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小学课程标准

2024-05-11

贵州省中小学课程标准(精选6篇)

篇1:贵州省中小学课程标准

贵州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号:黔府办发[2002]0089号

发布日期:2003年08月26日 生效日期:2003年08月26日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中小学编制管理及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全省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精神,现就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定编定员等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意见:

一、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原则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是我省事业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科学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实施办法,合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直接关系到我省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好这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需要;(2)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3)力求精简和高效;(4)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中小学教职工包括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教师是指学校中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职员是指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人员,教学辅助人员是指学校中主要从事教学实验、图书管理、电化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等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工勤人员是指学校后勤服务人员。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根据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域,按照教职工与在校学生的一定比例核定(详见《贵州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附后,以下简称《编制标准》)。

中小学校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由教师兼职,后勤服务工作应逐步实行社会化。确实需要配备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其占教职工编制数的比例,高中一般不超过15%,初中一般不超过12%,小学一般不超过6%.完全中学教职工编制分别按高中、初中编制标准核定。九年制学校分别按初中、小学编制标准核定。农村教学点的教师编制计算在乡(镇)中心小学教职工编制数内。特殊教育学校、职业中学、小学附设幼儿班和工读学校教职工编制,参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

由于我省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差异较大,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在核定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时,可根据本地生源状况、经济和财政状况、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等因素,在《编制标准》规定的教职工与学生比例的幅度内上下调节。鉴于各地中小学校规模、生源、教学设备和其他条件不尽相同,各地在具体核定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时,可结合下列因素,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在《编制标准》规定的教职工编制幅度内适当安排相应的教职工编制。

(一)民族班中小学,县镇普通中学举办民族班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需要配备民族语言教师的学校。

(二)寄宿制中小学,城市和县镇中小学寄宿生在300名以上、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在200名以上,需要配备管理人员的学校。

(三)现代化教学设备达到一定规模,如建有微机室、语音室、电化教育室、劳动技能室,需要配备相关专业人员的学校。

(四)学生规模在1000人以上,需要配备卫生保健人员的学校。

(五)周边环境复杂,安全保卫工作任务较重,需要配备保卫人员的学校。

(六)经省或地(州、市)教育部门批准的承担示范和实验任务,需要配备相应人员的学校。

(七)为保证教学基本需要,中小学可适当核定机动编制,专门用于教职工脱产进修、产假及特殊需要。

(八)管理小学和教学点教学业务的乡(镇)中心学校。

(九)农村教学点,按《编制标准》核定编制不足时,可按包班核定编制。

三、中小学机构设置及领导职数。

在校学生1500名以上的中学,内设机构不超过5个,核定校领导职数4-5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5名。

在校学生1000-1500名的中学,内设机构4-5个,核定校领导职数3-4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4-5名。

在校学生500-1000名的中学,内设机构3-4个,核定校领导职数2-3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3-4名。

在校学生500名以下的中学,内设机构2-3个,核定校领导职数1-2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2-3名。

设立团委的中学,配备专职团干部1名。

在校学生1500名以上的小学,内设机构不超过4个,核定校领导职数3-4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3名。

在校学生1000-1500名的小学,内设机构不超过3个,核定校领导职数3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3名。

在校学生500-1000名的小学,内设机构2个,核定校领导职数2-3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2名。

在校学生500名以下的小学,一般不内设机构,必要时也可内设1个机构,核定校领导职数1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1名。

小学可配备专、兼职少先队辅导员。

四、组织实施

《编制标准》下发后,地(州、市)、县(市、区)政府(地区行署)要结合我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强统筹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地(州、市)、县(市、区)两级机构编制部门应会同同级教育、财政部门按照《编制标准》确定本地区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 及宗旨和业务范围,并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省编委《关于在全省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控编补员审批制度的通知》(省编发[1997]13号)及省编委办公室《关于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省编办字[2001]111号)的规定,加强中小学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和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地(州、市)、县(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应组织各学校根据班额、生源等情况提出本校的机构编制方案,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地(州、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应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中小学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核拨中小学人员经费。

中小学校应在核定的人员编制范围内,按照职位分类、优进劣出、专兼结合、一人多岗的原则和专任教师与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的结构比例,合理配备教职工。

五、工作要求

(一)地(州、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应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国办发[2001]74号和国办发[2002]28号文件精神,综合分析本地区的教育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加强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全省中小学校定编定员工作要与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按需设岗、公开招考、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行教师队伍和其他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的新途径。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强中小学人员编制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形成学校自律机制。

(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应当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师资情况、学校布局调整和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一般三年调整一次。各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时,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我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00]80号)精神,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班额、班级数和教职工结构,引导教职工从城镇学校和超编学校向农村学校和缺编学校合理流动,优化教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科学确定教职工工作量,按规定比例确定教师、职工、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的数量。对超编人员可结合本人和本地学校情况,一是调到缺编学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二是不改变所属工作单位关系,抽调到相关学校或农村学校支教,三是通过培训提高、知识更新和教师资格认定后从事相应的教学或管理工作。机构编制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以发展眼光和全局观念做好这项工作。

(四)要清理各种形式占用的中小学人员编制,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人员编制。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学校工作的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得为其支付工资;对停薪留职人员要让其尽快回学校工作,否则做辞退处理;中小学不得超编聘用人员,不得使用临时人员顶编在岗工作。

