的明显效果。5.1.2升高杆塔高度,降低地面电场强度。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可以通过升高杆塔高度来降低,一般线路每升高一米,电场强度降低8%-10%,左右,但是升高杆塔高度,将增加建设成本,同时,塔顶雷击电位增加,反击强度增加,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5.1.3采用下层较低电压线路等级的混合线路。输电线路地面电场强度能够通过在其下方架设较低线路来实现屏蔽。如国外某双回路400kV线路下面同塔架设双回110kV。其结果,电场强度得到显著降低,从大约10kV/m降到3Kv/m。应注意,降低电场的效果会随着铁塔高度的变化有相应变化。这种不同电压等级混合线路在多回路实际应用中,降低电场强度效果非常显著。5.1.4降低分裂数。超高压输电线路如何减少电晕放电,降低电场强度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分裂导线的等效直径,以减少电晕放电,但导线等效面积增加将会增加地面电场强度。相同的子导线截面,从六分裂导线改为四分裂导线,电场强度降低约15%。从四分裂导线改为双分裂导线,电场强度可降低约20%。从双分裂导线改为单跟导线,电场强度可降低约30%。因此,在电晕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减少倒显得分裂数5.1.5改变导线间距。对单回塔型,导线间距越小,地面电场强度越小。对同塔多回路线路,逆向序排列的输电线路,导线相与相之间的距离越小,电场强度越小。同相序排列的输电线路之间与之相反。5.1.6频蔽。工频电场的屏蔽很容易实现的,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屋内的电场强度几乎与背景场强差不多。计算表明,3-4m高的树木可是地面的电场强度降低3-4倍。在线路两侧种植(限制高度的树),可以有效降低车辆感应电场的数值。在输电线路下方架设接地线,一般能降低15%-20%的电场强度的屏蔽效果。

5.2降低工频磁场强度的主要方法。5.2.1相序优化。在同样高度和尺寸情况下,改变相位布置,地面磁感应强度最大约可以降低50%,磁感应强度效果比电场强度还好。因此,对于同塔多回路输电线路,相位变化起主要作用。5.2.2身高杆塔高度。身高杆塔高度一般每升高1米,可降低磁感应强度15%-20%左右。5.2.3采用下层较低电压等级混合线路。对于磁场,采用下层较低电压等级混合线路,其作用不如电场明显,磁感应强度可大约降低10%-20%。

6.输变电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不科学处理导致的后果

公众参与历来是输变电项目较纠结的问题之一,其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是因为公众信息不对称、输变电工程正面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或带有工程偏见、拆迁工作补偿不到位等。对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国家和很多省份都有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偏差很大,具体说有如下几条。1)公众参与样本量不够。目前,输变电项目的公众参与样本量是很不够的,大多数在60左右。很多受影响区域的公众没能参加,无论是听证会,还是问卷调查都是空缺。2)信息不对称,公众对项目缺乏支持和理解。不少实例说明,一项民生工程得不到民众的充分支持与理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程没有在公众大部分能到达地方广泛宣传,对老百姓关注的一些关键问题遮遮掩掩的,其结果适得其反。3)正面宣传少,造成公众误解。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评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越来越受到管理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在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亦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问卷内容和调查对象的选取等方面常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4)对策措施得不到落实。特别是公众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得不到有效落实,在施工期的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尤为滞后。

7.输变电项目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篇3:神秘的111赫兹声频

受这一发现的启发,以111赫兹音频为中心的多项研究也随之展开。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猜测,人类祖先在一些宗教仪式中的吟唱或吟诵可能也在这个音频范围内,为此他们通过专门的设计,观察被强化的宗教仪式上的吟唱对身体和大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008年,他们在让志愿者听了包括111赫兹音频在内的多个声音频率之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不同”:与其他声音频率不同的是,111赫兹的声音似乎能降低左侧大脑皮层区域的活动,抑制这一区域语言中心的活动。乔克想要知道,这种频率的声波是否能用来帮助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

在另一项研究中,通过脑电图(EEG)对90赫兹到120赫兹音频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每个志愿者都对某个特定频率的声音产生最强烈的反应,体现在大脑活动上就是额叶活动更频繁,这与人们在冥想时的大脑很相似。还有一些人的大脑活跃区会转移到枕叶,这些人报告称他们的大脑里会浮现出更多的影像。