(五)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辞退不合格教师和代课人员,压缩非教学人员,清退临时工勤人员,严格把好进人关。编制不满员的学校主要用于接收安排大中专毕业生、急需的教学人员和其他学校超编人员。超编的学校不准再调进人员,并要积极稳妥地做好超编人员的分流工作。目前全省缺编中小学校和大量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编、资格认定和清退、补充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各地在开展这项工作中,一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保证社会稳定;二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支教工作,努力改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

(六)根据国办发[2002]28号文件精神,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省、地(州、市)、乡(镇)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承担相应责任。乡(镇)人民政府不再设立教育辅导工作站,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乡(镇)可在核定的行政编制内确定1-2名助理或干事,协助乡(镇)长管理具体教育行政事务,并接受县级教育部门指导。中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由县级教育部门负责,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授课由乡(镇)中心学校统筹安排。原教育辅导工作站在编人员,可分流到学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对不适合在中小学工作的人员可参照机关工作人员的分流政策执行。

(七)各级机构编制、教育、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中小学教职工定编定员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应责令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者给予处分。

附件:《贵州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学校类别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幅

城市

高中1∶12——1∶15

高中1∶13——1∶16

小学1∶19——1∶22

县镇

高中1∶13——1∶16

初中1∶16——1∶19

小学1∶21——1∶24

农村

高中1∶13.5——1∶16.5

初中1∶18——1∶21

小学1∶23——1∶28

注:1“城市”指省辖地(州、市)政府(行署)所在城市市区;

2“县镇”指县(市、区)政府所在城区。

篇2:贵州省中小学课程标准

一总则

第一条本评估等级办法是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决定》的精神,按照国家教委教备(1997)6号文件关于亿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实验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贵州省教委关于贯彻〈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实验室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黔教通(97)195号文件)以及黔教通(1997)386号文件《贵州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是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

二标准和要求

第四条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总的要求是:实验室建设规范,仪器设备、实验教师等配套合理,并做到科学管理,能完成中小学教学大纲及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第五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1.学校要有机构并有校级领导负责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明确实验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实验经费,按政策解决好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待遇。

2.高、完中(含中师、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工学校。下同)和初中(含职业初中。下同)的实验教师,原则上应按规定的实验室数达到一室一人;小学每校至少有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一人;配备演示,简易仪器设备的各类学校应分科配备专兼职人员。

3.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高中实验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高中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初中实验教师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初中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高中(中师)以上学历;小学实验教师应具备中师以上学历。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都必须参加实验技术专业培训,持省教委制发的合格证上岗。

4.实验教师的工作要相对稳定(小学自然课教师要稳定5年不变)

第六条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仪器室的数量和面积,按理、化、生实验室数量,一类完中至少分别为二、二、一间;二类初中理化生实验室总数不少于二间;三类初中不少于一间;一类小学自然实验室至少一间,旧房改建的 实验室面积不小于本校的普通教室。仪器室按相关学科各一间,一类学校仪器室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二类学校不小于25平方米;边远学校的仪器室可与实验室兼用。

2.高、完中和一类初中应设理、化、生实验准备室。一般学校可用仪器室兼作准备室,但应与仪器、药品陈列处相隔离。

3.新建实验用房,应照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g9-86)和贵州省县乡中小学校建设标准(DBJZ2-08-93)执行。

4.每间实验室要有的实验桌凳,数量按规定类别分组数配置,并有一张教师演示实验台(见附表一细则)。

5.仪器柜规格及各类学校所需数量见附表一细则。

6.实验室、准备室等的水、电要求到桌或到室,并做到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化学实验室和药品保管室都应有通风换气设备和下水道。

7.各实验室均要有安全消防器材和急救药品箱,准备室要求有常用修理工具。

第七条实验室管理

1.实验室应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师职责、实验室规则,仪器设备管理、使用、报废、赔偿及交接制度,实验登记、预约、准备制度,并按实验登记表建立学校学实验教学档案。

2〃实验室要求做于科学管理,认真建好总帐和分类帐,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仪器要分类存放,规范整洁,做到柜外有卡,仪器、药品上贴标签,药品标签应上蜡。

3〃仪器设备要定期保养、及时维修,设备的完好率应保持在95%以上。

4〃对剧毒、易燃、易爆危险药品的保管使用应按“危险品管理条例”要求严格管理。

第八条仪器配备

1〃仪器设备的配备标准,根据国家教委一九九三年二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调整后的高中教学大纲编制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备配备目录》、《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一九九六年颁发的《中等师范学校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要求按照我省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四年分别调整后编制的《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2〃仪器配备的品种和数量,根据学校的类别、规模、经济条件,除必配演示仪器外,学生实验仪器,仪器配备的品种和数量不低于规定标准的80%;小学学生实验仪器配备的品种不得少于标准的80%,数量不少于50%;中师配备不少于23组,并按照国家教委一九九六年颁发的《中等师范学校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进行配备;职业中学普通课参照同类中学标准按实际需要配备。

第九条实验教学,要按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调整后的高中教学大纲要求,开齐、开好实验。确因条件所限,一时不能建立实验室的学校,要实行资源共享,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1.实验开出率,按各学科教材规定的基本实验计算,一次验收合格标准是:各类中小学按学校类别应开出演示实验的95%以上,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90%以上。