我们该如何来解释这一切呢?法国神经学家、音乐家拉里·帕森斯指出,神经元以每毫秒1次的速度传递信号,频率为1000赫兹,显然111赫兹的速度无法驱动大脑细胞之间的沟通。但神经网络,即共同协作完成某项任务的神经元组合起来,却可以达到这个速度,他猜测这还可能与受到的外部声音信号刺激影响有关。他的假设是否正确,医学实践能否开发利用这种效应,只有让时间给我们答案了。

篇4:五十二赫兹的鲸

老旧的收音机播放着上世纪30年代的西洋音乐,木质的书桌椅上凌乱地放着各种各样的纸与书本,白瑾从一堆通知单里抽出一张转学通知单。柔和的紫色灯光映着她苍白的容颜,就如同这频繁收到的转学通知书的底色一样。

“明天就去了,你准备一下。”母亲轻轻叩了一下门,白瑾点点头。谁让她天生是个残疾人呢,无法说话,遇到蛮横的同学二话不说、耐心全无的暴力时,最终都以未成人保护法里的某一条告终。

母亲很想让她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可是白瑾的童年是在到处转学没有伙伴的孤独中度过的,她曾经幻想过一万次能和正常人交流的场景。可是,他们大概不是把自己当哑巴,而是当作了聋哑人。

翌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樟树,稀稀疏疏地筛在大理石地面。

我是白瑾。白瑾站在讲台上用手比画着。台下的同学们并不在意,无精打采地看着,老师让白瑾坐到了教室后面一个女孩旁边的空位子。

女孩长相甜美,看见白瑾后笑了笑低下头写了些什么,白瑾看了看她递来的便条:我是清菡,白瑾,很好听的名字啊。淡紫色的便条纸上,印着一只手绘的鲸鱼。

你喜欢鲸鱼?白瑾比画道。

是的,就和我们一样,我想鲸鱼大概是不会说话的人,从陆地逃离到海洋,独自承受着悲伤。白瑾反复地久久地看着手中三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条。

鲸鱼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似乎也只有这样的环境,独自承受的孤独才会停止。清菡提出周末一起去书店,二人放学在十字路口分手,那时漫天云霞,宛若一份子夜的嘱托。

你会不会说话?白瑾看着清菡递过来的纸条比画道。窗外投下一片阴影,少女逆光而坐,低头写着什么,特别认真。良久,纸片递过来了。

白瑾略带愤怒的神情让清菡顿时愣住:回答我的问题!你到底,会不会,说话!要么用手语,要么说话。

清菡微笑着低下头,下颚线条流畅,书店外驶过电车,光影交错着。

周末有些不愉快地结束了。

晚上,白瑾一如既往地登陆“Bilibili在音乐区”找着新歌,无意中瞥见了热门里一个陌生up主——水芙蓉。白瑾点开视频边听边浏览这位新人的首页,只有一首歌,头像是一朵未开的荷花。

水芙蓉的声音甜美而温柔,配合着治愈系的歌曲《化身孤岛的鲸》再好不过了。

可能你是一座孤岛,而我是一只52赫兹的鲸;你无法道出半点言语,我无法与同伴交流……

白瑾听着最后水芙蓉原创的念白,蓦然想起——水芙蓉就是荷花,而古人称未开荷花为菡萏。白瑾想了想,缓存了视频。

“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到25赫兹,我是一只52赫兹的鲸鱼,注定孤独。我就像个哑巴,他们听不见我,只有你,可以听到我,想必你的沉默大概是最后的温柔了。 ”

歌曲结束了,白瑾久久未能平定。之后的时间里,白瑾问起这首歌,清菡都是赞许后闭口不谈。

秋去春来,光线也慢慢地朝着北纬23.5度走来,这天的后一天正好是夏至日。

我明天过生日,你能来吗?虽然就我们两个人。白瑾比画着。清菡点了点头,表示会有礼物送给白瑾。

“回来了?厨房有饭菜,你自己热一下吃吧。”清菡回到家,看到正在换鞋子的母亲,“对了……你期末考结束了吧?”清菡淡淡地点了头,默默走回房间打开电脑,戴上了耳麦。

一字不差,音准良好,很快地录好了一首歌,手速惊人地很快修去杂音,制作PV。

接着登陆了Bilibili,满意地输上一行字。

“六月二十二日,生日快乐,给永远的朋友白瑾。”