2.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教材要求,结合现有仪器情况,编制实验目录,以便教务(导)处制定学期实验教学计划。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计划中,要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理解实验理论和掌握实验技能的合格率,并进行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把实验教学质量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3.实验室要向学生开放,由任课教师(或专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实验室开展科技活动,并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

4.学校和学科教研组(室)要经常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参加教研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实验教研组(室)。各县实验室管理机构和教研室,要依托一所中学和小学成立实验教学中心研究组(室),经常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全县实验教学。

三评估验收

第十条普及实验教学的方针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分类要求、分步实施;保证质量、讲求实效。第十一条普及实验教学工作,以县为单位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作为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明确县杉(镇)、校各应承担的责任。

第十二条学校普及实验教学实行分类分级挂牌制度。

1.“实验教学达标示范学校”:按一、二类学校评分细则(附表1),总分值达到80%,且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成绩突出,省教委(按类别等级)给予挂牌。

2.分类、分级挂牌的学校不实行终身制,县每年自查一一次,地、州、市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省三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达不到标准的取消挂牌资格。

第十三条普及实验教学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要求。

1.对已基本完成实验室建设的学校,要进一步抓好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总结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2.对实验条件尚不完善的学校,要加快实验室配套建设,并充分发挥现有实验条件的效益,对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要采取集中财力、物力有计划地分批进行配套建设逐步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第十四条分步骤、有计划地落实普及实验教学工作。

1.要与当地“普九”实施步骤相衔接,鉴于学校实验条件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必备条件,所以普及实验教学的进度应比“普九”的时限要求适当提前。

2.各县要把普及规划及时间要求分解到乡(镇)和学校,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先后顺序,制定好分类实施的计划和办法。

第十五条普及实验教学的经费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资金的办法予以解决。

1.中小学实验用房的建设和配套设施属于校舍建设,由当地政府纳入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必备条件,负责统筹解决。

2.中小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负责,并可采取奖筹结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十六条在普及实验教学工作申要发挥各级教仪部门和学校实验教学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待遇。

第十七条加强对普及实验教学工作的领导。

1.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应根据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由各级政府进行统筹;纳入发展当地教育事业的整体规划,并切实加强领导。

2.普及实验教学工作由各级教育部门负责实施,要有一位领导分管,由教育督导部门组织检查验收。

3.学校要把普及实验教学作为端正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建设的重要措施,列入经常化工作议程,由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主管。要按学年制定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评估。

第十八条普及实验教学规划按当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普及实验教学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认真抓好。普及规划和检查验收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第十九条以县为单位评估推进普及实验教学。

先由学校自检,在此基础上各县对所属乡、镇验收基本达到标准要求,填写申请表“表2”及县验收申请表“表3”,报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教委提出书面申请,由省教委根据所报材料,安排适当的时间组织验收,验收评分(表3)达70%为贵州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普及县,80%为普及县,普及县由省教委颁发“贵州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铜牌、证书。

第二十条评估检查验收要坚持标准,不得降低要求。

第二十一条验收合格的乡、镇、校及在普及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当地政府给予表彰、奖励。省教委对合格的县进行表彰,并对在普实工作中成绩特别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省验收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进行。

四附则

第二十二条其它非教育部门办中小学可参照本评估验收办法,并由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篇3:贵州省中小学课程标准

一、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现状

(一)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亮点与特色

在访谈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很有特色。

案例一:贵阳市实验小学

贵阳市实验小学的校本开发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的优势下,发挥其学校的特点,即以校为本;二是校本的开发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即以生为本;第三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引入校本开发,即以课程为本;第四是根据学校的资源状况开发校本课程,即以资源为本。在此指导下,学校编写了《远山含笑》《源头活水》《铁骑照前程》《阅读教材》等校本教材,使校本课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

案例二:金沙一中

金沙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是从2011年开始的,学校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研究制定金沙一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若干方案;其次是创新管理,在集体备课、参与课题研究上下功夫,以《金沙一中新课程改革简报》及《金沙一中》校报展示学校特色;第三是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到目前为止,所编写的校本教材《金沙地理》《金沙历史》《红色记忆》《忠魂永驻,浩气长存》《踏歌启程》,不但展示了金沙的自然景观、乡土特色、人文历史,也很好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案例三:贵阳八中

贵阳八中的校本课程建设起步于示范性高中评估,但真正有特点有作为是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贵阳八中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课程实施原则,并以此为贵阳市市级课题研究,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在年级统一安排下增删教学内容,使国家课程的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到现在为止,以语文学科为例,编写的校本教材有《文言文趣读》《贵阳八中人文读本》《考试作文快速写作》《作文素材多维写作法》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使贵阳八中“礼养其德,彰显其才”的办学理念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二)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了解

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贵州中学语文、物理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比例明显高于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但他们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主体、开发方案、开发程序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就以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而论,对相应的机构、相应的程序、相应的方案都不太了解的,在调查中是存在的。

这四个图中,前三个图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教师对“开发机构”“开发程序”“开发方案”的了解情况,后一个图是中小学校长对“开发机构”“开发程序”“开发方案”的了解情况。在教师问卷中,回答“知道”的远远少于“基本知道”与“不知道”的总和;校长问卷的回答中,回答“不知道”的较少。但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如果已经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和已经编写出的校本课程教材,在没有一个组织机构来领导,没有任何人统筹安排,没有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没有结合学校教师的特点等情况下教师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喜欢什么就写什么,爱什么就编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教师怎么上,学生学什么,质量怎么样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问卷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发的校本科目中,如英语科目中的校本《校本研修面对面》、《英语教学法》,校长问卷中的校本《道德讲堂》、《高中数学题报》等校本课程名称,似乎更像是某学科的教学总结和校长的思想教育场所,但作为一门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中,不说内容,名称就显得较为不妥,更何况是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教学。

可以看出,目前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混乱、不规范的情况非常严重,开发校本课程的形式大于内容,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很难起到补充作用。

2.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不足

在图5中,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中,“被动参与”和“不参与”的总和大于“主动参与”的人数,这是一个不好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小学校本课程现在存在混乱、或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图6中显示的是校本开发中的困难,看来各种困难都存在,只是学科不同,困难程度不一致。

可以肯定地说,各科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困难的估计中,校长和教师们把“缺少教学资源”“缺乏专业指导”、“缺少经费”和“缺少时间”列为主要困难。但还是有部分教师和校长认为“家长不接受”“其他因素”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困难的原因。所以,面对现在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或因教师的能力所限,或因没有时间和经费支持,这件事做不了;或因没有专业指导,这件事也照样做不好。还因某些家长由于对子女教育有误解而反对校本课程的开设;至于某些领导搞利益的平衡制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可以说,目前中小学小本课程的开发难度,远远超出我们问卷调查的内容所设项。要做好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3.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欠缺专业性

在校本开发所遇的各种困难中,教师缺乏专业性指导占较大比例,这个问题在各科教师中都普遍存在。图7是开发校本中专业指导情况,在这个问题上,95%甚至100%的教师希望有专业指导,但也有无所谓的情况。在校本开发过程中,教师既是“开发者”又是“传授者”,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使人变好,就是好的教育;使人变坏,就是坏的教育”。在国家新课改实施后,面临学科知识的新组合,教师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还要思考“教什么”,甚至还会涉入其他学科领域。而目前在我省中小学校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的甚少,大多学校都是由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一些仅仅凭几个老师自愿进行。是否具有“特色创新”不说,在教师专业技术上就出现阻碍,导致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这些情况,专业的指导可以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事半功倍,主动承担起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

4.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不佳

教师和校长对“是否有具体的教学课时数和专职教师”的回答很耐人深思。其中回答“有”的不多,回答“没有”和“不知道”的较多,只有校长没有回答“不知道”,但他们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数肯定地回答了“没有”。校本课程没有具体的教学时间,也没有专门的教师,这个校本就形同虚设,校本课程的补充作用就基本上没有了。

当问到“校本课程是否受学生欢迎”的问题时(图8),65%以上的校长认为是“受欢迎”的,在学科教师中,约50%物理教师认为该学科校本课程受欢迎,其余学科教师认为“受欢迎”的不到20%。其中的原因,有上面谈到的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有教师的教学问题,甚至有学科的偏科问题。如果这个校本课根本就没有上,或者上的时间很少,学生怎么去喜欢?

二、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认识有待提高

从教师到领导,对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作用等认识是不够的。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新课程已经实施了相当的时间,而且在新课程进入之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相应的培训机构,都对国家相应阶段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过培训、学习、考试,但是,从问卷调查来看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图9和图10看出,校长们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和教师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知道一点”的教师和校长占绝大多数。两者不同的是,教师“不知道”的数量多于“非常清楚”的数量,而校长“非常清楚”的数量多于“不知道”的数量,这也许是教师和校长的地位不同导致的。但无论怎么说,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知道一点”和“不知道”的太多,说明校本课程在中小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另外一项调查图3“中学教师是否参与校本开发”调查统计也可以看出,除语文、物理教师外,数学、英语教师的参与度不高。这张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教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也可以看出学科之间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差异以及他们参与的差异。

(二)校长对校本课程组织管理重视不够

教师和校长对所任学校“校本课程是否得到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的回答。除校长的肯定回答多之外,其他学科的教师肯定回答少,而且教师中“不知道”的回答比较多。这与教师所任学科、所做工作有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我们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做的工作还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学科研究过程,学校领导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高度重视,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力。领导通常主要以“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很多情况下,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校方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总是放在次要位置。时而有检查时上一节校本课程,而大多情况下这堂课的内容几乎也是之前上过的。

(三)反馈评价检查机制薄弱

在调查中显示,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是否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的问题中纳入评价的太少,基本都未纳入评价,还有一些处于“不知道”状态。但可以看出,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后的效益如何,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评价,这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建立和完善课程目标,修改课程组织等提供依据,保证课程实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细化。课程评价应始终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至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学生课后学业能力等环节都应及时评价并反馈,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从多方面发现学生的能力和潜能,达到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三、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除了权力下放以外,在政策上应给予校方更多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比如将校本课程开发而建立的学校特色纳入学校评价的视野,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评定与校本课程挂钩等,另外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政策、教育成本补偿费的收取政策、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权限与职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与职责等、人事政策等都应作出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调整。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给予学校以适当的经济资助,为学校对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内部进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提供教师可以查阅大量资料的网络图书馆。尽可能让教师多参与各种会议、研讨班,编外教师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在政策上获得相应支持。