底下很快有了评论,看着温馨的生日祝福弹幕的清菡笑出了声。

次日白瑾收到了一个U盘,上面粘着一张纸。娟秀的小楷,正揭示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对不起,孤岛。不知道这只52赫兹的鲸,她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星眸

突然睁开的黑眸,宛若曜石,毫不犹豫地将一点点光线吸进去。她从未见清菡如此愤怒过。

你在做什么?清菡写下这六个字的力道足够穿透三四张便条纸。

既然你会说话,这里就不是你该待的地方。白瑾每一笔画都细细地比出,生怕清菡没看清。这是她遇见清菡后第一次看她哭,微红的眼眶和蹙着的眉头,与那清泪一样让人心疼。

52赫兹的鲸,你该回大海了。白瑾的手慢慢地垂下。教导主任拿着U盘和一张通知单,一并交给了清菡。

那天之后白瑾再也没有看见清菡,也没有看到水芙蓉更新。只看到一个PV,标题上写着“退圈之作”。

“要谁相伴,才能学会坦率?要到何时,不安才会消失?”念白最后微扬的尾音让白瑾瞬间感到了寂寞的海潮包裹着自己。

窗外的风景再美丽也显得无趣,最后在冷漠中消失。被聋哑学校退学,她回到了原来的鲸私立中学。

“呀呀,哑女回来了?”再多的嘲讽,清菡也只能独自承受。拼命忍住泪水,只能更悲伤。还是孤独,孤独到无可救药,镜子里的自己,变得那般苍白无力。事到如今,她也不想再骗自己。

“出去走走。”母亲倚靠在门上。清菡取下书签,一言不发,只是在扫视文字。

“说话。”语气带着怒气。清菡当作没有听见一样。

“你为什么不说话?”母亲声调越扬越高,顿了顿,声调又沉了下来,“去医院。”清菡听到后一怔,把书放下,默默跟着母亲出去了。

红十字,白大褂,消毒水。

坐落在城市角落的医院安静地呼吸着,悠长的走廊并没有开灯,只有尽头的一点白日的光源。医生看了看检查结果,无奈地摇头。

清菡的眸中,只剩下沉郁。

光影

四处求医问药,都以失败告终。似乎就连说话的滋味也遗忘了,深深地埋藏在最心底。

白瑾一遍遍播放着水芙蓉的歌曲:“要谁相伴,才能学会坦率?要到何时,不安才会消失?”那,要去哪里,才能遇到你?

清菡还是不愿意开口说话,之后的两年初中生涯也在不安中度过。

她没有想到的,是会在高中重逢。

阳光洒下,浓稠的如同墨汁般的树影随着风舞。层层叠叠的树叶交织着,清风随着上下翻腾的枝叶形成若有若无的瑰丽绿雾。

白瑾垂下眼睫,轻轻地拥抱着清菡。

我无法与人交流,但是“对不起”还是能说出的。

白瑾双手比画着,拿出手机调出合成的音频,清楚的女声,清楚的三个字:对不起。

清菡的泪水悄然地落下:“对不起什么呀……多见外。”听到熟悉的声线,二人会心一笑。这一次,白瑾依然一笔一画地比出来——

52赫兹的鲸,孤岛需要你,孤岛也知道她讨厌一个人,她没有办法自己一个人那般坚强。

“其实那一天我真的生气了,还没听到对我的评价呢!”清菡不满地说道。白瑾垂眸一笑。二人并肩走在路上,拉长的影子宛若一个迷离的梦,将16岁拉成60岁。

孤岛从未见过太多生灵,只她便好。

五十二赫兹的鲸安静地偎着孤岛。

鲸讲着远方的故事,孤岛唱着古老的歌谣,捧一手墨香的青春。或许有些事情,千言万语抵不过不言而喻。

(指导老师:朱 光)