(二)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和能力

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应当提高个人相关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在本专业相关领域开发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高学科领域知识的队伍。从认识层面上要摒弃过去“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摆脱课本的束缚,在对课程的领悟中形成独有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注重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新一轮课改后,应开设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可以在一些高等教育培训机构,或邀请权威的校本课程专家来进行指导,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方面的提升。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区别于选修课与所谓的“第二课堂”,课程资源开发出来后应该体现在课表上,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课程进修开发研究出来的补充性课程,而这种补充性课程应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论什么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为新课程开设校本课程,从满足学生自身实际发展出发,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提高中更加有自信。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自我认同,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敢于担当,敢于实践的勇气。

(四)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各主体间的支持协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单靠学校教师与校长不可能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后盾,目前一些省市也借鉴西方国家的“放权”模式,政府下放课程权利,立法机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日益增长。当然,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地方性文件或设立常设机构来增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

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能让学校掌握特定学生的个人状况。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使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更具切实性。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家长的“管理式参与”是最为理想的参与模式,但现阶段我国家校合作的形式是无法达成的,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留守儿童亦成为常态,别说是参与,家长都不知在哪处打工。城市中的家长虽然较为重视孩子的学业,但由于工作的压力也只能是精神上的支持者。如何让家长能参与其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成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专家的支持可以从技术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针对性指导,这种指导不可或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应该在同一的趋势下进行互补,可以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专家的指导可以让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

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让资源进行共享,几所情况相似的学校可以作为一个联合体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这种开发可阶段性或周期性进行。这种联合体汇聚各校优秀的学科教师,融合各校的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使开发成本更经济,校本课程更具有实用性。

社会的参与主要表现是对学校资金的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也让学校把握当前的社会导向。理论知识最终都归于实践,为社会服务,特别是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更需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未知的预见性的变化。

摘要:在“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中,采用问卷与访谈、座谈等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省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具有诸多亮点与特色。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本课程重视不够,认识有待提高;多数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实施不佳;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缺乏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专业能力,严重影响了国家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实施。

篇4:贵州省中小学课程标准

摘 要:在“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中,采用问卷与访谈、座谈等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省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具有诸多亮点与特色。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本课程重视不够,认识有待提高;多数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实施不佳;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缺乏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专业能力,严重影响了国家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实施。

关键词: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12-06

为了更好地进行“贵州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建设研究”课题研究,了解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现状,促进贵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组就“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座谈的方式。问卷对象涵盖贵阳、遵义、安顺、毕节、六盘水、铜仁、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中小学校校长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个学科教师;问卷分单项选择,开放式的多项选择及填空。访谈与座谈对象为遵义、毕节、贵阳、黔西南、六盘水等州市的教育局长、教研员、校长、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包括校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500份(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教师各120份);收回有效卷596份,其中校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496份;问卷有效率为99.3%。我们对访谈座谈及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整理,提出如下报告与建议。

一、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现状

(一)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亮点与特色

在访谈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很有特色。

案例一:贵阳市实验小学

贵阳市实验小学的校本开发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的优势下,发挥其学校的特点,即以校为本;二是校本的开发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即以生为本;第三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引入校本开发,即以课程为本;第四是根据学校的资源状况开发校本课程,即以资源为本。在此指导下,学校编写了《远山含笑》《源头活水》《铁骑照前程》《阅读教材》等校本教材,使校本课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

案例二:金沙一中

金沙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是从2011年开始的,学校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研究制定金沙一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若干方案;其次是创新管理,在集体备课、参与课题研究上下功夫,以《金沙一中新课程改革简报》及《金沙一中》校报展示学校特色;第三是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到目前为止,所编写的校本教材《金沙地理》《金沙历史》《红色记忆》《忠魂永驻,浩气长存》《踏歌启程》,不但展示了金沙的自然景观、乡土特色、人文历史,也很好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案例三:贵阳八中

贵阳八中的校本课程建设起步于示范性高中评估,但真正有特点有作为是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贵阳八中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课程实施原则,并以此为贵阳市市级课题研究,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在年级统一安排下增删教学内容,使国家课程的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到现在为止,以语文学科为例,编写的校本教材有《文言文趣读》《贵阳八中人文读本》《考试作文快速写作》《作文素材多维写作法》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使贵阳八中“礼养其德,彰显其才”的办学理念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二) 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了解

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贵州中学语文、物理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比例明显高于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但他们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主体、开发方案、开发程序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就以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而论,对相应的机构、相应的程序、相应的方案都不太了解的,在调查中是存在的。

这四个图中,前三个图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教师对“开发机构”“开发程序”“开发方案”的了解情况,后一个图是中小学校长对“开发机构”“开发程序”“开发方案”的了解情况。在教师问卷中,回答“知道”的远远少于“基本知道”与“不知道”的总和;校长问卷的回答中,回答“不知道”的较少。但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如果已经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和已经编写出的校本课程教材,在没有一个组织机构来领导,没有任何人统筹安排,没有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没有结合学校教师的特点等情况下教师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喜欢什么就写什么,爱什么就编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教师怎么上,学生学什么,质量怎么样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问卷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发的校本科目中,如英语科目中的校本《校本研修面对面》、《英语教学法》,校长问卷中的校本《道德讲堂》、《高中数学题报》等校本课程名称,似乎更像是某学科的教学总结和校长的思想教育场所,但作为一门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中,不说内容,名称就显得较为不妥,更何况是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教学。

可以看出,目前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混乱、不规范的情况非常严重,开发校本课程的形式大于内容,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很难起到补充作用。

2.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不足

在图5中,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中,“被动参与”和“不参与”的总和大于“主动参与”的人数,这是一个不好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小学校本课程现在存在混乱、或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图6中显示的是校本开发中的困难,看来各种困难都存在,只是学科不同,困难程度不一致。

可以肯定地说,各科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困难的估计中,校长和教师们把“缺少教学资源”“缺乏专业指导”、“缺少经费”和“缺少时间”列为主要困难。但还是有部分教师和校长认为“家长不接受”“其他因素”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困难的原因。所以,面对现在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或因教师的能力所限,或因没有时间和经费支持,这件事做不了;或因没有专业指导,这件事也照样做不好。还因某些家长由于对子女教育有误解而反对校本课程的开设;至于某些领导搞利益的平衡制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可以说,目前中小学小本课程的开发难度,远远超出我们问卷调查的内容所设项。要做好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3.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欠缺专业性

在校本开发所遇的各种困难中,教师缺乏专业性指导占较大比例,这个问题在各科教师中都普遍存在。图7是开发校本中专业指导情况,在这个问题上,95%甚至100%的教师希望有专业指导,但也有无所谓的情况。在校本开发过程中,教师既是“开发者”又是“传授者”,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使人变好,就是好的教育;使人变坏,就是坏的教育”。在国家新课改实施后,面临学科知识的新组合,教师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还要思考“教什么”,甚至还会涉入其他学科领域。而目前在我省中小学校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的甚少,大多学校都是由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一些仅仅凭几个老师自愿进行。是否具有“特色创新”不说,在教师专业技术上就出现阻碍,导致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这些情况,专业的指导可以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事半功倍,主动承担起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

4.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不佳

教师和校长对“是否有具体的教学课时数和专职教师”的回答很耐人深思。其中回答“有”的不多,回答“没有”和“不知道”的较多,只有校长没有回答“不知道”,但他们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数肯定地回答了“没有”。校本课程没有具体的教学时间,也没有专门的教师,这个校本就形同虚设,校本课程的补充作用就基本上没有了。

当问到“校本课程是否受学生欢迎”的问题时(图8),65%以上的校长认为是“受欢迎”的,在学科教师中,约50%物理教师认为该学科校本课程受欢迎,其余学科教师认为“受欢迎”的不到20%。其中的原因,有上面谈到的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有教师的教学问题,甚至有学科的偏科问题。如果这个校本课根本就没有上,或者上的时间很少,学生怎么去喜欢?

二、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认识有待提高

从教师到领导,对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作用等认识是不够的。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新课程已经实施了相当的时间,而且在新课程进入之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相应的培训机构,都对国家相应阶段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过培训、学习、考试,但是,从问卷调查来看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图9和图10看出,校长们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和教师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知道一点”的教师和校长占绝大多数。两者不同的是,教师“不知道”的数量多于“非常清楚”的数量,而校长“非常清楚”的数量多于“不知道”的数量,这也许是教师和校长的地位不同导致的。但无论怎么说,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知道一点”和“不知道”的太多,说明校本课程在中小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另外一项调查图3“中学教师是否参与校本开发”调查统计也可以看出,除语文、物理教师外,数学、英语教师的参与度不高。这张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教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也可以看出学科之间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差异以及他们参与的差异。

(二)校长对校本课程组织管理重视不够

教师和校长对所任学校“校本课程是否得到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的回答。除校长的肯定回答多之外,其他学科的教师肯定回答少,而且教师中“不知道”的回答比较多。这与教师所任学科、所做工作有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我们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做的工作还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学科研究过程,学校领导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高度重视,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力。领导通常主要以“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很多情况下,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校方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总是放在次要位置。时而有检查时上一节校本课程,而大多情况下这堂课的内容几乎也是之前上过的。

(三)反馈评价检查机制薄弱

在调查中显示,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是否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的问题中纳入评价的太少,基本都未纳入评价,还有一些处于“不知道”状态。但可以看出,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后的效益如何,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评价,这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建立和完善课程目标,修改课程组织等提供依据,保证课程实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细化。课程评价应始终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至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学生课后学业能力等环节都应及时评价并反馈,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从多方面发现学生的能力和潜能,达到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三、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除了权力下放以外,在政策上应给予校方更多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比如将校本课程开发而建立的学校特色纳入学校评价的视野,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评定与校本课程挂钩等,另外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政策、教育成本补偿费的收取政策、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权限与职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与职责等、人事政策等都应作出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调整。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给予学校以适当的经济资助,为学校对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内部进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提供教师可以查阅大量资料的网络图书馆。尽可能让教师多参与各种会议、研讨班,编外教师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在政策上获得相应支持。