堆积、重叠 、毁坏 、追踩

“52赫兹”发出的声音仅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然而,这种声音并不能为世界上其他鲸鱼所识别及共享。这导致独自遨游在世界上最宽广海洋的“52赫兹”年复一年地寻找伴侣,却从未如愿。

站在作者“50赫兹的鲸”的高处,就那么静静地观察着微弱的52赫兹唱着寂寞的生命之歌,我束手无策,只能为它呐喊:“你没有感受到我52赫兹发出的爱的信号,是因为你关闭了双耳,禁止孤单涉足吗?这样的等待还需要坚持多久?等待?还是等待?”堆积、重叠、毁坏、追踩,这样的生命碰撞,让人撕心裂肺。即使是很慌张的拥抱,只要一秒,52赫兹的鲸就不至于崩溃成一座孤岛。(子青)

篇5:只有泡沫破裂才能证明泡沫的存在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其自身。回顾2002年8月,当美国新经济的光环破裂,不少人开始质疑格林斯潘的智慧,认为他在新经济期间除了发表一通“非理性繁荣”之外,并没有采取像样的措施来击破“新经济”泡沫。在当时联邦储备银行和学者的一次聚会中,格林斯潘坦率地说,他并非没有殚精竭虑地考虑过泡沫问题,之所以不下辣手的原因在于:第一,只有泡沫的破裂才能证明泡沫的存在;第二,在刺穿泡沫之前上帝应给予他有效的药方。一言既出,四座皆惊。

关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纷纷扰扰,作为该行业发展的背景音乐或噪声,已经延续了四五年,所以我建议不妨聆听如格林斯潘这样年逾古稀的智者的声音。那么各种政策盲动和行业大起大落的悲剧就会少得多。

中国房地产行业有泡沫吗?我的回答很干脆:不知道。试图对整体进行判断是相当危险的,除非你有清晰的逻辑和翔实的数据,否则一个人的论点就仅仅是未经证明的“假说”。至今鼓吹房地产有泡沫的兄弟,和坚信房地产没有泡沫的同行,既没有拿出像样的数据,也缺乏阐述清晰的逻辑,其论点与其说有震撼力,不如说媚众。

稍微有点逻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辩论双方只有论点,没有逻辑没有数据,那么这种辩论和泼妇骂街并无本质区别。稍微有点逻辑学常识的人更会郑重告诉你:重要的不是论点,而是证明论点的逻辑和数据。例如我的一位朋友,八年来他始终坚持房地产随时会崩盘的论点,除此之外其对房地产的了解接近白丁。我很敬重他,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总有一年他会是正确的。但请不要忘记,在这种骆驼掉进针眼里的小概率事情发生之前,他已经错了几十次了。

也许有人驳斥我,说我坦陈对泡沫论的无知,并没有强烈的政策含义。不是的,和泡沫论的拥戴者和鄙视者相比,我以为我的陈述更接近格林斯潘式的哲理,其政策含义也更鲜明:保持政策连续性和行业的稳定发展。在此我不想用博弈论来使得大家一头雾水,只想举股市操盘手的例子。操盘手有三种策略:买入、卖出或者不动,卓越的操盘手95%的时间都在沉默地不动如处子,一旦有买入或者卖出操作时则动如脱免,充分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机会。那么操盘手的不动是否就意味着其无所事事呢?恰恰相反,在动与不动之间,如果不动对自身是最有利的,那么不动本身就是一种精妙的战略选择。如此看来,在是非曲直你死我活的争论两方,出现一方击倒另一方之前,保持房地产金融财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但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之外,再承受政策的变幻莫测。对于决策层,我只想提醒,你在试图刺穿泡沫之前,已经有了医治创伤的良方吗?要知道中国居民的七成家庭财产表现为不动产价值;一半农民工进城工作的岗位,直接和房地产行业相关;地方财政的收入中,几乎三分之一依赖房地产行业。我们试图毁坏房地产糟糕现状的唯一理由,在于我们确信能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现实世界永远都只是在诸害相权择其轻的法则下运行,迄今谁有这样的把握?

上一篇:玩水的作文150字下一篇:多阅读是丰富写作素材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