(二)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和能力

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应当提高个人相关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在本专业相关领域开发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高学科领域知识的队伍。从认识层面上要摒弃过去“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摆脱课本的束缚,在对课程的领悟中形成独有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注重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新一轮课改后,应开设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可以在一些高等教育培训机构,或邀请权威的校本课程专家来进行指导,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方面的提升。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区别于选修课与所谓的“第二课堂”,课程资源开发出来后应该体现在课表上,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课程进修开发研究出来的补充性课程,而这种补充性课程应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论什么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为新课程开设校本课程,从满足学生自身实际发展出发,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提高中更加有自信。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自我认同,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敢于担当,敢于实践的勇气。

(四)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各主体间的支持协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单靠学校教师与校长不可能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后盾,目前一些省市也借鉴西方国家的“放权”模式,政府下放课程权利,立法机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日益增长。当然,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地方性文件或设立常设机构来增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

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能让学校掌握特定学生的个人状况。学校在校本课(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程开发中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使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更具切实性。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家长的“管理式参与”是最为理想的参与模式,但现阶段我国家校合作的形式是无法达成的,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留守儿童亦成为常态,别说是参与,家长都不知在哪处打工。城市中的家长虽然较为重视孩子的学业,但由于工作的压力也只能是精神上的支持者。如何让家长能参与其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成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专家的支持可以从技术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针对性指导,这种指导不可或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应该在同一的趋势下进行互补,可以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专家的指导可以让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

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让资源进行共享,几所情况相似的学校可以作为一个联合体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这种开发可阶段性或周期性进行。这种联合体汇聚各校优秀的学科教师,融合各校的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使开发成本更经济,校本课程更具有实用性。

社会的参与主要表现是对学校资金的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也让学校把握当前的社会导向。理论知识最终都归于实践,为社会服务,特别是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更需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未知的预见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开发校本课程促进特色发展——以贵阳市实验小学为例[J].贵州教育,2013,(15).

篇5: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二)

四、综合应用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具体目标

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二)案例

例1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

(1)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2)若有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说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2上海的电视塔有多高?北京的电视塔有多高?它们的高度大约分别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分别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

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知与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同时,学生还能学习如何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一)具体目标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参见例1]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参见例2]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①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参见例3与例4]

③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参见例5]

④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

篇6: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 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课程的价 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 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 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及不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擅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救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要关注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粪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木的理解。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也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在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著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稳对接。

(二)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为此,音乐课程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请和音乐创作这三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具体的课程内容,并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三)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音乐的音响材料、创作过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音乐聆听、表擅和创作教学,必然会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音乐课程的设计,应正视这一客观的掌科规定性,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四)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是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乐教育、增进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使音乐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相适应,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成3个学段,即小学低年段(1~2年段),小学中、高年段(3~6年段)和初中各年级(7~9年段)。在剖析不同学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差异和音乐学习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在课程总目标统领下,明确各学段目标,以此作为不同学段、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3个学段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序的内在联系。

(五)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培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堆择运用的空间

我国广大城乡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状况和教学水平。基于这一现实,为使音乐课程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普遍实施的可能性,对课程内容和标准的设计,注意既要有朗确的规定性,叉要有适度的弹性和一定的可磕捍性,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和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上述课程目标以下列三个维度表述。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谓、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着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2、模仿: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4.合作: 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5.综合: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渗透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独特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捕赛、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展音乐文化视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段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为3个学段,各学段课程目标分别表述如下。

(一)1、2年级

充分注意选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噪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缩创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3、6年级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置,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段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噪音保护知识。

1、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瘸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4、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感受与欣赏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救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一)音乐表现要素

【1~2年级】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

3、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赛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4、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3~6年段】

1、能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能哼唱熟悉的歌曲或乐曲。

2、能够听辨歌唱中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音色,说出人声的分类。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

4、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1~2年级】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2、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6年级】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1~2年级】

1、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2、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3~6年段】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和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格调健康的流行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小型器乐曲,能够随著乐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主题片段,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

3、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1~2年段】

1、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3~6年段】

1、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二、表现

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一)演唱

【1~2年段】

1、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参与演唱活动。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3、能够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

4、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

【3~6年段】

1、乐于参与各种请唱活动。

2、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

4、了解变声期噪音保护的知识,初步懂得噪音保护的方法。

5、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6、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

(二)演奏

【1~2年级】

1、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6年级】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坚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作简单评价。

4、每学年能够搞奏乐曲1~2首。

(三)综合性艺术表请

【1~2年级】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儿童舞袁表演等活动。

【3~6年段】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搞活动。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如儿童歌舞剧)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作简单评价。

(四)识读乐潜

【1~2年段】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2、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3~6年级】

1、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

2、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三、创造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一)探索音响与音乐 【1~2年级】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寻找发声材料探索声音的强弱、长短和音色。

【3~6年级】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声音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自制简易乐器。

(二)即兴编创

【1~2年级】

1、能够将儿歌、诗词短句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3~6年级】

1、能够即兴编创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请。

2、能够以各种声音材料或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编创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三)创作实践

【1~2年级】

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感受到的音乐。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在教师指导下绾剖1~2小节的节奏音型。

【3~6年级】

1、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或乐谱记录声音和音乐。

2、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2~4小节的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这一教学内容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蕴含在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之中。因此,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

(一)音乐与社会生活

【1~2年级】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能够通过广播、影视、阿络、磁带、CD等传播媒体听赏音乐。

3、能够参与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3~6年级】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影视、阿络、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听赏。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二)音乐与姊妹艺术

【1~2年级段】

1、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3~6年段】

1、观赏戏剧和舞船,初步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初步感受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2年级】

列举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用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配合简单的韵律操动作。

【3~6年级】

1、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说出某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作品。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为保证本标准的实施,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

(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救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

应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并紧密围绕目标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教学形式的选择应服从于教学目标,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三个维度的整合及有机联系,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体现,同时应明确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达成。

3.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本标准设定的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落选的整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感受与欣赏”即包括有“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的过程同时也是音乐感受和培养、展示创造力的过程。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促进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同理,“音乐与相关文化一也只有在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体现。

4.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重视教学设计的预设功能,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意义;关注教案丈本的价值取向,关注课堂环境、资源的客观变化}强调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也应有必要的教师传授;提倡探究式学习方法,也应当有适当的接受性学习,倡导合作学习,也要注重发挥个体学习的特点与优势。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粱。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

5.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多演奏乐器,多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并有效利用音乐教科书、音响音像资料及阿络资源等,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救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6.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善于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音乐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7.因地制宜地实施本标准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学领域课程内容的弹性尺度。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感受与欣赏

谊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2.演唱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注意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

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其他多声部合唱形式。

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演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3.演奏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倒如,可用乐器为演唱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的乐器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课堂乐器应使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乐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吹奏乐器必须符合卫生标准,音质纯正,音高准确。注意避免过大音量和嗓音对学生听力和健康的损害。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制乐器。

4.识读乐谱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识谱要和演唱、演奏、创造、欣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也可以借助乐器演奏来学习。

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乐谱形式,各地、各檀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五线谱教学建议采用首调唱名法。

5.创造

教师应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不同的教学领域。音乐教学的各种实践活动,提供了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空间。不同的学生聆听同一首乐曲,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演唱同一首歌曲,可能会有多种处理方式;完成同一个练习,可能会有多种途径或不同答案。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用“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束缚学生。

二、评价建议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评价内容

对学生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方面,应以本标准中各教学领域的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查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发、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如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学习的方法与成效,音乐的体验与感受能力,音乐的表现与编创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认识、理解,审美情趣的形成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的实际水平等。

(二)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定性述评是一种描述性的质的评价。主要适用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维度,难以具体置化的一些内容。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音乐的听赏感知,集体合作完成的请唱演奏及编创活动等,可以用较为准确的评述性文字进行定性评价。

定量测评是对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中的水平要求进行的置化评价。如对音乐表现要素认知和掌握程度,对音乐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的分辨,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背唱歌曲及擅奏乐曲的数量,识读乐谱的程度等,皆可作定量测评。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学生的自评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可运用“音乐成长记录册”形式记载学生的自评,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同学间的互评可采用分组演唱演奏会、音乐才艺或创意展示等形式,在观感交流中相互点评。教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音乐成长记录册”上的评语,以及通过音乐聆听分辨、现场演唱演奏等形式所作的评价,是进行他评可以选用的有效形式。

“班级音乐会”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通过“班段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学生的演唱、演奏、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揎出照片、录音录像等,达到相互交流和相互激励的目的。

以上各种形式的评价,都应该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要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改进方法,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材编写建议

编写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音乐教材包括学生用教科书和与之相匹配的音响、音像教材以及教师用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编写原则

1.学生为本原则 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以学习为中心,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及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及提高音乐审美素质奠定基础。

2.教育性原则

教材应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科学性原则

注意音乐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严谨性;符合学生音乐学习的认知规律。

4.实践性原则

教材应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教材的难度、分置要适应多数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以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5.综合性原则

教材要注意发掘音乐文化的内涵,加强音乐文化与姊妹艺术及其他相关文化的联系。

6.开放性原则

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注意吸收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教材内容编写建议

1.在教材所选曲目中,传统音乐、专业创作的经典作品、优秀的新作品等均应占有一定比倒。中外作品的比例要适当。选择教材要有利于欣赏、演唱、演奏、创造性活动等内容的综合运用,使音乐与相关文化相互渗透。

2.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应与音乐审美有机结合。音响教材应包括歌曲示范演唱、歌曲伴奏、欣赏曲、实践范例及供教师选用的一定数量的备用曲目。

3.所选教材的难度、分量要适度。4.教师用参考书应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及有关参考书目等。缩写内容既要有利于教学的规范性,也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材呈现群式的建议

1.学生用教科书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要简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2.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

3.音响、音像教材要紧密配合教科书的内容,运用多种载体(如录音带、录像带、CD、VCD、MP3、MP4等)呈现。演唱、演奏与录音效果要具有良好品质。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本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材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源。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标准,选择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教材(包括学生用教科书,音响、音像教材及教师用参考书),依据本标准和教材精心地、创造性地实施音乐教学。

2.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3.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应按不同学段的教学需要,配置音乐专用教室、专用设备和实施集体演奏教学所需的课堂乐器,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置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回资料使用。

4.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阿站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要配合课堂教学,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重视家庭和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音乐资源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为此,一方面要对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文化生活进行积极引导;另一方面要防止低俗、不健康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5.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有责任协助学校组织学生课余艺术社团,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少先队及共青团活动日,组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集体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学校要将此类活动纳入工作计划,计入教师工作量,并在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证。

上一篇:外贸单证复习重点下一篇:食品安全教学活动总结